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足球射门训练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足球射门训练教案范文1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问题方向,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探究。可见,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直接关系到学生问题的发现,关系到探究性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地进行。如我在教学圆周角时,事先画好一个弓形(优弧和弦MN),A点在优弧外,B点在优弧上。然后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足球比赛场上,甲、乙两队员互相配合向对方球门进攻。当甲带球冲到A点时,乙已经跟随冲到B点,此时甲是自己直接射门好,还是迅速将球传给乙,让乙射门好呢?问题一出,全场哗然,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说直接射门好,迅速将球传给乙,让乙射门好。我趁热打铁,马上又问:“怎样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候,全场一片肃静,同学们都用渴求的目光看着我,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异常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
2.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若能将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就能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怎样用数学,从而萌发数学应用意识,进而真正喜爱数学。在教学中,我常把数学知识有意和实际结合起来。如在教学正负数的引入时,我都把简单的计算题设计成日常生活问题――“若以老师的身高为标准,李冲同学比老师高0.2米记作+0.2,那么赵亮同学比老师矮0.3米怎么表示呢?”。教学“求平均数”时,设计成让学生来计算本小组同学这次数学单元考试的平均分,教学“二次函数”的最值时,我设计了算一算给我们班级的一个周长为6米的铝合金窗户,当宽和高分别为多少米时,才能使铝合金窗户的透光面积最大……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形成自觉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内驱动力。
3.进行有效的数学训练,适时进行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是不需要训练,相反,我们认为适度的数学训练是形成并巩固数学活动成果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训练方法,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好坏,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个教师都应当努力使自己教的每节课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实施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就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素质.因此,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在编训练题时教师注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习题的编排要体现出教育性原则,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内、外两方面强化学生的求知欲.针对问题,精选习题.例如: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另外要注意评价激励,提高学生联系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成绩与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发现错误,要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及时改正.对学生既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使学生在不断提高的学习成绩鼓舞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4.及时总结,进行有效的课后反思。教学是一门后悔的艺术!在新的平台上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在于教案是否讲完,而在于学生是否学会了,会学了,喜欢学了。你定的知识目标学生学会了吗?你定的能力目标学生会学了吗?你定的情感目标学生学得有情趣吗?要是没有完成相应的目标,那么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怎样去改进和提高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我们教师也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足球射门训练教案范文2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设计;提问技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04-02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效果如何呢?
笔者从蚌埠市各县区中分别抽取农村和城区小学各1所共14所小学,对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目前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频率过高且程式化,课堂提问频次城乡差别较明显。城市每节课教师最少提问10次,最多提问82次,平均每节课提问次数多达32次。比较而言,农村课堂平均提问次数要低于城区学校约10个百分点。高频率、程式化的提问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提问的问题指向不利于引发学生思考。有79.3%的问题用于获得结论、引发思考,20.7%的问题用于课堂管理、调节教学,为获得结论而提的问题最多,占了问题总数的一半以上(58.4%),至于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却不到总数的1/4 (23.8%)。三是所提问题的思维水平低。高达64.0%的问题只停留在知识记忆水平,对学生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的理解、应用和分析水平的提问只有30.2%,而对学生创造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帮助的综合、评价水平的提问,仅仅占5.8%。因此,如何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并巧妙地提问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行为,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有资料表明,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1]。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疲劳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就小学生而言,上课后的3~5分钟学习进入最积极时期,下课前7~10分钟又开始下降,一节课只有21分钟左右能集中注意力,超过限度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还易产生学习疲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熟练精妙的提问,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颗小石子,不但能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学生的疲劳,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浪花,扩散出一圈圈启迪学生思维的涟漪。
从学生方面看,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诱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治学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启迪智慧,养成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表达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智利素质和心里素质[2] 。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据王九红(2007)的研究,学生不回答教师提问的13条理由中,学生选择较多的是以下8条:其一,老师提问的问题太难我回答不了;其二,我害怕答错被老师和同学取笑;其三,老师给的时间太短,我来不及思考;其四,老师提问的话太难懂,我弄不明白;其五,我没注意,没听清楚老师的提问;其六,我平时就胆小,怕发言;其七,我经常举手,但老师总不理我,所以我不发言;其八,我经常发言,再发言怕同学说我爱出风头[3]。鉴此,要进行科学高效的课堂提问,首先要把握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重点突出原则
教师所提问题要有价值,是能体现中心的点睛之笔。所提问题要突出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使问题集中要害。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力求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善于在学生疑惑不解、易于疏漏的地方设问,内容浅显但非常重要的,要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笔者旁听了一位女老师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按照教案的要求,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知道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个目标,该老师在授课时首先播放了一段关于小兴安岭的录像片,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然后问:你喜欢小兴安岭吗?为什么?那么文章如何描述小兴安岭的呢?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又是如何描写的?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直入重点,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象有了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从课堂气氛和学生的表现看,该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围绕文章重点进行提问,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难易适度原则
太难的问题,学生无法回答,失去提问的意义;过于浅显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入流,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任何意义,还会使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不良习惯。过难过易都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之前无法回答的,但同时又应当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如何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提问题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比如,一位男老师在讲授《我的伯父》这篇课文的第三段,在帮助学生理解“碰壁”的含义时,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资料,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该老师提问:鲁迅是如何谈碰壁的?如何理解鲁迅的话?从鲁迅谈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些问题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查找资料,多读课文,认真思考之后,是可以回答的。问题难易适度,就好比孩子们摘桃子,不用跳摘着没劲;反复跳,摸不着扫兴;跳一跳,能够得着来劲。课堂问题的设计要使学生在课堂始终处于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境地,让他们“来劲”地摘取知识的硕果,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地活动起来,并向纵深发展,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三)趣味性原则
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活力,有趣的问题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一位老师在《将相和》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是真撞还是假撞呢?这说明了什么?这样一问,立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该老师为何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呢?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比较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所提问题的趣味性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四)问题层次原则
上好一节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需要教师从课堂的整体内容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教学目标,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军神》一课中问: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将军为军神?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可以分层来提问: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将军是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钢板有什么特点?将军的哪些表现与钢板相似?沃克医生的情绪神态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阶梯,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然后联系整篇课文,使问题得以解决,到达最高的认知目标。
(五)启发性原则
如果问题富于启发性,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进行畅所欲言地讨论,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因势利导,富于启发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放弃射门》一课时,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时学生一下子难以回答,课堂比较沉默。但该老师很快换了一个角度提问:足球比赛,射门意味着胜利,而福勒为什么放弃射门?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射门的,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他不放弃射门可以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提问角度新颖,不是直来直去,而是拐了个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思考,兴趣盎然,很快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
(一)把握提问时机
设问要在认知教材的关键处、理解知识的疑难处和思考问题的矛盾处。当学生有了冲动,急于解决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讲授《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这样设问:请同学们找出本文哪一点最能打动自己?为什么?老师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学生进一步思考,合作探究,欣赏了精彩片断,对情节和细节描写进一步赏析,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完成了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发问之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让全班学生都思考,有充分的准备,再找学生回答。一般来说,提问之后,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全班学生,观察学生思考的面部表情,待大部分学生脸上出现了自信而得意的神色举手时,提问的时机就成熟了。
(二)注意提问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要讲究语言艺术。一般说来,用委婉商量的语气提问,更能拉进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幽默、风趣,才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的心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当教师在生活中遇到不快乐的事时,应注意调解自己,带着良好的心情进入课堂,把一切烦恼抛之云外,才能真正融入学生中间,拉进师生间的距离。
(三)找准提问对象
教师提问时,要根据提问目的选择提问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1)巩固性提问,以基础差的学生回答为主。对于这部分学生尽量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下,无需花太大力气就能得出答案,可以激发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和信心。(2)一般性问题要让中等生回答,使大多数学生有思考余地。(3)创造性提问,以优等生回答为主,对这部分学生,设疑应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过于简单的问题,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只能抑制其思维,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
(四)注重答问点评
学生回答问题很看重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点评,才能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点评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也要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学生理解透彻,回答完整的,教师不宜重复,只须适度的表扬。学生回答有疏漏的,教师应引导并补充,使之完整。学生回答凌乱的,教师要进行归纳梳理,使之条理化。学生回答错中有对的,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既要给予肯定,又要使之明确回答不正确的地方。但对于回答全错的,应给予纠正,教师要有具体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以此引导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提问是一种技巧,一门艺术,作为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要真正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