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壮族文化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壮族文化设计

壮族文化设计范文1

禅宗传入日本后,在以幕府为首的武士支持下得到相当大的发展。日本的信徒认为禅宗的一些宗教特质符合武士的精神准则。而武士的精神准则与又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武士精神准则与禅宗思想的融合,产生出一种被称为“纯粹”的美学意境,因此,可以看出,日本的禅宗受本土传统思想影响,呈现出不同于中国的美学意境:与武士的精神准则相结合所产生出的“纯粹”之境;以“寂”为情感基础、注重无常的悲伤情绪,呈现幽玄的空寂和风雅的闲寂之美。这些审美意蕴均具有禅意,讲求韵味和余情,体现出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的审美特色。总之,中国的包装设计整体上追求和谐的美学意境,而日本包装设计则更追求“纯粹”的美学意境。

二、图案的比较

中国包装上的传统图案一般较为具象且含有寓意。如,蟠桃象征长寿,牡丹象征富贵、幸福,等等,人们利用包装图案表达各种各样的美好祝福。中日两国的传统图案中有许多共同的题材,但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中国传统图案多呈连绵回旋之势,喜用曲线,在纹样的组合上也多追求饱满、充实。这种形式结构更能表现气韵生动的审美意境。雷圭元先生曾谈道:“中国图案构成上哪些是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当我看到了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彩陶纺轮,上面有着最原始的图案格局,很显著的一类是相反相成的太极图形或两个太极图形相交的形,这一类的构图一直流传到近代的民间剪纸、民间挑花的图案格局中,真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中国图案自己的民族风格。”如,旋涡形图案造型使画面的内在结构保持平衡,使一切对立、复杂的形态在和谐、平衡中展现出内聚力和向心力,体现了和谐之美。日本传统纹样一开始受中国绘画的影响较大,到了近代,更多地借鉴了西洋画风的表现特征。其纹样中的线纤细、优美;色彩喜欢运用白、青、晕色等朦胧、清淡之色;构图多视点,这些形成了优美、装饰化的艺术表现特征。另外,日本的传统纹样有明显的几何化、秩序化的归纳痕迹,特别是家纹。从时间上看,家纹起源于平安时代,开始是家族的标志,被装饰在贵族的车、家具、服装上。进入武士社会之后,原来仅为贵族拥有的家纹在武士间迅速普及,且外形变得简单明了,以便在战场上更好地区分敌我。到江户时代,寻常百姓也可以印制自己的家纹,这一时期的家纹左右对称的样式和圆形边框的加入明显增多。很多家纹成为衣服布料、包装上的图案,从而走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家纹为日本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两者相比,中国的图案纹样自由、随意、灵动,日本的图案纹样则细腻、工整,有几何化的简约特色。

三、文字的比较

在包装设计中,文字一方面能传递商品信息,另一方面能进一步美化商品。文字的书写形式和排列组合能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其中,书法文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够充分体现商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提出“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可见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讲究和而不同,追求多样统一,强调书法应求异求变:优美的线条、丰富的笔锋、平衡的构图,在多样变化的笔画中考量着平衡,总体上产生自然随意、出神入化的和谐之美。中国的包装设计在字体设计中常结合书法,借鉴其风格和韵味,引进书法艺术的点画线条、结字、布白手段,通过对比、均衡、韵律等手段营造或气势奔放或笔墨飞溅或苍劲有力的形态,产生气韵生动的意境美。这样,既增强了包装字体设计的韵味,又使包装设计具有现代感。中国书法传到日本之后,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书法艺术形式。日本包装设计常用“墨象派”“勘亭流”,以及由平假名、片假名演化而来的书法字体。文字的排列组合也有所突破,如,日本片假名与汉字排列、与英文排列等,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为画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中日两国包装设计的文字设计各具特色,均能让人感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的神韵。

四、色彩的比较

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包装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表现要素。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同时,又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是宣传商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体现了民族文化心理。中国人的色彩观从单色崇拜,或丹红无比或青碧异常,发展到五彩彰施:青、黄、赤、白、黑。这些颜色相互混合又能形成千万种色彩,形成了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五色体系。五色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相关,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五色构成了中国最基本的色彩组台。鲁道夫•阿恩海姆说:“色彩能够表现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使传统色彩具有了一定的固有属性特征。如,黄色代表着高贵、权威、财富、奢华;红色历来是喜庆的象征色,每逢婚礼、庆典、佳节等场合必会见到红色;等等。色彩已不仅仅是色彩,更包含了传统色彩文化的象征性、寓意性和吉祥观念。中国的色彩观整体上彰显出个体生命的活力与意义,大气醒目,表现出一种自然灵动的活泼生气,体现出生命本应具有的生生不息、活泼洒脱的特质。日本美学崇尚自然之美,它的美常表现出闲寂、沉静等状态,如草木枯荣、落花流水等,这是日本传统美的主要形态。正因为如此,复色在日本的包装上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那种雅致柔和的色感,日本包装的色彩设计往往拒绝华丽和繁缛,追求清、净、淡、雅的艺术境界。这两种色彩体系不分优劣,设计师只要将现代的美学元素与传统色彩文化和谐地糅合在一起,相信就能设计出优秀的,既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又融入传统文化内涵的包装。

五、结语

壮族文化设计范文2

关键词: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应对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班组是公路施工企业的最基层组织。一方面大部分机械设备集中在班组,企业的生产任务要靠班组去完成,同时事故也多发生在班组,因此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先进的管理制度,科学的施工方法,合理的劳动组织,完善的安全措施,都要靠班组去贯彻落实,因此班组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落脚点。看一个单位“三个责任”落实情况和“五个体系”的构建现状,只要考察其中一个班组的安全文化,就可窥见全局。

1.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交通公路系统掀起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确确实实取得了一定成效,纵观比较我们工程处、路桥公司、最近五年和十年前的安全管理理念、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状况,都较原来有很大提高。笔者通过数年的施工现场安全员,经历结合当前实际,通过走访、谈心多种形式,总结归纳,认为当前泰山路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然仍存在如下四种主要错误思想倾向。

1.1认为班组只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就行了,抓安全文化建设是多此一举,班组在进行没有多大必要。

这种认识是没有看到安全文化建设对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因为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营造安全氛围,宣传和传播安全知识,增强职工的安全观念,把安全作为生活与生产的第一需要,自觉地保护自己和他人;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牢固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科学知识,学会安全技能;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实践、开发和创新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与抓好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是一致的。

1.2认为抓安全文化建设是上级领导和机关的事,与班组关系不大。

显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上级领导和机关负有重大的责任,但这不等于说班组负有的责任可以放弃或减轻了。这一点笔者感触颇深,安全文件、试卷、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等等的下发传达,往往到了某某部室或分部便到了终点,就此再无人问津。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组,落实到每个职工,只有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强了,整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会有牢固的基础。更何况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层次性的要求,只有破除“上下一般粗”的做法,形成各自的特色,才能保持企业安全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1.3认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只是抓虚的,不是抓实的,是物质条件不足以精神来补,这也是错误的。

安全文化即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它包括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作为班组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要抓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向职工灌输安全理论,增强他们的安全观念,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另一手要抓安全物质文化建设,配齐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完善各种安全设施,改善作业环境。可见,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要务“虚”,而且要务“实”,应使安全精神文化与安全物质文化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1.4认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这个题目太大,应达到什么标准不好把握。

实际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标准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是一致的。比如,在安全目标上,应实现控制未遂和异常,实现事故零目标;在安全教育上,应实现教育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的四落实;在安全防护上,应做到劳动防护用品、用具齐全;在作业环境上,应实现隐患和危险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要坚持改革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新做法。

2.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2.1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如下

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2)安全法律法规;

(3)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

(5)安全教育;

(6)安全措施;

(7)安全减灾;

(8)安全效益;

(9)安全道德;

(10)安全环境。

2.2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2.2.1发动职工制定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加强班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从现在抓起,作出艰苦的努力,因此,班组要结合具体实际制定长期建设规划和短期打算。重点内容的确定应有针对性,应注意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弱项。笔者曾经是山东省济菏高速公路九合同大辛庄爆破班组的成员,大辛庄爆破就是长期安全爆破规划和短期安全施工安排详细的典范,上下各负其责,统筹安排,科学调度,五十几万方的爆破施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因此被泰安市公路局评为“2006年度安全生产先进班组”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2.2.2把安全文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基础抓起,让职工了解什么是现代安全文化,什么是公路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公路施工企业现代安全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加强这方面的建设。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决不是离开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去另抓一套,而应该找准切入口和结合处。我单位有很多优秀的现场班组安全员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所在的施工部位安全从来都是“固若金汤的”。

2.2.3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应防止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因循守旧,认为传统的安全文化一切都好,因而拒绝接纳现代安全文化;一种是彻底否定传统安全文化,认为传统安全文化都不行了,必须以现代安全文化取而代之。实际上,传统的安全文化与现代安全文化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强调加强班组现代安全文化建设,并不否定对优秀传统安全文化的借鉴。

2.2.3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让职工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使广大职工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从而将他们的安全素质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壮族文化设计范文3

以几何图案包括圆形、直线、曲线为主要纹样的相互重组的结构,是构成蒙古族图案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蒙古族图案特征的精髓。蒙古族历代流传下来许多寓意深刻、吉祥喜庆的图案,经常被用来作为包装设计的元素。这些几何图案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重组性形成了独具蒙古族特色的图案组织形式。蒙古族传统图案纹样大致分为三种:自然纹样、吉祥纹样和几何纹样。其中自然纹样来源于自然花草以及各种动物形态,如萨日朗花、山丹花、河川、云、火和狼、羊、骆驼等,是对自然元素的模拟并加以深化。吉祥纹样图案和花纹象征吉祥与平安,这与蒙古族独特的历史分不开。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其生产和生活相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缺乏稳定性,再加上蒙古人曾经征战不断,这种长年的征战不仅使蒙古人对平安、吉祥等极度渴望,而且极其重视成功、胜利等的达成。因此,在蒙古族的各类文化活动中,祈愿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等都是令人十分重视的头等大事。蒙古族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个注重吉祥的文化。吉祥纹样包括鱼纹、莲花、桃花、回纹、盘长、八宝、N纹等。几何图案是对自然纹样、吉祥纹样,以及其他纹样的图案化、几何化、简约化、模式化的结果。技法多以几何形卷草纹为主,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曲直矛盾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其变化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变幻无穷,多应用于地毯、服装、蒙古包(图1)等。因此,在所有包装设计的蒙古族文化样本中,几何图案是最基本的装饰类别。蒙古族传统图案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视觉延伸,传统文化通过图案艺术的方式完成传播目的,图案通过造型艺术的形式表达和诠释传统文化。可以说,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发展惯性就来自于蒙 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力。21世纪是/读图时代0,图案作为视觉要素的表现形式,既有感性的视觉形象,又有可观的内容,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视觉信息。优秀的包装设计图案不仅是对产品本身的广告宣传,而且在体现民族风格上也收到了潜移默化的设计艺术效果。蒙古族传统几何图案,注重点、线、面、机理及色彩在多维空间中的条理性和秩序化处理,把不规则的形象组织得整整齐齐,把不匀称的东西组织得有条不紊,使自然形态的物象有一种和谐的秩序。这种形式美感的创造,对现代包装设计造型手法的变异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再者,蒙古族传统几何图案的多样性重组,善于抓住主要特征对物象加以夸张变形,这种注重事物本质特征的哲理,演变为一种艺术手法,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以开启设计师的想象空间,增强他们/以变求新0的创新能力。

二、蓝白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是包装设计的一大主题,它是对人们视觉上的刺激在人们心中产生的主观感受,客观决定包装产品的形象,所以色彩设计十分重要。人们对色彩的喜好是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的。从色彩的整体观念和特征来看,由于文化的差异,色彩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象征意义也不同。在我国传统包装中,红色被广泛使用,因为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富贵,在民间婚庆节日、礼仪交往、广告招贴中,红色是出现最多的色彩。西方文化中的红色则是贬义相当强的颜色,会让人产生关于/火0、/血0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残杀和暴力统治。再如皇家宫廷中的色彩追求富贵、华丽,黄色在我国被看作是权力、高贵的象征,而在欧洲某些国家,黄色却象征嫉妒和悔恨。可见,色彩本不具有任何褒贬含义,它的/好0与/坏0因文化而产生。因此,色彩视觉涵义,已被转换成一种特殊情感的文化理念,它的色彩象征性赋予了视觉传达另一种形式,使其具有了内在情感力量、精神气质。

蒙古族传统艺术中保留着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色彩,每种颜色都有确定的含义,都象征一种具体的概念,对色彩象征性的崇尚成为蒙古族传统艺术的审美共性。尚刚在5元代工艺美术史6一书中对青花瓷的起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全面的论证,如:/玉成元青花的条件是多元的,其中,主要的是蒙古族的尚白、尚蓝。,,由于蒙古族白、蓝间尚,因此,白蓝相间的青花瓷异军突起,独领。0〔1〕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图案颜色是蓝和白。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牧民们住着白色蒙古包、穿着白色蒙古袍、蒙古族儿童开始学习的蒙古文字母称为/chagantolugai0(白色的字头),均表达纯洁的意思。/天是蒙古人最高的崇拜对象。在蒙古人看来,天操纵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命运,凡事向天祈祷,祈求上天保佑和帮助。0〔2〕草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不仅把人当作天(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把天(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爱惜自然。这一特点直接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草原文化天然地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变为行动的准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正因为如此,现代包装设计对蒙古族尚蓝尚白色彩的借鉴、吸收和发展,要注重揭示色彩传达的外在视觉表意和内在情感效应,使色彩的情调与深层文化观念相叠映,以传达现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将会使现代包装设计的色彩情感愈加深沉而有意味。

三、竖向字体的独特性

包装上的文字是传递商品信息、表达事物内容的视觉语言。文字醒目、生动是抓住顾客视觉的重要手段,能够画龙点睛。个性化的文字设计,容易唤起消费者的想象和记忆。蒙古文字是现存的语言文字之中唯一竖写的文字,竖写结构成为其独有特征。蒙古文字的书写是以词为单位的,在一个词内的各个字母从上至下通过主干线连接起来,不同词之间以空白间隔分开。不论印刷体、楷体、还是草书、篆体,蒙古文字的最大特点是主线的挺直,而围绕它的那些牙、钩、圈、点、嚓、字辫、连写左撇、分写左撇等变化无穷,给人刚中有柔、柔里生刚的丰富想象和感悟。从笔直的/中线0里,可以看出蒙古民族刚直不阿的坚强品格,从多种形态的环绕笔画中窥见蒙古族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内在情感的洋溢。蒙古文字是蒙古民族的象征,是一种民族风格。它不仅具有语言的书写符号的功能,而且还表达着一种精神、一种神韵、一种美学思想,它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蒙古文字结构的内在特质,使书写者和阅读者完全可以在/中线0的张力之内纵情挥洒和想象,借以充分表达自己坦荡无羁的豁达情怀和气概,如同在广阔的草原上策马驰骋,无拘无束。

竖向的蒙古文字,最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美的享受,观赏一幅蒙文书法艺术品,能够使情感得到陶冶和激扬。蒙古文字造形艺术,是蒙古文字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蒙古文字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造形文化,在历史古籍中,传统蒙古文字拥有丰富的造形特征,是世界文字造形艺术的重要文化遗产。近代,蒙古文字的使用人数日益减少,并逐渐与汉字同时使用,造成使用范围缩小,研究和开发工作严重滞后,使现代实用蒙古文字体种类远远不及英、汉等字体发达,在视觉传达领域难以实现丰富的蒙古文字版面,严重影响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使蒙古文字体造形研究成果融入当前的信息化社会,满足包装设计、广告、电视媒体、娱乐、印刷等各个行业所需要,对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也是蒙古族包装设计的特殊要求。四、自然材料的生态性现代包装设计重视作品的材质美,但它所使用的材料多半是科技对自然物质进行再创造的合成材料,这种合成材料,虽然仍是由自然物所转化,但却脱离了自然物的本性特征。人们感觉它缺少生命活力,缺乏人情味,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一些背离自然的现代设计,不可能招来作为众多欣赏者的中国人为之叫好0〔3〕。

蒙古族传统包装的用材多采用草原上俯拾即是的自然物。/因材施艺0即可视为蒙古族传统包装的特色之一。蒙古族传统包装根据人的自身审美需要,选用生活中简易普通的自然物质,借助其机理、光泽、纹饰等自然形态特征和材料性能,通过一定的制作,转化成心中最理想的超越于自然属性之上的艺术造型,达到材美、工巧的结合,显示出适应自然材料品质的特征,充满简约纯朴、质拙淳厚、自由率真的艺术审美意味,充溢着生命的活力。例如完全用木材制作的勒勒车、用于盛水的皮囊、加工奶制品的木桶等。以历史性的眼光来审视,蒙古族传统包装较多地保留了人类初始时期艺术发生的基本原发性特质)))自然、生活与艺术浑然一体。运用自然材料作为包装材料,不仅充分体现出材料的自然特性,反映了蒙古民族所具有的那种纯真、质朴的审美意识,同时也渗透了一种生态美的游牧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精髓。这些自然材料不仅价格便宜,降低了包装的成本,而且没有化学污染,都是在保证包装使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绿色包装,其内涵有着纯朴的、自然的、环保的意义。蒙古族传统包装所具有的材质,也是无数民间艺术家通过不断地寻找新的材料,在不断改变着审美视觉,升华着美学思想。

壮族文化设计范文4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款式结构,色彩图案,民族精神本质

在服装设计中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设计界与文化界长年来频频探讨的话题。起先,我们提倡继承传统文化,大多出于一种对民族、对传统自发的、本性的爱。然而,当我们的市场渴望看到更丰富的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的设计时,我们不得不陷入沉思。中国民族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都需要不断的尝试与反复的验证。关于这个话题可研究的层面很多、能借助的方法也很多,我就从符号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少数民族服饰款式结构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就其物质形态和具体的功能要求,就我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服装又可区分为头衣、体衣和足衣三部分。有人将其划分为非永久性的人体装饰和永久性的人体装饰两类,宋兆麟先生将人体装饰定义为:“是指用一定的物质资料,通过技术手段在人体上造成一定形态或附着一定的装饰物,以便反映人们的爱好、感情和风尚,唤起人们的审美感情。人体装饰就是诱惑异性、加强两性联系的手段。”人类几千年服装文化的结构形式,大致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被称为“有结构形式”,此类服装的款式以“突出表现人体”为主要特征;另一类则可称为“无结构形式”,此类服装的结构设计不要求突出人的形体,而要求服装款式以装饰人体为主要特征。具有典型东方服装文化特征的中国民族服装多为无结构形式,服装款式表现为“宽袖大袍”,如中国传统的马褂、旗袍、少数民族中苗族少女的绣花上衣和皱褶花裙、侗族姑娘的右衽大襟无领衣等,皆是此类结构形式的代表作。这种普通采用的无结构形式的界限,将一种重伦理、重道德、讲究群体性与社会性的博大的精神内涵诉诸于具体的服装形式之中,从而形成了中国民族服饰艺术的主要特征。

二、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的特色

尽管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崇拜,但是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永恒的追求。除了汉民族极为喜好传统的大红、金黄色之外,各少数民族服饰中多大胆应用鲜艳夺目、层次丰富的色彩,少数民族服饰之所以具有这样动人的魅力,其中丰富的色彩感当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型:其一,以五色斑斓的大红、大紫、大蓝、大绿为装饰特点,其色调层次十分明显,色块间所形成的对比和反差较大,因而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各少数民族在服饰色彩的应用与追求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地理环境,同居一地构成了重要的民族地缘关系,也导致了各民族之间长期共生存的外部空间联系,及其风情习俗、传统文化上相互间的互容与互补。同时,各民族生存空间和地理环境又有各自的独特性,从而产生和保留了各自不同支系源远流长、个性突出、特点鲜明的民族特色,并由此积淀发展成为“有意味的服饰色彩形式”。

三、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特色

中国各民族服饰装饰图案的设计,虽受历史与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服饰的装饰图案设计上,却表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取材于大自然。将大自然中的山川流水、飞禽走兽及奇花异草,随手拈来,融入本民族的服饰设计之中。这里除了像汉族服饰中常见的“吉祥如意”、“龙凤呈祥”、“连年有余”等深含寓意的图案外,如:土家族服饰中的“富贵长春”、“鸳鸯戏水”、“鹿羔靠松”、“孔雀牡丹”等,堪称异曲同工。装饰设计不仅可理解为一种艺术,更应理解为一种文化,它是中华民族行为方式和造物方式的反映,从这个角度上说,它是文化品类,它的存在价值由其文化本质所决定。服装装饰既然可称为文化,说明它已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它可以承载和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社会属性。

四、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精神的本质。

华夏大地56个睿智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变迁中创造了丰富而绚丽的民族文化。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我们应该尊重这份历史的凝重,并用今天的设计语言诠释与重现这份凝重。再者,我们不能将目光仅仅锁定在文化符号的形式之上。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达意”要远重于“绘形”。我们一定要学会批判的继承,并不是所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符号都适用于现代服装设计。

由此鉴,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不单单是几个形式化的传统符号,关键是要弄清楚什么才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永恒,更重要的是秉承隐藏在符号背后能够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精神的本质。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规律的把握,只有掌握了规律,明白了传统文化符号是通过怎样的组合、变化方式来传达寓意,才能使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出现合理而丰富的变化。再者,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又能够很好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完全有理由抛开文化形式的束缚,尽可以用现代设计语言去设计能够传递传统文化内蕴的符号,到那时,我们能够自豪的说,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作者单位: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俗通史原始社会卷》,宋兆麟著,上海文艺出版2001年版。

[2] 《中国服装史》,黄能馥、陈娟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版。

壮族文化设计范文5

关键词:包装设计;白族;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73-02

现代的包装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包装视觉上的美感,更多地侧重于是否将商品的内涵完美地展现出来。在民族化包装中,地域文化是包装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展示民族风格设计元素上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

我们应用地域性传统图案和纹样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传统的东西并非都是“凡是民族的,进而又是世界的。”中国传统图案萌发于人类原始时期,成长和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有些内容会带有封建社会文化中的一些非科学的印记。我们应该抛弃一些传统吉祥图案存在有迷信、落后的部分。应该从科学求实的态度,去伪存真,让其具有民族性、科学性、美学性的一面得以弘扬光大。

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特色的白族文化艺术,仍然鲜活地渗透在现代设计实践中,其间的合理性、适宜性和独特性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大理白族装饰艺术,多姿多彩的表象后面更是积淀了少数民族全部情感,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反映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大理白族的装饰艺术亦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为其他设计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可资借鉴的理论和设计元素,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

一、民族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用中国特色的包装已经成为地域化、本土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在我们的民族特色包装设计理念下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成为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方式在一些包装设计师采用后,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这些中国化、民族化设计在实现本土产品的本土沟通、异地沟通乃至异域沟通中凸显出了它的优越性。然而,本土化也绝不意味着对西方设计的一味排斥,实际上,通过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以现代表现形式来表现传统民族文化内容,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再创造,构成崭新的形象。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面对时代的新内容,面对各个领域的变革,因而,我们的包装设计风格也需不断变化发展。

云南物产丰富、民族众多,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云南先民一方面继承了最初迁徙时带来的外部文化,也受到了中原儒、道、佛等宗教思想不同程度的熏陶,又与印度和东南亚文化交汇;另一方面又创立了云南本土的、相对独立的传统文化,诸如傣族贝叶文化、纳西东巴文化、彝族毕摩文化、白族南昭文化等。云南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云南传统文化因其多元性及伴随其古老文化沉淀而自然产生的神秘色彩,是云南本土包装设计的优势所在,如何把握好本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把它作为包装设计元素,是包装设计师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装饰艺术及文化特色

(一)建筑装饰文化特色

民居因为地域性和习俗性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一种民居建筑文化。这种民居建筑文化不仅反映历史、宗教、风俗、地理,而且还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云南大理白族民居是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建筑瑰宝,其造型独特、格调素雅、装饰精美,功能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审美韵味和研究价值。

大理白族的民居的建筑形式大都为两层楼结构的“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类型的三合院、四合院和重院,建筑风格统一和谐,布局合理有序。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内外、上下、左右和前后,是一个被工艺技术和艺术密布包容着的世界,随处可见不同部位的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彩绘、书法等装饰,这些富有特色的装饰、工艺特征、艺术样式和艺术风格,是白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白族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形成了白族民居装饰的独特风格,表现了白族人民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

在白族民居的装饰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融合、结构与审美相互结合的多样风采,以及精心的作工、巧拙的形象。这不仅丰富和美化了室内外环境,同时对于室内外空间的组合、划分、渗透等处理起着显著的作用,使白族民居建筑的彩绘艺术形象更加趋于完整。

彩绘装饰工艺在白族建筑中最具有特色的,画栋雕梁,沥粉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及其装饰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中国木结构建筑上进行装饰和美化处理,除却木雕,就是彩绘了。彩绘的成因与目的大致是一样的,其一是在于减弱日晒雨淋的侵蚀,二是在于防止木材自身的腐朽,三是在于增加美观,强化装饰效果。前两者因素是中国彩绘的缘起,意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后者实际是为增加建筑规格与档次的一种装饰手段和方法。

总体上看,装饰图案主要绘至在木作和泥作泥塑两个方面:木作上的彩绘以顶棚天花为代表,也包括部分房屋木构件,如房檐、柱头、斗拱等;泥作泥塑上的彩绘,主要在檐下(院墙、门楼两边垛墙、照壁、门楼)、门头、窗头、花池、砌体、面砖勾缝以及走马转角等部位。以形式来分又可分为画和图案两种,画作多出现在外墙体,屋檐下部,大门门框周围,正房和厢房接合处的跑马转角楼台,还有照壁之上。画面有大有小,大的往往占据墙面的大部分,小的则多在三幅以上,以泥塑塑出框档,形成扇形、圆形或方形等各种几何图形花空,排列镶嵌于跑马转角台、后檐厦、束腰部分或者大门门楼两侧,画面多为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并题诗其上,十分雅观。而大量的图案则绘于墙体周边,画作四周,门框外部,檐廊梁杨等部位,图案丰富、色彩明丽,起到较强的装饰效果,传统文人寄情于山水自然,以诗词、歌赋、音律、书画明志怡情、陶冶心灵的文化品性,在白族民居建筑的彩绘空间得到释放,并成为恒久的印证。

(二)白族扎染图案造型文化特色

扎染是我国三大印染技艺之一,是我国古老民间传统手工艺园中的一枝奇葩,在云南大理白族地区,扎染工艺一直传承至今。在大理我们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民族扎染工艺,这些扎染艺术品造型精美,做工精细,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扎染图案多种多样,集多种元素为一体,但总的来说分为写实型和写意型两种, 因为其风格独特,工艺精细,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

1、写实性

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十分广泛,但大多取材于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多以当地大自然中的动物、自然景观、人物作为创作素材,这大概缘自于云南是一个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地方,大理苍山连绵犹如一览水墨画卷;被苍山包围的洱海水波涟漪、宽广博大;大理三塔肃然立于苍山下,蝴蝶翩翩飞舞在各色花丛中;白族人民劳作于田间、染织于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艺术是缘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这些扎染图案无论是来自当地的山川风物还是花鸟鱼虫,民族风情,故事传说,无不标识着它独有的审美特征,从最常见的扎染图案菊、蝴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独特的美学魅力,近年来在大理三塔出土的南诏、大理国丝织品上就有各种花卉图案、蝴蝶图案,在这些扎染图案中蝴蝶图案可谓是最多的了,也许是因为大理有名的胜地“蝴蝶泉”和它那美丽的传说,在这些沾染图案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蝴蝶的形态,无论是形单影只还是众蝶群聚,都形象的表现出蝴蝶那翩翩飞舞的姿态,充分体现了扎染图案的写实性特征。

2、写意性

传统单色扎染的图案造型是从自然中提练出来的写实性符号,那么现代彩色扎染则具有充分的灵动性和写意性特征,如果把前者比作中国画中干净分明的线描的话,那么后者便富有中国画中写意的特质。

在扎染图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于中国画的意境美,用于扎染工艺中的线好比中国画中的笔,而染色就好比中国画中水墨的运用,色染的浸透程度就如同作中国画时运用水墨的多少,扎染意境产生的源泉,就在于在染色中色粒子和色晕变化所取得的含蓄变幻、若明若暗的朦胧美,在扎染图案中形成独特的“雨雾感”,这和中国画中表现空灵莫测的意境是如出一辙的。由此可以窥见,意境既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当代扎染艺术追求的方向,扎染意境的趣味与中国画意境的表现手法是一样的,都在画面中留有相应的空白,让墨色的虚实空间引导人们去想象去回味,去进行自我的再创造,让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味在空白中得以延伸,达到“书不尽意,言不尽言”之感。

(三)白族服饰文化特色

白族服饰与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关,不论男女服饰,在坝区或山区,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并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大多衣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的“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而在山区或与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蓝色土布腰带。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传统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的服饰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白族小孩的服饰,腰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小孩服饰中的帽子,有绣花的狮子帽、虎头帽,兔子帽、老鼠帽、青 蛙帽、鸡冠帽、鱼尾帽、姑娘帽等,一般都钉上银饰物。

大理的白族服饰,随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样式、色彩还是其内在文化特色都在不断变化。样式在保留其基本文化不变的情况下,已日趋精美,而且更加富有新意。色彩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得更加鲜艳和秀丽,展示着大理白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大理服饰的文化特色,已在不断的丰富和全面。

三、大理白族地域文化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启示

现代包装设计具有五大特征:文化特征、品牌特征、绿色特征、互动特征、人性化特征。其中文化特征尤为重要,如今,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包装设计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关注。随着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包装成为商业流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包装,有着自己明显的创意特点和自身风格,是可以代表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韵味的包装形式。独有的、充满民族特色的物品在国际上也独具魅力。文化就是我们包装设计中的宝贵素材,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宝藏,将它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去,这是中国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云南大理不仅是一座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文化城市,除了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外,还有许多知名的土特产品。如大理雕梅、下关沱茶、乳扇、洱源梅子、宾川柑橘、白族三道茶等是大理传统名特食品,这些地方美食与产品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来包装和推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传统包装现代

1、从包装设计的材料方面

从包装材料的运用和造型上考虑包装材料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品,如竹、木、藤、麻、贝壳、葫芦、芦苇叶、茶叶等,设计制作出具有返璞归真意境及地方特色的包装。在包装的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传统的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宗教等等用品中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且较为符合被包装对象或与被包装对象有着较为密切联系的要素特征。设计中应注意造型的美观、别致、精巧,结构的科学性和牢固度。

2、从包装设计的元素运用方面

从设计形式上考虑自古以来各种有关的传统可视艺术形式图形,如中国书法、国画、雕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以及诸如戏剧、服饰、脸谱与道具、兵器、建筑、家具、生活用品、纺织印染等物品的装饰图案纹样及色彩,还有古典文学、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作品中内容场景的插图、书籍刊印、装帧形式等等,只要与被包装的内容物有较密切的有机联系,且运用合理得当,都可用来为我所用。那么前面所提到的大理的装饰艺术与文化,也就可以把这些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

3、从包装的版式设计方面

从版式设计上考虑在平面设计中,使各种承担视觉传达任务的文字、图形、色彩等因素艺术地结合起来,使版面变成一种能表现出造型的感觉。在编排设计形式美的要求上,设计者必须使其编排的形式和内容相互调和统一,以构成有规律的视觉变化。

(二)把传统艺术与文化符号化、图形化

图形是用线条,颜色描绘的事物形象,是指用图像形式进行视觉信息传播,所有能够以形象(包括形,声,味,色,嗅等)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都是符号。符号是由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共同作用而构成的系统。符号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一切有意义的物质形式都是符号,符号是负载和传达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

包装设计不能仅仅是讲究所设计出来的东西的美观,同时还应该注意其实用性。对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美观性,则需要以实用性为基础。在所有的包装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美观性要服务并服从于实用性。

大理白族地方艺术在我省广告和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项目编号:XJIIW023

参考文献:

壮族文化设计范文6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最多人口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传统元素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沉淀和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其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底蕴色彩和造型、独特的设计手法。壮族传统建筑纹饰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通过挖掘壮族传统建筑纹饰的文化涵义,结合现代室内设计手法,将壮族传统建筑纹饰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不仅可以形成强烈的审美意境,还能使有限空间可创造出无限的境界,具有深刻的意义。壮族传统建筑纹饰可分成四类,即仿生纹饰、几何纹饰、象征纹饰和组合纹饰。仿生纹饰分成人物纹、动物纹和植物纹三种,这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细致发现自然界存在物的美而形成的产物,将仿生纹饰应用于建筑装饰中,能充分反映民族审美观,形成地方文化特色。几何纹饰包括八角纹、三角纹、方格纹、菱形纹、齿形纹、圆圈纹、点纹、水波纹、太阳纹等,壮族传统纹饰还包括一些形象表现某种抽象概念的样饰,如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纹饰,象征多福多子的石榴纹饰,象征健康长寿的寿桃,象征婚姻美满的喜鹊、鸳鸯纹饰等。

二、壮族传统建筑纹饰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应用方法

将壮族传统建筑纹饰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时,应充分结合现代室内设计原理和理念,以形成鲜明独特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室内设计风格,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直接引用法、组合换喻法、隐喻法和维度转换法等。

1.直接引用法

直接引用法又称直白法,是指将壮族传统建筑纹饰的某种特征直接引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而不需作过大的修改变化,这些特征可以是纹饰构型、色彩、图案拼接等。利用该方法直接将壮族传统建筑纹饰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可突出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表达简单直接,方便理解。壮锦纹饰符号是壮族文化中,表现较为直接的一类纹饰,也是许多室内建筑设计师较为喜欢的装饰创作和研究素材。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的设计就是将壮族传统铜鼓纹饰造型直接应用到建筑外观设计,其两侧有两只“铜鼓”紧护左右,博物馆整体高达32m,内壁半径为25m,远眺建筑就像一幕巨大的铜鼓,具有鲜明的民族标志意义,参观者也可充分感受到广西壮族浓郁的铜鼓文化特色。

2.组合换喻法

该设计方法是指将不同物象组合拼接起来,逐步构成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纹饰图案,以突出其富含的物质和文化功能。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内大厅墙壁上就设计将舞蹈纹、划船纹、翔鹭纹等结合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让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壮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底蕴。

3.隐喻法

隐喻法是指设计者将壮族传统建筑纹饰与自己的设计创作主观意识加以融合,利用夸张、抽象、变形、简化等表现形式,结合装饰材料的材质特点,设计创造出与原来纹饰“神似”的建筑装饰,使现代室内设计富有壮族文化特色。例如,夸张手法是指将壮族传统建筑纹饰中需要突出强调的部分加以表现,深化主题;简化是指巧妙选取壮族传统建筑纹饰中某一部分精华,将繁琐的其他外观造型去掉;变形是指在原本的纹饰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变形设计,以形成新的纹饰图案风格。

4.维度转换法

维度转换法是指将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进行相互转换,例如将壮族服饰、壮锦等艺术产物中的纹饰图案经过层叠、拉伸、皱褶等处理形成一种立体的空间装饰效果,提高建筑装饰的分量感和层次感,加强人们的视觉效果;又如可将壮族铜鼓纹饰进行图案平面化设计,让其成为建筑外观平面装饰的表观主题特征,如上海世博会的广西展馆室内设计中,展馆内地面装饰巧妙地运用了壮族铜鼓纹饰,在其间隔中采用立体雕塑手法设计了有序排列的青蛙造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

三、壮族传统建筑纹饰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运用分析

壮族传统建筑纹饰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初级运用就是直接将纹饰图案引入到设计中;中级运用就是对纹饰图案作细微调整,经概括整理后再运用到室内设计中;高级运用就是对壮族传统纹饰符号的“形”和“神”进行提炼浓缩,从整体上表现纹饰符号的形态和神韵,丰富建筑空间意境。总之,我们必须将现代建筑审美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融入到室内设计中,积极探索传统壮族纹饰符号的建筑表现新形式。下面将以两个建筑实例简单说明壮族传统建筑纹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百色文化科技中心设计

百色文化科技中心位于百色龙景新区,建筑的整体外形像一幅展开的特色壮锦,百色不仅是壮族人民的聚居地,也是红色革命老区。为充分体现建筑所蕴含的鲜明民族特色和深刻红色革命纪念意义,百色文化科技中心采用壮族壮锦的纹饰图案,其建筑外观表面将红色的金属花格和白色斜纹铝板结合起来,金属花格的样纹主要是万字纹和云雷纹,考虑到建筑通风问题,同时为强化人们从金属花格后向外看的视觉效果,设计出一种均匀美观、疏密有致的图案纹饰。每块金属花格的中心纹饰是纹,万字纹布置在四周,四个角则是中心纹图案的四分之一,这样别致的花格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纹饰排列组合,为整个建筑赋予一种时尚特色新活力。

2.南国弈园设计

南国弈园是广西智力运动中心,其设计的金属花格只用于楼梯间旁边的局部装饰,具有较大设计自由度,可灵活运用各种设计手法。南国弈园的外观采用壮族传统壮锦纹饰,利用简化、变形、重组、整合等设计手法,在中心应用的是纹的简化纹饰,再将其旋转45度,纹四周是以万字纹为基础的变形组合,整合形成全新的建筑纹饰,给人一种均匀通透的纹饰视觉效果。整个南国弈园的外观利用规则的工字钢将金属花格、玻璃砖、多孔遮阳板等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端庄肃穆、轻盈通透的建筑外观效果,既体现了新时期现代建筑的时尚新风格,又保留了壮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

3.南宁琅东五象广场设计

琅东五象广场是广西南宁市的一个代表性建筑象征,其地板上设计有巨大的壮族翔鹭纹饰图案,而且广场四周也设计有立体石刻的铜鼓,与地板上的翔鹭纹饰相互衬托,形成鲜明的广西民族特色。在南宁的铁路医院、人民医院、桃园路中国人民银行等建筑的正面都设计有民族特色的铜鼓纹饰雕刻。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