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案例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债务危机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债务危机案例分析范文1

Thomson表示,目前全球经济的波动性仍然很大,欧洲债务危机尚未平复,美国财政悬崖又让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CFO应首先考虑帮助企业建立一整套健康的财务体系。Thomson说:“我们在这里之所以强调财务的基础工作,是因为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情况下,强有力的现金流保障、合理的债务水平至关重要。除此之外,CFO们也开始越来越彰显其自身的战略作用。目前,在企业重组、收购兼并、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等诸多项目中,CFO的参与范围就不再局限于传统财务,更多的是从战略层面出发,寻求新的机会。”

事实上,在严峻的经济形势考验下,企业CFO的角色正向战略者转变,并且已经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参与企业的核心决策。Thomson建议,CFO不仅要在与财务团队、项目团队、公司领导层的日常沟通中,而且要在与投资者建立关系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中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领导力和影响力。Thomson认为,“这里谈到的沟通,不仅是表达,更多的是学会聆听。无论对公司内部,还是对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投资者或商业伙伴,CFO首先要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逐步逐层地展现自身影响力,并最终实现对公司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对于逆周期投资火热、兼并收购案例层出不穷的现象,CFO应采取积极还是审慎的投资态度?ThomsonN认为,这一点应取决于公司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而非CFO主观的意愿。Thomson说,企业应建立一套风险预测方案(Kisk Profile),如果公司在兼并收购上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并且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CFO也应遵循相同的路径,反之亦然。

事实上,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仍有2/3的并购属于失败案例,失败的原因或在于对被收购的公司估价过高,或在于并购项目本身与公司的战略定位不符。因此,投资有风险也正考验着CFO相应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CFO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并且建立风险投资组合(KiskPortfolio),公司的风险投资组合做得越细致,对于风险的预判就越准确,同时也可将风险平摊。特别是海外投资涉及的政策、市场、商业文化上的差异,CFO需要提前做足准备,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准确找出影响投资的关键点。此外,外汇风险亦不容忽视。事实上,目前精准建立风险投资组合在中国公司还并不普及。这中间需要CFO的决心和专业技巧,包括对于风险种类清晰认识、对于可能发生风险的预判、对于风险的量化能力,以及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和降低风险的措施,等等。”Thomson建议。

债务危机案例分析范文2

关键词:博弈;理性策略;案例分析

Abstract:In a market economy,a transaction can be completed due to interest penetration in certain time, but this transaction may also fail if the interest penetration canceled. The results of incorporation always lead to reduction or loss of the interests of some of the participants,or even do harm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by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the case of a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which ship abandon accident, finds that fundamental reason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and ship owner is interest maximum after the interest penetration canceled.

Key Words:game,rational strategy,case studies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7-0054-05

一、引言

理论上,市场交易中各理性参与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交易策略,其目的都是使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但是对同一笔交易而言,这种预期收益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实现的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别,在经济周期上升期发生的能使双方预期收益实现的交易行为,可能在经济下滑期不但难以实现,而且,参与交易者还可能损失利益。即便有经济合同从法律上强制双方继续合作,使交易最终完成,但理性个体的趋利本质必然会使交易一方在实际博弈策略上出现不合作行为,而这种不合作行为对其他参与人而言,必然会导致收益下降甚至利益损失,严重时还可能使参与人陷入生存困境或倒闭。2011年发生的RS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RS船厂)遭遇弃船事件,就是因金融危机前签订的一笔船舶交易,在危机后出现参与人(意大利船东和金融机构)不合作行为,致使其资金链断裂并危及生存的典型案例。

二、RS造船厂遭遇弃船并陷入经营困境的过程

RS船厂主要以建造打桩船、起重船、不锈钢化学品船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种用途船只为主,是我国12个国家船舶出口基地的骨干企业之一。2005—2010年,企业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额分别以年均25.8%、27.4%的速度增长,2011年10月末,资产总额达92388万元,所有者权益30287万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0140万元,利润总额4156万元,实现利税2600万元,是典型的优质企业。但是,这样一家优质企业,却仅仅因为2011年一个意大利客户弃船事件,便使企业资金链条断裂而陷入经营困境。

(一)弃船事件前的经济背景

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正处国际贸易高峰期,旺盛的航运需求带动了船舶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威海辖内的20多个船舶企业即使满负荷生产,仍然满足不了定单需求。大部分企业只能筛选利润相对较高、资信相对较好的大额定单进行生产。在此背景下,RS造船厂于2007年3月27日与意大利某公司签订了两艘载重量为13600吨、价格为3210万欧元的不锈钢化学品船舶大额生产合同。双方约定,交船期为2010年2月26日,弃船期为2010年9月24日(超过该期限,船东可以取消合同,放弃购买所生产的船舶);船东除及时提供船舶建造所需要的图纸和设备外,还要根据船舶建造流程中的开工、上船台、下水、试航、交付5个节点分别支付20%的预付款。由于船东方积极配合,资金到位及时,当年船舶生产进展顺利。

(二)船厂遭遇弃船的曲折过程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航运市场景气指数迅速下挫(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由2008年的11793点下降至2000以下),航运企业业务量明显下降甚至无货可运,出现大面积亏损。随后发生的欧洲债务危机使航运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欧洲金融机构对航运企业均不同程度下调信用等级,压缩融资额度。受此影响,意大利客户后续预付款出现支付困境。经协商,RS船厂允许船东预付款比例由合同约定的80%下降到40%。为确保船舶正常生产资金需求,辖内金融机构随后向该厂增加贷款1.5亿元。

债务危机案例分析范文3

可以说,债务问题是许多上市公司形成重组内在需求的主因,同时也成为了重组最主要的障碍。

重组中债务问题的典型案例

与资产同时剥离或置换

将债务与相关资产捆绑同时与另一方进行置换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债务解决方案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原业务经营难有起色的公司。因此,这种方法常见于企业卖壳上市、公司业务完全改变的操作中。公司进行部分资产连同债务的置换也有,但总体上属于少数,而且大多数是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

如果是整体置换,则公司债务问题的解决将较为彻底,上市公司几乎成为一个全新的业务主体,财务状况也将发生根本的改变,通常财务质量大大提高。若是进行部分置换,由于多数属关联交易,往往只能短期改善公司的账面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公司本质难有改变。

从理论上来说,债务与资产同时剥离或置换是一种操作较为简便的解决方案:整体置换,新进入的资产、业务与过去完全没有关联,几乎不存在日后纠缠不清的遗留事项;如果是部分置换,关联交易的性质使得此间协商、操作的过程更为简易。在当前实际运作中,由于国内经济、政治环境的特殊性,如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是国有性质、公司对当地利益具有较大影响力等一些非经济因素成为股权转让的制约。随着各种环境的改变、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些非经济影响的影响呈弱化趋势。

案例分析:中讯科技(000669)

债务形成原因及时间:原吉诺尔电器业务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债务,包括长、短期借款、应付款、应付工资、预收账款、预提费用等等。

涉及金额:约4.4亿元,几乎为全部债务。

参与各方:吉林万德莱通讯设备公司、吉诺尔电器(集团)。

1999年11月,将吉诺尔股份公司与冰箱生产相关的资产与负债向吉诺尔电器集团公司出售并将剩余的部分资产与吉林万德莱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进行置换。吉诺尔股份公司冰箱生产资产价值与其债务的差价作为吉诺尔电器集团对吉诺尔股份公司的应付款。

经过此次重组,股份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对重组后经营的跟踪看,重组使股份公司的业绩和资产得到了较大的改观。

中讯科技(000669)的资产置换应该说是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但是,现实中出现了不少用意不善的资产置换,如ST亿安(000008)、中科创业等就是突出的代表,大股东为了种种目的通过只产置换的关联交易达到粉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情况也不鲜见。

无论如何,就本身来说,通过资产置换改善上市公司的负债状况以改善其经营,还是一种较好的问题解决方案。如何使之在实际运用中不偏离正常的目的是另一个需要谈到的问题。

担保责任和债务转移

理论上说,为任何企业担保都具有潜在的财务风险,都有造成直接承担债务的可能。当被担保方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时,就会造成担保方的债务问题,此时作为担保方的上市公司要么直接偿还,要么只能转移担保责任,两个必要的条件是,

一、债权人同意。

二、必须要有人来承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特殊性,这个承接人往往就是与上市公司有密切利益关系的大股东。同时,其它债务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

案例分析:ST白鸽

债务问题成因:1993年8月8日,公司前身第二砂轮厂为兆峰陶瓷彩釉砖(河南)有限公司向中行郑州分行借款550万美元出具了不可撤销担保书,兆峰陶瓷彩釉砖(河南)有限公司到期未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诉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该院判决:公司对上述550万美元及利息、罚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截至1998年9月20日,本息合计7,338,494.05美元。(摘自公司2000年年报)

债务问题的解决:2001年4月,原债权人和债务人和白鸽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同意将原债务人的担保债务转由白鸽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清偿金额按7,776万元计算,履行期间为2001年5月20日至2002年11月30日,白鸽集团有限公司经郑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同意将持有本公司的国家股3900万股作为上述债务履行的保证。(摘自公司2001年年报)

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因素:

大股东白鸽集团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首先,2000年,白鸽集团获批进行“债转股”,一次性解决了34775万元的债务,偿债能力加强。其中还包括从上市公司转移过来的15174万元债务。

其次,白鸽集团持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可以作为还款保证。

债权人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

法院在达成和解协议过程中的作用。

效果:实际上这笔债务的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债务负担,仅仅是将可能为公司造成债务的风险转移给大股东,而且如果大股东以国有股抵债,公司势必发生股权的转移和进一步的震荡,失去大股东的支持,ST白鸽其余债务问题的解决可能发生相当大的困难。但为债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思路。

ST白鸽的债务重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大股东债转股和债务转移来解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债务问题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手段,必要条件是:

股东债务的相关债权已由国有商业银行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

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审批通过的可能性较大。

大股东本身须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

上市公司的债权人是国有商业银行。

同时我们看到,在ST白鸽的债务重组中,还结合了债务延期、分期支付的手段,由于这种方式完全取决于债权人的态度,在此不作详细分析。

以资产或股权抵偿(拍卖后现金抵偿或直接抵偿)

对于负债累累而又缺乏资金的上市公司而言,变卖旗下的资产或者是子公司的股权,即可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由于此种办法适用于各种债权人、各种债务,因此是处理债务问题的最常见办法,目前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另外,如果能够获得债权方的同意,直接用股权或者资产向债权方抵偿。通常,能够用于直接抵偿的股权与资产都是上市公司较为优质的资产,而债权人以企业居多。另外,房地产公司或者拥有拥有房地产类资产的企业,在以这类办法进行的债务重组中拥有一定的优势。

案例分析:深达声

债务问题成因:公司仅1999年对赛格达声现代之窗大厦新增投入就达12049.54万元。其间,为解决建设款不足,大股东赛格股份公司以及关联单位赛格日立、赛格三星多次为深达声提供借款。2000年由于公司视听业务收入大幅下降近70%,公司面临严重的资金匮乏,原本预计2000年下半年交付使用的现代之窗大厦不得不延期交工。由于多项银行贷款到期,而公司又被多位业主以及施工单位,要求归还现代之窗的购房款或建设款并支付利息、罚金,公司资金链条断裂,陷入了困境。

债务问题的解决:2000年12月公司赛格股份以8680万元向新疆宏大房地产公司转让28%的深达声股份,新疆宏大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转让后,公司将部分经营不善的子公司股权向大股东以及其关联公司进行了剥离,对由于转让而由原内部往来款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受让方分别承诺作债务担保。随后,2001年公司利用股权转让款解决了资金瓶颈,终于完成了进行现代之窗的开发并交付使用。2002年,赛格达声先后数次利用这一写字楼对债务进行了抵偿。

除此之外,深达声2002年上半年还用现金647.89万元偿还了部分对赛格三星股份公司、赛格日立和赛格股份的欠款。

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因素:首先,对经营不善的子公司的股权实施转让,使得深达声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其次,利用股权转让的资金将现代之窗开发完成,不仅该项目开始实现销售收入,同时还利用房地产直接清偿了债务。

效果:利用房地产对应付帐款进行直接抵偿,大大缓解现金偿还债务的压力,同时实现了公司的房地产业经营成果。2001年按收入的确认原则已向赛格日立抵债2151.43万元,另向赛格股份以楼抵债的金额为7056.01万元,扣除楼宇成本、营业税和所得税后,相应产生的税后利润100.92万元和1355.51万元,按规定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进入资本公积。同时,公司预计2002年全年净利润与2001年全年相比,可能会出现50%以上的增长。

深达声通过转让股权获得资金,然后以房地产直接抵偿债务的办法,给我们的一个利用股权、资产偿债的很好的例子。债务负担沉重的企业,对于能够升值的资产不妨千方百计先注入一部分资金,然后在进行转让。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深达声直接将未完工的房地产项目拍卖或者转让,那么债务重组的效果会比目前要差,公司将付出更高的成本。

债务豁免

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务问题的解决,主要针对逾期银行贷款,之所以能够操作是由于我国各主要商业银行的国有控股性质和政府部门的行政性干预。由于逾期贷款通常会引讼,因此这种方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国有股东、上市公司、司法部门和银行四者之间关系的有效协调。

案例分析:农垦商社(600833)

债务问题成因:银行贷款逾期、为子公司担保连带责任,经诉讼被强制执行。

债权人:中国农业银行等16家银行与金融机构、上海石化等5家公司和上海市财政局。

参与各方:公司大股东上海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关联公司上海农工商浦东总公司和农工商商贸总公司、各债权人、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涉及金额:780,984,549.23元

解决方式:大股东、关联公司、上市公司与债权人签署《债务重组协议》,债权人同意豁免债务本金加利息共计780,984,549.23元,法院终止执行。

债务问题特点:

债务规模大。债务本息和是重组前总资产规模的4倍多。

债权人多,涉及面广,协调工作量大。共有10家商业银行(20多个分行)、1家政策性银行、5家非银行金融机构、5家企业、1个政府机构。

债务结构复杂。主要是银行贷款,还有应付票据、担保责任、票据纠纷、购货款。

诉讼事项繁杂。共涉及诉讼83起

解决的关键:市、区政府、大股东支持,法院调解。

效果:豁免的债务本息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记入资本公积金,公司负债下降到1300余万,股东权益由负变正,为后续资产置换铺平道路,2002年5月摘掉PT帽子,重新恢复正常交易。

从农垦商社的债务重组过程可以看出,尽管在结果上债务直接豁免可以一次性的解决公司的债务问题,但从过程上是极端困难的。如果不是在上海市政府主导的国企重组的大背景下,不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这种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在实际的市场化操作中不具有借鉴意义。

折价以现金买断

这种方法就是债务双方通过协商,对债务总额进行一定比例的折价,而后债务方按照商定的付款方式和日程买断所有债务和连带责任,结清债权债务关系。这种情况下,付款方式大多是以现金一次性支付,或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现金分次支付,以体现债务的快速解决。此方案的核心要义就是以“金额换效率”。

这种债务解决方案,从绝对金额上看对双方是不平等的:债权人承受了损失,而债务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债务减免。但是在国内三角债普遍、企业负债沉重、不太可能按期全额偿付的情况下,用较小的代价在短期内结清债务取得现金,将有利于提高这部分现金的使用效率,这比长期拖欠更有利于债权人继续日后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对于债务人,可能面临短期的现金流压力,但除了得到债务减免“收益”外,即时解决这类债务,也有利于债务人维系正常的业务关系,使经营得以持续。

这类的债务大多数表现为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应付账款,而且金额在其负债总额中也不是大比重,否则债务人以现金支付的意愿或能力将大大降低-债务人常常本来就严重缺乏短期支付能力。

案例分析:ST闽闽东(000536)

债务形成原因及时间:一年内应付货款。

参与各方:ST闽闽东、上海矽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涉及金额:19,145,128.68元,占应付账款总额的44.00%,占债务总额的6.14%。

ST闽闽东(000536)原欠上海矽钢公司和宝钢集团上海五钢公司货款共计19,145,128.68元。2001年底和2002年初,公司分别与这两家公司签订了和解协议书:其中上海矽钢同意该公司在2002年1月22日前付清1,200万元后,剩余款项和其他所有义务全部免除;上海五钢同意其首付80万元后,剩余120万元,每月支付20万元,到2002年6月全部付清后结清所有债务和责任效果:通过上述债务重组,ST闽闽东可以增加资本公积5,145,128.68元,相应增加等额的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时负债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的负债状况。从公司2002年中报看,这个方案的实行对公司货币资金存量也影响甚大:货币资金由期初的5,491万元减少到期末的2,933万元,支付债务的款项占了减少额的54.72%。

实行方案的关键:债权人的意愿,债务人是否有足够的现金能力支付。

债务问题的成因

债务的形成在企业经营中本来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企业在任何经营阶段都有可能由于“信用”-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使用造成负债,但“信用”的不正常使用或过度滥用也为债务最终成为“问题”埋下伏笔,而后投资的低效、经营状况的恶化成为导火索,最终引致“债务危机”的爆发。

总结起来,债务负担和信用滥用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限度是引发债务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按债务形成的初始原因看,最主要有以下几类:

1、银行经营性贷款

这是最常见的债务形式,是企业满足经营性资金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2、承担担保连带责任

也是上市公司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成因是被担保方无力履行偿债义务,导致担保方被迫履行还款责任。

3、应付款

主要包括采购款和项目(以房地产项目为主)建设工程款,通常是企业为应付暂时的资金不足或由于行业内一般约定造成的延期支付。

4、资产置换差价款

一般发生于资产置换时,换出资产价格低于换入资产价格并且暂时无力补偿,例如张家界和鸿仪投资的资产置换。

5、发行债券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中,应对债务以及债权人的特点具体分析,并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债务重组的方式,然后妥善制定解决办法。

债务重组的目标有二:一是承担损失,二是盘活资产。其中盘活资产是企业起死回生的关键,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债务负担沉重本身,更多的是不良资产或者低效资产影响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当企业的收入不足,缺乏足够的现金流量来维持经营资金的正常周转,最终导致企业进入资金不足-经营恶化-资金进一步短缺的恶性循环,从而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已经造成的损失是盘活资产的前提,按照主要承担损失的对象不同,可以将债务重组分为外部重组和内部重组。所谓外部重组就是主要利用政府或者大股东等外部力量对债务进行重组,而内部重组则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清偿债务。无论是外部重组还是内部重组,只有债务重组中每个参与者进行一定让步,然能使得债务重组顺利进行,每一个参与者的损失才会减少到最低限度。新晨

在债务重组具体的处理上面,可以做出许多精彩的方案,但万变不离其宗,债务重组的目的是要盘活企业资产,或者使企业的资产得到某种改良,使企业脱离恶性循环而步入良性循环。一个完整有效的债务重组方案应至少具备以下内容:

1、债务结构的调整:通过债务结构的调整,改善企业的长短期债务结构,减少近期的债务本息支出的压力和风险,使已经形成的损失得到一定的分担、消化和吸收,使企业能够赢得时间,缓解短期负担,来做不良资产的处置和盘活工作。

债务危机案例分析范文4

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不仅关系到租赁合同的生效期,同时还与诉讼方的利益紧密相关。而租赁合同作为双方利益的一个重要保证。租金时效的起算点是租赁合同的一个关键点。根据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确定的最佳方式。 

有一份租赁合同,租期是五年,按年份来支付租金,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租赁合同。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是如果房东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收取房租就很容易因为错过时间而导致收不回房租。不可否认的是部分租房客存在着拖延房租甚至抵赖的情况,如果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房屋租赁合同就是对房主的保护。但是,如果房主没有按时收取房租,那么就很会给部分想抵赖的租房客有可乘之机。那么对于房主来说,也将丧失在司法解释上的主动权。 

根据我国最高法院的明文规定,我国的房屋在租赁买卖和诉讼方面,需要按照合同内所表明的诉讼时效起算时点来计算。注意分清其中的区别,关键在于无论是借款还是租金都要做到独立的债务,通过合同将其表现的比较清晰,不仅可以避免在合同上所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保证房主的利益,也可以保证租房客的权益得到保障。而对于一些分期租赁房屋的合同来说,借款,买卖合同的分期应从最后一笔履行期间届满起算,这是在租赁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性改革。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批示,无论是关于借款还是租赁的过程中,如果租赁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完成了付费,那么就可以在时效诉讼合理的第二天开始进行计算,此条原则在司法培训过程中同时适用。 

二、关于租赁合同分期履行的案例分析 

对于租赁分期的合同来说,每笔房屋租赁合同都要通过明确债权来进行计算,我国辽宁省大连市新镇在2003年就有类似的房屋租赁纠纷并且做出了以下批示,《关于珠海粤运交通发展公司与大连新镇企业集团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请示》的回复如下: 

合同上所体现的却是将整体的债务进行了分割,这种分割直接影响了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因为当实际数额是一个数额的时候,履行的期限和法律后果也是不同的,那么对于债权人利用合同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了影响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起算点的重要方法。针对大连的债权分割来说,租赁合同并不能完整的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应该通过民法来对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进行合理的记载和运用,通过民法的相关政策来计算其合同的诉讼时效,同时按照债券到期之时来计算起算点。 

除此之外,連续性租金的支付方式有很多种,现如今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分期支付,同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在我国最高法院根据云南省人民法院所做的一些批示如下: 

房屋租赁是一个具体的完整的内容,要根据租客和房主的双方意愿来进行合作,同时要秉承着牢固的信用原则,如果在期间存在一些不可理解的问题,那么也应该存在于期限满的次日来计算,这是普遍的诉讼关键点,也是债务纷争的关键点。起算点的计算不仅要考虑到合同内容,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三、分期履行合同对于起算点计算的影响 

无论是债务还是租房权益的保护首要支撑点就是租房合同,其次就是在房屋租赁的过程中的诉讼点,也是影响诉讼起算点的重要因素。其中不仅包括了在租赁房屋过程中的各种手续都是为了保护租房客和房主双方的合法权益。那么对于分期履行合同对于起算点的影响体现在时间方面。对于起算点来说,很多房屋的租赁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租赁时间的起算点和结束的时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那么对于分期履行合同更增加了计算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的难度。从客观上来说,分期履行租房合同可以适当的对租客进行加租,因为其更为复杂,而且租客如果有抵赖之心可以运用手段来钻法律程序的空子,分期的不确定性更大,很容易让房主的权益受到侵害。 

分析一个由于分期履行租赁合同而发生争议的案例,2004年的河南人民法院针对分期履行合同中的诉讼做了以下的批示: 

当租客的租赁期到时,分期合同的支付关系到房屋租赁合同的合法执行和起算点的计算,那么对于一些没有按照合同进行执行的情况,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此种做法,既按照民法的原则和顺序,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护租赁双方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不受侵犯。 

四、诉讼时效司法解释对于起算点的影响 

由于租赁诉讼中的种类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司法解释成为这些诉讼中的核心参考内容。随着租客和房客的不同立场和供词,司法实践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紊乱,那么针对此种案件来说,诉讼中起算点的判决更加艰难,变得不再统一,甚至出现错误的起算点,导致案情的走向不明。2008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此种问题颁布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这项规定的颁布直接确定了诉讼中的起算点计算原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起算点的计算方式,让起算点的计算方式变得更加明确。 

我们仔细解读这些内容就可以发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通过分期支付的方式, 可以巧妙地解决租客的资金运转问题,但是却给房主带来了债务危机。这项内容中正式统一了房屋的起算点方式,从客观上确定了起算点在房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法律自我修复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实际情况其实就是根据法律的变动而产生的些许调整,随着时间的延长,房屋租赁合同也会出现些类似的问题,从最高法院的诠释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就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只有坚守法律的底线才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该遵守的原则。

     这项内容让房屋租赁诉讼中的起算点能够很好的计算并且可以直接解决了诸多争议和民事纷扰。让租赁合同的执行变得更加顺畅,让房客和租户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变得更加和谐,让房地产的租赁行业蓬勃发展。 

五、定期给付房屋租赁的对诉讼起算点的影响分析 

定期是每一个租赁合同都必须严格执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不仅包括着租房者的租房日期还有租房者的租赁时间和规定支付时间,这些都是在房屋租赁合同诉讼中的关键性内容,那么对于房屋的租赁者来说,这些既是约束也是保护,这些让其在房屋租赁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房主来说,定期的收取房屋租赁的费用可以很好地维护与租客之间的关系,让租客和房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及时的进行沟通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司法解释对于起算点的计算方式从一种变成现如今的3种,也表明了我国的法律也是随着现实生活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一) 从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取向考虑 

时效性会极大地影响整个诉讼的进度,同时也会对租客和房主的生活带来相关的影响。如在物业费的支付方面,很多房主和租户就很难达成一会致的想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双方的协商就会得到很合理的解释权益,同时也会让租赁变得更为简洁,虽然在司法解释中并没有明确的确定其结束的时间,但也对租赁双方有着合法的解释。 

(二)客观地从房屋租赁的实际性来考虑 

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只是依靠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同时还有房屋细节上的一些。这不仅代表了我国租赁房屋合同的重要内容,也说明了我国实际的租赁情况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譬如连续性的租赁就是我们法律程序中所说的连续性债务。所以我们要从整体性,关联性和独立性进行考虑。如此才能结合实际,让现实的租赁变得更加和谐,并且按照法律程序走向正轨。 

(三) 从司法角度考虑起算点,利于节约诉讼成本 

如果我们从司法的角度来对租赁诉讼中的起算点进行合理的推算,就可以节约诉讼成本并且提高了诉讼的效力,让租赁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合理安排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租赁双方都应该做到的问题。那么从客观上来说,债权人也起到了联系双方的纽带作用。 

六、全国司法裁判对房屋租赁起算点的不同计算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房屋租赁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部分房主的主要生活来源,而对于房屋诉讼的起算点来说,体现在合同上的部分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改善,那么对于我们而言,要以全国司法裁判作为我国房屋租赁的起算点,而不是只根据租赁合同来进行改进。如广东高院、江苏高院规定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其就是通过本地租房诉讼案件中总结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房屋租赁法律诉讼中起算点的重要性,从客观上来说,在我国房屋诉讼中的起算点计算关系到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中,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做出具体的判断,是法律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 

七、结语 

我国的房屋租赁诉讼必中已然呈上升趋势,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的从事到了租赁房屋的行业,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其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经济条件,同时也有着不可抵挡的发展优势,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现如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北漂一族们的压力,但同时也是催促其不断努力向前发展的动力。换而言之,当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会因为现实情况的不断发展变化产生新的格局,从而对房屋租赁的过程中产生一个保护作用,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才是每个现代人应该懂得的道理。随着现实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房屋租赁已然成为现如今大都市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房屋租赁事业发展的重大风向標。对于房屋租赁合同租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如何确定,也对其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传法.文化传统、社会变迁与诉讼时效立法.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债务危机案例分析范文5

联想于2005年收购IBM PC之举曾引起业界震惊和舆论轰动,而此次收购则显示其高端国际化之路正式起航。易观国际分析师王认为,联想此举主要出于三个目的:其一是智能手机国际化。联想智能手机销量目前在全球排名第三,但主要依靠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的拓展没有实现质的突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可以利用其与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关系,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其二是进军高端产品市场。国产品牌手机,如联想、华为、中兴等,一直以来都是以低端产品为主。联想通过收购,获得摩托罗拉手机品牌,虽然其近两年来销量惨淡,但是品牌价值犹在,有助于联想有效拓展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其三是获得专利。联想由传统IT厂商转型做移动终端,在智能手机技术及专利方面积累较少,不利于与三星、苹果、微软(诺基亚)进行竞争,尤其在欧美市场,可能因专利问题付出惨痛代价。本次收购中包含2000多项专利,可为联想保驾护航。

中国企业收购欧美知名企业已非罕见之举。清科研究中心统计发现,今年1月,中国企业共发生14起海外并购,其中欧洲地区发生4起。绿地集团以约9.85亿美元收购伦敦RAM啤酒厂地产项目。绿地集团目前在中国80个城市约有5600万平方米的在建项目,且在韩国济州岛、泰国芭堤雅、澳大利亚悉尼和美国纽约洛杉矶拥有大型商用和住宅开发项目。此外,河南航投以约2.16亿美元收购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35%股份。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缓解,继李嘉诚进军英国市场后,中国企业对欧洲进行资产性收购的案例逐渐增多。中欧之间的经贸交往也将日益频密。

爆发性增长

中国并购市场去年呈现爆发性增长,交易数量与金额双双冲上高位。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受境内资本市场关闸的影响,去年国内并购和跨境并购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A股企业纷纷选择借壳和重组,国内并购市场在交易量和交易金额上爆发性突破历史高点。跨境并购虽然活跃度远低于国内并购,但在金额规模方面出现大幅上扬:去年跨境并购共完成138起,涉及交易额514.63亿美元,较2012年的334.83亿美元上升53.7%,平均交易金额高达4.86亿美元。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曹紫婷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其一,由于存在巨大外汇储备、投资过剩、产能过剩的现象,企业走出去和资本输出逐渐成为趋势;其二,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积极走出去可以在海外开拓新市场,发展新渠道。基于全球及中国的宏观经济现状,未来跨境并购在中国并购市场的占比将越来越重要。

对此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申伶坤认为,全球发达经济国家经济逐步复苏,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大增;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收紧、IPO停滞,受此影响,且在兼并重组政策的助推下,中国企业纷纷选择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以优化资产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战略转型和产能结构调整。

互联网出海

互联网行业成为去年中国并购市场的最大亮点。新兴产业崛起,行业巨头纷纷抢占最佳市场,战火也从国内蔓延到全球市场。清科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并购市场共发生14起大型海外案例,涉及金额近23亿美元。并购方的大买家主要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其中腾讯并购最为活跃,共发生案例7起;阿里巴巴次之,去年共发生3起海外并购;百度去年仅并购1起海外企业;奇虎360和探路者分别发生并购2起和1起。他们的投资目的地遍布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其中,美国是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共有10家标的公司位于美国。

从上述海外并购案例分析,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向全球化布局,这是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曹紫婷得出的结论。她进而指出,移动互联网依然是本轮海外并购的重头戏,其中9起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并购涉及手机游戏、移动安全、搜索和社交等方面;电子商务领域的海外并购主要聚焦于专业垂直领域和在线电商两大板块,其中体育与旅游是中国企业十分关注的专业电商垂直领域。

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化征程中,采用资本先行的并购手段。曹紫婷表示,扩展海外市场,获取新用户群体,开发新技术,将是未来互联网企业在规模扩张中必不可少的战略举措。

未来成热点

未来跨国并购将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一大热点。全球并购市场相较于前两年呈现出复苏的迹象,新兴经济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曹紫婷分析认为,基于庞大的外汇资金储备,中国将在全球并购中有着卓越的表现。另外,目前银行利率处于较低水品,企业贷款用于收购的成本也相应减少,这些因素皆为复苏中的全球并购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的核心是金融改革,实质就是实现金融自由化、汇率国际化、利率市场化,使自贸区成为境内企业与海外资本和市场对接的窗口。自贸区的设立将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通过收购而掌握先进科技的中国企业将在市场中拥有决定性的优势,而美国与欧洲经济的复苏也使进军这些市场显得更具吸引力。此外,国资委在评估其负责监督的国有企业业绩时,也开始将将焦点从销量转向盈利能力。在国有企业考虑海外收购时,这一转变将使少数股权投资方式成为可能。曹紫婷相信,未来几年,伴随着人民币国际购买力的提升,跨境交易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进行兼并收购的机会将会更多。

成功靠什么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上可谓荆棘丛生,而通过收购来实现国际化目标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像联想这样虽不能说绝无仅有,也可说是屈指可数。

债务危机案例分析范文6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2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产权交易活动,纵观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历史,成功案例并不多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七成。究其原因,有过于高估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购买决策不当、财务风险估计不足等等。现以案例分析来描述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风险。A公司是国内一家创司,有意收购美国校车企业B公司75%的股权。B公司的自我估值2.5亿美元。根据行业及尽职调查报告等信息,现对项目分析如下:

一、市场风险

(一)市场总量

中国校车的市场究竟有多大?还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最近一份校车需求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城区学生中只有3%的人乘坐校车出行,其余均选择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等交通方式。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最新数据,2012年一季度全国校车累计销量6489辆,以中型和轻型校车为主,照此预计今年国内校车销量将在2.5万辆左右。

对于未来校车重点在哪?企业达成了共识,均认为中国校车主要在农村地区。但校车分布的地域不平衡,在未来数年内农村地区的校车购买力还是非常薄弱,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二)国内校车生产商情况

2012年2月15日首届中国校车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校车展览会在京举行。此次参加展会的校车企业总共有23家整车企业,分别是宇通,大金龙,海格等。我国客车行业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国内客车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产品、技术积累,生产的校车也是性价比很高,而且满足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需求。

(三)B校车的竞争力

美国B校车在中国市场能否成功站住脚跟,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是:B校车进入中国市场缺乏竞争力。理由是:

1.B校车价格昂贵

B校车代表产品在美国地区售价约为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5万左右。这个价位平行相对于中国校车售价范围约在15-40万左右的范围内,已经偏高。而如果B校车纯粹采用进口方式引入,加上高达150%的进口关税,以及昂贵的运费,在中国的售价将上百万,并不为中国用户所能接受。

2.成功模式未必在中国能够复制

美国校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四大方面:一是校车的质量;二是驾驶员的素质和水平,所有的校车驾驶员都要接受非常严格的培训,每月还要接受行为检查;三是校车意识强,在美国校车第一,无论是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看见校车都必须让行;四是成熟的校车运营体系。除了硬件产品安全外,美国校车的成功经验更多在于软件配套政策的到位。而中国校车目前遇到最大的障碍,正是来自于校车运营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校车资金来源问题的解决。面对可能80%来自于农村校车市场,财政支持不够富裕的地区,在还没有足够解决“从没有到有校车”困境情况下,更不可能去购置非常昂贵的B校车。可以说,差异化的校车运营环境,使得包括B校车在内的外国企业都很难依样画葫芦,在中国复制成功样本。

二、财务风险

从B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中,我们发现B公司近年来经营情况不佳、处于显著衰退期,财务风险极大,我们还是可以通过B公司管理层提供的部分财务数据来了解B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资产现状。

(一)经营成果分析

主要财务指标及其变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销售收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B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的效率、偿债能力持续降低。B公司最近半年毛利率降至7.7%,据悉毛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宗原材料(比如钢材)的价格上涨,销售价格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远不如原材料的上涨幅度。营业亏损、净亏损大幅增加。从安全性看来,企业资产负债率通常应在60%以下,现B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3.4%,蕴藏着极大的债偿风险。

(二)资产负债权益分析

资产负债权益状况 单位:万美元

截至2012年3月31日,B公司合并报表中,资产总额23992万美元,负债总额22409万美元,所有者权益1583万美元。其中:资产总额包含商誉、商标、经销网络及发动机设计共8836万美元。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在是在企业可持续运营的前提下的会计估值,假设不考虑商誉和无形资产,资产总额为15156万美元,而债务22409万美元,B公司已资不低债。如果A公司收购B公司,当B公司不能凭自身能力偿还到期债务,A公司还要向B公司借款,用于偿债。

(三)并购财务风险

1.估值风险

估值风险,即定价风险,是指由于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估值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出现差异,从而引起并购方出现财务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定价方法是净资产法和现金流量法,但这两个方法在估值时对贴现率选择和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偏差,如对于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企业,这样就会造成估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很大的偏差,不可避免的给并购产生支付风险。

2.偿债风险

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支持,然而企业很难完全利用自由资金来完成并购过程,主要还是以融资为主。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偿债风险,如债务融资下,财务杠杆过高就会增加企业的债务,并购后利息负担过重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收购B公司75%股权,A公司需自筹约1亿美元,再向银行贷款1亿美元,A公司每年承担的银行利息4424万元人民币(贷款利率7%,汇率6.32)。收购后,要实现B校车中国化,投入资金预算为1亿美元,银行贷款利息还将继续增加,这是可预见的高额债务危机。

3.财务整合风险

并购方取得目标公司的经营控制权还只是完成了并购的第一个阶段,接下来还必须对并购后的公司进行整合发展,而财务上的整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发挥企业并购所具有的财务协同效应的保证。财务整合风险指并购后并购方无法使整个企业实现财务协同,具体表现在:一是不能妥善解决并购中诸如融资等引起的潜在风险问题;二是不能尽快处理目标企业的不良资产问题,从而不能达到预期并购效果,而使自身业绩遭到严重影响的风险。

4.中介机构风险

投资银行等服务于企业并购业务的中介机构信息内容较滞后,往往不能为并购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及咨询服务,从而加大了并购企业由于信息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利益的驱动下,投行(包括会所、律所)很可能不尽职提供充分的风险提示。即使对A公司很不利的交易,投行也可能把B公司信息包装漂亮,促成交易。因为收购风险和损失,由收购方承担,与投行无关。

三、法律风险

海外并购涉及到被购企业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工作习惯、社会习俗、政府、工会及非政府组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不仅在并购过程中,而且在并购成功后企业经营过程中,仍会发挥作用。如果对这些因素疏忽,哪怕只是某些小细节上的疏忽,也很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中国企业在国内环境中所积累起来的应对经验,根本不足以对付未来跨国形势下的经营环境的挑战。例如发达国家的工会势力很强大,劳资双方博弈、谈判所需要的能力、技巧是中国企业非常欠缺的。

四、管理风险

企业并购之后,如何将内外企业整合成一体,发挥出并购的原设想1+1>2的效果来,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美国国内企业并购达到最初设想的不到1/3,其他的反而不如并购前,有些甚至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其管理难度肯定比国内的并购要大得多,不但要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微观文化层次,更要牵扯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法律、制度、习俗、宗教等宏观文化层次。并购行为对并购主体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企业没有核心能力,或者无法将核心能力移植到并购客体中去的话,那么并购不但不能产生“1+1>2”的效果,反而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或者是巨大的灾难。这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综上所述,并购B公司项目在国内外市场、财务、法律、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风险,对A公司以及其他潜在投资者而言,预期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建议放弃收购B公司。

参考文献:

[1]戴蕾蕾.期待过高,国内外生产商争抢校车市场[N].法制周末,20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