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素化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素化学论文

元素化学论文范文1

1.1积极倡导艺术院校宿舍主流文化建设

要从提升艺术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高度积极培养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基于该目标,要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文化,强化其在宿舍文化创建中的主导性地位与作用。要结合宿舍文化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特点,采用逐步渗透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全面贯穿于宿舍文化创建当中,从而强化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1.2落实艺术院校宿舍文化制度建设

艺术院校宿舍文化制度建设一定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可操作性原则,也就是制度应当为绝大部分学生所接受,而且还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从而反映出大学生们的意志,并且尊重艺术院校大学生们的意见建议。二是竞争性原则,也就是要形成以真、善、美为荣和以假、丑、恶为耻之风气。三是奖惩性原则,也就是制度应当形成强大的约束力,让大学生们的表彰、奖励和违纪处理均能在制度中找到依据,从而为管理连续性提供坚实的保障。鉴于艺术类高等院校学生思政素质的持续提升,应当以征求大学生群体的意见为基础,不断改进与更新各项制度。唯有真正做到使用规章制度来规范艺术院校宿舍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出宿舍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1.3加大艺术院校宿舍管理创新力度

对艺术院校宿舍实施人性化管理,这是保证宿舍文化得到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当不断提升艺术院校宿舍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组建一支业务娴熟、作风过硬的宿舍管理团队。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及时为大学生们提供专业化服务,并且让各项管理举措得到艺术院校学生们的充分理解,保障各项管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1.4落实艺术院校宿舍学风建设

应当说,学风建设始终是艺术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中的关键性环节。为此,要大力加强宿舍学风建设,从而让宿舍的文化建设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要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展现出艺术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积极强化文明自律意识,以一流学风为标准,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以宿舍为基本单位的交流会,从而显示出艺术院校宿舍的优质舍风以及奋发有为的精神。

1.5提高艺术院校宿舍文化档次与品味

在艺术院校宿舍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和目标上,均应围绕培育高层次艺术类专门人才加以实施。在创建学生宿舍文化的内容上,要努力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晰,并且注重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方面是要妥善处置好消遣文化和创新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加强创新性文化建设的步伐。对于层次较浅的消遣文化类活动,也要做到寓教于乐,指导大学生们脱离低层次的趣味,更为自觉地从娱乐当中得到艺术层面上的熏陶。另一方面是要妥善处置好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的关系。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积极指导学生们参与到高层次文化活动之中,主要是购建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当代流行文化。这是因为流行文化具有通俗易懂这一突出特点,十分符合青年学生群体的审美口味。对艺术院校青年学生而言,其宿舍的布置就应当符合流行文化品位,具有高素质、高层次、高品味等文化特色。

2结语

元素化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文化;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大学精神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基于大学共性层面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等;二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即职业精神、技术精神等;三是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精神;四是高职院校个体自身所形成的传统精神。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提高,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国家对高职院校硬件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多,但对物化环境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各方面均关注不够,从而造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被搁置一旁甚至被根本忽略,这导致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地位旁落与价值淡化,进而必然导致对大学精神的忽视。

大学精神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生命力、竞争力的源泉。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丰富和发展高校的精神文化。所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重塑。

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有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照抄照搬一般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办法,因此,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类型要求,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才能进一步促进其技术创新文化的提升。

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技术创新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发展至关重要,它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就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具有这种技术理念的人,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敢于挑战未来。因此,要培育技术创新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就首先要把技术创新理念融入其中,使其在学校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

1.要重视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首先要重视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比如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技术创新教育的关键和重要突破口,在西方人的眼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求异意识,就是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这正是创新所必须的,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和实践。

2.要注重超前培养人才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还要体现在超前培养人才上。即要求人才培养超前谋划,超前考虑,具有人才培养的超前眼光。目前,德国“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的职业教育理念,已成为全世界职业教育家的共识。人才培养怎么适应经济发展,主要看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德国在专业设置方面非常重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尤其强调要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的专业甚至就是专门为某大型企业本身培训的需要而设置的,有很强的企业针对性。

为了超前设置专业,就应十分重视对产业发展的情况调研和信息的把握,尤其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旦新兴产业出现,就要组织讨论进行预测,科学确定专业设置时间,当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壮大需要人才时,超前设置专业培养的人才正好可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如果发现有的专业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就应及时停办。

二、以技术精神为重点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除了要考虑大学共性层面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等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类型最大的特征是技术文化,所以,其类型特征对大学精神的要求就主要是技术精神。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技术活动或技术过程看,也内在地要求倡导技术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重塑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

所谓技术精神就是指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追求效用为最高境界的精神。技术精神的实践性特别明显,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践精神,比较强调“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说科学过程的精神实质是“求真”,那么,技术过程的精神实质就是“求效”。高职院校是进行技术传播、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技术活动过程中应将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感染,使之内化为一代又一代高职院校人的精神气质,最终升华为技术精神。

1.坚持“技术至上”的价值追求

因为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文化构建中的核心和关键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至上”的价值追求上,这是整个大学精神文化的灵魂。这与对人文主义的倡导并不矛盾,比如对学生的技术教育如果和相应的人文教育相结合其效果就不一样。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在校园中强化“尊重技术的导向,培养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精于设计、善于持续的技术至上的精神。”

2.要努力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正确的技术态度和科学的技术观的形成,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教育。在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有关技术发展史的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技术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养成产品质量至上,对消费者利益和安全负责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职业道德。

三、以校训建设为载体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比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的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校训能够最简明、最直接和最深刻的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实际上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我国高职院校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据统计,在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并已经验收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有95所院校制订了校训。但是一般性的高职院校还是重视不够,并且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就是有校训,也缺乏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式现象严重。所以,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1.要重视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己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精神对高职院校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有学者说“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灵魂在于创新。”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等。从这些校训的字里行间,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2.要坚持重道崇术的原则

“道”即理性,是指观察、思维和判断能力等的综合表现;“术”是指具体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由于肩负着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往往容易重“术”而轻“道”。比如许多高职院校把“技精”、“强技”、“技高”、“技必精”等作为校训词,而忽视了“道”方面的要求。这种倾向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比较明显的功利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精神的缺失。因此,坚持重道崇术既是校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四、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升华,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文化传统都是其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文化传统既有其独特性,也有稳定性。从文化的发展来看,每一种文化的建构,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文化发展包括技术创新文化的发展也不可能割裂文化传统,它的发展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前代文化的某些基因,与前代文化有一种血脉的渊源,有一种文化基因的内在联系。高职院校文化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种新旧交替、新陈代谢的有机成长过程中完成的。

高职院校的文化发展在继承其自身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时,还要注意学习外校的优秀文化,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使自身的文化传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在教育国际化已经到来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包括其大学精神的培育,决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打开围墙,走出校园,把自己放在世界大学文化的比较中反观、审视,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所建构的三维大学文化背景中找到大学精神的时代基点,融会我国乃至世界大学文化的精华,重塑既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气息和技术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这种良好大学精神生态的形成,必将进一步推动其核心竞争力的生长。

【参考文献】

[1]侯长林.高职高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何顺进.大学文化力建设的构架及其意义.中国高等教育,2010(l1)

元素化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化元素;文学作品;舞蹈;编创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28-01

一、舞蹈编创的关键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舞台协调为辅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创作舞蹈不仅对表演者有着严格的需求,对舞蹈本身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也有着严格的要求。舞蹈的编创既要有着灵活熟练的舞蹈语言,还要通过其它文化与艺术手段,去为舞蹈作品的主题、情节发展等方面创造发展条件,在舞蹈的舞台表现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情感表达是舞蹈艺术的关键所在,也是舞台艺术重要审美特征之一。舞蹈就是用过不同的动作去表现不一样的情感主题,最终通过动作表现情感,做到艺术中蕴含着情感,让舞蹈真正具备灵魂的动感,因此,舞蹈编创就要牢牢抓住舞蹈情感表达的的神髓,通过各种手段和动作,抒发人类的各种丰富复杂的情感。

二、文化元素在舞蹈编创中的价值

舞蹈编创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行为,决定一个舞蹈作品质量的好坏的关键就是舞蹈编创人员创作水平,而创作水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作人员本身的文学文化素养。在舞蹈的编创中,创作人员的文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舞蹈的发展方向与主题表现。舞蹈编创人员应该通过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舞蹈思维能力,提高舞蹈的编创能力和作品的艺术质量。舞蹈是一门靠肢体语言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而舞蹈创作是一种对生活感受与文学艺术加以提炼加工进而升华的创造过程。舞蹈创作是编创者对生活与文学的认识与总结,舞蹈的素材大多来源于对生活方方面面的体验以及对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发展的感受。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它的创作决定了舞蹈的最终方向。

三、文化元素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现代舞蹈的创编中,融入各中文学文化与民族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对于提高我国舞蹈在国际舞蹈届的地位以及促进世界舞蹈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舞蹈中展现出了文学作品独有的文话元素体现出舞蹈的内涵,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舞蹈在设计与表演中应从内容的来源、节奏的表现、舞蹈的编排、风格的展现等方面借鉴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线索与情节发展。舞蹈中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更能够用精彩的技术动作去深情地演绎出故事情景与音乐感受,使音乐舞台的表达与剧情节奏良好协调的配合,用文学与舞蹈的完美融合征服每一位观众。

四、如何加强舞蹈创造中文化元素

如何在舞蹈创作中融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呢,如何做到在吸取文学文化元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并将舞蹈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呢,如何能够将文学文化不着痕迹地融入到舞蹈创作中呢,这都是舞蹈创造这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如何将文学文化融入舞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走进文学文化,学习文学文化,了解文学文化的背景,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文学文化的情感艺术,寻找舞蹈素材,只有有了良好好的文学素材作为舞蹈创造的主题,再经过反复深入的挖掘、推敲,才能创造出具有灵魂的舞蹈作品。其实,不管是传统的舞蹈艺术还是现代的舞蹈艺术,虽然好多没有刻意去融入文学文化元素,可是他们都有着文学文化元素的影子。文学作品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遗产,通过对这些民族舞蹈与传统文学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吸取其中的优秀文化,并加以继承和发展,能够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气息反应人类精神文化的舞蹈。舞蹈作品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对于我们继承发扬文学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舞蹈的艺术性与生活性,提高艺术欣赏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舞蹈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的历史大舞台上,各种完美的舞蹈作品如百花争芳,各自异彩纷呈。回顾舞蹈创作历史,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音乐的节奏与动感表达情怀与艺术。它是一种灵活的灵魂艺术,是艺术舞台上最容易融合与发展的艺术。

五、结语

舞蹈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有着其它艺术没有的大众性和生活性,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舞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舞蹈创作由于创造思维的不断改善呈现出了多元文化格局。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如果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文学气息,不仅为舞蹈增加了文学色彩,更是赋予了舞蹈灵魂与更多的动感。

参考文献:

[1]李先云.论舞蹈的文学性[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01).

元素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缺失 重塑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价值。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等消极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在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面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面对社会的不公又无力改变,眼看道德水平的滑坡却无可奈何,最终部分学生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看客”,对社会责任淡漠。

一、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成因的教育学探究

(一)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偏重于功利价值

教育学认为,教育价值是指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功效和利益。其中培养既善且美的人的价值称为教育的内在价值或理想价值,造福于社会的价值称为教育的外在价值或功利价值。对教育价值的不同看法形成了教育者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制约着他们的教育价值取向,进而现实地影响其对教育目标的理解、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式的选择等。而当前教育价值取向偏重于功利价值,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把大学生作为一种“政治人”、“经济人”或“技术人”来培养,往往会抑制大学生全面的、充分的发展。同时这种教育价值取向使社会过分看重大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文凭证书,而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在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就会很容易出现大学生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自身素质全面的提高,而重视考试分数与毕业文凭的现象。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先后出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美国社会学家、高等教育专家马丁·特罗率先提出,他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按适龄青年可进入大学学习的百分比划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15%,即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达到或超过50%即进入普及化阶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许多问题得以显现。大众化阶段,由于入学人数剧增,而国家财力有限,大学不得不面对社会越来越大的升学需求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的现实压力。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加剧,我国大学招生人满为患,许多大学不考虑自身的容量和条件,盲目追求数量,扩大规模,甚至幻想通过学费来缓解办学经费的不足。因此,学费的持续增长而校园的工作和学习条件持续退化,最终是学生要面对拥挤的教室和日趋恶化的教学条件。结果,大学质量严重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

2.教育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

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国情,我国高校一直比较关注考试成绩,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优和选拔的最重要的指标。如今学习则越来越关注毕业生的考研率、就业率等指标。内部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化取向,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外部评价体系虽设置众多指标,诸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然而众所周知,这些指标是无法完全量化的,庞大而复杂的学校是无法仅用数字来衡量的。对学校规模的注重,导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校圈地运动,而对学校声誉等微观软性指标重视程度不够,则导致传统大学精神的缺失。重理轻文现象依然存在,对于产生经济效益快的理科院校重视有余,而体现文科院校科研和学术实力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很少体现,评价指标中人文科学相关的指标“权重”也过小,教育评价体系的这种工具化合功利性取向,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欠缺

在信息化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家庭、学校、社会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有意和无意、自发和自觉中悄然进行。教育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受限。教育内容上,热衷于“主干”课程,在上述以偏重于功利价值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片面追求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的背景下,教育内容不得不为该种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服务———重视所谓的“主干”课程的传授与学习。如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过早地分文理科,文科学生天天围绕语、数、外、政治、历史打转,理科则围绕语、数、外、物、化打转,甚至自习时间各科轮流安排。到了大学,一进校门,就分好了专业,学生为了将来更好地就业与升学,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大量专业课程、各类“考证”的学习当中。由此造成学生获得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无论是从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还是从课外阅读涉猎都很有限。当然,造成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校园人文环境的因素、教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等等。凡此种种,汇集在一起,最终造成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这一现象。

元素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化品牌;塑造;传播;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2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13 [本刊网址]http:∥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高校办学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校逐步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在这种形势下,高校之间展开了公平竞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校除了需要通过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科研设备、系统教学体系等内在实质的沉淀,还需要塑造学校形象、建立品牌效应、传播自身文化,使大众更了解学校的发展及品牌文化内涵,从而获得社会支持,赢得发展良机。

一、大学文化品牌的概念及塑造意义

(一)大学文化品牌的概念

在了解大学文化品牌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植根于文化的土壤,由文化的涵义延伸得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它由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长时间积累而形成。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大学校园的师生长时间工作和学习积累而成的一种规律性和代表性文化,它支配着校园主体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

大学文化品牌是大学文化的产物,是大学特色的体现,它凝聚了大学办学多年积累的文化底蕴,是让外界了解大学文化的最好途径。文化品牌能否长远的发展下去依托于品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的积淀与品牌构建又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二)塑造文化品牌的意义

大学文化品牌具有引导性作用:大学文化品牌对大学生及大学的全体教职工都具有引导性作用。它可以反映出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人文素养,同时也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好的大学文化品牌可以凝心聚力,规范人的行为和思想,对师生的行为及学校发展等多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大学文化品牌具有激励性作用:大学文化品牌对师生具有激励性作用。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师生人文素养体培养,打造优质学生与教师团队,是提升学校品牌价值的有效途径。而优秀的师生代表可以带给其他师生员工以榜样的力量。树立好的榜样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认真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这样就是一种良性循环,优秀文化品牌的塑造可以带给师生员工优质的育人工作氛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又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资源与竞争力。

大学文化品牌具有制约性作用:制约性作用可以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制度上。学校依据多年的办学经验制定符合当代学生的校规校纪,这也是一种大学文化的体现,而在文化品牌的约束力下学生可以自觉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以文化来自觉人的行为。同时树立了文化品牌可以对那些破坏校园文化的负面、不健康的文化予以抵制,使大学文化成为一种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

二、对集宁师范学院文化品牌塑造的建议

(一)塑造文化品牌的原则

1.传承历史传统体现时代特色

大学文化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经过历史文化的洗礼和现代文化的制约,要传承历史传统,体现时代特色。集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1931年,原绥远省在集宁创办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1958年,依托之前设置的集宁师范学校,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集宁师范专科学校。2009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因此在塑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要传承集宁师范学院一直以来的历史传统,传承优秀学科历史、人文历史、教学教法等。同时也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来传承国家的历史文化。

在结合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不能与现代文化与潮流脱节,那样培育出的大学文化品牌就不具有现实意义。时代特色是学校在不同时期对于文化品牌塑造所需重新认定和调整的内容。集宁师范学院在塑造自己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可弘扬时代主旋律,与当代人文精神相结合,建立符合时代文化的品牌内容,赢得师生共鸣。

2.弘扬大学精神彰显学校特色

集宁师范学院文化品牌的培育要充分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弘扬先进的大学精神,彰显学校特色。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该理念是大学的一面旗帜,是学校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发展的指导方针;塑造大学文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始终坚持以学校的发展为基础,不断吸取一代代大学生的文化观念,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文化品牌;坚持不断创新,顺应时展。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要与大学精神相协调,要与国家对高校学生培养目标,大学教育的精神实质等相结合。

集宁师范学院要运用符合品牌要求的文化建立特色文化品牌。如近些年来,民族地区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凸显,所以可以将乌兰察布地区的察哈尔文化融入该文化品牌中,使得该文化品牌能够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体现学校和时代特色。

3.发挥专业特长凸显学科特色

培育大学文化品牌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当代大学的特点是具有专业优势,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重点学科和专业,结合集宁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和专业来塑造文化品牌是重要内容。从最基本的角度体现其专业特长,以品牌的影响力凸显学科特色;打造属于集宁师范学院独特的专业优势学科,提升品牌价值,突出同类学科在集宁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中的不同特色,彰显文化特色。

(二)塑造文化品牌的方法

在文化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首先要做好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包括多方面内容,就集宁师范学院文化品牌的定位可以体现在专业定位、校园文化定位、发展定位等多方面。

其次在定位之后要进入文化品牌的培育阶段。培育的过程是漫长的,其中让文化品牌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与学校发展愿景、使命相结合是重要的内容。例如拟定与学校发展密切、体现学校精神的校训、标语,让这些文化软实力深入人心;建设体现学校文化和独特风格的硬件设施;举办相关讲座,传播学校文化理念等。诸如此类可以和学校文化相结合又能体现学校特色和发展愿景与使命的实际操作方法在品牌培育阶段来完成。

最后要对已建立的文化品牌不断完善、不断实践和创新,进行科学规划。在品牌的发展中保持持续关注,发挥优势、发扬优点,及时发现缺点与不足,予以改正。将文化品牌的塑造看作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订,让文化品牌随时代和学校的发展而发展。

(三)文化品牌塑造的创新机制

大学文化品牌是一种及具特色的文化,想要长久持续建立并被社会关注就需要不断吸收先进文化和理念,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品牌创新体系是实现品牌长久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努力让学校、师生成为文化品牌的宣传者,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代表。将文化融入校园的一草一木中,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内容,将文化的精髓植入校园建设中。努力营造出一种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与特点的文化氛围。

其次让校园文化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加强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如举办相关竞赛等在增进学校之间情感的同时,在增进学校情感的同时,也彰显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可以从外界引入新文化和热点,丰富本校的文化和品牌特色,增加与学校的联系。如校企合作办学,可以有效将学校的文化理念和品牌内容植根于企业之中,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对学校文化的认可,同时对于学生就业即产品输出也有重要作用。

最后学校应当加大对文化品牌的投资与重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丰富大学文化品牌的多样性,开拓创新,为文化品牌的培育提供合适环境和有的保障。

三、集宁师范学院文化品牌的传播策略

(一)文化品牌传播的内容辨别

首先要对文化品牌内容传播中要满足什么愿景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学校整体发展目标;要对师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影响作用;是否能够用文化自主规范学生行为等。其次要凸显个性。明确展示学校文化品牌的独特内涵与同类高校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些个性在传播过程中要符合社会、师生的心里认同感,同时个性的凸显也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再次要符合的社会发展。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要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与形式,不能与社会脱节,符合社会主流文化体系,符合当前的传播模式,符合社会需要。

(二)文化品牌的传播途径

元素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裂纹,线膨胀系数,焊接热循环,坡口清理

 

一、 前言

某厂送来我校修理的QDLF8不锈钢立式多级管道泵由于长时间工作,使管道泵叶轮出现裂纹,导致管道泵生产效率降低,扬程达不到设计要求,对管道泵的正常运行带来不良影响。论文大全,线膨胀系数。。

二、 补焊要求

⒈泵体基材

管道泵叶轮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它的组织为铁素体和奥氏体组织,铁素体的存在使其有高的屈服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的性能,奥氏体的存在使其具有很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能。论文大全,线膨胀系数。。

奥氏体不锈钢叶轮在焊接时有较大的热裂纹敏感性,主要与以下几个特点有关:第一,奥氏体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小,线膨胀系数大,在焊接局部加热和冷却条件下,焊接接头部位的高温停留时间较长,焊缝金属及近缝区在高温时承受较高的拉伸应力与拉伸应变,在冷却过程中可形成较大的拉应力,焊缝金属凝固期间存在较大拉应力是产生凝固裂纹的必要条件;第二,奥氏体不锈钢易形成方向性强的柱状晶的焊缝组织,一些有害杂质元素易在晶间形成低熔点的液态膜,从而产生焊缝凝固裂纹,其次奥氏体钢的合金组织较复杂,不仅有害杂质易形成熔夹层,一些合金元素也能形成有害的易熔夹层,所有这些均是管道泵叶轮焊接产生裂纹的因素。

⒉补焊工艺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容易产生热裂纹,所以采用以下补焊工艺方案:

①由于导热系数小,线膨胀系数大,自由状态下焊接时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所以采用钨极氩弧焊,该焊接方法电弧能量大,热量集中;而且有氩气流的冷却作用,热影响区小,有利于提高焊接接头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同时焊接质量稳定,焊缝成型好,且无飞溅和熔渣。

②因补焊时是局部施焊,管道泵叶轮整体钢性很大,故焊材选用强度等级稍低的焊条或焊丝,以增加塑性。

③焊丝或焊条中的Ti、Nb、Cr等元素对氧的亲和力较大,为防止合金元素烧损,应采用短弧直接前进焊为好,从而抑制焊缝中的柱状结构产生,减少偏析。论文大全,线膨胀系数。。

④为保证焊缝的成份稳定,焊接工艺参数应保持稳定,且保持焊接层间温度60°左右。

⒊焊接坡口制备

由于管道泵叶轮是奥氏体不锈钢的材质,为在清除裂纹过程中不影响泵体材质的机械性能,应尽量避免使用碳弧气刨清除法,其主要原因有两条:

①由于碳弧气刨过程的温度高达3000℃,致使裂纹附近基材温度过高且不平稳,而奥氏体组织的材料线膨胀系数高,不平稳的温度将导致不平衡的应力,结果导致裂纹的扩展。论文大全,线膨胀系数。。从而起不到消除裂纹的作用,反而使裂纹加剧。

②同时由于碳弧气刨在清除裂纹的时候,高温下有游离的C原子扩散到泵体基材中去,高温下的C原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能与基材的Cr、Ni等合金元素反应,从而破坏基材的抗腐蚀性能。论文大全,线膨胀系数。。

所以裂纹的清除采取打磨的方法清除,应尽量使清除裂纹过后的坡口外形呈“V”坡口,以便于补焊工艺的下步工艺。论文大全,线膨胀系数。。

⒋坡口清理与焊接保护

焊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母材表面和焊丝表面必须清洁,防止污染物熔人焊缝;②高温熔池和高温焊道必须得到氩气的有效保护,防止焊缝金属的氧化。施焊前,我们对试件的坡口两侧2O~30 mm范围内均用砂轮机进行清理,由于管道泵叶轮在清除裂纹—坡口制备过程中,通过打磨获取的“V”型坡口中会残留有各种杂质,它们的存在将严重影响补焊质量,故焊接前用丙酮对坡口及焊丝进行擦洗,以去除其表面的杂质及氧化膜等,确保焊缝质量。

⒌施焊工艺规范

①焊材的选择

焊接过程中,焊接热循环非常快,焊接金属达不到平衡状态,用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的填充材料焊接,容易使焊缝区及过渡区形成贫Cr,使泵体的抗腐蚀性降低,所以选择Cr、Ni等不锈钢合金元素较母材高,塑性较好的焊丝作为填充焊材,确定选用 H1Cr19Ni19Nb作为填充材料,化学成分与母材对照如下:

母材与焊材化学成分对照

 

成份  

 

C Si Mn P Ni Cr Mo Ca Ti Nb 母材 1Cr18Ni9Ti ≤0.12 ≤ 1.00 ≤ 2.00 ≤0.035 8.0-11.0 17-19  

 

 

 

0.5-0.8  

 

焊材 H1Cr19Ni19Nb ≤0.09 0.3-0.8 1-2 — 9-11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