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范文1
摘 要 休闲体育文化是休闲体育最核心的追求与精神,其在休闲体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及以古希腊文化为中心的东西方休闲体育文化处于主流地位,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导致这两种休闲体育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哲学体系上有较大不同。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休闲体育的精神与追求,以期可帮助读者深度理解休闲体育,并促进东西方休闲体育在文化与精神方面的融合与交流。
关键词 哲学 休闲体育 精神与追求
休闲体育精神文化,指的是在休闲体育物质文化中延伸出来的个性化特点及和休闲体育有关的各种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的集合,涵盖有教育观、审美观、价值观等内容。在休闲体育的多维文化中,休闲体育精神文化在休闲体育文化整个体系中决定性的、稳定性的、最深层的东西,处于整个系统的中心地位,代表着休闲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决定了休闲体育文化的层次。从哲学角度分析休闲体育的精神与追求的实质,其实就是对其文化属性的分析,目的是加深人们对休闲体育的理解程度,促进世界性休闲体育系统的形成。
一、从哲学角度认知休闲体育
哲学是从古至今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华部分,也是可体现民族精神的东西。从哲学视角分析休闲体育,可更为深刻、透彻地对其精神、文化进行诠释与理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借助哲学思维模式分析休闲体育,可从本质上找出古希腊文化与汉族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体育休闲文化中存在差异,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精神与文化方面。(二)因为哲学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活动普遍具有直接指导价值,所以古希腊文化及传统文化作用下的休闲体育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是和两种这些体系中存在过大差异性有关。从哲学意义方面来讲,文化指的是人和世界、人和自然等所有错综复杂关系的综合,也涵盖有人对自身问题的思考,像人关于“人生”与“人性”的思考。所以,要想全面探究东西方休闲体育在精神与文化方面存在过大差异性的哲学原因,就需要对“人生定位”、“人性认识”、“身心关系”、“人人关系”、“天人关系”这五个层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中国文化及古希腊文化为核心的东西方休闲体育在哲学方面的差异性如表1。
二、休闲体育对公民健康精神与追求培养中的启示
(一)拓展丰富多样的休闲体育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将健身运动作为个人休闲时间的主要内容。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有显著增多,从以往的每周18个小时提高到现在的30个小时。这就使得以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休闲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渐扩大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们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幸福感与愉悦感,并且还可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人们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可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可在与自然、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自然地释放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得休闲体育逐渐成为人们传统正面思想、排遣负面情感的有效途径。但是,因为人们在经济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激励与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休闲体育运动中来,我们拓展更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休闲体育文化,尽可能满足多个经济层次人们的休闲文化需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最终使得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基础生可同时享受到精神方面的愉悦。从休闲体育文化的价值来看,人们从精神文化中获得的快乐远比物质带来的快乐要高雅,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休闲体育文化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二)继承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项目
有研究结果显示,有良好的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习惯的人,普遍自我意识很强,有助于自身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并可在休闲体育运动中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生价值。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形式下,有些人物质生活非常富足,但是精神生活却十分贫困,这种极度不均衡的状况极易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自杀、厌世、抑郁、自闭等。人们在享受必要物质条件的前提下,通常对心理情感及精神追求的需求很强烈。依照我国典型的体育休闲文化,像气功、武术、太极拳等运动项目的锻炼方式,不仅可较好地传播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健康元素,而且还可引导人们在业余时间主动参与到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实现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运动目标,进而有效降低因精神生活贫困而导致社会问题发生的状况。
总之,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仅可使参与者强身健体,而且还符合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并且有利于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因此,休闲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从哲学角度分析其精神与追求,并努力拓展休闲体育市场,加大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力度,尽可能为人们营造出更为丰富与优越的休闲体育运动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锐,李荑.休闲体育的精神与追求――源于哲学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7:12-17.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范文2
一、龙纹
龙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是中国装饰艺术领域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是中华吉祥文化中代表最高祥瑞的神物,代表着人们追求向上、发展、吉祥的愿望。无论是汉族或少数民族,无论是宫廷或是民间,龙纹装饰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文化的变迁中,龙纹从威严神秘的皇权的象征,逐步转变成民间趋吉避凶的吉祥符号,在现代龙纹更体现出一种团结凝聚、奋发开拓、与天和谐、不屈、勇敢的精神。中国龙纹在商周时期种类较多,充满理性精神;春秋时期造型新巧、烂漫、精细、图案错综繁复、变化多端;汉代强壮、粗犷、奔放、豪迈;南北朝宁静、洒脱、俊俏,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唐宋时期充满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激动的精神气魄;明清时期民间形象朴素、拙稚可亲,表达了普通人民对生活的赞赏和幸福的憧憬,宫廷龙纹形象威猛刚烈、严厉可畏,象征着王者的威严。传统龙纹以其形、意、神的结合,借时尚之形、传统之形、外来之形与现代设计意识相融合,为现代陶瓷首饰设计拓展了无限的创意空间。传统龙纹的形象及蕴含的丰富的精神,使得以龙纹为设计要素制作而成的现代陶瓷首饰,充满华丽、富贵、霸气、吉祥,向上的气息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受到青睐。
二、狮子纹
狮子是百兽之王,其以威武吉祥的形象走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化的狮子文化有近2000年的历史,人们利用富有象征、寓意的狮纹图案、造型或符号表达某种生活观念和精神追求,通过象征、隐喻、谐音、比拟、寓意等手法,表现追求幸福喜庆、多子多孙、长寿平安、功名利禄、驱邪禳灾的心愿,体现文人的高洁情怀。狮子有开拓进取的阳刚之气,符合人们追求权力与富贵的心理。狮子在佛教中作为智慧的化身,具有护法护教和辟邪消灾的功能。佛典记载,狮子是镇兽之王,驱邪之灵,具有无比的威力。狮子尽管是域外文化的产物,但历经2000多年的改造与升华,威武雄奇的狮像已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体现了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狮子以瑞兽(吉祥物)的形象进入中国人的文化视野之后,狮子纹饰便被视为祥瑞纹样,吉祥的寓意令人神往。因此人们常以狮子图案来祝愿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万事如意。如传统狮子纹中,用一只大狮子和一只小狮组成“太师少师”图案,寓意为望子成龙、官运亨通;狮子配以绶带,表示喜事连连、吉庆绵绵;双狮戏球、三狮戏球以示吉庆祥瑞。中国传统狮子纹以象征、寓意性为主要特征,而且几乎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把传统狮子纹样恰当地运用于现代陶瓷首饰作品中,既体现了人们追求和平尊荣的文化心理,作品又具有富贵平安,吉利如意的意蕴。
三、凤纹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凤的民族,凤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我们民族的意识与语汇中,凤,这一美丽而神奇的巨鸟一直是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人们认为她能带来光明,能让祥瑞降临于世。这一百鸟之王,美丽动人,她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凤看做美丽和幸福的化身。直到现在,凤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神鸟,是吉祥的象征。凤鸟既然是美丽神灵的物象,自然被广泛的运用于工艺美术品上。历代工匠画师,民间艺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刻画力,创造出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集天下鸟类的美丽于一身的凤鸟形象。商周时期的凤纹雄浑、肃穆、稳健;战国时期的凤秀丽、柔美、多姿;汉代的凤纹雄伟而不强悍;南北朝的凤展翅飞翔,潇洒飘逸、轻盈曼妙;隋唐的凤纹轻歌曼舞、生机盎然,充满愉悦快乐情趣,一片升平的气象,纹样华美,富丽堂皇;宋元的凤线条柔和、风格优雅,表达吉庆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气息,给人华丽,欣欣向荣的气息;明清的凤纹富于生机。在现代陶瓷首饰设计中,借鉴不同时期凤纹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使民族化与现代化结合于一体,必然使陶瓷首饰品既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又具丰富美好的内涵而大放异彩。
四、蝴蝶纹
蝴蝶在我们的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年轻男女爱情的象征,是一种美好事物的媒体。蝴蝶在中国文化中很大程度上表示着一种美好的象征物。而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祝化蝶故事更是动人心魄,是唯美玄妙的忠贞情爱的爱情母题中的一个原型代表。蝴蝶象征着唯美的爱情,作为一个原型象征积淀下来,并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深处中永恒生新的触媒。《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感人肺腑、令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以梁祝死后化蝶双飞为结局,反映了人们对蝴蝶特殊的文化情感。蝴蝶意象表现出人们对美好前景的追求。蝴蝶情结和恋蝶情怀,并不是个别文人的偶然偏好,而是中国文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自梁祝化蝶故事深入人心后,蝴蝶便成为夫妇或情人恩爱的象征,它代表着生命的超越、自由的超越和个体精神的超越。把具有美丽纯真,贞洁爱情化身的蝴蝶纹运用于现代陶瓷首饰,其蕴含的精神及其斑斓华贵,轻盈神幻的美感必然受到男女青年的喜爱。
五、鱼纹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范文3
关键词:舞蹈作品;舞蹈创作;分析探索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96-03
舞蹈是以肢体动作为语言的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是独一无二的,所传达出来的感情也是别的艺术形式所无法完成的。舞蹈是舒缓和表达人们情感的最好的方式,舞蹈是属于人民群众的,不是高高在上犹不可攀的,也不是什么神秘的艺术,就是很简单的一种释放的动作,很平凡很大众,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只要把握住了精髓,就能够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
一、对舞蹈作品的分析以及舞蹈创作的研究启示
(一)关于舞蹈作品《敦煌彩塑》的分析
舞蹈作品如果渗透了一些精神在里面就会使人奋进、积极向上,鼓舞人们的斗志,《敦煌彩塑》就是这样一个舞蹈作品,它没有直接歌颂英雄,也没有特别赞美某种崇高的品质,它从敦煌石窟中取材,塑造了一群少女舞蹈的形象,这样一种舞蹈我们很难从表面上观察出其深意。创作者从女性的温婉、端庄的性格特点为出发点,对敦煌石窟里的东方少女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吸引人们的视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蹈作品《敦煌彩塑》主要有两个目的,通过对少女形象生动的刻画再现,在其身加以优美的舞姿以及灯光的衬托,展现一幅优美的画面,反映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精美和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展现女性的独特魅力,可以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舞蹈艺术就像人,不能没有灵魂,如果一个舞蹈作品只有动作没有精神富含在里面,那么就好比人行尸走肉一般没有思想没有追求,舞蹈的灵魂体现在富含在舞蹈动作里的精神。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对精神的探索,将创作出的作品带入新的高度上。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它拥有着丰富的精神遗产,这些精神遗产为广大舞蹈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材料,舞蹈创作者应当将其充分应用融入到舞蹈中来,借此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
(二)关于舞蹈作品《养蜂的小妞》的分析
舞蹈作品《养蜂的小妞》讲述的是蜜蜂和养蜂人之间的情感,养蜂这种劳动方式在舞蹈动作的诠释上有点困难,因此想要创作出成功的舞蹈形象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们知道蜜蜂是勤劳的象征,是一种具有勇敢坚韧品质的昆虫,它很渺小,但是它却又很强大,它为人们带来了甘甜可口的蜂蜜,为劳动者创造财富。对于养蜂人的塑造,无疑是辛苦平凡的象征,为了能够有好的收获常年奔波劳动。在此看来养蜂人和蜜蜂都有着高尚的品质,都会获得人们的赞许,那么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就要把这些精神以舞蹈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供人们细细品味。舞蹈创作者通过对生活中真实的养蜂人与蜜蜂之间关系的观察,可以发现其实养蜂人和蜜蜂之间有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深厚情感,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劳动中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充分的表现出来,舞蹈表现的最佳元素就是他们幸福的劳动过程,将他们的情感具体体现在舞蹈动作变现上,而不是体现对他们劳作时动作的机械模仿上。
舞蹈作品的创作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作舞蹈的基本条件。舞蹈作品《养蜂的小妞》通过真实的养蜂工作场景联想到养蜂人与蜜蜂之间亲密的感情,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嬉戏玩耍的场景,在这样的基础下在舞蹈中展现养蜂人与蜜蜂之间的情感交流。该作品整体的基调是欢快活泼的,通过养蜂人和蜜蜂的舞蹈动作来完善舞蹈的形式和情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舞蹈创作的作品和形象都来源于生活,虽然生活和艺术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舞蹈创作者要有一双发现生活中美好的眼睛,从而刻画出生动的形象,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也要细致的观察生活,累积丰富的生活素材,感受生活中优秀的高尚品质,继而创作出能感动人心的舞蹈作品。
二、舞蹈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舞蹈创作过程中的问题
1、忽略情感塑造。
现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的心态变得日益浮躁动荡,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缺乏实际的思考,只注重对视觉上的包装,因此创作出的舞蹈作品就显得十分的漂浮,没有深刻的意义在里面,舞蹈的艺术性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追求的方向变为了娱乐。
2、富含低级趣味。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开始形成大众文化,它同商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大众文化直接主导了盈利状况,但是大众文化里除了有良好的一面,还包括了低级趣味,一些舞蹈创作者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从而开始迎合低级趣味,造成舞蹈作品缺乏对人们的积极引导作用。
3、曲解民族精神。
在创作民族舞蹈时,一些舞蹈创作者把对西汉舞蹈的学习和借鉴看成是模仿,随意的改变民族舞蹈的面貌精神,美其名曰舞蹈“时尚化”,当然不能否认在此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但是大多数还是缺乏情感,只为营造噱头的失败作品,任何一种艺术和情感都是不可分离的,舞蹈艺术的根本目的就是用其表现出的情感来感化人们,如果只有形式上的动作,缺失了情感,那么就会表现出公式化,不能达到创作舞蹈的追求。
(二)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1、市场化环境的影响。
现如今市场已经成为影响舞蹈创作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舞蹈创作者开始转向对舞蹈的商业改造上,给舞蹈加上了世俗的包装,舞蹈创作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牺牲品,并向大众文化中的低级趣味看齐,成为了交换物质的商品,舞蹈因此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本质,同时这种现象也激发了舞蹈创作者心态浮躁的加剧化,他们开始从认真负责转变为草率马虎,对于生活已经失去了认真观察的耐心,有的只是一颗追求物质的世俗之心,最终造成了舞蹈作品内容的浮泛。
2、有重大轻小的思想。
现在有一些舞蹈创作者好高骛远,有重大轻小的思想,盲目贪大最后得不偿失,没有了细节意识。为了追求快速,创作者创作出的大批没有水准的舞蹈作品,这样做不仅会造成金钱的轻易的流逝而且也会降低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且这种情况在当下愈演愈烈,人们对于高水准艺术的追求在逐步的淡化,过分看重外表的华丽包装,观众也随之形成了低俗的审美习惯,导致最后舞蹈精神的缺失,艺术的价值贬低,同样也会使民族舞蹈的特色淡化掉,民族舞蹈独有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属性也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得不属于民族自己的了。舞蹈艺术思想上的偏激矛盾会直接导致舞蹈属性的消失。
三、对舞蹈创作提出建议
舞蹈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人类精神的载体,当人们的感情到了一定的点的时候,语言和其它方式都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时,舞蹈就成为了人们最后也是最好的情感表达方式了。21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这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的人们无一不感觉到我们周围发生的变化,人们在物资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同时,也渴望精神方面的追求,精品的舞蹈作品就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因此社会赋予给舞蹈创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多出一些富含精神层面的优秀的舞蹈作品。当然,要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好的舞蹈作品的完成要求舞蹈创作者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修养,还必须要掌握好正确的创作途径。本文给出一下几个建议供参考:
(一)认真观察生活,熟悉生活
舞蹈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因为生活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来源,我们说看到的所有的舞蹈艺术作品中塑造出的形象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舞蹈创作者要认真仔细的观察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丰富累积自己的视野和创作素材,理解熟悉生活中的典型素材,最终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和由精神层面的素材来进行艺术性的创作,这样最后出来的舞蹈艺术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成为成功的优秀的舞蹈作品。
(二)舞蹈作品要歌颂崇高品格,富于精神
艺术作品具有时代性,任何艺术作品是为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服务的,没有时代性的艺术作品就称不上是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就失去了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当然也不例外。我国大量的民族舞蹈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们能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紧跟着时展的步伐,通过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得以生存在这个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经典的舞蹈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而不被淘汰必定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们体现了某种精神品质,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并能够在作品上达到一定理想上的高度,我们现在之所以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是为了使我们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能够有一定的高度,艺术作品要围绕时展,民族文化是民族数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它们蕴涵着民族奋发向上、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等值得我们歌颂的优秀品质。艺术是富含精神的,艺术创作者应该把人们崇高的精神融入到艺术作品中,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这里所提到的精神,是一种积极的、能鼓舞人们奋发的力量,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带着希望勇敢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时尚是有属于它自身价值的属性的,有的能够代表事物发展的趋势,但是有的表现的落后消极。如今的社会,有些创作者为了追求时尚而放弃真实生活,背离精神,把自己狭隘的眼光注入到作品中,创作出没有任何水准的“垃圾”;为了追求利益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创作出华而无实的作品;还有些对传统的民族舞蹈加以大肆的“创新”,硬性强塞上不符合东方美的西方动作,造成“风马牛不相及”。对于这些做法先不论会对社会造成多少消极的影响,仅仅是这种无视精神、淡化民族文化的做法都是要完全摒弃的并进行强烈批评的。
优秀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带动人们的积极性,净化人们的心灵,带给人感动,使人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关爱的情感,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教育意义。
(三)强调提升舞蹈的相关性
1、重视群众性。
舞蹈的发展离不开群众,舞蹈要想在历史长河中持续良好的发展就要依赖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此基础上,舞蹈创作也要认识到不能盲目的迎合群众,要关注群众积极向上的一面,摒弃低级落后,以提高作品质量为目标,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精神。
2、重视社会性。
舞蹈创作要基于社会的阶级关系,了解人们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利益,盲目的走向商业经营模式的道路。舞蹈的创作要反映人们真实的生活,切实围绕时代的特征,反映该时代独有的面貌和精神,以社会的本质为出发点,发现并挖掘真实生活下人们优秀高尚的品质,把这些品质融入到作品中展现到人们面前。
3、强调民族性。
在进行有关民族舞蹈的创作时,要深刻认识少民族舞蹈的特殊性和与现代舞蹈的差异,尊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有独特面貌的民族舞蹈。
4、重视知识性。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舞蹈作品不仅仅要有肢体动作、音乐旋律、服装道具上的美,还要汲取社会上新型发展起来的各种门类学科,同时这样做也是跟上时代的表现。
5、强调舞蹈的创新。
舞蹈创作要注重创新,对有文化特色的舞蹈作品进行创新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其独有的特点,并且也能够更好的满足现如今时展人们的要求,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动作的组合,而是对舞蹈中所传达出的实现感情加以升华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总结
舞蹈创作是一种既有形体美又有情感美的艺术,通过本文对一些舞蹈作品的分析和舞蹈创作的探索,有利于使舞蹈艺术做到更好的传承与融合。
参考文献:
[1]戴利.关于舞蹈作品的题材[J].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3):60-61.
[2]潘叶霞.浅谈舞蹈创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l(12):190.
[3]姜涛.舞蹈文化厦舞蹈创作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09(10).
[4]莫贤超.从生活到舞蹈创作-浅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J].科教文汇,2009(35).
[5]王小萍.时几个舞蹈作品的分析及舞蹈创作的探索[J].青年文学家,2009(4).
[6]陈路芳.论优秀舞蹈作品的构成要素[J].艺术探索.2008(22).
[7]平.对新时期舞蹈创作的思考[J].大舞台,2011(3).
[8]张雪娇.论舞蹈创作中的感性与理性问题[J].音乐探索,2010(2).
[9]张雪娇.论舞蹈创作中的感性和理性问题[J].音乐探索,2010(2):110-111.
[10]聂晓燕.由周培武的舞蹈作品透视当前舞蹈创作中的一些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2008(z1):29-31.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范文4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范文5
[关键词]社会性无聊感;社会市场化;物欲;大众俗文化;文化异化;多趋冲突;价值缺位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88-02
Th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Boredom and Its Cause
[Abstract]Today, the social boredom has been gradually becoming the root of many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cause is the contemporary people's situation, including the marketization of society caused by the market economy, the desire of materi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sparked by the rapid growth of material wealth, the public vulgar culture and the dissimilation of culture resulted by the networked, the confusion and many approach conflicts of free choice resulted by social diversification, the absence of value and the lack of spirit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Therefore, it need start in the situation of people to eliminate social boredom.
[Key words] Social boredom; the marketization of society; the desire of materialism; the public vulgar culture;the dissimilation of culture; many approach conflicts; the absence of value
当今中国社会,社会性无聊感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既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1],对社会和人们的健康发展都有很大消极影响。
1 无聊感与社会性无聊感
分析社会性无聊感,首先要弄清其概念;而要弄清社会性无聊感的概念,就需要先弄清无聊感的概念。
1.1无聊感
1.1.1 他人的界定
对于无聊感,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界定。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汉语词典》对无聊感的解释主要有三,而与社会性无聊感有关的解释主要由两种,其分别指出了无聊是由精神空虚或匮乏导致的,以及无聊的言行会导致他人对无聊者形成消极印象。
百度百科[2]、360百科[3]把无聊界定为“一种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这种解释偏于狭隘,虽然它把无聊恰当界定为“心理体验”,但只是强调“注意力对价值观的偏离”。
互动百科[4]把它解释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因精神空虚而烦闷,泛指无事可做时候的阴郁心情。”这一概念恰当指出了无聊是“一种精神状态”,但仅把它作为“无事可做时的心情”就有点狭隘。因为:(1)它未包含生命意义或存在价值缺失的深层次无聊;(2)没包含“追求太多而又无从选择之无聊”。
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5]把无聊界定为“一些不好的情绪状态与意义的缺失。”并将它分为情境式无聊与存在主义无聊。并在存在主义无聊的基础上,把无聊分为表层无聊与深层无聊。前者“多与厌倦与过分熟悉有关,导致既有意义的褪色与失灵”[6]。后者是“人作为存在者在一个特定时代所遭遇的一种深层意义丢失,当存在者被畏忧烦等情绪裹挟,导致方向或者希望的迷失。”[6]这种界定尤其是对深层无聊的界定,既指出了存在意义的缺失,又指出无聊所具有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即社会和时代特征。
娄霞[7]对已有研究加以归纳概括,把已有的定义归纳为三类:(1)刺激性定义,诸如Dechenne和Moody[8]的“缺乏环境刺激的感觉体验”,Mikulas 和Vodanvich[9]的“由于不充分刺激环境引起的相对低唤醒和不满意的状态”。(2)意义性定义,诸如Barbalet[10]的“对活动和生活缺乏意义的焦虑状态”,Fahlman[11]等人的“一种普遍缺乏意义和价值的状态的体现”。(3)认知性定义,诸如Bernstein和Gesn[12]的“无聊感是病人的情感与认知发生冲突时产生,是环境控制与自我控制相分离的结果,并与自闭症联系紧密”,Eastwood[13]等人的“人们不能正确认知、评价和监控自己的情绪状态时”所产生的感知体验。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娄霞将无聊感界定为“一种乏味、单调、冷淡、无意义、空虚和疲倦的感觉,是对所处的环境无兴趣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14]这一概念指出了无聊的感受,但并未对无聊给予恰当的界定,未恰当表明无聊的实质。
1.1.2 无聊的概念分析
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表现来看,无聊感与多个方面有关:包括人的注意力;人的情绪;生活目标;精神生活;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目标;人的想法和方法等七个方面。
基于上述分析和对他人的定义的概括,可将无聊或无聊感界定为“因精神空虚、缺乏追求、无所事事和人生目标或方向迷失或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缺失而产生的焦虑、厌倦、失落、空虚等综合性心理体验或状态。”
1.2 社会性无聊感
依据上述无聊感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表现,可将社会性无聊感界定为由一定的社会处境导致的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缺失、信仰失落以及价值扭曲所导致的存在性无聊、焦虑、困顿等心理与行为状态。它是一种斯文德森的存在主义无聊感、李侠的深层无聊感、精神匮乏或生命意义缺失和理想或价值扭曲之无聊感。之所以冠以“社会性”,是因为,(1)它是当代人所处的社会处境引发的,较多的人具有的,具有一定普遍性,其实质是一种文化异化;(2)虽然是个体所感受的,但却具有群发性,是许多个体共同具有的,是一定的社会或时代条件造成的;(3)其主要原因是社会转型或新的社会范型形成并逐步确立但尚未确立时所导致的人的存在意义的缩减乃至丢失。由此使得无聊感在社会各个层面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扩散与蔓延,它“是一个时代的思想茫然程度的标志,指涉一个时代的精神图像破碎、精神匮乏和价值扭曲的程度”[6]。
2 社会性无聊感的成因――当代人所处的处境
导致社会性无聊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性原因是当今人们所处的社会处境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的存在冲突或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市场化
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它所导致的社会市场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性无聊感产生影响:
2.1.1 社会竞争所导致的人们之间关系的疏远
现达的市场经济与市场化社会的最为重要的特征是竞争,人们要在这样的竞争社会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具有竞争实力,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人们都在心理上筑起堤防。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逐渐加大,关系逐渐疏远、冷漠乃至敌对,传统和谐融洽的关系逐渐被相互利用、相互竞争甚至相互斗争。
社会市场化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关系,容易造成如弗洛姆所说的退缩型性格和毁灭性性格。退缩也好,焦虑也好,都会使人觉得获得没意思,人“无异于一种缺乏意义与方向的生命”[15]。
再者,由于在市场化社会中,人将自己和他人都看做是商品和交换的对象,因此必然导致人与人的交往陷于表面化、功利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缺失,使得人陷于感情的冷漠之中[16]。
2.1.2 市场经济与市场化社会导致了市场化人格
市场经济和社会市场化会导致社会上的人的市场化人格,而市场化人格会使人把包括自己和他人在内的一切都看作商品,追求交换价值最大化,使社会处于一种物化和功利化过程或状态,导致社会和人们的精神困顿或缺失。在市场化人格的作用下,“人丧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支点和稳定属性,因而处于一种异化状态。”[17]人成为他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对立面,成为物质财富的奴隶,受物质财富奴役、折磨,把物质财富当作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手段或条件。因此,人迷失了人生方向,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作为本质属性的精神追求。这是产生社会性无聊感的根本原因。正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导致无聊的深层原因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们物欲泛滥的犬儒生活方式,没有兴趣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使得人们变得政治冷漠。概言之,是缺乏了精神追求,缺乏严肃政治主题和沉重使命感。大众因注意力集中到物质追求方面而逐渐失去了参与政治的欲望。”[18]
2.2 物质发展速度远远大于精神进步速度所激发出来的人们的物欲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促发了人们产生更高更大的精神需求,但却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物质财富,激发起人们的物质欲望。由此导致人们的精神需要不断增长与物欲膨胀使人们轻视乃至忽视精神需要的矛盾。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社会性无聊感是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不正常现象。
不仅如此,物质的快速发展还会导致人们占有欲的膨胀,形成占有式的生存方式和社会性格。该性格的人们把占有作为存在目的或人生目标,甚至视为人的美德[19],追求对人和物的占有而不是和谐相处。这样就会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与恶化。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看,重占有造成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就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人都想占有或征服他人,忽视他人的感受和独特性,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竞争、对抗和恐惧甚至战争[20]。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物质产品精彩纷呈,但这些并未带给人充实的生活,相反却因带给人们的生活、经济、政治等诸方面压力而使人们,尤其是使80后、90后新生代感到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普遍性的压抑、郁闷、不自在甚至对社会的愤慨和抵触,并由此表现出一种消极行为。
2.3 网络化所导致的大众俗文化以及文化异化
网络的普及使文化产品的制作与传播得以普及化,但是,大众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俗(庸俗、低俗、媚俗)倾向。在中国,大众文化产生于市场化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商业性。正是这一特征导致大众文化的“俗化”、物化、功利化,仅具娱乐性而缺乏精神,尤其是人文精神内涵的东西泛滥,人性中的假丑恶暴涨。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范文6
论文摘要: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葛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人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逻辑序列中,“人文”当是与“天文”相对应的范畴。《周易》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是指天象的变化,可理解为自然;所谓“人文”是指文明,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创立。是以人之所以异于万物者为价值支点、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建构,表征着人类作为类存在对其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人的世界的理性审视和现实关切,以及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文化显现之实然与应然状态的最初自觉。其精神实质则是强调个体修养的内向式超越以达致全社会人伦和谐为主要价值目标的“人道”。
“人文主义”一词(德语hmnanismus)因温克尔曼、荷尔德林和席勒等人的倡导而在18世纪的德国首先出现并逐步流行,后被英译成hmnanism,用来指称人文主义者的一般思想倾向—人的美德、修养、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人文主义”是在“人学”与“神学”的对立中才获得了自己丰富的规定性:人居于世界和价值的中心,人以对自身的生存关切和对世俗生活的无限热情摆脱宗教神学的一元化专制侄桔,高扬人的理性、自由、价值和尊严。
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文化传统中的“人文”或“人文主义”虽然共同表达了人类对人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这个人的世界的文化、理、意义与价值关切,但二者的蕴涵各有侧重。“人文主义”因特定的宗教神学背景所致,其复兴的“human-ism”不仅有传统“三艺”,“四艺”,的内容,更包含通才教育所需要的一切世俗文化,以与神学相对抗,确立人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而中国的“人文”处于弱宗教文化和强世俗文化背景中,它们俱为世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分别具有鲜明的人生哲学意蕴和自然科学特征。
人文精神是“人文”或“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核和价值依托。从“人文”和“人文主义”的思想缘起与历史流变来看,人文精神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人文精神始终以人的关怀为主题,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格局和历史命运;其二,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特征和理想性指向,立足和反思“实然”并不断地追问“应然”,是人文精神的价值目标之所在;其三,人文精神反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hism),其价值视域涵摄人所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
我们今天所讲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以人所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为中心,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从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出发,以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为终极价值指向,从人之价值、意义、目的、权利、义务、责任、良心、道德诸角度追问和探寻个体完整人格、完美人性(即人之应当如何),追问和探询社会理想关系、理想状态(即社会之应当如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即世界之应当如何)的人类精神。
二、人文精神的哲学意蕴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
人文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本质的外显,是人性中精神属性的体现。人性是人区别于一切动物,为人所特有的普遍共同属性。它是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的。人文精神根植于人性之中,并随着人性的变化而变化。当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后,人的精神需求就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意义和价值,人不是物,不仅有本能,而且有尊严、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有追求、有道德、有创造。人不是物的奴隶,人追求的是要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人文精神关心神性和物性统一的整体的人,既熏视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也重视社会发展和精神享受,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最高的理想。
人文精神以人为最高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文精神是人对自身本质、价值、终极关怀和在世界之中的地位的根本看法和不懈追求。它把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视为价值世界的核心。人文世界及其建构和发展与世界观有紧密关系。世界观不同,人文追求和人文精神也不同。当代人文精神是以人本世界观为核心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当代精神的精华。人只有以人为本原才能以人为目的,只有以人为目的才能以人为本原。因此,人必须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以自己为终极关怀。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与愿望,保证人的幸福和发展。人文精神从而也就成为社会的经济运行、政治法律、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及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和价值导向。
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上,强调人是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强调人贵于物,精神重于物质,突出不以物而奴役人的人道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当代人文精神强调共利精神和双赢精神。共利精神是公益精神,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实现每个人的价值,挖掘、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使每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精神。共利既提倡利他和共同利益,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又尊重个人正当权利的保护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培育个人的创造性,为使每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创造条件。
人文精神在文化的积淀、凝聚、孕育中形成,凝结成人们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理想信念,同时,它又以人的精神品格铸造着人类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内在的灵魂。理性精神、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也是人类文化中不朽的篇章。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属于知识论的范畴,真理是人类追求的第一个理想目标,对真理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之一。“善”归于道德范畴,善是以真理为前提,是人的一种思想道德境界,善的极致之处就是爱。因此,善是主体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实现,是人性完善的境界。“美”具有艺术价值,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是人的最高理想境界。“无论谁要追求人生的理想,都必须认真考察支撑着真、善、美这些价值的爱。爱是使这些价值得以实现的动力。它们的价值表现在既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整人际关系,给人以偷悦和享受;又能够开阔人的眼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陶冶人的情操从而达到对外在自然和人性的超越。人类正是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以摆脱自身的局限,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以求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公民文化建设
人文精神是人性精神本质的外显,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体现着对人是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人类文化的内在灵魂,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
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人,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是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概言之,公民文化的特质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关注政治系统的输人与输出,尤其是输人功能取向的具备;第二,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第三,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但这种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高理性基础上的高参与。
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意识铺垫与风格基础。其实质体现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在宪法和法律的匡约下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概言之,公民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于,公民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宽容意识。
从公民文化的内容来看,其核心内容就是号召人们反对狭隘和专制,提倡民主、法制和科学,实质就是要唤醒每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尊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唤醒每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改变人的非理性状态,成为理性主宰自我的人。也就是用人文精神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中,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几乎贯穿于始终。以人为本,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有三层含义:在古希腊,人不是“自然物”,而是区别于植物、动物并高于它们的独特存在。人有智慧,有语言和思维,有技艺和发明才能。人从自然中凸现出来。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不是上帝的奴仆,人生不是“赎罪”,而是获取幸福生活的过程。今天,人本精神意味着人既不是机器,也不是机器的附庸。人不再是物的奴隶,人追求的是要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最高的理想,作为创造力的基础,人自身的自由发展成为人性中的核心理念。人性的本质要求外化为人文精神,它彰显着人性的精神诉求,追求着人性完善和人格的完美。
在公民文化中,民本思想之民是指公民,是主体。现代民本思想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确定了公民之间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界定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一种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伦理。首先,民本思想强调公民人人平等、人格的独立。在高度发达的民主型的公民文化中,任何公民无论在社会关系还是在政治关系上都不存在依附关系,他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怀疑的权利,有理性判断的能力,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强调公民人人平等、人格的独立、个人就能更充分地挖掘自己的能力,整个公民文化就会充满生机。其次,民本思想强调公民有权利和自由,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社会生活各方面法律化、制度化。在高度发达的民主型的公民文化中,公民共同制定法律,用以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同时每个人必须遵守法律,不侵犯和剥夺他人的权利。每个人的行动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才能自由,离开法律就没有自由。
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在公民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应构健不为外物所役使的主体精神。人的主体精神,确定人在外部宇宙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确立人的支配地位和价值,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主体意识,充分培养、发展和利用人的主体能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原则,而且是人类主宰自己命运、不断求得发展所必须的环节。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丰厚的物质成果,而且也使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逐步提高,使人类的文明得到不断进步。可见,保持不为外物所奴役的主体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21世纪迈向成功之路的重要的精神动力。
公民文化塑造赋有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就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转型而言,虽然以经济现代化为契机,但人文精神所体现的对个体现实生活的自亩、幸福权利的尊重与宽容,对人的生命与价值的关怀与尊重,对真善美的文化精神的追求,是公民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公民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公民的人文情怀、主体意识与现代性人格。因此新时期人文精神的重点在于凸显个性,拓展能力,培养以德性为根本,以能力为基础的具有主体人格和实践智慧为特性的现代公民。
以真善美为导向,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公民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与他人都是相互依赖的,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每一个公民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都应从社会伦理道德出发对自身行为作出价值判断。凡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尽心尽力地去实施,凡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坚决地制止它。在这里也就产生了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善恶观念。一个不懂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往往会随心所欲、不计后果,作出种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因此,公民社会应该是一个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是一个能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社会。公民社会培育的公民文化是以真善美为导向,并以此为价值标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的公民。
在公民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只有在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够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民主等等,从而在思想文化上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科学的价值观下的义利观,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义利观,即利已与利他、富民与富国相统一的新型义利观;最后科学的价值观下人们的政治参与是作为独立的,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的个体参与。
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不仅是人运用智力去理解和应付现实的能力,而且更是人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以及人自身诸种复杂而对立的素质中的一股整合力量。公民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准,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科学相契合的文化。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既是理性文化的要素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无论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和对政治参与的宽容,都需要理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