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范文1

【关键词】 雾化吸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效果

在儿科中,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一种在冬春季节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出现在幼儿和学龄前的儿童群体中, 且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 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给患儿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雾化吸入方法具有一定效果, 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 作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雾化吸入配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特从本院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 治疗组37例, 男25例, 女12例;年龄3~8岁, 平均年龄(5.51±1.04)岁;病程为3~6 d, 平均病程(4.43±1.01)d。对照组37例, 男24例, 女13例;年龄为4~7岁, 平均年龄(5.03±1.11)岁;病程4~7 d, 平均病程(5.05±1.2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入院后均采用补液吸氧、祛痰止咳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出现体温>38℃的患儿, 应采用降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同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 2. 1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Ltd, 批号为301846), 1次/d, 0.5~1.0 ml/次。

1. 2. 2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万托林(西班牙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 批号为J20110040), 1次/d, 0.5~1.0 ml/次。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显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无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0%,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38%。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未出现气闭、气促、烦躁和胸闷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8.92%(7/37), 其中, 1例为气闭、1例为气促、3例为烦躁、2例为胸闷。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上,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给患儿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基于小儿呼吸系统中的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 具有黏膜较为柔软、气管狭窄、血管丰富和黏膜纤毛运动差等特点, 因此, 患儿在出现咳嗽症状时极易出现黏膜充血肿胀症状, 使其呼吸道狭窄, 影响患儿呼吸。针对该种现象, 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 改善其呼吸状况。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雾粒直径仅为1~5 μm, 便于被患儿肺泡和小气道吸入, 且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便于湿化患儿呼吸道, 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促使患儿健康成长[2]。万托林属于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其可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药效持续时间可达4~6 h。该药剂主要是作用在位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进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对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值得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小丽.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护理进展.基层医学论坛 , 2014, 18(15):1998-2000.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范文2

关键词: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吸入;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02-0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儿科住院病人例的大多数,多于冬春季发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儿童,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缺氧、发热等症状,常起病急,病情较重。临床上使用超声雾化吸入配合治疗,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在基层医院应用广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院儿科采用超声波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100例,其中运支气管肺炎57例,喘息型肺炎23例,支气管哮喘7例,咽-扁桃体炎12例,急性喉炎1例;男45例,女55例;年龄30天~5岁,尤以6个月~2.5岁居多。

1.2方法: 所有患儿经确诊后根据病情按病情按医嘱给予抗炎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同时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所需药物治疗。药物包括:搞炎平喘药——普米克令舒(1mg/2mg)+博利康尼(5ng/2ml);抗炎化痰——庆大霉素或利巴韦林+a-糜蛋白酶。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抽取药液加生理盐水稀释成30~50ml,加入雾化罐,水槽内加冷蒸馏水约3cm高,打开电源开头后调节容量,一般用中档(2ml/min)吸入,每次10~15min,1~2次/k,3~7天为一个疗程。

2护理

2.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整洁安静,室温18℃~20℃,相对湿度50%~60%,雾化前向家长及患儿解释雾化吸入药物的目的、疗效、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家长的配合。

2.2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畅通是吸入药物发挥作用的前提,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较多,雾化前应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

2.3采用合适的:小儿横膈位轩较高,胸腔相对较小,仰卧位胸廓活动度小,肺活量低,易出现呼吸困难、烦躁等缺氧状况,所以宜采用坐位或侧卧位。

2.4调节所需雾量:超声雾化吸入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小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开始吸入时如雾量过大,大量雾化粒急剧进入气管,可能会使气管痉挛而导致憋气、困难。

2.5病情观察及注意事项:雾化过程中药物可能是引起局部刺激,如发现患儿频繁咳嗽、气促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吸入,然后采用间断吸入的方法。

2.6预防交叉感染:雾化结束后,将整套雾化装置分离,雾化罐、螺丝管、口含嘴、面罩冲洗,消毒、再冲洗、晾干或烘干待用,保证一人一套,防止 交叉感染。

3讨论

目前,基层医院医疗条件有限,超声雾化器价廉,使用简单,损伤方便,家长和患儿易于接受和配合。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有咽红、口干、喉部痒、干燥、咳嗽、痰液黏稠、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雾化吸入药物可直接起到抗炎、湿化呼吸道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有效缓解症状,起效快,疗效满意。特别是新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抗炎效果佳,与选择性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激动剂博利康尼两种溶液混合雾化吸入,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减少腺体分泌,扩张支气管,跾气管黏膜,缓解咳嗽和憋喘症状效果显著。

总之,超声波雾化吸入对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作用直接,起效快,用药剂量小,避免了全身用药不良反应,缩短了疗程,损伤简单,结合叩背、引流、吸痰整套护理措施,避免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范文3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机械辅助通气;应用价值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类疾病,发病率较高,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严重时将会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厥冷,甚至昏迷,且对于小儿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良影响[1]。手术治疗或介入疗法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治疗费用昂贵,对于医护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较大。术后一般需要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由于小儿呼吸生理的特殊性,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辅助呼吸也有特点[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6d~15岁,平均年龄(6.4±0.1)岁。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16d~15岁,平均年龄(5.3±0.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进行呼吸机疗法,治疗流程严格按照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1.2 机械通气的管理

1.2.1 呼吸机参数设置 小儿的一般呼吸频率25~30次/min,潮气量10~12ml/kg,小儿单位体质量的肺泡通气量每分钟0.24~0.4L/kg(成人为0.08~0.15L/kg)。因为小儿气道管径小,气道阻力绝对值就会很高,为了避免气道压力过高造成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要使吸气峰压降低。小儿胸廓柔软,顺应性比较高,有从左向右分流肺瘀血情况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顺应性降低,使功能残气量降低,气道或多或少会有闭陷现象。此类患者可加用PEEP让闭隐肺泡复张,最好的PEEP可根据患者的P-V曲线来选择。机械通气指标初期设定为:吸氧浓度为49%左右;呼吸频率25~30次/min;潮气量10~13ml/kg;④有肺顺应性下降情况的患者,可用PEEP。使用机械通气30min后,根据血气变化情况作相应参数的调整。

1.2.2 呼吸机使用的监护 在机械通气初期及相应参数调整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准确记录。及时观察气管插管位置异常,气胸和呼吸肌疲劳及患者是否出汗等症状。当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护士应该及时报告医生,仔细检查,以防危及患者的生命。

1.2.3 人工气道的护理 小儿痰液过多易发生气道阻塞,应注意患儿的气道湿化和吸痰。实施人工气道的患儿要定期给予气道内吸痰,吸痰管的外径一般为气管插管内径的1/2,做到操作轻柔。

1.2.4 心理护理和人机协调 小儿不能配合呼吸机使用时,让家属给予安慰和鼓励。若不配合,遵医嘱给予安定或肌维库溴安,镇痛剂采用芬太尼进行维持。充分的镇静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机体代谢。

1.2.5 撤机时机选择及过程的护理 简单的手术可以待患者完全清醒及物作用基本消失后停止机械通气;较复杂的手术要按照相应的撤机指征。控制呼吸模式转变成SIMV、PSV、SIMV+PSV等模式,一旦出现呼吸不规则、不协调的现象,要使撤机时间相应延长[3]。在撤机过程中,为了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护士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并与患者交谈以分散注意力。

1.2.6 撤机后护理 撤机后行气管插管内给氧复查血气正常,充分吸引气管内分泌物后拔管。为了防止误吸,患者拔管后5h内不能进食。

2 结 果

2.1 呼吸机管理的并发症 呼吸机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插管滑脱、插管漏气以及血氧浓度参数设置等问题。见表1。

表1 呼吸机管理的并发症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满意患者58例,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患者为49例,满意度为81.7%。两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不少见,有的生下来就有症状,有的生下来以后才逐渐出现症状,也有的外表一直健康但有心血管畸形[4]。一般来说,家族中没有遗传性疾病、父母健康、妊娠及生产顺利的,患病的机会少。小儿有发育迟缓、体重不增、多汗等症状时,会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孩子呼吸急促、喂奶困难甚至拒食是比较明显的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有严重症状如浮肿等更应想到先天性心脏病,并及时找医生诊治。手术后的护理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的恢复非常重要,医护人员护理技能的提升能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详细了解呼吸道吸痰的要领,操作时注意动作的正确性。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以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改善呼吸功能衰竭状况,为基础疾病的治疗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对患儿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护理,正确掌握呼吸机操作及管理流程,能显著降低插管频率,降低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钱姝琪.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探索[J]. 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111-113.

[2] 谢佰华.机械辅助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3):20-321.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范文4

1专业认知见习

学生在二年级学完基础课之后,利用暑期1周~2周的时间,由《儿科护理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诊所、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房、儿童医院专科病房,在临床见习中,学生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患儿,在每个患儿身上可能会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和教师讲解,了解临床实践中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患沟通等内容。通过见习,使学生对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任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儿科护理的相关产业链条进行参观,访问行业内的相关机构,如儿童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婴幼儿早教中心、婴幼儿抚触中心、婴幼儿游泳馆、婴幼儿医药专柜等。

2课程实训实习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相关的实践技能。如儿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小儿体格生长测量技法等内容,具体实践教学内容有:换尿布法和约束法;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小儿常用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法;保温箱使用法;小儿沐浴法;蓝光箱使用法;婴儿抚触法等。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以上实践教学技能,建设设施设备齐全的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就显得尤为必要。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应设备精良,环境仿真,为学生提高儿科实践技能提供有力保证。实训室内应设有模拟婴儿病房、母婴同室、婴儿洗浴室等单元,应引进现在医院内重要设备,如婴儿蓝光箱、婴儿保暖箱、新生儿电子秤、普通婴儿护理模型、小儿重症监护模型、高级智能小儿模拟人等,以覆盖儿科护理学所有实践技能基本操作单元。

3校外实习基地见习

在完成《儿科护理学》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训教学任务后,学校选择寒暑假期,将学生集中安排至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病房或儿童医院的相关专科病房,进行1个月的由带教老师指导下的见习。儿科见习是对儿科理论学习阶段的知识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儿科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学生熟悉儿科护理理论、进行儿科护理实操前的一次绝佳锻炼机会。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见习,使学生理解儿科护士职责,熟悉儿科工作环境,加深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解,学习到新的实用操作技能,理解儿科护士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学会护患沟通和交流,培养护士职业道德,学习医护常识。通过科室带教老师的教导,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如特殊的护理人群、特殊的治疗护理原则、特殊的护患关系。通过实习基地见习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熟悉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4毕业综合实习

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大四将进行毕业综合实习。在综合实习环节,学生将进行转科实习。儿科护理教师可结合临床带教老师,将实习学生分成3人或4人一组,除了进行顶岗实习以外,还要求学生针对儿科专科病房患儿的特点、病患类型,设置营养紊乱性疾病患儿护理、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结缔组织疾病患儿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护理、内分泌及遗传性疾病患儿护理等若干专题,让每组学生带着专题进行访谈、调研、观察,结合医嘱和病例,进行分析,编写相关专题的护理报告。使学生熟悉各类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提高临床对儿科专科疾病护理观察及思维能力,从而为培养儿科专科护理人才打下基础。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有利于弥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践的不足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更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以往理论实践教学分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理论时感觉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临床实习时理论都忘得差不多了,很难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理论学习之前和讲的过程中穿插见习,讲完所有理论后再实习,可以使学生及早接触实践,能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不能解决的还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或找老师请教,使学习变成主动,大大提高枯燥的专科理论的学习效率;另外,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具有在医疗机构这个小型社会中学会与人沟通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所不能传授的。

2有利于学生掌握儿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衔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实践所学的基本技能。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种能力了来自于反复实践。在实验室,学生面对的是模拟人,但在临床儿科的各类临床见习实习中,面对的是真实的患儿,这些患儿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问题,需要实施很多种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学生通过反复的观摩,强化理解了儿科专科护理操作的程序与要点,体会儿科护理临床实践中操作的重难点,能够初步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独立当班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学生形成儿科护理学专科批判性思维方式

随着儿科护理学专科的发展,当代对儿科专科临床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理论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学历儿科护理专科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成为儿科专科护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运用护理程序为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护理措施,为患儿这一特殊群体实施个性化护理,在不断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通过见习后书写见习报告,实习后书写专题疾病护理报告,积累和分享临床经验,建立自信,培养儿科专科护理认知、自我监控能力和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护理学科价值观,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感性认识。通过该教学模式,学生能直接、真实地与患儿接触,面对患儿的喜怒哀乐能感同身受,容易产生对病人的同情心、义务心、责任心。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对同一个护理操作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再加上大多患儿年龄比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护士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具备儿科护理学相关学科知识,才能与之有效沟通,完成护理实践或操作。学生在此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激发获取儿科护理学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为患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儿科学科的专科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感受儿科护士工作的价值。提高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增强职业自豪感,有利于专业思想的形成,从而大大激发学生主动索取儿科护理学专科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总结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范文5

对照组分别为(5.21±0.97)、(9.04±1.89)、(5.66±1.29)d, 实验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儿家长非常满意26例、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 满意度为81.48%;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3.082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value by clinical nursing in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for outpatient children patients ZHANG Ling-ling.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North Branch of People’s Hospital, Urumchi 83005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value by clinical nursing in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for outpatient childre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8 children patients receiving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mm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 outco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fever subsidence time as (3.13±0.67) d, lung rale disappearance time as (5.78±1.45) d, and asthmatic suffocating improvement time as (3.69±1.04) d, which were respectively (5.21±0.97), (9.04±1.89) and (5.66±1.29) 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ll shorter symptoms improvement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Outpatient children patients;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Clinical nursing

呼吸道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治疗方式, 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并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 提高疗效的同时能够避免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 属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1-5]。但是儿童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 面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配合度较差甚至反抗的现象, 做好护理干预非常关键。本文就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与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现总结方法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108例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 均确诊为呼吸道疾病, 且o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54例。实验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1岁, 平均年龄(5.32±2.52)岁;其中哮喘患儿16例、支气管炎患儿14例、肺炎患儿18例、其他疾病患儿6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0岁, 平均年龄(5.17±2.85)岁;其中哮喘患儿17例、支气管炎患儿16例、肺炎患儿17例、其他疾病患儿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护理干预, 严格落实科室常规护理操作规程。实验组患儿接受个体化的护理, 具体方法包括:①健康指导: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 认知水平较低, 做好家长的认知干预和健康指导非常重要。主要向患儿家长讲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原因、症状表现以及用药治疗现象等, 介绍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注意事项等[6, 7], 确保患儿与家长对疾病和治疗有正确的认知, 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出现。②心理护理:很多患儿由于惧怕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抵触现象, 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 耐心的解释雾化吸入治疗对于改善痛苦的积极作用, 并介绍同类疾病的患儿认识, 通过勇敢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的形象鼓励患儿。在操作室放置少量的玩具、糖果, 播放动画片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雾化吸入的成功率[8-10]。③生活指导:向患儿家长说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改善病情的作用, 提高患儿与家长的护理能力, 例如保持环境的清洁,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避免使用羽毛制品;加强饮食指导, 结合患儿的营养状况制定饮食计划,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 3. 1 症状改善时间 对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憋喘改善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和处理。

1. 3. 2 家长满意度 通过满意度调查量表统计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实验组54例

患儿的退热时间为(3.13±0.67)d、肺部音消失时间为(5.78±1.45)d、憋喘改善时间为(3.69±1.04)d;对照组54例患儿的退热时间为(5.21±0.97)d、肺部音消失时间为(9.04±

1.89)d、憋喘改善时间为(5.66±1.29)d。实验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54例患儿家长中, 对本次护理服务非常满意31例、满意20例、不满意3例, 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54例患儿家长中, 非常满意26例、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 满意度为81.48%。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雾化吸入指的是通过超声或其他技术将药液变为细微的气雾颗粒, 经呼吸道进入到病灶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得到的雾化颗粒非常小、分布均匀, 能够直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在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儿童中的应用价值高[1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雾化吸入治疗的操作方法虽然简单, 但是由于服务对象为儿童, 可能出现配合度较差甚至反抗治疗的现象。因此, 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关键[12-15]。本文中, 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配合, 结合患儿及家长的真实情况做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与生活指导, 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增进家长的理解。最终研究结果发现, 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为(3.13±0.67)d、肺部音消失时间为(5.78±1.45)d、憋喘改善时间为(3.69±1.04)d, 对照组分别为(5.21±0.97)、(9.04±1.89)、(5.66±1.29)d, 实验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不满意10例, 满意度为81.48%;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吴建华, 刘燕, 徐素琴, 等. 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4): 277-280.

[2] 张爱民, 徐俊, 王娟梅, 等.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3):17-18.

[3] 李继红. 护理干预在儿科呼吸道疾病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6):199-200.

[4] 胡晓光, 金义, 金江兵, 等. 空馕廴疚镉攵童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调查.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5(1):26-30.

[5] 郭磊, 丁效国, 杨丽. 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征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4):1007-1009.

[6] 计福珍, 陈利, 梁羽, 等.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门诊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3):1810-1811.

[7] 邵建英. 门诊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7):1316-1318.

[8] 车春, 王慧, 许海霞, 等.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2):223-224.

[9] 廖红玲, 赵巧红. 全面护理干预对门诊小儿超声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 当代护士(旬刊), 2013(12):60-61.

[10] 杨锦萍, 侯艳苗, 孙锦宏. 个体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40例. 中国药业, 2015(7):102-104.

[11] 刘向倩, 唐卫萍, 邓英华, 等.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6):1018-1019.

[12] 胡建南. 个体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35例的效果观察. 药品评价, 2016, 13(9):39-42.

[13] 郭相珍. 雾化吸入患儿整体干预护理体会. 医学信息, 2015(13): 179.

[14] 朱迎霞.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雾化治疗的学龄期哮喘患儿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影响.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 36(7):978-982.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范文6

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患者进行行MSCT检查,分析不同重建方法在对气管性支气管疾病的显示效果及诊断评价,所有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

结果:MinIP、MPR、CTVB、VR诊断小儿气管性支气管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2%、93.94%、90.91%、95.38%;74.42%、89.39%、82.05%、84.29%;69.77%、86.36%、76.92%、81.43%;46.51%、81.82%、62.50%、71.43%。

结论:MSCT不同三维重建方法在气管性支气管疾病诊断方面,应以MinIP、MPR为主,VR和CTVB作为辅助诊断方法。

关键词:儿童气管性支气管MSCT纤维支气管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31-03

气管性支气管(tracheal bronchus,TB)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儿也是在出生后才逐渐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仍然处于不足的状态[1]。纤维支气管镜常用于气管性支气管诊断,但有创性检查。随着MSCT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提高,各种后处理技术在呼吸系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在此探讨MSCT不同重建技术对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患者109例,其中男68例,女41例,年龄出生至14岁,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胸部MSCT检查,据证实诊断为气管性支气管的43例,排除图像质量差、未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患儿。大部分病例有咳嗽、喘息,有时伴呼吸困难,少数无症状,在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

1.2扫描技术。采用GE 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在GE Advantage Windows4.4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电流80mA,螺距0.984mm,重建层厚1.0mm,间隔1.25mm扫描前用5%水合氯醛按1mL/kg体重灌肠镇静,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咽部至肺底水平。将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然后进行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多平面容积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CT仿真支气管内镜(Virtual bronchoscopy,CTVB)、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由2位本专业有经验的医师,采用双盲法,通过切割,去除周边组织,对所有患者以原始图像为基础,进行多种后处理技术,多方位旋转观察后处理图像,做出诊断,当诊断不一致时重新观察,最终得到一致结论。所有图像支气管束显示自然清晰,与邻近肺组织对比良好。以纤维支气管镜为标准,统计分析MSCT各种后处理方法对气管性支气管的研究,得出其敏感性、特异性等。

预后效果,具体护理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术前均行CT、MRI检查,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男22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52.05岁;病程2-8年;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颈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肢体肌力以及感觉意识下降等。

1.2治疗方法。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将其颈部置于伸直位,然后取颈前右侧切口(5cm长)。从颈前入路,充分显露其椎体前方位置,在成功切除病变椎间盘的基础上利用咬骨钳,对部分椎体进行咬除处理,使用刮勺将椎体上下椎板刮除,并将残致压物去除。在减压成功实施后,植入自身髂骨,并进行钛板固定,最后实施引流管放置以及伤口关闭处理。

2结果

本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取自身髂骨植入融合,19例患者颈椎肌力提高(1级-3级),仅有1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差(病程长引发脊髓变性)。本组患者并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

3讨论

首先,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发病后,存在明显心理障碍,为了建立患者手术治疗信心意识,护理人员要做好其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进行整个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明确了解颈椎病发病相对缓慢,术后恢复所需时间也较长,所以想要保证最佳康复效果的实现,要坚持治疗、康复锻炼。同时,举证成功治疗案例,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意识以及配合意识;术前训练:术前锻炼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即:训练、呼吸功能锻炼以及管、食管推移训练。训练:患者手术前2天,要对其进行仰卧位训练。患者取平卧姿势,在其肩后垫薄枕,在实现颈部后伸的基础上暴露颈部,3次/d,每天锻炼3次,30min-2h/次。术前3天,对患者实施卧床进食训练,规避术后进食时产生的呛咳情况。同时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降低术后床上排便障碍。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口呼气,指导患者咳嗽、咳痰。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对患者术前(3-5d)实施推移气管以及食管训练,患者行仰卧位姿势,将枕垫于其肩下位置,将头向后仰。临床护理人员站于患者的右侧,借助拇指顺患者气管侧旁,对其气管以及食管向非手术侧逐渐推移,起初缓和用力,每分钟5次,在推移5min后,逐渐加强用力。术前准备:患者术前1d,要对其术区、耻骨区进行备皮。术前晚洗澡、更换内衣、禁食(12h)、禁水(6h)[2]。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症状(四肢肌力、括约肌功能障碍、其他症状等),方便术后疗效比较。

其次,术后护理。

护理:患者术后平卧于硬板床上,将其颈后部放置颈托、头部两侧放置沙袋,去枕平卧6小时,选择轴式翻身法,将患者头、颈以及躯干维持成一条直线,安排2人或多人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要保证扶头、肩部、扶躯干、四肢同步进行[4];病情观察:患者回病房后,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吸氧,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体温、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频率);呼吸功能护理:患者术后常常发生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障碍情况,术后可对患者实施沐舒坦进行雾化吸入。

再次,并发症的观察。

术后血肿:此并发症常见于术后2天内,所以要着重观察此时间段内患者的术区渗血、引流情况,一旦出现引流液性质改变(颜色浅淡且量多),说明存在脑脊液漏,所以要向主治医生进行报告。渗血量增多,要对其更换敷料。一旦出现引流血性液骤降且合并颈部肿胀时,患者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呼吸困难、烦躁以及发绀情况,所以要通知医生,以便紧急血肿清除术的开展;肺部感染:此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患者术后受疼痛、呼吸功能障碍的影响,发生痰咳出障碍,进而堵塞支气管[3]。同时,由于受到气管插管的影响,发生气管、喉头血管神经水肿情况,最终出现气管堵塞局面,无法有效排出分泌物。

最后,出院前健康教育指导。

患者出院后,要进行为期3个月的颈围制动,规避颈部屈伸、旋转,禁止执行低头、仰头动作。不可以进行长时间的看电视、电脑等行为,以降低颈部劳累。继续实施手动训练,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活动(练字、织毛衣等)。手术3个月后,要进行X线检查,于植骨椎间隙完全融合的基础上,开展颈部功能锻炼(颈部前屈后伸、颈部左右旋活动等),要保证功能锻炼的循序渐进。

4结语

综上所述,颈椎前路手术相对复杂、困难,而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例如术前心理护理、锻炼、呼吸功能训练、术后护理、呼吸功能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控制以及出院前健康教育指导,能够直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功能恢复情况,避免了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周晶亮,伊亚红,李梦云.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5):1723-1724

[2]范红卫.颈椎前路减压围手术期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综合杂志,2010,13(7):94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