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方案范文1
规范管理,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和高效进行。学校制定了《活动中心工作职责》、《活动中心主任职责》、《办公室职责》、《培训部职责》、《活动部职责》、《服务部职责》、《专、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安全制度》、《卫生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13种职责48项制度,囊括了中心人、事、财、物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了教育、教学、服务、管理诸多层面。同时还编制了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岗位聘用工作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并在运行过程中认真实施。
课程设置独具特色,保证教育链条的完整性。为了使中心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机衔接,学校陆续开发了《欣赏与习作》、《数学思维与方法》、《生活中的物理》、《人文小百科》、《趣味数理化》、《快乐英语大本营》、《网络应用常识》等切近生活,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且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特色活动课程,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这种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相互补充,有效衔接。保证了教育链条的完整性,取得了相得益彰、相互支撑的效果,提升了教育的整合力。同时学校开发的教育专题类活动,有红色之旅读书活动、金色少年书画展、绿色环保知识竞赛,陕西省少管所少管人员现身说法、宝鸡市理工学校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北宋哲学家张载祠参观,抗震减灾演练、感恩教育、祭扫烈士陵园、节日感悟及《诵读经典美文,追慕圣贤风范》等系列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人生观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知恩图报的情感教育,进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弘扬民族美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成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除此以外,学校还开设了体育、音乐、美术、微机、科技制作、机床加工等科学实践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着力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是专职教师队伍培养。采用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选拔适合从事校外教育的专职教师。本着以人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和教师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宝鸡等地参加校外教育管理和专业学科培训,并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技巧培训、赛教等活动。促使中心的每一位教师迅速成长,成为眉县本学科的带头人。努力打造专业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全面,善于管理,精于教学的专职教师队伍。二是建立稳定优良的兼职教师队伍。中心每年在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及活动项目,提出师资需求方案及教师人员意向。教育局人事科按方案需求在全县进行选拔聘用,签定聘用合同(一般聘期一年)。保证了兼职教师均为全县各专业学科的领军人物,实现了兼职教师在聘期内能对承担活动和培训高水平策划,高质量实施。同时还定期邀请西安外国语大学外籍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知名教授和太白山书画社专职书画家前来交流、施教,进一步提升中心培训及活动的层次。教授、专家、名师组织的活动风格独特,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踊跃参加活动。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方案范文2
一、组织机构
区人民政府成立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办公室设在区消防大队,杜成昆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汪碧宽、杨静、冉松为成员,主要职责是提供消防法律法规咨询、技术支持,搜集和通报各镇(街)阶段性工作情况、拟写工作总结、编发简报等“红色盾牌”专项行动的日常事务。
同时领导小组并下设3个工作督导组,检查督导全区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工作。
全区检查督导时间,每季度检查督导不得少于1次;每次检查情况要形成书面材料报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办公室,由专项行动办公室汇总上报区人民政府。各区直部门参与检查督导小组的人员名单请电传区消防大队办公室。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一)强化政府责任,构筑“责任盾”
1、各镇(街)针对本地消防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冬春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工作,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上报区人民政府挂牌督办并如期销案。各镇(街)每月集中开展“红色盾牌”专项行动不少于1次,镇(街)镇长、主任带队消防安全大检查不得少于2次,分管领导每月带队不少于1次。
2、大力推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各镇(街)务必将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纳入平安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建立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划分“大网格”,逐一建立消防管理组织;以行政村社区为单元划分“中网格”,逐一明确专职人员;以居民楼院、村组、生产经营单位为单元划分“小网格”,逐一建立群众性自治组织,落实隐患排查和自查自纠。其次,全区推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分包“大网格”,镇(街)工作人员分包“中网格”,行政村、社区人员分包“小网格”,公安机关、消防部门人员定点联系三级网格的工作模式,实行“网格定位、领导定点、全员定责”,全面建立推行网格化排查治理机制。
3、大力推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社会单位消防设施标识化管理工作,消防监督人员、派出所民警对本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施“一对一”监管,全程指导“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复核工作;确保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达标率为100%;各镇(街)督促辖区人员密集场所一般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达标率80%。社会单位实施消防责任人管理人变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价“三项申报”制度落实率100%;督促辖区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等社会单位参与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率100%。
4、整治重点领域火灾隐患。各镇(街)结合城镇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校舍安居工程,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出租屋、“三合一”场所、务工人员聚集地、高层和地下建筑、商住楼、寄宿制学校、农村50户以上村寨等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
5、建立完善消防管理体系。各镇(街)必须完成年初目标责任书消防安全管理专职人员招聘任务,督促每个社区、行政村100%落实农村社区(农村社区以下简称“农村”)消防工作“十个一”活动;组织开展“消防优秀社区(村寨)”创建活动,争取年内每个镇(街)创建1个“消防优秀社区(村寨)”。
(二)全面清剿火患,构筑“防火盾”
1、深入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回头看”工作。各单位要对小单位及“三合一”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及高层、地下建筑、农村重点村寨以及其他影响本地区公共消防安全的区域和行业开展全面检查。火灾高危单位和区域的消防安全检查率达100%,“清剿火患”战役期间未整改的一般火灾隐患督促整改率达90%。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火灾隐患整治。建立完善网格化消防安全监管模式,明确分包人员职责任务、量化工作标准,专项行动期间,凡单位、“三合一”场所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要依法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凡未通过消防行政许可的建设工程、公众聚集场所,要依法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凡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或者在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拒不改正的,要依法予以强制执行;凡违反规定进行电焊等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的,对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要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实施行政拘留;凡建筑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擅自关停,或者消防控制室人员无证上岗、不会操作设施设备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凡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实行人民政府挂牌督办。
(三)落实宣传培训,构筑“宣传盾”
1、全面实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全区各单位要广泛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和各种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党校、进景区”工作,探索消防宣传“进餐桌、进旅馆、进网吧、进歌厅、进课堂”新途径;督促中小学校、幼儿园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主题班会、消防演练、板报征文评比等活动,实现初中以上班班有“小小消防员”,并实现学校与家庭联动,由“小小消防员”与父母一起,开展家庭火灾隐患查找行动,全力实施“家庭消防安全计划”,深入推进“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达标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互联网网上全民消防安全隐患自查活动。各地开展大型消防宣传活动不少于2次,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完成率达100%。
2、广泛开展“聘任社区消防宣传员”活动。确保每个社区落实1名消防督导员,每个小区落实1名消防管理员,每栋高层建筑落实1名消防宣传员。
3、加强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行业系统和社会单位责任人、管理人“明白人”和广大员工的培训,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9月底以前,辖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保安人员以及电工、焊工重点工种人员积极参与省消防协会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和技能培训,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率达50%;镇长、办事处主任、村居“两委”负责人消防安全培训率达80%。
4、拓展消防宣传阵地建设。9月底以前,各镇(街)依托交通枢纽、城市街道、公共场所、风景名胜区、重点单位和农村、社区设立消防安全标识或者粉刷消防宣传标语不少于10幅,各行政村、社区、小区必须有1块固定的消防宣传场地,全区农村、社区消防宣传教育覆盖率80%,实现“村村有宣传阵地”;各社会单位消防设施100%达到标识化管理。
(四)强化安全保卫,构筑“平安盾”
1、做好社会面火灾事故防控。巩固“清剿火患”战役战果,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机制,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和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着力抓好各类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辖区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火灾,全力打好党的“十”消防安全保卫战。
2、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保持24小时通讯工具畅通无阻,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尤其是消防部门、专职消防队要按照灭火救援“五个必须”和“五个第一”的要求,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制定完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灭火救援预案,强化实战演练,提高首战控制和攻坚能力,切实做到闻警即动、有备而战、每战必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作为巩固强化全区“防火墙”工程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实际细化制定方案,逐级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迅速开展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
(二)工作开展阶段。各级各部门要针对本地区“防火墙”工程、火灾隐患排查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梳理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全面进行整改,量化任务,责任到人,明确时限,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整改完毕;区消防、安监、文广、工商、质监等部门要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各类场所进行集中整治,确保检查整改和联合执法落实到位。
(三)总结评估阶段。区人民政府将对各部门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进行督查验收,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巩固深化工作成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把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工作摆在安全工作十分突出的位置,细化明确工作任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各职能部门要深入基层抓落实,全力以扑抓好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工作,力保全区不发生“小火亡人”火灾事故。
(二)依法整治,确保工作实效。在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工作期间,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深入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细致排查检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坚决依法整治,该改则改,该处则处、该停则停、该关则关,绝不手软;千方百计消除各种致灾因素,最大限度地实现监督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严格奖惩,激励工作。在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工作期间,区政府3个检查督导组将适时组织开展明查暗访工作,一经发现工作开展不力、措施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镇(街)以及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实行“督察督办制度”,全区点明通报,对消防安全“红色盾牌”专项行动排查整治走过场,发生亡人火灾的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责任。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方案范文3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女教职工116人,占48 %;本科学历教师213人, 其中女教师114人,占53.5 %;高级讲师84人,其中女教师22人,占26.2%,讲师86人,其中女教师48人,占55.8 %,助理讲师28人,其中女教师 16人,占57.1%。全体教师均有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培训率100%。教师们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撰写论文,承担课题研究,近三年来有75篇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其中女教师发表44篇;有62篇论文收入省市县汇编,其中女教师汇编36篇。近三年女教师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省级课题9个,市级课题7个,县级课题22个。
(二)学生情况
2018年,在校生2656人,其中女生1216人,占45.8%。2019年,在校生2667人,其中女生1258人,占47.1%。2020年,在校生2682人,其中女生1114人,占41.5%。
(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情况
近年来,结合省级示范校建设,我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校企对接,特色办班”行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以行动导向为主体及实现理实一体化、仿真实训教学的教学模式。在 “三引入”(引入传统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引入红色文化)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省级重点专业建筑专业,提炼出“墨斗文化”为特色校园文化。构建大中专衔接、高职招考、师徒式学习、订单培养等多层次办学体制。
(四)学校经费情况和负债情况
因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尽量做到普职比大体相当,2019年开始我校新生入学数显著增加,教室、宿舍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学生宿舍楼,导致办学经费比较紧张。(具体见备查材料中《收支情况表》和《负债情况表》)
(五)学校女工委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妇女工作,由工会分管,成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由学校会计王土英兼任女工委主任,委员3人。建立了女教职工情况一览表和计生工作台账,每年均有组织女教师开展活动。学校关心爱护女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定期安排体检,还专门聘请教练教学瑜伽和普拉提。
(六)教育教学设备和基地建设情况
学校现有图书14.876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4.8769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65万元,计算机800台,运动场地3个,共32790平方米。体育器材能够满足教学和师生课外活动需要。现有校内实训基地6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0个,其中建筑和金属压力加工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妇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妇女工作。每年教代会上,校领导听取女工委关于妇女的工作汇报。每年“三八”节、“六一”儿童节,我校领导班子主要领导都亲切慰问妇女儿童,主动关心帮助困难妇女的生活问题。校领导认真履行职能,狠抓落实,使妇女发展与我校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两纲”教育。
以“两纲”为指导,积极发挥课外教育活动功能,根据社会环境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精心构建贴近社会、贴近青少年、贴近生活的课外活动方案,落实“两纲”教育行动。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讲座、兴趣小组活动、团委、学生会活动等开展专题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
女工委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办宣传专栏、组织丰富多彩的妇女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举办了女生专题讲座,指导女生解决青春期困惑。
(四)强化能力建设,完善妇女工作的运作机制。
我校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个“党总支重视、政治处统筹、女工委牵头、各处室各司其职、全体教职工广泛参与”的妇女工作格局,校领导不断加大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力度,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完善了妇女工作机构,为“两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出台政策,为女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鼓励女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出台了《教师学历进修奖励方案》,女教师基本达到本科学历,何杭凤、林剑云等12位女教师参加了研究生函授学习,其中已获得研究生学历的女教师有7人。选派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技能,近年来共选派十多名女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015年开始选派林剑云、温丽娜、李珍、李静静、李细连8位女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拔女教师参加各类竞赛,一展身手,李静静老师在全国建筑专业“创新杯”说课大赛中获一等奖,李珍荣获二等奖;林秀英、王弘宇在“网龙杯”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上获得二等奖,林月红获得三等奖;2020年,李静静领衔的教师团队参加“网龙杯”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二等奖。
三、主要成效
(一)女学生素质逐年提升。由于学校的专业设制,女生大多选择学前教育、护理类专业,这两个系无论在学习风气、学习氛围都比其他专业好。高职招考上线人数,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女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多。
(二)女教职工队伍不断壮大。2018年学校在岗教职工236人,其中女教职工108人,占45.7%;2019年学校在岗教职工248人,其中女教职工119人,占48.0%;2020年学校在岗教职工240人,其中女教职工116人,占48.3%。
(三)女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女性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不少优秀的女教师进入了学校各级领导岗位,目前校领导班子中有女干部1位,中层干部中有14名女性,在管理团队中占比约30%。支部新发展党员中女性比以往有所提高。84名高级讲师中,女教师 22人,全校70个班主任中,有42个班主任是女的。
(四)女教师先进典型不断涌现。郭洁华副校长被评为省先进教师,林月红被评为市先进教师,吴新英获得“最美教师”提名,徐满金老师获得市“先进班主任”,李静静、李珍被评为“教坛新秀”,还有一大批优秀女教师受到县级表彰。
四、存在问题
(一)妇女参政仍有差距。校行政班子虽配备有女干部,但是目前女干部的比例相对还是较低。
(二)宣传思想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三)工作机制还须进一步完善。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不够明晰,还没有责任到人。
五、应对措施
(一)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责任紧迫意识。切实提高对妇女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检查督促,细化分解责任,促进妇女工作与学校工作同步发展。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两纲”的宣传,进一步增强重视妇女工作的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妇女的宣传教育,开展妇女培训,提高妇女的文化和基本素质。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方案范文4
我省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之初就确定了50所样本校,三年来,各样本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经验,特色发展。那么,这三年来,我省高中课改样本校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绩,涌现出了哪些特色和亮点, 发挥了什么作用,又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有效去解决这些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省课改办副主任靳建设。
记者:请您谈谈我省高中课改样本校建设的基本情况?
靳建设: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靠学校落实,因此,抓好课改样本校建设,发挥样本校在课改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对于促进和保障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是扎实有效推进高中课改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我省十分重视课改样本校的建设,在2009年,就在全省建立了50个省级课改样本校,涵盖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农村高中等不同类别学校,分布在各市州,像一颗课改的种子一样,撒在陇原大地,并精心培育,茁壮成长,成为我省高中课改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我省通过以下几方面促进了样本校建设。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建设是新课改的关键,从2009年8月开始我们组织省样本校校长分别到江苏、天津、深圳的高中学校挂职学习三个月,亲临课改一线,深刻感知和参与课改实践; 2011年底,分三批组织样本校校长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学习20多天,进行新课程领导能力建设高级培训,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从2010年开始,每年分批进行校长新课程实施专题培训交流,不断提升校长的课程意识。
三年多来,我们在持续进行的高中教师(含管理人员)全员、全面、全程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学校管理者的提高培训,分层次对教务主任、分管副校长、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主题培训,切实提高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执行能力。
我们要求,省级样本校要以课改为契机,创建特色,引领示范,扎实推进区域课改协调发展。第一轮的三年新课程实验,样本校要实现三步跨越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推进课改。一年定格——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形成规范;两年深化——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高位引领;三年做强——凸显特色,多样发展,增强实力。切实为全省普通高中推进课改提供示范、引领,成为我省高中课改的排头兵、领头雁。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设立样本校专项课题,以研促改,研究中改革,改革中研究,按照新课程的内容,分14个领域,50所样本校各侧重各申报一领域的课题,给以专项经费支持,课改办和教研部门加强过程性管理和指导,于2011年底和2012年初分别进行了集中研讨式鉴定,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大批优秀成果脱颖而出,如陇西一中的《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班教学管理研究》、兰大附中的《技术领域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天水一中的《高中学分管理制研究》、嘉峪关市一中的《科普实践、心理健康、奥林匹克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酒钢三中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德育工作研究》等,被鉴定评为优秀课题成果,对于推动学校课改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省课改办将样本校专设课题成果进行编辑加工整理,汇集成册《实践与探索——来自样本校的研究》,为指导学校的课改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课改办还建立了样本校联系人制、样本校年度工作会议制、样本校专题总结报告制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样本校的管理与指导。五是搭建样本校研讨交流平台,促进样本校协调发展。课改办每年通过组织校长论坛、主题现场观摩研讨活动等方式,搭建了良好的交流研讨平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记者:在示范、引领、辐射方面,样本校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靳建设:一是以课题为驱动,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实践,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2009年启动实施了样本校专项课题,一批优秀课题成果引领着课改深入推进。2012年底又启动了深入推进高中课改专项课题,一大批高中学校如师大附中、兰州一中、张掖中学、天水一中、嘉峪关市一中、白银市一中、酒泉中学等学校申报已被课改办立项,围绕当前课改推进的重点、难点、关键领域进行集体攻关研究,力求把课改引向深入。
二是重建课程制度,学校层面的课改基本制度保障具有示范性。本次课程改革建立了全新的课改体系和结构,随之而来的是要重建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为此样本校在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建设中均十分重视,并形成体系,如兰州一中、武威六中等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既符合课改要求,又立足学校实际,课程管理制度完善。
三是建立学校课程体系,在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上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如天水一中、张掖中学等,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全开齐开足开好必修选修课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带动区域内的高中学校协调发展,发挥了区域辐射作用。
四是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主渠道,样本校率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三年来,各地样本校都按照本校实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课改办的角度看,样本校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经验?涌现出哪些亮点或特色?
靳建设:从几年来的课改调研和对样本校课程制度设计分析来看,大多数样本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履行样本校工作职责,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能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展开,初步建立学分管理制度,建立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制度。样本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课程制度建设。多数学校按照新课程方案的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成立了组织机构,形成了有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教研风气正在形成。一些学校针对学校教师年轻化这一特点,实施了青蓝工程,学校给新教师和第一次从事高中教学的教师配备导师,签订师徒合同,开展互学、研讨交流活动,年终还要进行考核、奖励。建立了学生选课指导制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积极探索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形式等。如兰州一中、武威六中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抓的早,系统全面,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实验顺利开展。新课程实验要求从学校、教师、学生行为和方法上都有较大改变,但这些改变都要有物质基础做支撑,所以推进新课程实验硬件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金昌市政府投入320万元为市一中、市二中、市四中建设通用技术实践室8个,每个实践室按照40万元的高标准配置建设,县属和金川公司中学参照市政府投入标准逐步建设到位,切实为学校解决了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条件保障。
如民乐县委县政府向来重视教育,尤其是重视高中教育。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县委县政府一次性投资200万元,支持民乐一中新建图书楼一幢。2010年教师节,县委、政府划拨70万元作为新课改专项资金。民乐一中常用仪器设备达到《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Ⅰ类要求,信息化建设达到了《甘肃省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评估指标(试行)》规定的一级标准的要求。学校的体育卫生器材、设施设备达到国家《中学生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设备完好率95%以上。图书馆建设符合《甘肃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规范》规定的高级中学一类标准。
第三,立足校本,精心组织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各样本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积极组织全员参加省、市或县区组织的各类课改培训活动。同时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活动,围绕课程改革涉及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通过培训和学习,广大教师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完善了知识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基本胜任了新课程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变化。如会宁三中:“满堂灌不见了,教师能提问了,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了。课堂上有互动、有讨论了,学生感到有事可做了,注意力也就集中了。多媒体不再是作秀了,使用流畅了,真正为教学起到服务作用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课堂不再生冷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意境产生了。”
第四,聚焦课堂,大胆探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各校能够高度重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工作,精心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能够意识到科学的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提高;课程改革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有些学校从校领导做起,带动有关处室负责人,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并以课后反馈和集体反馈、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同授课老师进行交流,从而使教师明确了课标要求,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天水市各样本校承担市学科教学基地建设任务,联合开展课堂教学攻关,在课堂教学中引领示范。兰炼一中努力探索构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的新模式。近年来,学校每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市的教学开放周,在组织环节上采取了教师授课——说课——同行议课——专家点评的方式。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同时,也使得自身的课堂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第五,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正在建立。各个学校不仅表现在评价的观念、认识和评价的价值取向上对新课程评价方式的认可,而且主动积极探索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构建。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采用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操作、作品展示等方式,为学生建立动态的成长手册,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课改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学校正在全面展开。像天水一中从2010年3月开始学校制定了《天水市一中学生学习评价方案》,主要内容为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与方式、阶段学习终结性评价、阶段成绩记录、学期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在2010年6月修改完成《天水市一中学分管理实施办法》初稿。兰州二十七中围绕三条主线展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即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以导师制度为保障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依据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使综合素质评价得以靠实。
第六,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学校特色。不少学校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和学校课程,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如榆中恩玲学校由教研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开发,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开设类别主要有兴趣类、人文类、方法类、技能类和特长类。目前为止,已研发出《公民与法—社会热点案例谈》《榆中历史》《乡土榆中》《人体健康教育》《晨读晚记》《数学史选讲》《中西方文化比较鉴赏》《物理应用》《化学趣味实验》《多媒体集萃》《篮球、足球、舞蹈》《唱响青春》和《素描》等校本课程。灵台一中坚持走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化、乡土化路子,制定了《灵台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已开发了《读书,做人,作文》《二十四孝的故事》《研究性学习指南》《五环节学习法》《德育教育课程系列》《学习指导课程系列》《学会研究性学习》《灵台史话》等校本课程正在审定。
第七,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新课改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不再是学生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内容,而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参加。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让他们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奉献社会的精神。
如庄浪二中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开展得比较早。学校制订了《关于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的实施方案》,对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的指导思想、活动组织、活动内容、活动开展、学分认定等做了具体规定和说明。如社区服务内容分为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帮贫助困、社区民俗活动四大类型。课余和周末组织的社会实践外和社区服务,包括社会卫生保洁活动、爱心社活动、红色之旅等,供高一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活动结束后将按规定认定学分。
记者:如何推广这些经验?
靳建设:一是要继续以甘肃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校长论坛”为平台,加强研讨和交流。
二是开展走进样本校活动,发现和总结样本校的经验与特色,通过《甘肃教育》《未来导报》《教育在线电视频道》等多种渠道进行深度报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三是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本辖区或跨区域的研讨交流活动,以样本校为依托,通过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学习和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如河西五市成立的高中联合会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多年坚持以论坛方式,紧紧围绕课改做文章,促进广泛交流,效果很好,对于促进河西地区高中学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样本校要善于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乐于分享,在研讨交流中逐步完善并有效提升
记者:样本校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靳建设:样本校在课改实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的样本校对自身定位不准,不能认真履行样本校职责。二是有的样本校主动性差、信心不足,顾虑重重,行动缓慢。三是有的样本校校长自身认识不足,课程意识不强,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不足。四是有的市(州)、县(区)对样本校建设与管理不到位,未提供基本的保障,未搭建有效平台。五是有的学校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能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更谈不上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有的对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课程重视不够,教学评价改革还不到位,学分认定办法不够严谨,综合素质评价不够全面,存在诸多操作性差,效度、信度不高的问题;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较大,新课程实验的水平很不平衡等等。50所省级样本校工作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学校负责样本校建设的校领导频繁变换,工作没有连续性;有的不能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校际之间缺乏交流研讨,区域整体推进新课程的功能较差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中积极研究,认真解决,切实发挥好省级样本校的作用。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切实增强课改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三是进一步增强依法实施、科学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制度建设,依靠新的制度保障课程的科学实施。五是要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突出学校课程的特色。六是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积极主动构建自己的办学特色,切实提升学校发展的实力。
记者: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对样本校建设和发展,将有什么新的思路和举措?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方案范文5
紧扣活动主题,针对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分层次、分类别的确定教育的目标任务,以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在认真学习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采取专题教育、召开座谈、大讨论等方式,广泛听取司法行政干警对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干警思想,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活动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了从局长到科长包抓的13个联系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具体措施到位。在认真分析司法行政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教育的目标、内容、措施和要求,确保教育顺利进行。
二、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专题活动学习
在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中,我局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相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和司法行政工作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法。一是搞好理论辅导和理论宣讲。采取局领导亲自讲课和邀请有关领导、专家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习实效。二是区分层次,搞好培训。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司法行政干警,分批进行培训和轮训,并把培训的重点放到执法岗位司法干警身上。三是围绕同志的讲话要求以及孙清云书记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和全市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开展大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四是开展定点帮带活动,局领导以身作则,发挥好率先垂范和示范表率作用,与业务科室一起和局属基层单位及各司法所结成对子,建立联系点,并经常到联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帮助基层搞好教育。五是以各种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队伍理想信念。组织全体干警观看警示教育片;利用周边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了入党誓词、重唱革命歌曲《祖国不会忘记》;认真学习刘玉美同志扎根基层、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品质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司法行政事业的无比热爱的精神。通过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努力营造主题实践教育的浓厚氛围,不断把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三、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深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建立预警机制,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通过考核、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提高依法调解的成功率,使人民调解成为维稳的“减压器”,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基层纠纷的“听诊器”。积极捕捉矛盾纠纷的迹象和苗头,减少上访,把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达到“排难解纷”、“止讼息争”的目的,建立健全了卫生、交警等行业调委会,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格局。
严格管理,努力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目标。建立“无缝对接”“双延伸”帮教机制,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协调有关部门给予政策扶持,建立过渡性的安置帮教基地,重点安置“三无”人员,扎实细致地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努力构建“衔接规范化、帮教社会化、安置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安置帮教格局,有效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法治指数。以法律六进为抓手,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创建活动先进经验,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化进程。深入开展街道干部、农村(社区)“两委会“、监委会干部法制培训活动,大力预防职务犯罪,通过村规民约,民主参与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依法治理和规范管理,引导群众合理合法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方案范文6
1.请介绍一下出台《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并明确我部负责“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开展研学旅行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2016年4月,刘延东副总理在驻日使馆“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及其对我的启示和相关建议”上作出批示,指出“将修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是方向,对于孩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实现全面发展十分有益”。研学旅行遵循了教育规律,把学习与旅行实践相结合,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强调学思结合,突出知行统一,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研学旅行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实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激l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四是提升研学旅行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力度持续加大,课程内容不断丰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有益经验。同时,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经费保障不健全、安全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制约了研学旅行普遍深入开展。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制定《意见》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研学旅行工作,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2.请介绍一下《意见》的研制过程?
《意见》的制定经过了专题调研、试点实验、广泛征求意见等多个阶段,尽可能凝聚各方共识,使《意见》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
一是借鉴国外经验。在《意见》研制过程中,我们就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以及欧美国家营地教育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委托驻外使领馆收集相关国家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对日本修学旅行的工作定位、领导机构、活动组织、经费保障、经验推广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借鉴。
二是进行试点实验。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选取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等8个省(区、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确定天津滨海新区、湖北省武汉市等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前期开展的试点和实验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为《意见》出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召集研学旅行领域的专家学者、试点省份和实验区教研行政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教研人员、家长及学生举行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还书面征求了各省(区、市)教研行政部门、部内相关司局对《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意见(征求意见稿)》送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等10个部委进一步征求意见,并就具体内容反复沟通协商,综合各方面意见,经修改完善形成了《意见》的终稿。
3.《意见》对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意见》对各地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开展提出了“四个以”的基本要求,即开展研学旅行工作要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让广大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意见》提出了开展研学旅行的四条基本原则,是各地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的基本依据。一是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二是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三是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四是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5.《意见》对于各地推进研学旅行工作提出哪些具体要求?
一是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学校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二是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意见》要求各地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密切合作,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各基地要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三是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要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家长活动的相关信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旅行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学校自行开展或采取委托形式开展研学旅行,都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与家长、参与企业等签订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责,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四是健全经费筹措机制。《意见》提出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交通部门、铁路部门、文化、旅游等部门通过执行儿童票价、减免门票等方式支持研学旅行开展。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五是建立安全责任体系。《意见》要求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学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购买相关的意外险和责任险,与家长、研学旅行委托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旅游、交通、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别对研学旅行开展涉及的企业,交通工具,住宿、餐饮等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为研学旅行活动开展提供全面可靠的安全保障。
6.《意见》在加强研学旅行工作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意见》要求各地要成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将职责层层分解,加强督查督办,切实将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