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

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范文1

职业教育正面临一场重大全面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已全面行动起来了,原有的职教培养模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用人需求。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培训”,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任务就由职业学校来完成,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并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成为一个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应用及时展需求的中等技术工人。但反观分析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存在问题:专业定位不准、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学生技能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等等,直接的后果是:学生在工作单位上手慢,适应社会的能力差,就业困难。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应确立以就业为导向,拓展能力本位教育为基本原则,培养技能型的计算机行业蓝领,具备计算机领域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社会竞争力。现就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来表述自己的课改思路。

1课程改革的指导理论与理论借鉴

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能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学生,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指导为依据。我们主张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建构主义”理论实施课堂教学;以“多元智能”理论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并综合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统筹教育。

1. 1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能力本位”指的是把能力作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及指导思想。能力本位,大致有三种能力观:①任务本位能力即操作技能;②一般素质,能适应生活及处理事情的能力;③整合的能力观即为综合素质,包括以上两点。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据此所建立的课程,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模式,即原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者之间,实际上在突出操作技能能力基础上也要注视培养一般素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比如,文化课开设书法、公共礼仪、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多元化的课程模式,虽然表面上分为三大类课程,但实际教学中都是相互融合的,比如文化课中有专业知识,专业课中也讲究理论相辅。

1.2以“建构主义”理论实施课堂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它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探索形成新型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这些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导向组织作用,并作为一个发现者和中介者参与,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从而也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非常有益。

1.3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领域中传统的书面考试,只是考察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与“言语语言智能”,而无视于其它几种独立于这两种智能之外的智能。对于职业教育,以上“能力本位”论述,即使学生在操作技能不是很好,但如果一般素质的培养良好,同样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职教学生时,要加以多方面综合考量与评测。因此,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我们的学生,从而形成新的更加符合实际,同时也更加能够激励学生,单元的突出可以进行激励从而获得多元的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其它优点进行肯定,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在学科成绩认定上以多方式来综合,如考核、竞赛、作品、实习、态度等。

2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任务能力定位及其相应的课程结构

2. 1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安装、小型局域网络组建、维护与管理并能胜任网络初级应用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 2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岗位任务与能力分析在就业导向的思路引导下,为了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改前,必须对本专业的就业岗位以及相应的岗位任务能力进行明确定位,以更好地组织新课程结构和拟定新的技能训练方案。为此,邀请了行业专家和第一线技术员进行了分析论证,拟出符合本地区实际就业岗位的基本情况。

2. 2. 1电脑维护员

2. 2. 1. 1工作任务①硬件整机配置与安装;②软件系统安装;③系统优化维护;④系统故障处理;⑤外围设备安装维护

2.2.1.2职业能力①能识别各类板卡及配件;②能识别主流硬件产品和厂家品牌;③能检测配件产品的质量好坏;④能独立完成单机组装任务;⑤会安装各种板卡驱动;⑥能安装配置windows等操作系统;⑦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软件;⑧能判断常见故障和处理故障;⑨掌握系统优化方法;⑩能完成基本软件的安装;⑧能安装维护打印机等常用外围设备;⑩会使用常用的检测仪器。

2. 2. 2网络管理员

2. 2. 2. 1工作任务①网络布线;②网络安装;③服务器安装调试;④互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⑤局域网安装;⑥局域网故障判断;⑦数据备份与恢复;⑧网络安全;⑨日志分析。

2.2.2.2职业能力①有综合布线常识;②会整体网络布线与网络设备连接;③会布置现场工人布线;④掌握交换机的安装与调试与配置;⑤掌握路由表的设置;⑥会使用常用的网络测试仪器;⑦能识别网络软硬件品牌;⑧掌握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⑨会安装常用的网络软件;⑩能熟练进行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⑧有网络安全管理意识;⑩能进行常见的网络故障判断与处理;⑩会使用windows自带的事件查看器了解服务器状况;⑩会使用网络分析命令。

2. 2. 3网页设计员

2. 2. 3. 1工作任务①使用三剑客;②应用JavaScript与CSS;③美工;④使用网页编辑工具。

2.2.3.2职业能力①有良好的美工素养;②会进行版面的合理布局设计;③掌握图形图像处理技术;④掌握网页编辑软件;⑤会使用网页特效功能;⑥具有信息采集和分类能力;⑦熟悉动漫制作方法;⑧熟悉和更新网页的方法;⑨掌握网页设计的其它相关常识。

2.2.4网络施工技术员

2. 2. 4. 1工作任务①综合布线;②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③局域网组建;④弱电施工。

2.2. 4. 2职业能力①能读懂现场施工图纸;②会进行传输介质端接制作;③会安装机柜线架等;④能进行网络介质连通性的测试;⑤具备一定网络互连知识;⑥掌握网络互连中的一些主要设备的使用;⑦会正确使用综合布线中常用的测试仪,能完成弱电系统常见子系统的安装配置。

3教材的选用开发与教学模式

3. 1教材的选用与开发

3.1.1教材的选用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技能学习以通过国家劳动高新技术职业鉴定中级为准,因此很多重点技能课的教材选择可采用ATA统一的培训教材。如:办公软件、硬件组装、图形图像处理、局域网管理、网页设计等等。其它可选用各出版社根据当前最新的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所出版的适用教材。尽管如此,现各教材的编写均以系统性为原则,而这并不一定适用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改造现有教材,将现有教材中原来按学科系统组织的内容,重新按岗位工作过程组织到课程模块中,即按技能训练的要求重新取舍或补充。所以,教材的开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3. 1. 2校本教材的开发基于以上原因,每学科都应具备有自已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并不一定要马上重新编写教材,而是先按课程要求,取舍现有教材,修改课程内容教学顺序、补充新的资料、除了一些文本资料外,还可以用实物、课件、影像等资料,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与行业专家,按照新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3. 2教学模式的选择

3. 2. 1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必然要配套以新型的的教学方式与学习过程原有以知识点讲授形式的教学模式也要加以改革,以“建构主义”理论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对总体课程的教学方法把握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3.2.1.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人。”

3.2.1.2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3. 2. 1. 3随机进人教学在教学中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人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3.2.2某一技能的训练的教学法计算机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系,因此具体到某一技能的训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

3. 2. 2. 1任务驱动教学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技能知识点掌握的方法,主要是综合模块技能和掌握知识点创设一个学习任务,从任务的解决中掌握相关技能知识。

3.2.2.2案例教学与任务教学法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又有别于任务驱动法,主要是采取真实实践技能中的案例来布置学习内容,在仿照完成案例中掌握相关综合的技能知识,一般适合较大知识面时采用。

3.2.2.3项目教学比之上述两个不同的地方是:更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掌握的技能加以综合应用的方法。具体是给出一个项目,学生进行设计、综合采取所学过的技能加以完成项目要求,一般用在技能的模块综合训练上。如:给出一个网站总体开发的要求,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的网页设计知识进行设计制作。

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范文2

【关键词】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意志;认知

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要职责,这里的合格不仅指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包括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学生待人接物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合格计算机专业人才既是具有计算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人才,也是其它方面同样突出的复合型人才。

一、正确的专业认知能力

职业学校学生大都是由中考失利学生所组成的,他们不仅学习信心有待建立,而且他们的心灵也有待净化。职业学校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方面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存在着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的实际,而且有些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也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地方。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应主要通过正面教育形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包括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包括要求学生体现坚强的意志,自觉丢弃轻言放弃的想法。诚然,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等待他们确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人才竞争激烈的程度远远超出学生的想象范围,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抓手,同时又必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教育,教育学生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应该表现出应有的沉稳和淡定,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教育学生面对将来工作中的挑战,应保持积极应对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学生走上社会在与他人同台工作时不可避免地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通过组织学生互相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诚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有进行类似的教育才能确保学生走出校门后真正后成为一名思想素质过硬、能力胜任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必备的自主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生自主学习定位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手段,即,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今后人生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众所周知,职业学校学生对科技领域的新鲜事物往往表现出某些好奇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积极心理因素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与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计算机学科是典型的科学学科,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意识,激发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的正能量。诚然,计算机软件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学生只有不断学习与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才不至于被专业发展的步伐所淘汰,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课外书籍、通过上网浏览等方式自主学习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知识,使自己始终处于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过程。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课内铺垫,课外鼓励的模式敦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计算机专业中的诸多知识与其它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探讨,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诚然,教师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拓宽视野,同时还可以制止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玩网络游戏的现象,事实上,不仅在课余,即使在教学实践环节,只要教师稍不留神,学生便会寻找机会自我放松,毫无疑问,教师自主学习要求的提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不良学习现象的蔓延。

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诸多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涌现新思想、新认识的思维基础。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再透彻,学生如果缺乏创新意识,无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那么学习结果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理解的深度也会非常肤浅。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计算机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基础确定教学重点,既重视讲授能够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内容,也要突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诚然,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获得健康发展,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破除过去师道尊严的教学观念,充分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教学氛围,有效消除课堂上师生之间任何可能的对立情绪;教师要把学生计算机学习是在摸索中前进的理念体现于课堂教学始终,正确对待学生探索阶段中出现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防止出现任何扼杀学生创新欲望的言行。同时,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还必须抛开传统教学的弊端,毋庸讳言,教师老套教学方式频繁出现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总是喋喋不休地从计算机起源开始讲起,慢慢延伸到其发展历史,再到讲授计算机构造方式等,这种老掉牙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教师只有摈弃传统教学弊端,确立起以学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才能改变学生消极对待、被动参与的情形,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不断闪现创新思维火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置身于创新背景下,他们的创新潜能必将十分突出,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本身还必须体现创新意识,力争以自己的创新精神感染和激励学生。

总之,传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传统模糊的人才培养思想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计算机专业重视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教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举措,它必将成为推动计算机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贺红.浅谈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 2007

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范文3

【关键词】南疆 少数民族 计算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04-01

一、引言

新疆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离不开少数民族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对口援疆的实施过程中,在促进新疆本地区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跨越式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计算机高等教育事业,不仅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以及构建边疆地区和谐发展和团结稳定的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特殊的地理、经济、文化、风俗等的影响,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与北疆地区的大学生相比有其特殊之处, 这对在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进行计算机专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南疆少数民族计算机专业现状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比较稳定、积极向上,出于自身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习惯,有着比较强烈的民族意识,但是他们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本民族的传统,不过分渲染本民族的民族意识,能够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他们热情豪放、爱交朋友,但易受到一些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他们思想开阔、敢说敢干,但有的看问题有时比较片面、思想比较偏激;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但往往思想波动性教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计算机基础水平薄弱

新疆南北疆之间的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基础教育的条件和质量差异很大。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地域差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在各地区之间也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南疆一些偏远地区,部分中学还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从来没有用过计算机。而在新疆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城市,学生一般都受过较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部分学生家庭自己购买了计算机,他们有条件经常实践练习,能够非常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有的甚至还掌握了图片处理、网站建设技术。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这种状况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教学语言存在障碍

新疆语言文字情况复杂,各地民族教育基础参差不齐,民汉双语教学起步时间不一,所以,民汉双语教学体系主要侧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而在高等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则贯彻不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身就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计算机科学的术语在民族语言中没有原创性语源。语言是传递知识的桥梁和媒介,教学语言的障碍必然制约着民族地区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上机时间不足

在来自南疆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很多同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自己没有购置计算机,主要依靠学校上课提供的计算机资源以及公共机房来实践练习。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所在地附近也很少有人使用计算机,这种滞后的计算机使用氛围对他们学习计算机课程知识产生了制约影响。此外,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性不够,习惯于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基本上不使用计算机。第三,目前的计算机教学材料的方法都是针对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编写的,当他们看教材时有很大的困难,也对计算机的学习有了畏惧心理。

三、南疆少数民族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一)强化思想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大学生中,尤其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要倡导"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怀揣感恩的心,胸怀坦荡,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对人的友善、宽厚和快乐, 促使学生树立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之心,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道德修养,升华其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性格和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投入更多精力,提高教学质量

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地域差异,经济文化差异,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差异,他们对计算机上机有很大的困难。这需要教师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更细心的课后上机实验指导,相对于其他的学生,教师将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花费更多的精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合理的分类指导, 分层次教学,而不是对所有的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上机实验指导。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激励他们产生对计算机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而对于那些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好, 汉语水平较高,课堂交往和认识较好的少数民族学生,应当给予更高的标准,更严厉的要求,引导这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探索计算机学科专业的相关问题,并且尽量自主分析解决,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多项并举,大力推进双语教学

多项并举,适当地引入外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基础,引入外语教学是对双语教学的拓展,其发展可借鉴双语教学的模式。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少数民族语言在相当多少数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其母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生活土壤,因此从少数民族语言开始教育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要遵循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积极在民族地区计算机教学中开展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教学工作,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加强汉语教学,完善双语教学模式,逐步创造条件开设外语教学,并科学地进行相同层次不同语言教学模式间的相互转轨和分流,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科学地实现少数民族语文教学方式从小学到大学的接轨。

四、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普及, 培养新疆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要, 对提升新疆软实力有重要意义。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长期共同繁荣,促进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计算机教学要求教师要全力以赴,投入大量精力、关怀和耐心,悉心教导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收获成长和知识。要不断地创新实践和探索, 为所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计算机提高学习兴趣,更加注重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提供更好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覃艳. 民族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思路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147.

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范文4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来合理的设置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广泛的就业岗位选择。那么学校可以根据这个需求将教学工作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注重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第二阶段是充分的发挥个人特长,拓展知识面,然后将两个步骤分为一年级和二年级来执行。在学生一年级阶段,主要就是对于基础知识的培养,全面普及基础,对于知识结构要完整,学生可以持续性的学习,不能中间出现懈怠,全面夯实基础。只有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在其他方面有所拓展,这是基础,要将其打牢。在学生的二年级阶段,由于有了前一年的基础学习,所以可以进行知识上的拓宽,根据学生的个性充分的发挥个人才能。在此,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进行模拟操作,开展特色型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工作场景中。三个强化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专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于职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应该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技能,提高竞争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应该以实战型的教学方法为主,将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训练科目,强化应用技能。此外,还要注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散思维,发挥个性,加强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培养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现代企业的员工素质也要求我们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一个不会与人共事不会与人合作的学生,在将来就业的岗位上是难以立足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不再有什么单纯的经典的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多的是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应用。因此应用型人才在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适当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增强人文精神,更好地融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

四个更新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职高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快速普及教师和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从互联网上进行可持续的学习,完成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同时,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或高等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接受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培训,完成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转型,确保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计算机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职业高中难以应负,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学生的实训课自然而然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范文5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课程设置;实验实训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市场经济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应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然而就高职计算机专业而言,却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验实训条件较差等。本文将就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论述。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师资薄弱主要体现在:首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的现象比比皆是。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都相对偏低,高职教育质量出现很大的隐忧。其次,高职计算机专业师资来源渠道单一,教师主要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大多数教师缺乏一线的职业经历与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不强;另外,缺乏完整、科学的高职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入职前,几乎没有培养培训机构且培养模式不科学。入职后,对于新教师缺少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因此高职教师的培训工作还不规范。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源质量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由此造成造成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次不齐,高职新生整体质量不,而且由于生源质量下降,高职新生普遍起点较低,课堂教学质量常常因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而难以保证。其次,由于文化课基础差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又导致其心理素质也差,没有自信心,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次等教育,甚至于入校后混日子。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验实训条件不好。原来专业设置已经跟不上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细化分工,因此专业也要紧跟市场的变化进行细化。高职计算机专业校内实验实训条件不好,教学设备不足且老化日益严重。另外,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校外企业建立的实习合作关系比较松散,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于学生训练的校外实训基地缺少稳定性和可控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必须正确的看待学生,它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的确存在差异,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具备将来成为成功人士的某些潜质,他们一样都是可塑之才,要尽心尽力地教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其次,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通过培训、在职教育等形式参加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可以定期对一些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将企业的一些技术人员请进学校,让他们给学生进行一些关于实践工作的培训,既可增加校企联盟,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当前哪些技术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最后,在传媒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知识其更新速度更是日新月异,我们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应时刻关注新知识、新技术,与时俱进地作一名适应当代职业需求的现代职业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知识。

第二,对学生加强教育,树立自信心。首先,由于视高职教育为二流教育,吸引不来好学生,而来的学生基础又普遍较差,导致大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还要经常教育,反复强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经常请成功的校友来校讲座,通过真实生动的成功事例,让学生知道,高职学生一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其次,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因此还必须使学生建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每门专业课中都增加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各种实习、实训内容安排,则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并对相关技术的昨天、今天及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方向。

第三,细化课程设置。首先,“计算机专业”这个名称范围太大,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所以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就会无法驾驭。笔者认为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首先应该以市场调查作为依据,看市场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把这种依据转化为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其次是要因人而异,所谓的因人而异,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这样同样可以达到细化课程设置,培养专门人才的目的。

第四,优化课程内容,编写校本教材。这里所说的优化课程内容,并不是指简化课程内容,而是指把课程内容设置成企业需要的内容,学生喜欢的内容,教师擅长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我们编写校本教材的出发点。

第五,改变教学观念,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来进行教学。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第六,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考核制度。计算机课程的考核制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把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考核学生得一种机制。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除了国家的一些技能鉴定考试之外,应该多组织一些类似于岗前培训形式的测试,测试的内容同时也应该结合就业实际,更加贴近用人单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动力和兴趣。将各知识点与企业的相关业务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提前了解常用的报表等,让他们走上新岗位不会感到陌生。

第七,加强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高职计算机专业要重视和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室基本设施的建设,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和科学的运行机制。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通过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总之,如何进行高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改革,以适应市场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我们所有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培养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另外我们还应在课程设置和实验实训上多下功夫,让我们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能有用武之地,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斌,毛青松.“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体系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10).

[2]夏玉江,杜萍,董宪军.谈高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J].教师教育科研,2009,(3).

计算机专业思想教育范文6

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日趋深化,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之中没有使用电脑。这样的情况之下,社会对高精尖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始终是很大的。高职学生虽然掌握了更加实用的计算机技术,但是由于学历上相对全日制大学本科生比较低,在就业市场上不占优势。为了解决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问题,教育者针对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1.1计算机教学现状

由于计算机在当代社会生活之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接触到计算机课程。由于当代学生个人电脑拥有量很高,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很多高职学生还提早对比较深奥的计算机知识都进行了了解。这样的情况,非常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教学,为良好的计算机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1.2计算机课程现状

虽然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却长久没有改变。由于从应用到总结成体系再到印制成教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这使得学生的教材相对于现实之中的计算机是很滞后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往往以物理电路、C语言、C++等课程为主,但是现代的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学习教学教案之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前言的知识却没有加紧教学课程之中,导致学生的能力和企业的要求有差距。

除此之外,由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本科院校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出于现实因素的考量,高职院校一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但是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疏忽了对学生技能的设计,导致学生在技能的掌握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1.3计算机教学模式现状

现在的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3.1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社会对高级计算机人才的渴求,导致计算机水平比较高的人才大多进入计算机相关的行业工作或者进入大学成为讲师,高职院校很难招聘到计算机水平比较高的教师,在目前的教师团队之中,很多教师不是计算机行业出身。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改变师资结构,招收了大量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教师。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新招聘的教师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缺少教学的经验,教学技巧比较欠缺。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主动更新教学内容,但是正是由于内容的更新,教??要学习新的知识。高职教师往往人数比较少,每个老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缺少提升自己技术水平的时间,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在当前的条件下,计算机教师专业性不足已是大问题。

1.3.2教学设备欠缺

由于国家政策对高职院校的支援比较弱,导致高职院校的资金一般比较紧张。由于资金的欠缺,使得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设备的更新比较慢。尽管近几年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基础设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计算机发展十分迅速,各种设备更新很快,使得很多教学设施刚刚更新完毕就已经落后于时代。另外,为了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计算机可以使用,学院必须保证计算机的数量,这样一来,每台计算机的单价即计算机的配置都不高,很难满足教学者和学生对于更高层面的追求。

1.3.3缺少对实践的重视

计算机学科是与实践相当紧密地结合的学科,计算机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由于高职院校的设备比较紧张,人手也比较缺乏,使得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够长期待在学校机房进行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另外,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者很多还被传统的教育思路所束缚,过度重视知识教学,忽视实践活动。很多教师上课长期使用大量PPT,要求学生认真记笔记,在期末考核之中也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应该转化教学以及考核方式,体现计算机专业的实践特性。

1.3.4学风存在问题

由于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往往更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之下,进入高职之后松散的管理模式使得这一批学生对于学习完全放任自流。计算机学习之中,由于老师难以对每一名学生进行监控,使得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利用机房的电脑上网、打游戏,这不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进措施

2.1 加大教学建设力度,增加教学经费

由于计算机行业是日新月异的行业,如果学校想要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及时对教学设备进行更新。首先,学校应该保证基础设备的完善,没有充足的基础设备,学生甚至不能进行学习,更不用说提高。其次,在学校的资金比较紧张的时候,学校可以转换思路,不用一次性更新所有的设备,而是建立一个计算机实验室,保证实验室之中的设备都是最尖端的设备,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实验的平台。最后,学校应该主动思考如何扩大收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建设。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业达成校企合作的协议,让企业进驻校园,与学生亲密接触。这是一项三赢的举措,企业可以引导学生向自己需要的方向发展,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可以就此机会要求企业帮助更新教学设施。

2.2加强师资建设

由于教师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的知识的途径,教学者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很快,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想不落后于时代,必须要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具有很高的自学能力。学校对于师资队伍的构成要予以重视,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完善。学校更要给老师一个自我完善的平台,一方面鼓励教育者进行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可以让青年教育工作者进企业进行学习,与企业接轨,了解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可以邀请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当荣誉教师,参与计算机课程的设计,为学生做讲座。

2.3注意课堂和实践的结合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转换思维方式,开始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了实验设备。为了保证学生正确有效率地使用实验器材,学校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了管理,建立了良好的管理制度。很多学校已经将实践的情况纳入对学生的考核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上机操作的表现,根据学生操作的好坏对学生的平时分进行加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更重视计算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得到锻炼,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为学生的就业奠基。

2.4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的形成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差的学风也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在高职院校之中,有的学校学风较差,是由于一部分学生的思想素质比较差,三观没有被正确引导,缺乏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因而对学习没有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和学生深入谈话,要求学生做好对自己的规划。为了扭转不良学风,学习首先要对作风良好、?J真学习的学生进行表彰,学习一方面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给学生发放奖金,另一方面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在学校宣传这些学生的学习经验。学校还可以邀请知名校友为学生做讲座,由于学生之间有天然的亲近关系,学生会对在自己领域有所成就的学长产生崇敬的心理。最后,学校应该展开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提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