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研究对象;中小学生;对策

一、研究目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已经是新时期下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和2002年教育部分别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已逐步走上正轨。

贯彻落实上述《意见》和《纲要》10多年之后,我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到底如何?其“三多三少”现象必须引发我们的重视:学生心理困惑日益增多,但学生乐意接受的咨询(辅导)途径较少;前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的人群中家长居多,而学生主动求助者偏少;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日益增多,但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专职教师甚少。《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并在“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及《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完善学校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生命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面对上述“三多三少”现象,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贯彻《纲要》精神,创新心理辅导和咨询的途径,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本课题拟在学习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从本区域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现状出发,以构建和谐教育、改进教育民生的视角来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本区域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在调查中,通过前期的半结构化访谈,我们自制了一份心理咨询调查问卷对全区各小学、初中以及高中开展了抽样调查。该问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本区域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现状,了解广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和看法。

(二)研究内容

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加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找到促进本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希望本研究最终能够为创新心理辅导和咨询的途径,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对区域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现状的分析:学习压力大,求助意识弱,对心理咨询的要求、喜欢的心理课程等项目的分析。

促进本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对策。

(三)研究对象

2012年3月我们对奉贤区中小学的学生共969人进行了测验调查,被试具体分布见表1。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区域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现状调查结果

1.学生的心理困惑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困惑分别见图1、图2、图3。

2.遇到心理困惑如何处理

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各学习段的学生的处理方式见图4。

3.主动打电话给心理咨询师

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学生若有心理咨询师的电话,他们的求助意愿程度见图5。

4.最希望谁帮你解决心理问题

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学生最希望帮自己解决问题的对象调查结果见图6。

5.心理咨询的地点

学生对心理咨询地点偏好的调查结果见图7。

6.喜欢的心理课程

各学龄段学生喜欢的心理课程见表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困惑颇多,学习压力位居第一

由图1、图2、图3不难看出,学生最大的心理困惑是“学习成绩不好”。调查发现,有57.8%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而这有可能与“父母要求过高”有关,这也是学生公认的第二大心理困惑。当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上要求上进的内心需求。

在中小学阶段,另一个烦扰学生的问题是“同学犯错该不该告诉老师”,若告诉老师,自己就背叛了同学,会被同学们排斥;若不告诉老师,又违背了心中的正义,而中小学生正是道德情感快速发展形成的阶段,因此,这一问题成了他们心中难以解决的矛盾,28.3%的中小学生都存在这个困惑。

高中阶段比较突出的心理困惑还有“妈妈过于唠叨”,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矛盾更加激化,30.6%的高中生正面临此问题。另有29.7%的高中生为“失恋”而烦恼,恋爱现象在高中阶段已不容忽视,而对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如何应对“失恋”就成了困扰他们的又一难题。

2.学生求助意识比较弱

由图4我们可知,学生遇到心理困惑后求助意识较弱,62.6%的学生采用的方法是“找朋友倾诉”,这一点无论是在小学、初中或高中都是如此,因为朋友是最值得信赖的,身为同龄人更能理解自己的困惑,始终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出谋划策并保守秘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到心理咨询室找心理老师,还有小部分同学选择“上QQ找心理老师”“用学到的心理知识自我调节”或“拨打心理热线”。学生到心理咨询室主动求助的意识总体较弱。

较小学生和高中生而言,初中生的求助意识明显要强很多,41%的初中生遇到心理困惑会去咨询室找心理老师。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心中,父母的地位渐渐下降,他们崇拜老师,在他们眼里,老师什么都懂,是最听老师话的一个阶段。高中生对很多事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心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三分之一的高中生表示更倾向于用学到的心理知识进行自我调适。

由图5可知,若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他们有心理老师的手机号码,76.5%的学生会选择打电话给老师求助。从数据上看,年龄越小,越愿意主动求助。

3.学生对咨询对象的要求各异

由图6不难看出,学生更喜欢同性、年轻的心理咨询师。同性的咨询师有着相类似的成长过程,比异性更易理解自己的心理过程,而年轻的心理咨询师较易接受新一代年轻人的想法,代沟越少越容易接受和理解自己。出于这样的想法,无论小学、初中或高中生都偏爱找同性、年轻的心理咨询师。而他们对于是否本校的心理老师或外校的心理老师则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好。有的学生喜欢本校的心理老师,因为比较熟悉,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感;有的喜欢外校的心理老师,认为这样的老师看问题比较客观,没有偏见,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他也比较安全,不会影响自己以后在学校的表现;其他同学则喜欢班主任帮他解决心理困惑,因为班主任与自己接触最多,最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好的帮助自己分析问题。

由图7可知,对于进行心理咨询的场地,42%的学生喜欢在校园内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进行心理咨询。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室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心理上给他们造成了一种压抑感;特意进入心理咨询室肯定是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的,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校园内随便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不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心情也容易放松下来。这提示了我们心理老师可以走出心理咨询室,找一个舒适的环境进行心理辅导。

四、促进本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评估

在“奉贤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奉贤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区教育局负责具体运作,筹备和建设奉贤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培训、指导和咨询等工作,发挥其在规划制订、标准研发、研究、培训、督导等方面的作用。

启动奉贤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十百千”工程:制订《奉贤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根据评估标准对区内所有中小学进行达标验收,实现100%的中小学校达到区级合格标准,其中10学校成为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通过示范辐射和引领,推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精神,分批完成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改造,三年内实现100%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达标建设;探索“温馨教室”创建的方法和途径,把微笑、激情、公正、宽容带进教室,形成“人人参与、班班争当”的创建氛围,鼓励有创意、有特色、有实效的“温馨教室”,评选出1000个“温馨教室”。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在心理团体辅导课方面,规范课时安排与教材教法,通过定期教研活动、区优秀心理健康教师示范展示课等活动,引导全区教师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教法及教学有效性,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挖掘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开发生命与心理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通过分学段开展区级优秀心理辅导活动课评比以及分小组进行一课多磨活动,建设一批优质心理辅导活动精品课。

在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方面,各学校要通过建设心理健康图书角、发行心理小报、校刊、板报,开设专门心理宣传橱窗以及校园广播节目等途径,加强宣传,构建有利于学生随时参与的多样化平台,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校心理网站或在校园网上开辟心理专栏、开设论坛,方便师生、生生交流,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晓度与参与率。在各校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区每年举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根据区域特点和学生需求,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并建立资源库。活动形式包括:心理剧展演、优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展示、心理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校外生存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等。

(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组织骨干教师和专职教师培训班。培养和造就10名专家型教师、30名优秀骨干教师,增强学科优秀人才的储备,确保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性、有效运转。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范文2

当我第一次面对初中学生稚嫩而充满希望的眼神时,我就在思考?我该如何做好初中的班主任?经过将近一学期的实践摸索,我确立了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即“把育人和教学融为一体,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待进生拥有阳光心态,全面发展”。为此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以“三观教育”为首要目标。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开始形成,作为班主任就应该有意识的对此进行培养,率先垂范,从小事抓起,常抓不懈。例如,教育他们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班级负责等。

第二、以习惯养成为长期目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可以终生受益,坏习惯终生受累。(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作为班主任应该明确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什么习惯?哪些是要培养的好习惯,哪些需要改掉的习惯。进而把行为习惯细化,设立成梯级目标。

第三、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核心。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多一份和谐,少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就少一份危险,为此,班主任要学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研究学生心理,从心理的角度做好班级工作。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范文3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破解择校难题,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探究思考,加强锻炼,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全员育人。探索建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课堂等体验式德育机制,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示范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施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深化“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制定实施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培养体育艺术特长。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和考试频次,严禁节假日补课。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完善教育质量评估监控制度,推广高效课堂教学典型经验。研究制定中心城区小升初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研究制定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制度。研究制定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完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三是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推进学前教育提升计划,新建、改扩建和提升改造一批幼儿园,建设一批“阳光乐园”,启动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设施设备及图书配送项目。研究制定幼儿园办园标准、教职员工配置标准、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保教质量管理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 英语教师 创新 七步走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69-01

做完是交差了事,是最起码的要求;做好是尽力而为,追求完美。一字之差,意义相去千里。有人为赶做完,草草了事;有人为做好,费尽心力。结果一个有负所托,一个有了交待。当然两者的评价绝对不同。因为“做完”需耐心,“做好”需智慧,有耐心、有智慧就能“做完”又“做好”。

在江苏省教育厅为规范中小学教育行为出台的五严规定前提下,在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搞得热火朝天的今天,我们面对家长、社会对教师要求不断提升的形势下,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来顺应这个时展的需要呢?陶行知他有句名言:“教育的职责是变化、自化、化人。”这句话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在改变的基础上去改变我们的教育,去发展我们的学生。当前我想最起码按以下“七步”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高素质且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配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值得骄傲的称谓。

1 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教师的道德品行、行为举止、为人处事,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学生形成健康的知、情、信、意、行,教师必须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引导和教育学生。因此教师要严谨自己的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端正自己的言语品行,永不停息地奋斗拼搏,严于律已,有错必改,有着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不断地修身养性,时时刻刻不忘进修提高和完善自己。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 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个英语教师处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每天都与学生接触。《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中指出:“现代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人、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 应具备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2003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综合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生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课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角色转换,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新《课标》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为了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建立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每位教师都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都要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

4 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呆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专业知识,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犹如金字塔,塔尖是专业知识,要专、深、精,塔身是基础知识,要广、厚、多。

在科学知识激增,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智能素质。英语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类学科,教师要教到老,学到老,不断给自己“充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科学育人,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

5 应具备高效的教学技能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等几方面。组织管理活动是教师职业的核心之一,它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表达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工具和必备条件;在日常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这是新经济时代对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要求,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学习活动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教师要利用高新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集声、光、电于一体,使多种信息诉诸于学生的感官,加强知识密度,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挂图、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6 应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打好英语课程的基础,教师采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

全新的教育观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变教学过程为学习者的信息转化、加工过程,让学生进行探索、学会学习。教师在参与中引导,真正为学生的“迷惑”而教,为学生的“盲点”而导,为学生的学习作好路标,让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学相长的过程。一个教师只有养成力图创新、锐意进取的性格,敢于冲破防碍改革创新的清规戒律,突破思维定势的困扰,养成求异思维及人无我有、人有我鲜的意识,积极开展创造性工作使我校的“三点四步”教学日趋常态化和精致化。

7 应具备快乐的科研习惯

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教育要想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除了要经济支持跟上,更重要的是教育科研要跟上,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的热情和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边教书育人边研究如何教书育人。

具体体现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积极地进行反思: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教趼实践;课中反思使教学优质高效的进行;课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为进一步指导和研究以后的教学教研服务。反思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在反思的评析中,不仅仅是欣赏或绝对接受吸收,还能养成批判地学习别人的教学长处,并将学习或否定某种教学观念,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个性特长。

结束语:做一个普通的英语教师和一个创新型英语教师之间的差别就类似于本文开头所诉的“做完”和“做好”之间的差别吧。让我们端正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对教育教学工作抱以满腔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养成良好教育教学的习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在这个教育舞台上舞出我们各自的风采特色来。

参考文献

[1] 江阴一中《培养创新型教师实践研究》的中期报告

[2] 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among 638 college students

Liang Xiaoping ZHU Xiaojing WU Bin LIU TingZHANG ZhenzhenLIANG YanWANG YanjieDU XiangnongSUN LishaSHI Jianguo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facility the Popularity and publicity of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by both mental health agenci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inally providing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Methods Using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638 students in two Xi'an Universities were surveyed with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Result Questions about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care(question 1-16) had a good correct rate, the correct rate is 48.1%~99.7%; questions about Mental health anniversary (question 17-20) had a low correct rate, the correct rate is 13.2%~58.2%. The average correct response rate is 74.8%., the average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s' questionnaires is14.95±2.107 point. Multi-factor linear model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student's grade, education degree is pertinent to the questionnaire score.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has reached 60% and achieved the goal that required by Chinese mental health plan (2002-2010), however, the propaganda of world mental health da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survey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4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91-03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在此阶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1],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占总数的30%-60%[2]。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使今后的心理健康辅导更具针对性,2011年4月我们对西安两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西安市2所本科院校1~2年级大学生,共638名。

1.2 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1.2.2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为中南大学湘潭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编制,其条目主要取自生部《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3],内容主要是有关精神健康常识、精神疾病病因、治疗和预防方面、以及精神卫生纪念日等基本知识判断,调查对象需要对问题(1~16题)的描述判断其说法的正误,(17~20)题则要求采访者写出具体的精神卫生纪念日的日期。问卷采用1~0(正误型)评分,总分范围0~20分,评分越高,表明精神卫生知识识别率越高。

1.2.3调查方法 采用匿名调查法。将所有调查对象集中在一个大教室,由调查员解释调查目的、意义、填表方法及注意事项后,调查对象当场独立完成并统一回收。

1.2.4统计分析 使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项目正确回答率进行分析,对问卷得分进行单因素(t检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有效问卷638份,有效应答率91.1%。其中西北工业大学273人(42.8%),陕西师范大学365人(57.2%);男性282人(44.2%),女性356人(55.8%);汉族567人(88.9%);大一学生405人(63.5%),大二学生233人(36.5%),平均年龄20±1.5岁;父亲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92人(14.4%),大专70人(11.0%),高中207人(32.4%),初中及以下269人(42.2%);母亲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57人(8.9%),大专51人(8.0%),高中172人(27.0%),初中及以下358人(56.1%)。

2.2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对象精神卫生基本知识(1~16题)知晓率较高,在48.1%~99.7%之间;对精神卫生纪念日的知晓程度普遍偏低,其中“世界精神卫生日”和“世界自杀预防日”的正确应答率只有22.1%和13.2%(表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3 影响精神卫生知识得分的相关因素调查对象精神卫生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4.95±2.107分。单因素分析发现,问卷得分与学生的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均有关(表2)。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及高年级学生的问卷得分最高(表3、表4)。

3 讨论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要求,到2005年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40%,2010年达到60%[3]。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总晓率为74.8%,其中,对精神卫生基础知识、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认知较高,达到了60%以上,此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4],可能与教育部门要求各院校开展心理卫生教育,以及各高校先后开设心理咨询室,并配备有经验的心理辅导老师,从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调适与心理干预有关。 但仍有部分条目的正确应答率低于60%,其中“世界精神卫生日” 和“世界自杀预防日”的知晓率明显偏低,只有22.1%和13.2%。与2010年对警官学校学生知晓率调查结果“精神卫生基本知识知晓率为34%,部分知晓率为44%,较少知晓率为22%”相对照明显较低[5]。建议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进一步加强各纪念日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每年“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预防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发生。

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的主要因素,本调查显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其知晓率均增高,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及高年级学生的问卷得分最高,此结果与国内已有调查一致[6],说明母亲在子女成长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父母的品行不但影响孩子个性的养成,而且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6]。因素分析提示心理卫生知识普及需要早期开始,注重母亲受教育程度低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参考文献

[1] 傅伟忠,4007名大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的现状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z1)

[2] 俞少华,张亚林.大学生心理编导模式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7:19-22

[3] 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等,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R].北京,卫生部,2002.,4(10)

[4] 张建芳,陈红辉,钟宝亮,等,武汉市中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8):609-611

[5] 师建国,吕鑫,罗圆圆,等,警官学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杂志,2010,18(32):37-38

[6] 张海芳;陈青萍,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07,11(23)

作者单位:710061 陕西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1

710061 陕西中医学院在读研究生精神心理卫生专业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范文6

随着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落实和兑现,班主任工作也迎来新的挑战。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使新学期班级上能有更新的气息,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新生班主任2021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借鉴!

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1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学生能够尽早适应学习新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以便于本班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2)班共有学生78名,女40名,男38名。全班学生学习基础尚可,但上学期平均成绩不够理想。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学风、班风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学生思想品德有偏差,自私狭隘。大部分学生体质健康,但少数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要加强体育锻炼。

二、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培养目标

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2、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组织好学生参加升旗和两操,检查本班学生值日生工作,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3、转变学生学习风气,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4、培养优秀生,发挥优秀生学习带头作用,帮扶困难生。

5、进一步加强学生作业的辅导力度,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

6、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跃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具体实施措施

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拟采取以下几种途径:与学生交谈,有计划地利用班会课与学生交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度,及时鼓励与表扬进步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2、组织学生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间操,保证小学生经常锻炼身体,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加强班级值日制度的完善,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方面的教育。

3、良好的班级集体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的组织和培养。

我希望努力抓好班级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班风。向全班学生提出明确的前进目标,并制定出有效措施,鼓励全班学生努力去实现奋斗目标。

(2)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班干部定期轮换,让更多的学生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既能当领导,又能被领导的适应能力。

(3)班集体中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或是学习差,或是性格孤僻,或是顽皮捣蛋。班主任必须做好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加强学习态度的转变,

进一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针对学生实际培养和树立优秀典型。面向全体,培养提高学习能力,逐步增强全班同学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5、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要求,使作业进一步规范、工整。在及时批阅和指导下,使学生重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及时的巩固和吸收。

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220__—20__学年第一学期即将开始,为使初一(2)班在新的学期能有一个新的面貌、新的发展,现特制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目前的初一(2)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1人。优秀学生很少,中差生占绝大多数。虽说已进入初中,但学生心理仍比较放松,心态还在暑假之中,各方面竞争意识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适应中学生活,并进一步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是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成功教育为主线,以促进教学和保障教学为宗旨,在学校、团队、政教的共同领导下,积极与学生家庭及社会密切配合,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广泛开展德育活动,切实搞好“行为规范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工作,使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学生犯罪率为零,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8%。

2、大力建设班风、学风,在学校组织进行的班级管理量化考核中能够保持先进行列;

3、搞好培优补差工作,通过努力,进一步扩大优秀生规模,减少待进生数量,力争使优秀学生占到班级人数的五分之一;

4、同学校、政教结合,共同搞好创建“行为规范达标校”和开展“孝敬父母”活动;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班主任业务自修,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

本学期,要加强班主任自身的理论自修工作。除认真学习有关报刊、杂志、理论书籍以外,还要尽可能多的听专家讲座,多和别的班主任搞好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搞好自身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经常性的做好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搞好家校结合,做好家访、家长会工作

搞好家校结合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本学期要力争做到每周2—3次家访,一学期至少召开三次家长会,并且要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记录、事后有总结,并力争能通过家访和家长会,使班级管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学生同甘共苦,下大力气,共建班风和学风

1、要以学校大规模实施“四阶教学模式”和“六步教学法”为契机,协调好师生关系,强化学生间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班委会建设

本学期,要在以学生自选班委的基础上,加强班委会的建设,督促班委成员经常搞好自我工作计划和总结,经常在一起探讨工作方法和思路,和班主任一起互通信息,共同促进班风和学风建设。

3、抓住一切可用机会,搞好学生思想工作

本学期,除了充分利用班会课、课外活动课外,还要挤时间,尽可能多的找机会,搞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初一上学期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使学生是否适应中学生活的关键时刻,思想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搞好思想教育工作,除能使学生培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缩小同学间的学习两极分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各种科学手段,促进班风和学风的好转

新学期,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学教育手段及措施,如心理暗示、社会公共心理、趋同心理等,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心理影响。通过树立榜样,加强引导,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使班风和学风向前健康发展。

(四)与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培优补差工作

培优补差的成败,直接影响着班风和学风的建设成败。本学期一定要和科任教师密切结合,各学科要在搞好自己学科教学的基础上齐抓共管,培养优秀生,转化待进生,经常性的组织各学科教师共同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互通信息,共同制订培优补差的措施与方法,共同搞好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

(五)紧密配合学校,搞好第二课堂活动

1、政教处的领导下,搞好“行为规范创建”活动,并力争被评为“行为规范达标班”。

2、在学校和政教处领导下,实施“成功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搞好“主题教育”月,评选不同类型的先进学生。

虽然目前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不是很好,好学生也不是很多,但是我还有三年的时间,我相信在这三年中,我会取得良好的成绩的,这不是我一时的冲动,而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积累的经验。在小学学习不好,不代表到中学学习成绩不好,只要肯努力,将学生的学习气氛带动起来,那么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3新学期,为保证在新学期中学生能认真的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使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制定这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

14模具设计与制造(1)班总共有49位学生,其中男生48名,_1名,住校生49人。该班为新生班,军训期间大多数同学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进心和肯吃苦的特点,所以该班的可塑性较高。该班现以理论基础课为主要教学内容,接下来两年时间里,生活学习都将围绕成高这一中心展开。学生因为新奇,现在充满了活力和干劲,所以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养成刻苦学习的品质和良好生活作风;以学风、作风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不断加强班级集体荣誉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校长在开学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学生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主动参加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寝室”系列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加强学习上的引导,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级的各项工作。

三、工作目标:

1、加强班级的学习氛围的培养,抓住始业教育的良好契机,不断促进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抓好班级班风、全面提高班级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3、稳定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摆正心态,做到学习、生活秩序井然;

4、抓好纪律、卫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5、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

6、争创示范、先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

7、争创“和谐班级”、“和谐寝室”

四、具体任务与相应措施:

1、加强班级学风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良好学习习惯是今后取得成绩的重要保障,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只要学习氛围调整好了,学习习惯养成了,整个学风、班风自然就上来了。学生管理工作,始业教育是重中之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该班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灰心没有自信,所以首当其冲的是要确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监各班委认真记录班中课堂纪律情况外,还要求学习委员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计划来学习,同时多与学生勾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学以来,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上有了较大的改观,接下去的时间要抓稳定,常督促学生。

2、加强日常行为的管理,树立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正常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的关键。经过十来天的军训,该班学生已初步

养成了较好的生活习惯,在新学期中我计划在学生处的帮助下,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工作,避免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改掉以往不良习惯。并在班训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自觉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新学期,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了解的还不透彻,在开学初将初定班委班子,指导班委组织班级日常工作,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班级的向心力,树正气、立典型,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以期通过自我管理,形成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开展寝室竞赛,发挥各个寝室长的管理作用,实现以寝室为单位的小集体管理,促进多元化管理,共同管理的实现,端正班风,不断提高集体荣誉感。除以上几点外我在新组班委后加强班干部的培养,要求每位班委每周都有明确的工作方向,每周举行一次班干部会议,反映本周来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将要做的任务分配到人,落实到人,使每个班干部走向成熟,实现个人价值。树班委形象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班委的各方面考核,及时调整,使班委真正起到作用。

3、注重学生课外兴趣活动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课堂知识面较有限,很多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获得,所以本学期提倡学生多参加各类课外兴趣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水平,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健康的身体是学生正常学习的保证,这学期要求多参与学校的各社团活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校运动会、教室布置等。通过活动的参加来提高学生的才干,力争通过活动育人,活动塑人。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开朗的性格,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以上计划是我班本学期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总的思路,在开展的具体工作中,我会照此执行,但在出现新问题时,我会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对此计划做相应的调整。在这个新学期中尽自己所能带领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4今年我接任初一(7)班的班主任工作,这是我首次接任班主任,面对这些对将来满怀憧憬、满怀希望、渴望知识、追求新奇的初一新生,我的想法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石龙二中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本领,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个人的素质,我将尽我的努力,教导这批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虽然,我在班级管理上没什么经验,但我希望能在现在这批学生中,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理论更好的应用在实践上。毕竟,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个可贵的生命。教师的使命就是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而班主任的使命便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首要任务。

如果一位班主任,不能够把学生放在心中的首位,那它就不是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更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班主任的任务是神圣而又光荣,学生应以自己的班主任为荣,班主任也应以自己的学生而光荣。这是我一直勉励自己话。所以身为班主任,首先就是要对得起学生,其次还是要对得起学生,最后还是要对得起学生。至于学校的表扬先进,都是其次。学校的每位班主任都不是为了每月那可怜的一二百元班主任费而工作的,我和他们一样都是为了对得起学生和对得起自己而工作的。尽管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日益繁重,而俗话又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往往工作量最多的人,所犯的错误也是最多的。但只要我所想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心里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在201_——20__学年第一学期,同时为响应我校刚成功申报市“市一级级学校”和“市绿色学校”的光荣时刻,我这学期的初中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校提出的“六个现代教育观念”为指针,以“学会关心”为主线,以“三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团队精神建设,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深入研究班级中的典型案例,撰写出有价值的德育论文,提高德育的实效型。

二、存在问题:

由于新的教学改革,我们学校只有初中,各年级班级也较多,学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各年级都划分了尖子班与平行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压力。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学生在这方面会产生的各种情绪,尽力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年工作要点,紧扣学校培养目标,强化班风,严抓学风,争创特色,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千所示范重点职校而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

1、强化班干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负责任、有能力的班干队伍。

2、严抓学生的操行考核制度。

3、抓好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4、提升班级养成教育的质量,创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5、强化后进生的转化与教育工作。

6、重视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7、重视班级活动开展,争创校级活动之星。

三、工作措施

(一)注重班干的培养与教育,建设一支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学

生干部队伍。

1、班干选拔采取民主与集中的原则,坚持工作学习交流活动。

2、严格班干考核制度,使班干能够率先垂范。

3、加强班干的培训与指导工作。

(二)抓好班级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

1、建立后进生的教育档案。

2、注重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建立后进生家校联动的机制,搭建家校教育平台。

4、举办后进生教育培训班,强化整体转化提高。

5、走进学生心灵,关注后进生的成长与进步。

(三)抓好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

1、起草并制订班级文明礼仪实施方案。

2、组织学习与落实学校文明礼仪考核制度。

3、开展文明礼仪晚讲教育活动。

4、组编文明礼仪教育材料。

5、开展班级文明星的评比工作。

(四)抓好班级活动开展工作。

坚持晚讲活动丰富多彩,发挥晚讲、班会育人阵地的作用。

(五)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1、抓好校园环境卫生打扫与监督岗管理工作。

2、抓好两操工作。

3、抓好学生出入证管理工作。

4、抓好学生考勤管理工作。

(六)抓好学生安全教育。

1、学生有节制地进入网吧,控制不良侵害。

2、注意交通安全,小心防范为主。

3、抓好学生矛盾化解工作。

4、抓好学生防水、防电、防火、防盗的管理工作。

四、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1、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2、新生军训及入学教育活动。

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4、开学典礼。

5、制订班级工作计划。

6、卫生大扫除评比。

7、班级教室布置评比。

十月:1、国庆专刊。

2、体操比赛。

3、班会、晚讲公开课活动。

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辅导老师值班个别辅导等)。

5、班级事务承包制:经验交流活动。

十一月:1、期中考试。

2、田径运动会。

3、内务整进比赛活动及安全文明寝室评比活动。

4、演讲比赛准备工作。

5、班级活动创新工作。

(申报、观摩、评比)

6、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7、学生异动情况第一次调查。

十二月:1、纪念一二、九运动7周年活动。

2、演讲比赛。

3、元旦会演和元旦专刊。

4、文明礼仪班级申报。

5、学生异动情况第二次调查。

劝学堵流宣传发动。

元月:1、劝学堵流工作。

2、班级工作总结。

3、文明礼仪班级评比活动。

4、素质报告单填写与邮寄。

5、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