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范文1
关键词: 水利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整合资源;修订规划
根据水利规划的治理开发任务目标,县级水利规划可分为综合利用水利规划,即统筹考虑两项以上任务的水利规划; 专业水利规划,即着重考虑某一任务的水利规划。按研究对象又可分为流域规划,即以某一流域为研究对象的水利规划; 地区水利规划,即以本行政区为研究对象的水利规划; 水利工程规划,即以某一工程为研究对象的水利规划。县级水利规划,是省、市级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完善的县级水利规划可有效引领和推动区域水利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提供水利保障和支撑。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农村的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水利规划赋予了新的内涵。为满足新时期农村发展对水利工作的要求,县级水利规划应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规划中去; 坚持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体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健康、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理念,坚持保障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农业水利与生态水利、小城镇水利相统一,区域水利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2 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
水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人口的生存、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等方面。县级水利规划要加强河堤、水库、闸坝等防洪工程建设,有效地防御流域性、区域性洪水的袭击,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通过灌区、涝区、水库、塘坝、泵站、机电井等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溉能力,有效抗御旱、涝灾害; 调整、优化配置水资源,积极推进区域供水,把优质的水源优先安排用于生活,保障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水资源; 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沟道、沼泽水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
3 搞好与上级规划衔接
县级水利规划是省、市级水利规划的下级规划,必须搞好与上级各种规划的衔接。县级地区( 综合) 水利规划要服从市级地区水利规划、上级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灌溉、排涝等水利工程( 专业) 规划; 县级的灌区、涝区等水利工程规划要服从同级的水利地区规划。同时,县级水利规划要与同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等相关行业规划相协调,与“场县共建”、“连片代耕”等要求相适应。
4 整合资源合理利用
随着人们资源意识的提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的鼓励,非水利行业和个人修建的小水库、塘坝等水源工程不断增多,占有的水资源量不断增加。但这部分水源工程大部分用途单一,效益不高,造成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例如,现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建小型水库 31 处,塘坝 52 处,流域控制面积358 km2,总库容达3 620万m3,占全市地表水资源量的 6% 。这部分水库、塘坝主要用于养鱼或闲置,灌溉面积不足20mm2。水利规划中,要坚持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把可利用水资源统一纳入规划,以供水收费的方式,变单一用途为灌溉、养殖、旅游等多项供水,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5 增加水利工程管理用地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用地主要用于营造、种植工程防护林、草,防汛抢险和管理设施建设等,是水利工程保护和管理的必要条件。但在县级水利规划中没有将工程管理用地纳入规划内容,使水利工程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正常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用地,是法律赋予水利行业取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利。县级水利规划要依据《水法》、《土地法》、《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将工程管理用地纳入水利规划内容,在规划报告中单列章节进行规划、说明,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同时报同级土地管理部门,并纳入土地利用规划。
6 及时修订规划
水利规划要与时俱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调整等战略布局的变化而变化。县级水利规划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上级规划的修定,按有关规范要求,适时组织修订。修定前,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水利规划的实施情况及适应性等进行评估,评估结论作为规划修订依据。需要调整原规划目标或对原规划总体布局、骨干工程规模和重要对策、措施等重大变更的,可以重新编制规划; 其他一般性变更可以用专项补充的方式纳入原规划。规划的修订、变更等,要报原批准机关批准或备案。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范文2
[关键词]农田灌溉;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废水污染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利用水资源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无论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来说,一方面奠定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所以,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非常重要。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意义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灌溉规划一方面可以有效推动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绿地面积逐年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我国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重要性越加明显。在我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农田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而灌溉规划设计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基础。由于农作物从种到收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资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水资源紧缺的前提下,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作物生长的用水需要,进而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从实际情况来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就是借助技术手段(机械设备等)循环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这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建设农田灌溉设施,帮助涉农企业(个人)解决农作物的灌溉问题,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步比较晚,在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据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方面,普遍缺乏完善的施工方案,对经济因素缺乏必要的重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导致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方案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灌溉规划设计需要不断深入,细化分解结构图、工程数据等指标,对有关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的数据资料进行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农业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水利设施的具体要求,根据灌溉面积,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渠道。全面分析当地土地资源、水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进一步预测续建配套规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最大限度规避农业经营风险,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3.1设计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出现现代化的趋势,对此,在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工作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正常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从农田灌溉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看,水资源普遍存在季节性、地域性特点,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农田灌溉不全面的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要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合理性,需要参考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的径流量等指标,对水资源、灌溉区域等进行优化整合,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灌溉规划设计方面,自然因素是基础,要做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系统性、完善性,需要对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符合农业发展要求,进一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农田灌溉的质量及灌溉规模,这是农田水利工程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3.2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灌溉规划设计需要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分析当地的土地使用情况,以及土地资源治理要求,同时对外部环境、周围相关的基础设施等进行全方位考虑,确保灌溉规划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对现有的水资源、土地等因素进行充分利用,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在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进行设计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3.2.1安全第一。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灌溉渠道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所以需要提高渠道工程的质量,确保渠道工程的安全性。在对灌溉渠道进行布置时,需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在高填方、深挖方的区域组织开展施工作业。对于山丘等特殊地形,在渠道设计过程中,尽量绕开河流、湖泊等,防止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沿线干渠来说,如果地质条件良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开风化岩层、破碎带等地段,避免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干渠的施工质量。3.2.2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会面临不同的地形条件,并且,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量也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灌溉渠道设计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需要全面衡量地形对实际灌溉产生的影响,结合地形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渠道布置方案。按照农田灌溉经验,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地势较高位置布置主要灌溉渠道,同时在较低位置上设置与主要灌溉渠道相对应的分支渠道,借助地势的高低,对灌溉渠道进行科学布置,进一步扩大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溉效率。如果农田水利工程覆盖范围比较小,并且位置比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提灌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利用地形铺设渠道时,其开销一般比较大,所以在对灌溉规划进行合理设计时,需要提高渠道的利用率,最大限度扩大渠道的灌溉面积,避免为了降低建设成本,缩短灌溉渠道长度,进而损坏现有的基础设施。如果灌溉渠道位于丘陵地区,这时需要对实际落差进行综合考虑,将水电资源与水利加工进行融合,全面挖掘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的价值。对于平原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来说,需要结合当地现有的水资源,例如河水、湖泊水等,通过引入地表水,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3.2.3动态发展。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农田水利工程是生态与经济的综合体,如果外在因素发生改变,要求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进行自动调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优势。在制定灌溉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本地未来的经济、生态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进一步制定可以自动调节的农田灌溉规划。
4结论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在服务“三农”的大环境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进行监管,以此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莲.关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01).
[2]姬军虎.八师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渠道的设计[J].石河子科技,2014(06).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范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改变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环境产生影响[1],因此,如何兴利弊害,兴建节约型、生态化的农田水利工程,减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广大水利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2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适量的灌溉可以加速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便于作物的吸收和利用,但是过量的灌溉水会通过对农田土壤的冲蚀,将大量的泥土颗粒、矿物质、农药、化肥等排入河流或湖泊而引起下游泄区的地表水污染。当前环境下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对传统的农田排灌方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与环境生态发展的根本[2]。节水灌溉工程不但节水、节地、提高农产品品质,减轻农业面污染的发生,而且可以大大地减少了蚊子和钉螺的繁殖,还可以提高水温、地温,在日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节水灌溉比深水灌溉平均每天提高水温1℃,增加土壤含氧量,使水稻根系发达,抗倒伏,还可以充分发挥肥效、药效。
2.2排水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后,会产生大量的建设垃圾,尤其是排水工程严重影响着周围环境与水域。水库的建设运行改变了水流、流速、流量、水温等,由流动的变为相对静止的状态,改变了河流规律,容易出现“水华现象”造成溶解氧含量降低,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减弱。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河流的水质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河流流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减弱,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水域内生物的生存环境。
2.3对陆地生物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对水域的破坏,不仅影响草地、农田、林地等植被,更会直接影响栖息在水与周围的陆地生物[3-6]。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另外由于对水域的影响,会严重影响陆地生物的栖息地,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最终导致该区域 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所破坏。在河流流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这些值被生存环境消失,造成物种减少,最终使该区域植被与动物之间的生态结构被打破。
2.4对气候方面的影响
农田水利对植被、水域、动物造成影响外,对本地的气候也会造成较大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会造成水量的增加或减少,导致本地空气湿度发生改变,还会改变水域周围温度、湿度、光度的变化。晴天时当阳光折射到水面,局部温度会升高、光度增强;阴天时会使温度降低,光照减弱,而这一系列气候的变化最终会影响周围鸟类、昆虫类、动物类的生存,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性,使他们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3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3.1合理规划统一布局
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统一规划和布局,进行科学调查和实地验证,在方案选择上要坚持科学、长远、发展和可持续的原则,不仅要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考虑到水利工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另外,要因地制宜,符合本地特点,综合分析,以便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对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研究,根据本地经济和农业发展以及生态条件、水环境、水质、植被、动物以及景观等的实际情况制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3.2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进行综合统筹规划。
按工程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严格控制临时用地规模,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耕地,同时还要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或恢复植被;进行土石方填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当堆弃高度较高时不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
3.3施行生态水利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融进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应本着和谐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应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同时应该对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看是否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影响或进行赔偿。
3.4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4]。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御措施。
4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项目施工之初应综合分析,科学评估,全面研究,以减少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始终。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灌溉功能发挥到最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等各方面发展的可持续。
【参考文献】:
[1]王鸿飞,霍凤双,肖景贤.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v.38;No.11206:192-193.
[2]何琼,刘小兵,王杨科.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电站设计,2012,v.28;No.10301:86-89.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范文4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规划;问题;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极其复杂,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十分重视,已将农田水利工程确定为建设工程中的核心重点,极大地带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进步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稳定开展的核心关键,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对于当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最大限度地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1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民生的核心关键,在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从而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关系着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稳定使用,其意义重大,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农业的稳健发展。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量实际地理环境,结合水利规划要求和周边资源,科学、合理地设计工程规划,以便为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1]。
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规划设计前缺乏实地考察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地形及路况考察是基本要求。如果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早期阶段充分考量、勘察实际的施工状况,做好后续的施工准备,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通常会正常、顺利进行。一旦在农田水利工程初期没有做好充足的初期勘查工作,那么很难获取实际施工现场的地形及路况特征,这将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出现许多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无法保障,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此外,若建筑施工方忽视对地形及路况的考察和测量,仅仅凭预估值进行施工规划,这是极其不合理的,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浇灌水平及质量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用水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在初期做好充足的筹备工作,严格落实实地勘察工作,才能够充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转,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2]。
2.2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关系着后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若想使得农田水利工程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规划设计也是我国建设部门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3]。然而,目前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规划设计过程中,不重视对生态的影响,从而引发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此方式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方式不值得提倡;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初期阶段没有合理设计工程规划,将建设点选在地质灾害的高发地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的人身安全,如果发生突发性的滑坡、地震等灾害,农田水利工程将会出现严重的绝地现象。除此之外,工程建设中还有许多细枝末节的问题未被解决。例如,不具备科学性的工程规划设计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转成本投入增多,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水力资源浪费等等[4]。以上问题均是由于农田水利工程不具备合理性、科学性的工程规划设计,我国工程建设部门需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现状进行改进。
2.3节水灌溉技术落后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均不具备专业水平的技能,这也是节水灌溉技术无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许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技能也在逐渐发展,除了国内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外,许多国外的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也逐渐被引入国内的农业生产领域。但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者所掌握和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落后,所以农业生产领域的生产成效不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由此可见,节水灌溉技术也是关乎农田水利工程能否正常稳定开展的重要因素,若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得当,能够有效地提升水能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实际情况是,无论是滴灌技术还是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使用率都很低,节水灌溉技术很难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应用,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无法正常、高效运转,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5]。
3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原则
科学、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依据的基本准则包含动态性准则、安全性准则、全面合理准则以及实际情况准则,需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的路况及地形综合考量,做到规范、合理的全方位规划设计,从而深度挖掘农田水利供水资源,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6-7]。在绘制农田水利工程图稿早期,需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全方位地掌握实际施工现场的路况及地形,并分析其地貌及地质的综合影响因素及特征,从而针对性、全方位地进行工程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农田水利工程需借助落差的自然条件优势,将电力和水力实现合理的连接,以便在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创建的初期能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同时,应尽可能地避开危险的施工地段,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初期,需全面考量路段的地形及路况,规避一切河流、水域,充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地形的优良、稳定。对于渗水性较强的地质区域,需采取科学的排洪排水设备合理地进行规避。诚然,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并非永久不变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将农田生态和社会经济相结合,在其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需要适时地进行优化调整,需全方位地考量其稳定性、协调性和保护性,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在优良的状态下保持正常、稳定运转[8]。
4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改善对策
4.1加大施工前的实地考察力度
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勘测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相关规划设计人员需充分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获取多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考量评估,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规划设计[9]。然而,当下有很多的农田水利工程忽视前期勘察的重要性,导致在规划设计环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均是由于前期勘察工作未严格落实到位,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可行性的参考依据,从而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因此,为了更好地达成高质量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目标,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应全面地进行实地勘察工作,其中包含地质、水文、土壤环境、地貌等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项目地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是勘察的侧重点,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以前期的实地勘察数据为参考依据,设计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实施方案,符合原有的规划设计目标,充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从而使得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保持可持续的正常运转[10]。
4.2科学分析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
在农田水利工程前期勘察工作完成之后,便可进行规划设计,这是一项具有很强技术性的重要环节。在规划设计方案的过程中,相关设计工作者需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考虑,以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内部产业结构、自然条件为切入点,合理、科学地规划设计方案,做到布局合理,致力于打造高质量、高覆盖的农田水利工程式农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民生,以惠民为总方针,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需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以农田浇灌为主,其水利灌溉标准会随着季节、河流径流量及农作物种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浇灌量不能以常规经验而定,需结合当地农田浇灌水源、实际水利设施状况、当地的经济条件等决定。从当下的农田水利工程来看,相关水利部门主要依据灌溉及抗旱天数来规划设计农田水利灌溉标准。其中,抗旱天数是指正常灌溉供水条件下,降雨较少或者连续无雨的情况,可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的天数。假如灌溉设施中水的存储量能够供给满足80天连续无雨天气下的农业生产,则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标准即是80天。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有其保证率,是指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得到保证的概率,以正常灌溉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占比百分数为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的保证率,用“P”表示,水源供给用水量的年份为m年,总年数是n,那么,灌溉保证率公式为P=m100%n1×+。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标准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农作物情况而定。
4.3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
一直以来,农田水利工程就是一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绘制样稿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绘制样稿是农田水利工程顺利施工的参考依据,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充足的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结合绘制样稿,制定规划设计方案,需要全方位地实地勘察地形及路况,多维度地考量及审核,具体施工设计单位可以借助设计软件对其科学性、合理性进行验证,及时发现设计规划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接下来进一步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11]。就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施工的硬核指标是质量,工程建设的质量关系着农业的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人员需要以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为重要指标开展后续工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规划方案,设计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和维护工作。当农田水利工程开始正常运转之后,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创建专业的养护小组,实时监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转状态,使得农田水利工程持续保持高质量运转,从而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便更好地提升农业产量及农业经济水平[12-13]。
5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质量及发展水平,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14]。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稳定、长远发展,应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优化和改进建设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提升农田水资源的利用率[15],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方案,不断创新、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确保其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优势及最大化利用,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蓉,温勇.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与灌溉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33):210-212.
[2]刘玲.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农田灌溉技术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21(11):87-88.
[3]章健.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9):168-169.
[4]黄永霞.徽州区农田水利规划之浅见[J].江淮水利科技,2021(4):35-36.
[5]刘原宏.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河北农机,2021(8):37-38.
[6]侍孝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21(5):161-162.
[7]张德儒.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15):78-79+88.
[8]王兴玉.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问题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5):146-147.
[9]蒋兴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探析[J].现代化农业,2021(4):29-30.
[10]王兴玉.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1(3):175-176.
[11]俞和鹏.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居舍,2021(3):100-101.
[12]吴玉权.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84-85.
[13]贺成吉.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1,12(18):134-135.
[14]贺雪峰,郭亮.农田水利的利益主体及其成本收益分析:以湖北省沙洋县农田水利调查为基础[J].管理世界,2010(7):86-97+187.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范文5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作用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资产量占包括村级文教、卫生、电力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比例也近一半,防洪、排涝、灌溉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的小型水库、小水池、小山塘等小型水源工程用于发展农村饮水,切实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方面有重要意义。
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半山区等,通过发展农村渠系改造、河道整治、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为人水和谐、水与环境和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依然沿用过去的集体组织建设、集体负责管理的模式,在农民没能把水利设施视为与自身利益相关而积极地参与工程的管理。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民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体,没有发挥农民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工程产权不清晰、工程维修费用难以落实与水费收缴困难,管理人员能力薄弱、部门职责不明和管理职能不到位等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偷窃现象增多,打击不力。基层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文化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到位。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构想
1.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
全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不论其数量、规模、投资,还是其所增加的作用,已形成为农村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
2.供水能力稳步提高,但用水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全省水利工程的供水总量持续增长,大大缓解了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随着全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进一步增加,如何协调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用水结构性矛盾,将成为未来政府水利部门工作重心之一。
3.有效灌溉面积控制
随着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好灌溉面积是至关重要的。
三、针对现状、发展规划,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贵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方向应确定为加强农民自主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强化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充分体现持续的、系统的和动态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民主参与为主体,以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自主管理体系。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应向下面几个方向努力:
1.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
按工程建设的资金渠道和管理阶段对小型水利工程可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可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划分为工程管理、乡镇管理和村级管理以及农民用水户管理四级,并明确各级管理责任,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
2.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
除政府持续稳步加大投资以外,同时还可以采取多种投资管理方式。如“土地规模化示范区”的管理模式、“村集体承包土地+转包小型水利”管理模式、“村委会+用水小组”管理模式、“用水者协会+物业化”管理模式和民营化管理模式。这些模式既减轻了国家经济负担,又可以发展民营化水利解决水利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落实责任主体,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3.提高农民素质,在法律上保障各种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合法地位。
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用水合作组织或水利会,是目前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模式,它既是一种农民水利合作组织,同时也是村级集体民主自治方式的一种延伸,因此应该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承认和保护。要明确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制定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注册登记的有关法规,以此对这项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组织的合法性和基本权力、义务。
4.在充分考虑供水成本和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小型水利工程的水费计收、使用和管理监督体系。超级秘书网
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水费实收率较低,无法补偿供水成本,导致水利工程管、养经费不足、工程老化、病险加剧,一大批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对现行水价进行改革,建立灵活的水价调节机制。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合理确定水价,加强水费征收力度,是促进水管单位转轨变型和实现水利工程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水费收缴率。加强计收监督,避免水费征收过程中的截留、挪用、拖欠等,真正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属性,明确供水双方的主体地位。
5.搞好工程发展规划,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充分把握当地的农业发展趋势,与政府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引导当地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期建设规划,调整灌溉布局,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应该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中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范文6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注意事项
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目前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多数是依靠设计师的经验,而没有具体的实际测量的数据,加大了水利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性。第二,为小型农田设计水利工程的前提是农田附近的自然环境多数遭到破坏,植被覆盖率比较低,多数发展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水利工程是保障该地区农田发展的首要田间。在这种情况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对自然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规划中不包括农田周边环境。第三,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技术人才的缺失导致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造成水利工程设计部合理,无法为农业生产发展做贡献。第四,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拦截溪流、河水现象,利用拦截的水进行灌溉,严重浪费水资源。同时,在设计中往往会有一条河流有多项水利工程,这都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
二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1 工程布置与设计的要点
1.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在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中,需要仔细地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农田耕作,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土地平整工作。开展土地平整工作一般以隔田为一个工作单元。根据农田灌溉的技术要求、农田排水工程的要求等来确定隔田的大小,平整土地的单元隔田的形状一般是长方形或者是直角梯形。隔田的厚度和长度是不确定的,根据不同的地形做具体的调整。例如,在平原地区进行土地平整,隔田的宽度一般控制在20米到40米之间,长度控制在60米到120米之间。
1.2灌溉和排水工程
灌溉和排水工程需要考虑农田灌溉的方式,以此来确定水利工程是否需要打井。如果小型农田的灌溉方式是自流灌溉,在规划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农田附近的河流、溪流、水渠,就不需要在施工中打井。在设计水利工程的分水闸门时,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需要考虑闸门控制的沟渠的面积,也要考虑灌溉的方式。在规划设计灌溉工程时,需要考虑水利工程的灌水率,因为灌水率直接决定着渠道横截面的大小,也是工程成本预算的主要参考依据。
在设计田间渠道水面线的时候,应该保证水能够顺畅的进入田间,并且还应该将田间水层深度的要求纳入考虑的范围。要按照等于或大于10厘米的标准来确定渠道设计水面线的进田水深,这样就需要选择出合理的灌溉区域参考点的田面高程。设计的关键就在于选取参考点,因为参考点的高程以及渠系沿程水头的损失以及通过建筑物水头的损失决定着各级渠道的设计水位。在通常情况下,灌溉区域中最难灌溉到的位置就是参考点,要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相当数量的面积作为参考点,因为选择较小的田块作为参考点,可能会对整个灌区的水位进行抬高,从而扩大工程的投资。如果有些较高的地方,无法让水流进田,就可以采用局部提灌的方式。在设计跌水型式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跌差和相关地形地质条件来进行,单级跌水一般适用于不大于5米跌差的情况。如果这个地段的特点是渠沟经过地形的高差大于1米那么就应该对其进行消能连接,进行消能连接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跌水建筑物的设计进行。
要对渍害田排水沟的设计产生足够程度的重视,渍害田还有人将其称为潜育化农田,它表示土壤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通常分为两种情况,原生和次生。过多的供水不当的灌溉方式以及不完善的田间排水系统都可能产生渍害,并且在地形条件的作用下,田间地下水位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从而青灰色的潜育层就出现在了土层之中。要想有效的对渍害田进行治理,就需要设置一些排水沟,从而在降低地下水位的基础上,有效的对土壤的湿度进行控制。
1.3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根据其使用功能和特点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两部分,田间道有一级和二级之分。一级田间道是沟通农田和村庄的道路,二级田间道是沟通一级田间道和生产路的道路,生产路是指沟通两条田间道的线路。在设置田间道度时,需要合理考虑灌溉渠已有的道路和灌溉、排水沟渠之后进行合理设计。设置一级田间道不仅要满通运输要求也要符合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标准,设置二级田间道只需考虑农业生产使用机械这个因素即可。
2 选择合适的项目区和确定主要的建设内容
在选择建设区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第一点要符合相关城镇和市级建设的规定进行工程用地的选择。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是无法取得很好收益的。所以对于建设农田要有一定的规划,农田与农田之间有效的衔接起来,使得整片田地的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同时也可以和其它的建设项目相结合。例如农业建设,或是我国国土部门的其它建设项目相结合。同时也需要做好对于工程的宣传工作,要农民增加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的认知,要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其工程建设对农业的的帮助。要更多人可以主动的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促进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和加快工程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的建设根本就是工程的设计,在以往的设计中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在工程的建设实际运用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相关的设计人员在日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避免这些问题,设计出真正合理的工程,为我国的农业建设添分加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4,03:60+49.
[2]田洪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4: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