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1

关键词:经济现代化;科技发展;互动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一)对“现代化”的多维理解。“现代化”这一理念是在西方建立工业化体制之后,特别是在20世纪的巨大历史变迁中逐步得到确立的。西方学术界对“现代化”这一现念有着极其丰富的解释。所讨论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解:

1、历史进化说。这是一种用历史学方法来分析社会变迁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对不同阶段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现代化即人类历史上文明形态的特定阶段性的转变。一些研究者认为,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较大的革命性的转变:第一次是100多万年前人类的出现;第二次是从蒙昧的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18世纪开始的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三次革命性转变被视为现代化的开端。

2、文化进化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构成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主体。实际上,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重视人的发展是马克思的一贯观点。从总体上说,自工业时代以来至20世纪七十年代,是人类高扬主体性的时代。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人们日益认识到科技的负效应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负面影响。下面要讲到的科学技术,或者说工具理性,实则是人的主体性的知识体现。

3、科技决定说。这种观点认为,所谓现代化,是指在人类历史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控制自然、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数量上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对非生命力资源的利用和依赖程度就越大。按照这种界定,现代化就意味着资源利用形态的转变。当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对非生命力资源的利用达到一种全面依赖的阶段时,这种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而且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越加不可能。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直接动力,而人是现代化的活动主题,推动现代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这三种现代化理念,其内涵和外延存在着部分交叉或重叠。经济现代化是基础和主线,它通过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着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系统中,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的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这个当代第一生产力,对现代化起到了最根本的推动作用。

(二)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阐释。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是一个为学术界经常使用同时也是内容最为模糊的理论概念。总的来说,经济现代化指的是从物质层面、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的现代化变迁过程,是世界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较为基础的部分。一般的,经济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层面的经济现代化分为经典经济现代化与第二次经济现代化两大阶段。经典经济现代化指的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领域发生的一种革命性变化,就其内涵,经典现代化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而第二次经济现代化是知识革命的产物,它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领域发生的一场革命性变化。也就是说,广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性发展过程。而狭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代经济变迁过程。本文的讨论正是在狭义现代化概念之上展开的。

二、经济现代化支撑科技发展

(一)经济现代化是科技进步的基本动力。恩格斯认为,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他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劳动者需要不断地提高生产技能和改进工具,才能提高生产率,发展生产。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经济系统内所孕育的科技需求就越广泛、越激烈,从而催生大量的新科技;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也只有不断革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诸如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其中大部分问题涉及到经济的结构调整,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二)经济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撑。经济发展状况越好,越能给科技发展提供一个强劲的支撑平台,科技创新资源的供给水平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越发达,科技财政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R&D经费占GDP的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其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创新效果大大高于中部地区,同时远远高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

(三)经济现代化有利于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显得密不可分。要实现科技的产业化,离不开经济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结合点。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与经济相对独立、分割。如今,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经济系统在自身内部不断生成科技组织即建立企业开发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过去纯粹从事知识生产和研究的科研机构、大学也延伸到生产领域,科技与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三、科技发展推动经济现代化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是大工业生产的先决条件,科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科技的发展和大量应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更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就是一个全面渗透科学技术的庞大体系。

(一)全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新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发展,实现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转变;其二,新科技革命使劳动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对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后一种劳动对象越来越多,人工合成材料不断出现。劳动对象的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三,新科技革命使劳动者的素质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科学化要求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一般说来,现代企业的劳动者都受过专业知识的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受高等教育的人将越来越多;其四,新科技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化企业可以通过电视监控、电话、网络等手段对本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也可以了解国内外信息,对市场做出科学预测,等等。

(二)开辟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前面讲到,狭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代经济变迁过程。经济增长要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必然要进行调整。调整中就必然关系到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开辟新兴的问题。产业发展的历史说明,新兴产业的形成主要是靠科技支撑来完成的。在当代,美国信息和知识产业长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因为其在集成电路和软件研究技术上独一无二;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有赖于科技支撑体系提供新的技术。

(三)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根据世界通行的方法,在经济的增长量中,包含有科技、资本和劳动三要素,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现代经济的增长中一般是最大的,大约占到50%左右,发达国家达到70%、80%。越是科技发达的国家,其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国家计委在一份课题报告中,对我国1979~1996年科技进步作了分析,此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7%,资本和劳动投入平均分别增长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91%和12.15%;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9%。与改革开放前26年相比,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已由过去主要靠资本投入转为依靠资本和科技双轮驱动,而且科技进步的作用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强大。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红.对现代化理论的若干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5卷,2003.4.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2

关键词: 生本管理 职业教育 教师角色

“以生为本”“生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究竟何为生,何为本,生本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把握“生”与“本”的真正内涵?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生本管理”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的教育管理理念。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如何落实生本管理理念?

一、生本管理的实质

“生本管理”的实质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就是完整全面地认识管理中的学生,把学生当做鲜活的个体来认识,掌握学生“人性”的实质,以学生为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

1.生本管理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学生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个体,身心发展不成熟,其成长过程更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变化过程,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认知水平能力上均尚未定型,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潜在的发展能力。职业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忘记行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要以生为本,努力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生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

2.生本管理的主体是以学生为核心。职业教育中的“生本管理”就是要凸显“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管理工作要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做好服务者。在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管理和服务中因材施教,春风化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他们、尊重他们、服务他们,真正让学生主动地以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的角色管理好自身,推动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管理中加强对人性的认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生本管理的内容是创建生本管理的校园育人环境。优良的学校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优良的校园文化中成就了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学识。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建筑布局,重视生活娱乐设施的建设;加强教学设备的系统配置和软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定期开办不同专题的讲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努力塑造品质形象。

二、职业教育发展背景及特点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从封闭的校园中走出来,直接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经济文化生产。教育由传统社会的奢侈品转变为消费品。这一变化,对过去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也对现实中的人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职业教育教师更是无法回避。

1.科学技术转化与社会发展要求。现代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科学与经济生产的有效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加速社会财富的创造,已成为全社会的工作。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家的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所综合的国家“软实力”。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职业教育则成为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即科技应用于经济生产、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者――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输送者。

科技发展与经济生产需要,预见未来社会前进需要就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两大主题。职业教育必须在国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构成、经济结构、社会分工需要相结合,这正是在科技与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下,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功能、新趋势。这样的社会就要求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新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之间有机结合。

2.未来经济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建设所需的大量的各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要在较广的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各种专门的、有技术潜能的劳动者。因而职业教育必须按照社会需要制定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科学合理地配置、培养师资队伍,适应我国产业转化的需要;通过压缩长线专业,增设短线专业,扩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渗透而实现社会经济转轨迅速发展所提出的更多、更快的培养各类急需专门人才的要求目标。

职业教育,因其教育的专业性、技能性、层面性的特殊要求,更加着重以适应未来职业需要为目的,以符合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所以在与时代前进步伐的结合中,职业性、前瞻性、持续性就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的特征。这一新特征也对职教教师提出了新的观念和角色要求。

三、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新认识

由于科技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对职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愈来愈大,职业教育在体制、模式、内容、目标等方面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堪称一次教育的革命。它触及的是人们思想认识层面的转变,是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及对自身角色的重新认识。

1.教师知识技能要求多样化。现代科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促使职业教育在专业与学科及课程种类方面不断调整与更新,使各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高度综合及大量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出现,引起了教育内容的不断改变。

职教教师对现代教育要有一个新的认识整合,必须打破过去长期形成的文理分科明确、单科内容传输,过于强调专业性等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念,确立教育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目标的教育观。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与时展同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教师的职责得以履行。

2.教师教学方法需要创新。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能力不再以体力和简单操作为主,而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劳动技能和主动适应能力,才能符合科技的不断发展、产业的不断变化。

在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下,教学手段在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实验等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对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教师自我提高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以单纯的培养专业能力和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方式必然被打破;以未来职业适应性为教学目的,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新的教育模式,以博学精深、手段先进、不断发展的教师角色观必然被接受和确立。

3.教师角色意识需要变革。教育在社会的推动下不断变革和发展,教师这个教育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在其角色认定和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上也发生着变化。传统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已成为人们思想观念中不可改变的规定。现代社会,人们认识世界、接受文明的方式由师承、书本而获得。现代社会步入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信息时代,人类认识世界已走向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辩证思维方式,而且今天的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和判断,通过各种媒介的信息接收,已使知识的学习、观念的培养更加提前化、个性化。

教师在知识的接受上已和学生处在同时空阶段。教师以过来人、成熟者等身份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以无知者、空白者的思想状态顺从接受,只能产生误导、偏差,教师的权威地位在日益多元的时代式微。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师对知识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在教育构成中教师是主体、为主导,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学生的知识获得只能是局限于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范围内,并继承教师的观点和方法。这种教育模式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形势和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无法合拍的。教育目标的调整促使在教育结构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实际过程中,应由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引导者、启迪者,在大量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中,教师更具有更为深厚的知识底蕴,更为精专和勤奋的学习态度,成为正确的掌握者,达到在与学生同步接触、学习时给以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和启发。

四、职业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现代社会构成中,教师作为一种特定的重要的职业,由于它对社会进步所担负和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教教师必须从自己的特定职业岗位出发,对教师工作有重新的认识,并明确和掌握教师角色的基本实质。

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有崭新的视角,从思想和观念上转变对这个职业的认识,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并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1.教师教育的科学性。在传统社会中教师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对道的承继和传授上,运用现代的语言说也就是科学,道统性也就相当于现在科学知识上的真理性。因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原则就是严谨的科学性。在传统意义上对道的聆听,就是在对经典典籍的记诵和体悟上领略人对道的认识。现代社会要求在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中,形式和手段实现科学真理性的艺术化的表达,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真理性的科学知识,而且在教育方式、教学方式上实现艺术化表达,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愉悦。

2.教师工作的创新性。将对以往人类文明最精练正确的继承与对现代成果和未来发展的学习掌握相结合,将对已有知识的分析了解与实践发展的创造相结合,将质疑与启迪相统一。

3.教师的思想性。明确现代教育、学习的持续性,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把握,对未来社会和职业要求的预见,是现代教师正确从事工作的思想灵魂。

教师对自身的素养要求必须在融于时代潮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和调整。现代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阔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发展潜力,较强的社会生产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分析的兴趣取向,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课程开发能力、学科综合能力、知识渗透能力。

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及师生关系的认识,要有重新的思考,使自己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与时代相符。教师在每一堂课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引导、组织、参与、分析,进而达到师生的同舟共济,协调一致,最终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的专业思想必须依据未来发展的需要而调整,确立正确的专业理念和专业发展的拓展观,将传统教师角色的传道、授业、解惑,提升为现代教育者塑造的新的教师角色,以生为本,树立明确的角色观,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而竭心尽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思想与社会编委会.教育与现代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3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世界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调整政府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将振兴政府财政的思路建立在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为,这种从后工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产业支柱的变化方面。与以农业或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其生产是

以将高科技作为其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其消费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现代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的财政意义在于:从财政收人方面来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必将催生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这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又会构筑“新型行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供充足的财源。因而,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现代政府财政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由于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的获得,是以加大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加快对人的知识化和以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为前提的。因此,发展多结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多阶段和多功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管理有方的管理者,营造出一个科技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就是现代政府财政以科技、教育为主要依托的重要表现。这就如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政府财政是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样,现代政府财政也必然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其主要依托。 2、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所证明

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和健全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的科技、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仍然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来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的。在时期,还出现了轻视知识、排斥科技的严重破坏科技教育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既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加大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结果是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很大,从而使我国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而且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也为财政收人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巧%,新产品税利已占工业税利的10%。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收人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所提供的税收占较大比重。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世纪交替时期要完成由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任务,使政府财政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其基本途径就只能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总之,我国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据原电子工业部估计,在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之一的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技术出口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低;在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及受教育水平上,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比重,现阶段约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出我国10—20倍,美国达到80%,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0%,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巧0余人,而美国1988年就有200多人,日本1987年为700多人,联邦德国1987年为400多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这些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尚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完成振兴政府财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如何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以达到振兴政府财政的目的,从财政角度来看,主要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1、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教育投资的力度。在科技、教育上,造成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产生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投人严重不足。从科技投人方面来看,1993年,我国科技活动支出为563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支出为196亿元人民币,分别相当于GNP的1.79%和0.62%,而美国、日本和德国同年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支出则分别达到了1.9%、3%和2.5%。在教育投人方面,不但高等院校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普遍偏低,而且义务教育不义务。因此,加大科技、教育的投人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现振兴财政目标的重要保障。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4

所谓线性教学,指的是围绕着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内容的传递进行的教学,教学因而呈现出系统传递的线性特点;所谓多维教学,指的是主要依据社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条件和学生实情进行的学科教学,教学呈现出多角度、多因素考虑问题的特点。

线性教学的产生和延续既有传统的教学文化背景,又有现时的学校文化背景。自两千多年前延续到现在的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内容,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学文化,从而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少教师都是有意无意地以儒学中的某些不合理的文化为主构成自己的认识论:教学倡导师道尊严;教学表现为重视群体,轻视个体;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现时的学校文化,主要是教师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工作规范,都具有分离、保守和害怕变革等特征。这是因为处于教学专业第一线的教师,通常都是独立自主地处理各自的教学事务,教师之间极少相互干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不太愿意让别人看自己的课,也不认为看别人的课有很大的必要;既不想影响别人的教学,也不愿教学受别人的影响,其教学呈现分离性的特点;又由于在工作之前,仅接受了短短几年的专业训练,当上教师后,工作平稳,变化少,这些情况使得大多数教师养成图稳定、平安,不想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实验的保守性格;还因为任何教学的变革均会打破安定的教学现状,使教师原有的教学知能受到挑战,使他们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在内心深处害怕变革。

线性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策略、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如下主要内容和特点。

在教学目的方面,线性教学以规定的知识和技能系统内容的传递和掌握为唯一目的。

在教学策略方面,线性教学要求向学生传递系统学科知识和技能,强调对这类内容讲课讲透;教学中所教知识和技能内容的规定从属于其系统性的需要,极少考虑或不考虑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内容;教学中重点研究和思考的是教师的教,如教哪些和教多少学科知识和技能等;教学中注意和控制学生那些外显的可见的活动,如听讲、记笔记、答问、完成作业等活动情况。

在教学形式方面,线性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强调教学以教师的思考、言语和行为为决定因素;教学过程强调同步进行,学生培养主要按模式进行;教学信息主要采用由教师向学生注入的单向传递方式;教学媒介主要靠语言和文字等。

在教学方法方面,线性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法;讲授重在对学科知识和技能作全面、细致的理论分析,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作好笔记;课堂内外的练习以课本内容的书面练习为主,等。

对于学科课程,线性教学认为学科课程就是教材,课程实施就是教科书系统内容的传递,教学就是教好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指向是过去的经验,过去的世界。

然而教育教学是上层建筑,它必须依赖和适应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因此,现代教育教学必须与现代科技,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等即现代社会相适应。

现代社会有哪些特点呢?

现代社会的第一个特点是变革性加剧。现代社会变革内容之深、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以往任何社会都未曾达到过的。

现代社会的第二个特点是科学文化内涵的深化。现代科技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又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性质。高度分化的特性催生了许多新的学科;高度综合的特性又促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众多门类的学科交叉、融合。这一切促使人们认识事物不仅向内容细致、深入化发展,而且在方式上从单向思考走向了全面和系统的思维。

现代社会的第三个特点是协作性增强。由于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大为增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协作机会增多,这也要求社会协作水平迅速提高,协作程度更加深入。

现代社会的第四个特点是向民主化发展。现代社会的上述三个特点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在这一基础之上,以承认人身自由和人人平等为前提的社会民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具有以上几个主要特点的现代社会呼唤适应其发展需要的全面、深刻、运动、变化的教学,“多维教学”便应运而生。

如前所述,多维教学主要依据社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条件和学生实情进行的学科教学,它在教学目的、教学策略、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

在教学目的方面,多维教学要使全体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不仅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系统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在一定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场合中正确、灵活地运用它们,并在学习和运用实践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

在教学策略方面,多维教学在帮助学生接受规定的学科系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重发展他们各自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和智力,然后又以他们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掌握以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那种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多维教学中所教学科内容的规定不仅注意其系统性,而且更注意其与现代社会的需要相适应的功能性;多维教学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做到“教”为“学”用: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科学习过程,掌握学科学习方法,提高运用所学内容的水平,等等。在教学中,多维教学既注意和控制学生那些外显的、可见的外部活动,更注意和控制那些在学生头脑中进行的诸如对事物、现象的感知,运用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等内部活动;在多维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多形式、多价值、可分解、可组合的学习组合;它还要求根据教学场合的变化,教师作适时的教学转换;与此同时也指导学生学法作相应的转换。

在教学形式方面,多维教学虽仍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在课堂大班教学中不仅充分利用其教学资源,使教育生产率最大化,个体社会化,系统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标准化培养人才等优点,而且有效组织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以克服大班教学中学生不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人才多样性发展等缺点;多维教学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形式应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形式;多维教学根据不同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要求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和运用所学内容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维教学中教学信息采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本身等多项传递方式;多维教学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包括现代声光设备,人们对生理、心理、大脑研究的成就等,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学习方法方面,多维教学不仅注意教师的讲授方法和时机,更注重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实践的手段及它们之间的合理结合。在具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多维教学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形成学习的强烈动机;注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实践,以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形成正确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多维教学非常关注识记、理解、应用、综合以及创造能力发展指导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为了实践并检验多维教学的上列内容,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南昌市、县各类学校布点试行《外语三维目标评价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一课题的主要内容是从“(学习内容的)质、量、时”“三维”角度实施教学,即教学中主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学科及与其相关的如情感、文化、策略等内容,学习和掌握尽可能多的这些必要内容,学习和掌握必要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少等。该项目研究、实验历时十余年并先后应邀在三次有关国际性学术会议、五次全国性学术会上作交流或作大会介绍。该项目还被定为教育部首轮高中课改江西省外语学科主课题和南昌市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实验过程和结果告诉我们:教学的多维是由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学本身众多要素构成所决定的,如反映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政策、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等。教材、具体教学背景和个性多样的学生、多层面的学习内容等等都需要在课堂内外提供多样式、多价值的多维教学。而如果采用线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哪怕它曾经是最优秀的、或在某一具体情况下是最优秀的,它都不可能做到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5

关键词: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发展方向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节能经济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节能经济要求下,节能型建筑材料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材料是其物质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对节能建筑材料的需要也越来强烈,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代表了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它为现代建筑指明了方向,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也将成为这回发展的主要内容。

1 发展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意义

建筑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建筑所需要的材料非常多,然而就当前建筑行业来看,依然在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使得建筑行业中存在浪费大、污染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环境、能源、经济、人口矛盾的日益突出使得社会经济走节能道路已成为必然。而建筑作为一大能耗行业,在现代社会里,旧的建筑材料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大研究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已成为必然。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符合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有着重大意义。在当代社会里,节能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节能建筑材料作为节能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发展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可以满足新节能建筑的需要,一方面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建设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筑。

2 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

2.1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作为建筑的主要结构之一,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中超过了百分之七十。在节能建筑快速发展的当下,绿色建筑材料依然成为新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尽管新型墙体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新型墙体材料性能还有待于提高。而绿色建材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绿色化的发展也必然成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主要方向。在发展墙体材料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建材绿色化的要求,与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土地和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

2.2 保温隔热材料

在建筑物总体传热中,墙体的传热所占比例最大,就当前我国建筑来看,墙体保温式主要是根据保温层位置的不同来选择,而常用的墙体保温模式就有外墙外保温、外内保温和中空夹心复合墙体保温三种。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而虽然我国保温隔热材料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节能效果还不够好,与国外许多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故此,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还必须加大技术研究,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的研究,以技术为核心,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2.3 防水密封材料

在建筑中,防水是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防水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建筑功能的发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建筑的防水性能。而建筑防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建筑性能。当前防水密封效果还不够好,质量还不够高,防水密封材料必须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4 实现循环利用

就当前建筑工程材料应用情况来看,存在着浪费大、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就会加重我国能源紧缺的局面。故此,对于新型建筑材料而言,在其未来发展道路上,为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建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可以节省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5 大力发展多功能型建材

就当前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来看,材料功能还比较单一,一栋建筑物所需要的材料非常多,而往往一种材料只能满足一种功能,建筑成本也就较高。而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这种单一功能、旧的建筑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开发新型多功能材料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

2.6 实现节能、环保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节能、环保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对于能耗大、污染重的建筑行业而言,新型建筑材料也要朝着现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只有加大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加大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运用,才能有效地节约资源,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局势,建设出绿色、环保的建筑。

2.7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结合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就我国技术研究水平而言,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新型建筑材料种类、性能还有待于改善。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新型建筑材料应当与新的技术紧密结合,以技术为依托,不断改善材料的性能。如低负荷镀膜玻璃、太阳能发电材料、ZS-211反射隔热保温涂料等,这些材料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而新型建筑材料发展道路上,应当与先进的技术集合,研制出新的建筑材料。

3 结语

建筑作为一个能耗行业,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物的物质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发展新型建筑性建筑材料已成为必然。新型建筑性建筑材料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在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也受到了重视,它符合了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未来发展到来,应当加技术研究,研发多功能的建筑材料,朝着绿色、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节能建筑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J].现代经济信息,2009(01): 140.

[2] 顾树起.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J].商品混凝土,2013(07): 82+85.

[3] 唐矍.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36):406.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

基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我要求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在保留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同时,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整合运用多元化学科知识,创设生动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立足这个出发点,就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本着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探索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规律,同时要联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综合运用多元化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多元化’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具备时代性和科学性的。

‘多元化’这个词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尤其是经济和文化领域,它的广泛定义即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元素的组合。在一个专业环境里保持多元化就意味着更多、更好。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教育、社会、经济等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力量。把多元化学科知识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是必要且有益的,同时,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改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我相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打破传统教育制约机制,避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各学科领域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目前乃至今后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新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深刻地阐明了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它还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联系的枢纽,如果能将多元化学科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好的运用,那么必将对数学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上的创新与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打破传统教育制约机制,避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各学科领域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目前乃至今后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新课标中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深刻地阐明了数学这门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学科势必与其他学科领域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些必然的联系也势必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那么多元化学科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也必然对数学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产生了极大地相关性、相通性,甚至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重叠和融合,各个学科领域的壁垒已经被打破,学科之间没有了绝对的界限,只有相对的边缘化。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与其他相关领域学科的内在联系,学习并掌握多元化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能力,多领域、多方位、多视角、多层面,综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创新精神,是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进行课程改革的创新与探索。

三、多元化学科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尝试应用是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