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素质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59-02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院校往往意味着不再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竞争,但同时也意味着因为学生自身文化成绩不好,基础差,才不得不选择了职业技术教育,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传统观念认为中职生没有多大的出息,有些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形成了一种广泛的偏见,导致了中职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多。因此,作为中职院校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重视对在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职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他们具有这个年龄段的一些共同特性,如自我意识初步形成,追求独立,但又对家庭和学校有依赖性,以及在青春期内的情绪很容易波动等。但是,中职学生如果过早的接触社会,自身的生活圈子也会扩大,造成心理压力的来源也会曾多。相比于高中生的升学压力,中职生不仅要承受学业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承受职业前途的压力,所以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消极影响。所以,中职业院校一定要花更大的精力去关注和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增进学生的品德修养。进入职业院校后,学生易产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情绪,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因为在成为中职生之前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而他们自身也认同外界的衡量标准和对自己的评价,有强烈的挫败感。目前在我国,中职生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厌学问题,包括情绪上厌倦学习,态度上消极甚至对抗学习,行为上被动应付,具体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无所谓,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无所谓,成绩不断下降,甚至逃课、逃学、对学校感到恐惧等。

2.容易陷入课堂违纪行为怪圈。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其实早已经形成了一种潜意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的所有缺点都可以忽略,相反的,如果他学习成绩不好,违反课堂纪律、师生关系冲突等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家的这些看法不断印证了孩子们对自我的一种否定认识,并因此形成恶性循环,非常容易使一些学生自暴自弃,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加重。因此出现了各种违纪行为,甚至发生课堂暴力冲突。

3.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高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升学,这种目标非常明确,因此给他们带来的动力也相对较大。而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对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不是很清楚,对未来的人生目标也不是很明确,所以尽管学校对他们进行了一些职业潜质、职业兴趣、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但是他们还是对人生价值、人生信仰、人生追求都会比较缺乏,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

二、中职生常见问题的心理干预

首先解决中职生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培养自身专业兴趣,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可以采取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对中职生进行动员,要让他们认识到,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只是人生新的一个起点,并不是人生的终点。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耐心和热情,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体验学习的成功,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从基础讲起,一视同仁。其次,要讲究教育方法,改善师生关系。师生冲突是职业学校的一个普遍问题,往往既有学生的原因又有老师的原因。有的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混为一谈;有的教师在管理学生时简单粗暴,这都会给中职生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能用命令、训斥等强制手段去矫正学生行为或强迫学生学习,要对学生友善、关心、热情,当学生对教师行为过激时,要善于运用教育策略巧妙化解,避免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生正面冲突。

其次解决中职生课堂违纪行为的问题。学校纪律使学生学习到了默认的行为准则,在学会以自觉纪律约束自己言行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独立性、自信心、坚持性、责任感、忍受挫折、自我控制等人格品质,而且有着良好纪律的校园环境也能给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要预防与矫正违纪行为,首先要制订明确的课堂规则与程序,应建立一套有最低限度的课堂制度与纪律,纪律要被清楚地描述,避免“要求严格”、“举止适当”等笼统用语;并且教师应和学生共同遵守;强调自我控制,避免使用过分苛刻的、侮辱性的惩罚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及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教师应把处理违纪学生作为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重要契机。

最后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学生违纪很可能是缺乏正确的人际关系认知和有效的交往技能,而中职生正处于需要学习在社会上生存必备技能的时期,当学生在面临人际冲突时,教师有必要教导他们运用诸如分享、妥协、回避或者幽默等方式来处理问题,避免冲突的发生或升级。最后,在处理违纪行为的方式方法上,教师应注意态度和沟通技巧,轻松平和,不制造紧张气氛,也不能轻易对学生做出判断和结论,注重引导,培养信任,科学利用教育学理论来解决问题。

三、中职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

心理素质的培养范文2

自信心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心理素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并塑造学生的自信心是完善心理素质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表扬并鼓励学生,肯定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进步,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有时候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会影响并推动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在学习《范进中举》一文的时候,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引导学生们总结胡屠户的嫌贫爱富的性格特点的时候,班级里一位平时不经常发言的同学突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作为父亲的胡屠户为女儿着想,敦促女婿进步的本意是好的。在这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我在第一时间肯定了他的想法,同时号召班上同学学习他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看法的态度。从此这位同学越来越爱上语文课,课堂上主动发言,课下经常钻研,语文成绩突飞猛进,我知道,正是自己小小的鼓励给了学生莫大的自信。

二、强化学生竞争能力,构建良好心理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提升其学习能力实际运用的重要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在社会环境整体呈现竞争氛围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自尊心,上进心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在教学中融合此方面的素质培养,在进行议论文教学之后,我会组织同学们开展辩论赛,针对同一话题,将学生分成观点对立的正反两方。由学生自行搜集材料,寻求论点,说明事理。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正反双方针锋相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增加情感沟通,健全学生心理

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过程重要是要融合情感沟通,初中语文教师的情感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引导学生沿袭教师的思想学习知识,塑造品德,锻炼修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尤其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特别强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理解。在讲述《背影》一文的时候,我先讲自己离家上学时背井离乡,父母相送的场景,诚恳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父母的“背影”或形象,然后选取其中比较感人的瞬间描述下来,一堂课下来,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感恩的心理,以及对父母爱护之情的理解,同时深层次地体会了文章的思想。在激发学生情感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可以采用饱含情感的朗读刺激学生情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和中心思想,感受作者的细腻情感;可以通过情感饱满的写作抒发自身的情感,可以组织学生写日记、作文、随笔等记述自身身边的情感迸发的时刻,将充沛的情感融合到作品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加强意志教育,提升心理素质

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自我约束的意志,才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随时会遇到一些难点,意志薄弱的学生会知难而退,而意志力强的学生就会迎难而上,攀登学习的高峰。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中外名人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人物的意志品质,以磨练自身的意志。比如在学习课文《岳阳楼记》一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明确关怀天下的博襟之后让学生看到文章作者范仲淹在不得意时候积极进取的品质,学习其在逆境中不抛弃,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优秀品质。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在古今名人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特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教师要加强自身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训练,可以组织学生讲述一些具有优秀的意志能力的楷模的故事,每次课前都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意志品质认识的演讲,另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加强自身意志品质的实际锻炼活动。

心理素质的培养范文3

一、职高生中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表现

职高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经过各级各类学校的筛选,愿上职高就读的往往是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处于迅速发展、日臻成熟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使青少年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社会中不良现象、影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难免产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意识方面

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清晰地感知和领悟外界事物,不能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关系。

2.智力方面

主要表现为智力活动的不协调和低能,如,记忆力减退,对过去的事情不能回忆,对新事物难以识记;再如思维迟钝难以接受新事物,缺乏应变能力等。

3.性格方面

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如,有的青少年狭隘自私,为一点细小的意见或得失所烦恼;有的孤独、自卑,对什么都不热心、无兴趣;还有的专爱嘲弄讥讽别人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及每个社会成员的神圣使命,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前提和保障

要振兴中华,发展教育,培育新人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构建一支业务精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教师自身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终身学习的理念、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度的责任感和敢于进取、勇敢创新的精神才能完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

2.进行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3.通过不同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1)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高中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人生观对学生整个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起着调节控制作用,是个性倾向性的核心和支柱。

(2)培养学生的奋斗意识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他们知道,家里很穷,父母节衣缩食,用血汗钱供自己读书,很是不易。他们知道要想改变这种命运,读书学习是最好的选择。而往往很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却不知道自己上学是为什么,更不懂得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3)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

所谓挫折教育是让学生在其心理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使他们在心理上逐渐加强抗挫折的能力,尽快走出心理低谷,增强心理调节平衡能力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困难、挫折中经受磨炼,会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体验更深刻,顿悟更深刻,可以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积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营造浓厚的素质教育氛围,使学生时刻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从而在健康向上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压力。

学生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个原因。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的家庭,他们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指导学生多与人接触,进行正当的人际交往,学会宽容他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从而积累很多经验,从中明白许多人生道理。

4.美化生活环境,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良好的环境能陶治学生情操,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身心健康。人有强健的身体才能充满青春的活力和火一样的热情,并且显示为坚毅、刚强、自信、耐劳和勇气。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保证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身体。

5.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创设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创设心理咨询机构,一方面能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防治学生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心理咨询门诊及时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以健康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

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家长的参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观念,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与氛围,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净化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心理素质的培养范文4

一、让幼儿在各种感官统和活动中,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人的素质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并最终形成的乃在、稳定的品质。因而,幼儿心理素质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离不开自主的操作和活动。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只有通过同伴的游戏、交往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亲自感知并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思维方式。蒙台梭利强调幼儿教育应该以动作发展和感官训练为主,使儿童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和自我教育逐步发展个性。因此,在幼儿教学中,首先应把教的内容设计为儿童亲自从事的操作活动,探索活动,创造活动,游戏活动等。提供给幼儿各种感官信息,利用滑板、蹦蹦床、布袋套、平衡木等器材进行感官统和训练,让幼儿在自然快乐的氛围中发展和运用身体各种感官,培养自信心、注意力、坚持性、协调性等多方面的素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自主参加,尊重幼儿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不要太多控制幼儿,应顺其自然,耐心听幼儿讲自己玩的过程,及时肯定与赞同,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幼儿,尽可能让幼儿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再者,就是教育目标不要整齐划一,要考虑不同水平的幼儿,例如我在健康活动《玩纸棒》的教学中,练习幼儿跳跃的动作,我把两个纸棒间的距离摆得宽窄各异,让幼儿自由选择,消除了幼儿怕跳不过去的胆怯心理,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幼儿也乐于参加。大大增强了其自信心和心理适应能力,每个幼儿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认为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同样能做到,为以后的活动作了心理铺垫,使其遇到同类活动时不再发怵。

二、坚强情感智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幼儿都具有特殊的个性,因此要重视幼儿智力特点的个别差异,坚信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分析每个幼儿的认识特点和需要,从而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创设多元性的教学环境来发展孩子的特长,例如,布置多元性的不同举趣区角的教室,如自然角、音乐角、积木角、木工角、表演区、个人展示区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自由选择,或将教学从教室转到户外,组织以大自然为题材的教育活动和各种参观活动,以满足不同的幼儿的不同要求,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生活。其次可通过图片演示。实物操作、幻灯、录像、音乐、歌舞、体操动作、语言描述、分类比较、动手游戏等各种教学手段,让不同特点的幼儿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来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增加其学习兴趣。同时展示各自的才华。另外,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丰富、信任、互爱、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孩子经常体验快乐、成功等积极情感,培养对生活、对环境广泛的兴趣,并引导孩子体验由此带来的各种快乐情感,培养自信、增强挫折承受力、多鼓励、赞扬孩子;评价幼儿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时多与幼儿自身比较;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让他们学会等待。教师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各类游戏中,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幼儿情绪,猜测了解他们的心理,对班级不同类型(活泼好动的,性格内向的,心理脆弱的,顽皮倔强的……)的幼儿作不同的处理,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语气,对幼儿的行为、心理,适时地调节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保护其自尊心,消除其胆怯、害羞、郁闷、小气、焦急、鲁莽、妄为……等不健康心理。我们班有两个特殊的孩子,一个特别软弱,动不动就哭鼻子,一个特别爱逞能,谁也不怕,对前者我倍加呵护,在他不如意的时候,总是以朋友和保护者的身份出现,鼓励他一同参加游戏,与幼儿交往,让全班幼儿一起表扬他,一个月过去了,家长象发现奇迹似的告诉老师:“我孩子变得勇敢、坚强了”,对后者,我则和他交朋友,让他知道老师处处知道他的想法和需求,让他和老师一起帮助班上小朋友,后来他变得宽容懂事了。

心理素质的培养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全面发展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习方面,能够把求知增长才干看成一种人生的乐趣,兴趣爱好广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善于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胜不骄,败不馁,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能冷静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待考试既重视又无焦虑感。

在个性心理方面,其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相符,能自尊自爱,有较清醒的自我意识,既能悦纳自己,又有自知之明,能在学校、家庭生活中,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及师长的关系,在集体中受欢迎并有自己的朋友,保持和发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愉快而稳定,善于自我调节,有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生活心理方面,关心家庭,热爱生活,尊敬父母,尊老爱幼,真诚友爱,礼貌待人,惜时守信,不过分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呢?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心理困惑多半与学习有关。因此,应重点向他们介绍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上课时,向学生多介绍学习方法,如提前预习―专心听课―课后复习―认真作业―及时归纳总结;结合学习内容介绍记忆法;结合实例,介绍观察方法;结合学生学习中的实例,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法。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们学会了学习方法,而且对将来从事创造性工作也有益。

结合学生学习开发智力,使众多学生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获得学习满足感,排除学生不必要的焦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缓解了心理上的最大压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加强理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阔视野、拓宽心胸,树立起崇高的生活理想和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有价值的大事上,使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圈子里解放出来。让学生明确要摆脱依赖性,真正走向独立,准备承担成年人角色,就必须从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开始,即从生活自理开始,从对自己的学习负有责任开始,做好某项家务,安排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做好功课等等,善于利用各种场合,把握各种机会,使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成年人的意见,不要盲目地反叛、拒绝善意的批评和帮助,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作风上的污垢。但批评不当,也往往产生不良后果。教师批评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要盛气凌人。批评学生要注意师生的身份,要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同你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不要不分场合。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影响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

不要尺度不一。不管是先进还是后进,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

不要出言刻薄。有的教师常用挖苦的、刻薄的、极易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话批评学生。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会产生仇视的思想和自卑的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尊重、真诚、理解的关系,关注和接纳学生,专心聆听学生发表意见,不轻率地对学生的观点横加评判,同时,应胸怀坦荡,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认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行为养成活动等,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品行。注意榜样人物对学生的亲切性、可学性与感染性,增强其对榜样的理解、认同与效仿。因此,作为教师,同时又是学生的心理咨询者,一是要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要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同时,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克服为分数而学习的消极思想,培养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学习的主动学习态度。

除此之外,青春期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不懂青春期心理变化的学生,有的面对这种变化不知所措,甚至产生人格变异。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正常的生理心理变化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让同学们自己谈社会责任感、道德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情感的严肃性,用理性去护卫自己心中的那份美好情感,从而更加正确地把握自己,集中精力去学习。

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工作,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相信只要付出至诚之心,至善之意,就一定能让明媚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学生的胸膛。

参考文献:

[1]黄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

[2]张小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3]李冬生,阮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4]班主任.2007年第8期.

[5]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

心理素质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问题、德育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影下,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突出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即学生德性的生长过程。《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列为德育目标之一,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从而使学生的品德结构完整。在中学德育中,政治教育解决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教育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培养的是思想品质;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培养的是道德品质;而心理教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的是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又是德育的保证。

作为一中学的思品老师兼班主任,我一直在探索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并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守法的、有责任心的中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人”,造福一方百姓。 加强中学生在基础阶段心理素质培养,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然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务实、有效地实施人格教育?这是新的时代给每一个初中老师提出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所谓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指认的心理品质,他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综合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嘘声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向心力品质上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康的最佳阶段,如果放松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不仅可能使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演变为心理疾病。所以作为一个初中班主任,我认为必须把中学德育心理素质教育作为教书育人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在这里。 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学生心理问题大多都来源于学习、生活、为人处事、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在校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学生们开始独立去思考问题,渴望得到成人和社会的承认、渴望独立。但是经常会变得很冲动,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无论从生理和心理方面来讲中学生都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很多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有的懒于思考;有的狭隘抑郁;有的怯懦自卑;有的孤僻离群;有的对立破坏;有的焦虑急躁。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有遗传和生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事实上,属于遗传和生理因素引起心理异常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环境影响和个性异常造成的。可见,保持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教育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组成“合力”,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抓起来。那么,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有哪些呢?

大的方面来说,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按照《中学德育大纲》不同层次的要求,把心理教育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领域,尊重学生的个性,造成一种人格平等、心理平衡的氛围,避免对学生的心理损伤。具体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细节去实施。

第一、经常关注学生情绪是否稳定,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良好的情绪包括愉快、喜欢、热爱、尊敬等。不良情绪包括苦恼、愤怒、憎恨、惧怕等。教师应该时刻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和蔼可亲,以诱发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努力建设团结互助的班集体,使学生在友好交往中获得愉快的感受;及时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要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必须采用惩罚手段时,要立足于疏导,做到惩罚公道。

第二、培养广泛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只有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有兴趣的心理状态,才能导致积极的心理效果。

第三、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丰富的情感生活。教师和家长都必须重视情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他们认清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要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尤其是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使学生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要尽力避免由于无意义的刺激而造成某些学生的狂热、冲动或烦恼、忧伤。为了使学生情感保持适度平衡,除了正面引导,陶冶情操外,都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对不适宜的情感进行控制和合理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