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民族声乐;发展;多元化
一、引言
民族声乐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璀璨结晶,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各民族人民将悠久而古老的民族文化充分融入民族声乐中,我国的民族声乐形式包括了传统的戏曲形式、曲艺说唱形式以及民歌,三种不同风格的声乐形式相互融合、渗透,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民族声乐具有极强的民族的色彩,将民族的语音、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的文化等等融入其中,民族声乐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以及人文色彩的声乐艺术。
民族声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可以平铺直叙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可以充分利用民族人民的独特唱腔,可以表现民族的地域特点,更能展示民族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民族声乐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体现着民族文化的成就。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人民也逐渐将其赋予时代特点,多种多样的演唱题材、歌唱形式、唱作技法应运而生。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音乐形式层出不强,流行音乐的普及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声乐文化的影响力,使得这话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离人们的的生活越来越远。应对民族声乐发展的挑战,我们应该认识到民族声乐的重要性,认识到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认识到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是长势所趋,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性
(一)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交流、碰撞,全球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应对霸权主义国家一枝独秀的重要策略。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在一起,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能够将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展示在全球化文化发展的舞台上。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特别是在全球化大发展的舞台上,民族文化可以充分展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各种民族文化交融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互相汲取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精华,这也是民族文化长势发展的必然选择。自古以来,民族文化就是在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的,无论是战争侵略中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还是地域上相邻近民族文化的碰撞发展,都使得各种民族文化得以碰撞交融。而且,各国家、各民族在民族文化碰撞发展的过程中也能清楚的认识到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对各国文化发展具有的强大推动力。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是摒弃本民族的民族特色,而是在充分展示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汲取到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势特长,从而促进民族文化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民族声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展示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民族风土人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顺应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民族声乐也应秉持其多元化的特色,充分融入到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去,同时,民族声乐也应积极发挥其影响力,进而推动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交融、发展。
(二)中国民族声乐本身的多元化特点
中国的民族声乐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而中国又是一个国土面积大、少数民族多、各民族融合的大国家,不同的地域风情、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欣赏习惯,甚至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交流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都会造就不同的民族声乐表现形式。我国的民族声乐形式主要有戏曲、说唱、民歌三种,而每一种表现形式又包含多种多样的类型。如戏曲就包含了三百多个种类,京剧、越剧、豫剧、川剧、黄梅戏等等戏剧种类的唱法也截然不同。同时我们还有多种民族唱法,如青海的花儿、蒙古的长调、藏歌的高亢、江南民歌的婉转等,不同的民歌不仅在歌词上表现着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唱法上更是与民族特色巧妙融合,让我们能够闻其声辩其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民族声乐将地方特色巧妙凸显,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民族统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保存民族特色,将民族声乐放在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下,让民族声乐这份各民族独有的宝藏不被雪藏。同时为适应时展的需求,还应该将民族声乐赋予鲜明的时代印记,将民族声乐变得丰富多彩、并逐渐被人民群众接受和欣赏。
(三)民族声乐多元化是长势所趋
在追求创新的高速度发展社会中,人们更加崇尚追逐新颖、时尚的东西,仿佛只有不断的更新换代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在此发展背景下,民族乐因其形式上的古老而遭遇前所未有危机和挑战,让看似一成不变的民族声乐变得丰富多彩、历久弥新不仅是民族声乐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民族声乐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市场发展的浪潮中人们的审美更加趋向于个性化,人们追求个性,也要求所追求的东西拥有个性。因此,民族声乐也应紧跟时展的脚步,充满个性才能发展长存。声乐审美的多元化变化发展,就如同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一样,人们希望民族声乐能够满足自己的试听享受,这一方面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在间接地促进民族声乐的创新化发展,实现民族声乐与新生音乐形式的交流碰撞。
民族声乐具有的民族特色,是其发展的极大优势,在更加讲求文化传承的当今社会,人们会更愿意付出时间金钱来用于旅游,从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同样,声乐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其特色对于促进自身发展优势极大。所以,民族声乐的传承者也应该认识到民族声乐的重要性,将其赋予更为丰富的色彩,并使其更为充分的表现民族特色,并逐渐靠近人民群众,让其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并逐渐被人们接受。当人们愿意像通过旅游来了解一个地方的特色一样来通过民族声乐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时,民族声乐也就实现了其最初的意义。因此,民族声乐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财富,认识到民族声乐的重要性和优势,并将其运用到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使民族声乐的传承者重拾民族声乐发展的信心,也让民族声乐在更为充满激情的创作人手中传承发展。
三、结论
民族声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民族声乐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民族声乐能够将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地域特点、民族风土人情等充分融入其中,展示出极强的民族特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音乐形式层出不穷,人民的审美习惯也在发展着巨大的变化。民族声乐在新型音乐形式的冲击下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民族声乐的特点并致力于推进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是民族声乐能够长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有效的多元化发展途径,希望能够通过对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探讨和研究,为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丁爱华.“千人一面”与‘民族声乐学派”[J]南京艺术学院学,2005.
[2]王维平.从原生态民歌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J]音乐探索,008.
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恭亲王府;文化展览;福文化随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福”文化的内涵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万福之园”美称的恭王府处处可见“福”文化的踪迹,恭王府不仅是一所保存完整的传统王府建筑,更是一套充满文化意义的意象系统,建筑中大量的运用象征福气与富贵的吉祥符号,无论是细微的装饰、图样,或大型的构件与量体,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因此,恭王府对于“福”文化的研究也愈来愈显得尤为重要,在满足大众化的祈福需求和“福”文化研究方面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恭王府是北京文化旅游的一颗明珠,同时也是国家级王府文化的专业博物馆,它是清代王府的代表,是清代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历史事件、文化载体的见证,它不仅仅是皇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联系皇家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交汇融合的重要纽带。恭王府自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不断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声誉优势、人脉优势和园林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得这座承载着历史风霜,积淀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清代王府逐步成为弘扬国粹艺术、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民俗风情的重要窗口,进而成为中国王府文化研究的中心。众多文化元素的交融使得它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而这一切交融的共同点都离不开一个“福”字,因而,举办“福”文化展览,推进恭王府“福”文化的研究,展示和发掘“福”文化与大众、与王府、与宫廷的血脉关系,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王府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福文化”作为恭王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和核心精神,在民众心中有着广泛的基础和深厚的渊源,人们对于“福”有传统、有观念、有情感,它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所追求的一种安定富乐的心态,寄托了人民美好的精神愿望。因此,福文化、福信仰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为恭王府的“福”文化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恭王府福文化展览,旨在从中国“福”文化的研究入手,顺应游客与“福”文化的亲近关系,利用“福”文化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按照文化产业的规律,促进恭王府“福”文化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挖掘“福”文化内涵,增加旅游项目,提高游览品味,丰富参观内容,从而进一步扩大恭王府的社会影响,以适应新时期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然而,目前展览尚处在筹备阶段,总体划分为福文化溯源,福文化内涵,福文化与民俗,福文化与信仰,福文化与恭王府及结语六大部分。
首先,就展览总体内容而言,需要广泛搜集与“福”有关的展品实物、照片和相关的展览文字内容等,并且多吸纳专家意见和建议,在学术理论指导下,发挥恭王府自身人员、资源优势,开展“福”文化研究课题,更好地反映和体现展览的学术性和文化内涵。展览还可以利用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强展览内容的趣味性,使展览内容贴近群众生活,与观者形成共鸣。
其次,展览还要充分考虑到观者的接受能力,以“人”为出发点,注重人和展览环境的交融,展览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激发关系。因此,“福”文化展可以围绕着以下因素展开:展品独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有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在展示空间中,要注意营造强烈而独特的展示环境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互动、信息技术等手段,顺应游客与“福”文化的亲近关系,加强展览的观者互动环节,利用“福”文化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信仰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观念,给观者心目中留下鲜明的感受和强烈印象。
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新疆;区域;文化;多元融合性
1969年,挪威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克・巴斯出版了《族群与边界》(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族群边界理论,并由此开创了西方族群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边界论”。巴斯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边界;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包含着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的“社会边界”。而在生态性的资源竞争中,一个族群往往会通过强调自身特定的文化特征,来强化“族群边界”以排除其他族群成员的介入。而现实中,民族间不仅有发展历史、民族语言、习俗文化、心理认同的边界,即民族性边界;在资源匮乏的特殊复杂环境下,即便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也会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的物质利益方面的边界,即说明同一地域内的同一民族内部关系更加紧密,即区域性规定的边界有时会比民族性的边界更清晰。
自古至今,文化的共存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互的或是多向交融的。在新疆生活的各民族虽有各自民族特点,但一定区域内的长期交流相处,不同民族、语言、跨界国际交往方面也呈现出区域性融合特点,即多元融合的同一性,这是民族文化“本土化”发展历史趋势的体现。1981年2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新疆与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悠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欧美,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新疆,再没有第二个了”。新疆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环境,使的各文化体系汇集交融中显示出极强的多元融合性,整体反映除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交流中包容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特点。
一、以宗教文化为纽带的多民族生活Y俗
新疆宗教文化是多元融合性是新疆区域文化重要特点之一,同一宗教文化对各民族的生活礼俗影响较大。自9世纪以来,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对新疆各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都产生重大影响。到近代以来,世居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的主体大多已发展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些民族除了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外,也重视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等宗教意义的节日。如在民族交往礼俗中,都有见面时互道“塞俩目”(“祝福”之意)习俗,饮食习俗都会讲究吃清真饮食;在节日庆典或其他婚丧礼仪聚餐活动时,有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结婚讲究请阿訇念尼卡证婚的婚俗;有给刚出生3至7天的小孩子起经名习俗;以及实行土葬和为悼念亡人念“苏热”或过“乃孜尔”的丧葬习俗。而这些风俗或由宗教文化演变而来,或是与宗教文化渗入各民族文化生活直接相关,或许因旧中国新疆历史上战乱频繁,各民族渴望远离横行杀戮的生活,便希望到宗教中能需求解脱,久而久之也演变成因各民族对生命存在意义的独特深省,从珍爱生命的愿望出发到重视从出生到死亡过程的人生礼仪,宗教文化则成为传承和维系这一相同的文化传统的强劲纽带。
二、外来宗教文化遗风影响下的多元融合
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各民族的习俗文化都会发生地域多元融合性的变化,尤其是对外来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进行了“本土化” 的“改造”。如历史上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世居民族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至今这些宗教遗存或民间信仰至今在这些民族文化中有遗迹。在新疆的阿勒泰青河县境内、布尔津县、喀纳斯风景区、伊犁昭苏县草原等地,以及塔城、昌吉、乌鲁木齐等地区,都发现有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的神态各异的草原石人、鹿石,而这些文化遗迹都与新疆古代草原游牧民族信仰萨满教和萨满祭祀的仪式有关。即便后来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在改信伊斯兰教后,其民族文化中依然留存其原有宗教文化印记。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民族有信仰萨满教的历史,萨满教文化遗存仍体现在一些民族文化习俗中。至今,这些民族在民间依然有请“萨满”(巫师)来治疑难杂症的习俗。喀什、和田等地维吾尔族民间有朝拜麻扎(坟墓)的习俗,而在麻扎上插一些挂有羊头和布条的木棍,并且跳萨满舞等。此外,新疆很多民族都有信仰祆教的历史,祆教拜火的习俗至今在很多现代民族文化中都有遗存,如塔吉克族有巴罗提节,即点灯节;而在哈萨克婚礼中,伴娘陪同新娘先进入父母毡房,要举行一个“拜火”的仪式,即新娘站在火堆前,伴娘先伸出双手在火上烤热,在自己脸上摸几下,然后再擦新娘的脸。在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婚礼中,新娘都有跨火堆、绕火堆或用火把新娘头上绕三圈再进门的习俗。这些都是与宗教文化有关的新疆民族文化多元融合性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发展中的多元融合与包容性
与新疆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宗教文化,在多元文化发展历史中也体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婚俗拜火习俗的遗风,这虽然与伊斯兰教一神教反对多神崇拜相冲突,但并不影响各民族对历史上信仰多宗教文化的民间信仰的传承,反而在传承这些早期宗教文化遗风时显示出极大的融合性特点。如现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方面很多造型和绘画风格都继承了佛教宗教文化的元素。不仅如此,兵团民族聚居单位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的穹顶、绘画、装饰等关键构造也大多由汉族工匠完成,体现出处理多元宗教文化关系方面的包容性。
四、饮食习俗方面的多元融合性
在饮食习俗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边疆民族地区,新疆地方民族饮食整体都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如新疆各民族以麻、辣、咸、孜然、奶油等味为主,尤其米面食物均有地方民族饮食特色,如拉面,俗称拉条子,汤饭、抓饭、奶茶、馕、烤包子、烤肉等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喜爱的日常美食。另外,新疆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例已达62%,地方汉族长期与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在饮食上也难免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禁忌影响,如一些久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生活的汉族爱吃牛羊肉,有的人甚至已不习惯吃猪肉。
同时,新疆民族文化多元融合性还呈现出一定区域特色,如饮食中,南疆维吾尔族、回族普遍都很喜爱吃桃豆(鹰嘴豆),不论在凉皮、馄饨(读曲曲音)、霍尔达克(羊肉、土豆、胡萝卜汇制的肉汤)中,都放这种桃豆;而土豆、胡萝卜、恰玛古和干薄荷叶尤其是南疆、东疆维吾尔族汇制汤食必备的食材和佐料。即便同一民族,日常夏季特色饮品、避暑的小吃也有区域性差异,如南疆和伊犁地区回族受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影响,都喜爱喝黑茶或花茶,吃手工冰激凌或酸奶冰激凌,而北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玛纳斯、沙湾等地回族则喜爱喝红枣冰糖绿茶,更喜欢吃西北回族、东乡族的特色小吃 “甜麦子”或浆水面解暑。
同时,疆内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有区域性融合晕染特点。如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回族、锡伯族等民族在饮食方面既保留了其传统的民族饮食习惯,又都选择性的吸收了当地其他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民族饮食文化特点。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生活,饮食、服饰习俗因受到当地文化环境影响也会不同。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食肉,习惯上喜欢吃猪肉,但西迁伊犁后,由于长期与新疆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也逐渐习惯于吃牛、羊肉。
当前,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多元融合性,尤其表现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其饮食习俗变迁中出现了差异。这种双向归属性是民族文化交流中包容多样的变迁的反映,使民族习俗文化变迁有民族内部、区域性和代际差异。具体表现为:
其一,同一民族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出现差异。如与新疆其他地区回族不同,伊犁地区一些回族吃马肉、熏马肠,这也与伊犁地区回族长期与哈萨克族等民族生活在一起,受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的影响有关,而其他地方回族则认为马、驴都是人类生产的重要助手;另外,吃马肉并不符合伊斯兰教关于清真食品的定义,尽管如此,各民族并没有强烈的区隔意识,很多人认为这些现象可以理解,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有关,同样认同伊犁哈萨克族、回族的穆斯林属性。
其二,同一民族南北疆区域性差异特点突出。南疆民族聚居地区,除维吾尔族外,一些地区回族是分布广泛且人口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南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新和县、拜城县等地的回族不仅大多会说流利的维吾尔语,饮食习惯也和维吾尔族相同,日常爱吃馕、拌面、抓饭、馄饨、汤饭、烤肉、薄皮包子等,喜爱喝自制酸、冰激凌和茯茶等热性茶;连炸馓子的风格也与维吾尔族一样,是炸成半尺长的一小把落成盘旋状,再摆放到专门的馓子盘中,这种风格不像北疆一些地区回族妇女炸的馓子,北疆回族馓子与内地回族做的馓子一样,石河子、玛纳斯、呼图壁等地的回族馓子多是一尺多长的大把馓子,对折的弯度不大又呈直线型摆落在盘中。现在,随着各民族人口在南北疆频繁流动,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的回族馓子形式各样,有大把、小把馓子,还有宽边形的花馓子、甜馓子,以及东乡族特色的有长又扁且厚的油酥馓等。
其三,同民族代际认同方面的明显差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交往和区域间大流动,内地回族的饮食习俗也传入新疆,如吃海鲜,但有些老一辈维吾尔族、回族人并不认同,认为虾蟹等相貌丑陋,而且主吃淤泥、腐肉等,认为不适宜作为清真食品食用,但一些年轻的新疆维吾尔族和回族则认为虾蟹等事补钙的佳品,尤其对孩子长身体有好处,也是内地沿海穆斯林常年食用的美食,因此也可以食用。但虽认同不同,但代际间彼此能相互理解和尊重。这些对清真食品的含义的地域性多元认同,是民族文化区域融合性双向归属的重要表现。
五、民族传统服饰的区域融合性特点
现在,新疆各民族传统的服饰在社会发展和民族交往中悄然发生变迁,并呈现出地域性民族服饰特点。如即便在基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等各民族中青年妇女都以戴各色头巾、纱网帽为主,只有部分老年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妇女还戴盖头,过去的民族传统服饰往往在舞台中和节日庆典表演中才能看到。在北疆石河子地区,改革开放初期来新疆的回族和东乡族妇女的服饰都有很明显的原籍民族服特点,如来自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妇女戴高筒帽,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东乡族妇女戴黑色、白色或绿色的丝绒盖头,成年女性不穿裙子。但随着在新疆生活工作,现在,回族、东乡族女性服饰都发生了区域性文化交融中的变迁,特别是中青年妇女都开始戴头巾、丝巾,穿丝袜长裙的也不在少数,她们和其他民族妇女一样,喜欢穿各式流行的时装服装。在南疆,回族服饰与维吾尔族也十分相似,一些中老年回族妇女不戴回族帽和盖头,而戴各色花头巾、丝巾,喜欢穿丝袜和长裙;南疆城市回族男性服装与维吾尔族男性服装也大体相同,都戴鸭舌帽,穿夹克,长裤,戴白号帽。只是在节日里维吾尔族男子会戴四愣花帽。
六、节庆礼俗的变迁中的融合性
在节庆方面,新疆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的推动,很多年俗从简,但节庆中除夕夜吃饺子、大年初一拜大年、正月十五吃元宵、社火表演,五月端午吃粽子等习俗等基本习俗不变,但也出现了新时代的年节习俗变迁,各民族以更多新的方式欢度春节。如照全家福、全家外出旅游过春节等,尤其春节期间北方气候寒冷,很多人开始去南方过春节。此外,现在春节成为新疆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不论春节文艺演,还是正月十五社火表演,出生活在同一地区或工作在同一单位的各民族都会参加,在节日里相互祝贺、拜年,出现各民族共同欢庆节日的新气象。2015年6月,新疆喀纳斯景区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首届划龙舟比赛活动,参赛队员多是当地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图瓦人;2016年7月,北屯玉带河新疆首届龙舟赛擂鼓比赛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等民族教练员、员占到三分之一。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各民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搭建更高的平台。此外,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每年三月都有过“诺鲁孜节”的习俗,即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虽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长略有差异,但都会吃用头一年剩余的粮食和食品熬制的肉粥,称作“诺鲁孜饭”,以及开展赛歌、摔跤、赛马、拔河等文体活动,节庆期间,同一单位或地区的汉族、回族、蒙古族朋友也会受邀参加庆祝活动。
过去,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等民族结婚时新娘都有一个伴娘送亲的习俗,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婚庆服务业的营销拓展,很多民族婚礼上会请“伴娘团”,伴娘的数量一班为3到9个人不等,可根据情况而定。过去,哈萨克族的婚庆传统习惯中,主要在歌唱中完成婚礼的程序,一直有“礼仪歌”的婚庆礼仪,现在随着各民族婚庆文化的交流,现在哈萨克族婚庆习俗的内容相对从简,也逐渐演变出现了原先不存在的“伴娘团”。
总之,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表现,更是民族生存发展的象征和标志。因历史发展渊源和各自生存的地理环境差异,新疆各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历使其文化特点各异,新疆地域文化中有鲜明的、多元迥异的民族性;因长期共同居住于广袤边疆,各民族始终毗邻交往、杂居相处或交融新生,乃至同一区域文化相互影响、交染、包容,都使民族文化间又有着基于长期生活的共同地域和相似的文化环境而产生的区域文化同质性。
目前,虽然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局部民族各地聚居地区传统色彩浓厚,这与新疆特殊边疆多元文化环境和各民族长期发展历史直接相关。因新疆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形成历史和发展境遇,民族发展过程也都伴随着彼此间的竞争、冲突、融合、新生,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相对封闭的绿洲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特殊边疆地域文化环境影响下,使得各民族间相互流动和进入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总体上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不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开放了地区间市场环境,进一步加速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同时,相对内地,新疆民族文化既有多样性的反映,也有边疆地区多元地域交融性特点。
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以来 漫瀚调 研究综述
漫瀚调发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地区,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山歌。自产生一百多年来,它在晋陕蒙大地上广为流传。作为蒙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其又可被称为“蒙汉调”、“蛮汉调”,2008年漫瀚调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1世纪以前,对漫瀚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曲词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的理论探索两个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王世一、柳谦、张皇合编的《漫瀚调》、荣竹林的《蒙汉调管窥》和赵星的《蛮汉调研究》这三本书,三本书都大致从漫瀚调的历史渊源、音乐、歌词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并在附录中尽可能多地收录了漫瀚调的唱词和曲调,这些工作为后期对漫瀚调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世纪以来,随着漫瀚调传唱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对漫瀚调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漫瀚调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它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在出版的专著方面,200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杜荣芳的《漫瀚调艺术研究》,此书把漫瀚调置于晋、陕、蒙三省的民歌艺术之下进行研究,勾勒出了近百年来漫瀚调的发展轮廓,并对漫瀚调的音乐、歌词、传承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不仅如此,书后还收录了漫瀚调曲目180多首,歌词127首,这是近年来研究漫瀚调比较全面的一部著作。201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克仁主编的《走西口与漫瀚调》一书,此书把漫瀚调的产生置于走西口这一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背景中,深化了漫瀚调的历史内涵。201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冯卓慧、陈丹曦、王文章合著的《漫瀚调》一书,全书从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漫瀚调,是最新的比较完整的一部漫瀚调研究著作。
与此同时,各大期刊关于漫瀚调的研究论文也显著增多,许多专家学者、民间艺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漫瀚调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笔者在整理21世纪以来相关的研究文章中发现,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立足音乐角度的研究
漫瀚调作为一种兼具民族与地域色彩的独特音乐形式,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对其音乐的各个方面做出探究。纵观21世纪以来对漫瀚调音乐方面的研究,已经逐步从宏观转向微观,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关于漫瀚调音乐艺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裴雅勤(2005)、吉慧娟(2012)、曹晔(2011)、李世相(2004)、田月明(2004)等。裴雅勤的《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重点分析了漫瀚调的音乐环境和音乐艺术特点。吉慧娟的《内蒙古地区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研究》则从调式、旋法、曲式、伴奏这些更加细致的角度分析了漫瀚调的音乐形态,曹晔的《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也大体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但它们各有千秋,互为补充。李世相《漫瀚调旋法个性管窥》则仅选取了音乐中旋法这一角度,深入地对漫瀚调特殊的旋法风格进行了探究。
关于漫瀚调演唱特点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郭亚丽(2012)、张丽娟(2012)、杭红梅(2007)、裴雅勤(2005)、李先叶(2010)、董芳(2011)、石开(2013)等。郭亚丽《内蒙古漫瀚调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主要从语音特色和唱腔特色阐述了漫瀚调的民歌性。张丽娟《奇附林漫瀚调演唱艺术研究》选取了漫瀚调艺术家代表奇附林,从个别到整体,以小见大,展现了漫瀚调演唱的独特魅力。杭红梅《浅谈鄂尔多斯地区蒙汉调的腔调特点》主要从行腔特点、润腔特色这两个角度对漫瀚调的演唱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裴雅勤的《论蒙汉调的体裁特征》和王新惠的《浅议鄂尔多斯民歌蒙汉调》这两篇文章都着重从坐落场合这个别致的角度展现了漫瀚调自由灵活的演唱形式。
关于漫瀚调与其它艺术形式的比较研究,马(2004)、曹晔(2010)、王丽文(2013)、苗幼卿(2001)等学者在这一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马在《戏曲因素在漫瀚调演唱中的遗风之浅见》一文中,谈到了戏曲与漫瀚调的演唱形式、演唱方法、伴奏乐队组合、现存曲目演唱应用方法这四个方面的联系。在曹晔的《准格尔旗漫瀚调与准格尔旗蒙古族原生态民歌之比较》一文中,作者认为漫瀚调大多是从准格尔旗原生态民歌这个母体演变过来的。后来,在他的论文《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中,他继续深入探讨了漫瀚调与二人台、信天游、山西河曲山曲这些歌种的区别。王丽文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探究》一文中也涉及到了漫瀚调与二人台的异同。苗幼卿在《蒙汉音乐文化形式交融的艺术花朵――准格尔旗漫瀚调浅析》一文中提到了漫瀚调与爬山调的异同。他们都在对漫瀚调与其他音乐形式的比较中深入挖掘出了漫瀚调艺术形式的独特性。
二.对漫瀚调唱词的研究
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漫瀚调的唱词凝聚着蒙汉两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其唱词创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样、艺术形式独具匠心、艺术手法兼具传统与现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所以对漫翰调唱词的研究历来为广大专家学者所青睐,对它深层次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在唱词的题材与内容上,有《黄土天籁――永远的漫瀚调》、《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等文章。这些文章把漫瀚调的题材内容大体归纳为歌唱爱情、表现时政、反映生活这几类,展现出了漫瀚调质朴的文学格调,也为漫瀚调唱词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基础。
在唱词的艺术特色上,学者们集中研究了漫瀚调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漫瀚调的歌词》、《鄂尔多期高原上的民间小曲――浅析漫瀚调的艺术特色》、《漫瀚调语言及其演唱特点探微》、《论内蒙古西部地方歌种漫瀚调的歌词和演唱特性》、《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等。这些文章大致对漫瀚调唱词的上下句基本结构,七字句骨干句型,押韵脚,赋、比、兴艺术手法以及独特的蒙汉两族语言掺和的“风搅雪”形式几个方面作了阐述。这一角度的分析充分展现了漫瀚调唱词修辞上的文学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体现了漫瀚调唱词作为民间文学形式对我国古代诗歌一脉相承的传统。
三.立足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研究
漫瀚调是蒙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它以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学者们的眼球。在漫瀚调的交融性方面,他们主要探讨了漫瀚调交融性产生的原因和交融后带来的影响。
关于漫瀚调文化交融性成因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王进(2012)、冯光钰(2002)、张好音(2004)、李彦娜(2008)等。王进《浅议漫翰调的交融性》和冯光钰《漫瀚调:蒙、汉音乐文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这两篇文章都从历史源流方面探究了漫瀚调交融性的原因。张好音《漫瀚调音乐中的晋陕民歌因素》一文主要探讨了漫瀚调产生的地域对其音乐特点的塑造。在李彦娜《论漫瀚调艺人传承的文化交融性》这篇文章里,作者则着重谈到了民间艺人在漫瀚调文化的不断交融中所做出的贡献。
关于文化交融性对漫瀚调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李建军(2006)、乔步英(2007)、王进(2012)等。李建军《论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王进《浅析漫瀚调之交融性》和乔步英的《从漫瀚调看鄂尔多斯文化与社会的和谐》这三篇文章都谈到了漫瀚调交融性对音乐、歌词、演唱方面的影响,李建军着重谈到了交融性对民俗活动、民间艺人方面的影响,而乔步英创新性的提到了交融性能够对社会和谐起到促进作用。
四.漫瀚调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当代社会日新月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漫瀚调机遇与挑战并存。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关注也使漫瀚调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有了良好的进展。大批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漫瀚调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工作中,在对漫瀚调的传承现状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发展建议。代表性的论文有《漫瀚调音乐之浅见》、《关于保护、传承漫瀚调的思考》、《浅谈漫瀚调的保护与传承》、《漫瀚调保护与传承之我见》、《漫瀚调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漫瀚调的当代转型与区域化共享》等。这些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漫瀚调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切实措施的提出为漫瀚调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了漫瀚调的流变与传承。赵燕的《对蒙古族民间艺术漫瀚调的思考》和《传统与现代――漫瀚调漫议》两篇文章都对传统漫瀚调和现代漫瀚调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漫瀚调正不断丧失传统特色、传承现状不容乐观的趋势。付陪的《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研究》分析了漫瀚调的传承主体、传承方式、流变因素,对漫瀚调的传承环境的变化做了具体的阐述。刘晓静《浅析漫瀚调的流变与传承之路》同样在这一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学者崔荣在《口述史与漫瀚调》一文中援引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到漫瀚调的研究中,这一创新性研究方法的探寻,将为漫瀚调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对漫瀚调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漫瀚调的源起、音乐、唱词、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比较概述的有吕军的《内蒙古西部区山曲(漫瀚调)浅析》、景通玉的《漫瀚调浅析》、盛丽的《韵味悠长的漫瀚调》、孙丽娟《声乐美学视域中的漫瀚调歌唱艺术》等期刊文章,这些文章都对漫瀚调基本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综合性的专业论文。宋薇的《蒙汉调的文化内涵与演唱风格》在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漫瀚调的源流、演唱方法、继承与展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陈曦的《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立足于漫瀚调民间文化的特征,从民俗学这一具体的角度探讨了漫瀚调的民俗环境、民俗特性和民俗功能,充分挖掘了漫瀚调在民俗学上的价值。
总体说来,21世纪以前准格尔旗地区对漫瀚调词曲文本、自然历史背景材料进行了重要的收集与记录,为漫瀚调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以来,对漫瀚调概说性和专题性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对漫瀚调音乐学上的研究全面系统,充分地展现了漫瀚调的音乐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对其唱词上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从不同角度的解读体现了漫瀚调作为民间艺术与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的手法,展现了漫瀚调的文学意义;对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的研究更是具有了巨大的民族学上的意义,作为蒙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漫瀚调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学者们挖掘的重点;另外,值得欣喜的是,对漫瀚调传承与保护的多样化研究为漫瀚调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为漫瀚调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进一步传播做出了努力。
但是由于其即兴编词的特点,对漫瀚调词曲的收集整理工作尚有待完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对漫瀚调的研究也陷入了瓶颈,亟需开创新的研究角度。漫瀚调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还需继续,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一是加强对漫瀚调的搜集与整理,重视对漫瀚调材料的补充和更新,加强对新兴创作唱词的搜集;二是对漫瀚调的语言载体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三是深入挖掘漫瀚调的蒙汉民族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世一,柳谦,张皇.漫瀚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3月
[2]赵星.蛮汉调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杜荣芳.漫瀚调艺术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4]李克仁.走西口与漫瀚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5]冯卓慧、陈丹曦、王文章.漫瀚调.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6]裴雅勤.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
[7]吉慧娟.内蒙古地区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曹晔.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内蒙古大学.2011年
[9]李世相.漫瀚调旋法个性管窥.内蒙古艺术.2004年
[10]田月明.漫瀚调音乐之浅见.内蒙古艺术.2004年
[11]郭亚丽.内蒙古漫瀚调民歌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5月
[12]张丽娟.奇附林漫瀚调演唱艺术研究.内蒙古大学.2012年5月
[13]杭红梅.浅谈鄂尔多斯地区蒙汉调的腔调特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
[14]李先叶.漫瀚调语言及其演唱特点探微.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
[15]马.戏曲因素在漫瀚调演唱中的遗风之浅见.戏曲艺术.2004年5月
[16]曹晔.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内蒙古大学》2011年4月
[17]董芳.论内蒙古西部地方歌种漫瀚调的歌词和演唱特性.北方音乐.2011年5月
[18]石开.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鄂尔多斯文化.2013年
[19]李彦娜,论漫瀚调艺人传承的文化交融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
[20]张好音.漫瀚调音乐中的晋陕民歌因素.内蒙古艺术.2004年6月
[21]李建军.论漫瀚调文化交融性.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4月
[22]张发.关于保护、传承漫瀚调的思考.鄂尔多斯文化.2008年10月
[23]张发.漫瀚调保护与传承之我见.鄂尔多斯文化.2013年12月
[24]乔布英.漫瀚调的传承和发展之我见.鄂尔多斯文化.2008年10月
[25]赵燕.对蒙古族民间艺术漫瀚调的思考.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3月
[26]赵燕.传统与现代――漫瀚调漫议.北方音乐.2010年
[27]付陪.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4月
[28]崔荣.口述史与漫瀚调研究.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8月
[29]陈曦.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4月
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茶马古道;纳藏结合;文化;旅游
绪 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也是多民族逐渐聚合在一起的历史。茶马古道所见证的,正是纳、藏等西南其他民族怎样逐渐聚合的历史过程。在古道上由成千上万汉、藏、纳西等民族商人、工匠等组成的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伴着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尤其纳、藏两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亲和感,形成了兼容并尊、相互融合的文化圈。
一、茶马古道的纳藏渊源
伴随着叮当叮当的马铃声,常年穿行在崇山峻岭中的赶马人正往雪域高原一里又一里地延伸。没有人能考证出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最先开辟了这条古道,但纳藏两地的经济、文化、宗教、生活习惯却因了这条古道而得以交流。
(一)茶马古道的纳西族和藏族
从古道的历史发展步履来说,丽江自古就有“踞全滇之上游,通巴蜀之要塞”,“自内地入藏,必以丽江为正路”之说。丽江与蜀地成都之间的步道,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打通。这条沉积着深厚历史风尘的古道有两条:一是丽江起经永胜、宁蒗、盐源、西昌、筇都、灵光、邛来至成都,此线路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之上的“灵光道”;一条是从丽江经大理、姚安、西昌道成都,此路线因大部分险要地段的道路仅有五尺之宽而被称为“秦开五尺道”。无论是“灵光道”还是“秦开五尺道”,在丽江汇合后继续往西北方向挺进,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茶马古道” 。当然它的最终成型比前两者大约要晚上一千年,但它同样在历史上位各民族间的交融、团结、商贸往来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古道上的纳藏两个民族,随着时代的迁移与发展,许多纳西族和藏族互联姻亲,和睦相处,变成了藏族中有纳西族,纳西族中有藏族的独特纳藏渊源。
(二)纳西族文化与藏族文化的相似性
纳藏两族人民长期以来在经济文化上相互交流,纳西商人与藏族商人在风俗、性格、语言、生活习俗上比较相近,尤其宗教方面也有诸多相似之处。随着茶马贸易的发展,茶马古道的不断延伸,藏传佛教也沿着这条古道广泛在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传播。这种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佛教从内地传入,逐渐形成具有特点的藏传佛教后,又向祖国内地传播。从其传播的路线来看,多同“ 茶马古道”是重合的,如大理的宗圣寺、剑川石窟、宾川鸡足山、中甸归化寺、的秦东竹林寺、碧土寺、左贡寺、田安寺、昌都向巴林寺、类乌齐喝玛丹萨寺等等,这些寺都是沿“ 茶马古道”修建而成的。在纳西族的宗教典籍东巴经中有大量的大乘教借词,而且可以明显的看出藏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 丁巴什罗”“、东巴”“、能科”以及“ 参禅”“、金刚杵”“、天尊”等等。从这里面可以看到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纳西东巴教三者通过“ 茶马古道”所进行的交融。随着茶马古道的不断开拓与发展,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也在沿着这条线路不断的传播,最终形成了纳藏两个民族在宗教方面的突出相似性。
(三)纳西族与藏族的互补性
纳西族善于修沟造田,筑墙建屋,种植水稻,像巴塘的许多梯田都是纳西族人的启蒙带动下开发出来的水田。还有藏区各地普遍种植的芜菁,也是纳西族传进藏区的农耕生产品种。其外煮纳酒技艺、磨豆腐、磨凉粉和制革、制皮毛、缝鞋等技术,也是纳西族带进藏地去的。他们在移居青藏高原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藏族人民一道从事各种生产,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而藏族人在给人们带来麝香、贝母、鹿心血之类的山货药材的同时,更是带来了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沿着茶马古道前来内地传法的高僧和前往担负使命的内地大德同样络绎不绝,通过这条道路,两地的精神文明交流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纳藏结合的优势
许多纳西和藏族商人不仅是生意上密切合作的伙伴,也结成好朋友,相互扶持帮助,如纳西商人李烈三与盐井的藏商央隆映、都堵化敌为友,结下兄弟情谊,在经商中相帮互扶。丽江古城纳西商人杨守其一家与中甸藏商马铸材一家还结下了一段有口皆碑的佳话。于是,在不断的商务往来中,这两个纳、藏商人结下了笃厚的友谊,也方便了今后的贸易发展。
在政治上,最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实现了“羁縻”政策,从而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此,“茶马古道”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一样,在促进西南地区,尤其是丽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茶马古道”不仅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也是重要的政治之道。在治藏安康方面产生过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在经济上,由于纳西商人与藏族商人在风俗、宗教、语言、生活习俗上比较相近,性格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纳藏两族商人在长期的商业贸易交流中建立了信誉,结为主顾,藏语称为“匆爸匆厦”,意为“做生意的朋友”。藏族商人从藏地带来的货物,首先都优先销售给丽江的纳西“匆爸匆厦”,这些纳西主顾不要,才请他们住宿的店主(藏语称为“奶波”)代为向外招卖。生意落盘,由买方出每元二分的“牙拥”送给店主,要运回的货物也多请纳西主顾和店主代为筹办,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
在文化上,古老的茶马古道既是经济发展之路,亦是民族文化的迁徙走廊。在这条古道上,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和藏族的雪域文化在这里冲突、碰撞、互动、融合,形成了我国民族融合发展史的“ 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的壮丽奇观。事实上,正是这条东西横跨数千里,穿越青藏高原众多不同民族( 或不同族群面貌)、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地区的茶马古道,犹如一条彩带将他们有机地串连起来,使他们既保持自己的特点,又彼此沟通和联系并协同发展。形成了民族多元文化荟萃的走廊,形成了各种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并各自保留其固有特点的一个极具魅力的地区。
三、茶马古道纳藏结合对旅游业的现实意义
2002年6月,自治区昌都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联合主办了规模宏大的“茶马古道”综合科学实地考察活动。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研讨,认为“茶马古道”虽然今天已成为著名的古历史文化遗产,但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下,如果对它进行深入的挖掘、精美的包装、大力的宣传,研究和开发“茶马古道”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产品开发
中国旅游出版社曾在“茶马古道”艺术中预言: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加快,“茶马古道游”将是继“丝绸之路”和“长江三峡游”等知名旅游线路之后,又一极具吸引力、蜚声国内外的旅游线路,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之一。
而茶马古道沿线蕴藏着三江并流、高山峡谷、神山圣水、野花遍地的牧场、炊烟袅袅的帐篷,以及古老的本教仪轨、藏传佛教寺庙塔林、年代久远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画,还有色彩斑斓的风土民情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可以说茶马古道是丽江地区自然与人文旅游的一条重要线索,自然界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民族风俗痕迹和数不清、道不尽的缠绵悱侧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马古道上。它是历史的积淀,蕴藏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活动痕迹和执着的向往。
随着西部旅游开发的升温和文化信息的传递,茶马古道已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这条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同时也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今天我们把目光聚集于此,是看准了其不可复制的旅游品牌效应,以及蕴藏的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同时根据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特征以及消费趋势,我们不难发现茶马古道具有很高的体验式旅游开发价值。所以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设满足食宿需要的宾馆饭店等,同时大力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使茶马古道沿线的经济活起来。
(二)旅游线路设计
茶马古道上的旅游可以说是回归自然之旅,是人和自然和谐之旅,是都市人精神之旅,也是探险和发现之旅。所以在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游客的体验度,周边产品的原始态性。而茶马古道历史文化作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新兴的重点主导品牌,不仅提高了本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拉动了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还扩充了民族文化内涵,可以说是潜藏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我认为选择丽江作为进入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古道入口处,利用藏纳文化交融互补的特色,开发茶马古道上沿途的各处具有浓郁藏纳文化特点的旅游景点,让人们在体验古道的古朴宁静的同时体验沿途各种民族的文化交融,是一个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项目。
D1:从丽江出发,向德钦进发,过奔子栏(旧时为滇藏茶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其藏式手工艺别具一格)、东竹林寺(迪庆藏区第二大藏传佛教寺庙,藏有镀金弥勒佛像、白度母像、三世诸佛像、文殊菩萨像、唐卡阎罗王群像等珍贵文物),之后途经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沿途欣赏藏式民居和建塘民居。经过德钦县城后,沿澜沧江峡谷而上,傍晚时分到达明永村(梅里雪山脚下);调整片刻后骑当地藏马上雪山,2小时后抵达明永冰川边的冰川山庄,用晚餐。
D2:早餐后上明永冰川(形成于现代的抵海拔、抵纬度冰川,从卡瓦格博峰顶如一条银蛇蜿蜒而下,奇伟壮观,令人叹伏),骑马返回后驱车沿澜沧江峡谷北上,途中翻越红拉雪山,通过藏区最大的食盐生产地盐井,体验多元文化的纳藏交融。进入自治区境内抵达芒康县。
D3: 早餐后往西翻越横断山脉,进入左贡县境内,沿途可观赏牦牛、牧马,采集珍贵药材雪莲花。抵达通往藏区各种物资集散地重镇昌都,参观格鲁派重要寺庙――强巴林寺。 之后可自行进行物资补给。
D4:早餐后驱车进入318国道,翻过海拔4700米的雪山垭口,进入类乌齐县,沿途渺无人烟,地形复杂,有草原、高山、峡谷和河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处清澈山泉,鱼儿特多,可垂钓。途中还需横渡一条水深1.5米的大河。抵达丁青。
D5:从丁青出发,沿途可观看多种野生动物,但不能捕杀。看不见一颗树木,只有地表植被,人烟稀少,抵达索县(西部有少数较开阔的气候区,可参观氆氇、卡垫及民族服装和民族手工艺品以及制陶加工)。
D6:驶出索县,可观看至今仍保留着的古时天葬台和髅墙,然后驶入一望无际的藏北大草原,路况良好,晚间抵达那曲(古为苏毗部落,是土蕃王朝主要的军事粮草和马匹供应基地,唐宋以来为主要交通驿道。)。
D7:出那曲沿青藏高等级公路直抵拉萨,穿越整个藏北草原,欣赏蓝天、白云和草原连成一片的净世美景。参观有丰富地热资源的羊八井地热群,时间允许的话可沐浴洗尘。抵达圣城拉萨。随后可接在的各类旅游行程。
结 论
在茶马古道上,藏族与纳西族亲密和睦,藏文化与东巴文化并行不悖,而且在某些方面互相吸收,相互交融。出现了不同民族的节日被共同欢庆,不同的民族饮食被相互吸纳,不同的民族习俗被彼此尊重的文化和谐。文化的和谐又促进了血缘的亲合,汉藏等各民族联姻的家庭在这里大量产生。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而“茶马古道”是迄今我国西部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促进了纳藏两族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由此而进一步推动了沿边各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可以说,茶马古道不仅是边疆地区物资运销之路,同时也是中国西南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丽江作为茶马古道的核心区,今天大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通向圣域的门户,必将在这条黄金旅游线上闪烁出另一种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木立春.丽江茶马古道史话[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3.6
[2] 范稳.苍茫古道:挥不去的历史背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
[3] 巴夫.丽江与茶马古道[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4] 杨正文.迪庆日报.2010年.10.16.
[5] 杨福泉.略述唐至民国年间“茶马古道”上的纳藏贸易.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6] 向翔.茶马古道与滇藏文化交流[N].云南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2.
[7] 木亓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8] 罗世伟.茶马古道开发的现实意义[N].重庆师范学院报(自然科学版). 2003.3.5.
[9] 新浪网.茶马古道见证民族团结进步.2009.07.21. 00:02
[10]杨洪波.茶马古道――滇文化精粹[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11]宣绍武.茶马古道亲历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12]黎世蘅.最初的华番茶叶贸易经过[J].北大社会科学季刊.1925.3(2):20.25.
[13]钟颖,邓琨.古城苍茫-亲历茶马古道[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6
一、中国水墨画的气韵美
水墨画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讲究气质和韵味,相对于物体本身的形态,更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和主观意识。中国画讲求笔墨神韵,讲究画面留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质,讲求绘画者的精神抒意。中国画强调自身的表现艺术,要表现出“气韵”“境界”。中国水墨画中,墨即是色,墨与水的不同比例混合,使画面呈现出黑、白、灰不同的色阶,用墨的浓淡变化区分层次变化。中国水墨画要注重留白,画面不能全部画满,要留有空白,虚实结合,浓墨淡彩,层次分明,给观者留有足够的表达主观情感的空间,韵味十足,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一致性。中国水墨画艺术具有独特的写意表达方式,主观意境感受高于视觉感受,这是它与西方写实艺术的区别,也是中国水墨画独有的意韵艺术形式。
二、中国水墨画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1.中国水墨画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美学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意识。如何将中国水墨画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展现中国水墨画与现代服装设计交融的文化审美特质,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国水墨画带着其自身的传统墨韵美,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有的艺术文化享受,中国水墨画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提高服装设计的中国传统气韵美和文化内涵,让服装设计具有东方水墨韵味。
2.中国水墨画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经济价值
传统水墨画作为良好的素材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充盈了服装市场,提高了服装企业间的竞争力。目前中国服装市场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产品还不是很丰富,将中国水墨画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既满足了人们对美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充实了服装市场,赋予了服装特有的中国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增加了服装的文化艺术意蕴。将中国水墨画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与大众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同时也符合大众的审美内涵。中国水墨画表现出自由、随性的意境,符合现代消费者追求自由、追求洒脱的个性特点。中国水墨元素的服装设计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品味和需求,与消费者的审美取向产生共鸣,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作为现代人追求文化艺术内涵的精神追求得以流行。
3.中国水墨画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文化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民族文化也随之相互交融。弘扬传承中国水墨画艺术文化,将其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服装设计把中国水墨画呈现在世界人民的视线中,让世人了解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气韵美,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弘扬巩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让带有中国文化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使中国文化可以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潮流中得到保护和传承,使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中国水墨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中国水墨画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识和主观情感,将中国水墨画的自由美、随性美、艺术文化美融合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增添了服装设计自由、洒脱的设计理念,这也正符合现代消费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的消费内涵。《墨韵》服装系列作品是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作品主要采用水墨画印染的服装面料进行实践创新设计。中国水墨画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特质,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把中国水墨画印到服装面料上,墨的浓淡,丰富了面料的层次,增强了节奏感,赋予面料水墨的美感,使面料产生了一种新的形式美,增加了面料的文化艺术气息。中国水墨画面料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其能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中国水墨画艺术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水墨画运笔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追求意蕴表达,画面具有张力,形神兼备。《墨韵》系列作品整体风格追求自由洒脱,在服装设计中融合水墨的气韵美,凸显服装设计的东方水墨的审美特质,提高服装设计的视觉美。《墨韵》系列作品面料主要采用水墨印染的天然桑蚕丝、真丝、麻、丝绸等。以中国传统水墨画印染的面料格调素雅、沉稳、水墨彰显、心旷神怡。浓淡相宜的水墨渲染,和谐相融,蕴含着典雅的中国民族风情。由于《墨韵》系列面料采用水墨印染的面料,其本身就表现出很好的艺术效果,所以在服装款式设计上追求简约风格,以凸显面料本身的水墨质感。《墨韵》系列作品共六套,有连体衣、礼服、职业装、休闲装等,款式多样,风格各异,但都运用了水墨印染的面料,体现出水墨面料在各种款式的服装设计作品中都能表现出其特有的气韵美。其中服装设计的款式都是现代流行服饰,而中国水墨画是传统的艺术元素,中国水墨印染面料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时尚的融合、中华民族元素与国际服装产业的结合。中国水墨画以墨为主要原料,通过与水的不同比例调和,构成浓墨、淡墨等,墨色的浓淡变化,构成了画面黑白灰的艺术效果,虚实有度,层次感分明。水墨画讲究墨与水的比例,讲究虚实变化,讲究黑、白、灰的穿插配比关系。《墨韵》系列作品采用黑、白、灰为基本色调,与中国水墨画色调一致。每套服装设计作品除选用水墨印染的面料之外,都采用了黑色或者白色的面料进行搭配。黑色面料、白色面料与水墨画面料的结合设计,使《墨韵》系列作品整体效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中国水墨画的视觉感受。中国水墨画创作中,运笔流畅内敛,用墨浓淡相宜,轻松自然,表现出水墨淡然宁静的风格。《墨韵》系列作品中的礼服设计(左1)、包臀裙设计(左2)和多褶裙设计(左3)整体风格优雅端庄,白色、黑色面料与水墨面料搭配相得益彰,水墨清秀宁静的画风,应用于服装设计中,表现出设计者静怡宁静的心态、心智高远的情感,同时也带给观者清幽平和的意境感受。服装款式造型简单,沉稳内敛,娴雅不张扬,体现出女性的温婉可人,给人以清新、淡雅、宁静的感觉。水墨画中运笔气势磅礴,浓淡对比强烈,直抒胸臆,给人一种潇洒、豪放的风格。《墨韵》系列作品中的连体衣设计(左4)、马褂设计(左5)和衬衫设计(左6)都表现出洒脱的服装设计风格。这三套服装整体造型大气随性,都有裤装的搭配,裤子版型宽松,符合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展示自我、洒脱随意的性格特点。潇洒豪放的水墨风格与洒脱随意的服装风格形成交融,表现出现代女性特立独行、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带给人们潇洒、脱俗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体现出浓郁的艺术文化内涵。
作者:马晓芳 李松花 单位:系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