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范文1

本文作者:曹艳工作单位:云南昆明学院体育学院

制约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地建设起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直至今日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一结果的取得主要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工作在体育教学、竞赛、课外体育锻炼以及队伍建设当中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高校逐渐开始注重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健康水平方面都获取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很多高校为了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也对物质文化建设加以强化,并且也确定了传统项目以及扶持力度[2]。但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必定会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它也会随着科技、国际、政治以及逐渐改变的人的价值观念、态度等受到一定的制约。站在校园文化这一个角度上:我国科学技术从20实际60年代开始,让人类获取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性正在逐渐的被技术性所淡化;当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替代的同时,焦于“才”的训练亦逐渐取代了围绕“人”的培养。国内教育界认为,缺乏必要的诚信、人文关怀,过于的功利、浮躁等不良因素正充斥在我国高校校园之内。因此,净化、健全、提升等就成为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各个高校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的、合理的利用体育文化资源,让广大的师生参与到校园的体育文化当中去,让他们能够进一步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体育活动中,也需要积极引导师生懂得掌握勇于拼搏、团结合作、崇尚理性、尊重事实的精神风貌,从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因此,在高校体育当中建设体育文化应当从几下几个方面抓起: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很多人对于体育都会存在一定的偏见,难以意识到体育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以及精神价值,从而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研究、推广都有所懈怠。就算是在当今的高校校园当中也存在学生过于注重文化、专业知识的学生,忽视了体育知识素养,缺乏体育观念,更谈不上培养体育技能、体育锻炼的整体规划[3]。随着高校最近几年的连年扩招措施,高校中能够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面积也在逐渐的减少。另外,高校目前现有的体育器械、场馆利用效率低,更新周期较长,在校园内也缺少宣传材料、图像、标语等有关体育教育措施。绝大多数的体育场馆仅仅开放给体育专业的学生,而普通学生想要使用场馆却得不到保障。此外,最让人担忧的是:从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往往存在一名教师带几个班级的体育课程,导致了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提高也就无从说起;并且,也存在部分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不、知识面较窄;也有些教师在学术研究上过于急功近利,从而导致了其教学的质量以及价值观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由于不完善、不健全体育教学的制度与管理机构,使得高校缺乏相应的体育文化活动运行机制,对于体育文化的有效落实也起到了制约作用。

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和谐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体育文化的构建

(一)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和谐可持续发展———强化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各高校需要在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中纳入体育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并且通过建设将硬件与软件、自然与人文相互统一起来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机整体。体育设施作为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种重要组成,其满意程度在学生对于可利用的体育场馆上得到了集中的反映与体现。在高校校园内传播体育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质量以及学校体育器材等物质条件。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在体育设施、场馆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并且将其纳入到整体的物质文化的建设规划当中去,例如:场地的合理建设、添加体育配套设施(器材)等都是高校应当强调的内容之一。(二)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和谐可持续发展———强化体育精神文化建设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学生精神得以维系的力量之一,因此,我们也需要营造、树立具有校园特色的精神氛围以及团体意识。倡导并坚持“以文‘化’人的原则”,围绕文化对人的可塑性特质,全面实施高校校园内体育文化整体环境建设,与此同时,利用多种有益的形式渠道进行有效的体育文化宣传。例如:我们可以定期的刷新体育标语;在校园内出版与体育相关的报刊;在校园网上建立体育主页,在上面添加有关的体育新闻以及国内外的体育赛事情况;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各项体育知识竞赛以及各项单项体育比赛;每一学年举行校际运动会或者体育节等,从而逐渐地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建立良好的体育校风、风尚,从而在高校之内构成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也只有通过如此的方式,才能够让校园文化环境富含号召力,才能够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可持续的发展[4]。(三)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和谐可持续发展———强化体育文化独特性建设由于每一所高校不同的办学条件、规模类型,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地域环境等,使得各个高校都拥有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也就是每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都不尽相同。所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就需要考虑到校园自身的特点与传承,从而塑造具有自身传统与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例如:每一个高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特色来举办体育文化节,将学校特有的文化融入到体育文化节当中去,从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此外,当我们在新手与借鉴西方体育文化时,也需要着重于中国象棋、传统武术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彰显出东方体育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总之,想要构建和谐,促进高校体育的持续发展,我们就需要在高校体育文化上下足功夫,这才是当今高校体育所面临的必经之路。

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范文2

[论文摘要]高校多校区办学成效显著,问题不少,给高教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多校区办学应统筹兼顾,遵循整体性、效率性、公平性、多样性、规范性五项基本规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多个层面化解多校区办学中的问题和矛盾,规避办学风险,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多校区办学

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的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如今,多校区大学已在全国大面积地呈现,多校区办学也已逐渐变成我国高校普遍的运作方式。高校实行多校区办学在拓展发展空间、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等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债务负担沉重、整体规划失衡、学生成长机会不均、教工利益冲突加剧、管理模式僵化以及校园文化缺失和割裂等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给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国的高校多校区办学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管理体制改革而形成的新生事物,既无现成经验可循,又缺乏研究基础作参照,他国的经验对我国的实践不可能提供关键性的帮助。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际,加强高校多校区办学研究,以化解多校区办学中的矛盾,规避多校区办学的风险,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就极具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高校多校区办学应遵循的五项基本规则

中外多校区高校办学的实践和经验反复表明,要应对多校区高校建设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克服负面效应,应以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为圭臬,注重遵循和坚持以下几项基本规则:

一是整体性规则。合并或扩张后的多校区高校应注重“校魂”的凝聚,在学科专业的调整、教学资源的调配、人员的变动与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协调一致,确立“全校一盘棋”的管理理念。

二是效率性规则。充分提高各校区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文献资源、师资队伍等的合理配置与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功能,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三是公平性规则。应特别注意经费分配、招生计划、人事安排等方面各校区间的公平分配,积极为各校区创造一个和谐、融洽、公平的有利环境,减少内耗,以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发展。

四是多样性规则。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各校区在调整和制定政策方面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权,构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这是多校区高校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的关键。

五是规范性规则。实施依法治校,有利于理顺学校多校区之间内部关系与平衡各方面利益诉求,有利于化解多校区高校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有利于多校区办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是保证学校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多校区办学的理性思考和优化策略

多校区办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办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属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各高校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有多校区高校自身的特殊性所带来的个性问题。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用新的理念、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着力研究与解决影响和制约多校区高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对于推进多校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是第一要义,多校区高校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竞争。多校区高校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该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对于合并型或者合并扩展混合型多校区高校来说,离开发展的主题谈融合,融合就失去了目的,而且融合作为一个过程,其中的一些问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依靠发展的成果来逐步融合,要围绕发展推进融合,在发展中实现融合。各校区的建设要遵循学校总体的战略规划,既要考虑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又要兼顾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布局的充分利用,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急于求成,所有举措都应以有利于各校区和谐发展为归宿。

2.以人为本是核心,引入“关心导向”。一所高校的发展壮大必须有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自于教工对高校教育工作的认同和热爱,也来自于学校对广大教工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多校区高校中的人员组织较为复杂,教职员工的人际关系压力感相对沉重,管理者一定要引入“关心导向”,以人为本,了解大家的需求,尊重个人的追求。学校对待所有员工要一视同仁,对于校本部和分校区的员工、职位高和职位低的员工、学历高和学历低的员工,都要为其提供各种平等的权利,包括工作自主权、机会平等权等,让大家感到生存和发展机会是平等的,在机会实现过程中规则是平等的。特别是对于被并入学校或非主校区的师生,由于原有的无形资产如校名等“中断”了,因此,管理者要特别重视他们,尤其要注意其悲观消极的情绪,要减少内部的不协调因素,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满足各自的需求。

3.内涵强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多校区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但事实已经证明或正在证明,“强”与“大”往往不可兼得,先强后大,或先大后强,是截然不同的选择。要明确高校规模并非越大越好,高校超过了“适度规模”,反而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盲目扩大规模,势必走向反面。质量才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多校区高校必须处理好超常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能片面追求超常规发展,必须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宏观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必须与自己的办学定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源变化情况等联系起来,以内涵为主,以外延为辅,在不降低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牢固树立“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原来由多个学校合并形成的多校区高校,虽然从法律上来说只有一个法人,但各个校区固有的历史和传统及其不同的生存心态,需要通过整合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大学以一个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姿态面对社会,而“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则是实现多校区高校团结的首要管理基础。多校区高校要围绕主校区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对大学名称、大学标志、大学名的标准字、标准颜色、象征图案等,甚至包括事务用品、办公器具、校徽、建筑外观、交通工具等,都要进行大学视觉形象设计,赋予办学理念以深刻的内涵,使校园处处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使身处其中的大学人增强自身的归属感,实现学校的品牌化提升。在此基础上,还要明确大学宗旨。它是一所高校的根本目的,反映了高校的使命和追求,也反映了学校的精神,它不仅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也是凝聚整个高校的精神力量,是团结各个校区的灵魂,并促进多校区形成公认的大学价值观和组织行为范式。

5.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慎重抉择适合本校特点的管理模式。美国的多校区高校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集权或分权管理学校的模式,如何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对具有权力高度集中传统的我国高校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校区高校的管理要防止出现权力过分集中或过分分散的两个极端倾向,要视多校区高校的具体情况恰当运用集权或分权的管理方式。我国多校区高校自行摸索的以条为主、以块为主或条块结合等办学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多校区高校在进行管理模式选择时,首先应遵循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的原则。模式选择最理想的结果是各个校区都能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模式选择最基本的要求是至少有利于某一(些)校区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其他校区的利益无大的损害。其次,选择管理模式时应遵循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另外,管理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校各个阶段发展和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以利于学校健康发展。

6.构建跨校区的统一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多校区高校规模庞大,在校生常达数万人,并且分布在不同地点,如何对不同校区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多校区高校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教育信息化、办公自动化、校园网络化、资源数字化的“四化”建设,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克服多校区办学的时空屏障,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此,多校区高校要建设高性能主干网,根据需要增加信息点,各校区高速互联;建成覆盖主要校区的无线局域网;建成高性能网络存储体系和网络计算体系,提供高性能并行计算服务;建成服务器集群,丰富校级MIS系统、教学资源和制作系统,满足网络和远程教学需要;建设校园消防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和校园一卡通系统。跨校区的统一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的优势是不受多校区空间上的限制和时间上的影响,是多校区高校管理变革的一种发展趋势。

7.注重学科融合,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保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规模扩大的多校区高校为学科的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学科并列、专业叠加并不能使学科达到真正的融合。学科融合并产生高效益是有条件的。首先,学校应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在学科内容上找到相融的结合点,实现交叉互补;其次,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学科的发展,在融合过程中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因势利导培植新学科成长。学科的规划与调整要以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为前提,必须深刻把握学科兴衰的规律,在多校区的学科布局与总体规划中尽力避免简单合并同类项或分解大学科,在摸清学校总体学科水平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如何利用学科发展的巨大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框架,以及优化学科生态环境等问题开展工作,形成以基础学科为根基、技术学科为主干、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层次结构,从而组建成先进而科学的新兴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群,并通过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院等,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努力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从而保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8.以人为本,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变革和积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凝聚力,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把无形的双刃剑,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文化摩擦升级,文化冲突不断,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在继承各校区原有文化遗产和消融各校区间文化壁垒的基础上,建立相互适应、和谐繁荣的文化体系,最终实现多校区校园文化的更迭与创新,应是多校区高校各方面工作中的重头戏。

校园文化虽然有很多表征,但其内核却根植于师生思想深处,因此,铸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是消除文化差异、实现优势文化充分融合的首要策略。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人作为校园文化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针对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建立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有效机制,促使大家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的整合。同时,校园文化的整合还必须遵循“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建立富有多校区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9.校地共建,校企共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形成是必然的。高校应该借多校区办学的机遇主动出击,采取校地共建、校企共建等措施,建立董事会、基金会、校友会等组织,争取社会、企业、个人的力量,多渠道筹资办学。为此,可考虑如下对策:一是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索大学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多方吸纳社会资金,努力形成多样化的所有制格局;二是在保证正常办学活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校区资源优势开展继续教育、产业经营等活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在图书馆、游泳馆等设施的建设中,充分依托地方力量,学校提供图书、优美的校园环境等资源,地方提供资金支持,与地方形成良性互动,共建共享,共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范文3

无论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还是晏子强调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都指出了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或植物的生长)重要性与必要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建与优化德育环境对于实现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激励学习与注重修养

环境既是人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人道德品质生成的重要条件。因此,高职生的政治素质养成、职业素养培育和道德修养提升既需要教师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与“诲人不倦”,又需要良好社会环境、优质校园环境和和睦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与“润物无声”。因为,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消极颓废的德育环境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充满人文的社会环境、富有内涵的校园景观、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平和友善的亲子关系,不仅激励着高职生勤于思考、乐于学习、勇于探索、善于创新,而且引导高职生专心学习、专注学业、注重修养、提升道德。

(二)规范言行与约束举止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说,人的言行举止与环境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对于高职生而言,高品位的德育环境有助于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培育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他们的文明礼仪。当他们或漫步于整洁舒适的校园小路、或欣赏着富有诗意的人文景观、或静坐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或居住着温馨洁净的学生公寓,他们将会珍惜这优美的环境、尊重他人的劳动、养成文明的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大声喧哗……。他们的行为与环境和谐统一时,就会被人肯定、自我强化;相反,则会受到道德批评与良心谴责。因此,高品位的德育环境对高职生的言行举止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三)情感陶冶与提高审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因此,优美、、恬静、舒适的环境能够引领欣赏美、感受美、领悟美,能够培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正是在这个意义,高品位的德育环境是引领学生求真、向善、尚美的“新载体”与“活教材”,是高职生的情感陶冶与提高审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要素与物质保障。由于“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德育实践中,通过对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的优化整合,在不断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和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同时,有利于培育与提升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与职业综合素养。

(四)心理建构与政治塑造

健康心理与和谐人格是高职生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培育和道德品质生成的基本前提,是高职生正常学习、快乐生活、专心工作的重要保障,是高职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关键因素。高品位的德育环境能够有效促进高职生健康心理的培育与和谐人格的生成,因为,无论是充满人文的社会环境还是富有内涵的校园景观、无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还是平和友善的亲子关系,都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良好心态养成与健全人格生成。与此同时,高品位的德育环境也有利于高职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与塑造。先进的政治制度、文明的意识形态、科学的主流思想、健康的社会舆论和优良的学校教育,对高职生坚定政治信仰、优秀政治品格、严明政治纪律都具有塑造价值。

二.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和谐高职校园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德育教师队伍由包括思想政治教师在内全体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组成。全体教师都要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务必做到“敬业、精业、乐业”,以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培育贯穿于专业教学、技能培养与实习实训等理论与实践课始终,努力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与良师益友;辅导员与班主任始终站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最前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为此,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科学的教育方法、专业的问题视角、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引领学生不断“求真、向善、尚美”;行政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学生时刻能够感受到热情、周到、专业的管理与服务,并从中获得优秀品质的引领与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不断优化社会德育环境各

级党和政府作为社会环境主导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德育建设的社会环境。一要通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规范新闻媒体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高等职业教育、关切高职生健康成长、关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二要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公众大力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全面培育与增进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创设良好氛围;三要“切实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创建党政、工青、公安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整体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样,让学生从社会大环境中的积极方面激发对和谐发展的向往,从而为学生和谐发展开辟出一条顺畅的道路。”

(三)营造幸福美满家庭环境优化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就要高度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以营造有利于高职生健康成长的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可见家庭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为此,一要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破除“唯分数论”,把培育孩子高尚道德、健康心理和和谐人格放在首位,真正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要探索科学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家长要与孩子做知心朋友、要与孩子建立和谐亲子关系,要贯彻“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三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欢乐的家庭氛围,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友善,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始终感受到温暖、尊重与关心。事实表明,只有在这样幸福美满的家庭中,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创建整洁校园物质环境

高职院校要不断优化办学条件、美化育人环境,这是学校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一要精心布置人文景观,对校园进行科学规划,使校园的整体规划、建筑格局、亭台楼阁等体现绿化、美化、生态化的追求,进而打造充满人文关怀、富有艺术气息和彰显文化品味的物质环境;二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学生区要整洁、干净、优雅,体现自然美、艺术美与和谐美的有机统一,生活区要温馨、清净、愉悦,体现人文性、休闲性与文明性的完善结合,真正引领师生求真、向善、尚美;三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质,应在校内严格依照企业工作的真实条件与生活环境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校内仿真实训教室,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实训、技术服务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与职业生活氛围。

(五)培育高尚校园精神环境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院校精神环境的建设之中,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学生,以优秀的文化培育学生,以高尚的文化提升学生,不断增强全校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一要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师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开拓进取的探索精神、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二要丰富与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涵与境界,要坚持以爱国主义和理想信仰教育为重点,以培育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为核心,科技活动注重创新性、文体活动注重教育性、艺术活动注重才艺性,社会实践注重综合性,让积极、健康、高雅成为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主题;三要有效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校报、板报、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先进文化宣传,形成有利于开展与深化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人文环境。

(六)形成和谐校园人际环境

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范文4

关键词:高校;非正规学生街;校园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9-0073-03

1 前言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产业化改革不断推进,高校连年扩招,原有的校园已经无法满足办学的需求,各地高校开始了新校区的建设。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张以及市中心土地的稀缺,新校区的选址从城市中心转移到了郊区。“郊区化”转移解决了校舍问题,但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在郊区,商业服务设施匮乏,仅靠尚未完善的内部后勤商业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正规商业街应运而生。尽管这些“非正规学生街”最终会随着校园的建设完善走向消亡,但我们却无法忽视其在校园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通过对“非正规学生街”的研究,我们反思封闭式校园功能分区和规划管理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学校和周边关系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

2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非正规学生街”现状调研分析

2.1实例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见图1)作为研究对像,其原因基于以下几点:

2.1.1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隶属于华侨大学,2004年开工建设,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其学生街发展至今已经规模化并且相对成熟,具有一般高校学生街的普遍性。

2.1.2华大新校区正处于建设阶段,校园规划用地内仍有大量未动迁的房屋,村庄与校园紧密相连的情况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学校和周边村庄的矛盾尤为突出。

2.1.3华大新校区在校园内部也有尚未拆迁的房屋,这给校园内部的“非正规学生街”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文章基于对华大新校区“非正规学生街”在校园建设过程中的生成、发展、衰退消亡的现象进行调研分析。

2.2华大厦门校区非正规学生街相关调研

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外非正规学生街,一类是校内非正规学生街。

2.2.1校外非正规学生街

校外非正规学生街位于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兑山村,隶属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校园规划用地。校外学生街呈线性布局,主要有两条,分别位于凤凰苑和紫荆苑学生公寓附近的校门(见图2)。

(a)凤凰苑学生街调研

自华大厦门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凤凰苑学生街伴随着校区的建设在不断发展,其商铺为周边未拆迁居民的民房,下层作为店面出租,上层作为居民居住或者日租房出租。道路的宽度约6m,长度约200m,经营的内容以生活服务为主。据统计,共有店面117家(见表1),临时摊位18家,店面规模20m2以下的占77.8%,临时摊位多以小吃为主,摆摊位置相对固定。

(b)紫荆苑学生街调研

紫荆苑学生街是单层临时搭盖的帐篷,随着紫荆苑四号楼的使用而逐步发展成型,目前已经发展成具有十几个摊位的小型学生街,主要经营餐饮小吃、小型便利店。商铺规模小,种类也比较单一,面积均在10m2以下。

2.2.2校内非正规学生街

校内非正规学生街主要位于紫荆苑和刺桐苑学生公寓之间,此区的规划食堂还未建成,学生公寓距离现有建成食堂较远,学生因图方便更愿意选择这些多样化的小摊。校内非正规学生街形态呈散点网状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固定店面式。校内部分房屋由于多方面因素尚未动迁,屋主把底层作为店面经营(见图3);随着校园建设的推进,校内其他地方的一些临时摊位被取缔,屋主就将房屋附近的场地以摊位的形式出租,形成新的商业节点。

二是临时摊位式。它的位置较为灵活,常位于校园还未开工建设的地段(见图4),但随着校园建设的逐步完善,这些摊贩被迫放弃经营这些地段,一部分将摊位转移到校外,一部分选择在校内未动迁的房屋附近租下摊位继续经营。

三是半固定店面式。这种模式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可以全天候经营,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华大新校区的规划保留了当地一些古树,商贩利用大树这一天然的庇护所,改造成半固定式的店面(见图5)。

在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校内非正规学生街辗转迁移,但是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在上下课高峰期都是有活力的商业热点。

3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非正规学生街的发展演变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于2006年开始投入使用,非正规学生街经历了从无到有,校外萌芽、校内外同时生长,此消彼长的的发展过程。以下将对校内外学生街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研究:

3.1校外非正规学生街的发展演变

凤凰苑学生学生街于2006年在开始校门外开始萌芽。当时在校学生人仅有五千余人,配套的食堂基本可以满足需求,校外仅有零星的几家店面。2007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围墙边界的扩张,凤凰苑学生街进一步发展外移,经营类型从最初的餐饮业拓展到小商品超市、服装店、理发店等。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凤凰苑学生街已逐渐成熟,可满足校内师生多样化的需求。2011年,紫荆苑4号楼投入使用,此举促进了紫荆苑学生街的成长,该区距离学校的商业服务设施较远,主要以满足学生生活基本需求的餐饮、便利店为主。该学生街发展较晚,又有校内非正规学生街的竞争,故该处学生街规模较小,多为临时摊位。

3.2校内非正规学生街的发展演变

随着校园建设的推进,校内非正规学生街经历了生成、发展、衰退,在其发展期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以下分阶段概述(见图6):

3.2.12006年新校区使用初期仅有凤凰苑一处学生公寓,且距离食堂较近,校内尚未出现非正规学生街。

3.2.22007-2008年各个学院完成校区迁移工作,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紫荆苑2号楼、刺桐苑3、4号楼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但该区域规划食堂还未建成,用地内有较多未拆迁房屋,校园内开始出现固定店面和I临时摊位组成的非正规学生街,主要分布在新建学生公寓周围及其通往教学区的道路两侧。

3.2.32009年刺桐苑1号楼2号楼开始施工建设,原来位于此处的学生街被清除,临时摊位一部分迁移至尚未开工的紫荆苑1号楼规划用地,一部分迁移至该区食堂的规划用地的民房周围。

3.2.42010年校园内紫荆苑1号楼规划用地、食堂的规划用地拆迁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此处民房全部被拆除,固定店面消失,半固定店面开始出现,商贩利用校园内的大榕树以及小型构筑物经营生意。

3.2.52011年紫荆苑4号楼建成投入使用,临时摊位开始出现。土木实验楼开工建设,原本在其用地内的临时摊位被迁移,但却产生了新的半固定式店面——临时工地房改造成的小卖部。

3.2.62012年紫荆苑3号楼以及该区域配套食堂开始建设,学校采取强硬措施对校内非正规学生街进行清理,摊贩被迫放弃校内经营,部分摊位转移到校外,部分转而在校内唯一未动迁的房屋附近租下摊位继续经营(见图7)。校内非正规学生街开始走向衰落。

3.2.72013年由于学校无法解决校内最后一座房屋的拆迁问题,紫荆苑1号楼只建成一半就已经投入使用。土木实验楼尚未完工,活动工地房内的半固定式店面仍然存在;大榕树下的半固定式店面处于学校绿化用地上,也未受到清理。如今,校内非正规学生街仅剩1个未拆迁的固定店面、5个临时摊位和2个半固定式店面仍顽强生存。

4

非正规学生街主要形成原因及其矛盾分析

4.1校园规划建设的局限性和过程性

超常的速度、超大的规模是当前大学校园建设的特点,设计和施工建设周期短,许多管理者对新校区的定位、容量和运作特点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校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资金情况、政策变化以及拆迁问题等不确定因素多,分期的规划以及总体的校园规划设计未必能按时全部实施。规划建设的局限性和过程性带来了部分校园规划功能的暂时性缺失,造成流线的不便利,这些为非正规学生街提供了生存空间。

4.2后勤配套的相对滞后

与市中心的大学校区相比,位于市郊的新校区周边没有完善的商业配套。虽然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迅速,但是仍处在探索前进的阶段,学校对后勤服务配套还没有足够重视,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这些低成本又便捷的非正规学生街与之形成很好的互补。

4.3拆迁村民的生计需求

为了应对社会上日益尖锐的拆迁矛盾,政府出台了一些新的拆迁政策,但是拆迁工作仍有许多困难,导致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用地很难完全征迁到位。安置补偿等问题更是难以让群众满意。失去耕地和住房的村民亟需解决生计问题,他们期望能在校内未建成的“灰色地带”经营一些低成本的餐饮业,获取相应的利益。

4.4大学生生活的需求

城市郊区商业服务设施匮乏,仅靠还未建设完善的新校区内部后勤商业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追求更多的物质精神享受,相对于学校内选择单一的食堂、超市,他们更趋向非正规学生街里多元化且低消费的选择,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再这里获得创业或者兼职的机会。

5 非正规学生街的启示

正如简·雅各布斯所说:“在改建扩建的规划中,不要急于去消灭这些街道和地区,在那里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学到些东西”(1964)。这些充满活力的街区是可以和学校差异性的共存,与大学一起发展成更为成功的区域。在高校逐步建设完善的过程中,非正规学生街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共存共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但这也给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带来了新的启示:

5.1学生参与的社会关系

学校相对单纯的学习环境,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学校的圈子里,人际关系单一。在非正规学生街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摊贩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非正规学生街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切身体会真实的社会生活,积累社会经验。

5.2学校与拆迁户

尽管有政策的支持,但学校与拆迁户的矛盾冲突依然不可避免,新校区征迁工作阻力重重,由于学生人群的特殊性,学校与拆迁户一旦爆发;中突后果将不堪设想。非正规学生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学校聚集了大量消费人群,虽然失去了农田,但是拆迁户通过自主经营或收取租金,都能获得相应的收益补偿或解决就业问题。

5.3资源的优化整合

非正规学生街则弥补了新校区后勤配套的不足,减轻了学校的后勤压力。将非正规学生街纳入校园建设过程的一部分进行规划,将会节约大量的后勤社会成本,同时也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5.4高校“文脉嫁接”的思考

异地新建的校区都会面临着某种程度上校园文化的缺失。校内顽强生存的非正规学生街在文脉方面带来了新的启发:在新校区规划的同时可以结合当地文化传统,进行“文脉嫁接”。例如在华大新校区基地内存在的一些闽南大厝,对其加以改造,纳入校内学生街的一个元素进行设计,甚至改造成工作室。在建设用地内保留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不仅能节约建设成本,而且能够传承当地文脉,创立校园文化特色(见图8)。

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范文5

教育成功新课改教学经验广东是我国最早实施新课改的省份之一。东莞是广东省的教育重镇,义不容辞地走在了新课改的最前沿。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莞的经济突飞猛进,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就由二十多个偏远落后的渔村小镇发展成一座繁华的新兴城市。然而一个隐藏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东莞人的重视,那就是教育问题。“经济发达,教育滞后”这是东莞人的自我评价。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把握新课改的契机,东莞政府拿出大量的资金倾注到教育事业上,推动教育的发展。

一、全市一心,团结互助

东莞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瞻远瞩,从大局着眼。他们的目标决不是旗下有两三所名校(高中)就行了,他们要的是东莞市教育的整体发展。

通过创建东莞教育网、东莞教研网,为教师们的教育教学、交流学习搭建平台;让各学校拆除樊篱,实现校际的自由听课;通过开展全市范围的各学科教研活动,实现了优秀资源共享;创立各具特色的名师工作室,使名师产生辐射性影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学校、各老师不封闭、不保守,积极地创造、学习,积极地提高。教师们善于交流,他们相信只有“杂交”才会出现更优秀的品质,所以他们喜欢说出自已的想法,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失败。东莞的教育教研呈现出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良好局面。大至一市,小到一校,精诚合作,开放搞活,使教育充满了活力。

二、教师修养,转变观念

东莞的教师们认为,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教师应该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教师更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条件。他们认为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三、学科建设,浑然一体

我们一行共到东莞的五所顶尖级高中——东莞一中、东莞高级中学、东华高级中学、实验中学、光明中学进行观摩学习,给我们触动最深的就是他们的学科组建设。

三个年级的备课组之上设大备课组。大备课组负责统筹安排,避免各自为政,实现三个年级一盘棋的整体规划。明确三个年级各自的分管目标。使教学内容精细化,避免重复。比如,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高一负责记叙文,高二负责议论文,高三负责综合应试。负责哪种文体就把哪种文体的方方面面都训练到位,不留遗憾。

“做好学科组建设,开好教研组工作会议,主持人很重要,他要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他的中心发言必须具有权威性、实效性。”光明中学的刘老师如是说。学科带头人就是这个学科的核心与灵魂。一个学科没有了核心与灵魂,必然如一盘散沙。培养名师势在必行。

四、教研活动,严谨求实

东莞教师的教研活动,不虚不浮,扎扎实实。全科组老师务必参加。整个活动过程,从说课到反思、从评价到总结,互相交流,认真记录整理。他们的交流没有敷衍的,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同观点不同形式通过教师间的提议、探讨、辩论而真实全面的体现出来,最后大家再讨论、争论,找出最佳的方案。评课也是切中实际,注重细节,甚至一句话怎么说都要讨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每天都会有收获,每天都会有进步。

东莞教师所做的论文、课题,都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都是他们教学过程中的发现与创造。做老师首先要做一个“真”人。老师不“真”,就不会有“真”的教育。

五、校本教材,要用要改

校本教材是东莞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它的地位和作用与必修课教材相差无几。校本教材是由该科所有老师群策群力共同编写的,是老师们智慧和才情的结晶。使用校本教材,不但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乐趣和效率。

每个年级对自己使用过的校本教材必须有所总结,做必要的记录和修改,然后传到下一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是如此。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资料都是优化之后的产物,这样就使得每个年级可以节约大量寻找资料的时间,而是要把时间用在资料的修改和提升上,所以这种校本教材的传承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六、课改课堂,不温不火

东莞老师的课堂,没有花样百出的教学手法,没有眼花缭乱的讨论,没有迭起的争论,有的仍然是安静的课堂,有序的思维,讲究师生的完美配合,师生一问一答的默契,学生听懂后的心满意足,老师授课后的成就感,能够在每一间教室里充分体现。或许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关键,或许这才是新课改的真谛。

一节课过后,每个人都有收获。把学校教育的关怀指向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充分地展示了生命的主体性,让孩子们主动地探求知识,自律的修炼品格,形成自尊、自立、自决、自强的人格特征。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教师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充分地体会到职业的乐趣。

新课改不需要花样翻新的课堂模式,需要的是务实的课堂风格;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课堂形式,需要的是高效率的课堂机制。

七、分层教学,效果显著

东莞的高中教学也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重点班、实验班和提高班。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把握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开课的速度。在实验班和提高班,每节课的课堂容量不是很大,教师上课的态度端正,并不急于把知识一股脑地塞给学生,而是循序渐进,耐心细致地讲解。学生们都认真地听讲,即使是提高班中的学生也没有趴桌子犯困的。

东莞也很重视特长生的培养。有一点或许可以借鉴,就是体育生不单独分班,而是均分到各班,一个班合三四个,化整为零,也就形成不了影响教育教学的“气候”,也有利于他们的成材。

八、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走进东莞的各个高中,就如同走进一座座文化的殿堂。教师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比比皆是。如东华高级中学正在搞画家黄宾虹的展览,老画家一生的辛酸坎坷和他独具风格的作品一览无余,既是艺术的薰陶也是作文的素材。革命传统教育展板,展示了我们党涌现出的一系列光辉人物,、向警予、张海迪、钱学森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时代的气息。报刊橱窗一天一换,向学生展示最新的社会动态和焦点问题。语文园地橱窗,展现的是“走进三国”主题,内容活泼而生动。作文比赛橱窗,获奖作品与小作者的靓照同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