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专题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专题培训

德育专题培训范文1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师 职后培训 转变对策

一、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意义

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的研修进行整体考虑,使前后具有连续性,形成相互沟通、互相促进的统一体。[1]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角度而言,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入职锻炼、职后培训三个阶段。其中,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指学历合格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或学历未达标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也称之为“继续教育”。[2]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总体发展。然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立取决于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总体质量。因此,采取多样化的培养培训途径,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既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又是农村幼儿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可以打破农村幼儿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其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在专业知识方面有助于丰富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还有助于扩充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容量,拓宽其专业视野;在实践知识方面,通过对幼儿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其教学技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行为。

二、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观念滞后,参与职后培训的积极性低。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入职后接受再教育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广大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师教育问题上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教师教育就是职前教育,没有认识到职后培训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另外,据相关调查显示,有82.5%的幼儿教师接受职后培训是出于评定职称的需要,只有15.5%的幼儿教师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参加职后培训的,还有部分教师将参与职后培训当做一项上级规定的任务来对待。[3]

(二)职后培训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往往选取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而关于幼儿教育实践知识的培训较少。二是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师德的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是造成虐待幼儿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关注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三是幼儿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内容缺少层次性。培训机构大多是提供“一刀切”式的课程内容,忽略教师不同的需求和水平。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最终使培训失去效用和意义。[4]

(三)职后培训实施方式单一。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方式多是课堂集体教学,如专家报告式、讲座式等,幼儿教师学习的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而且部分专业知识比较落后的教师难以跟进整齐划一的培训速度,培训内容难以全面消化和吸收。

另外,处于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有不同的培训需求。新手幼儿教师可能最需要的是实践性知识,即教学法知识;成长型的幼儿教师可能需要幼儿教育理论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幼儿教育理论,需要课程论的知识;专家型的幼儿教师则可能需要获得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单一的报告式和讲座式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幼儿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如讲座式培训不能充分满足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训需求。培训形式的单一、僵化已经成为制约教师职后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5]

(四)职后培训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幼儿教师职后培训评价主要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诊断性评价旨在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水平及培训需求,为确定培训目标、选择和组织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方式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一是通过评价揭示职后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改进培训工作;二是了解幼儿教师的学习效果,并对其学习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总结性评价旨在对整个培训活动进行总结性结论,总结有益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后续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没有在培训前对参与职后培训的农村幼儿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在培训过程中和培训结束后也没有对幼儿教师的学习效果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三、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困境的化解

(一)强化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意识,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师范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需要。幼儿教师在参加工作之后,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幼儿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教育工作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因此,农村幼儿教师要改变故步自封的学习心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改变不合理的职后培训观念,认识到职后培训的重要性。如果说职前教育是“基础性教育”的话,那么职后培训就可以被称为“发展性教育”。幼儿教师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是不够的,其已有的教育理念、知识深度和广度、教学技能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扩充、深化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德育专题培训范文2

 1.意识维度    

意识是人们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看法,在人的行为中通常以潜在准则或标准的方式指导或约束人们的行为根据“市民性,和“现代性,特征,以及新生代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群体特点,教育与培训应该在意识维度着重培养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法治意识法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以人人平等、尊重民主、维护秩序为主要认识依据,它是现代城市社会秩序平台建立的基础现代社会活动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人的权利和应得利益,每一个生活于现代城市社会的人都必须通过大家认可和共同遵守的秩序平台来沟通交换、创造财富。把法治意识的培养纳入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之中,不仅能够为他们的城市社会认知提供精神支持,还能为他们的城市社会活动提供方法指导,使他们能够了解、认可和遵守现代城市社会各项活动的秩序平台,做到主动学法、认真守法、遇事靠法其二,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意识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这一相对保守且强调血缘、等级关系的社会结构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自我需求和自我价值更容易被忽视,当他们进入城市,面对更加民主、开放、自我、平权的现代城市社会时,他们主体意识不强、缺乏归属感的不适性就会显现出来因此,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激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性,帮助他们消除对城市的隔离感,使他们能够形成“我也是城市主人”的自我意识,能够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城市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以主人翁意识和姿态融入城市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其三,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公民意识受我国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先赋性身份限制了其权利的平等享有,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都受到身份性限制,整体缺乏话语权虽然,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公民意识有所觉醒,其经济和社会权利上的平等性追求己经成为他们关注的内容,但是他们在政治权利上的公民意识仍然十分薄弱,消极参与大量存在,这严重阻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实现教育与培训必须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城市一员的平等政治参与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寻求话语权只有农村转移劳动力充分享有公民权利,才能有效承担公民义务,从而消除城乡隔离,进一步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2.知识维度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形成个体素养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生产生活日益知识化的今天,劳动力的整体规格正在逐步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整个结构日趋扁平化,即随着社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劳动生产过程所需的经过训练的劳动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比重逐渐增大面对城市社会知识化的快速发展,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城市社会一员,必须通过教育与培训实现个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成为知识型劳动者根据我国城市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现有知识水平,教育与培训要在知识维度着重培养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知识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城市人口的平均水平。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 20年,而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 33年;城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为20:1,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为4:1,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为0. 91 :1,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为0.37:1教育程度偏低和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面对城市现代化生产方式时,往往会表现为学习能力较弱、技能掌握性较差、工作无所适从的不足,急需获得文化知识补偿性和提高性教育与培训其二,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量传统手工劳动的产业和部门逐渐升级改造,岗位知识科技含量的提高要求工作人员实现知识化、专业化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得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难以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有些人即使获得了暂时性工作,也难以应对生产岗位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挑战而最终被淘汰,因此教育与培训必须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具备在现代城市二三产业工作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如工作岗位知识、安全生产知识、法律维权知识、求职知识等,使他们逐渐从体力型劳动者转变为知识型劳动者其三,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信息化知识我国社会的发展己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过去不会读、写和算的人被称为“文盲”,在现代社会即使会基本读、写、算,但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无法利用现代化生产生活设施的人,会被称为“功能性文盲”因此,教育与培训必须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信息化知识水平,使他们不仅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便捷地获取工作信息,而且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消费和体闲娱乐等,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德育专题培训范文3

关键词:专业化视野;培训策略;实践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教师专业化既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增强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体育新课程实施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体育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基于体育教师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的经验,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管理等方面创新了许多做法,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施对体育教师培训提出的新要求。体育师资培训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非常关键的问题,科学、专业、有效的培训不但能引领和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健康水平,而且将推动和发展学校体育与新课程改革。因此,改革创新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探索与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体育教师成长规律的重实效、高效益、充满活力的体育教师培训策略,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实现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定位绩效培训目标策略的实践

(一)精专业

培训以精专业作为目标的载体,实现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愿望,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丰富专业技能。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博学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广泛的学科知识、全面的运动技能、有潜能开发的体育引路人,一批一心扎根体育教育,注重师德修养、人格魅力,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体育敬业人。

(二)懂教学

培训以懂教学作为目标的呈现,来实现体育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实效,帮助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的学练,丰富教学方法的运用,创新教学设计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促创新、有思想、有想法,促进体育课程资源的挖掘、校本教材的开发、体育器材的自制、阳光体育活动的丰富能力的体育开拓人。

(三)通技能

培训以通技能作为目标的特性,来实现体育运动技能与课堂教学技能的结合,帮助教师获得全面的专业技能,强化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掌握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锻炼方法,提高体育骨干教师的引导、开发和点拨能力。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技能通、能力强的体育教师,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准、有发展和改革意识的体育追求人。

二、设计优质培训课程策略的实践

培训课程是继续教育的载体和中介,是确保教师培训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优质的课程是教师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设计并实施系统、科学的培训课程是体育教师培训成功的关键。培训课程设计就是将培训目标转化为培训课程的过程,是为实现培训目标寻找可行的课程框架,是整个体育教师培训的核心。要使培训成效显著、成果突出,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设计流程。

针对成人培训的特殊性,结合当前体育教师培训的经验,一般采取培训模块的方式来实现培训目标。所谓培训模块,“就是从某一相对独立的问题出发,打破学科界限,将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分析方法和解决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通过模块课程,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科学、适用而特色鲜明,以增强时代性、实践性、适应性和吸引力,从而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如图2是2008年西部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设置的培训模块。

三、开发创新培训模式策略的实践

(一)“学习-引导-创新-推动”培训模式

学习是基础,引导是辅助,创新是深化,推动是目标。如春风化雨――北京市初中城区重点薄弱建设校体育骨干教师项目培训,通过集中和自主学习,丰富了一线教师的学科知识;通过学科与专业引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课程设置与理念创新,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维;通过推动薄弱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指导-反思-实践-研究”培训模式

专家指导,教师反思,课堂实践,教学研究。如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教科研指导,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通过教学与教研反思,理清了他们的工作思路;通过课堂实践与点评,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研究,促使他们探索了体育课程的设计思路与模式。

(三)“跨区-联手-研讨-呈现”培训模式

跨区是途径,联手是关键,研讨是手段,呈现是动力。如绿色耕耘――京郊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通过跨区增加了教师间的交流,通过联手使教师间的优势和不足得以互补,通过研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呈现展示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技巧,巩固了培训成果。

(四)“网络-推介-资源-共享”培训模式

网络是交流的平台,信息是学习的渠道,资源是提升的手段,共享是和谐的纽带。如“育体、育心、育人”迎奥运阳光体育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项目,通过项目网络平台,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媒体推介,增加了奥运培训项目的影响力;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资源,融入学校课堂,走进社区敬老院,共享了奥运文化的传承。

四、实施人文培训管理策略的实践

合力合为、能战能胜的项目团队,以人为本,严格制度的管理方式,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小组,是确保培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培训中,我们采用系统的、整体的、内外驱动的任务和模式,将项目责任制的操作方式与践行新的培训管理模式相结合。其管理模式是构建项目团队,组成项目总负责人――项目执行负责人――项月班主任――项目秘书――项目管理服务小组,做到培训的精心组织、细致管理与严格监控,实现培训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确保培训的实效。

五、探索流畅培训实施策略的实践

质量和效益是培训的生命线,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保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管理的体系,坚持培训团队统一思想、统一作风、统一行动,坚持相互信

任、相互合作、相互理解,注重了培训的过程和每一个细节,细化了培训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培训实施的严格、流畅、安全、高效,行使培训方案的设计、策划、实施、研究和管理职能。

(一)成立一组织

通过成立培训项目领导小组,行使培训方案的设计、策划、实施、研究和管理职能,并以“三落实”督导工作:落实方案;落实人员;落实过程。

(二)加强两投入

一是人员的投入,在项目负责人精心组织的前提下,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和一线教师,帮助指导培训方案、课程设计和培训工作;二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加强物力、财力和精力的投入,争取各职部门的支持与协作。

(三)保证三到位

一是时间到位,学员报到、上课、活动、班会、主题活动,教师准时到岗、按时参加;二是组织到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秘书、班主任团队成员统筹协调,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团结合作;三是设备到位,项目压缩其他开支,加强添置必要的设备。

(四)强调四要求

一是统一认识,加强管理;二是加强培训项目团队建设;三是与培训安全结合起来;四是普及与提高项目团队成员培训者培训的能力。

(五)抓好五结合

一是体育骨干教师的培养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二是体育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三是体育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教学设计相结合;四是体育骨干教师的培养与阳光体育活动相结合;五是体育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总结反思相结合。

(六)采取六评价

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分别编制培训前、后问卷)、网络互动、任务驱动、阶段汇报、中期检查、成果展示等方式,采取对学员自评与互评、教师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综合检测与评定,并对学员所在省市、区县反馈培训情况。

六、展示实效培训成果策略的实践

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的体系,专业化的培训项目团队,高精专的授课教师队伍,人性化的组织管理,人文化的培训环境,网络现代化的培训平台,细致周到的后勤服务,是培训项目取得成功的基本,是培训项目取得实效的保障。

(一)培训实效验证

通过培训。验证是否最终达成了培训预设的目标、解决了学员的实际问题、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影响;通过培训,学员能否在体育课程改革与反思创新中,把培训学到的知识灵活地、有创意地运用于学校体育教学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是培训项目一直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培训项目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设计后期反馈表来取得调查实证,具体内容见表1。

(二)培训成果资源包

辛勤的耕耘获得了成功,播撒的种子赢得了收获,培训项目凝聚出业绩丰富的成果。在培训项目结束,都将整理汇总出培训成果资源包赠送给学员。

德育专题培训范文4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参加这次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市的基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正确研判和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与未来发展态势,进一步明确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根据组织部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在大学各位领导、老师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认真筹备,今天,“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了。在此,我代表全体学员向为这期培训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大学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推动我市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稳定增势、提速转型、争先进位”的工作基调和“落实年、突破年”的总要求,坚持“跨越发展、争先进位”,突出两化并进、项目引领,按照“分线作战”要求,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

为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我们有必要对从事县域经济工作的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本次培训主要通过学习十后国内外宏观经济趋势与政策解读、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战略、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等课程,进一步提升广大一线干部的业务能力,为县域经济跨越赶超贡献自己的力量。

干部培训期间,为保证学习培训质量,全体学员要严格遵守大学和培训班的管理纪律,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认真求实的作风,展示我市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确有特殊情况,向班委请假同意后方可离开,外出时保持通讯畅通。上课时应专心听讲,尊重授课老师,自觉维护课堂秩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强与授课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课堂上不得阅读与培训无关的书刊、资料或从事其他活动。禁止随意走动、大声喧哗,自觉关闭各种通讯工具,严禁在教室内接听手机。保持课堂整洁,不得在教室抽烟、吐痰。自觉服从班主任、班委和各组组长的管理,培训期间禁止铺张浪费和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学习期间中午不得饮酒,严禁酗酒。严格作息制度,每天晚上按时作息,不允许夜不归宿、在外留宿。

德育专题培训范文5

通过近期的培训学习,本人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业务素质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参加本期培训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业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要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学习,要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我真正认识到加强培训与学习,是我们进一步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的需要。也是我们提高业务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

德育专题培训范文6

关键词:内蒙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引言

如何实现当前中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高非农转移人员的收入水平,是新时期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非常关心的重要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子目标以及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若干政策措施,不仅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于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暗含着中央政府正逐步从偏重城市区域的大量投入转向偏重乡村社区的大力扶持,由重点解决城市人群的各类福祉转向重点帮助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和增加收入上来。除却发展乡镇企业、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大力开展扶贫救助等政策措施外,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引导性和技能性培训、此次中央政府将非农转移培训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予以明确提出,无疑将对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及从事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现状

据2004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截至2003年,中国大陆16岁以上劳动人口共99889万人,农村57514万人: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60,1%下降到49,1%,从业人员总数为36546万人,而且这还没有计算中国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大约857万人。在庞大的就业人口压力下。为提高农村非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顺利实现非农就业并提高收入,中央政府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牧)民工培训规划》(亦称作“阳光工程”)。这项工程对今后8年内农民工培训的目标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并针对项目的组织领导、经费管理、监督评估等方面出台了单行条例。到目前为止,承担此项工程的省市自治区主要是那些粮食主产地区、革命和贫困老区以及劳动力的主要输出省市自治区。

内蒙古作为西部落后和农业人口大区,也同样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劳动力输出任务。据内蒙古农调队数据显示,200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牧区总人口的7,3%。占劳动力总人口的13,8%,约为100万人:从文化程度上来看。劳动力文化程度大多数为初中文化,占到劳动力总人口的67,08%: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占到劳动力总人口的91,2%。劳动力人口的基数庞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比较收益低。导致农村牧区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为解决这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自治区于2004年2月了《2004年一2010年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培训规划》。对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培训的任务、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据内蒙古农业信息网2006年数据表明,内蒙古各盟市的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达到151万人,比2005年第一季度增加24,5%,输出劳动力占农村牧区总劳动力的比重为22,6%,呈现出转移速度快、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以区内为主要转移地的特点。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非农转移人员的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导致富余劳动力群体就业前景不太乐观,收入难以提高。这种状况如果不得到有效的缓解,势必会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阻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因而,在此背景下。反思农村非农转移人员职业和技能培训的现状和做法,提出下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政策应对措施,就成为各级政府官员和学者们应着力关注的焦点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民不参加或兴趣不高

农(牧)民或者不关心,或虽听说,但最终没有参加。农(牧)民不参加或兴趣不高主要来自三个原因:第一。培训宣传不到位,农(牧)民对培训渠道不了解;第二,参加培训不是找到工作并获取较高收入的唯一渠道。很多没有参加培训的农(牧)民能够找到工作,或一些人可依靠朋友、亲属等熟人网络找到工作,这对准备外出务工的农(牧)民示范作用很强;第三,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二)培训机构组织不力

虽然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文件精神,各类农广校和职业学校成为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基地,使培训有了比较固定的制度性机构和人员安排。但宣传力度不够、管理组织松懈、培训管理人员缺乏持久性和长期性、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培训机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农(牧)民对培训场所比较简陋、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比较缺乏、任课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不高等问题均有反映,这成为阻碍劳动力培训取得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政府部门不够重视

虽然国家了有关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文件和指示后,很多地方便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但在信息平台、资金分配、设施配备以及人员安置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形成一套具体的规划与安排。尤其是培训部门的监管方面,缺乏统一的要求和规章,导致培训机构在具体操作方面出现了很多偏差。而且主管部门对组织此项培训热情不高,对农(牧)民培训工作有所忽视,就业主管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四)用人单位的选择偏向

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于经过这种培训的农(牧)民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质疑。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他们培训的时间很短,实践操作能力差。所以,所谓获取了“正规”学历与文凭成为他们的首选用人标准。这种思路和做法直接消减了农(牧)民和培训机构对于培训的进一步投入,对非农转移劳动培训的消极影响较大。还有,前三个因素也直接对用人单位造成了消极影响。很多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合适人员就是这些因素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总之,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农(牧)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用人单位也就不愿意扩大对参加培训的劳动力的需求,这反过来文影响农(牧)民参加培训和培训机构组织培训的积极性,最终造成一种近似恶性的循环。

四、建议

第一,政府是引导和促进农牧民参与非农转移培训的主导因素。政府主管部门要做好宣传、资金和物质投入和保障等工作。要积极利用各种方式或手段让想要出去务工的农(牧)民了解培训的意义、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效果和各种就业信息,引导农(牧)民自觉主动地参加培训;政府部门要尽可能地多给予、多支持,拨出专门款项扶持各类培训机构或学校的校舍和教学设备建设,积极引进各类技能型人才向农(牧)民培训最实用、最有效的专业知识;建立自治区、市、县、镇、乡(苏木)和村(嘎查)一套比较完整的培训管理体制,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逐级分配目标。构建奖惩责任

制;鼓励采用“一村(嘎查)一训”或单项培训的方式,积极推进地区特色服务性劳动力的培训,形成劳动力服务的品牌效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可诱使农(牧)民能够踊跃参加培训。安心外出务工。

第二。培训机构是实现非农转移培训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培训机构以往习惯的做法是把大量的农(牧)民劳动力吸引到培训课堂或培训基地来参加培训,单纯依靠教学录像或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或者进行简单地操作和实践演练,难以适应复杂环境下的工作内容。所以,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更新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模式是培训机构扩大培训影响、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培训机构可采用培训一实习的方式进行培训,可通过向实习用人单位支付少额报酬的方式,在农(牧)民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短期的实习培训协议,帮助农(牧)民劳动力很快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建立以农(牧)民为中心的劳动力培训模式,彻底改变过去培训机构不考虑市场需求,导致参加培训的农(牧)民难以就业的局面。

第三,用人单位是评价和检验非农培训效果和水平的主要部门,也是能否促进和吸引农牧民参加转移培训的动力源。培训机构能否培训合格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劳动力人才,最终要通过市场一用人单位的选择和挑选。用人单位通过适应市场。会自动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培训机构来看,就要求培训机构注重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的设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模式。这是其一;与此同时,用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的招聘和人才需求公告,向社会尤其是进行非农转移的农(牧)民传递了有利的市场信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引导农(牧)民选择相应的培训主题和内容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