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范文1

关键词 力量训练 作用方法

(一)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作用

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的作用力量,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素质。尤其是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运动员则更为重要。它不仅是运动员速度、弹跳、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还是其学习、掌握技术的必要条件,有时还是改进技术的关键环节(如体操、技巧、举重、射击和游泳等项目)。对于那些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这一专项技术的运动员来说,力量的增长是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和专项成绩的“对症良药”;而对于非体育专业的田径运动员来说。由于其素质、体能和技术等方面不及专业运动员,所以,更应重视自身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加强对力量练习时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的预防等,并及时治疗已经造成的创伤,避免伤害进一步加重。

(二)影响运动员力量的主要因素

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受到其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综合影响,如种族、性别、形体、年龄、营养和训练等。一般来说,运动员肌肉生理横断面的粗细、中枢神经兴奋程度的高低、全身各部分肌肉协调能力的强弱、主动肌群、协同肌群及对抗肌群等的配合程度,如腰肌、背肌和屈伸肌群等的协调配合、用力的一致性等,都与其力量的大小有关。从微观角度来看,运动员的力量还同肌束适宜的初长度、肌组织中红肌和白肌的数量有关。一般认为,白肌适于快速和强有力地收缩,红肌则收缩较慢,因此,白肌比例多的运动员适宜从事爆发性用力的项目,红肌多的运动员则适宜从事耐力性的项目。

(三)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力量训练要注重循序渐进。非体育专业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严格遵循渐进原则,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由数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因此,教练员必须树立力量系统训练的理念,并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各类一般性和专项性力量的训练。既重视每个阶段甚至每堂训练课的力量训练,又要设计好多年和全年的力量训练,并精心安排好长、短周期计划的内容和衔接标准等,做到既能严格执行计划,又能根据训练的实际,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各类计划取得效果。

2、力量训练必须抓好训练的质量。要经常进行极限性训练,并禁受包括极限次数和强度的反复考验。因此,教练员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监督,使运动员牢固树立甘愿吃苦的信念,使他们认识到,为了更快地提高运动的技术水平和成绩,为省、为国争光,力量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教练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还要肯动脑筋、肯下功夫,注意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只要训练的质量得到保证,就能很快见到成效、尝到甜头。转贴于  3、力量训练要有针对性。力量训练的手段、方法不一样,对力量增长的性质和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负重量和不同练习次数的力量训练方法的选择,要考虑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和他们所从事的专项训练的特点来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杠铃卧举为例说明:①一般来说,负重越大,力量增长效果越好,大负重量,每组举的次数:举重专项为1-3次,其它项目可是1-5次;中等负重量每组举5-18次,这样,能使肌肉变粗,并提高力量及速度,改善神经系统的机能,但对提高耐力的作用不明显;中小负重量每组举10-15次,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速度和耐力,但对肌肉体积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小负重量每组举20-30次,或30次以上,以提升肌肉的耐力,并增多肌肉的毛细血管和线拉体的含量,但对力量和速度索质的提高不明显。②在选择每周力量的训练次数上,举重运动员可由6-9次、9-11次、12-13次等,不断增加。非举重专项运动每周练3次(即隔日训练1次),但不应少于2次,这样的效果较好。也可以每天挤点时间重点进行训练,一段时期安排2~3次训练作为重点,并加以循环。③杠铃卧举练习的推举速度用慢速来练的效果较好;如用快速来练力量,进步会较慢;而用快速、中速和慢速这3种速度交替来进行卧举,力量增长最快,如果要发展爆发力,就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动作。

4、结合比赛调整力量的训练。比赛是对训练效果的最好检验,又是促进训练进步的强大动力。力量训练中的问题,在比赛中,尤其是重大比赛中,可以得到充分暴露,这是教育青年运动员重视力量训练的最好时机。但是,赛前力量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都需要调整,离赛期稍远,力量训练的比重可大些;离赛期近,力量训练的比重则应适量减少。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范文2

关键词:仙桃职业学院;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素质;训练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9级、2010级体育教育田径专业学生共30人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Internet用本文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等网站相关力量素质方面文献资料100篇,并进行分类整理与归纳,其中55篇文章关于高水平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研究,25篇关于力量训练方法,20篇关于运动生理生化的研究,并未见关于高职体育力量训练的文章,为本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和我校专家和教练员10人进行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听取他们对本文研究问题的意见。

1.2.3数理统计法

收集30名短跑运动员每周力量训练情况进行相关处理,保证研究与对策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表一 我校十位田径专家对田径力量素质的认识

表二 对三十名田径运动员每周力量训练平均组数情况调查

2 我校短跑运动员训练手段和方法研究分析

2.1 我校短跑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现状分析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尽快和尽可能高地发挥力量的能力,其取决于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值。短跑运动是周期性力量项目,肌肉表现的最大收缩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和快速力量耐力是短跑运动肌肉工作的突出特点。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我校资深教练员认为在短跑运动中发展快速力量最重要,最大力量重要,力量耐力较为重要。但在随队观察中我们发现实际情况与问卷调查的结果还是有较大出入的,如表二:运动员们比较重视最大力量的发展,一般每周有两次训练课,每次练习的组数也较多,而忽视了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要更加重视快速力量的训练。

2.2提高快速力量训练的手段选择

2.2.1加强全身协调配合用力能力、腰腹肌及上肢力量的发展。腿部力量的提高固然很重要,短跑运动是全身协调配合用力完成的,。因此除了要重视腿部力量的训练外,还应加强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能力。腰腹力量是上下肢力量的桥梁和纽带,固尤为重要。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如下,上肢有:快速仰卧推举、快速哑铃上斜推举、坐姿哑铃飞鸟、直臂哑铃前举、跑步时手握哑铃、快速股二头肌哑铃弯举、胸小肌拉力器下推、哑铃耸肩等八种。下肢:深蹲、杠铃提至胸部、单腿屈伸、单腿伸展、穿负重背心跑、穿负重背心跨跳、穿负重背心台阶跳、跨栏、跨沙箱跨大步等九种。腹肌:仰卧起坐、仰卧举双腿、“两头起”、 俯卧背起

、 仰卧举单腿、侧卧起坐、侧卧举单腿、俯卧后举单腿。

2.2.2加强薄弱肌群和小肌肉群力量发展注意力量训练与专项技术的结合。正确技术的掌握是多块肌肉肌肉用力的方向、动作幅度、动作速度和动作构成等与短跑的技术相协调。技术动作才能比较快的动力定型,提高短跑成绩。正确的训练所获得的肌肉快速力量要靠完美的技术去发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2.3 快速力量的强度。首先进行5周的建设性力量训练,该类训练每周一般安排2次左右,负荷强度75~100%,重复次数1一5次,共5组,组间休息3―4分钟,练习手练习中负荷强度逐渐增大。最大力量训练阶段之后,紧接着就是快速力量和专项爆发力训练阶段,其主要手段是50一75%的抓举、快速深蹲和半蹲跳。把负重力景训练与跳跃训练相结合进行,这样可将最大力量向快速力量和专项爆发力转换最有效的手段与途径。

3小结

3.1由于传统的训练思想和其他的一些原因,使我校短跑运动员对力量训练有一些误解,没有做到全面、科学地认识力量训练问题。主要表现在方法杠铃练习为主追求“大”负荷量、手段选择的目的不明确、训练的方法手段单一、盲目、片面追求某一肌肉群的发展,忽视了快速力量的重要性。

3.2短跑运动员需以最大力量为基础,以发展快速力量为主,全面提高运动员短跑水平。

3.3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快速发展肌肉快速力量,是两者完美结合。

3.4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全面提高肌肉最大力量、肌肉快速力量、肌肉耐力。3.5加大力量耐力训练的比重,在力量训练时要注意以速度为核心,选择与百米跑技术结构、用力方式相近的练习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志丽.力量素质均衡发展在短跑力量训练中的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7

【2】龙斌.对现代短跑力量训练的再认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

【3】王川,等。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练习的设计与选择[J].中国体育科技,1999

【4】王卫星,等.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5】吕平原,等.论短跑训练中的最大力量训练与快速力量训练[J].体育学院学报,2000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范文3

【文章摘要】

通过对陕西省5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训练设施情况、文化课课程设置情况、运动项目设置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主要为省各运动项目中心输送优秀运动员;为体育类高等院校及部队输送优秀体育专业人才;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体育骨干,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俱乐部健身、健美教练,健身器材营销员。场地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训练的需要;文化课课程设置合理,运动项目设置趋于传统,同一区域邻近学校的项目重复设置问题较突出。

【关键词】

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课程设置

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在最初五十年代建立及后期的变化到现在,市级体育运动学校总共5所,分别是西安体育运动学校、宝鸡体育运动学校、汉中市体育运动学校、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和榆林市体育运动学校。针对我国目前的训练体制提出在坚持一条龙训练体制的前提下,积极拓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途径、提倡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目标,摸索建立一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有必要对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寻找符合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自身的,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制度改革的新道路。

1 研究对象

以西安市、宝鸡市校、 汉中市、延安市 、榆林市校5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通过清华大学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陕西省体育局信息中心、查阅大量与本课题有关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著作,并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查阅我国体育强省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情况,为充分了解现阶段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现状奠定理论基础。

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内容与目的,设计出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现状调查表: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率100%;

2.3访谈调查法:走访了西安市、宝鸡市、汉中市、延安市、榆林市等5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与主管体育运动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实地考察5所体育运动学校,与学校的校长和部分教练员进行了访谈充分了解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3 结果分析

3.1 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陕西省5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联合办学体制为一体的综合办学形式,性质上均属于中等体育专业学校。近几年为了拓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途径,各学校建立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专的培养模式,甚至有的学校和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探索新形势下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办学的新模式。像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五年制大专(3+2),招收省内外优秀体育苗子;2005年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与延安大学联合挂牌成立延安大学体育学院专科教学部,这无凝给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驻入了新的活力。但中专部和初中部,是各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和人数最多的全日制培养主阵地。各学校目前以“读训并重”为指导思想,其主要任务是: 1、为省各运动项目中心输送优秀运动员;2、为体育类高等院校及部队输送优秀体育专业人才;3、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体育骨干,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俱乐部健身、健美教练,健身器材营销员。

3.2 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教学训练场地设施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显示: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场地设施现状表1显示各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占地以及场地设施情况以及能否满足教学训练需求。西安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场地由田径场、举重馆、跆拳道馆。摔揉馆、游泳馆等组成。总占地47952平米。基本满足教学训练需求。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由田径场、举重馆、摔揉馆、游泳馆、散打房、跆拳道馆等,总占地66660平米,基本满足教学训练需求。汉中市体育运动学校由田径场、篮球场、举重房、摔跤房跆拳道馆、射箭场、射击棚等设施,总占地44422.2平米。不能满足教学训练需求,通过了解还有些场馆因年久失修不能正常应用。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由田径场 游泳馆 篮球馆 射击场 综合训练馆等,总占地为64600平米。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训练需求。榆林市体育运动学校有田径场 篮球馆 举重房 摔揉馆,跆拳道馆等,总占地61076平米。基本满足教学训练需求。然而由于各市级体运动学校所开设的项目不同,对于场地设施的需求不同。与各学校的优势重点项目有关系。通过访谈得知其中西安市体育运动学校 场地设施基本满足训练需要;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开设项目较多,场地设施较为全面,当地经济较发达,对于体育投入较多场地设施能满足训练需求;而延安市、汉中市以及榆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场地设施除了其重点项目场地能满足需求外。非重点项目则不能满足训练需求。总体来讲场地设施不足。加之近几年榆林、延安、汉中这三所学校由于校址搬迁等原因场地设施还没有完全得到充分的利用。

4 结论

4.1 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主要为省各运动项目中心输送优秀运动员;为体育类高等院校及部队输送优秀体育专业人才;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体育骨干,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俱乐部健身、健美教练,健身器材营销员。

4.2 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场地设施除汉中市体育运动学的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训练需要外,其余4所学校的场地设施基本都够满足教学训练的需要,保证了教学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

4.3 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中,小学和初中的文化课结构设置和普通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但实际上课的课时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导致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4.4 陕西省5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虽然不断拓展新兴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但各市级体育运动学校项目设置还是趋于传统的,比较普遍的运动项目,同一区域邻近学校的项目重复设置问题较突出,从长远看对全省竞技体育项目的合理布局会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钢,姜彩楼,静铁.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地、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3:55-56.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范文4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的运动训练现状还存在着一些弊病,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对此,下文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改善的措施及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运动 高校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 发展趋势

一、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

(一)不完善的竞技体育制度

我国的竞技体育没有一套比较完整和科学的法规,相应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大学体竞技体育从属于“体委”,同时也就限制了高校体育训练的发展。至今我国的高校还没有培养出世界性的竞技体育人才。与此相反的是,国外的很多世界性竞技体育人才都是出自于各大学的,他们将学校作为培养世界性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力量,国外大学的体育运动专业学生在校园里既可以受到好的文化教育,也可以培养自身的专业体育技能。美国的一些大学在培养世界性的竞技体育人才时,他们会配备好的教练员,提供完善的运动训练、竞赛设施,同时也拥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体制。

(二)学习和训练两者关系处理不当

运动员在进入大学后,无法快速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中去。在体育运动训练和专业的文化课程学习之间无法均衡,加上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没有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在相应的时间里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也让自身的运动训练受到了影响,无法提高自己的专业学习成绩和体育运动水平。

(三)不完善的运动员管理体制

学校在对特招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上要充分结合他们的特定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学籍管理上,很多高校都存在着一定的疏漏,没有对这些学生的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作深入的了解,这就导则在学籍的管理上不是特别的灵活,培养目标不宽泛;另一方面是在训练和学习的时间安排上不是很合理,将普通教育计划套用在了运动员特殊教育计划上,过多的文化课程科目和较高的难度系数,让运动员无法主动学习文化课程,这就可能导致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两重失败。

(四)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

教练员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校体育运动员水平的高低,换言之,教练员影响着高校体育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教练员多以本校的体育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没有经过专项体育训练,也没有相应的专业运动训练经验。同时,这些高校的教练员还要在体育运动训练实践之余承担高任务量的体育理论文化教学任务,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科学的体育训练实践和体育理论学习的方法。另外,一些教练员的经验不足,掌握的知识相对陈旧,尤其是在技术战术和训练观念上,他们也很难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指导,在训练方法、手段、流程、管理等方面也无法做到有效的控制。

二、高校运动训练发展方向

(一)对高校体育训练的管理体制加以改善

在高校中建立体育训练队的管理机构,可以协调管理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工作,对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决策性的作用。它主要的职能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制定培训管理体系,确定体育运动的训练目标和阶段性的任务,控制训练工作的结果和调整训体育训练的系统目标。同时还要对运动员的学籍管理和体育训练以及文化学习等方面建立一个有效的体系,便于及时了解他们的各项动态。另外,对教练员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增强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制定合理的文化课程培养计划

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成绩相对较弱,在进入高校后一时难以适应身兼训练和学习的双重任务。以下方面是我们需要改善的:一是根据运动员自身的水平,适当延长水平较高者的休学年限,让他们有机会参加更多的训练,创造更多更好的成绩。二是增多实践环节和选修课科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适当减少一些课程,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

(三)打造高水平的教练团队

高水平的教练员团队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和体育技术。高水平的教练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具有精湛的业务;二是具有很强的专项能力;三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科学知识。隔声机体育部门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让高校的教练员有机会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理论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理论水平和科学指导训练的相关能力。对那些表现优异的教练员要给与一定的关心和奖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工作条件或是生活待遇等。此外,还要提高教练员的社会地位,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对训练环境进行改善

对体育运动训练环境要加以重视,除了提高师资力量和重视竞技体育之外,还要加大体育建设的投资力度。专款投入、校企合作、企业或社会及个人的赞助等形式都是筹集资金的方式。完善体育训练的配套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五)提高训练的科学化

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利于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高校要充分将训练工作和科研优势相结合,通过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和相关教授对实际的运动训练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讲解,从而制定出系统而科学的管理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科明.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之一——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7.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范文5

1. 思想重视不够。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会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在中等专业学校就是一个摆设,是一种生活调节,它只是学生、老师在学习之余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可有可无。很多体育老师也不重视,只管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至于45分钟之外的时间,学生爱干嘛干嘛,与自己无关,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80%以上的学生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更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在中等专业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是搞形式。

2.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乏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之初,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评比,很多学校热情高涨,能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懈怠的情绪和行为就暴露无遗了。每天的大课间,无论春天、秋天,就是做做广播体操,冬天,也只是组织学生跑跑步。体育锻炼项目形式、内容单一乏味。学生喜欢的球类、体育舞蹈、韵律操类等项目都因怕麻烦而不愿意开展。结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身体特点开展的体育项目更是少之又少,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学校师资力量安排不尽人意。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安排方面,很多学校把体育教师工作量定得非常高,在完成定量的教学工作之后,已经十分疲倦,没有精力再去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师方面,对传统模式的体育教学早已习惯,在思维定式的作用下,不愿意去创新地开展体育工作。此外,很多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方面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进行阳光体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4. 体育运动伤害事件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特别是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是影响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难题。在体育活动中,一旦发生了意外伤害事件,家长和社会都把责任推给学校,指责学校的工作不到位,把学校推到风口浪尖上,让学校很是为难。因此,学校害怕开展一些对抗性的体育活动,而学生的身体素质越差就越不敢进行对抗性的体育活动,这样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1. 加强管理,让阳光体育运动有序的开展。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加强对阳光体育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切实提高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和老师的身体素质,将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落到实处。以我们学校的工作为例,我们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体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体育老师为组员的阳光体育运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制定了阳光体育运动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了校长亲自参与、分管领导具体落实,体育组与班主任、各兴趣小组联动机制,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有序、有效、安全。

2. 有效发挥学生社团功能。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已经成立了很多适合学生开展活动的社团组织,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成立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主旨的学生社团,如学校指导学生成立街舞爱好者协会,太极拳爱好者协会,健美操爱好者协会等等,把一大批爱好体育锻炼的师生吸引到社团的体育运动中来,阳光体育运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又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每天早晨和晚饭后操场上各体育协会举办的各种锻炼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范文6

体育运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而科学技术对奥运会的影响不容小觑。奥运会的比赛场地四年只有一次,在没有高科技技术发明之前,往往只有当地人民以及少许代表能够观赏到奥运会的风采。但是现在,电视的普及,电脑信息的传递使得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在那段时间感受到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愉悦以及国家的尊严。自从90年代以后,奥运会不仅建立起相应的网站,为广大的运动爱好者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及有关比赛的一系列资讯等。并且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普及,竞技体育运动也更加受到群众的喜爱。

2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它把科学技术和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使运动训练取得明显的效果,提高运动成绩,赢得比赛的胜利。体育科学能在如下方面得到应用:

2.1用最新科学检测手段为科学控制训练提供数据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水平、战胜比赛对手,竞技体育运动要求运动员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只有经过严格、艰苦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才能通过超量恢复,不断提高机能水平。但是每个运动员机能水平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一个合适的大运动量负荷限度。运动量达不到这个限度,就不能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反之,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过度疲劳,甚至诱发运动伤病。如何找到这个负荷限度,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是每个高水平教练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东德游泳专家在华执教期间,用血乳酸这个生理指标监测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运动负荷情况,成功地使每个运动员在各自合适的负荷限度内,充分地进行了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除血乳酸外,还有心率、血色素、尿蛋白、血睾等生理指标都可监测运动负荷情况,给教练员安排大运动量训练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数据。

2.2防治运动创伤运动伤病是运动员成长过程的绊脚石,它中断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的伤病甚至会过早断送运动生涯。用运动医学知识宣传防伤防病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用最新医疗手段治疗运动伤病;掌握合理带伤运动的原则,在不影响康复治疗的前提下,监督安排力所能及的训练,尽量不间断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以免破坏已建立的动力定型;研究最新恢复疲劳、放松肌肉的科学手段,如此等等都是随队医生和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任务。

2.3先进技战术研究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新的战术不断出现,必须加强先进技战术研究,改进技战术训练,才能提高技战术水平。用高速摄影、录像等先进设备和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料,为技战术研究提供资料。用运动生物软科学知识分析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动作或设计难新动作,可纠正动作,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情况,制订合理的比赛战术,在平时战术训练中反复演练,也是比赛取胜的重要因素。

2.4营养药物的研制应用运动营养的研究是体育科学为竞技体育运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层次的体育主管部分竞相投入巨额资金,为运动员研制或购买新的营养饮料、营养食品和营养药物,使运动员得以补充能量、增加力量、降控体重、恢复疲劳。在临床应用实验,取得数据,总结经验,直接为运动训练服务。

3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运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3.1竞技体育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现在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一个令人较为尴尬的局面,即有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的趋势。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应用固然是好的,但是过多的采用就有可能失去竞技体育的本真,尤其是大范围国际间的赛事,比的不是运动员技能反而成为技术设备的相互比拼,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如果自己在训练中投入的科技成分多、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就能保证竞赛中优异的成绩。这违背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在繁华表面的背后藏着令人惋惜的悲哀。如果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加以限制,那么运动员就会成为体育运动的附属品,科技的附庸之物,这不是体育的初衷。

3.2衍生出兴奋剂的出现及滥用。当代体育运动中时有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状况出现,为了取得更好成绩,在竞技比赛中一些人不惜违背竞赛规则,无视体育道德规范,做出有损身体健康和伤害其他竞技者感情的事。兴奋剂的出现无疑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导致,它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科学证明长期使用会出现暴躁易怒、体质虚弱、肢体生长不良的情况。抱着如此态度,一些人悲观地认为未来还会可能出现与基因技术结合的兴奋剂,并且难以被检测出来,这不是没有可能。如此这般,奥林匹克精神还将怎么弘扬?在一片质疑声中,体育运动给人们留下的只有失落。

4制定相关对策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4.1弘扬体育人文精神。竞技体育离不开科学技术更不能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但很容易使人过分追求真实理性至上,此时应与科学精神结合,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凭借科学精神的理性指导和专业的工具能够有效防止竞技体育沦为科学技术的傀儡。中国人对于现代体育的认识没有国外深,原因在于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接受起来也比较不易,这其中包括的西方文化规则很难去把握运用,于是出现了盲目崇拜科学技术、滥用技术手段。此时更需要东方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解决,可以弥补现在体育运动中缺乏的“人文精神”。

4.2严厉抵制兴奋剂使用。近四十年的奥运会历程中,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事件越来越多,并有着愈加严重的趋势。抵制剂的滥用有关部门与竞技者责无旁贷。为了重拾其他参赛者的信心,必须大力反对兴奋剂的使用。这就需要依靠科技力量和道德约束。不断增加检测站和兴奋剂研究室,投入网络以扩大检测范围,保证检测正常进行。对于已检测出来的使用兴奋剂人员,应该毫不留情地予以惩罚,这种无视规则,践踏规范的行为是不能助长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应坚持的原则,这样才能够重塑机构的正面形象,保护竞技体育运动长久发展繁荣,使人类可以享受运动之美。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