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路径
[DOI]10.13939/ki.zgsc.2017.06.172
1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大量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职业岗位迅速派生,社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间接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是与社会需求矛盾的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严重失调,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高职院校吸引力的缺失。
在著名关于职业教育的《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和社会形象》报告中提出,“吸引力是个体、群体及其家庭对某件事务偏爱的态度和相关行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表现在以下方面:增加受训者就业、生涯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和目标,公民或个体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自我发展的选择,愿意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投资”。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利益群体有两部分:学生和企业,所以高职院校吸引力是指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受认可度、受欢迎度,是影响学生及家长喜欢并选择其作为学习途径,以及企业、行业愿意并选择其作为合作对象的因素。[1]
2 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的原因
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府到社会、从企业到公众,对待高职院校乃至职业教育都缺少足够的重视并存在一定的偏见,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目前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的现状。
2.1 教育体系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诸多因素当中,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教育体系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现状和先进度的重要表现,我国的教育体系结构中,学科教育相对比较完善,包括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其中高等教育部分是由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三个层次构成。但是职业教育只包括初中、高中(中专)、高职(高专),高等教育部分只有高职高专。结构上的欠缺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2]
另外在管理机制上,高职院校面临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窘境。作为教学单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教育厅。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业部门、财政部门和当地政府都在某个工作环节“主管”高职院校。这些部门相互间缺少沟通与协调,高职院校夹在中间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2.2 传统观念的偏见
职业教育=工人=低收入+没地位,这是我国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普遍认识。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有封建思想的遗留、有当下经济社会的影响、有不同阶层追求利益的趋势。政府职能部门也好,行业企业也好,中小学教育者也好,普通公众也好,都认为大学才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其实是失败者的教育。政府更愿意对外宣称自己拥有多少“985”,行业企业更愿意招聘研究生、本科生,中小学老师反复强调“不好好学就去念高职”,普通公众认为上了高职就意味着没有前途。正是这些偏见使学生不愿意报考高职院校,企业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各方面合作,高职院校的吸引力逐年下降。
2.3 学习成本无优势
在很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就读职业教育是减免学费的,一些东欧国家甚至连餐费和交通费都提供补助。而在我国,高职院校和本科相比,学费为主的学习成本基本一直较高,但层次似乎低人一层;和中职比,层次虽高,但是因为中职实施免学费政策,所以学习成本比高职院校低很多。所以,学习成本作为吸引受教育者选择的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2.4 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及工作待遇偏低
我国目前仍没有形成系统和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高职生毕业后很多时候面临着与中专生和社会普通劳动者竞争上岗的问题。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较低,社会地位也并不高,这与人们心目中的“大学生”身份并不相符。而且,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服务生产一线,部分专业的工作岗位环境较差,在当下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家长和学生愿意走职业教育这条道路。[3]
2.5 招生方式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招生渠道仍然是高考,只有部分省份设立了提前录取的单独招生。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招生考试的形式与内容都具有浓厚的学科性,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希望通过考试招收适合职业教育、动手能力较强的考生目的。入口的不科学对后续的人才培养等工作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4]
2.6 上升空间有限
对于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而言,上学无非是为了工作或者升学。工作方面,我国很多单位和企业仍然唯文凭论,高职院校毕业生,也就是俗称的专科生,在走上工作位后经常因为学历的问题或是各种门槛的限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限制。升学方面,高职院校专升本的学生比例不断下滑,高职院校学生基本没有机会继续向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深造,有时甚至少于中职升本的学生数量。
3 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是由多方面因素独立作用或相互影响作用造成的,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也需要各个方面通力合作,从多方面入手解决。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问题
1.社会对职业教育尚存在偏见
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对子女读书更加支持。但是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搞调研,坐办公室,而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工作。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把上重点大学和本科院校作为高考的奋斗第一目标,他们不了解高职院校教育,有的甚至还对高职院校教育存在偏见,而不愿意就读于高职院校。所以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就不会高。
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造成高职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社会上普遍存在对高职生的误解,很多人以为“高职”就是“职高”,其实高职生是实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既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不少单位普遍反映“高职生好用,而且比较踏实”。[1]二是学生和家长对就业期望值太高、不切实际。三是现在的各种人才招聘会几乎没有高职生的专门“领地”和信息。四是高职教育的改革本身还不到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专业设置、基础理论还达不到高职教育的要求,作为学校要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五是用人单位存在用人误区。“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高职生)不要不要”,认为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收益高,更划算。用人单位应避免“人才高消费”,做到“人尽其才”。[2]
3.资队伍选聘和培训环节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专兼结合中重聘用轻管理。从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实际来看长期存在着对兼职教师重聘用轻管理的问题。一是缺少长远的整体规划,二是没有明确的资格要求,三是没有定期的考评总结,兼职教师从聘任使用到解除聘约都处于无序状态,有的是为了弥补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而临时聘用兼职教师来应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的甚至是为了走产学研结合的形式而象征性地请兼职教师搞搞讲座。
误区之二师资管理中的重使用轻培养。人们习惯于把教师比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这不过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比喻,我们不能把比喻当作真理来理解。古人云:教学相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会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教师在学校中应该不断得到发展和塑造,不应作为一种工具被简单地使用,而应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在使用的同时,不断得到开发,不断得到升华,并且还应强调需要得到珍爱和保护。因此,在师资建设中应体现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管理理念,而服务的主要内容则是对教师的培养和塑造。
高职院校对教师培养工作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教师成了穷于应付教学任务的工具,难以抽出时间学习提高;(2)教师极少有机会走出校门参与各种学术活动,视野狭窄;(3)教师科研活力未得到充分调动,学校科研成果廖廖,科研能力捉襟见肘。
误区之三师资培养中的重学历轻能力。高职教育的性质,一是具有专业教育属性;二是具有高等教育属性。作为高等教育由中专改制的高职院校师资水平亟需提高,然而人们注重强调的是学历的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却忽视了动手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具体现象有:(1)聘任新教师过分强调硕士毕业以上学历;(2)在职教育形式基本上是修学硕士研究生课程;(3)校内安排岗位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地位低于理论教学教师,计算课时报酬时动手的不如动口的;(4)评审技术职称时学历优势高于技能优势技术发明专利不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4.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年规模高速扩展过程中,有多年形成的许多老问题,如占地少、规模小、实验实习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管理水平低,专业重复设置,专科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3]不仅如此,有的学校仓促上马;有的学校迫于上级指令,被动接受任务;不少学校准备不足,严重影响高职学生的教育效果,将以牺牲整体教学质量为代价。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高职毕业生占高校毕业生半数,然而市场对技术人才却求之若渴的重要原因。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认识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紧缺、办学用地不够、教学设备和配套设施缺乏或落后等问题,往往重数量轻质量,重收益轻实效,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然而,这一系列问题,又很难仅仅通过高职学校自身调整来改善。
投入不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验实训科目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校内设备设施投入不足,缺乏符合相应要求的训练与实习条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特色的物质基础极为薄弱,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表1 2012年职业教育经费中各项来源构成
如表1所示,2012年,职业教育经费中政府财政投入占的比重最大。其中,预算内经费占40.39%,预算外投入占4.03%,两项合计占44.42%。其次是学杂费收入,占31.59%,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等校办产业用于教育的经费0.49%,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所投经费占10.25%;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和社会捐赠收入分别占1.11%和0.27%。
5.产学研结合力度不够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4]。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上好课,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因此,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推进的难度很大。 [科]
【参考文献】
[1]张铁岩.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几点思考.职教通讯,200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34-436.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吸引力;外部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096-03
作者简介:檀钊(1971-),男,安徽望江人,北海职业学院文化与传媒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不足,无法使得其主动选择职业教育;二是职业院校自身不完善,总体师资力量较弱;三是企业不能采取积极措施培养专业人才;四是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认知误区甚至偏见。这几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低,从而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道路上起推动作用。加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对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为今后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招生政策不公平。新生是一个学校健康发展的血液,然而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招生政策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例如,高考结束后的招生活动中,普通院校一直排在职业院校的招生批次之前,这就很容易造成普通院校对优质生源的垄断,导致职业院校无法获得优秀生源而造成教学质量下降,使得在校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另外,这种不公平的招生政策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认知错误,很多人认为职业院校比普通院校在各方面都低一个层次,只有学习成绩差、各方面都不够优秀的孩子才会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这种社会认知误区导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二)财政投入不足。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工作行业进行对口教育的,所以要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开设实验、操作等专业性课程,这使得职业院校需要建设大面积的实验基地和操作车间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运行过程中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当前,虽然国家对职业院校的财政投入正在逐年增加,可是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国家对职业院校的财政支持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院校的教育水平,导致学校办学质量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职业教育体系衔接不完善。在现阶段,新型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仍然在建设过程中。一个完善的体系需要上下级之间紧密连接和配合,然而职业教育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并不完善,导致学生在职业学习到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无法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顺利前进。另外,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密切,普通院校中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学生要想在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进行转移,需要的手续十分烦琐,难度也比较大。由于职业院校中的文化课培养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和家长对职业院校的信心并不充足,导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较弱。
(四)社会各阶层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传统看法根深蒂固是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各个阶层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都存在误区,这应该归咎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普遍认为读书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很多家长把孩子禁锢在教室中,学习书本知识却忽视了对孩子的职业教育。这一观念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一种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的片面教育理念。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多被看作不上进、不积极的孩子,而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也倾向于招纳从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这导致家长和学生不愿意主动选择职业教育,所以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是其吸引力弱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五)职校学生毕业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不高。职业教育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从职业院校毕业以后从事的职业多为企业或单位的基层部分,担任一些例如操作、服务的工作。然而,由于人们的就业观念并不十分正确,存在职业差别观,认为只有在高层担任管理任务的职位才是值得尊敬的,对劳动者并不看好。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劳动者的保障体系并不完善,技能工作人员的个人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所以其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相对较低。这就导致很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往往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不体面的,所以很少有人甘心选择进入职业学院进行学习,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弱。
(六)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认证机构,这些五花八门的认证机构导致对是否具有从业资格的认定标准不能统一,职业证书自身的权威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另外,很多企业在招纳人才时的准入制度并不明朗,再加上政府无法对企业任用人才时的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所以导致部分企业的用人制度并没有与职工的入职资格证书相连接。某些并不具有从业资格的人采取一些措施也可以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工作,从而企业资格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得到有效地实行,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此以往,即使是毕业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没办法在竞争上岗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公平对待,这就使其丧失了本身在学业上的职业优势,无法充分其自身的价值,导致就业自信心缺失,对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
(一)院校自身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提高办学质量。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首先职业院校要从自身寻找解决办法,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首先,提高职业学校自身的基础建设,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未来需求和当地经济状况,通过调查研究合理开发能够满足当地发展需求、受市场欢迎并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建设起相应的实验基地和操作车间便于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其次,学校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对相关教材进行合理改革并敢于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例如,老师可以便授课为操作,让学生在观看老师操作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运转原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通过反复的联系掌握操作技能等。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未来参加工作后可以做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职业院校只有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质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赢得学生、家长、企业以及社会的信赖。
2.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职业院校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大面积的操作车间和实验基地,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并不全面,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和国家企业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找到两者的利益共同点,例如,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现成的操作车间和实验基地,学校又为企业提供优质和固定的人力资源。再如,企业可以组织内部的在职员工定期到学校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提高技术,而学校的老师也可以定期到企业中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从而制订符合社会要求的教学方案。这些都是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利益共同点,这就使得两者在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后可以实现双赢。但是,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在两者合作过程中往往是企业比较主动而学校较为被动,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采取合适的政策引导并进行相应监督,使得职业院校变被动为主动,建立起有利于双方以及社会总体发展的合作运行机制。
(二)教育体系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升学体系包括三个阶段,即中职专科、高职专科、高职本科。要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学生在升学道路上各个阶段的有效衔接,职业教育应该有一套自成规定的升学体制和招生政策,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地按照这一体系一步步地升学,到最后参加就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打破之前职业院校招生批次后于普通院校的规定,实现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平等招纳学生,注入新鲜的血液。另外,也要解决普通院校和职业院校之间的沟通障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业憧憬、家庭条件等原因自由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就读还是普通院校进行学习,并且在受教育过程中既能享受专业课程教育又能得到书本知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建成一个沟通无障碍的桥梁,为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学习进步,为学生营造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
2.将职业教育融入各阶段教育中。搭建教育体系中四通八达的桥梁需要努力把职业教育融入进各阶段的教育中。例如,在学生的小学阶段,要积极加强学生对自己感兴趣职业的了解,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自身的职业理想;在中学阶段,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与某些职业相关的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相关课程并帮助其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在未来的大学教育阶段,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职业规划指导课、就业创业指导课等,让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的就业现状,使得职业教育在社会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
(三)社会层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目前我国存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这导致我国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不统一,也使得从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无法得到保障。要使得国家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得到完善,需要着重改变我国当前职业资格多元管理的混乱局面,把职业资格认证的一系列工作逐步进行落实,例如证书标准的制定、资格认证、证书发放工作和证书管理工作等,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单位部门并制定统一的管理方法,同时对每个职业的资格证书采取年度制考核的审查方法并进行全国联网管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行业,也包容了不同行业的多样性。另外,政府方面要严格规范各个单位的准入制度,将每个单位的准入制度与个人的从业资格证书相连接,使得从业资格证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保障职业人才的合法权益。完善的社会制度是有效保障职业人才合法权益的基础,也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前提。首先要使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劳动人民得到应有的权益保障,制定他们的最低生活标准,完善技能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并且逐步提高其工资水平,保证他们平等地享有国家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
(四)宣传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增加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具有
其自身特殊性,所以需要有足够面积的实验基地和操作车间,这就使得职业学院的资金需求量大于其他普通院校,因此,职业院校更加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现阶段我国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额度虽然逐步提高,但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资金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却连年下降,所以政府不仅要继续增加财政对职业院校的财政投入额度,更要提高职业教育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以保证职业教育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也应该对职业教育予以倾斜,例如,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帮助学校得到充足的操作车间和实验基地,也要鼓励民营企业家投资民办职业学院,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经济力量来弥补国家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足。
2.加大宣传力度。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纠正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让社会各界都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优越性,那么就要在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上下工夫。一方面,要积极在社会上宣传正确的就业观,尤其是平等就业观,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社会各个职业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人们在各种行业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人才多元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宣传,鼓励他们提高工作责任心,树立起工作中的专业精神,使得技能劳动者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尝试也可以成为一项技术的专家,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技能。因此,政府的宣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在社会各界宣传专业性精神,构建一个专业化的社会,同时逐步引导社会各界人民转变对技术劳动者的偏见,提高技能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与社会地位,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各界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玉静.中职教育吸引力提升:保障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19)
[2]闫志利,邵会婷.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弱化趋势的市场学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9)
[3]冯红霞,姜雪.回顾与前瞻: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析[J].职教论坛,2013(31)
[4]李红卫.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建设的方法论[J].职教论坛,2013(34)
[5]李名梁,李媛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要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6]周晶,万兴亚.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两个维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3(8)
[7]冯丽.职业教育吸引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4)
[8]李敏谊,谢军.英国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主要举措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2(6)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范文4
先谈第一个问题。尽管国务院和很多省市一级的政府一再强调,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并出台了不少保障性措施,尽管德、英、澳等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做法令我们艳羡不已,尽管每年到了教师节都有一批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受到不同级别的表彰,但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没有多少改变,职业教育始终被视为“二流教育”,相应地,职校的教师也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职校的学生则被贴上了“双差生”的标签。其实,不仅是不了解职业教育特点的社会人士在戴着有色眼镜看职业教育,就是分管教育的基层地方政府官员以及主管教育的教育局领导,恐怕也有不少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在提及政绩时,他们总是习惯于用高考、中考的各种数据来佐证,即便有时也说到职业教育,也只是关注所谓级别很高的技能大赛而已。由此可见,潜意识里歧视职业教育的又何止行知中学德育处的那几位老师呢?
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高生中肯定不乏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俱佳、将来能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但是,虽然每年都有不少优秀的职校生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但客观地说,至少在部分地区,仍有很多职高生的综合素质让人无法恭维。说他们是“双差生”自然不合素质教育的宗旨,但他们的一些行为确实让人无法理解。譬如,在一些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力量薄弱的学校,抽烟、喝酒、上网、夜不归宿等现象屡禁不止,至于课堂上随便插话、剪指甲、用手机上网聊天等行为更是家常便饭。有些学生即便在公共场合也是满口的脏话,毫不在意旁人惊讶的目光。有些学生连起码的公德心都没有,无论是上学生厕所还是上教师专用厕所,从不冲水,对于别人善意的劝解置之不理。有些学生会因为心情不好或者对某位老师有意见,就故意在课堂上捣蛋,甚至公然顶撞老师。有些学生考试时要么明目张胆地作弊,要么趴在桌上睡觉,要么草草做几道选择题就强行交卷。有些学生甚至从来没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成天就想着如何拉帮结派,欺负弱小。有些学生或出于好奇,或出于无聊,与异性同学交往不当,完全将学校的规章制度抛到了脑后。30年前,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写过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说得不客气点,我觉得“丑陋”一词用在这些我行我素、荣辱观不明确的职高生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然,以上现象肯定绝非职业学校特有的生态,但相比之下,出现在职业学校的概率显然要大得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那些整天无所事事、不思上进、行为习惯差的职高生自己必须负主要责任,正是因为他们,使兢兢业业的职校教师身心俱疲,毫无职业的幸福感可言;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使那些职校学生的家长在普高学生家长面前抬不起头来;正是他们,抹黑了职业教育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试想,这样的职高生能不让人望而生厌、畏而避之吗?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范文5
1.招生政策欠公平目前教育系统的招生政策有失公平,职业院校的招生批次总是排在普通院校之后。这一方面使得职业院校总是无法获得优质的生源,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则会在社会上人为地造成一种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等级的误导,使公众误认为只有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才会就读职业院校,从而降低了职业8教育的吸引力。2.沟通衔接不顺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处在构建当中,职业教育各级之间还没有搭建起完善的衔接,学生很难沿着职业教育这条路一直不断地深造,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也并不顺畅,学生从职业教育转移到普通教育中继续学习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人不能往高处走,职业教育便自然缺少了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3.财政投入不充足职业教育是一项“很花钱”的教育,需要场地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虽然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其占整个教育财政投入的比例却呈连年下降的趋势,财政投入不充足会导致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社会环境层面的原因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上热下冷”的局面,与政府层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相比,社会各界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还远远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仍旧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国式教育从小就向孩子灌输“要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的思想,造成了一种单一狭隘的成才道路和成功模式,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总是难以得到改善,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不少人眼里被贴上了“差生”甚至是“失败者”的标签,学生和家长不愿主动选择职业教育,企业也更青睐于学历较高的普通学校毕业生。2.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多数是要由低层做起,在企业的一线进行生产和服务工作,然而目前社会上“职业不分贵贱”、“尊重劳动”的氛围仍然还不是很浓厚,人们往往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劳心者”十分崇尚,而对于“劳力者”却带有低人一等的偏见,加之技能型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制度不完善,雇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对等,技能型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都相对较低。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毕业之后能获得一份既体面又收入可观的稳定的工作,对技能型劳动者未来职业前景的顾虑,降低了他们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3.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并不完善,各行各业的认证机构五花八门,从业资格的具体标准也说法各异,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单位用人的准入制度也十分模糊,由于政府在政策中缺少严格的规定,企业的用人标准并没有完全和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不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也可以进入到某些行业中从事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此一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即使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他们的劳动价值和竞争优势也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
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
(一)打造优质职业教育
1.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办学质量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行业市场的未来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调研,合理开设一些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受行业市场欢迎的、有自身办学特色的专业,在开设之后还应对专业设置进行定期评估并作出及时调整;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应突出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对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教材进行改革,尤其应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制,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应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理论原理,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最后,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其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院校只有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提高办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只有优质的职业教育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企业的信赖。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应提高和保障职业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来;其次,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范建设,培养一批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面向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最后,应鼓励职业院校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到高校继续深造学习或者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培训,以优化现有教师的师资结构。通过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3.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由于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有限,要弥补这一不足就需要与企业寻求协同合作,而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则需要找到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双方的利益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需要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而企业需要职业院校为其培养输送满意的员工;二是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到企业中了解行业发展,而企业的已有员工需要到职业院校里进行提升培训。利益共同点的存在给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创造了一个实现双赢的合作机会,但如果单靠企业一方的自觉性的话,职业院校仍然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因此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还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引导和监督。4.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打造优质的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撑。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一般包括在有关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工作的研究人员、在高校中研究职业教育的学者以及在职业院校中参与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应注重加强职业教育的历史和哲学深度,丰富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为行政决策和实践办学提供更加充实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搭建教育的立交桥
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自身内部的衔接,建立起一个从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到专业型研究生的完善的升学体系,实行职业教育自己的一套招生政策,学生可以一直沿着职业教育这一轨道进行学习,打破以前职业院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普通院校之后、职业院校比普通院校低一等级的这种人为障碍。另一方面,要疏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教育系统中搭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平台,学生对自我的发展有了可规划、可预见的空间,职业教育自然能够增强自身的吸引力。2.将职业教育融入各阶段教育中搭建教育的立交桥,除了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疏通教育系统的沟通渠道之外,还应尝试将职业教育融入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在小学教育阶段,可以通过对各种职业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在中学教育阶段,可以开设与某些职业相关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各种职业的魅力,还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作出规划;在大学教育阶段,可以开设有关就业和创业的课程,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指导。通过将职业教育融入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发挥职业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并逐步增强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完善社会制度建设
1.保障技能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首先应保障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技能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技能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并逐步提高其劳动收入,保障其休息休假以及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2.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逐步解决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制定、资格认证、证书发放和证书管理工作的权责进行落实,由各行业的相关国家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各行业协会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并授权各行业协会负责其行业内每年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再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并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统一的全国联网管理,这样既能体现国家统一管理的权威性,又能兼顾不同行业的多元性。3.严格规范从业人员准入制度政府应该严格规范企业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将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挂钩,出台政策明确规定只有获取某一职业资格证书者才能进入该行业从事相关工作,这样才能使职业资格证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加大投入加强宣传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范文6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13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 共有12 262 所; 教职工数达到1 153402 人,专任教师数达到867 943 人。高等职业院校共有1 321 所,教职工数达到630 044 人,专任教师数达到436 561 人。这些职业学校每年培训各类人员达1.5 亿人以上,大大改善了我国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从就业情况来看,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90%,就业的情况呈现出去向多元、渠道多样、供不应求、区域差距明显缩小的特点。职业教育的招生数每上升1 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就上升约0.5 个百分点,所以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是,一方面是我国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当前却仍然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往往成为学生和家庭迫于无奈的选择。上海市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11 年甄选了上海市的42 所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和技校作为样本,对大约6 000 名的中职生做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坦承是基于学业基础差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才选择了中职学校; 有15. 3%的人表示作为中职生,我感到很没面子 甚至还有11.9%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是不能获得成功的。这种情况和职业教育大国德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德国,有接近50%的青年学生自愿选择进入职业学院,而非像中国学生一样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进入职业学院。
为了解释我国职业教育当中的这一现象,本文引入一个社会学上的理论,即相对剥夺论。所谓相对剥夺( Relative Deprivation) ,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以他人或群体为参考系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后所产生的消极社会心理。这种心理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来自对自身利益的判断和评价,是一种社会比较的结果。相对剥夺理论的解释路径为我们理解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思路。在某种程度上,相对剥夺感也与社会歧视相对应,即处于某一地位或层次的人群因为自感比别人差,从而产生相对剥夺感,同时社会公众对于该人群也存在偏见,进而对他们形成社会歧视。
正是由于这种相对剥夺感,才使很多家庭和学生在面对职业教育的时候产生了抵触,也使得整个社会在面对职业教育、充分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形成误判,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扭转社会偏见,让职业教育理所应当地成为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职教学生及其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成员,都不再歧视职业教育,消除职业教育学生和家长的相对剥夺感至关重要,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我国职业教育中相对剥夺感的由来与表现
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包含着极强烈的情感因素。这里所说的情感因素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价值判断。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会逐渐生成一系列的价值和概念体系,进而成为人们价值观的基础,而人们对这些价值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类为一种情感判断。当人们对具体的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判断时,这种情感因素就自动发挥作用,引导人们选择什么作为判断事物的准则,从而影响态度的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一个民族的传统观念体系中,有很多东西已经作为长期而固定的心理积淀,深藏于民族心理结构中,同时通过历史的传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于事物的具体看法。
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对不同社会群体角色地位的传统认知,往往会影响他们对现实状况的判断和定位,而当这种判断和定位与人们内心固有的传统认知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失落感。例如,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认定自己在社会的改革变迁当中中没有比其他群体的成员获得更多,就会因此产生挫败感,这种情感即为相对剥夺感。职业教育当中的相对剥夺感亦是同样的道理。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历史和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充斥着各种正统的传统文化思想。在这种传统文化思想当中,进入大学才是成为士子、成为国之栋梁的正途,而所谓的职业教育与匠人学徒教育无异,与治国安邦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样的传统思维影响着职业教育对大众的吸引力。人们对职业教育甚至有二流教育次等生的教育的扭曲认识,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的边缘。正因如此,当下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对于职业教育的社会歧视,这种歧视不仅存在于普通人的认识当中,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于我国对待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和资源投入上面。尽管我国当前应用型人才短缺,从国家层面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也一直在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事实是,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家庭并不多,相关配套的制度和资源的投入也仍然相当欠缺。可以说,对职业教育独具价值的认同缺失是导致个体进行教育选择时不倾向于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因。
具体来说,造成我国职业教育当中的相对剥夺感,进而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一) 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制约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
传统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甚或顽固性,我国长期受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影响,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在传统教育的发展中很难受到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备受质疑,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声誉比普通教育低下一等,大学教育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而职业教育只是精英教育的补充,故而职业教育几乎被社会贴上次等教育的标签。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公正待遇甚至歧视,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时至今日,由于精英教育观念和制度的惯性延续,依然有大多数人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一般是文化成绩不高、无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考生,考生报考普通高中进而就读于高校的意愿明显强于报考职业学校。
( 二) 职业教育的内容选择和培养模式存在严重问题
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文化承袭,传递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文化必然成为教育内容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累积起来的文化是教育内容的直接源泉,包括文化知识、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等。因此,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丰富的文史文化和一定水平的技术文化,都可以选作学校教育的内容,但在占据统治地位的士农工商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判断的支配下,正式的学校教育极少选择作为形而下的技术文化,而把文史文化作为正式的和正统的教育内容。而在当下,即使在以技术、技能作为培养内容的职业教育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高度重视和推崇的情况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文化思维定式的影响,很多职业院校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很多职业学院的学生多数时间都是接受课堂理论教学,而很少时间接触实践。这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方式差距甚远,导致我国职业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仍然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这进而增强了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负面评价。以德国为例,根据德国法的规定,学生在双元制模式下,一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实训,其整个培训期为2 ~ 3 年,其中3 /4 的时间在企业作为学徒学习,1 /4 的时间在职业学校进行基础理论教育。德国模式的优点是将真正的工作经验与在职业学校的理论指导结合起来,它是一种基于雇主需求为主和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具备动手能力,企业拿来可用,因此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评价自然就高,而学生自然就有动力不断选择进入职业学院学习,从而形成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 三) 社会对职业教育目的的判断存在误差
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往往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目的的取舍,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中国自古以来,以儒学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伦理型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都特别强调教育目的要重视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往往只有在学校当中才得以完成,而不可能在工匠技能等职业学习当中完成。同时,我国自古即有官本位传统,传统文化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举成名天下知以及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使得人们极为重视仕途,教育成了培养各级官吏的工具,教育本身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反而并不彰显。这种传统文化的惯性一直延续至今,使得当前的中国社会更加重视普通教育,而不重视职业教育。实践当中,接受职业教育出来的毕业生,要考取公务员进而成为体面的官员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在迄今官本位仍然盛行的中国,几乎断绝了仕途的职业教育自然不受欢迎。职业教育由于在中国难以实现通过教育成为官员,进而出人头地的目的,因此在我国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和家长普遍感觉选择职业教育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四) 职业教育实践单一,缺乏机制创新,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职业学校在独立承担职业教育的全部功能,社会参与度非常低,教育手段和内容很不科学和规范。这导致很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不清,在职业教育当中过多地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缺乏必需的实践操练,与社会脱节严重。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素养上比不过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职业技能上的素养也难以真正符合社会需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职业教育受歧视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教育当中的相对剥夺感也就难以真正得到消除。
( 五)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和资源投入严重欠缺
由于上述传统认识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根深蒂固,国家在制定有关教育政策和制度的时候也受到了重大影响,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色彩非常明显。现有的职业教育立法落后,欠缺可操作性; 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比较混乱,欠缺科学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和投入远远不如普通学校,政府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书面的文件上,很少落到实处,对于职业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去想办法解决,从而使得职业教育的二流教育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有些时候,一些地方政府看似鼓励职业教育的做法不但没有真正改善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负面看法,甚至还加深了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歧视印象。例如,国内有些地方存在的以高考指标有限为由,通过考试的方式将被淘汰的学生强行安排进入职业学校的政策,以及有些地方对高三表现不好的学生直接劝退,要求他们不参加高考,直接去读职业学院的做法都加深了社会对于职业学校是差等生集中地的疑虑,职业教育当中的相对剥夺感也就越来越深。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面对职业教育的时候,人们内心深处的相对剥夺感很难消除。相对剥夺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当中的重要阻碍,不但影响着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定位,甚至直接影响到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决策,因此如何克服它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三、消除职业教育相对剥夺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议
( 一) 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在当下,人才以学历、文凭和出身论的观点甚为普遍,导致几乎整个社会对人才都形成了曲解。这也是职业教育因为学历、文凭、出身偏低,进而受到歧视的重要因素。扭转这样的偏见和歧视,需要重塑人才观。正确的人才观要求,对于人才的认识不能囿于阶层、学科、领域等的界限,其衡量标准和重心在于才,而不是强调学历、文凭和出身的人。就本文的议题而言,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应当只是社会分工在教育领域的不同体现,也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和人生职业规划所作出的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都同样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不应人为地分出高低贵贱。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是自古以来,也是当前国内外通行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学生通过进入学堂学习而成为士人、官员,而工匠则通过带徒弟培养匠人。当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高度重视大学教育的同时,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为了发展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很多西方国家,如德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青年学生进入职业学院,进入企业当学徒已经成为相当普遍也很普通的事情,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青年学生往往是基于自愿而进入职业学院,很少有人是因为考不上大学而进入职业学院的。因此我国的每一个青年学生也应该适应世界潮流和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而作出理性的,更适合自己的教育选择。就中国社会来说,也应当自上而下地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功能,鼓励青年学生真正基于兴趣和爱好在大学和职业学院之间进行选择。同时改革人才选拔机制,多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当中选择优秀人员充实到公务员甚至各级领导岗位上去,以突出的示范效应逐渐改变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负面认识,消除职业教育当中的相对剥夺感,使得职业教育走上良性循环。
( 二) 推广家庭理性教育观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庭对于教育投资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几乎所有的中学生家长都希望子女能有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深造的机会。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高文化素质群体的家庭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子女受教育的环境明显优于社会其他群体,起到了示范作用; 其次是家庭受预期效益的驱使。投资教育不仅能产生满足现时的家庭精神生活或个人心理需求的效用,还能在未来为家庭或个人带来物质上的收益。而在现有的观念当中,普通高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是白领,职业学校出来的学生是蓝领的认识深入人心。这导致很多家庭宁肯用更多的投入让小孩去复读,甚至出国学习,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小孩去低人一等的职业学院学习。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家庭教育投资的不必要的浪费。作为一个理性选择,家庭应该关注更多的是家里小孩的兴趣和个性,坚信行行可以出状元的教育理念,接受多种形式的受教育模式,了解当前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收集更多有关职教生就业与发展的信息,以便进一步强化对职业教育的信心。
( 三) 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经济实践已充分证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但中国家长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仍然不愿意让孩子到职业学校学习,除了前述各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还只停留在一些专家、学者的头脑当中,公众还不能够充分理解职业教育的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模式及效果,因此也很难真正承认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所以中国政府和社会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尤其是要多宣传职业教育当中的成功范例,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信任,要运用各种途径和形式使公众认识和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方法和内容,让公众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当中的重要作用。
( 四) 促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运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改变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的现状,必须要对当下的职业教育进行机制创新,其中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所谓职业教育集团是由指政府、职业院校、社会机构等共同组织的教育团体。职业教育集团化是当前我国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职业教育适应市场,促进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封闭教育模式,真正面对市场,这样将会使得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那么学生毕业之后在薪资提升、自主创业能力等方面也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势必大大提高学生及其家庭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相应减少囿于传统观念的相对剥夺感。
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相对剥夺感这一根深蒂固的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还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目标,凸显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得益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务实,这也是职业教育学生相对于普通学校教育学生的比较优势。同时,职业教育集团也应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确保职业教育体系出来的学生能真正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必须具备跨界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需要实现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积极协作,这本身就是一种跨界行为。职业教育集团化中的跨界思维将有效避免职业教育集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自为政的风险,提高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水平与效率。同时,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提供必要的通道。
第三,应当制定职业教育集团化有关的立法和政策,完善对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并建立与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相对应的监管机制。
( 五) 加强政府在职业教育当中的作用,促进相关制度建设和完善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相对剥夺感迄今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应当归咎于政府重视不够和监管制度存在问题,这直接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尽管规模不小,但是总给人以不规范的感觉,这对于消除职业教育当中的相对剥夺感不但没有助益,反而加深了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疑虑。因此,有必要完善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和监管制度,建立规范的职业教育体系。一个规范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于加强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信心,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消除职业教育当中的相对剥夺感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政府应当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各种资源投入,并建立职业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得到与普通学校教育同等的待遇。其次,在公务员序列当中加入技术职位,降低公务员考试当中的学历标准,为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提供机会。再次,应当建立严格的职业教育监管制度。具体包括: 应当强化师资的准入管理,明确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标准; 强化宽进严出的质量考核机制,避免当前职业教育实践当中,为了争抢生源对职教学生实行宽进宽出从而不断弱化职业教育形象的做法; 真正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职业能力资格考核制度;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工会、学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合监管机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更加专业化监管; 严格禁止和取缔各种针对职业教育的就业歧视规定;第三,积极搭建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合作的平台,建立积极有效的协调机制。第四,建立健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