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文1

关键词:教育;生态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01-02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服务功能。

二、生态化教育的界定

生态化教育是以人为本、以适当的成本为基础、以校园自身生态化、对学生进行生态化教育、生态科技创新及服务社会为生态责任,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物质保障,人与校园和谐统一的,具有自我修复、自我螺旋式发展功能的开放的良性循环的系统。

生态化教育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社会生态化为责任,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为原则,以生态教育、生态科技创新推广为抓手,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以实现生态文明型社会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生态化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应该是径直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应该让学生明确干什么,并以极大的热情、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将生态意识灌输,通过学习主体产生巨大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认真地学习生态文明观,但必须要有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才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快捷的展开,使学生获得生态知识,生态建设能力,并使生态思维模式得到发展。

让学生很好发挥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就完成生态教育目标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承担着责任,学生要积极地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实践,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教好学生,而学生养成生态思维模式、生态消费模式是师生共同的目标。

三、高校生态化教育模式创新

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其教育模式应该适应时代潮流、承担历史使命。高校生态化教育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责任。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构成上,主要包括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和生态文明道德与法制教育四大部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人”,使学生建立生态文明观,培养学生养成生态思维模式、生态行为模式、生态消费模式。

生态危机或者生态灾难不是由于生态的发展,而是由于生态意识的不足以及生态伦理的缺失。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人们认识到,维护自然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想让生态文明理念长久地走下去,就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让生态文明教育,进入课堂,加强对年轻一代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扎根于学生心中,让所有人都真正了解并参与到这个不断接力的永续性工程中来。从现实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国民生态文明状况来看,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仍不明显,任务依然艰巨。

学校要广泛、深入和持续地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的被动保护状态变成生态的主动保护状态、把“要我保护”变成“我要保护”。将生态文明教育加入课堂是可行的,但是上课的方式需要用实践的方式来开展,只靠书本来传达,效果有限。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生态建设小创意、在大学里开展生态方面的选修课等,让学生切身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当中。

(二)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

学校在培养学生生态观的同时,应以身作则。如果高校自身生态文明方面做得不到位,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如何培养出“生态人”?学校率先垂范,才能引导广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先“修己”才能“治人”。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大学生。通过大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来推动整个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真正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辐射”效应的能量释放。另外,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实现生态化。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体现,学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环境保护、和谐校园建设、文明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要。校园生态化的对象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校园生态化的对象包括:校园办公过程中使用和消耗的一切办公资源。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建立污水生态系统、照明生态系统、交通生态系统、建筑生态系统、固体废弃物生态系统,实现硬件生态化。精神层面的生态化对象包括:在教师心中树立生态化的意识。教师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教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生态世界观的形成。所以教师应该持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化的意识在我国当前首先应体现在节约意识上,例如:老师节约一根粉笔、节约一张纸,以这种节约的理念以身作则,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随着这种节约意识的树立进一步深化生态意识。

(三)生态科技服务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生态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高校要着力解决生态技术的“最先第一步”。所谓“最先第一步”就是解决生态技术的供给问题。高校作为责任主体,按政府的目标要求承担相应的生态科技创新工作。此外高校还要解决生态科技的“最后一公里”,即解决生态技术的转移与推广问题。

在高等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高校作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的殿堂,需要积极营造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发展优势学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校要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生态科技转移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要实现生态科技研发到具体应用的转化,必须做好生态科技服务,高校不仅要主攻“最先第一步”,而且也要对生态科技“落脚点”加以重视。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而西方发达国家则达到60%-70%。要解决好相关高校重研发轻转化的顽症,通过引逼机制推动教师大举进入生态技术推广领域,积极主动转化、熟化乃至傻瓜化高校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使之成为发展生态科技实实在在的利器。“引”即激励,重奖把职务技术成果用于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完成人;“逼”即约束,把相关高校对生态技术供给确定为法定责任和考核指标。

四、结束语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高校生态化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为社会培养“生态人”、生态科技创新和服务,是所有学校应承担的生态责任。学校应建立“教育――科研――推广”的生态体制。学校要在实际工作中以树立生态意识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合理确定监督和评估机制,唯有如此才是高校生态化教育的本质所在。

在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目的是要使下一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改变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社会,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教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孙芙蓉.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EB/OL].http:///ll_pd/sh/201206/t20120623_722625.shtml,光明日报,2012-06-23.

[2]Khasikhanov.M.S.Developing the Ecological Awarenes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Instructors[J].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2008,50(3):73-83.

[3]刘继发.论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必要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9):86-87.

[4]Mao Yongbo.A Modest Propos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10,8(35):189-192.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1[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6]严月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探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7]韦鸿鹏.从全球化交往维度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9).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文2

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关系蕴含了生态文明的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统一性。第一,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相一致。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万物的主宰,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环境。另外,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追求公平公正的一种生态建设,这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生态文明奠定了经济基础。马克思认为,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使得私有财产产生。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广大人们的利益要求,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生态文明资源配置提供了保障。资本主义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坚持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而社会主义市场调节相对与资本主义的市场调节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残酷性,尽量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第四,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从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追求共同富裕,这也与生态文明的内涵相一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以自身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对不发达国家进行自然资源的霸占,同时将高污染行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资本主义的社会利益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违背的。

二、社会主义制度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人类过度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自然的客观性,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使得生态失调,环境问题的出现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威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不足之处。

(1)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传统的经济中,物质按照“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形式进行单向流动。人们在生产加工中没有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从开采到生产最后到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都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没有对边角料进行回收利用,导致很多自然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配置,经济的发展是遵循传统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片面增长,从而带来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人类的可持发展战略。

(2)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制定方面还有些漏洞,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忽略了对生态建设内容的考核,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发展与生态管理相脱节,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过分强调了GDP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指标的考核,缺乏正确的政绩观。

(3)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加强环境保护在一个时期内环境保护都是生态建设的攻坚方向,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建立健全适应于环保需要的法律法规。目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20世纪后一些国家先后采取立法措施,由于法律不完善,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关于运用市场化机制和环境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规定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官员腐败,执法力度不够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立法的有效性与实施效果欠佳。

(4)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首先,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突破环境瓶颈的强大动力,但是由于对节能、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封存方面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不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列宁对科学技术在改善工业带来环境破坏这个问题上保持高度的关注。他认为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工厂和铁路的“电气化”,一定能使劳动条件更合乎卫生,使千百万工人免除烟雾、灰尘和泥相之苦,能很快的把脏的令人厌恶的工作间变成清洁明亮的、适合人们工作的实验室。”其次,政府在制定环保方面的政策上倾斜度不够高,缺乏一个良好的环保科技创新的氛围;同时没有一套完整的科技管理体制制度,导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较少,直接影响了环保科技创新;最后,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及利益的受益者,企业缺乏创新的自觉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与投入低,企业内部创新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较少。因此使得企业高资源消耗,低劳动生产率。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方面表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精神层面的价值观。人类在进行生产消费的同时如何对待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人类重新思考。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践证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道路,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观,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健全环保管理机制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立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环境保护决策机制和制度体系,全面实施环境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行政,形成一套科学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干部实绩评价指标。

(3)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环保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实现人性解放的手段,促使人类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生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防污防治的能力。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运用生态技术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循环转化,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化废为宝,改变线性和非循环的生产流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强化公众生态意识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公众生态意识薄弱导致的。因此,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的建设,开展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高校设置生态教育课程,把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陈寿朋教授在生态道德建设问题上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道德作为立足点,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可见,生态道德在强化公众生态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

四、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人;科技

生态文明观指导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化、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树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其中贵州省贵阳市、山东省泰安市、福建省厦门市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和经验。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的研究和实践也非常活跃。“生态文明建设”写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打造“美丽河南”。综合运用生态文明原理和手段解决河南省城镇化中的问题,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用生态学原理管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建设新农村;通过宣传教育,使河南人民树立生态文明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对河南的快速崛起,建设美丽河南、生态河南意义非凡。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河南省推进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是必要之举,是实现“四化”协调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所在。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建构进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自然资源、人、政府、制度、科技等诸多方面,本文将侧重剖析人与科技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定位,并探讨新常态下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1人在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1.1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素是人口,人口问题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合理调控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及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措施,人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参与者和中坚力量,但是,人口激增又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及环境污染的根源之一,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因此,解决好人口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1.2“生态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所谓“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人及其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是具有生命整体观并以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人。“生态人”是在反思当代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人的重新观照,是一种全新的人的塑造。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民众观念的转变和生态意识的养成,在于“生态人”的培养。地方高校助力“生态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河南省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过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原,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河南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地方高校,是除了政府、企业、环保NGO之外最具有影响力的生态责任主体。提升高校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也能给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以强大的助力,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的归结点就是促进河南“生态人”的建设,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高校唯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态危机,实现自身的发展。高校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更透彻;高校师生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群体,普遍有着强烈的生态责任感。高校在自身改革中要自觉将生态意识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实践和学科建设中,不仅能促进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地方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共进;也可以将生态理论研究成果和生态实践成果向社会推广,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问题解疑答惑。

2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格局的全方位变革和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融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任何文明形态一样,生态文明的建设也要依赖于科技进步的助力。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以及提高管理水平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河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加强环境污染机理研究,完善污染控制与修复体系等科技创新。2.1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方面,要重视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要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立足点。根据我省环境污染的特点,要分区域、分类型开展科技攻关。2.2在大气复合污染机制与控制方面,大气细粒子和氧化剂的形成以及复合污染过程的认识与控制是核心任务。要发展针对大气污染物的检测、表征和控制技术,建立大气复合污染的检测和预警体系,探明细粒子和氧化剂形成的主控因子和相互作用机制,发展大气污染控制的技术体系,提出改善城市群大气质量的系统解决方案及建立应急体系。2.3在水体污染过程和水质安全保障方面,水循环系统各环节的水质安全保障将是解决中国水质性缺水的根本途径。针对水体常规和有毒有害物质复合污染问题,在我省流域、重点水源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过程的不同层次,建立流域水质的基础数据库,探明重点流域复合污染过程,发展污染控制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开发和集成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污染水回用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水循环过程水质安全保障的科学与技术体系,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和污染联防联控的整体方案。2.4在土壤污染控制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面,主要围绕水-土壤-生物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机制,在分子水平上探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赋存及其控制因子。应用研究方面,主要针对我省矿产资源开发集中的区域,综合利用生态设计的理论开展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针对中低污染农田开展污染控制的化学与生物学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在应用方面,重点在我省典型城市及城郊结合部开展污染物场地修复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2.5在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方面,采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揭示有毒污染物的毒理作用机制,解析污染物毒性效应的表征。建立污染物毒性的快速诊断技术体系,在国家的基础之上,建立我省典型污染物的活性测试体系,建立计算毒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形成我省化学品毒性数据库。定量解析污染物的健康风险,以及环境流行病与污染暴露、人体污染负荷的定量关系,最终建立适合我省人群的污染物暴露科学体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环境疾病预测预报技术体系。

3区域生态合作和法律保障

区域生态合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特征之一。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局部性问题,利益的驱动而对环境整治持消极态度。因而,治理环境不是暂时性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根据生态环境具有的公共性、整体性的特点,我省要要求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采取各自为政的做法,必须突破“造福一方”和“守土有责”的狭隘视界,坚持“造福八方”和“合作守土”的区域生态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强化区域生态合作治理,坚持全局性和整体性建设。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统筹协调的区域共同体意识,通过深入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采取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行,才能推动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实效。按照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方法构建起系统的法律制度之网。综合生态系统管理(IEM,integratedecosystemmanagement),是指管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管理战略和方法,它要求综合对待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包括环境、资源和生物等)的需要和价值,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调整机制,综合协调环境侵权责任与相关行政法律责任及刑事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并适用各种侵权责任方式,从而解决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以达到创造和实现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元惠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环境资源管理实践中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我省应逐步按照这一方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就需要综合运用社会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各种手段,并且要考虑各种环境要素相互联系性,建立起相互协调一致和衔接的管理制度,构成一个法律制度之网。

4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态势。因此,在这种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最为典型的就是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新现象”使得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更艰难。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面对经济不断下滑的压力,往往习惯于运用以往依赖投资、刺激房地产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思路和模式来解决问题。创新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金融业等反而得不到重视和支持。这种心态导致了开拓新产业与保留原产能的博弈,对于效益低下、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设备,因在近期能够带来税收而被保留。因此,要加快制度建设,加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化步伐。构建系统化、可操作的绿色发展制度。我省首先是要确立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和规划,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两型社会”建设达到更高水平。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真正实现;其次是形成立足现实的绿色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企业的绿色转型需要强有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支撑,形成围绕绿色经济、绿色发展,集聚、释放创新潜能和活力的联动体系,让创新驱动在绿色转型中成为持久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常云秀.河南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

[2]白春礼.科技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

[3]赵建军.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解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2).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文4

[关键词] 林业 生态 文明 建设

[中图分类号] S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65-02

党的十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是指引我国科学发展的英明决策。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和发挥主要作用

纵观历史,人类文明进程与森林兴衰息息相关。森林作地球之肺,是维系自然界有机统一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在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维护森林植被的生态秩序方面具有要作用。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国家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以其林业生态、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和示范作用。为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林业必然获得进一步拓宽产业链、谋划新产业体系的社会需求和条件。林业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保障了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及社会安定;林业建设的大力发展,不仅为社会就业提供大量岗位,也为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进步作出新贡献;森林景观建设为弘扬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载体。

二、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林业持续发展动力

在思想观念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林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林业的效益在不断凸显,林业的内涵在不断延伸,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必须进行适时的解放和转变,使我们的生产关系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应该说,在有些问题上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比如其他一些城市提出了林子上山、项目上山,在对项目建设前后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对山林进行综合开发建设,我们在这方面研究的很少。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实现林业由单一的生态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变。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以现代林业建设为主题,以植树造林为主要任务,全力构建林业的三大体系,努力拓展林业的三大功能,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日照林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采取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方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突出抓好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对断带和网格较大的地方进行补植、完善,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其次,抓好生态廊道网络工程建设。对全市范围内所有铁路、公路、河渠及重要堤防等各级廊道两侧分不同情况建设与廊道级别相匹配的绿化带。第三,抓好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森林公园和城郊环城防护林带建设,在城市周围的宜林地,适当营造城郊森林或建设森林公园。第四,抓好村镇绿化工程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为重点,进行立体式绿化、美化,努力打造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俱佳的村镇生态系统。加快推进林业法律法规建设,创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加强普法、执法工作,推动林业走法制化快车道。

四、加强林业科学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我们要大力推进林业科技创新,整合林业科技资源,构建林业科技研发平台,充分利用社会科技力量,采取科研攻关、科技示范、科技创业、优化产业链、加强培训、强化基础等多种措施,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林业生产水平,为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提供持续动力支撑。林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投入。目前我国森林建设的技术含量仍较低,生产周期长,经营相对粗放。因此,应尽快构建森林工程科技支撑平台,开展相应的研究。重点开展优良珍贵乡土树种、木本油料植物筛选及繁育、现代苗木设施技术与配套产品开发、有害生物防控、林地生产力提升等关键技术创新,全面调研、系统总结不同地区发展林下产业和农林复合经营方面的类型、模式和可持续经营的途径,通过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有效整合,对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加强森林监测与评价,开展全球变化响应与对策的研究, 让森林在建设美丽中国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加强森林结构调整、创新林业发展投资体制

全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盘活现有森林资源,采用有偿转让林权,依法开发森林和林地矿产资源等方式,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森林、林木所有者可以将其拥有的森林资源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后作价抵押、入股、转让或出让。支持广大林农、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发展林业,拓宽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林业建设的渠道,使商品林建设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投资领域。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力度,开拓林业投入新渠道。进一步明确林业投资、管理和责任主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各类景区的业主既是对森林管护的责任主体又是促进发展的投资主体,业主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多年来,我们重造林轻经营。近几年,国家林业局把森林经营的内容提到工作日程上来,提升森林质量。但是,在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提升森林质量方面的投入力度还是不够。特别是经过多年造林,剩下的林地条件越来越艰难,人工林结构单一、生产力低下、不稳定的问题比比皆是,我们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同时,在一些有潜力的现有林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措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升森林质量,显著增加碳汇能力,这是值得大力推进的工作。

六、在弘扬森林文化中提升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弘扬森林文化,以森林文化引领现代林业发展,要在生态建设中注入人文理念,彰显历史脉络,强化文化符号,让生态更有底蕴、森林更有内涵、人民生活更有品位。一要加强森林文化资源保护,保护繁育为重点的古树名木、珍稀动物保护工作,做好防火减灾、虫害疫病、人为破坏等预防工作。二要不断扩大森林文化载体建设。三要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加强森林文化研究,鼓励森林文艺创作,扩大森林文化对外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先进成果,不断丰富森林文化的内涵。四要认真落实林业救灾扶持政策,特事特办,维护好林业生产秩序,特别是防止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针对基层清障设备缺乏的实际,市林业局积极组织市森林消防大队和各区县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支援各地清除折倒树木,确保道路、河道畅通。加强对林木采伐的监督管理,坚决制止借灾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保护造林绿化成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推动富民强市的重要力量。我市林业人将一如既往忠诚党的生态事业,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态成果,让日照的天越来越蓝,地越来越绿,水越来越净,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舒适。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15-03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盲目地追求速度、指标,我国多地的生态环境在城镇化过程中遭到了损坏,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着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城镇化建设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多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过程。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势必会对生态造成影响,而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依赖于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不高,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据统计,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经济发展依然是在比规模、数量、速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导致大量的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小型企业长久存在,这给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目前,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耕地被征用,土地资源更为缺乏。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由于农民缺乏技术的有效指导,即使有人指导,农户为图方便、成本低,也难按标准执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诸如施肥结构不合理,多年使用难以降解的农用地膜,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等现象。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土壤板结等情况,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欠缺

我国多数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局统筹意识不强,长远规划不足,导致建设内容朝令夕改,前拆后建。多地没有建立专门的专家团队,对生态文明建设“该做什么、怎样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没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缺乏既定的工作目标,工作手段较为单一、保障措施制定滞后。个别已经制定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规划,轻实施的问题,已编制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也未真正按照规划的时限、项目去落实。

(四)工业、农业环境污染(土壤、水、大气)明显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工业及城市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在工业化建设中,多数地区由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工艺设施落后,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工业“三废”大量排放,构成了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也是农业环境的最大威胁。煤炭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体,燃煤排放的废气是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工矿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库,对农业灌溉水源和渔业养殖水面造成污染,进而通过灌溉污染土壤、农作物。

(五)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 社会、公民的共同行动来推进,生态意识是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和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过分注重和追求经济规模增长,忽视了对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公民整体的生态意识理念还比较薄弱,人们对资源的开发使用无保护、无节制。公民在意识上没有从珍惜能源的角度去节水节电节煤,没有从减少污染的角度去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杯等。相关企业一味谋求地区或单位的利益最大化,不顾及整体发展的大局,无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掠取资源和违规排污排气,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

(六)生态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短板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制度的落实,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发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立法滞后与执法不严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各类恶性排污事件的发生。现行的法律不能解决现实之中的问题。例如在企业排污费的收取上,还存在着收罚利害关系倒挂的现象。罚款对企业震慑力不大,导致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违规排污的处罚标准太低或直接以罚代管。同时,环境保护部门尚未成为地区发展和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在政府编制体制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环保部门坚守职责往往会拖累地方经济,环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过多干预,甚至造成权力行使的异化和腐化,导致一个企业违规成功,很多企业跟风效仿,致使环境更加恶化。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包含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的特征,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基于生态创建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各地区应根据现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结合气候、地理、资源优势,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搞好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明确战略目标,确定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广泛吸收有关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的意见,抓住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中的重点行业、产业,把分散在部门、条块间的人财物资源整合起来,组织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攻关。

另外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淡化传统的 GDP 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机制。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

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着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经济发展实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的“硬约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挥循环经济试点的作用,带动各地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可控作用,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能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居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

长久以来,人类形成了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生活模式。在这种错误生活模式的影响下,人类生活浪费了更多的资源。当前,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人们认识到追求本真、合理的绿色生态生活消费方式才是对社会的贡献,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未来世界的发展既不是人掠夺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四)严谨制定并实施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依靠法治建设,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以法律的硬性约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践证明,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屏障。首先,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各地实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改善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新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防止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缺位而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最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的现象,以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利用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引导群众将优良的生态保护传统转变成现代化的行为规范。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加强对企业、居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要使社会公众、企业法人、各级干部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以政府引领为主导,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积极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共谋共建共创共享”理念深入到群众生活,内化为群众的生活习惯,从而探索出一条以“群众路线”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六)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构建鼓励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技术政策,科学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限制产生环境污染、消耗能源较大的产业发展,有效克服生态创新过程中双重外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科技创新着重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涉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

(七)要加强生态农场的建设与推广

生态农场是以生态系统保护为基础,充分发掘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全面整合了农场内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等的有机结合,以最少的资金和能源投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人的经济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农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而广泛的意义。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完善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制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收益分配制度。同时,要着力改变投入结构,力求形成政府、地方、企业、农民等联合投入的模式,强化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此外,要因地制宜选择农业产品,提高农场产业综合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维护农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农场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相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23).

[2] 袁业飞.雾霾之忧考验城镇化顶层设计[J].绿色城镇化如何破局中华建设,2013(3).

[3] 甘 霖.关于走生态文明之路,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议[J].中国发展,2013(8).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文6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必须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升级。一是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现有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建立以环保产业为主体的生态文明下的绿色产业体系。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明节能降耗产业升级绿色产业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从生态文明的发展途径来考察,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即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就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的相适应。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优化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的构成比例关系,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从而提高产业的产出。

1、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时候都有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问题。当然,在不同时期,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其产业调整、升级的方向是不同的。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资源、能源消耗量过大,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GDP年均增长9.5%,其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又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首要的问题。而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要求,是从成因上解决消耗高、排污多、附加值低等粗放型增长问题的有效举措。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两个方向就是节能降耗与环保。

2、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等四个层面。从经济层面来考察,生态文明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首先,第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诸产业之间结构协调。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三大产业的比例失衡的倾向日益严重,造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不断加大。一方面,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发展速度太快。2006年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产业占48.7%,其中工业占43.1%,分别比1991年提高6.9和6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几年一些消耗资源多、污染大的行业发展过快。另一方面,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发展较慢。2006年第三产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只比1991年提高5.8个百分点。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再次,实施清洁生产,保护环境。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能源、资源问题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我们面对的两大挑战。因此,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通过节能降耗推动现有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建立以环保产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二、以节能降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产业结构升级,首要的任务就是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坚决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1、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是节能降耗最关键最重要的举措,也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一是要下决心坚决关停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行业,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大企业大集团,优化产业布局。二是要花大力气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煤焦钢铁传统产业,广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综合产出率,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三是要培育壮大能耗低、产品附加值高的新技术产业,推进新型产业规模化。四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措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土地、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提高准入门槛,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快速推进产业档次。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从宏观方面讲,能源组织管理部门应加强行业先进技术指导和引导,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设备先进的成熟节能技术要实施鼓励扶持推广或强行推广。从企业方面讲,一是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二是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全面控制各个工序节能降耗。三是要努力促进管理创新。节能降耗是一项硬指标,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工艺水平、合理的产品结构和规模,同时还需要“精细”的管理,需要从管理上构建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3、积极开发引进多种能源,优化用能结构。要加快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新的能源品种,按照优化结构和多种能源互补的要求,引进石油、液化天然气等,积极开发煤层气、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源等新能源,鼓励发展城市垃圾发电或热力利用,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提高抵御能源短缺的风险能力。

4、建立节能扶持激励机制。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能源生产的资源成本、安全成本、环境成本、人工成本还原到能源价格中去,将低成本使用的鼓励政策改为高成本使用能源的约束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生产和消费者节约用能。二是对不符合环保政策的企业及不符合标准的高耗能产品建立调节税收机制,同时对能耗标准达标的清洁能源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建立节能奖励制度,抑制高耗能产品的过快消费,促进企业向节能方向转变。三是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重点节能项目,金融机构应在对节能项目标准审查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和引导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工艺改造,促进整体节能工作的开展。

5、加大宣传力度,推广节能典型。一是开展节能降耗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节能行动,推广节能墙材、节能照明灯具、节能家电以及节能交通工具等,广泛营造节能氛围,增强全民节能意识。二是开展企业节能降耗示范活动,分行业分别选取~个好的节能典型,召开流动现场会,组织实地参观学习,推广典型,以点带面。

6、强化监管,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评价考核体系。一是建立地方能耗公报制度,定期公布能耗结果,加强跟踪监督。二是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通报,监督落实。三是将能耗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并作为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和实绩考核指标。

三、建立以环保产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体系

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是以环保产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结构,因此,在对传统产业进行以节能降耗为基础的生态转型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以环保产业为主体的逆向产业体系。逆向产业是指为人口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服务的产业。环保产业就是专业化从事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逆向产业。

我国环保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为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环保产业整体和核心竞争力较低,关键设备和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及可靠性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环境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市场化进程缓慢,滞后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在为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提供技术支持方面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

1、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指导。制订和完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政策、标准及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制订我国环境要素和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政策、指南、工程技术规范、环保产品技术标准,制订和鼓励发展的环保技术、产品目录等。通过政策制度体系的引导,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限制相对落后的环保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