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文1

关键词:挫折教育;途径;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247-01

“挫折”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挫败失意。在心理学上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在心理上产生焦急不安,灰心失望的消极状态。而在挫折面前,现在的孩子因为现代物质生活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呵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青少年耐受力极差,经不起挫折。美国著名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福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社会而深感痛苦。让孩子经受挫折,体验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是提高小孩子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对小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据调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97%的中小孩子想到的是找家长或老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究其原因,就是孩子长期得不到相应的挫折锻炼,心理自我保健差,挫折耐力低,不能自我疏导,合理宣泄、调整、升华。因此,提高小孩子接受刺激的能力,接受适当合理的挫折教育,以便到成年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才能受得了大剂量的刺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时候形成的挫折耐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生。可见对小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挫折耐力,是非常必要的、紧迫的。小孩子的挫折教育亟须强化和提高。

二、对小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是不断克服和战胜各种各样困难挫折的过程。应该根据小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水平,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挫折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1.引导小孩子认识挫折

认识和理解挫折是对小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关键,目的在于认识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认知观念形成的。因此,在挫折教育中应重视小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对挫折形成正确的认识,把挫折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提高小孩子挫折耐受力的关键。

(1)故事法

为孩子讲一些关于伟人或有成就的人如何应对生活中诸多挫折的事例,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并认识到挫折是可以克服的。讲这类故事时,首先要抓住教育时机即孩子面临挫折而困惑、迷惘时;其次,故事要生动具体吸引孩子注意倾听,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在讲故事时,还要注意与孩子沟通,如对孩子提问,以加深孩子对故事情节的领悟,深刻地理解挫折。

(2)榜样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孩子树立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具体榜样能加深孩子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增强孩子通用性而对挫折的信心使孩子明白对任何成功者不应仅仅羡慕而更应敬佩和学习,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因而,要教育孩子以全国著名的同龄英雄和身边的同龄人为榜样。

2.让小孩子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因此,当他面临困难时,成人常常替他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可能有对挫折的充分感受和体验。只有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挫折所带来的痛苦时,才会激发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动力。

(1)不剥夺小孩子受挫折的机会

心理学家马斯洛论述时,挫折未必总是坏事,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成人切不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困难都解决了,容忍孩子懒惰等。这样,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哪怕是较小的挫折,都可能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容易消沉、自卑,甚至产生对抗和攻击行为。所以应该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在承受和对待挫折的过程中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2)创设挫折情境

在平时生活中,挫折情景有时很有限,可以主动创造一些挫折情境,弥补利用自然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不足。挫折情景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要尽量让孩子在体验到挫折之后,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和兴奋。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艰苦磨炼和提高挫折耐力的条件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锻炼他的性格、意志,提高他的认识水平。

3.培养孩子承受和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挫折,总是难免的,应该谅解和关心,帮助孩子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鼓励他们去战胜挫折。从心理学上分析,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实质上是引导孩子学会协调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其关键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控能力。战胜挫折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归宿。

(1)面对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挫折对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个万丈深渊。”遭受挫折时,我们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有缺点就及时改正及时摆脱心理负担,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所发生的一切。

(2)培养孩子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引导孩子自我反省,提高自觉性。让孩子回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评价自己的言行举止,判断其正误,从而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如果孩子会这一点,就可以减少能够避免的失败,也可以在受到挫折后,分析主观和客观因素,吸取教训,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扬优去劣。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文2

关键词:自尊;自强;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09-02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既要注重知识、能力及行为目标,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培养心理素质要比智力素质开发更艰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适应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使德育目标得到升华,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一、自尊是孩子快乐成长不可或缺的品质

(一)对自尊的理解

自尊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是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是孩子快乐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也是人人都需要的精神品质。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精神脊梁,是一个人开拓进取的动力。自尊的人懂得自我爱护,懂得依靠自我努力,发展提高自己,能在工作学习中以身作则,严肃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本职。一个自我尊重的人才能知荣辱,懂自爱,才能尊重别人,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他人,懂得不断提高自己,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1.自尊有强弱之分。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电脑用品都进入普通家庭,好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害了孩子。现在IPDA、手机、PSP等在小学生中都不是什么稀奇物了,有些小学生甚至比大人还懂得操作,在学校会争先恐后地向同学们炫耀自己的新产品。这样只会造成孩子的攀比心、虚荣心,一旦家长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所谓“自尊心”的伤害。而且这对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的心灵也是一种伤害,会加重这些孩子的自卑心理。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要给孩子灌输这种盲目攀比、追求虚荣的错误的思想。要告诉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维护自尊心。自尊心要用到学习成绩的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上,而不是这些外在的不实际的对物质的追求上。人可以享受好的物质条件,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良好的自尊心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我们要正确运用自尊,维护合理的自尊。

2.过弱的自尊就是自卑。有研究认为,自尊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在社会中,人不是独立的,都是属于某个团体或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中人都会有一种比较的心理。需要通过和他人的比较,来更深地了解认识自己。心理素质强的人,在与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时,会努力向该对象学习,以他作为目标,不停追赶。但是有些心理素质较弱的人,在看到比自己强的人时,或产生嫉妒心理,或产生挫折心理等消极的情绪。后者进一步发展就是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会看轻自己,否认自己的价值,把困难想象得过于严重,进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处于孤僻的状态。自卑心理严重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是人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

1.教师要耐心。作为教师来说,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耐心,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简单粗暴,对孩子要有耐心。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其充分的尊重,让孩子在平等中建立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耐心关爱每个学生,切实保护其自尊心。

2.教师要多激励学生。小学生的心理是很敏感的,我们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多鼓励,少批评。教师的鼓励可以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其更有信心。任何时候鼓励都比批评要有效果,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目光对其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要多鼓励表扬孩子,消除其自卑心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其积极性,在进步中赢得自尊心。

二、自强是一种信念

(一)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自强的英雄,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是一种信念,流淌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血液里。自强者就要自立更生,奋发进取,要有面对困难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精神。所谓自强者昌,自弃者亡,只有不断拼搏的人生才是灿烂的人生。从古到今,纵观中国历史,从来不缺乏自强不息的英雄,应该从小就培养青少年的这一品质,趁着大好年华,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自强是成功的基石,对于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记得清华大学的“英语厨神”张立勇吗?因家境贫寒,高中辍学的张立勇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在紧张的厨房工作之余,一直自学英语,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竟然考出了托福630分的高分。这一奇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人们这才注意到在清华大学的厨房里还有这样一位隐世高人,有学生把他比喻成“少林寺的扫地僧”,身怀绝技,藏而不漏。其实只有张立勇知道,自己的成绩是通过如何艰苦的努力才获得的。整个北京城都是他学英语的课本,超市、公共汽车上的标语,包装袋上的说明,他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正是因为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张立勇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活出了灿烂人生,也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强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文3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心理素质 情商培养

现代社会,人们常以情商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或能力。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素质。性格开朗、乐观向上、为人友善、思想健康、行为得体、言谈举止稳健,等等,就是积极的情商反映。这种情商极易产生突出的行为表现,成就一番事业。反之,性格孤僻、怪异、不与人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自负、情绪不稳定,等等,这都是情商出现偏差的表现,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

在某种程度上,情商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情商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发展的。那么,如何在幼儿期培养情商呢?

一、教育幼儿学会生存能力

西方国家和日本等很早就开始重视幼儿的生存教育。从幼儿开始懂事起,就教育其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与自理,跌倒了自己爬起,自己吃饭、洗脸,整理自己的衣物等,并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等。在我国,以前人们并不注重幼儿自立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商培养是教育幼儿今后能体现自身价值、对社会有所贡献的重要的一项工作和内容,并下大力气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培养教育。

二、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许多幼儿做事有虎头蛇尾的毛病,缺乏意志和耐性,直接导致成人以后在事业上鲜有建树。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忍耐力呢?例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吃奶时,这时不能马上满足她,先让她闹一会儿,一边轻轻地和她说话,一边慢慢地拍着她,待她情绪稍微平静些,再给她吃。这样,使她忍耐的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于每次都很快就把零花钱用完的幼儿,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忍耐一星期不乱花钱,妈妈就会奖励你,下次加倍给你。幼儿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以帮助,而要鼓励他坚持,忍受困难带来的不愉快。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你的努力就一定会收到成效。

三、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有的家长限制孩子出门,担心这害怕那,使孩子看到生人就腼腆就躲避,长大后易造成敏感、退缩的性格。有的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朋友少,长大后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在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于胆小的孩子要鼓励他多接触人,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孩子多动脑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这是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会使他失去学习的机会,而且会扼杀他的积极性。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他讲解,或陪他一起玩耍,或多与孩子交流、讲故事,等等。

一小女孩因腿短无法爬上桌子,她央求妈妈抱她上去。妈妈温和地说:“宝贝,你想想办法,肯定自己就能上去的。”孩子想了想,搬了个椅子慢慢爬了上去。我们周围很多事情,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就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因此,要多给孩子动脑筋的机会,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9岁的舒宇酷爱体育,尤其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这天,他要教练看他表演,但教练只给了他一把弓箭和几支箭,让他射在靶子上。舒宇有些胆怯:“我没射过箭,根本射不上去。”教练说:“你没射过箭,怎能知道自己不行呢?你试一试不就知道了!”舒宇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心里首先想着成功,而不是畏惧。只要有自信心面对任何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六、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是难免的,别总是数落他。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嫌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要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确实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就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点转移开。

七、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

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稀奇古怪的,甚或是很幼稚的,但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正是创造的导师,是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基。

八、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的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奋斗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群体力量,这就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能力,增强孩子的合作能力,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凤.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及其现状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文4

国之昌盛,系于教育;人之发展,系于教育。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各个方面。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在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学习权利和学习需求能够得到保障和满足,家庭终身教育体系能够建立;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家庭成员的各种素质和家庭生活质量,推动家庭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家庭与社会的自然和谐。

二、研究概况

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将“学校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研究”实验工作落到实处。

1、作好调查研究,摸清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①、2007年8月,由于学校工作安排,我们接任了初中79班、80班,这一时期的中学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但他们的愿望与自己的实际能力是有很大的矛盾的,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信赖,总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了。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女生,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他们的情感很脆弱,最容易冲动,做事也很莽撞,后果意识能力差。他们另一显著特点是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一方面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感到新奇,另一方面又充满羞涩和不安,冲动是他们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好奇是他们一生中的高峰。他们虽达不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

②、我们学校地处长沙市的城郊结合部,长株潭发展的中心地带,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文化为主,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家长用于教育的投入少,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大多依赖于学校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③、孩子最亲近的人是他们的父母,生活在和谐家庭里的孩子,在父母的爱护和关怀下,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乐观、活泼、无忧无虑,个性和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夫妻失和的家庭不仅阻碍夫妻双方的关系,更是造成孩子情绪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2、作好动员,让家长明确创建的目的意义。

召开学生、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动员大会,向学生、家长讲清楚什么是学习型家庭,怎样创建学习型家庭,使家长认识到,创建学习型家庭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3、制订好标准,让每一个创建家庭创建有目标。

参照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目标体系,制订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达标标准,即“一个环境、一份报刊、一本图书、一次交流、一项活动”。

4、加强具体指导,让家长懂得如何创建。

在家长和学生明确创建学习型家庭目的意义的基础上,制订了创建学习型家庭计划,签定了亲子承诺书;通过家长学校,组织系列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育儿水平,为创建学习型家庭提供方法指导;通过家访、接受咨询、提供信息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个别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融洽亲子关系,促进亲子沟通、家校沟通,为创建学习型家庭创造条件。

5、指导寒暑假的家庭学习活动,促进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寒暑假学生在家庭生活时间相对集中,正是开展家庭学习活动的最佳时机。在每次寒暑假前,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指导寒暑假的家庭学习活动,促进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活动情况

家庭的精神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家庭中的软件建设,这比硬件建设更为重要。离开学习活动,家庭中尽管有优越的读书环境、大量的藏书、畅通的电脑网络等,最多也不过是一种摆设。为了抓好这一环节的工作,我们实施了“以活动为抓手,通过学校活动推进家庭活动”的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创建积极、和谐、民主、平等的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只要生活充满爱,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精彩。我们认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核心是家庭成员间深厚而理性的爱,这种爱才能让家庭成员相互尊重,互相体贴,才能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

2、创设家庭中祥和、温暖、有章可依的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心手相连 ,共同奋斗,家人互相鼓励理解,自愿而真诚地学习。父母带头学知识、学技能。全面关心孩子成长,尊重孩子兴趣爱好,以提高家庭读书的氛围。

四、研究成果与分析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启蒙教育和产生终身影响的地方,更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延伸和教育效果得以充分体现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教育正在呈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的格局,把家庭建设成为学习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达到“共同学习助亲情,全家读书齐成长”的良性循环,也是我校创建学习型环境的重要目标之一。

1、创建理念深入人心,家长懂得了如何与孩子相处。

初80班陈同学,性格倔强,常因一点小事就与同学打架,与父母关系极僵,尤其与父亲形同陌生人,喝酒、抽烟,经常不按时回家,其家长说他是“无可救药”。我针对该生的情况,学习上细心指点方法,并安排同学与其一对一的互助,生活上处处关心他,点点滴滴影响他,帮助他;家长也在学校的指导下改变了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寻常的交谈引起了孩子的兴趣,产生了亲近感。由于家长正面的鼓励赏识促成了孩子的进步,经过一个学期耐心、细致地教育,该生有了很大转变,学习成绩显著进步,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也融洽了。

2、开展实验研究以来,我们通过调查、走访等各种形式首先了解了实验班各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在家庭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三年来的努力,实验班的家庭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家庭硬件设施的建设逐步得到了完善。既增加了教育资金的投入,又改善了学习硬件设施的建设。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家庭文化氛围大为改观。

3、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过去,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 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开展以来,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学校一起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家长就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而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背诵务求熟练。时今,双休日学生不得留校补课,我们学校也是遵照执行,如此一来,孩子的业余时间的确多了。有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双休日极为重视,除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之外,带子女走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人间的亲情,同时也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源泉,所以,孩子在充分休息的时间里也能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也不断提高。

4、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开展以来,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①培养孩子的耐挫力。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不少家长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

②培养孩子的“肚量”。罗同学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看自己优点,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③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彭同学在家中一切均被安排得妥妥贴贴,根本用不着自己去努力,去进取。久而久之,孩子缺乏进取心。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开展以来,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懂得肯定孩子的才能,相信孩子的才能,并鼓励说:“你行,你真行。”这样,孩子倍受鼓舞,努力进取的决心可想而知了;当孩子有些失败时,尽量不训斥孩子,而是耐心细致地给孩子找原因,分析情况,确定改进方法;让他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逐步形成“我能,我行”的自信心理,培养了孩子的进取心。

④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黄同学年纪小,易被一些大人看来似乎很小的事而激励。小小的事却包含孩子成功的喜悦。作为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学会了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孩子有了成绩和进步,家长都适当夸奖鼓励。这样,他的自信心足了,心情更好了,也会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奋进。作为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独特的优势,发挥其特长,努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5、家庭树立了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共同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①、拥有了共同的学习时间,做到了学习有计划。

②、掌握了共同学习的学习方法,形成了有特色的学习。

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发现家庭具有以下明显的变化:

外出活动次数增多,而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亲子之间的读书活动、亲子交流等家庭活动越来越受到了家长们的重视,沟通活动使家长们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变为宽容、理解。

学校活动与家庭活动联系更紧密了,逐步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寻求教育的统一性、一致性。

取得了共同学习良好的学习效果,收获多多。

五、问题讨论

在创建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实验过程中,要处理好老师与各家庭成员的关系。我们只有取得家庭中亲子双方对实验的共同悦纳,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2、在创建学习型家庭中,家长是活动的主体,但不能忽视孩子的重要作用。

3、针对不同家庭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让父母更新教育观念和掌握一些创建技巧,是每一个家庭必备的条件,如溺爱型的、专制型的、放任型的,还有离异家庭,隔代抚养家庭,均需要分类指导。

六、总结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文5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真心 爱心 热心 诚心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患和缺陷,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强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家校教育一致。家长的素质良莠不齐,教育方式各有不同,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我校将知心姐姐请到了学校演播室,和家长共同探讨了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家长受益匪浅,班主任也有了“指明灯”。怎样用智慧和爱心开启学生们心灵的大门,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我结合自己12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真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其贴上“阳光标签”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我们提倡赏识教育,让学生相信自我,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其实学生们每天都在寻求别人的理解,盼望自己受到肯定和公正的评价。对于成长中的学生,只有肯定和鼓励的教育,才能引导孩子走向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成功大道,才能创造出健康进步的教育环境。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说:“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学生像一张白纸,你赞美他勇敢,赞美他勤劳,赞美他大方,他就会变得自信、乐观、勇敢、勤奋。切忌因孩子偶尔的错误行为为其贴上黑色的标签。班主任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要以平常心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

如我在班级内开展了写自勉自律卡活动。卡如下:

这张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从赏识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每周利用班会课,学生交流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直面自己,赏识自我;交流同学身上的优点,学生能够主动效仿。通过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貌,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积极向上。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相信,放手让孩子自己改善自己,他不想变化也是不容易的。对于那些犯了错误的孩子来说,充满希望的鼓励会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二、用爱心满足孩子的需求,扬起自信的风帆

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发展”的果实。在心理学中,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陷。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独、离群,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用行动播种阳光,用爱心点燃希望,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这是教育工作者要做的。

这是一个刚从农村小学转来的学生,他有点自闭,平时沉默寡言,不愿和同学交流。有一次他说:“老师,我觉得活得没意义,我长得不漂亮,我学什么也慢,我觉得同学们都看不起我。”不难看出他比较自卑,没有自信心。于是我采用写心理小日记的形式,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心理日记使学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苦闷表达出来。教师在日记后面写上几句鼓励的话及劝勉的话,让学生感觉到有一个与自己交流的知心朋友,增进心灵的沟通与理解,使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学生在师生交流中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感受,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的心理机能,帮助自己走出心理的困惑区,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用热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培养抗挫折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商和健康的心理。”“杰出的智商”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成功还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成就最大的人具有自信、自强、谨慎的品格,有坚持性和抗挫折能力。有些智力平常而意志坚强的人,同样能取得惊人的成就。由此看来,“如何适应环境”、“如何自我调节”、“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等这些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知识,应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身子女,缺乏抗挫折能力。挫折是一种生活现象,是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人生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干扰和失败,其目的不能实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应付抗挫折的能力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对人有弊也有利。挫折对于抵御挫折能力强的人来说是一种动力,它可以激发个体的意志努力,更坚定地朝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奋力前进,直至达到目标。但对抵御挫折能力弱的人来说,挫折是毁灭,会把人压折了腰,他们通常表现为不能正视现实,经常采取逃避行为应付自己所处的环境。

有一段往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临近期末考试,我精心设计复习教案,上课精讲多练。然而有一个孩子却手托腮帮,既不听讲,也不做练习。课下,我让她补上作业,她却发倔脾气,边哭边说:“我不愿做,我想回家。”直觉告诉我,她一定有心事,需要我的帮助。经询问得知,孩子父母闹离婚,今天是她生日,妈妈答应接她吃饭,可是她没来。晚上我把她带出学校,给她买了生日蛋糕,点上生日蜡烛,过了一个特殊而有纪念意义的生日。那天她是在我家住下的,当看到我帮她洗的白袜子时,她哭了,感受到了亲情。此时,我再耐心引导,其实爸爸妈妈离婚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很多同学和你一样,也面临这种情况。现在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坚强起来――第二天,孩子自觉地补上作业。从那以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性格也开朗多了。

四、用诚心赢得孩子的信任,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存怨恨的心理,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实情况,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嫉妒心,但嫉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而且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只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才能使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因此教育者要积极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师生们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班级才有凝聚力,只有师生之间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体验,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才能激励学生前进。教师真诚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才会信任、尊重老师,才会信其道。

一个特别的学生,字写得不如别人时,就拿橡皮使劲擦,直到擦烂本子为止,作业不会写时,急得嘴里嘟囔,还用胳膊砸桌子。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他举手,如果老师没叫他,他一会儿斜着坐,一会儿歪着坐,有时还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嘴里还发出怪声。比他好的学生都成了他攻击的对象,有时还说别人坏话,他自己也不快乐。我采用以下几种办法帮助他消除嫉妒心理。

1.讲故事。

如《三国演义》中周瑜心胸狭窄,他的“既生瑜,何生亮”,最后气病、气死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也会影响到他的身体,造成身体的不健康,嫉妒心太强的人容易患上心脑血管及内分泌方面的疾病,这对人的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2.学名言,悟道理。

我们都知道书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书能言志、载道、明理……所有的这些使我们想到了书所承载的另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我们可以用书香来浸润孩子的心灵,用浓郁的书香来塑造祖国未来的合格人才。

如:

3.开展活动。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文6

第一、要求过高:1、有的家长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智力发展情况如何,就过早地实行“专业定向”培养。这样做对孩子造成了过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了身心健康,结果却欲速则不达。如:热衷于钢琴、电子琴考级,英语考级等。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如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身体素质等,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进行适时、适度的培养。应该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天地,发挥儿童天真烂漫的本性,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 做父母的常常会期望孩子子承父业,而忘了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与气质。这些错误的期望往往妨碍了子女的自我发展。许多父母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能够实现,这往往使子女认为:爸妈爱我是因为我听话,为他们做事,而非真正的爱我。

第二、包办代替:1、对孩子限制保护太多,忽视对孩子主动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使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负责精神。我们的家长大多不习惯把孩子当成一个能动的、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来看待。这一问题在小学家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突出。

2 、提供过多过细的帮助: 比如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一遇到困难就忙于帮助,或是每天辅导作业时不讲究方法,只要不会就告诉答案。对其他的事也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使子女产生依赖心理,缺少独立的信心。

3 、过多地保护子女:这使得子女无法面对困难和挫折,缺乏心理承受能力。

4 、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孩子也是如此。为此,对于孩子的要求要看条件是否允许,对于不合理的或是一地难以达到的、无法满足的要求要予以拒绝。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有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有用之人。因此,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的培养不能忽视,也是当务之急。

第三、放任自流。有些家长对孩子干脆采取不管态度,放任自流,认为让孩子吃好、穿暖就行,教育是教师的责任。这些孩子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亲情,出现了不良心态,养成了自私、孤僻、不合群、横行霸道等不良个性品质。小学生正处于个性的萌芽时期,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此,家长决不能等闲视之。

第四、着重对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了孩子性格和情感的培养。

1、过度的称赞或是过度的批评: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但是过度的赞赏会使孩子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少数孩子会因事事夸奖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同样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鼓励不够,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2 、过于重视孩子的外表: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穿着相貌是反映父母的一面镜子,因而过分重视子女的外表。实际上,家长应该更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

3 、忽视孩子的意见:许多家长希望自己说了算,在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不是仔细地倾听,而是忙于打断并不予采纳。久而久之,使孩子认为他的看法并不重要,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我们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孩子要成材,必须先成人。

孩子要成材,必须先成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意志坚强、品质高尚的人。怎样才能使孩子先成人呢?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家庭成员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凉解,气氛轻松,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心情愉快,性格活泼开朗,从小懂得爱,能体验周围生活中的多种情感,体会父母、家人对自己的爱,学会去关心父母,关心同学,爱小动物,爱周围的美好事物,实际上是一种爱心的培养。

创建学习型家庭。家庭是第一个以及最佳的学习场所,孩子在家中,不仅学到知识,也学习如何学习。他们发展对于学习的爱好以及习惯,那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极为重要。负照顾责任的父母,经由耐心、互动、模范与爱,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称为“学习型家庭”,乃是迫切的事。学习型家庭的缔造,是孕育人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必要环境。家庭是塑造人格的基本环境。爱的家庭提供了一所爱的学校,通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才能将信任、忠诚、正直、同情及自尊等健康特质整合于个人的人格中,迈向成长。

教育是家庭的一个重要职能。我们做父母的要抓紧家庭教育这个环节,而且要掌握科学方法,首先促其成人,则不愁不成材。

第二、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遇到许多沟沟坎坎,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而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通过有条不紊的生活实践培养出来的。例如:指导孩子安排好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整理自己的书桌、叠被子、洗袜子、洗手绢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要从严要求,从小做起,从小要让孩子有责任感。

学习习惯的准备。学习习惯是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要让孩子入学后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用品要准备好,带齐全;听到铃响要按时进课堂;认真做作业,按时交作业;保护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和爱惜书籍和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终生有益。高考状元们的家长很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对我们是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的。北京理科状元杨颂的母亲宋兰英重视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她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培养杨颂写日记的习惯,有时候一天只写一两句话,这样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培养了杨颂的毅力,对学习也很有好处。辽宁省理科状元祁晓亮对记者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他们并不是要我学习什么,而是从小培养我好的习惯。我现在感觉,父母对我好习惯的培养对我成长太重要了。孩子小时候形成的习惯相当稳定,是以后成长的基础,甚至能在人的一生中发挥作用。

第三、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不要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教给孩子知识,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有些农村的家长,没有多少文化,看起来不可能教给孩子什么东西,但他们的孩子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交往时有意或无意地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儿童智育的重点应放在促进智力的发展上,要让他们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不要让他们去死记硬背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游戏等途径,让孩子获得知识。同时要注意孩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利用少儿教育的读物,既让孩子从书本上汲取知识,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要使孩子感到学习生活是有趣的,学到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使孩子感到有收获,有成就感,兴趣也就有了。如和孩子在一起时,让孩子谈谈学到的知识、学习的收获、学校里的人和事、碰到的问题等(不能总是要他做题目,

人是需要情感的倾诉的呀,孩子通过讲,即提高说的能力,又进一步思考了学过的知识、碰到的人和事及各种问题),你要以平等的身份和积极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使孩子感到收获的喜悦、找到失败的原因,从而充满信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不要只进行说教,你应该表现出对知识有兴趣,你的榜样作用比你的说教效果好得多;有时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文化知识(你不太懂也没关系,孩子会教你的),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各种事情的思路和方法。根据孩子和你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方案进行教育,不需要化多少时间和精力。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动的脑筋,化的时间、精力都比这种方法多。

从上面可以看出,兴趣培养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交流时完成的,并不增加你和孩子的负担,只要方法正确就可以了。培养兴趣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不同的,后者需要有专业知识,而前者不需要,几乎所有家长都会做。兴趣培养好了,以后对孩子的教育就象顺水推舟,不用费大力气了。后天教育得法,孩子的天资可以充分发掘出来,反之,就抑制孩子的发展,这是最大的遗憾。

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把孩子放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教育,采用和孩子自由交谈的方式把自己的知识和想法毫无压力表达出来,这样孩子在接受这些知识时,就不会有压力,而且对知识具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尽力解答孩子的问题,引导其观察、探索,使孩子感到世界真奇妙,无形之中会提高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四、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要信任,要常对孩子说:你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滋味。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做家长的大都“望子成龙”,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家长平时应多观察,多分析,想方设法找到发挥孩子潜能的最佳点,然后进行培养引导。特别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遭遇挫折时,要冷静地分析原因,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中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就可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孩子一旦学有所长,就会信心大增,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还会带动其他方面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孩子广泛接触、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