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1
一、宋朝南迁对经济的影响
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的比重及构成、国民经济的总量及结构上。
(一)对人口的影响
在封建社,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中原地区长期以来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人口聚居的区域。在南宋建立之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加之战祸频发,中原地区的人口已经有了往南部地区迁徙的现象。北宋年间,尽管南方人口在数量上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超过了一半,但是在密度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而到了公元1162年(南宋年间),南方地区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二,并且南方的人口密度也超过了北方[1]。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对产业的影响
南宋政权长期对金主和,使得国内有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对农业的影响。
一是农业种植面积增加。南方自然资源优越,适合农业生产。北方人口的迁入为南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资源,加之南宋政府也积极鼓励北方移民垦殖荒地,南方的大量荒山闲地,甚至山坡、丘陵、湖泊等得以开垦和种植。二是农作物种类丰富。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南方多种植水稻,北方则以麦子、粟米为主。北方居民的大量迁入,一方面带来了种植北方作物的先进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对麦子、粟米等产品的需求激增,使得麦子、粟米等北方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丰富了南方农作物的种植种类,改变了南方的农业结构。
(二)对手工业和商业的影响
一方面,北方居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以制瓷业为例,官窑烧制出来的精美瓷器供皇室官方使用,民窑烧制出来的实用瓷器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另外,南方的丝织、酿造等行业也都受到了北方生产技艺的影响。丰富的手工产品丰富了南方的商品种类,繁荣了南方的商业交换。南宋都城临安人口众多,商铺密布,商业发达。在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的对外贸易出口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初具规模。
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中原地区转移到南方江浙地区。农业方面,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描述的就是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状况;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生产工艺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我国古代资本主义的萌芽的物质基础。
二、宋朝南迁对文化的影响
南迁的北方人口中,除了普通的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力外,还有大量的饱学之士和文人骚客。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的文化重心也发生了南移。
(一)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宋朝南迁,产生了一批所谓“南渡词人”、“南渡诗人”,他们生活在北宋和南宋的更迭时代,饱尝战乱创伤,经历非同寻常,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著名的代表有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的是李清照的忧国情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体现的是陆游的悲壮慷慨[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展现了辛弃疾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愿望。很多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流传至今。
(二)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与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已经发生过民族大融合。到了宋朝南迁时,一方面,南迁的人口中本来就有契丹、吐蕃甚至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人,另一方面,南迁的北方汉人已经受到前期民族融合的影响,因此,南迁的北方人口与当地的南方土著人口在生活习俗上有很大不同,发生了相互影响和融合。由于南迁的宋朝皇室和权贵群体来自北方,因此北方的生活习俗一时成为南方尤其是江浙地区的时尚。南宋都城临安与北宋都城汴京从城市的风格、街市的布局、店铺的种类都非常相似,难免让人产生“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感觉。此外,饮食习惯、娱乐活动、衣服饰品、民俗民风甚至语言,都深深地打上了北方中原地区的烙印。
三、宋朝南迁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宋朝是由于败给金国才举国南迁的。在历史书上,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宋朝,尤其是南宋对于金国往往展现出一味求和、软弱无能的形象。其实,南宋政权的存续期间,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时期,伴随着汉族与其他民族的斗争。
宋朝是汉族政权,金国是女真族政权,因此南宋与金国的国家战争也是汉族与女真族的民族战争。战争前期,汉族政权曾经遭受重创,靖康之变让汉族政权一时间岌岌可危;南迁之后,以岳飞为代表的汉族政权优秀将领一直都在进行着收复失地的战斗。“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汉民族抵抗外侵、维护统一的民族意志。南宋最终被元朝所灭,蒙古族政权战胜了汉族政权,却最终没有征服汉民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3]。
南宋时期,面对着游牧民族的骑兵弓箭,汉民族始终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在抵御外侮中得以塑造和完善,成为深深植入骨髓的基因,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六百六十多年后(日本发动全面),成为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之际,战胜外族入侵的力量源泉。
四、结语
宋朝南迁,固然有其当时的无奈,是权宜之计。却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于当时,影响了南北格局,影响了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于之后,塑造了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于将来,也必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王宝平.试析宋代人口南迁及其对南方的影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9-51.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省运动会 经济 浙江文化
省运动会作为集体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体育盛会,具有鲜明的多维性和综合性。不仅影响到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文化起到深远的影响。
一、省运动会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举办省运动会,基于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思想,与城市建设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具有多元化的综合功能。省运动会的举办城市需要围绕比赛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和经济活动。每一届省运动会的举办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期,政府和广大均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都可以利用省运动会的资源优势和商机来拉动本地经济发展,带来本地经济发展加速现象。围绕省运动会的资源进行市场开发有着显著的发展机遇。特邀服务商。也是重要收入之一。调查显示,2008奥运会后中国消费者对赞助商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更愿意买那些赞助奥运会的公司的产品。奥运会的赞助商对其进行了数亿美元的投资,成为奥运会收入的主要部分。省运动会按照按大会所需的服务种类,进行周密的特邀服务商计划,按其服务质量、价格、预计回报总额进行测算,分级论价,有偿选定。如选定特邀旅行社,特邀保险公司,特邀银行、特邀电信公司、特邀运输公司、特邀洗衣公司等等。
无形资产的拍卖与竞标。省运动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比赛场馆的冠名权、知识产权、专利权、专卖权、火炬接力权、比赛名称、标记、吉祥物、的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特邀服务权等等。最近几届奥运会,特许经营的收入都超过5亿美元,占奥运全部收入的10%左右。据统计,雅典奥运会特许商品销售额达7.28亿欧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分别通过出售吉祥物获利2.13亿美元和2.01亿美元。据专家估算,2008年奥运会仅和吉祥物有关的销售获利近3亿美元。
政府投资及后续活动。我国历届省运动会都是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参与下举办的。第一届至第五届省运动会由京沪粤轮流举办,体育比赛多半实行计划拨款,赛后核销的管理办法,实际上执行的是供给制模式,基本上完全靠中央政府及举办地政府的财政拨款维持运行。第十届省运动会是第一次实行申办制,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参与。2008奥运会投资巨大,特别是为比赛而准备的体育场馆设施多是使用率较低的间断性利用建筑。还有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能说是全为奥运会而建,但是加速了机场、地铁、高速路等基础设施的形成。资料显示,奥运会使北京的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和现代化实现程度分别提高了7.5%和8.1%。第十一届省运动会的承办给浙江省的交通和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一次契机,实现一次浙江省市政建设和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跃。
二、省运动会对浙中文化的影响
2008年奥运会中,有300多万参观者来到中国,50多亿电视观众收看奥运会,中国五千年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谐团结”等传统文化思想通过奥运会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中国的音乐、服装得以流行,兴起新一轮“中国热”。
第二届省体育大会在金华的举办也必然有利于推广浙中文化,宣扬和谐理念。浙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浙中文化虽然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主体。浙中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具有极其丰厚的思想内涵,
2.1优化和提升政府形象
浙中文化对浙江的社会稳定有积极的影响。浙江历来有礼邻奉上的美德,尊首长,恭父母,礼师长,对附近的人以礼相待,邻乡、邻里、邻居、邻业、邻人等相互帮助,和睦相处。从古到今,相对来说,浙江的社会比较稳定,治安和社会风气比较好。浙江受益于浙中文化,也受制于浙中文化。通过成功举办省运动会,本身也是改善政府形象、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政府的亲和力的有效渠道,是省运动会社会效益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变压力为动力,借此机会加强窗口服务行业建设,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文明服务活动,大力推进诚信服务、优质服务、规范服务和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2.2推动产业调整和商业理念现代化
浙中文化造就了著名的“儒商”文化。受传统的浙中文化影响,浙江人的吃苦精神成就了一大批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著名企业。省运动会举办期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维护城市,进行大量的经济技术交流,吸引资金,进行市场运做和开发,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对于解放思想,深化营销观念,优化城市传统产业,缩小产业差距,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大有益处。 2.3发掘文化宝藏,提高民众修养
作为天下江南的浙中文化,浙江人重视教育。浙江“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一直比较浓厚。省运动会的承办将紧密与文化强省建设相结合,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北京奥运会培育的崇高精神,作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大型赛事对改善人文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 迎全运、讲文明、 树新风”活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进一步弘扬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全力打造浙江人民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崭新形象。
2.4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观众的参与及认可是大型赛事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增强观众的体育鉴赏能力、培养体育兴趣、激发运动参与热情,是省运动会社会效益追求的目标之一。为配合省运动会将举办各类的文艺演出活动,包括全运主题晚会、全运宣传晚会等。省运动会组委会将举办和省运动会有关的各类大型主题活动,如火炬接力、会徽和吉祥物等征集活动、开闭幕式、倒计时系列活动、邮展、论坛报告会等。礼仪文明、秩序文明、赛场文明和环境文明建设,全面展现浙中淳朴善良的精神风貌。
2.5提高城市的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省运动会期间,大量外地运动员、游客将来到金华。对于城市服务业,信息管理和传播的发展提供机会。增加大量的网络建设项目,如组委会商业合作网站、网络直播资源开发,以及手机短信、视频等新媒体资源的开发。媒体称为做好省运动会呼叫中心服务工作,浙江省市民服务热线将利用现代化受理平台技术、设备、系统功能优势及快速联动的部门办理优势,承担起省运动会呼叫中心的职能,为观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交通出行、天气预报、赛事预告、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多项服务,为观众和服务志愿者提供语言支持,解决观众在场馆或城市中的服务请求。省运动会成为牵引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
2.6推动旅游文化,提高旅游形象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就是体育加文化教育。”实践证明,大型运动会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省运动会在浙江省会浙江省的举办,将进一步加深外界对于浙中文化的认识,可以带动浙中文化的流行,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结束语
借助省运动会机遇,利用创意鲜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吸引全国乃至国外游客。要在发挥金华传统旅游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周边省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注意现代旅游产品的推出,充分结合省运动会的系列标识、象征物等文化推广,积极宣传浙江形象,拉动旅游开发。
参 考 文 献
[1]胡萍.奥运经济:拉动内需的好商机[J].商业研究,2009(3).
[2]应华.论体育赛事赞助的商业权利及其保护[J].浙江体育科学,2003(4).
[3]王修智.浙中文化对浙江的深远影响[J].理论前沿,2008(13).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 文化环境国际市场营销分析和适应
一、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我国企业应考虑的文化环境因素主要有
1.语言
据语言学家声称,目前世界上起码有3000多种语言。其实,每种语言就是某种文化的代表,以此类推,当今世界亦有3000多种文化。语言文化的这种多样性就给国际市场营销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目前最流行的语言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企业进行跨国界经营活动,必须与外国的政府、顾客、中间商、雇员等各方面进行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向顾客介绍企业及产品,说服顾客购买,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可低估。因为宗教信仰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对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需求偏好及购物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宗教已经渗透到个人、家庭、社会群体的各个方面,甚至对某种食物、衣物的接受,对于某种消费行为的认可,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决定了产品促销的成败与否。比如,在一些国家如果广告过多的涉及到人体表演,就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这种产品自然也会被拒之门外。
3.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信仰,它阐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或说一种总的偏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价值观念上常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在时间观上,美国人崇尚“时间就是金钱”,“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推到明天”,因而他们谈生意的安排得紧,常常是一见面就谈,而且是今天来,明天走。然而这在阿拉伯国家却可能视为傲慢无礼、不尊重人,他们喜欢慢慢来,掌握世界各国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国际市场营销决策的制定,把时间观念和办事效率结合在一起。美学观念是一种文化中的审美观。世界各国在美学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如在产品的款式,颜色等方面,西方的一些国家,新奇、独特、表现个性为他们的审美观,东方人讲究端庄、典雅。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尤其在产品设计、制作、包装决策等方面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各国的美学观。
4.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外家庭对国际市场营销具有重要作用,很多产品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的。在富裕的工业国家,一般流行“nuclear family”(小家庭),只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家庭;在最穷的国家,则是“extended family”(大家庭),如数代同堂的家庭。如现在,美国离婚率很高,而且美国人普遍晚婚,妇女婚后要参加工作的人数也在增加,这就关系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对家庭购买决策起到何种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应根据国外家庭的状况,适当地调整营销策略。
5.社会阶层
等级和社会阶层一般代表非伦理性社会群体,虽然划分的基础不同,但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上是一样的,即它形成一些market segment(子市场)。确定社会阶层有很多标准,一般包括教育、收入和职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应根据不同社会阶层有差异地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总之,我国企业要针对性研究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环境,从而采取不同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二、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我国企业应当积极的分析和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
1.对目标市场国的文化进行市场调研
企业进行跨国调研的费用是十分高的,但如果企业不进行调研有可能付出更高的代价。没有充分、完整和准确的市场信息,跨国经营的决策便无从谈起,即使决策也是盲目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跨国文化调研时,我们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调研的内容应全面。要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民族、宗教、地理位置条件、教育背景等特点。
(2)调研应尽量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实地调研是相对案头调研而言的,案头调研是经他人收集、整理的,并以某种方式公开发表的某国的文化背景,习俗和惯常行为。
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省时、省费用,但对文化的调研却不太实用,因为文化这东西往往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要亲身去体会、去感悟,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的文化调研时,要尽可能地找到一个在目标市场国长时间生活过的本国人,或者是在本国找到一个目标市场国的外来人来参与这项工作。就是说必须要有一个双重文化影响下的人,这样,调研起来省时、省力而且相对准确和完整。
2.加强国际营销人才的培养
在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活动中必须有自己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熟悉他国文化背景,掌握商务惯例。因此,企业应该有计划的实施文化同化的训练,即让国际营销人员在一个特定时间到一个与自身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中去学习,使其具备对该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
3.按照目标市场国的文化进行产品的设计
文化对人的影响最终是通过行为流露出来的,这就是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往往是通过购买行为的差异表现出其所属的文化群体。因此,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一定要把他们所属文化的特性设计到产品中去。适应他们的文化个性。大家知道,产品是由品牌、包装、式样、色彩,质地等一系列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其需求与审美观是不完全相同的。体现在产品设计中的个性化要求特别强。比如,一种法国头发油的牌子叫“Tartex”,其发音在巴尔的摩听上去很像鞋油。牌子是这样,包装也是如此,如非洲人常常喜欢喜欢醒目的颜色,因而包装可以选择国旗的颜色。还有式样也是这样,中国生产的 “老板杯”由于口太小,使大鼻子的老外倍感不适。还有产品的质地问题也是如此,现今越来越多的出口厂商逐渐认识到必须符合ISO9000标准的重要性,可以由此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跨国公司的订单。国外购买者,尤其是欧洲购买者要求达到ISO9000质量标准。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水文情势变化;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Change of hydrologica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 bu li mi ti•wu shou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njiang Kashgar River Basin Authority, Kashi, Xinjiang 844000)
Abstract: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s on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effects is the core of the entir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echnology. It is also important in this process, the adverse effects develop appropriate mitigation measures. Mitigation measures including the elimination of make up or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so as to achieve an acceptabl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ities. The basic objectives of the mitigation measures: Avoid prevention, protection, minimization, recovery, rehabilitation and compensation. The most common phenomena in hydropower projects downstream of the reservoir natural river flow by water released from the reservoir more than or less than the normal flow and the formation of unstable flow replaced. This will caus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hydrological,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Keywords:changes in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environmental impact; mitigation measures
1.对生物与水质的影响
水的释放量与电力之间的关联意味着下游河水位不是根据流域降水量而变化、而是根据电力需求量等因素而变化。
对于大型水电工程来讲、还存在李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库区和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要比日调节严重得多。为保证发电和防洪需要、库区冬季正常蓄水水位往往要比夏季防洪水位高出很多、这种因落差而暴露出的土地被称为消落带。
水库和河流水位按这种模式变动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如当消落区地势较为平坦时、会造成大面积蓄水。在这些地区、夏季水位下降后、河道内沉淀的各种污染物将留滞在消落带上、加上经过长期浸泡的泥土不易排水、不仅造成库区和河流景观的破坏、而且在高温下极有可能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导致流行病发生;人造洪峰可能会造成下游淹没问题;河流水位迅速波动、会交替地暴露和淹没鱼群在浅水中有力的休息场所、妨碍鱼群产卵:还会对下游用水部门取水产生影响等。
对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流来说、自然径流量小、被大坝拦截后、下游河段几乎断流、河水失去了稀释、净化的功能、加上沿岸城镇排放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河道成了污水汇集地、河流的生态功能消失。
2.对地下水及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流域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地下水。所有的水电工程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地下水状况。水库蓄水、库区周边地下水位将会升高、水库下泄流量减少、下游地下水位将会下降。影响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如地下水位、被给状况、坡度以及土壤或岩石的渗透、储存和传导性。
水库周边地下水位升高后、如果地下水埋深小于土壤盐碱化的临界埋深(在蒸发最强烈的季节、土壤表层无明显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称为临界深度)将会造成土地盐碱化。土地发生盐碱化必须具备的三大因子是:盐分来源、水分来源和使盐分向地表运移的机制。
3.对流域河道形态的影响
建库后、库区水流流速降低、其水流挟沙能力也随之降低。江河流经地区的土壤和岩石被侵蚀、搬运的一部分泥沙在水库中沉积下来、沉积在水库底部的泥沙形成一个回水三角洲。这个三角洲朝水坝方向渐渐递升、泥沙颗粒变细。水库泥沙淤积不仅减少了有效库容、降低了水电站的出力、而且对库区上游的土地和村庄带来了威胁。
库区泥沙淤积后、大坝以下的河水挟沙能力远没有达到饱和内力、通俗地讲大坝以下的河水是“饥饿的”、它会通过剥蚀下游河床与河岸努力夺回沉积物。流量和泥沙含量是长期影响河床变动的两个主要变量、通常、在大坝运行的头10年内、河床会被侵蚀掉好几米深。
长期来说、下游河道所受的主要影响是河道萎缩、变深变窄、使得有沙洲、河滩和多重河流交织在一起的蜿蜒河流、变成只有相对笔直的单一河道河流。
4.对水文情势不利影响的缓解措施
(1)对水文情势影响的缓解措施主要有:对水电工程运行进行合理调度、使施工下泄流量不小于下游河道最小生态环境流量。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电站可考虑安装一个小机组、作为基荷每天24h运行、小机组的电流量可按下游河道最小生态环境流量考虑。关于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河道最小生态环境流量由以下方面组成:1.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生态平衡所需的水量;2.维持合理的地下水位、以保护河流湿地、沼泽生态平衡、保持和地表水转换所必需的人渗补给水量和蒸发消耗量;3.维持河口淡水、咸水平衡和生态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4.维持河流系统水沙平衡和水盐平衡的人海水量:5.使河流系统保持稀释和自净能力的最小环境流量;6.防止一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所需维持的最小径流量。
(2)对库周盐碱化的缓解措施主要有:可考虑在影响地带挖截渗沟、降低影响地带的地下水位。既在库岸、堤、坝外一定范围内做截渗排水沟、将渗出的水拦截在截渗排水沟内排走;在工程运用过程中、保持截渗排水沟内水位始终低于地下临界水位、有效降低水库向周边地下的渗水压力。截渗排水沟至岸、堤、坝的距离、应根据工程情况而定。沟的底宽、深度应根据地质资料以最大限度地拦截工程向外的渗水并保持沟内水位长期在临界水位以下而定。截渗排水沟与排水河道相通、在入排水河道前应建控制性建筑物(水闸或扬水站)、以控制沟内水位。截渗排水沟与周边农田灌溉渠道相通、旱季可利用沟内水灌溉农田、雨季可利用截渗排水沟排除农田沥水。
(3)泥沙影响的缓解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土保持、减少泥沙入库。影响水库淤积的主要因素是水库的入库泥沙量、而入库泥沙量的多少有取决于水库汇水流域土壤的侵蚀强度。在水库汇水流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于减少泥沙入库具有一定的效果、它是从源头上解决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
B.合理的调度运行方式。在多少河流上、由于汛期泥沙含量高、来量大、一般应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即在汛期水库降低水位、提高库内流速、使来沙大部分排出库外。
C.排沙。该方式要求在设计建造时、就应考虑在水库底部设置泄流排沙底孔、在运行上定期泄空冲刷恢复库容。
D.清淤。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水资源缺乏地区的水库和小型水库、主要缺点是成本较大。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 微晶玻璃,高炉渣,烧结法
1引 言
微晶玻璃又称为玻璃陶瓷,是指将特定组分的基础玻璃,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控制晶化而制得的一类含有大量微晶相及玻璃相的多晶固体材料[1]。微晶玻璃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和介电系数小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国防、航空航天,电子、生物等领域。而微晶玻璃建材作为微晶玻璃的一种重要系列[2~7],由于具有热膨胀系数可调、吸水率低、热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好、机械强度高、高耐酸碱腐蚀性能、耐磨、抗风化能力强等优异性能而受到广泛的重视。
随着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高炉废渣的利用和处置显得日益重要。炼铁高炉渣的主要成分一般以SiO2、CaO、Al2O3、MgO等氧化物形式存在,而这些氧化物也是工业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废渣微晶玻璃的研究为高炉渣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或者提高其利用的附加值开辟了新的途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利用废渣制备微晶玻璃不仅可行,而且大大降低了微晶玻璃的成本,解决了堆积如山的固体废弃物。
核化、晶化温度是微晶玻璃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不仅影响微晶玻璃的结构,而且对微晶玻璃性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实验以安阳钢铁公司的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5%的钾长石作为辅助原料,采用陶瓷制备技术和二步法热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微晶玻璃,并探讨不同核化、晶化温度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2实 验
本实验选用安阳钢铁公司2200m3的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具体成分如表1所示。
具体实验过程为:将高炉渣原料用辊筒球磨机球磨粉碎15h(球磨机转速为105r/min),并经过200目筛子的筛选,把95wt%高炉渣和5wt%钾长石混合,然后再利用行星球磨机(400r/min)将其均匀混合2h,混料放烘箱烘干后取出,在混料过程加入液体石蜡作造粒剂,充分混合过筛(80目)后,干压成形(成形压力为40~60MPa),最后制得坯体。将坯体放入马弗炉中依据配料DSC曲线的核化和晶化温度范围进行烧结热处理,升温速度为5~6℃/min,烧成温度为1200℃,随炉温冷却,获得微晶玻璃样品。
本实验采用岛津XRF-1700型X荧光光谱仪测量高炉渣的化学组成;用荷兰PHILIPS公司的X pert pro型X射线衍射仪测定试样的主晶相,辐射源为CuKa(0.15406nm)、管压35kV、管流30MA、扫描速度为6°/min、扫描范围2θ为15°~85°;采用德国耐驰(STA449C,NETZSCH)DSC-TG差热分析仪进行炉渣原料的热分析,实验中采用高纯Al2O3坩埚,升温速度为10 K/min,空气气氛,气体流动速度为30mL/min;微晶玻璃的体积密度和吸水率采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测量;利用上海泰明光学仪器HX-1000TM显微硬度计测量微晶玻璃样品的硬度,测量载荷为300g,加载时间15s;耐酸碱性采用0.5%HCl、0.5%NaOH对抛光试样腐蚀95h后,测量其损失量和原有质量的百分比。
3结果及分析
3.1 DSC分析
玻璃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其内能高于其相应的结晶态,从玻璃态转化为结晶态一般为放热过程,利用DSC曲线放热峰的位置可以确定最优的核化、晶化制度。图1为配料的DSC/TG曲线,由图可知,在100℃前后出现微小的吸热峰,这是由于原料中的自由水及结合水排出所导致的,玻璃的转变温度为730℃,而840℃明显放热峰的出现是由于在玻璃相中析出晶体而造成的。据文献报道,微晶玻璃的核化温度一般位于转变温度到转变温度以上50℃的范围内[8],为此本实验选择了730℃、760℃、790℃三个温度作为核化温度, 930℃、960℃、990℃三个温度作为晶化温度进行对比试验,核化、晶化时间均为1h。
3.2 核化、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主晶相的影响
图2为晶化温度为960℃时,不同核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结晶相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核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的影响很小,在不同核化温度下得到的微晶玻璃主晶相均为钙镁黄长石(2CaO・MgO・2SiO2),只是当核化温度为790℃时晶相含量略有增加,这表明随着核化温度的提高,晶体的含量有所增加。
图3为核化温度为760℃时,不同的晶化温度下所制得微晶玻璃的XRD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晶化温度的提高,微晶玻璃的主晶相基本没有变化,可见核化、晶化温度对该系列微晶玻璃的主晶相影响很小,该系列微晶玻璃有较宽的核化、晶化温度范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3.3 核化、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密度及吸水率的影响
玻璃的晶化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长大阶段,这就要求在结晶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核阶段,由CaO-Al2O3-SiO2系统玻璃所具有的表面易析晶特性决定了晶体首先从颗粒边界面开始生长。随着晶体的析出,颗粒花纹边界处玻璃液粘度迅速增大,质点迁移受到限制,因此使烧结阶段带入到晶化阶段的气孔更加难以消除。所以在微晶玻璃基础成分要进行适当选择的同时,要对晶化时间、晶化温度进行准确制定和严格控制。晶化温度对气孔的出现和其体积的扩大有很大的影响。当基础玻璃成分一定时,玻璃颗粒经过比较充分的烧结后,带到晶化阶段的气孔一般以微细的针孔形式存在,这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对于每一组分的玻璃都有其最佳的晶化温度范围,在此温度范围内,析出的晶体得以长大,同时针孔的变化不大。但当温度偏离较佳温度范围后,过高温度会使针孔中气体出现体积扩大和上浮现象;而温度过低又将因液相产生量不足而导致表面凹凸不平,结果均在微晶玻璃板材表面形成气孔或孔洞,同时过低的晶化温度还会使玻璃析晶不充分而影响产品的花纹及强度。因此为减少气孔或孔洞的出现,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晶化温度要适当,必须根据不同的物料,确定最佳的晶化温度范围。图4、图5分别是不同核化、晶化温度下微晶玻璃的密度和吸水率,从图中可知,以760℃为核化温度,960℃为晶化温度,所得的微晶玻璃有较低的吸水率和较高的致密度,利于做内饰装饰材料,这说明在此条件下,微晶玻璃中晶相适中,表面开气孔较少。
3.4 核化、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耐酸碱性能及显微硬度的影响
表2为实验测得试样的耐酸碱腐蚀性能数据,从表2可看出,试样的耐酸性能随核化、晶化温度的升高,呈减少趋势,这与试样中晶相的生成和长大有关,而耐碱性能很好,几乎都接近于零,符合国家建材的要求。由图6可知,微晶玻璃的显微硬度在最佳核化、晶化温度达到最大值(4.2GPa),其硬度远高于普通粘土砖的硬度值(2~4GPa)。
4结 论
(1) 以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在添加少量的辅助原料的情况下,采用简易的烧结法,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微晶玻璃。
(2) 制备的微晶玻璃主晶相为钙镁黄长石,在配方组成不变的情况下,核化、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的主晶相没有太大影响。
(3) 在760℃核化、960℃晶化制备的微晶玻璃,显微硬度最大(4.2Gpa)、吸水率最低(0.065%),有较好的致密度。
(4) 本文利用简易的粉末烧结法制备出符合国家建材要求的微晶玻璃建筑材料,工艺简单,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俞建长,宋开新.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玻璃与搪瓷,2004, 32 (5):12~15
2 张培新,文岐业, 刘剑洪等. 矿渣微晶玻璃研究与进展[J].材料导报,2003,17 (9):45~47
3 Xiao Han-ning,Liu Yang,Shi Hai-xia. Effects of the Content of Blast Slag and Heat-treatment Parameters on the properties of Slag Glass-ceramies[J]. 中山大学学报,2003,42 (6):107~110
4 杨家宽,肖波,王秀萍.利用钢铁炉渣制备微晶玻璃技术[J].有色金属,2003,55 (3):130~133
5 诸 铮.高炉矿渣的处理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 (6):126~128
6 吕淑珍,余晓勤.炉渣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J].中国陶瓷,1999,35( 4):24~25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6
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加强自己的语境意识,对不同语境的文化背景要加强学习,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要特别注意汉语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以互相尊重为前提。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报以一种虚心、宽容的态度。不能仅以我国文化为尊,还要秉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对别国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进行学习和思考。在跨文化交际中也不仅仅只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才促进中西方交际。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语境因素
(一)中西方文化的语境因素
政治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习俗都会在语言中得到体现。一个词汇在一种文化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然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可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比如,由于英国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西风盛行,所以,在西方人的文化里,西风就代表了丰沛的雨水。在著名的诗篇《西风颂》中,英国诗人雪莱就把西风和对自由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在中国文化中,西风就是寒冷、凄凉的象征。又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但是在中国文化里,龙却是吉祥的象征。
(二)中西方社交的语境因素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语言,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相关的社会环境。对于社交语境,我们可以理解为谈话双方所处的客观环境。在交际场所,由于交际双方的身份特征、地位或者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原因,不同的语言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中西方文化对“狗”就有着不同的认知。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他们忠实的朋友。正因为如此,在英语中就有着许多与狗相关的短语,而且这些短语大都有积极正面的含义。但是在汉语文化中,与狗相关的短语或者成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等等。除此之外,在中国文化交际中,“你辛苦了”一般表达对对方的理解、鼓励等。但是,如果把这句话直接翻译成英文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含义:你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份工作做起来一定很累吧。这就传递了一种侮辱对方的意思。
三、中西方语境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由于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上存在着这些差异,跨文化交际中也就产生了许多交际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隐私认知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集体意识比较浓。讲究团结和互助,因此,人们的隐私意识比较薄弱。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见面打招呼时就习惯于询问对方的家庭及工作情况,并且把这当做一种礼貌地关心。但是西方文化讲究独立性,也非常注重隐私,家庭及工作情况都属于个人的隐私,如果见面问别人这些问题,就会被误认为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在中国,街坊领居之间见面常会问“您吃了没?”“去哪儿啊?”这样的问题,表示一种关心。但是在西方国家,见面时就问对方吃了吗,会被对方误认为是你要请他吃饭,而问您去哪儿,则会被对方误认为你在打探他的隐私。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
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的时间观念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国人的时间的概念相对较模糊。比如在交际中,我们常说“慢走”“请慢用”等等;在赴宴或者参加聚会时,中国人也很少会准时到达。但是在西方文化观念中,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一般都会提前预约,而且一旦约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否则,就会被视为粗鲁的表现。
(三)称谓语的差异
中国人会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地位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比如称德高望重的人为前辈;还有的会以对方的职业来称呼,比如赵老师、王医生等;晚辈对长辈则称叔叔、阿姨;对于平辈则称呼大哥、大姐等。但是在英语社交中,人们很少会用到亲属称谓,他们主张以人名相称。不论是男士女士,还是长辈晚辈,称呼对方的姓名都不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