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1
一、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是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广泛,我们可以选择各少数号箕文化中优秀、健康、积极向上的、适合幼儿教育的民攻工化内容开展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在幼儿服饰文化教育中,将最具代表性、最具特色的各民族服装袖类、规范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受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服饰美,激发幼儿在遵循传统工艺的同时,乐于运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培养幼儿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幼儿饮食文化教育中,我们以最具民族特色的小吃和土持名产为内容,让幼儿在欣赏、品尝、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对其品种、营养价值、制作过程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进而产生以家乡的饮食文化引以为豪的情感;在幼儿民族歌舞文化教育中,我们利用少数民族舞蹈、音乐、乐器对幼儿实施美育,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民族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特点,从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美,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幼儿传统手工艺文化教育中,让幼儿感受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精美和实用,激发少数民族幼儿用勤劳和智慧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幼儿民俗风情文化教育中,我们通过让幼儿了解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情和民族风貌,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中了解少数民族礼仪,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形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二、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原则
(一)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应体现文化多元性和文化本土性并重的原则
儿童是在一定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的,在幼儿园组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时,既要考虑文化的本土性,重视教育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又要考虑时展对儿童的要求,把这些教育内容组织在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中。确定音乐的民族性质,从幼儿最感兴趣的动作活动入手,了解民族的基本情况,从而为理解表现音乐做好准备。
如音乐活动《冬不拉的传说》中,主要体现的是新疆的乐器的悠扬,新疆乐曲的欢快、让人的心情舒畅。但在活动初期,我发现本班幼儿对民族文化因为比较抽象所以了解的不多,比较薄弱。于是我寻求家园的配合,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有关新疆的内容,翻阅各种材料。首先,找了新疆舞的光盘,在幼儿加餐时间为幼儿播放,引导幼儿观察表演者的服饰,了解新疆人的衣着打扮,观看新疆舞蹈中的动作。同时在表演区提供新疆的舞蹈服装,方便幼儿表演。同时提供了相近的音乐《娃哈哈》,作为幼儿表演区的音乐,帮助幼儿随音乐掌握音乐的节奏,练习民族舞步,这样再听《冬不拉的传说》音乐后,孩子们寻找到相同的音乐特点,节奏感强,有鼓点节奏,四分之三拍。这样再表现音乐时幼儿的已有经验就发挥了作用,从而可以更有利的展现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三、同伴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掌握音乐的特性,深化民族情怀。
经过这些前期的铺垫后,幼儿慢慢开始对新疆的民族风情有了些了解,并开始感兴趣。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他们开始关心《冬不拉的传说》音乐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因为对乐器的已有经验不多,所以他们大多数想到的是小提琴,大提琴这些西洋乐器,我们便帮助幼儿分析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特点。但幼儿很少想到民族乐器。之后我们便开始了新疆民族乐器大收集,孩子们回到家后,与爸爸妈妈一共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家知道的新疆常用民族乐器,并将图片带来幼儿园与其他幼儿一起分享,并用语言描述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孩子们对新疆越来越感兴趣,随着对新疆越来越多的了解,我们的音乐活动也来到了中期,孩子们可以跟着《冬不拉的传说》音乐,做着新疆舞蹈中的动作,如:手腕花,动脖,脱帽位翩翩起舞。之后,孩子们渐渐的关心,新疆人吃什么?新疆什么东西最好吃?通过大家的搜集,交流讨论得到了答案,新疆人吃手扒羊肉,新疆的羊肉串,葡萄最好吃!慢慢的,在娃娃家,孩子们开始了“卖羊肉串”的活动,这时我们在娃娃家提供材料,在各个领域让幼儿既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从中得到经验,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同时还让幼儿欣赏不同的民族歌曲,使幼儿感受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不同的民族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欢乐,体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情怀。
四、选择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在合作中演绎民族的团结。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2
1旅游业与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云南旅游业已从简单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模式。云南省世居着25个少数民族,而每个少数民族又因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都不同程度的展示着他们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民族史诗、审美情趣、工艺文化、思维习惯、语言模式等。它们是当地少数民族身份的标志,是他们文化的基因,风雨无阻世代的延续着这些文化符号,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盛宴。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方针中可以看出,目前云南旅游业已经从普通的行业向支柱产业转变;从吃住行游购乐到现如今的文化精品旅游发展转变。如去石林风景区便会欣赏和体验到淳朴、纯真的撒尼彝族风情,当地阿诗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以及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和中国“牛王”争霸赛,使得当地彝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再如,风花雪月的大理更是把旅游与当地白族文化演绎的出神入化,去欣赏当地白族特色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品尝白族人家特有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到热闹非凡的物资交流会三月街赶集市和品尝浓郁的白族小吃;感受白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扎染艺术;体验白族的,去佛香妙国接受佛教的洗礼——独具地域特色的本主崇拜、崇圣寺三塔、观音阁;到蝴蝶泉去感受金花和阿鹏的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等等。从目前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云南每个地州都根据本地核心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到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彝族文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感受白族文化;到丽江市体验人类文字活化石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感受母系氏族的摩梭族文化;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感受那具有浓郁藏传佛教的藏族文化;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感受傣族文化。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在每个地州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已经与云南旅游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欣赏云南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游客也感受到了浓郁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服饰艺术、歌舞表演,到饮食文化等等,它们与汉族文化有着天壤之别。游客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时都会情不自禁的为之感动,游客在心灵深处与当地异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碰撞。因此,可以说没有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不会有现如今的多样性,更不会有那么多的游客蜂拥而来。云南旅游产业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就像火与柴的关系,有火没柴,柴自然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反之既然。
2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猛进,一方面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少数民族的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发展旅游业接待大批游客,不得不改变传统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使得钢筋水泥取代了传统少数民族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外来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当地年轻一代逐渐被游客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改变和同化,他们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一种不认同感。这种现象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一种矛盾关系,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急功近利引起的文化变异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的矛盾由此而生[1]。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由原来的村寨文化逐渐的转变为城镇文化现象。外部属于显性旅游城镇化;内部是当地村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观念意识和生活习惯的旅游城镇化,属于隐性旅游城镇化,就文化的流变、保护和继承而言,后者的影响更为深刻[1]。这种现象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这种隐性的文化变迁意识在逐年增加,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此,当地少数民族无意识间,加快了传统文化变迁的进程,使得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迁,甚至导致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所同化或消失[2]。例如,近年来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地的旅游业发展势不可挡,居住在这四地的少数民族中,有近一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儿童基本不会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是他们继承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久的将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将会丧失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这种现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同时对于本民族服饰艺术的传承来说更是一种尴尬的局面,服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媒介和载体,其中浓浓地渗透着一个民族历史变迁、、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及生产劳动等[3]。但目前多数少数民族的居民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更别提是掌握本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刺绣技艺,多数当地人也只是象征性的穿着一次本民族的服饰为的就是迎合一下相关旅游项目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这种现象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不仅不利于当地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更是加快了本民族文化变迁和消亡的进程。以周城扎染为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周城村的决策者们大胆提出靠扎染业来启动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推动扎染业的战略思想。近20年来,周城村的扎染业与旅游业相互依托、相得益彰、并驾齐驱。1992年,周城被云南省旅游局命名为“白族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4]。目前前往大理旅游的游客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前往周城,去原产地去购买扎染工艺品的同时,感受周城白族的本主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宗教礼俗等等。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周城白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虽然是流动的、发展的,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盲目的为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加入现代审美元素,大量开发游客可能喜欢的图案和产品。从产品来看,工艺是白族的,但视觉为现代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固然是件好事,但试问是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认为这是他们所需要的。游客前往某地旅游,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当地的纪念品,其本质就是想购买到当地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造。适当的进行变化,是时代的需求,但所有的产品都呈现同一面貌,进而逐渐失去了本属于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当地的文化创业者,应坚守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缤纷杂乱中应固守本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保留其特色,让文化的烙印更加的清晰。近年来,周城白族扎染工艺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相当紧密,算是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较为成功的实例。从周城白族扎染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制作者太依赖于旅游业,他们太在意游客的想法,想尽一切办法在创新扎染图案。其实游客想要的还是那些当地白族扎染中传统的图案,图案的含义游客不需了解,游客们要的就是那神秘而又古奥的白族扎染图案的产品,而不是现在市场上所见到的这些现代扎染产品,其图案的民族属性不清晰,工艺简单。由此看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中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失去了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者的身份。因此,他们应该紧紧跟随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前景,认真、扎实的做好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变的话,还不如用心去研制如何加强和提高传统植物染色的固色工艺,把传统做精致,彰显其特色,便是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3如何保护与传承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是世居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推动民族的繁荣[5]。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面前自觉不自觉的退缩,让外来的文化有了入侵的空间。文化入侵和文化同化是一种文化现象走向衰退和消亡的象征,在当今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是阻止和降低文化同化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一种文化中的认同往往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它导致了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6]。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并不能取决于外界,而只能从本民族民众出发,在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加强对本民族文化高于外来文化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化和异化现象。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供不应求,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对象。这些工艺品本是当地少数民族日常所用之器物,其生产只是为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所需。但旅游产业的介入,需求之大,传统的手工文化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工艺文化的工艺品逐渐被工业化大生产所代替。在工业化及市场化的浪潮下,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作的部分民间工艺在竞争中丧失了优势,民间工艺传承失去了动力,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出现失传甚至消亡的现象[5]。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是当务之急,在工业化大生产旅游商品的前提下,应加大扶持传统手工制作,鼓励一些民间艺人继续从事手工制作少数民族工艺品,同类商品因制作工艺不同、手法不同,价钱应该有大的区别。以少数民族的纺织品为例,同色、同花型的商品,如果机器大生产的价格为100元,那么手工制作的就应该在500元以上,由游客来做选择,而不是由旅游市场的决策者来决定商品的命运。传统手工艺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时,其愿意从事制作的人群就多起来,这样游客对市场上商品的选择余地就大,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就能得以健康有序的保护与传承。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云南省,一方面旅游业为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了经济上的获益,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又受到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如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又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又如何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该如何跨越时空,使得传统与现代并存。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部分理论也应用于实践之中。例如云南多地也相应的建立了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和生态博物馆等,成为目前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7]。不可否认,上述保护方式在不同时期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致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俗文物,被及时抢救和收集[7]。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方式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在操作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停留在口头层面;同时文化是以人为载体,当地少数民族的思想和观念与他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是他们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这些已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身上。例如这些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以及生态博物馆,也只是对这些文化的一种静态的保护,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笔者看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面提到的三种保护方式也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保护还应该是从加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起。从文化保护的内隐和外显模式做起,文化的根基在于传承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强化和加强载体的认识观念,提高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族群凝聚力,才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最为本质的基石。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3
1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价值
1.1 满足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内在需求
民族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内涵之一,但是,很多少数民族逐渐汉化。通过社会观察及访谈发现,家长很少会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但参加过南宁国际民歌节或看过电影《刘三姐》的幼儿都非常喜欢广西的山歌,说明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和好奇。人本主义课程以自我实现为课程目标,提出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原则。对于少数民族幼儿来说,他们的自我实现就是学习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在未来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同时体现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课程内容才是适合少数民族幼儿学习的。
1.2 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园因地制宜,结合民族节庆日和民族艺术节活动,开展一系列本地特有的民族节日的具体活动。例如,毛南族一年一度盛大的传统节日分龙节,家家户户蒸起五色糯饭和粉蒸肉,折回柳枝或竹枝插在中堂,密密麻麻地粘上五色糯饭,名为“丰收树”,意寓农家当年五谷丰登。在此期间,可以让幼儿参加完当地的节日后在幼儿园内摆起“长街宴”,感知毛南族人在过节时会与大家分享美食,体验分享的快乐,实际感受祖国民族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1.3 有利于创设特色幼儿园
长期以来,在国家大一统的教育模式下,幼儿园缺乏自主办园权,幼儿园特色被磨灭了,出现千园一面的局面。一个幼儿园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就要看其是否具有鲜明的办园特色,因为只有有特色才有办园质量、办园效益,才会有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②众所周知,幼儿园的中心工作是课程与教学,因而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工作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关键。融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是突出幼儿园办园特色的重要举措。
2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相连是幼儿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与利用相当有限。
首先是全国大多数幼儿园缺乏地方特色,整齐划一的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脱节。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化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无法感受和体会这部分内容;无法将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之间的生活状态看成相互融合的整体,不利于加深幼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情感,也不利于促进幼儿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纳与认同。如在幼儿园的教材中只是笼统地介绍我国有56个民族,而每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服饰、礼节等并没能做详细地介绍。因此,将教育内容与儿童实际生活接轨势在必行,对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开发可以为这种连接提供天然的途径。
其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局限于将课程组织形式看成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忽略了课程组织形式自身的大量的本体价值。如在儿童游戏活动指导中强调每一种游戏都必须要有意识地让儿童学到什么,而不是让儿童在自身的体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中成长;强调让教学活动充分成为教育的手段,片面追求将教育内容镶嵌在活动中,而不管活动自身内在的规律,从而降低了儿童活动的质量。③少数民族文化由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来自生活,所以备受儿童喜爱,具有易于为儿童所接受的特点,因此,在发挥课程组织形式的本体价值上具有突出的优势。
再次是价值取向的偏颇。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民间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开发利用民间文化。教师组织课程活动习惯依赖于教材,不少教师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并不了解甚至不认同,认为为了改变本地贫穷落后的现状,根本没有必要将本土文化引入日常幼儿教育活动中。在这些教师的观念中,似乎只有舍弃传统的本土文化才能实现现代化。同样的价值取向也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家长普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融入主流社会,因而对幼儿园是否组织本土民族民间文化内容漠不关心。
3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3.1 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内容
现代学前课程论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就在于提供适宜幼儿的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经验和活动。为实现广西少数民族幼儿的体质德美和谐发展,幼儿园课程首先应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必须与幼儿的认识和经验相符合,方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关键经验,使其在原有知识和经验水平上获得发展和成长。基于此,广西幼儿园课程应适当融入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反映一些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节日习俗、民族风情、童谣、故事等等。
面对如此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可以从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即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科学来分类整理。语言领域可包含故事、童话、儿歌、谚语、寓言、传说等内容,社会领域可包含节日、仪式、礼节习俗、禁忌等内容,艺术领域可包含音乐、舞蹈、服饰、工艺等内容,健康领域可包含饮食、体育等内容,科学领域可包含建筑、历史、人物等内容。④例如,桂林解西幼儿园将音乐与童谣相结合开展了《月亮巴巴》、《打铁歌》活动,田东县第一幼儿园开展了角色游戏《旅游团赶圩》、儿歌创编活动《我爱田东我们的家》,社会领域活动《丰收的季节》等等。幼儿园通过收集与整理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与民族资源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3.2 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寓于主题教学活动中
结合日常生活中儿童喜闻乐见的少数民族文化来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能帮助儿童形成有关学习和知识的积极体验。主题的确定及活动的安排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实施新课程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本土化”要求进行选择或改造。因为主题内容不应该是封闭的,固定的,而应是开发的、动态的,每个主题的系列活动都可以根据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理解度加以扩充,调整或创造,计划主题范围中没有的内容,如果幼儿有要求、有兴趣就应该纳入生成主题,若不符合幼儿的需求,或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不感兴趣的,则应加以修改或删除。如幼儿园中班有一个主题是“我生活的地方”中的活动设计是希望引出冬天打雪仗、堆雪人的乐趣,由于广西冬天几乎不会下雪,显然这个活动就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教师把活动改成了“我生活的地方――桂林”其中包括介绍桂林的旅游景点、桂林方言童谣《月亮巴巴》、桂林小吃等几个活动。
3.3 努力整合幼儿园、社区和家庭的教育资源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每个地方的幼儿园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师群体,它们所处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环境,所拥有的幼儿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充分挖掘本园、社区以及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包含民族文化的支持性环境。如桂林某幼儿园在秋天时,教师充分利用良好的校园绿化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资源,在桂花飘香的时节,随机生成了引导幼儿认识桂花、品尝桂花、了解桂花品种的教学活动;幼儿园还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进行了秋游活动。小班幼儿参观了古南门、刘三姐景观园 、七星公园等,让幼儿在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景点里了解桂林,爱上桂林。教师融教育于生活之中,使教育目标在师幼的看似随意的游玩当中完美达成。幼儿园还可组织家长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节日亲子活动、家园宣传手册等,让家长和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
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贯穿于幼儿园课程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发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那么一套适合本园的、有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就将逐步形成,它会使幼儿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注释
①侯莉敏,吴慧源,傅小芳.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选择、利用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J].学前课程研究,2008(5):4-7.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4
(一)云南省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分布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云南省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多分布在大理、丽江、迪庆、西双版纳等发展较好的旅游目的地。从酒店的等级和规模上看,云南省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酒店类型涵盖了普通的客栈、宾馆、经济型酒店、中高端酒店、五星级豪华酒店等。少数民族文化主题较为明显的部分酒店分布如下: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数量逐年增多,尤其是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经济型酒店和特色客栈的数量增长迅速,这些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建立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对于体验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住宿需求,适应当前旅游酒店市场发展的需求,前景广阔。
(二)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文化体现
主题酒店的文化主题应该体现在酒店经营服务中的与众不同的文化素材上,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装饰、员工服饰、特色餐饮、客房布置、特色商品以及特色体验活动等环节。目前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体现和表达:首先,云南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力图凸显当地某一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如丽江悦榕庄度假酒店的外部建筑把丽江纳西族的建筑风格融汇其中;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巧妙地将与众不同的云南茶马古道文化融入设计之中;大理风花雪月大酒店的建筑设计参照白族民居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西双版纳新傣园酒店的主体建筑则是融合了傣族干栏式建筑的风格。这些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主体建筑都凸显了当地少数民族民居的风格和特色。同时,酒店的大堂、餐厅和客房等的装修和装饰中运用了能够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色彩和图案。其次,云南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员工都统一穿上与民族文化主题想对应的“民族服装”。民族服饰是最能直接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化要素。为了直接体现酒店的民族文化主题,主题酒店通常都要设计几套能够凸显酒店主题的“民族服装”,并且让酒店的员工都穿上“民族服装”工作。例如,大理风花雪月大酒店的员工都统一着装体现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特色的“白族服装”;西双版纳新傣园酒店的员工穿上“傣族服装”工作。其目的是为了让住店旅客感受“白族姑娘”或“傣族姑娘”等的客房服务。再次,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餐饮以与主题相对应的某一少数民族的餐饮文化为主。例如,大理风花雪月大酒店的餐饮主要体现大理白族的饮食文化。又如,西双版纳新傣园酒店的餐饮以西双版纳傣族的特色饮食为主,充分凸显傣族的饮食文化。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住店旅客品尝到与酒店主题相符合的饮食文化。最后,部分民族文化主题酒店会安排相应的民族歌舞表演,教客人学习简单的民族话,与宾客合影留念,少数民族的旅游景点的讲解与宣传,或者主题性的篝火晚会以及凸显酒店主题的民族文化知识讲座等,让游客有机会体验和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知识。
二、少数民族主题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酒店的数量不少,但因主题酒店的运营思路毕竟有别于普通酒店,又没有先例和规律可循,所以,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曾对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市、迪庆州、西双版纳州等在旅游热点地区的几家民族文化主题酒店进行了走访,经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存在以下问题:
(一)酒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不足
一些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还不够全面。绝大多数酒店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引入可以增加酒店的特色,给游客新鲜感,但这样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新鲜感并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有些品牌连锁酒店反而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在某些方面与酒店本身的品牌文化相冲突,也就不可能充分重视民族文化。有些酒店则认为要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就需要投入更大的资金,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也较大,并且因为高要求而导致员工的流失率较高,导致酒店的利润较低,资金的回收周期长。如此看来,目前大部分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经营管理者还是以传统的短期盈利观念为主,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可能给酒店的主题营造、品牌创新以及酒店文化的传播从而带来的长远的发展的认识不足。
(二)民族文化体验度不够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展现大多数仅限于在酒店的建筑、员工服饰等外在的形式上,缺乏深层次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体验活动和项目。少数民族建筑、服饰等外在的文化形式易于被同行模仿而失去竞争力。对于游客来讲,外在的形式仅仅是视觉上的短暂感受,过后很快便失去新鲜感,因此这些都不能给游客留下较深的印象。而深层次的民俗风情体验活动,如民族歌舞晚会、体会手工艺品的制作、少数民族保健养生按摩等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酒店良好口碑的形成和传播。同时,体验性高的活动不易被模仿,形成酒店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维护酒店的利益。
(三)营销力度不足
从云南省现有的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酒店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输入“云南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白族酒店”、“傣族酒店”、“纳西族酒店”等等类似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后发现,能够显示在网页前几页的多是中低档的民居客栈型小型酒店、宾馆。此外,在云南省的旅游酒店市场上,游客也很难说出几家有代表性的、知名度较高的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名称。这说明,云南省的酒店虽然将民族文化特色引入到酒店的经营中,但营销工作并没有做好,多数酒店还没有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营销设计,少数民族文化也就没能为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由此看来,少数民族文化并没真正成为这些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文化标签或文化符号,所谓的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尚未真正体现民族文化主题。
(四)人力资源不足
在云南省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经营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之所以不能长期、有规律地举行,除了因为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之外,人力资源力量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来说,在酒店建筑、装饰、员工的服饰等方面的民族文化特色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支撑就能够较容易地实现。诸如民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品的制作、民族特色食物的制作、民族特技表演等旅游体验性强的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具备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员工。
三、云南省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对策
云南省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数量较多,但除了具有浓郁的纳西东巴文化、云南茶马古道特色的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和极具傣族文化的西双版纳避寒皇冠假日度假酒店等少数几家国际酒店集团旗下的特色酒店已经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外,大多尚未形成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品牌,在愈发激烈的酒店行业竞争中没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为了使云南省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更好地发展,我们应根据云南省酒店行业的市场发展条件,积极寻找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对策。
(一)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内容的设计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不能局限于仅借助一些民族文化符号体现在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上,而是要围绕酒店的民族文化主题,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的各种元素融入到酒店的建筑设计、环境装饰、经营空间、服务过程和管理系统中,形成凝聚于主题文化的酒店形象,带给顾客一种全方位的少数民族文化体验。为提高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体验度,酒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主体建筑与大堂设计
云南省不同少数民族的建筑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如白族的“三坊一照壁”的结构和重檐式建筑特色、傣族的干栏式建筑特色、彝族的“一颗印”建筑特色以及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建筑特色等等。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在酒店主体建筑的结构、布局、装饰上体现对应民族的建筑文化特色。另外,酒店大堂是酒店直接展示少数民族主题文化的重要窗口,酒店大堂的装修和物件的选放应特别注重营造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2.客房的装修装饰
客房是酒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宾客在酒店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能否留得住宾客且成为回头客并使之成为酒店的义务宣传员,客房是最主要的吸引物。在客房的装修装饰设计上,酒店应该在为客人提供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私密的住宿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上尽量彰显少数民族文化主题。为突出客房的民族文化氛围,可在客房功能布局、色彩图案、用具材质等方面下功夫,具体可体现在家具、电器、洁具、地毯、壁画、窗帘、工艺品物件、宣传册甚至床上布件以及一次性用品的外观、造型等内容上。让客人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私属空间度过温馨浪漫难忘的夜晚,除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宾客对异质性文化的体验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会为酒店树立民族品牌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3.餐饮内容的设计
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展示给游客也是民族文化主题酒店体现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仅体现在用餐环境上,还体现在食材的来源、选材、烹饪方式和餐饮服务上。对于民族文化主题酒店而言,首先要尽可能营造一个符合游客想象的少数民族的用餐环境,可以在酒店餐厅的设计中体现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和生活场景。其次,在菜品的选择和食物的烹饪方式上,以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菜品和烹饪方式为主,让宾客品尝到各民族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再次,在餐饮服务过程中尽可能体现少数民族的餐饮礼仪,如上菜方式、敬酒礼仪等。最后,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宴席来招揽客人。
4.员工服饰的设计与选择
酒店员工工作服饰的设计与选择是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展示民族文化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所以,酒店应该设计几套富有民族特色且能够满足酒店服务工作需要的民族服装,然后让员工统一穿着民族服饰来工作,增强民族文化特色。
5.体验活动
最能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且能让客人在心情愉悦的过程中消费的就是有体验性的活动项目。客房和餐厅是宾客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可以说是宾客体验民族文化最主要的场所。但酒店还可以让客人在问候语、问候礼仪、民族歌舞的展演、民族民俗活动的互动、民族工艺品的制作等方面再体验,前三项活动也是多数民族主题酒店展示民族文化最常态化的方式。首先,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通常可以用一些简单易学的主题民族语言向客人问好,并伴随相应的问候礼仪,同时带动感兴趣的客人一起学习。其次,酒店可定期举行一些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和体现民族民俗活动的主题晚会,期间增加祝酒歌、赠送香包等类似的环节等来增强客人的体验感。最后,酒店可开展一些民族民俗互动活动和民族工艺品的制作活动,让宾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此外,酒店应开发一些代表少数民族主题文化的工艺商品供游客选购留念。虽然体验活动能使宾客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但在举办活动时切忌低级庸俗化、过于商业化,尽量彰显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
(二)完善酒店的市场营销工作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营销工作是薄弱环节。由于资金运营有限和认识不清等原因,许多规模不大的民族文化主题酒店不愿在酒店营销宣传方面投入过多精力,从而导致知名度不高,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出现。规范酒店的市场营销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促进酒店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提高,从而提高酒店的经营利润。此外,酒店的市场营销并不仅限于广告宣传,完整的营销工作应包含市场调查、营销方案的制定、营销的实施以及后期的跟踪反馈等环节。在云南省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营销工作的实施中,除了运用各种方式对酒店的特色进行宣传外,还应规范市场营销工作的其他环节。针对自身的特色经营文化和经营产品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运用合适的方法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形成少数民族文化酒店品牌,从而获得一定的市场地位和稳定的客源市场。
(三)加强酒店员工队伍建设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5
一、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在课程开发中的必要性
(一)民族文化开发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人口的流动,交通的发达,数字化时代的跟进,对曾经封闭的民族地区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大量民俗活动的消失,逐渐弱化的民俗性自我传承能力,已不足以让少数民族文化像昔日那样有效地传承下去,而大众传媒式的教育又不能代替系统化、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因此,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共享,尤其是非融合性共享,学校教育应该而且必须为民族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民族文化在装饰设计课程中的渗透,不同民族的学生不仅学会优秀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人,形成良好的民族认同感。
(二)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班克斯等人认为,以文化多元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就包括: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民族的文化;②给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全球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③消除对亚文化和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以及由此造型的心理压力;④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进行旨在改变整个学校或教育环境的教育改革运动,以达到使来自不同人种、民族、社会集团的学生都能享有教育平等和学术均等的目的,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装饰设计课程中的实践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除了汉族还有11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除了人数最多的壮族,还有分布在桂林市龙胜的瑶族, 在三江融水等地的侗族, 桂北、桂西北高山大岭地的苗族,分布在临桂、永福等地的回族等等,所以民族特色也是桂林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侗族农民画礼品包装”这一装饰教学实践作品,获得了2014桂林特色旅游产品包装最佳创意奖,它就是以三江侗族农民画这一旅游产品为包装内容,侗族自古以来就是个擅长剪纸、刺绣、纺织、雕刻、建筑等手工艺术制作与创作的民族,其传统的民间绘画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壁画、祭祀活动中的神像画以及木刻版画中,这些民间绘画艺术为农民画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江侗族农民画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气候,近年来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江侗族农民画多次作为三江县政府官方的馈赠礼品远销海外。但是作为旅游产品还是需要进行市场推广的。礼品包装本身从农民画作品本身题材和侗族的民族文化出发。三江侗族农民画本身因其鲜艳的色彩,丰富的侗族民俗文化的题材以及本身所蕴含的侗族传统乡土生活的意象,体现出侗族民众们淳朴的人生观及对生活的感悟。作品结合侗族鼓楼的建筑外轮廓,通过字体、图形的创意加上淳朴的蓝色让农民画产品呈现出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独特视觉吸引力。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6
关键词: 影视文化 土家文化 恩施土家族
素有“世界硒都”之称的恩施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自治州。2015年7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的投票表决结果让众人再次关注湖北恩施。因为由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在内的“中国土司遗产”项目申遗成功,这是我国拥有的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恩施连绵的高山挡住了世人的目光,而民族文化成为打开山门的钥匙。一曲传唱世界的《龙船调》让人记住了恩施,在这片集土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上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恩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多元的文化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已然成为恩施的新名片和新亮点。影视文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如1990年由恩施州电视台和恩施州文化局联合拍摄的电视剧《神兵》播出后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以土家族文化为背景题材的电影《我的渡口》、《沉默的远山》不仅获得国内的大奖,而且登上国际舞台,赢得世界声誉。这说明少数民族文化影视有了长足发展,在题材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同时作品被赋予更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少数民族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缺失
现在,许多人将目光聚焦在充满神秘情调的少数民族文化上,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影视作品成为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风采的重要窗口。然而,对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的创作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讲还处于空白状态。关注度不够,作品的深度、广度及影响都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这里拥有《苗鼓》、《龙船调》、《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滚龙莲湘》、《石工号子》、《女儿会》等6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影视创作者应立足恩施区域文化特色,对题材和内容进行创新,让少数民族影视艺术彰显文化魅力,深刻挖掘土家族的精神层面,站在人类和历史的高度关注民族自身的生存境遇、变迁或发展,解读恩施的灿烂文化。
二、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作品现状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走出去”宣传国家形象,扩大文化软实力。鄂西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应该在影视制作产业上下足工夫,充分运用艺术手法,以鄂西土家文化为底蕴,凸显其独有的文化魅力,传承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地域风情的视听元素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画面不仅含有某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的延伸,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从这个角度审视影视作品,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获得的最深刻的印象,往往是画面所传达的感情与营造的意境。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作品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借景抒情,在画面上出现连绵群山、崇山峻岭、碧波绿水等一些自然景物。在这些看似毫无生命、冷漠无情的自然物体面前,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投射于其中,使得物体随着人物的感情而变得更有表现力。电视剧《血誓》,镜头对准云海缭绕的群山,它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缥缥缈缈,朦朦胧胧,恰似一幅山水画。观众感受到美似仙境的云海奇观的同时感受淳朴的民风、善良的村民等,恰似人间仙境。导演通过丛山、河水等景物的展示,使这些景物被赋予淡淡感情,传达着导演对这个世外桃源的向往,镜头中的这些景物共同构成和谐、宁静、优美的境界。
声音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音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使其产生联想意境,让观众的感情与剧中人物融合。影视剧《血誓》中的音乐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故事叙事手段,更与剧中的主题和谐统一起来。例如该剧具有恩施民族风情的片头曲,“泪是下不完的雨,梦是雨花石……”歌词中里蕴含浓浓的土家人情怀,奔放的旋律和歌词像是被赋予某种力量,这种力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唤起观众对土家人文的热爱。除了音乐组成外,音响也参与影视的叙事,在营造意境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血誓》中,运用号角声、纤夫号子人声、铃铛声等营造神秘的气氛。这部作品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艺术手法的运用都顺应时代要求,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更好地向外宣传和推介恩施,了解恩施多彩的民族文化。
(二)缺失对独特民族文化的展现
自古以来,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就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重地,其民族文化传播及文化事业的发展独具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影视剧《血誓》中有一段结婚场面,大家齐聚恩施土司城跳摆手舞欢庆佳节的到来,导演通过摆手舞壮大的场面和跳舞的气势表现恩施民俗风情。这些富有特色的民俗画面与作品内容交融在一起,创造出恩施地区民俗风情特有的韵律,使作品洋溢浓郁的恩施土家民族气息。但这样的作品少之又少。恩施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摇篮,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是一片旅游休闲的乐土,更是一片民族文化的厚土。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耕耘时的薅草锣鼓、葬礼时的撒尔荷、吉庆时的摆手舞等,都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民族性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理念,鄂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差异性鲜明,文化传播上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应努力探寻传承及传播独特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