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互联网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互联网概念范文1
1、导言
人类社会经济想要取得快速的发展,必须要借助能源的支撑,但大量运用化石能源导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安全生存。全球能源互联网致力于解决能源环境、资源配置、能源供需等问题,以全球视角审视如何利用世界资源,进而促进各个国家友好和平相处。
2、能源互联网定义
能源互联网是在现有能源供给系统与配电网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入融合了新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大量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和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互联起来,具有“横向多能源体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和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特性的显著特点,是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能源对等交换和共享网络,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基础构建的能源互联网络。能源互联网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实时、高速和双向的电力数据读取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3、国内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
中国研究人员在国家电网的支持下,也对能源互联网这一新兴技术进行了研究及探索,纷纷成立了研究院及研究专题,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均拟成立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发起了能源互联网研究专题等。但总体上我国的能源互联网研究相比于国外而言,起步稍晚,但势头很好。目前相关成果还较少,大多还处于起步、跟踪及相关概念的讨论阶段阶段。
开发和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及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作者在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的情境下,建立了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规划及生产模拟模型,并针对未来中国实现高比例再生能源的电源结构、跨区电力流动等开展了实证研究。
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政府管理者视角、运行者视角及消费者视角等讨论了能源互联网应具有的特征:可再生、分布式、联起来、开放式及融进去。进一步讨论了能源互联网的功能结构,同时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与其他电力系统相比所具有的关键特征。
此外,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角度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的内涵、特征等,并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讨论了能源互联网系统的组成部分未来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研究方向:控制策略、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和储能技术等;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电网加以改造,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网络、信息通信网络进行高度融合,构建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跨区域、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最终实现电网和信息网的变革。可再生能源互联网是由各种规模不同的分布式局域网组成,局域网间可实现电能流动的双向性及电能配置的高效性。进一步设计了固态变压器原理图、超级电容电池原理图及射频充电自供能原理图等,最后阐述了微电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互联性化和系统安全运行等方面阐述了能源路由器的内涵,同时设计了两层架构的能源路由器结构.
4、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手段及发展方向
4.1清洁能源开发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作为清洁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或可循环利用的特点。结合现有的创新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包括陆地发电、海上发电等)、生物质发电等技术可以逐步用于替代化石燃料燃烧发电技术,实现电力生产的清洁化。以太阳能发电为例,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步深入,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已经呈现出快速互联网化的趋势,全国已经有200多个电站、千万数量级的电池组件接入网络,实现大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
在能源消费环节要鼓励实施电能替代。相比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电能更为高效、清洁。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如鼓励电动汽车的使用,将减少对石油的消耗,可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
4.2广泛应用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对太阳能发电、风电、海洋能发电等一些间歇式电源具有较强的符合性、适应性,进而能够确保各种类型资源的有序接入,同时也能保证各类设备直接使用。将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等多种技术相融合,进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将建设智能电网和能源再生发展、物联网和互联网紧密结合,从而推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4.3特高压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其具有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具有抵制各种严重事故的能力,可以满足大容量、远距离的跨区输电要求,能够实现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开发和电力的可靠输送,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高压交直流将输电距离提升到2000~5000千米,赋予电网更大范围调配资源的能力,能够实现各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互联互通、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已建成投运了3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6条特高压直流线路。我国特高压工程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中国能源发展难题,而且对于解决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4.4突破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提高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为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储备是当前极为重要的事情。能源互联网由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信息数据交换技术、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控制技术等一系列尖端技术为依托,其中很多技术还远未成熟,需要国家集中一切科技力量去解决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的技术障碍,这样才能早日实现能源互联网的构想。
结论
总而言之,各项能源资源在为推进人类发展中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但由于运用不合理、开采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逐渐对生态环境加以重视,各个国家都在着手恢复生态环境,力求能够充分运用能源互联网,进而解决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真正推进各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业,孟坤,曹军威,程志华,高灵超,林闯.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05:1109-1126.
能源互联网概念范文2
【关键词】 能源 互联网信息技术 能源管理分配
前言: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危机也是所有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下,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产物――能源互联网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并为其提供可行的技术保障,因此在现阶段社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能源互联网概述
当前学术界已经开始了对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成果。在总结相关学者的研究经验,可以将能源互联网定义为:所谓能源互联网,就是在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智能管理技术基础上,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源储存装置等连接在一起后构成的电力网络节点技术,在该网络中,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与对等交换,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能源互联网由多个能源局域网络相连接后组成,包括能源路由器、配电网、储能设备等,能够同时满足并网、脱网工作的要求。整个能量路由器由固体变压器与智能能量管理组成,其中智能能量管理能够收集能源局域网中所反馈的数据,并且在获取能连储存数据后,能做出科学的决策。为了保证整个能源互联网的运行质量,在能源互联网控制中,需要保证上一级母线具有较高的故障处理能力,并且能实现对任何故障的快速隔离,最终保证运行质量。
二、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2.1能源路由器
能源路由器是整个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它作为能源互联网于信息通信的核心部件,是其技术水平的代表。在整个能源网络中,受能源路由器技术的影响,部分路由器分布在不同的结构上,并以局域网的形式存在,并且在整个结构体系中,能源路由器承担着智能控制单元得角色,控制着信息流量与能源流量在能源网中的传输情况。其整个传输过程可以总结为:可再生能源管理能源控制器并网装置?能源网接口。
能源路由器主要包括三个功能模块,分别为通信平台、控制器与固体变压器,在能源路由器运行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固态变压器的方式实现对电流的控制,进而保证了内部的能量运动平衡。
2.2储能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源互联网中的用户侧节点功能也发展明显变化,不再是单纯的能源消费者,而是以发电能力负荷节点的角色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必需要配备相当规模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来强化网络运行质量,并相应的抑制大量清洁能源并网后所产生的波动。
就当前技术水平来看,常见的储备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技术、物理储能技术、电磁储能技术等,同时考虑到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单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数量多、连接程序繁琐,因此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主要转向了S0C(荷电状态)、性能监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中,通过构建高精尖的估算模型,实现对储能的有效控制。同时就系统运行而言,通过有效的权衡不同储能系统运行,能够优化储能系统的使用目标与约束条件,最终完成储能系统的最优化配置,最终更好的满足能源互联网的运行要求。
同时,储能技术还有个主要特点就是面向用户,这就决定了储能技术的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实现大规模储存的主要手段为电池成组技术,在实现成组后,能够保证储能单元的高效运行,并保证运行寿命。
结论:本文重点研究了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相关问题,并对其技术内容进行研究。总体而言,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管理的主要趋势,在未来社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对相关学者而言,必须要针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不同技术条件下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缓解我国能源危机提供帮助。
参 考 文 献
[1]张宁,,康重庆,等.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技术:研究框架与典型应用初探[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15):4011-4023.
能源互联网概念范文3
现在,在最中央的6号展厅,属于它的主宾叫阿里巴巴。
但是,德国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自豪感,“工业4.0将帮助中国提高25%-30%的生产率,2045年中国将拥有和美国,德国,日本一样的生产能效和产品质量”,一位熟悉中德两国经济情势的媒体人士写道,“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中美两国的工业体系量级都在3万亿美元量级。这个市场的数字信息化过程中,中国将和德国一道站在最好的世纪开端。”
2015年,CEBIT展会的主题口号是:D!conomy。 移动性,社交化,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这些曾经新潮时尚的词语纷纷往后站,“数字为始,经济为主”,这个口号的内涵是:不是实体经济互联网化,而是互联网必须深入实体经济内部。在中国,它有个新的名字叫“互联网+”。
近期很多来德国访问的中国企业都在关注工业4.0这个概念,不管是官员还是企业高管都非常想明白:工业4.0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革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国家,德国人终于在自己最弱的市场概念推广上扳下一城,西门子和SAP这两家企业在这个领域不遗余力的推广试验,试图在信息科技层面更多的与中国这个最大的信息产业市场国合作创新。
但提到德国的IT创新或者知名的德国IT企业,大部分中国的互联网人士一定一无所知。很难想象雷军,李彦宏,周鸿祎这些人来到德国之后,会找哪些人才可以和他们坐在一起,动不动上亿的用户量足以把任何德国的Start-up们都吓趴下。而且骨子里看重实体产业的德国人也未必就看重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互联网大佬们,看日程安排就可知,工业气息浓厚的老牌软件企业东软集团的董事长刘积仁先生的发言被排在更显耀的位置。
德国,拥有完全与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创新意识和互联网精神。举个小例子,笔者毕业于德国最好的信息工程技术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周围毕业的最好的德国 IT硕士和博士们,大部分就是去附近50公里的ERP软件巨头SAP的总部工作。而德国本土的所谓互联网门户企业Web.de,相当于我们的新浪搜狐这样的网站,基本上根本无法吸引高校毕业的精英人才。
在德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会想到去创业。绝大多数最优秀的人,想得都是如何优雅舒适的呆在“体制内”。只不过这个体制内,指的并非是光宗耀祖的皇粮古制,而是在德国积累多年互相依存的大工业全景生产与科研系统。
如果我们比较德国与美国的互联网及工业生态圈,会发现表面上德国的信息产业虽然没有美国那么风光无限创新不断,但其实质更接地气更注重于传统产业的结合。所以最实际的选择就是,美国IT名校毕业生去的都是硅谷的谷歌脸书,而德国最好的信息学精英喜欢去的却是宝马奔驰这样的大公司,参与的是汽车电子化智能停车系统这样的具备充分工业色彩的项目。
西门子最近推出一个集合了大数据和车联网概念的停车系统,可以非常好的诠释这种差别。在欧洲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交通流量,是来自愤怒的司机们在寻找停车位。于是西门子开发了雷达停车位系统,用来解决这样的拥堵。今年四月起,西门子公司将在德国柏林,对40个停车位搜索雷达传感器进行测试。这些传感器被装置在柏林街头的路灯上,每一个探测器能扫描30米范围的路面状况。扫描结果数据将通过智能手机APP传输给用户,通知用户哪里有符合他们车辆尺寸的潜在空位,然后导航仪自动将用户的目的地到达区域指向附近的这个空位。
这样的思路才是真正地大数据和车联网应该带给我们的生活改变。而这,与勤劳富裕的中国互联网精英们的思路迥乎不同。这里人们更关注的是入口,是转化率,是流量导入。昨天刚刚获得2000万美金的e洗车就是明证,虽然他们也号称是车联网概念,但他们提供的是用户利用互联网预约洗车和上门服务,然后试图抓住入口挤入汽车后服务市场去卖轮胎卖配件。
E洗车这种创新在德国很难获得资本青睐,且不说这种逻辑是否能被认可为创新,从实际出发,德国每个加油站都可提供洗车,城市配备很多大型洗车站且都是自动化洗车流转线,大多有电话有网站无需排队方便便宜,更重要的是,上门洗车这种个性化的行为太浪费水不利于环保回收且效率低下。如果资本把钱投到这里,表面上看红火了一堆年轻人的雄心勃勃,实际上对社会资源整体造成极大的浪费。
因此,滴滴打车在德国没法红,因为所有的出租车公司都有自己的APP和预订电话,而且车辆配置合理;非常准拿不到风投,因为所有的机场和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APP和移动网站,而且飞机很少航空管制。余额宝不可能秒杀银行,因为所有的银行早有网络营销和APP移动产品,而且金融监管严密一视同仁。
对比德国我们再看中国,为什么出现这么多风生水起的互联网企业,原因很简单:传统产业缺位互联网,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紧张和生活习惯扭曲: CEBIT的网站大数据告诉所有德国人,83%的中国年轻人钟爱网上聊天,每周要在网上购物8.4次。这对一个热爱自然崇尚自由的国家来讲难以想象:如果天蓝蓝水清清,不堵车人不多,商场环境好可以代管小孩,到哪吃饭都有位置不会排成长龙,购物中心的世界名牌不会价格贵出一倍,汽车的后背箱设计合理能装下更多货物,我们不相信中国人就真的爱躲在家里拼命戳手机。
大环境的乏善可陈,巨大的市场规模效应,吃喝拉撒的刚性需求,造就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繁荣。但是这无形之中也反映出了在后工业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将要走入的困境:极度缺乏对工业和社会进行数字改造的诚意和能力。
“所有生产层面的数字化就是工业4.0,所以生活层面的信息化就是互联网+”,不知道一心一向来欧洲拓广市场的马云,有没有这样的底气和视野能在德国开宗明义的讲出这么掷地有声的话。也许对于Jacky Ma来讲,见见万宝龙和香奈儿的总裁,让他们尽快入驻天猫才更是当务之急。
也许对马先生来讲,大数据计算一下每天1亿只包裹所消耗的汽油和排放的CO2与人们去商场超市自行购买的差值基础上衍生的国家GDP生产整体优化模型还是一个太过复杂的任务,远不该由一个互联网企业来承担,但集中了一个国家最优秀的数据分析人才的公司,是否可以思考的更长远一点:如果正如人们呼吁的那样,石油化工系统打开,能源电力市场化,公共交通项目PPP运营,金融保险投资需要更多的信息支持,我们上哪里去寻找到那些既懂编程算法,又懂工业生产流程的互联网人才?
即使在德国这样号称互联网与工业结合的非常好的国家,长久以来也存在这样的抱怨:不懂医院看病流程的IT专家设计的云处方病例分享系统就是不给力,不明白交通管制要点的城市信号灯系统很难奏效。IT专家们总是一脸无辜的看着暴跳如雷的客户项目经理:爱莫能助,我只是个码农。
但是随着工业4.0 这个概念的推广,传统工业系统支配下的德国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真正的互联网精神,不应该是IT和互联网界人士强加给社会普通人士的投机诱饵,而应该是互联网工具化后的全景渗透和数字经济引导。
换句话说,正如英语在欧洲已经不算是外语而是商务语一样,互联网+时代下的情景实现只有一条路:不是传统工业的人才去学习四不像的互联网,而是互联网的从业者们,你们必须懂点传统工业流程,你们必须主动去服务传统业界。很多时候,虚无的概念炒作和投资无法实用不是传统企业不懂互联网,而是互联网的人们已经无法再懂工业化。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无需刻意拔高德国这个仅仅相当于云南省大小的国家的危机感,但更需要人们体会的是,完善的工业结构使得德国的经济发展具备了超越美国的互联网结合基础,至少在能源领域的确傲视天下——能源互联网在德国已经端倪必现,而对此,BAT可能还闻所未闻。
所谓能源互联网,不管其定义有多么复杂和繁乱,最终试图营造的社会模型却几乎不用争议:人们的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屋顶光伏、电脑手机等等都变成互相联网的一分子,未来每个人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指标和生活需求都能够被打通变成数字化坐标,未来生活的每一秒钟各种需求都能被积聚起来被导向最有效的生产供给,在这种庞大的能源互联网体系下,环境保护的需求将被获得最大程度的尊重,而同时经济效益也成为人们生活行为的巨大驱动力和制动力。
能源互联网的极限,就是把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顺应需求这样一个商业逻辑,转换成为整合需求以优化生产达到节省资源这样一个新的哲学体系。这一转变与互联网近十年近乎独立的自由发展相比,需要更多的工业耐性和创新勇气,但同时这也是人类发展必然可能出现的一种事实: 互联网发展,并不能仅仅限于做增量。
能源互联网概念范文4
互联网
——污染和耗能大户
你可能想不到,随着互联网用户和设备迅速增多,互联网的资源、能源浪费也变得十分惊人。比如,现在个人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的数据处理速度已经相当快,可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使用者来说,只利用了电脑CPU的一小部分,大量的处理能力实际上是闲置的。许多电脑一天也许只使用几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里CPU也是闲置的。这就造成了电脑运算资源的浪费。互联网时代离不开服务器,大量的数据储存在各大公司的服务器中,供人们调用。有的服务器满负荷运转,还是无法满足用户的数据调用需要,而有的服务器却长期闲置。
此外,服务器也好、个人电脑也罢,在工作的时候都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同时还要面对设备温度过高的散热问题,能量的损耗相当可观。比如美国著名的互联网公司脸谱网,其数据中心主要由一排排的服务器构成,占用了数十万平方米的面积,为了给这些设备降温,脸谱网甚至配置了工业制冷系统。
美国《纽约时报》对互联网的能源消耗进行调查后发现,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清洁行业的互联网行业,实际上是污染和耗能大户,大型数据中心的电力中,90%以上都被浪费掉了。而要满足全球所有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需要30座核电站的产电量!这么多的电力其实只有6%到12%左右用于数据运算,剩下的电力要么完全浪费掉了,要么用于维持服务器处于闲置状态,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网络使用高峰。
远程出租电脑使用时间
在全球能源短缺、能源价格高涨的时刻,互联网业内人士面对手中昂贵的用电缴费单,再也坐不住了。2006年,世界著名互联网公司谷歌的首席执行官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
天上的云还能计算?其实这里说的“云”只是比喻互联网,过去人们在图示的时候用一团云来代表互联网。所谓云计算,是指互联网上的计算资源按需分配,可以进行流通。具体说来,如果你的电脑每天有十几个小时的闲置,你就可以把这十几个小时通过互联网出租给别人,别人借助互联网登陆你的电脑,让你的电脑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大型公司的服务器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旦某些服务器出现闲置,就可以通过各种协议,允许他人使用这些服务器。
从2007年开始,谷歌公司与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合作,在美国大学校园中推广云计算计划,他们给大学提供了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持,其中包括了服务器和软件平台,使大学可以开展大规模的计算,同时还节约了资源和能源使用量。
把服务器搬到荒漠去?
其实云计算的概念雏形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了。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还是非常昂贵的设备,普通的公司、学校根本买不起一台计算机,但是这些机构又迫切希望能够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各种计算,于是许多人产生了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想法。但是当时互联网等技术还没有诞生,人们只能是排队在计算机房门外,等轮到自己使用时进去。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但人们毕竟要赶到计算机的所在地,而且时间安排也很苛刻。
能源互联网概念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 安全防护 网络边界 应用安全 数据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30-02
1 安全防护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实质就是以系统的概念,从信息系统的物理、边界、应用、数据、主机、网络、终端7个层次进行统一的安全设计,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2 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概况
笔者参与的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采用集中部署、分布式计算模式,平台系统主体:采集服务器、SCADA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及交换机等设备部署于信息内网,WEB服务器部署于互联网,同时满足从信息内网采集、提取、分析数据,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的需求。
3 平台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3.1 物理安全
能源互网综合服务平台物理安全,主要是按照A级信息机房标准进行建设,配备UPS电源、精密空调及新风系统、动环监控、门禁、消防等分系统,从机房位置选择、机房出入控制、防盗窃和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度、湿度控制、电力供应、电磁防护等方面开展防护。
3.2 网络边界安全
边界防护通常采用部署正反向隔离装置和防火墙,实现网络边界的访问控制和安全隔离,通过网络设备安全防护、网络安全审计、入侵防范、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的目的,实现入侵事件的审计与追踪。
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存在4类网络边界:信息内网横向域边界、信息内网纵向边界、信息内外网边界、信息外网与第三方网络边界。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信息外网第三方边界:网络访问控制、网络入侵检测、日志记录与审计;信息内网横向域边界:网络访问控制、网络入侵检测;信息内外网边界:逻辑强隔离装置、网络入侵检测;信息内网纵向边界:网络访问控制、网络入侵检测、边界流量监测。
3.3 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通常采用面向应用系统的身份验证、访问权限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保证应用系统及子系统间通信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保障应用的可用性。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主要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安全防护。
身份认证:单点登录跳转、高强度密码策略、密码加密存储、cookie不存密码,认证信息及时销毁策略;支持锁定账户、实施登录三次失败锁定账户策略;限制同一账号同时在多个IP登录。
授权:基于角色控制访问,细度权限控制{修改、只读、隐藏}。
输入输出验证:URL过滤;正则表达式输入验证;sql注入参数验证。
配置管理:只允许管理员授权;禁止Web页面直接浏览服务端的目录和文件;账户口令加密保存。
会话管理:服务端存储会话认证信息和有效期;会话ID随机;登录信息凭证加密传输,post方式传输会话凭证;网页的头部拥有登出链接;注销即刻清除会话,限制会话时间,超时自动清除。
加密技术:基于DES对称加密算法;密钥通过MD5或DES对称加密算法保存在数据库中。
参数操作:随机会话id标识用户;基于POST方式提交页面表单;客户端js验证和服务端验证两种方式对客户端的输入值校验。
异常管理:统一出错页面,异常出错信息记入日志。
日志与审计:关键操作自动审计;审计日志记录在数据库中;敏感数据强制审计,非敏感数据通过配置方式来开启审计功能;审计信息的页面只能浏览和查询。
应用交互安全:通过WebService接口与第三方系统集成;基于xml方式与第三方系统交互数据,通过WebService方式传输。
3.4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防护主要是采用MD5加密算法处理,实现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保护。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安全主要从以下3方面进行安全防护。
(1)数据存储安全:用户账号及鉴别信息采用MD5加密算法处理后在数据库中加密存储;用户账号及鉴别信息不在客户端存储;设备台账信息通过程序逻辑校验及数据库约束条件实现完整性,避免非法字符;业务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系统配置信息(用户口令等)采用MD5加密算法处理后在配置文件中存储;移动终端业务数据通过程序逻辑校验及数据库约束条件实现完整性,避免非法数据。
(2)数据传输安全:用户账号及鉴别信息采用MD5加密算法处理后传输;客户端加密后将设备台账信息传输到服务器端;系统配置信息(用户口令等)传输过程中使用MD5加密算法处理;移动终端业务数据通过终端安全专控软件加密后传输至安全接入平台,解密后传输至业务系统。
(3)数据备份安全:用户账号及鉴别信息、设备台账信息、业务信息,实时同步到灾备中心并周期备份;系统配置信息(用户口令等)、移动终端数据进行周期备份。
3.5 主机安全
主机安全主要针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进行安全防护设计。操作系统安全主要措施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病毒、入侵防范、漏洞扫描、更新安全补丁、资源控制、安全审计、数据备份、安全加固;数据库安全措施主要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漏洞扫描、数据安全网关、更新补丁。
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并采用操作系统账号唯一性机制实现主机身份鉴别、访问控制防护,入侵防范、恶意代码、病毒防护,以及主机安全加固,安全审计等。
3.6 网络安全
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的网络环境,包括核心交换设备、汇聚交换设备、接入交换设备、边界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主要从网络设备安全和通道安全两方面进行安全防护。
网络设备安全主要从设备安全管理、设备链路冗余、网络设备处理能力保证、漏洞扫描、设备安全加固、配置文件备份6个方面进行安全管控。
通道安全依据通道类型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光纤专网:通道专用;限制终端接入IP地址;开启网络访问控制措施。
运营商无线网络:采用无线APN专网,与公用网络隔离;终端使用安全加密卡与安全接入平台建立加密传输通道。
WiFi:禁用SNMP服务;限制信号覆盖范围;禁止SSID广播;配置MAC地址过滤,使用访问控制列表;禁用DHCP服务;开启WIFI终端审计;开启802.1x认证和密钥管理;使用WPA1或WPA2协议加密机制,对WIFI无线接入的数据流进行加密。
WiMax:开启WiMax终端审计;开启PKM协议,采用公钥密码技术实现身份认证、接入授权以及会话密钥的发放和更新。
3.7 终端安全
通过安全接入平台实现各类接入终端的身份鉴别、数据加密传输安全接入需求。
4 结语
作为沟通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面向互联网客户,提供实时精准化定制服务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在建设之初就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系统安全适用“木桶”理论,必须以系统的观念,统筹规划并落实各项信息安全防护设计,才能补齐短板,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能源互联网概念范文6
3月9日,智车优行CEO沈海寅驾驶着“第一辆能开上舞台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奇点汽车召开了一场会,这辆开上台的概念车,令那些想要看PPT造车的围观者有些意外;3月16日,互联网造车另一领军人物——乐视超级汽车联合创始人丁磊了乐视生态全景图,继宣布与北汽、阿斯顿·马丁、FF以及易到用车的合作之后,再次宣布乐视车联将与三大汽车主机厂全面合作。
除此之外,互联网造车在汽车行业渗透的速度还体现在硬件方面。一方面,包括博世、英飞凌等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开始与国内互联网造车公司接洽并为其量身定做零部件和方案;从另外一个维度而言,国内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正在逐渐形成。此前,专注智能硬件供应链的硬蛋就宣布与智能汽车制造商智车优行达成战略合作,以期未来共同打造智能汽车生态。“现在的汽车行业正好处在一个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折点,又是正好从非智能汽车向智能汽车的转折点,这是一个大的契机。我个人认为(造车的硬件)全部重来不现实,但是站在巨人肩上确实可以开辟一番新天地。”一位互联网汽车的创始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无论愿意或是不愿意,主动抑或被动,汽车这个传统硬件产品正在接受来自互联网的洗礼,而互联网企业背后天然的数据优势、技术驱动力和对于用户的新定义,已经决定其要对传统的汽车产品进行改造。
虽然目前关于互联网造车硬件能否过关的质疑仍然没有停止,在全民造车时代,用车联网、智能汽车和共享汽车的概念讲故事的嫌疑也使得质疑声愈演愈烈。“汽车公司做IT和IT公司做汽车,你觉得哪个更容易?”3月16日,宝马集团董事萧绅博向记者表示。这家全球销量最大的豪华汽车,成立超过百年,它的看法代表了一般车企的看法。
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如乐视、蔚来汽车等来势汹汹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将大众对于汽车硬件的不安全感扒下了一层外衣,并越来越多地挑战行业内的“大老们”。“来自汽车行业外的竞争,也使得我们要做出一些改变。”宝马集团董事长哈拉尔德·科鲁格(HaraldKrueger)表示。这场造车的“硬件之争”已经开始变得更有意思。
硬件之争
作为国内汽车领域大佬级别的人物,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分别在不同场合给热火朝天的互联网造车企业泼过冷水。李书福认为“互联网+汽车”是大趋势,但不等于“大号手机+电子商务”,一些互联网企业造车目的不纯粹,有圈钱的嫌疑;王传福则质疑互联网汽车不具备颠覆汽车这一传统制造行业的条件。
作为“被入侵”领域的领军人物,上述言论的立场可以理解,但是作为被质疑者,互联网汽车团队的确需要解决其在造车硬件上的短板。“目前互联网企业造车,往往是先有概念,然后开发操作系统,再加上代工厂的硬件,把造车这件事想得太过简单。但是造车不简单,要有敬畏之心。”李书福的“炮轰”可谓正中互联网造车的痛点。
一般而言,汽车从设计开发、供应商到制造的全行业流程的核心数据都是被厂商垄断的,在汽车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造车企业没法突破这样的封闭产业链。对此,互联网造车者也深知,必须靠自主研发来完成支持其智能系统方面的硬件,这是任何“外来者”都无法回避的。因此,在过去这一年的时间,互联网造车大军不管是密谋人才布局抑或是进行战略上的合纵连横,再或是“闷头造车”,全都离不开硬件两个字。
声称“每个螺丝钉都是自己制造”的乐视超级汽车在汽车方面的布局较为完善,一方面在积累经验,一方面在取长补短。目前乐视汽车已确认阿斯顿·马丁将成为未来乐视超级汽车的代工商,未来阿斯顿·马丁还将为乐视提供研发支持,利用其在高端车型领域的造车经验帮助乐视打造超级汽车。对于智车优行而言,其硬件团队成员比例已经达到30%,此外智车优行造车对外宣布的提案是确认三电系统方面的合作伙伴并引入其平台和技术实现生产的落地。
“很多人对于互联网造车有误解,在硬件方面与主机厂或供应商合作被认为是单纯的代工和生搬硬套。”汽车行业分析师赵宇告诉记者。但实际上,现在互联网造车主要集中于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不少互联网企业参与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中。而一旦成功打通硬件行业上下游,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智能汽车领域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市场壁垒限制。“我觉得制造合作和代工是完全不同的,制造合作就意味着我们要一起参与包括生产线的设计、整个质量的控制、整个生产的工艺改进等等。造车方面,我们会寻求能够达到我们质量标准的合作伙伴。”蔚来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强调。
整合的力量
“苹果里面并没有创新的硬件,他仅仅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把不同的东西集成在一起,给你一个全新的体验,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是这样的。“沈海寅认为,互联网造车的机会并不在技术上的创新,相比于互联网造车在软件方面的优势,硬件的资源整合和思维创新更加重要。
事实上,互联网企业介入智能汽车领域后,对行业的进一步改造已经开始。对于智能汽车市场的硬件而言,不管是硬件平台还是供应商,都已经度过了市场的培育初期。
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国内的智能硬件创新平台已经开始主动接洽智能汽车制造商。目前,硬蛋科技宣布与智能汽车制造商智车优行达成战略合作,开展共同进行的造车计划,希望解决的是智能汽车制造现存的前装后装领域的痛点。对此,硬蛋副总裁刘宏蛟表示,硬蛋造车优势在于供应链整合,硬蛋会依托已有平台优势,并通过多种互联网举措,以互联网基因精益供应链配置。“硬蛋更多地是给大家打造一个共享的平台空间,我们专注供应链,提供一个合适的供应商,包括在元器件采购、交换平台等方面会做支持。在B2C方面可以对资产服务、体验服务、导购等服务提供合作,是一套非常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科通芯城副总裁胡丹妮认为,科通旗下硬蛋为未来的互联网造车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就供应商角度而言,对互联网造车硬件的态度也从过去的观望变成主动参与。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表示,博世并不排斥互联网企业的需求,“如果觉得博世能够给他们提供价值,我们就愿意服务,愿意合作。”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汽车电子业务负责人及高级总监徐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其透露,英飞凌已经和乐视、蔚来汽车展开合作,“他们第一关注的就是速度,需要非常强的技术和项目支持,我们现在也在硅谷内部设一个团队,对他们的支持分为传统企业技术和项目的合作,以及了解汽车行业的经验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