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1
为了加快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必须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分析和探索,指出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设想以及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
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
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10]。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1]。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2]。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13]。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入,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14]。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
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15]。
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
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16]。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17]。
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陈春燕,彭迎,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67-368.
[2]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
[3]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
[4]陈景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2(3):20-23.
[5]何燕,解睿.山西省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15-1318.
[6]廖玲,杨立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献综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7):14-15.
[7]高新楼.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0(8):9-12.
[8]杨学利,张少杰,古安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01-1504.
[9]王佳,杨玲.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8-9.
[10]郭庆惠,尤芳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孙站成,傅裕贵,许炎生.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82-83.
[1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13]叶永钢,熊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358.
[14]邵立民,邵晨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5):12-17.
[15]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09-113.
[16]晓雨.“五大工程”推动山西农业发展[N].山西科技报,2012-06-13.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2
【论文摘要】高校不仅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知识的产出和传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环节也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河北省高校创新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是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应在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应对挑战,结合区域特色、学科优势、科研水平等因素积极探索实现发展的路径,并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1.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区域创新体系是区域内的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中介机构之间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区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的系统。通过区域创新体系的确立,使区域形成知识的创造能力、技术的创新能力,知识和技术的流动能力、开放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绩效。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主体之~。对创新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校具有教学和科研两大核心任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区域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现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的区域创新职能。其次.高校通过大量的科研活动与体系内的其他行动主体——企业和政府、中介组织、创新环境等产生交互影响.呈螺旋式发展,共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最后,高校不仅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知识的产出和传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环节也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2.河北省高校参与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河北省高校创新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是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2.1高校创新成果与企业创新需求脱节在现行科研管理模式下,高校科研活动以自由探索为主线,虽然也强调科研成果的转化,但职称认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倾向,决定了,科研人员仍然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科研活动的主要目标。一方面高校形成了大量无人问津的科研成果,专利转让率低。另一方面,企业却找不到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够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致使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2.2区域内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各高校之问、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之间等跨机构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各创新主体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资源的整合与可获得性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关键一环。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的合作少,而且大多是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能满足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要求。没有形成统~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创新组织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创新合作机制的不完善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政、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
2.3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河北省的科技人才已经初具规模,但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科技队伍的总量和质量都需要再提高一个档次。同时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也依然存在。
3.河北省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发展战略
如何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对高校来讲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应在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应对挑战,结合区域特色、学科优势、科研水平等因素积极探索实现发展的路径,并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3.1加强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高校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是高校参与整个区域创新建设的基石。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其基础研究基地的地位,从源头创新的角度深化知识创新,发展成为区域创新的源泉.产生强大的辐射和示范效应,推进区域创新的发展。同时,开展高校内部以及与其他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等机构之间的战略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催生创新成果。此外,营造创新环境,创新要有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和宽容的学术环境,高校要通过民主管理,走创造性、学术性、开放性、民主性之路。尤其是行业背景明显的高校,特别是在基础能源和基本设施建设领域拥有学科优势的,应成为这些行业创新的引领者和支撑者。高校还应该主动与企业、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提高科研成果在高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流动效率。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3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和现代市场条件为前提,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传统的种一种、养一养的农业增长模式将会被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增长所取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目前,我国人均GDP已接近5000美元,可以肯定地说,未来20年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高速发展期。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过去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人浮于事等弊端已基本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农业科技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新阶段“三农”发展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巨大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农业科技投入仍然偏低,投入结构、投入方式和投入管理不合理。具体表现的形式是,对不同科研主体的科技投入尚待进一步体现“国民待遇”,农业科技三条线(科研、推广和生产)尚待进一步均衡发展,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有钱打仗、无钱养兵、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过度竞争、过度评估等现象尚待改变。根源在于大家对农业科技公共产品属性的了解和认识尚不统一,国家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院所制度尚待建立。
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实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当务之急是在中央层面尽快组织实施建设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核心,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支撑,国家农业综合实验站和区域专业试验站是其网络。
在建设目标上,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统一管理、方向明确、核心突出、布局科学、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研究与扩散衔接、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符合国际经验、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满足“三农”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建设思路上,通过深化改革、增量投入、盘活资源、理顺结构、调整布局、明确分工、提升能力、优化环境、长期支持、稳定发展,依托已有机构,以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部分有条件的农业大学为主体建设国家创新中心为核心,以自然资源、行政与农业区域内的优势农业科研单位组建区域创新中心为支撑,以各区内优势农产品布局为对应的科研试验站为网络基础,构建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建设任务上,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加强农业科研基础设施、人才团队和创新制度三项建设,形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三级网络体系,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竞争三个能力,实现模仿跟踪向自主创新、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三大跨越,使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在建设内容上,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按照强化中央级的基础部分、发展省级的优势部分、吸纳地级的特色部分,确立创新体系的组织构架,建设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功能完备、协作高效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鉴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体现“国民待遇”,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
第二、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加快组织实施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步伐。
第三、进一步细化落实农业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类的定位和措施,完善相关政策和待遇。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4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部分,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内容。文章对区域创新体系涵义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分析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原则,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意义。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动力的重要源泉,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区域创新体系在认识和实践都不够成熟,有许多内容尚在积极的探索之中,本文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思维和路径。
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和构成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在参与城市、区域开发与管理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过程中,开始关注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密切关系,由此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被提出来。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英国的库克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因而可定义为“地理上确定的、行政上支持的创新网络和机构的安排,这种安排以有规则的强力相互作用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产出”。
瑞典的阿希姆和伊沙卡森(1997、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其中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这个概念突出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区域邻近性。一是区域创新体系是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现象。由于地理邻近,节约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使得技术外溢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二是主体多元性。区域创新体系是一定区域内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各种主体组成的系统;三是文化根植性。根植性代表一组适合于系统创新的特征,反映了社会社区按照共同的合作规范、互信的相互作用以及非贸易的相互依赖进行运作的程度;四是系统集成性。区域创新体系由区域范围内产业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政府部门等子系统构成,其互动关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五是网络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是特定区域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流动的网络。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域内要素,并尽量吸引域外可利用的要素,以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力;六是创新集群性。产业集群带来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某种角度讲,产业集群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库克等人(2000)指出,任何起作用的区域创新体系都有两个子系统:一是知识应用与开采子系统,主要由具有垂直供应链网络的公司组成;二是知识生产与扩散子系统,主要由公共组织组成。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在5个构成元素之上:一是区域,一个行政政治单位,具有某种文化和历史的同质性,并享有某种法定权力;二是创新;三是网络,可理解为基于信任、规范和契约的互惠且可靠的关系;四是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制度学习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五是相互作用,由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联系和关系所推动。
从构成要素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由以下要素构成:
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五大主体。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
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第一层次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是激励机制;第二层次是在主体之间构建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的“管道”机制,关键是解决好信息、知识存量的高效流动、创新合作和技术外溢等问题,形成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合理分配、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环境要素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环境要素一般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处理好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的结合关系,对于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至关重要。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除少数较好的企业外,多数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够,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一些有相当发展规模的企业,对研究开发还不够重视,缺少真正的自主创新。虽有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创新主体体系,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还不明显。
(二)技术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且各主体对创新的认识不够
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是企业,从企业方面看,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对创新利弊的把握是企业能否真正开展技术创新的至关重要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创新的内在源泉和动力,企业制度建设的滞后,必然使企业创新受到严重制约,进而削弱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而当前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产权不清、政企不分、企业经营决策中非经济因素干预过多等种种因素,使得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多数科研机构、高校没有建立起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没有真正实现转轨转制。鼓励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没有大的突破,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研究手段、工作待遇不尽人意。从政府和有关部门来看,存在着支持和服务不够的问题。现行体制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也影响和制约了技术创新。
(三)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中介机构的联系少
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稳定长效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不足且集聚效率不高
虽然每年培养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在外国公司的高收入吸引下,这些高科技人才纷纷外流。企业技术中心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中心,很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公共科技服务能力不强,公众科学素养不高。
(五)中介机构发展滞后且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
中介机构是联合创新与经济的纽带。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发育不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引进外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及科技管理咨询等服务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制约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实际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不容乐观,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技术市场发展缓慢,技术交易基本项目数逐年下降,经登记的重大成果中付诸实施的项目数比例连续下降;技术市场发育不平衡,大中城市技术市场发育好于小城市,城市技术市场发育好于农村;政府办的技术市场多,民间、社团创建的技术市场少;技术市场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都亟待提高和转换。(六)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且缺乏核心技术
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牵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屈指可数。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创新过程本身是开放性的,开放是创新的重要源泉。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创新必须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要实现区域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要实现与国家及其他区域创新体系的连接。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强化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形成和互补,强调与国内、国外创新源地的联系,融区域创新体系于全国和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大胆利用全球互补性资源,在合作竞争中培育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强化开放型的创新活动。
(二)系统性原则
区域创新体系是开放系统,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要从更高的层次、更完整的系统观来看待区域的发展,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融为一体,将区域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和跨区创新体系的整体框架之下。区域创新体系一般来说由组织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政策创新系统、过程创新系统和基础条件创新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每一个子系统又具有特定的功能,不同子系统应当实现有机组合。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要以推动创新为中心,在强化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组织和管理环境,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创新系统的活力,密切产学研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的有机系统。
(三)特色性原则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要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求,还要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一个区域的经济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经济会出现诸多不同,如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的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不同等,这些就构成了区域的特色。尽管大系统的总体目标会是趋同的,但是区域的特色仍然不会被完全遮掩。所以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也就是以个性化的原则来设计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个性化会造就多样化,而多样化正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应坚持科技创新与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功能。
(四)激励性原则
利益激励是驱动创新的根本动力。要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对创新的激励。市场是形成创新动力的外部条件,对创新产生重要的刺激作用。因为市场具有自由选择组织的功能,可以从创新可能性、消除不确定性、利益刺激、创新标准以及创新主体优化等五个方面激励创新。
政府对创新的激励。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加强科技投入,增加技术供给,扩大创新对技术的选择性、降低科技产品价格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政府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通过建立规则、利益诱导两个方面来体现。政府激励创新有不同的利益诱导方式:直接的方式包括各种政策优惠、税收减免、提供服务等;间接的方式包括暗示、预期利益等。这些方式可以为创新者节约成本,也可以为创新者提供利益,是政府激励创新的重要措施。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激励的功能,又要体现政府引导的作用,使两者在激励创新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新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要适应在未来区域竞争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开展绿色生产、集约生产的基础上,重视具有市场前景的先导产业的培育,为未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替代升级奠定基础。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5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一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河南同样正经历着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传统发展动能在逐渐衰减,迫切需要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以输出创新能量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二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提升河南区域竞争力。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大省,产业层次低,经济大而不强。为此,就需要以提高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功能完备、集聚能力强大、资源配置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提升河南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创新体系作为知识流动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区域产业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区域产业在全国、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四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技术,推广环保节能绿色产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可以进一步提升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当前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是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19.2%大幅提高到33.3%,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35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13个,其中国家级80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28家。全省73.5%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84.7%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87.2%的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设立在企业。
三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实现大幅增长,2015年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比2010年提高2倍和2.2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7件,较“十一五”末翻了近两番。
四是区域创新布局不断完善。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5个,数量居中部首位。郑州、洛阳、南阳3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省建有国家级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14家,国家高新区数量居中西部首位、全国第6位,全省高新区战略布局初步形成,2015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又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成为国家级的重要创新平台。
五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为全省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当前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根据《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3015.6亿元,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05%,河南2014年R&D经费支出400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1.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总体上看,河南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企业还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不多。从产业类型来看,服务业的创新动力低于制造业,不少企业仍缺乏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动力。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率整体不高。在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科技开发与市场需求、科技成果与产业需要之间存在断层现象,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河南产业结构仍然面临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单位产值耗能大、环境污染重、科技支撑弱等诸多问题。
四是创新平台数量总体偏少。平台和载体是支撑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总体上看,近年来河南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五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短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一直是制约河南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2015河南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4万,全省仅有院士2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
六是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科技资源还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等。
四、加快建设河南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利用经济杠杆作用,通过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资源、政策、人才向企业集聚,实现研发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互动共享,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二是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优势。重视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积极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使创新跟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积极营造吸引吸纳人才的社会氛围,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改善城市创新创业的软硬件环境,吸引更多的行业顶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来豫创业、创新、创造。
三是不断完善服务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放宽融资准入条件,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制度模式持续创新。发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在创新型企业创业初期的关键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需求问题。
四是继续发挥好政府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使政府的职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技支撑政策,用好税收豁免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杠杆,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规范市场竞争,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充分实现创新产品的市场价值。
五是优化全社会创新文化环境,使创新精神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积累性和长期性规律,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树立文化自信,厚植企业家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6
论文内容摘要:目前,滨海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如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聚集了一批人才和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等。滨海新区已经进入创新推动阶段,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滨海新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建设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滨海新区必须建设四大创新系统,即技术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文化创新系统。
创新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即2O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政策推动式”,经济增长主要靠政策推动;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是“资本推动式”,此时,这些区域政策作用有所减弱,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末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政策和资本的作用都呈现相对弱化状态。这一时期,有些区域投入产出效应开始下降,靠资本投入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本巨大。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毫无疑问是“创新”。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滨海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多年来,滨海新区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路、吃科技饭,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电子通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滨海新区注重学习先进地区的创新经验,以“好”字为先启动建设和引进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些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生物芯片、膜技术、电动汽车、干细胞、纳米等领域具备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发能力。
2.聚集了一批人才
天津滨海新区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高精尖人才。例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是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和天津市政府“部市共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研究院广揽人才,从85名来自全球的高端竞聘者中选聘3名全时回国的院领导。’
3.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
天津滨海新区为了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推进10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向全行业全社会开放,达到资源共享。目前,新区拥有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等42家国家及市级科研机构、35家博士后工作站和天津钢管、中新药业等50多家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到2009年初,以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7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主体的滨海新区重大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加速实施。其中,滨海新区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等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建成运营。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干细胞治疗产品、高性能分离膜、海水淡化等.3O个项目已经完成科技攻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O亿元。
(二)存在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显示,天津整体的创新环境处于中等水平,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程度地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1.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新区企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从事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行业的企业数量少,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和研究成果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缺乏。
2.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能够提供智力支撑的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创新带头人匮乏,研发支撑力量严重不足,拥有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的企业数量太少,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与有关部门对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也与新区条块分割、体制不顺、缺乏整体的宏观规划设计有关。但是,按照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目前新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正是一定阶段特点的突出表现和反应。
国内外区域创新的理论一般认为,构建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即初步创立阶段、完善成长阶段和成熟运行阶段。初步创立阶段强调的是创新主体的完善和创新动力的充足,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等,都需要在这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逐渐发展成熟,并开始完成主体之间合作机制的雏形建设。完善成长阶段重点是在创新主体基本完善的基础之上,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并开始结网,形成鼓励创新的各种有效的宏观机制。成熟运行阶段,指科技创新体系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应着重完善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集聚和辐射各类创新资源,同时加强科技体系的创新预警与调整。
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总体上仍旧处于初步创立阶段的末期,主要特点是创新主体普遍存在而且基本完整,但是实力和动力都不足,创新机制的雏形已经形成,还不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切入点和重点在创新主体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机制的建设上,这是当务之急。
二、构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建立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现在开始,利用现有基础,整合各种优势,在发展中逐步构建滨海新区的创新体系。
1.建设技术创新系统
滨海新区不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搞基础研究没有优势也没有必要,新区完全可以依据已有的现代化大工业,集中力量搞好应用研究,建立起一支以院校和企业开发机构为主的应用研究队伍,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孵化基地。要配套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配套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形成项目、研究、资金、出路四位一体,对技术资源有极强的吸附力,对知识信息、商品市场和技术市场高度敏感、功能强大的技术创新系统。新区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不多,且有官办色彩。由于我国股市的科技板块没有开启,致使这些机构运作不够规范,无法吸引大量的民间资金。但我们可以借鉴西安等地的经验,采用资产回购等方法,自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扩大融资规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滨海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有三点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滨海新区提升对重大投资的承接能力,成为吸引高层次投资的重要因素;其次,有利于滨海新区提升对国内外高层次投资的吸收转化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滨海新区新的产业群,成为滨海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建设产业创新系统
产业创新是通过企业产品、工艺、经销等方面的创新而导致的产业调整与升级。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延续和结果。产业创新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来自技术创新,又对技术创新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产业创新通过市场来扩展技术创新成果,通过自身不断的调整升级来实现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
滨海新区当前的产业创新包括四项内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移、扩散部分传统产业;探索、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直接引进国外处在世界前沿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美国摩托罗拉、韩国三星、丹麦诺和诺德、日本丰田汽车等,鼓励已入区的企业增资扩产,直接提高新区产业技术层次。二是聚集国内研究人员,吸引海内外专业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培育、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既加快新区产业的高级化,又为从技术创新向知识创新过渡创造条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新区现有7个支柱产业: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其中,电子、汽车、生物制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余是传统产业。新区应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帮助企业拓展渠道,引进、吸收外来技术和国内先进技术。要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转移、扩散非支柱型传统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新区现有的小化工、小加工业等坚决进行调整,建立起有效的产业调整、升级机制。把闲置下来的土地、资本、人力等要素投入到高成长性的产业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新的需求会引发新的经济活动,探索、发展、创新创意产业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现在上海等地区已把发展动漫等创意产业列入发展战略,滨海新区也要敏锐把握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探索发展创意产业。
3.建设制度创新系统
区域的体制创新,是根据变化了的需要,重新进行制度安排。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这样的制度创新。现代经济的实践表明,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的增长速度,而经济制度又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只有坚持制度创新,使制度的调整安排对市场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在短期内促进各种经济要素快速流动,合理组合。
滨海新区的制度创新有良好的基础。开发区、保税区自建区以来就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示范效应,新区建设以来,在开发区、保税区的带动下,全区域的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新区当前的工作实际与加快发展的形势要求,还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人才制度、科技管理制度和投资融资制度的改革,确保土地、人力、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流动顺畅与供给及时,始终保持新区体制的先进性。
4.建设文化创新系统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的一部分必然受天津文化的影响,但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域的天津开发区和保税区又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类似于深圳,因此相对开放和进取。开发区和保税区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融合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因素,正在形成独特的滨海新区文化。
要大力发展区域性文化产业,启动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深刻改变了文化生产方式,促成文化走向市场,成为一种产业。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在当代区域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既具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文明特征的区域文化。天津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从而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