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动态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动态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动态文化建设

班级动态文化建设范文1

假如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的话,那么班级文化就是学校教育的“家庭”。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不仅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学校也要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帮助总结、归纳班级的文化特点,创建班级文化的各种模式,并鼓励形成班级文化的多样化局面。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班级文化实际就是班级的精神,也就是班级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班级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体系和价值追求。班级文化建设分静态文化建设和动态文化建设两部分,静态文化建设主要指物的方面建设,动态文化建设主要是指人的方面建设。两方面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一)静态文化建设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搞好静态文化建设主要措施:

1.精心设计班级标语(班训)

班训是班级整体精神、目标的体现,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训导、告诫或防范。着重抓青少年的文化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养育和训导。开学半个月之后,我让全班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经过班委的精心选择之后,选择了“求真、务实、创新”这一条,把它做成深红色隶书字体贴在教室后方黑板报上方作为班训,这几个字提示同学们为人要真诚,做事要有城信、务实,同时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都应该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创新并实现自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班级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结成一个集合体,形成一种理想的人格,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的。

2.细心布置班级墙壁,力求让墙壁会“说话”

在教室左、右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四幅名言条幅,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名言名句,从而营造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励同学们不断拼搏、进取。在教室左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地理知识。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奖状区和学习园地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班级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歌咏比赛三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每周班级流动红旗等),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大家热爱班级的情感,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即有强烈的表现欲,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让学生自编读书手抄报或写“一日寄语”等,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相互沟通。教室卫生工具整齐地摆放,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在班级的墙上布置《班级记事》,不仅可以宣传集体的活动,还让学生在其中写出自己的感受或心语,以此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营造坦诚、轻松的交往环境。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在班级常规管理评比始终名列前茅。

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二)动态文化建设

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良好的班级动态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精髓。人的因素是首要因素,班级文化建设的优劣首先取决于班主任老师的素质,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领头人,他的文化素养、个人魅力对班级文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一个班级的整体个性就是班主任个性的体现,看一个班级的综合素养就能了解班主任的文化素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然是全班同学的楷模,是班级的的灵魂,他的个人魅力将极大地影响班级的风气。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我,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以及较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诚信教育。搞好动态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2.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

3.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5.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智慧,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只作点拨与指导。

班级动态文化建设范文2

一、关于“生态学”视野的几点解释

关于生态学,较为普遍的解释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布朗弗布伦纳(Bronfenbrenner,U.)在康奈尔大学沿着巴克和赖特等人的研究路线继续前进,出版了专著《人类发展的生态学》。在布朗弗布伦纳看来,能动的正在成长的人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之间进行着渐进的相互的适应,在这一过程中,人同时受各种情景关系以及情景所处的更大环境的影响,而人类发展生态学就是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研究。

本文想要表达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生态学视野”,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模仿生态学中的一些思考方式来类比看待班集体的组成与发展,另一个是借鉴生态学中的一些原理来给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在生物学科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由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每一种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产生联系;相同地点、相同时间的一群同种生物构成种群;所有的种群构成群落;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这里,我想把班级与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进行类比来做探讨。

二、班级文化建设应该着眼各种小团体

在班级中,总存在着一些小团体,也有人称其为非正式群体。有时,人们更多地关注一些由“坏的”小孩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因为他们往往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破坏作用。其实,一些“好的”小孩,也有属于他们的非正式群体,但因为这些小团体没有与“班集体”这个老师心目中的正式群体发生冲突,因此也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其实人除了向师长、书籍学习外,还要向同伴学习,或者在同伴中找到归属感,所以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必然的。

个人以为,如果把一个班集体比作是群落,那么这里的非正式群体就可以看作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种群了。要引导或者管理好非正式群体,应该从源头上理清它的形成原因,从形成原因上入手分别对待。关于其形成,可以粗分为这样的情形:“棋逢对手,英雄相惜”型,在学习上能够互帮互助的一群人可以形成,或是篮球爱好者的一群人可以形成,或是好逸恶劳者的一群人也可以形成;“同是天涯沦落人”型,比如因为在一些事件中都处于不利地位,彼此安慰可以促成,还可能在一个班级中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形成,等等。简而言之,要形成非正式群体,他们一定是有“共同语言”的,也就是一定有着某种文化认同。

所以,非正式群体应该是学生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既然如此,老师一方面要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价值。也就是非正式群体,不能因为名称中的“非正式”就处于管理中的次要地位,反而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班级的职能管理中,班委会和团支部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看,非正式群体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为他们客观存在,而又不像正式群体那样为班主任老师所直接引领或者说控制,所以,教师更应该留意这些群体的动向。

非正式群体的多样性是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基础资源。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可以分属不同的群体,这在侧面成为学生个性化的体现,也成为成长过程中生命化的诉求。学生个体具有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还可以区分为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搭建平台,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对核心成员的影响来干预非正式群体的走势,也可以在非正式群体发现“人才”,并培养其成为正式群体成员,意即两者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演替原理

小团体的现状,我们要重视,要分析,而形成这些小团体的原因、背景乃至发展方向则更需要我们重视。因为这些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式和侧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折射,甚至可以作为班主任对自我工作的评价依据。那么,究竟这些小团体与班级文化建设有怎样的关系呢?这里,可以借鉴群落演替的概念来加以理解。

关于演替,举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例子。一块农田,在人的作用消失后,很快就会被杂草所替代,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灌木,只要水肥、阳光等条件适宜,这里还会出现高大的乔木。演替的结果是高大的乔木占据主导,低矮的灌木成为补充,在乔木和灌木的间隙则生长着各式杂草,动物们分别栖息在各自的场所。

由自然的演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其一是演替的前提是“人的作用消失”。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主导作用缺失了,那样班级文化建设将完全按照学生自身的喜好走向新的秩序,这时就要看学生内部力量的对比了。正面积极的力量大,班级可以“无为而治”,负面消极的力量大,则班级发展可能混乱不堪。其二是比对自然演替的“草本”到“灌木”再到“乔木”的发展历程,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过程也是动态发展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或抑制的相互作用。但总体而言,最后必然会出现一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力量,而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旋律。这一过程会呈现为阶梯状发展的态势。如此,也就要求班主任在引导班级文化建设时要思考班级文化的不同层次,并遵循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规律。比如,物质文化的建设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制度文化的建立和执行则为精神文化建设奠定基础。综合以上两点,明智的班主任还可以审时度势,适度“无为”,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的作用推进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动态文化建设范文3

摘 要:文章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班级文化建设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并从建立班级日志制度、建立形式多样的橱窗文化、开展同理心基础上的班会活动等方面,研究班级文化建设与培养人文素养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班级文化;人文素养;教学氛围;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1008-3561(2017)19-0015-01

班级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培养班级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唤起班级成员共同意识,可以使班级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营造高效的班级教学氛围。班级文化建设应当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使学生在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增强人文素养。

一、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唤起学生的人文意识。班级成员是鲜活的有个性特征的人,生动丰富的班级文化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对学生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使学生在丰富的班级活动中得到道德、情感、思想等不同方面的熏陶。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还会使学生亲自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反思。良好的班级文化是通过情感起作用的,班级文化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方面。班级文化可以对学生的价值观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促使学生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树立积极正确的人文观念,从而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二、班级文化建设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满足日常教学需要,满足学生多方面活动需要,要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感兴趣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不同的文化现象感兴趣,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营造文化氛围。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生动的卡通人物形象,喜欢鲜明的色彩,而高年级的学生初步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珍惜班级和个人荣誉,因此高年级的文化氛围应当更显庄重。

(2)要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班级文化建设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班级文化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班级文化建设要与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要渗透感恩教育、学雷锋教育、中国梦教育等内容。其次,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体现出道德修养课程、语文课程、美术课程等对学生的要求。第三,要与学生的阶段性人文教育素养目标相结合,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3)要满足学生多方面活动需要。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求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教师可为学生组织多种文化活动,例如“我的未来设计活动”“撰写活动体会活动”“观看电影活动”“抒发理想的主题班会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动脑训练中培养人文意识,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4)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感兴趣的活动。快乐与纯真是学生的天性,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得到快乐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文化活动中来。首先,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要新颖多样,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次,班级活动要有相对的复杂性和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之后才能完成,这样能使班级文化建设体现出教育价值。

三、班级文化建设与培养人文素养相结合的策略

(1)建立班级日志制度。采用班级日志的形式,对班级发生的事情进行记录。首先,班级日志能够调整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行为有导向作用。其次,班级日志能体现出学生的日常需要,学生可以利用日志记录自己成长中的困惑,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相关问题,使班级的氛围更加融洽。第三,班级日志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日志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2)建立形式多样的橱窗文化。形式多样的橱窗文化或墙壁文化,可以使学生沉浸在有效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首先,橱窗文化应当富有生活与生命气息,不能简单地使用名人名言代替学生精心选择的内容。其次,应当在班级建立“图书角”,使学生在班级里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第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黑板报、画报、手工制作等形式来反映心声,从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文化建设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3)开展同理心基础上的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班级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班会对建设班级文化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首先,班会的主题形式要灵活多样,要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形式中领会主题教育内涵。其次,班会要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结束语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涵养及人格修养水准的外在呈现,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班级文化建设应当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使学生在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增强人文素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刘杰.建设班级文化促进共同发展[J].教育,2010(01).

班级动态文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向日葵班;班级文化;小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3-0015-02

[作者简介]周丽雯(1968―),女,广西防城港人,大专,广西南宁市星湖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近年来,班级文化是德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词语,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及焦点。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随着德育改革的深入,班级文化的建设也逐渐在各学校普及,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小学是学生的启蒙学堂,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师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这种文化的受益者。近几年,笔者认真研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等书籍,借鉴中外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从管理制度、道德文化、物质文化及活动文化等方面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以“向日葵班”的实例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管理文化建设:愿景引领,形成共同朝向

小学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向定型转化的重要过渡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好奇心重,对学校的生活普遍感到新鲜。但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课上很难做到认真听讲,课下难以按要求完成作业。因此,教师需要用一些约束和激励手段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笔者在三年级接管“向日葵班(那时候尚未取名向日葵班)”的时候,学生都很有“个性”:上课随便跑出教室,乱扔废纸,不主动向老师问好,作业马马虎虎,参与劳动磨蹭拖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班会,与学生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笔者还推行了一种“努力致富”的虚拟经济模式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好的行为可以获得加分,坏的行为就要扣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分数用虚拟钱来表示。比如,每个学生月初都有3000元的虚拟钱,如果作业三次得优,即可获得100元的奖励,如果破坏桌椅,则要扣掉200元。每月都要评出班级的“富豪榜”“致富小能手”等,期末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由家长委员会对其进行奖励……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有趣的方式鼓励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就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慢慢提高了,自信心也慢慢增强了。

二、道德文化建设:行为养成,形成人生底色

小学是人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阶段道德基础打好了,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道德发展对班级文化的依赖性,小学生心理不够成熟,他们的他律性和可塑性更强,这决定了小学生更容易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在笔者的班级中,笔者并没有刻意地灌输“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提醒学生,使学生产生切身的体会。比如,放学的时候来接学生的家长有的会抢着帮孩子背书包,这时笔者就会跟学生说自己的书包应该自己背,这样才是最棒的。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改掉了一些小毛病。

除此之外,笔者还与学生一起制定了十条班规,比如“不能与长辈顶嘴”“与人交谈时等别人说完了再开口”等,这些班规与前文所提到的虚拟钱相挂钩,这大大提高了学生遵守班规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环境文化建设:读写引路,形成鲜明主张

为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笔者创办了班刊,并积极建设班级的图书角。班刊《向日葵》是本班的特色刊物,由我班的语文教师主编,每月一刊,主要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家长感言等,另外,还介绍一些班级活动,让学生了解班级动态。图书角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有力阵地。笔者在教室的后面搭了一个书架,学生都非常踊跃地捐书,与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产生了“1+1>2”的效应。图书角也成了学生课间和放学消磨时光的好地方。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以读写引路,班级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班级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大。

四、活动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形成文化风景

班级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是精神文化的建设,而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组织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发挥才能的平台。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学生产生上进心和竞争思想,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另外,学生在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而学会团队合作。

在课堂之外,笔者充分利用家长、社会的资源,借助家长的力量积极开展具有班级特色的亲子活动,例如青秀山体育竞技赛、夏威夷大酒店的迎新文艺晚会、徒步健身迎世锦等。每一次的活动,学生都与家长一起尽情欢乐,总是期盼下一次活动的来到。活动过后,学生与家长一起记录感受,我们的活动被南宁电视台、《南国早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每次活动过后,我们都出一份专刊,将学生童年美好的记忆永远记录下来。

笔者所在年级的近400名学生曾经有幸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两个节目――《国家》和《套马杆》伴舞。二十多个日日夜夜,学生白天上课、写作业,晚上就加班加点地投入到艰苦的训练中去,如此高负荷的活动对十岁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考验。但是,训练的过程却令笔者十分欣慰,显示出了班级强大的凝聚力。每次排练休息时用的小板凳都不够,没有凳子,有的学生就找来纸箱给同学当座位;吃饭的时候生活委员带着同学们去领饭、领水、领夜宵;生病的学生坚持彩排,小伙伴在休息时给她披上自己的外套……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仿佛都是兄弟姐妹,互相帮助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如果不是一起参加了多次班级活动,或许学生并不会如此为别人着想。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毅力,也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些远远比晚会的精彩表演更为可贵。

如今,经过几年的班级文化建设,我们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向日葵班”被评为城区红旗中队和学校的先进班集体;我们班学生的科技论文多次获国家级、区级、市级一等奖,发表作文近二十余篇;班级有特色的活动共被当地电视台、报纸报道4次。

总之,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待开发的“金库”,而教师的引导就是打开这个“金库”的钥匙。唯有班主任采取智慧的班级管理策略,并付之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积极的班级文化,而这种班级文化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徐英.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J].班主任之友,2007(3).

班级动态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案例;心得体会

当下,创新德育思维,提高德育实效,加强班级管理,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教育部门、各学校、各班主任、各家长学生的普遍共识和规章制度。我校从2011年起试点探索全面开展深化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以来,学校各级领导极为重视,班主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学生激情参与奇思妙想,群策群力,家长积极配合支持,一起协力互助共拼,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珠海市斗门区德育先进学校。

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作者个人认为“文化”的要素有: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②语言和符号;③规范体系;④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⑤物质产品。文化的一般特征主要有: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等特征。

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定义概念,内涵核心又是什么?我非常认同一位同仁曾给的精辟严谨的定义说明。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简而言之:美化课室,庄重仪表,立外在班级良好形象;定班规,立制度,严班风,树班级之内在素质。

一、紧抓班容班貌,学生仪容仪表,课室整洁清新,校园干净优美

各班级注重提升形象,我校外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众口称誉。我校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学校领导、德育处紧抓班容班貌,学生仪容仪表,把它作为日常事项检查评比,量化计分,计入先进班评比中。这样,各级领导、各班班主任更为上心,安排专人每天认真负责课桌讲台黑板门窗走廊公区的清洁卫生,决不留死角,安排专人检查仪容仪表。很多班级还十分注意美化优化课室,给人耳目一新、温馨舒适的感觉。如,某班主任把课室布置得十分温馨,她还别出心裁地在讲台上摆一盆青翠欲滴的万年青,我们各科教师上课都感到神清气爽。

二、学生积极参与,团结互助,群策群力,活泼创新,奇思妙想,积极向上,安静有序的班风班貌蔚然成风

我校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各班主任积极行动起来,定主题开班会出版报,舆论宣传为先导;分小组开班干会明分工划责职;出主意写班歌班词;制班规定守则出台奖罚措施。学生你一言我一句,你想出一个点子我搞出一个妙计,态度热情友好。很多班级都想出别出心裁的班级格言警句,都精心布置整洁课室,设立图书角设计版报,都积极参与制定班规守则、奖罚条例等活泼创新,奇思妙想,积极向上,安静有序的班风班貌蔚然成风。

纵观我校各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两年多以来,笔者觉得最切合文化主题,内容最丰富,成效最明显,印象最深刻的成功优秀案例有:(1)一位教师在班里开展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这位教师自己就有一个儿子读初二,这位教师把她班里的50多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倾注所有的师爱母爱,她在课堂最醒目的讲台上挂了一副红字白底的座右铭:“世上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在她眼中所有学生都是她的好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勤懒之别。结果她班学生被她的母爱所感动,他们把她当母亲来敬重,这样的班级文化渗透大爱,特别温馨,感人历久不衰。(2)还有一位优秀的教师开展“活泼友爱,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这位教师是我校拿了心理学B证的政治教师,富有心理学知识和爱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作为心理医师报名参加青年志愿者赶赴灾区,她结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开展“活泼友爱,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创新,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成效巨大。我校教师在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确实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取得很多值得总结思考的成功案例。

纵观我校各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两年多以来,学生积极参与,团结互助,群策群力,活泼创新,奇思妙想,共同为班级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身体力行。在此,出现许许多多的“天才”般的奇思妙想、令人叫绝的主意构思和意味深长的活动。这是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内在文化素质)和物质层面(外在形象风采)的成就的最生动最有力的展示说明。

三、抓常规、抓细节、抓落实、抓“重点学生”,对个别“重点学生”采取“盯、防、谈、控、化”方针,突出安全、法制两大课题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校园突发安全事故是学校德育的两大难题。我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中紧密联系渗透这两大课题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几年来,我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校园突发安全事故中,工作细致,教育到位,措施有力,我校连续多年安全事故零记录,违法案件零记录,实属不易,成绩斐然。

纵观我校各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两年多以来,我校加强了班级管理,提高了学校德育教育管理水平和绩效。实践成效生动有力地证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创新模式和成功道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做更多、更细、更深入的工作和研究;必须下大力气整理积累总结优秀班主任的优秀案例加以宣传推广;必须继续深化升华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形式,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水平和提升成效。

参考文献:

班级动态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数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创新;机制

数学文化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其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理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学习氛围、学习风气、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的融合,班级文化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班级整体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创新.这就可以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利用,开辟班级文化建设创新的新途径.

一、数学文化和班级文化

(一)数学文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文化的含义相对狭窄,其主要是指数学中所包含的精神、方法、思想、语言、观点等具体内容,以及这些精神、方法的形成、发展过程.这是狭义上的数学文化,其着重于数学本身,而广义上的数学文化不仅涵盖了狭义的数学文化,其还拓展到了数学与其他方面的交叉环节,如,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美学的交叉等等.数学文化并不是单一静止的,其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以及不断变动的特质.这是因为数学本身就处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状态中,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

(二)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中产生的各类文化结果和精神财富,它能够直观体现出班级学习风气和整体凝聚力.具体来说,良好的班级文化,必然有一套明确的或是约定俗成的班级规则,所有学生都会认真遵守这样一套规则,在规则内开展学习活动.不仅如此,班级中的每名学生都能够认清班级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个人与班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学习或是其他班级事务上能够将班级整体和个人综合起来考虑.班级文化可以消除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性想法,让学生加入班级的大家庭中,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学习和生活,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爱上学习.

二、数学文化下班级文化建设创新机制

(一)进行数学阅读,构建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的建设创新,构建一定的文化氛围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其中,对班级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数学文化当中,包括了数学思想、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等内容,因此,可以将这些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从而了解到数学中所包含的精神和思想,进而推动文化氛围的构建.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涉及相对较少.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即学生具备良好的解题能力,但是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却存在不足,这就使得学生出现了错误理解题目含义的问题,从而导致整个解题思路出现错误.所以,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形成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前,拿出五分钟时间开设一个读一读的课前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可以是教师读一段数学材料让学生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材料在该环节进行分享.通过读一读的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于相关的数学文化了解更多,为班级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二)趣味智力练习,提高学生素养

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个体的基本素养具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个体素养水平高,那么就可以对数学文化、班级建设等形成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趣味智力练习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手段,其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趣味、二是智力.所谓趣味,即指练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对学生的兴趣起到激发的作用,让学生对练习充满积极性,并且能够形成长久的保持.所谓智力,就是这些练习不单纯是对书本知识的反映或是考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培养,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设计趣味智力练习的时候,需要遵循几个基本的要求.首先,趣味智力练习要满足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锻炼学生智力为目标.其次,趣味智力练习要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不能出现偏差,要对教学活动形成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才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形成.最后,趣味智力练习要体现出综合性与合作性,即可以让班级学生有效互动,为班级文化建设打下基础.

比如,可以将四则混合运算这一个知识点作为趣味智力练习的载体,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设计练习.例如,“超市毛巾5元一条,纸巾3元一包,花瓶20元4个,若买3条毛巾多少钱?买10包纸巾多少钱?买2个花瓶多少钱?买2个花瓶和5包纸巾多少钱?买2个花瓶、4包纸巾和3条毛巾一共多少钱?是否有其他办法实现最大化的节省?”对于这样一个趣味练习,重点在于实现最大化的节省,学生合作探究、相互讨论,得出可以去杂货商店购买和老板讲价、废物利用减少购买数量等答案,这就实现了学生思维的锻炼,提高了其综合素养.

(三)软硬件环境的构建,营造班级文化

硬件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所在,在数学文化背景下,通过软硬件环境的构建,可以有效营造出班级文化.首先,在硬件环境方面,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一些关于数学的物品,如,著名数学家的雕塑、基本几何图形的挂图、乘法表和加法表的挂图等等.通过这些能够反映数学精髓的硬件物品,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文化氛围.其次,在软件环境方面,可以开设数学角,在黑板报上每周设置一些数学思考题,让学生在周内对其进行思考,在周五的时候拿出一定的时间对思考题进行总结分析.如此,可以让班级内的学生形成思考和探究的学习风气,进而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交流互动环节,让学生在黑板报的空白位置写下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没学懂的问题,教师抽取课余时间在对应位置给出答案.如此,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实现了班级文化的营造.

三、结束语

班级文化建设对数学教育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学文化涵盖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教师需要对数学文化进行巧妙利用,以此实现班级文化的建设,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