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词:环境心理;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理念

一、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

从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势上看,信息社会的环境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拥有高新技术能够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才,这类人才具有推动社会的发展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二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的不断普及,促使着社会社会环境正逐渐向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发展;三是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距离远近已经不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障碍。网络电话、微信视频、手机等的出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次数和效率。四是由于各种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以更快捷的速度给人们提供着各种刺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个人空间、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环境心理的角度上看,一个社会时代的环境因素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个时代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在农业时代,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往往表现为比较保守、做事效率低下、比较悠闲散漫的特征;而在工业时代,人的行为往往表现为生活工作节奏比较快、工作效率比较高,思想比较开放等特征;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行为表现出效率更高更快、信息共享、生活工作节奏更快、思想更加开放等特征。因而,人们在心理情绪上常常表现出焦虑和恐惧,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被剥夺了。因此,环境景观设计就应当把减少人的疲劳和压力,最大限度地寻回人们的心理“诗意”和“个人空间”加以考虑,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景观。从高等院校的人群来看,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特点,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的愿望以及个体在集体中的存在感与归属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交空间,通过对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感情和提高集体精神。教师对环境同样存在需求,主要体现在课间与课后休息时间上的需求;校园内与学生和其他同事的交流需求;以及教师自我进修与培训的需求。在学校校园里面可以设置可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间,比如在学校楼道设置长椅或者休息交流室等。

二、信息社会环境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念

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校园景观要具备两种属性,第一种属性是自然属性,它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形态内具有一定的可感觉因素,是较为独立的并易于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第二种属性是社会属性,这些景物必须拥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观赏作用以及改善环境和使用的功能,可以通过景观的内涵,将人们的心理反应,比如通过一定事物促使人联想起来的意境,能够使人产生一定的景观效应。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一些人文因素和特色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先是整体性原则。高校在办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往往会积淀一定的校园文化,要用景观的作用将这些文化表达出来,保持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内涵的高度统一,使校园环境形成整体的美感。二是特色性原则。就是高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放入到景观设计之中,使校园景观呈现出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独特的气质。三是朴实性原则。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也要体现学校的特色文化,设计一些能体现本校园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景观在设计上要富有深刻的内涵这对于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景观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华丽,而应以素雅为美,体现出朴实、恬静、超然物外的文化氛围。四是艺术性原则。根据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如各种建筑群体、专业特色主题文化以及办学宗旨等,站在艺术审美的高度,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语言、警句、雕塑、山、石、水、草、树、木等,创作出更有内涵、更有深度的景观形象,充分体现校园人文文化。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校园景观设计除了应坚持上述四个基本原则之外,还应遵循以下五个思维模式。“生态化设计思维”模式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化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剥夺,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存在。在以“生态化设计思维”模式进行景观设计时,第一是要把当地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给予的启示融入到设计之中;第二是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对自然条件的影响;第三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第四是尽量保护不可再生的资源;第五是大量应用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种景观元素进行的设计,是一种多目标的设计,为人类的需要,也为动植物的需要,为生存的需要,也为审美的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环境整体优化。“人性化设计思维”模式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和景观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与融合,以展示对人的物理层次的关怀。其次是在设计细节方面,要使景观体现对人的心理层次的关怀,要让人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此景情有独钟。要让人触景生情,还要使“情”升为“意”,使“景”升为“境”,即“境界”,达到情景交融,成为感情上的升华和结晶,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设计思维”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技术支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考虑把各种新型材料、新型工艺等高科技产品放入到景观的设计之中,以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润物无声。要重视校园文化景观的育人作用,将院系学科文化建设和校园景观建设相结合,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将校园空间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创造出浓郁的人文环境,建设独具特色的空间感受和文化氛围。通过景观体现深遂的文化内涵,提高人文校园景观的文化品位。“以环境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就是要求从长远的观念出发,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来进行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工艺,减少污染排放,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充分发挥其功能,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增加空间利用的弹性,使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设计风格,都应坚持和遵循上述四个基本原则及五个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的设计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景观设计案例实训》,李田、杨宁、苗苹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历史文化

1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文化景观设计

1.1 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人群所具有,是人们秉持得较为悠久的道德观念、人生理想的文化特征,也可以说是人或群体的学识与精神的修养,这些保留下来的文化特征都是有渊源的,是长期积累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每所大学校园都有其文化底蕴,且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校园文化的不一样,导致其每个校园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论述大学校园文化在景观中的运用。

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的文化建设中,校园景观被充分地注入了学校特有的历史文化精神,通过环境的创设和营造,弘扬传统、维系文脉和提神格调,体现云南师范大学应有的品性和个性。

1.1.1 校址文化

云南师范大学其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至湖南长沙,1938年4月西迁至昆明,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1946年5月4日停止办学,期间共存了8年零11个月,就在这8年多的时间里,西南联大保存了抗战期间极其重要的科研力量,并且栽培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就有杨振宁、李振道、邓嫁先、宋平、彭佩云等,毕业生达到3343人,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享有“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之美誉。

1.1.2 联大精神

抗战期间,联大师生在强敌深入,枪林弹雨的日子里依旧是激情不减,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诞生了“爱国、明主、科学”精神和“刚毅坚卓”的校训。而这样的精神也一直延传至今,诞生了千古不可磨灭的校训,因而云南师范大学的历史也是传承者西南联大的历史。

“刚毅坚卓”就是联大精神的高度概括,一切西南联大的历史文化都包含在这四个字中。是要求师生都能做一个无私无畏的人,即所谓的“无欲则刚”,激励人坚忍不拔,勤奋刻苦,创造丰功伟业;人心坚定,能够待人诚恳,谦卑和蔼。这样的联大精神满足了在当时所需要的价值,也使联大精神与联大独特的价值取向完美结合。因此,在秉承联大精神时,将“刚毅坚卓”这四个字,镌刻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正大门的校名石背后,字体的立体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大气磅礴、厚重敦实,符合联大精神。

1.2 校园历史文化传承

大学校园主要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个学术交流的地方,更是文化积淀的场所,大学校园景观同样是文化的传承与积累。所以,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应该尊重校园历史文化,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大学校园所具有的独特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影响在校园生活的每个师生,尤其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校园,更应该要继续保护和秉承其岁月积累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其在景观设计方面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将校园的景观与其文化融合协调,展现出大学校园所独有的时代风范,延续大学校园的历史文化。

1.2.1 校园纪念性雕塑

校园雕塑能表现出历史文化的底蕴,能够更加清楚地传达校园精神文化,具有独特的语言特性,拥有“可观性、感知性,客观与主观相统一,完整性与知觉性”好的校园雕塑形象可以激起师生的许多感知,能将大学校园的历史文化精神的一面转换为物质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1)红烛广场。作为云南师范大学呈贡主校区启园显著的历史文化景观的红烛广场,就是以雕塑景墙为中心围绕着广场以环形分布的,雕塑为闻一多先生的塑像,高3.2米,是紫铜做成的,屹立在红墙上,塑像的左下角是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简介,右下方的墙体正反面分别用小篆和魏碑镌刻闻一多先生著名的《红烛》诗文,整个广场是由红砂石的墙体半包围组成,通过红色和半包围的布局,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秉持真理、追求民主、爱国图强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每当走进这广场,就有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看着闻一多先生的塑像,不免想到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闻一多先生是如何来坚持真理,追求民主的,以及他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这种在景观中显示出的强烈历史文化气息,使广场浓厚的人文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恰当地表达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风范,将联大的历史文化精神传续至今,并转为可看、可感知的物质形式,激起师生的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个时代的画面。这种文化气息能够不断推动我们求知的渴望,发奋图强,奉献的精神。

(2)民主墙。民主墙是建于西南联大校门的两侧,是用天然的青石以浮雕的形式所展现出来的,其背景是在抗战时期,在最艰难的时期西南联大师生求知学习的欲望依旧不减,不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艰苦奋斗,追求真理,还创办了报社、杂志社,在这两面青石板墙上,可以看到当时创办报纸、杂志所遗留下的历史痕迹,体现了西南联大在当时背景下所散发出的独有的气质。左右两面墙体分别镌刻着“人民”“民主”的字样,反映出在的背景下,西南联大的师生追求真理、自由,向往民主的精神。

1.2.2 校园历史场所的留存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历史文化浓厚的场所,当它成为物质的形式,又经过岁月的积累与历史的沉淀,就显得极其重要,它不仅记录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幕幕历史场景,更承载了大学校园的文化精髓,影响了莘莘学子,在大学校园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没有什么能比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场所更能直观地将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并传承下去。

(1)西南联大大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启园就有一处在校园建设中被保留下的历史文化场所――西南联大校门。它是根据一二一大街老校区里的西南联大校门的原样所建造的,并且结合了呈贡校区在视觉方面的需求,将其从原来的尺寸略微放大,放在了新校区,拥有跨越历史的豪迈感。西南联大校门也代表了学校厚重而辉煌的历史,当在其面前驻足观望时,就像回到了过去的历史中,不禁由心中发起感慨,深深感受到了联大精神,被激励、被鞭策,一种沉重又激昂的历史感油然而生,瞬间被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所包围。

(2)三校纪念亭。三校纪念亭也是根据老校区的原样,加以优化建成的,它们分别是清华亭、北大亭、南开亭。三座纪念亭是处于一个同心圆上,各倚一角,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呈三足鼎立之状,又彼此相连,互为相同,展同心协力之势,小径道路呈圆形,连接三座纪念亭,颇有曲径通幽之意,三座纪念亭显得庄严肃穆;小径旁又摆放有休憩石凳,周围树木林立,加上几棵樱花树的点缀,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三座纪念亭如一组丰碑屹立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谱写着联大的历史,承载着师大的梦想和希望。

1.2.3 校园教育精神的保留

大学校园在历史和时间的推动下,都具其特有的教育精神,在大学校园历史文化的传承途径中,我们不单单只是借助校园景观建筑的传承,而忽略了其他途径,传承大学校园文化历史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教风、校训、命名内涵、校徽的含义等,都蕴含着校园历史文化精神,是继承高校优秀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1)校训。1938年,西南联大在滇南成立,同年,也将西南联大的校训定为“刚毅坚卓”,一直延传至今,从来没有改变过,它是联大精神的高度概括,结合了三校校训的文化精神,也是联大师生在当时的精神面貌的总结提炼,蕴藏的意义极其丰富。“刚毅”,则是坚忍不拔,刻苦自励的高尚品质;“坚卓”,则是概括人的精神修养境界。西南联大所处的时期正是强敌入侵,民族存亡危急的时候,因此“抗日救国,光复中华”就成了西南联大的价值取向,于是就制定下了千古不可磨灭的校训――刚毅坚卓。它是特定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的结晶。

(2)校徽。云南师范大学的校徽也蕴含历史文化精髓,在平面几何标识中,直线连接形成的锐角三角形很好地表现出了校训“刚毅坚卓”的历史文化内涵,倒过来的三角形更是形象地表现出“卓尔不凡”的个性;倒三角形又类似沙漏,有厚积薄发的寓意,而“厚积”方能“学高”,“薄发”需要“睿智”,形似沙漏的倒三角形正好体现了校风“学高”“睿智”的含义;而正中垂直的倒三角形,蕴含“学高身正”方可“为范”的师范精神。底层三个浅灰色的倒三角表征西南联大三校与西南联大那段辉煌不可磨灭的历史,顶层的一个倒三角暗示联大精神,上下两层三角形上的颜色以及外实内虚的线框图形,体现了治学、办学中的“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宽容气质。

2 历史文化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2.1 历史文化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与内涵是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意义就更加显明了,就是有更加深层的历史文化精神价值,景观设计与云南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文化的精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校园景观设计的特色,树立了独特的校园历史文化形象。

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中,注重历史文化精神的注入是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必然要求,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景观,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景观的人关怀,让在校的每一位师生对校园都有归属感,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通过文化景观对师生的长期熏陶,也能让师生通过文化景观的物质形态与内在含义的整体把握,更深刻地了解其蕴意,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最后是满足在校师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因为物质需求只是外在的,内心精神上的需求远超物质需求,所以校园文化景观也要以人为本,要体现一定的历史文化精神。

2.2 历史文化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能从人文环境中体现出校园的文化与内涵,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读书,自然而然会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当你身处在图书馆时,你会不自觉地受到师大图书馆氛围的影响,你会觉得不得不看些书,认真学习。因为师大校园的人文精神会改变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是具有导向性的,同时这样的导向性也能巩固学生的团结,使其具有凝聚力,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也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3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3.1 注重历史文化内涵

在未来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发展中,不仅仅只是单纯地融合建筑与环境,它需要赋予历史文化以时代精神,提倡在景观物质的形态中,注入大学校园的历史文化精神,使校园景观不只是单一好看的建筑空壳,更是有其丰富的内涵,能够将每个校园独特且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精神通过物质形态的展现,传达给在校的师生。这一方面,能够让在校生活的师生想起过去先辈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所保留下的遗产;另一面,也能让师生不忘校史,缅怀过去,将大学校园的历史文化精神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历史文化内涵。

当历史建筑具有价值后,人们就开始了解历史建筑,知道历史建筑不只是个拥有历史性的空间或古迹,也不是只能用来观赏和纪念,它是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共同拥有的集体记忆,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涤和历史的沉淀,才积累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精神,这些是不可磨灭也不可取代的,只有更好地保留历史文化场所,才能更好地将历史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3.2 坚持可持续发展

当然,我们在注重保留传统历史文化时,也应该提倡创新精神,但创新也必须在原有历史文化的根基上发展。在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生态校园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大学校园建设要更多地与自然因素相结合,营造令人舒适的生态校园环境;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各个高校必不可少的,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大学校园的发展路线,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 结语

随着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居高不下的对高校人才的需求,大学校园也在不断扩建,高校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都市,许多高校往往为了满足需求而盲目地建造校园,因而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缺乏历史文化内涵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校园历史文化的建设,在实践中积累属于各自的文化内涵,发展独具特色的大学校园风貌,反映时代的文化精神,将高校建设成为一所蕴含丰富意义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词:温泉花园小区;绿地景观;园林小品;设计

0 前言

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总面积366hm2,水面的85%在安新县境内。安新县也因此以“白洋淀”的美丽水景而远近闻名,每年接待的游客数不胜数。卓正集团开发的小区依据地方优势,取名“温泉花园”,其中的用意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区的绿化设计理念中也要突出“水”这一重要元素,在面积广、种类多、结合巧等方面下功夫,并配以四季的绿植和园林小品,彰显动静结合、软硬结合之特色,和小区的大环境以及这个地区的宏观景象形成统一。

1 现状

中心绿地呈东窄西宽的不规则形状,南北均是6层的住宅楼,西侧是宽敞明亮的物业和会所楼,东面正对小区大门,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但落差不是很大。由于小区正处于室内外装修阶段,所以小区内的车辆和工人繁多,而且基本的道路没有竣工,造成客土和运输存在困难,要求就原地势设计、施工,不再增加绿化中的土方工程。

2 设计构思

本次设计的主旨是以“水景”为主,园林小品和绿植为辅,在现有地势、现有条件下,以人性化设计为原则,与小区名称和四周环境相统一,将绿植和硬地、小品等完美结合,做成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园林式人性化住宅区。

3 景观设计

3.1 水景设计

“温泉花园”小区中心绿地总面积6032m2。总面积1000余m2的水景,共设计了跌水喷泉、浅水、旱喷和人工湖共4处,使大面积的水景不再单一,在整个绿地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各类水景在布置上采用动、静分区和高、低交错的办法。

3.1.1 跌水喷泉。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取“圆即为财”、“水即为财”的用意,作为小区内外的一道可视的屏障,正对小区入口的最前端,设计了最大直径12m、总高2.6m的跌水喷泉。跌水共6步台阶,台阶宽10cm,每阶落差10cm,最高处安置高2m的假山,水自假山最高处喷出,落入“山下”后延台阶缓缓注入蓄水池。蓄水池中以假山为圆心,5m为半径的圆形边线上平均6等份的位置,安置了6条石雕的鲤鱼,鲤鱼口吐细水柱喷向台阶上的假山,与上方的假山水景浑为一体、交相呼应。

3.1.2 浅水。跌水喷泉的蓄水池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多余的水便流入后方的浅水池。浅水池长20m、宽2m、深30cm,池两侧在20m的沿线上平均各安置5个40cm×40cm×60cm的中国黑大理石石墩,每个石墩上蹲坐1只石雕的蟾,每只蟾口中喷出细水注入下面的浅水。此景取“金蟾吐水”,喻意着小区的居民财源广进。

3.1.3 旱喷。在规划地中心用中国黑、樱花红、高粱红三色大理石间接铺装了面积达78.5m2的圆形活动广场。广场中心设计了一个直径10m的环形旱喷,地上部分采用不锈钢篦子,蓄水池中安装15个喷头和30盏红、黄、蓝、绿4色地下彩灯。喷涌的水柱带着充满活力的色彩,体现着生命的活力,使广场上充满朝气。

4.1.4 人工湖。在绿地最西端是面积约800m2的自由边缘人工湖。湖深约70cm,湖四周用千奇百怪的石头砌成驳岸,重点突出自然和随意,给人们留有无限遐想,湖中设有水汀,将湖两端的绿地连在一起,人们可以自由在上面游走,好像置身于人间仙境。

3.2 种植设计

结合北方的气候特点,在植物配置的设计中本着“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原则,在树种选择上应用“适地适树”的原则,体现乔、灌、草错落搭配的空间美感,共设计了38种植物。乔木主要选用了雪松、水杉、栾树、柳树、悬铃木、银杏、桂花、广玉兰、垂丝海棠等,其中胸径在25cm以上的桂花就有23株之多,胸径在25cm以上的银杏有12株之多;小乔木和灌木选用了小叶含笑、印度黄金、海桐球、红檵木球、白玉兰、红花玉兰、八角金盘、杜鹃、冬青卫矛、红枫等40余种;草坪选用了草地早熟禾单一草坪,并用直铺草皮的方式建坪。草坪质地非常均一,颜色基本一致,给人美观细致的视觉效果。在景观配置上,乔、灌、草的搭配做到了层次丰富、意境突出的效果。春天,洁白的玉兰花像一盏盛满琼浆玉液的酒杯,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嫩绿的柳丝,金黄的迎春和连翘,加上粉色的榆叶梅和碧桃,可谓春花烂漫、姹紫嫣红。夏天,浓荫如盖的法桐和怒放的紫薇给人无尽的惬意。秋天,火红的枫树和黄栌,以及林下耐阴的秋花地被植物等将秋天装扮的浓艳而厚重。冬天,草坪上孤植的油松傲雪挺立,虽在隆冬却透露出勃勃生机。

3.3 铺装设计

原来,政府机关等部门为体现高贵和庄严,在室内外装修时,多采用各色的抛光大理石,近年来在绿地的硬化铺装中被广泛运用。所以,我们采用抛光的圆边异形中国黑石材做跌水喷泉和浅水的压边,用红、黄、黑三色抛光半圆角石材做中心小广场的星状图案铺装。给人们一种“大气、高贵“的视觉感受。人们在锻炼身体之余还能观赏色彩铺装的美景。

3.4 园林小品设计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意义;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住宅小区绿化的意义

住宅小区是构成城市居住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居住区用地的不断增加,使居住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表现出来。

住宅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生活居住地占用地的50%--60%,而住宅小区用地占生活居住用地的45%--55%,人们在住宅小区内学习、生活、休息、活动的时间较长,那么,绿化的好坏对住宅区的环境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2.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将球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李景观。 

3.园林绿化设计现状

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园林的绿化设计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住宅小区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设计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忽视绿化原则、盲目跟风,不顾经济技术指标,追求高利润导致的严重绿化等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中没有考虑人性化,并没有把人的感知放在第一位。外表的优美却不能给人们提供良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例如某些住宅小区为了达到绿化比例在居民楼下种植绿植,妨碍底层居民的采光,这样就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设计片面,忽视整体效果。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色是改变不了的,其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底蕴是无法用环境设计来掩盖的。在环境设计方面,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人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种种要素和特点特殊性,充分发挥原有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不是盲目的移花接木、填塘造山。绿化设计应作为小区环境的整体中的部分来考虑,不能脱离环境设计,注重居住环境设计的整体性。许多小区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地域、周边环境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

3)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特色泛滥。过度追求潮流和视觉效果,忽视空间的立体感,盲目塑造豪华空间来突出卖点,西方文化在小区周围环境中过度吹捧,将绿化设计缺少了地方背景和人文环境,设计理念和思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例如,植物造景绿化采用的喷泉、草坪等鲜明的西方设计元素,造出的西洋景观,忽视了对原有城市文化底蕴的呼应。

4小区绿化设计中几个技术问题的解决

4.1空间的分割

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话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用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当分割体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随着高度的增加,封闭感增强。

用树丛、花架等可分割水面,如处理得当能拓宽空间,将有限的距离拉大。山石砌筑得法,配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花架能使空间隔而不断,但要注意比例和尺度。过于粗壮则有堵塞感,过于纤细起不到分割作用。

地面高差和铺装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改变地面高差来分割空间也是常用的手法。同时,地面铺以质感不同的材料效果更为显著。硬质铺地砖同草皮形成质感的对比,绿地底界面高差的变化增加了深度感。采用下沉式或上升式广场给人一种独特的领域感。广场沿街边界可用灌木、绿篱分割内外空间。

4.2空间的渗透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常用手法有:

用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门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

巧用花架居住区绿地中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居住区庭院式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小同大异,各具特色,立意明确,回味无穷,融园林艺术、文化艺术、美术艺术、书法艺术为一体,寓教育于游乐之中。庭院式绿化小区中的组团式小游园,服务半径小,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人称“袖珍花园”。是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种绿化形式。用装饰花墙和景门将楼区封闭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楼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的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4.3现代住宅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住宅小区绿化树种选择总的原则有:

(1)是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

(2)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

(3)是绿化树种种植设计应考虑到园林艺术构图的要求。根据住宅小区的各种小环境,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选择植物应做到:

无污染、无刺激气味、无伤害性。住宅小区所选的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味,易引起过敏的植物,而应选无飞毛、飞絮、少花粉,物候期一致的树种。

抗污染住宅小区的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污物、污气(CO2、NOX)以及周边社区、街道内扬起的粉尘。故应选有较强抗污染特性的植物,如:女贞、金边水蜡、迎春、刺柏、大叶黄杨、海桐、广玉兰、臭椿、苏铁、龙柏、洒金柏等。

充分利用建筑面积,搞好空间(立体)绿化。绿色植物可以吸收70%的直射光,将20%的直射光反射回去,因而好的立体绿化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弱光污染.住宅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即建筑表面积),为立体绿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攀援植物除绿化作用外,其优美的叶型、繁茂的花簇、艳丽的色彩,迷人的芳香及累累果实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利用住宅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不仅增添了绿意,显得富有生机,有些藤本植物与墙面在色彩上还会形成一定的反差对比,景观极具美感。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5.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宅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人们对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建设生态住宅、绿色居住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住宅小区的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景观设计;大学;人性化;可持续;人文景观

景观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在地理学中,景观一般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人文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寻找功能上的效益,更蕴涵着深厚的审美价值[1],划分按形态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非物质性)文化景观。校园是一个人工环境,大到建筑,小到铺装,人文景观无处不在。其景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景观担负着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景观设计应兼顾景观功能与人文精神,体现现代大学精神,将设计理念融入景观之中,将其物化,以具象的形态表达思想[2]。

1咸宁职院概况

(1)自然条件。校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54.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45~258天。

(2)文化背景。咸宁是“中国桂花之乡”,养生生态旅游观光城市,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3%,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4%。在这里有著名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及咸宁特有的桂文化。在咸宁有一批精品公园和广场,如优美如画的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秀气玲珑的淦河游憩园、气势恢宏的人民广场,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气息。

2设计基本理念和思路

2.1设计理念

以“人本化”思想为出发点,以生态造景为基本原则,采用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并充分利用园林小品来充分反映咸宁的历史文脉,并“强化现代设计理念突出校园文化”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垂直咸宁大道的校园主干道为空间主轴,沿轴线组织景观绿化,并与保留山体、水体形成校园的景观。并整合各原有区域景观,形成特色节点。

2.2设计基本思路

(1)强化现代设计理念突出校园文化。学校的历史文化沉淀是记录了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在新校区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和现代建筑环境,营造富有自然美的生态环境、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空间,以体现大学教书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特点。

(2)体现独特地域特色。在设计中首先应体现咸宁地方特色。咸宁作为中国桂花之乡,具有优美的园林风景。与咸宁这一旅游城市充分契合,采用桂花作为园林造景主干树种为咸宁山水添辉增彩。其次反映新校区所在地温泉城区地方特色,以及毗邻校区的淦河滨河景观――“淦川八景”。校园滨水景观设计亦可映射淦川滨水景观手法,但需把握分寸,与校园整体简约格调一致,切忌过分渲染。这些新校区所在地独具的地域特色,都应该在景观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实现功能与景观的和谐统一。校区的景观设计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创建绿色生态校园。遵循生态设计与生态造园的思想理念,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特别是山、水、林等自然景观资源,融糅“山、水、庭、林”,与咸宁山水旅游城市大景观风貌协调一致,达到生态与景观的和谐与统一。在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3主要文化景观节点设计的构思与探讨

3.1广场景观体现浓厚的校园气息与鲜明的专业特色,结合雕塑、喷泉、地面铺装、植物造景等营造校园人文景观环境,丰富校园景观,传递校园文化

(1)文华广场。位于学院主出入口处,占地15亩,大致呈圆形,图书馆、教一楼、文华楼、实训楼和科学会堂等方形建筑环列四周,呈向心排布,契合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广场中心是灯塔主题雕塑,塔高18米,以竹笋为意象,象征着莘莘学子相聚在中华楠竹之乡咸宁,在知识和智慧光辉的照耀下,有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高标凌云。

(2)金玉广场。位于金玉楼处,小巧的分块式花园设计配合金玉铁艺雕塑,虽略显过时,但毕竟记录了校园成长的点点滴滴。“金玉广场”原名“凌云广场”中心雕塑寓意为“凌云”,古有成语“壮志凌云”,形容理想宏伟远大,直上云霄的意思,同志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开篇便写道“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3)明德广场。位于行政楼前学院校园正门大体量景石刻“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从校园主入口向文华广场方向连接石板阶梯两旁布置有个性路灯及花台。环状车行道围合两处大型草坪场。区位得天独厚,背靠潜山,绵延起伏,松盛竹茂;前临淦水,绿波款款,生生不息。行政楼前广场叫“明德广场”。《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高尚的道德。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我们学院的校训就是“厚德尚能,砺志创新”,门前广场命名为“明德广场”,开宗明义地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4)友岚湖。位于大学生活动中心处。青山染黛,碧水澄明,琴桥迎风,柳堤生烟。山依湖而立,“天公亦爱校园美,移来青山作画屏”,所以山是“玉屏山”;湖伴山而栖,“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山岚飞动,烟笼湖面,湖因之名曰“友岚湖”。湖光山色,令人心胸开阔,滋养着浩然之气,更兼有百步柳堤,凝香掬翠;跨度为52米的斜拉索桥,如古琴亭亭玉立,演奏着和谐校园的天籁之音。一湖、一桥、一山、一堤,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江南山水园林画卷。

3.2建筑,雕塑,图腾柱以及景观桥表达现代高校文化要素

(1)文华楼。位于文华广场,“文华”是指文章词采。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人如果不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就会变得粗野、愚昧。但是,人如果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也会变得虚浮而缺乏根基。只有“文质彬彬”,表里如一,协调发展,才能成为有修养、有品位的人。大学生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处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质的最佳时期,应该传承文化,关注人文,具有“文气”。我们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但决不能把大学办成工匠之学。建筑采用白色漆结合橙黄色外墙漆,搭配灰绿色玻璃材质,使校园建筑风格通过连廊、构架、玻璃与实墙的虚实对比体现现代校园建筑应有的人文气息。建筑风格既充分体现各建筑单体功能特点,又统一于整体山水环境之中。文华建筑群组A,B,C各楼体设计统一,风格简约,景观层次干净,现代。

(2)A字桥。位于友岚湖水面,毗邻大学生活动中心。现代A字景观桥,架于优美人工湖上――“湖畔柳成荫,岸边镜成影”。现代水面景观元素直接展示高校独特的年轻与活力。友岚湖位于我校东南部,与广场隔山呼应。作为休闲的主要风光带,其湖岸巧妙的艺术处理,使其坡岸设计为阶梯式石驳岸,上为车道,下为人行道,并设有亲水台湖边设水榭或亲水台,令人触景生情,产生无穷的遐想。人工湖水面布置A字景观桥大显高校人工水体独特风采。

(3)明德广场图腾柱。明德广场图腾柱升向蓝天,柱群左右布置呼应明德广场主建筑楼体对称式设计,其宏伟气势和独特的艺术造型,以有限的艺术空间形式,引导我们的想象向无限的空间扩展。屹立的图腾柱是校门口的最高点,学门两侧互成对景。图腾文化柱以符号的形式传达人文精神。

(4)金玉雕塑“鹏程万里”。位于金玉广场,该广场为校园早期景观属历史遗留,是师生集会、交流、娱乐、休憩的场所。彩用流畅的弧线与直线相结合,四周镶嵌模纹花坛,勾勒广场轮廓。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两颗高大的桩景树,作为对景配置。选择桂花、樱花、红叶李、碧桃或石榴等观花或观叶植物作为配景树,营造一种轻松、活泼、舒畅的环境氛围,达到整体效果简洁、明朗、大方,即自成一体,又融入周围环境的景观艺术效果。广场内置“鹏程万里”雕塑,采用不锈钢结构,基座在砖结构的基础上外贴大理石面,高度约7M左右,作为广场的主题,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人们展示着深刻的内涵,聚集目光,位于景观主轴中部,为生物楼和金玉楼群及信息楼等围合而成的近似圆形广场。

4植物造景展示文化生态与乡土气息

4.1植物设计延续校园文脉,突显文化生态景观

选择四季景观较好的植物品种,精心布置。樟科、木樨科、木兰科、山茶科等植物可突出生态主题,以生态优先、崇尚自然为设计理念。“竹影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彻梳荃”――咸宁作为楠竹之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设置竹园妙不可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诠释了校园文化脱俗的气节。“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利用咸宁丰富的植物资源打造生态校园;布置水杉树阵、中国梧桐景观道,樱花景观道等专类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同时将景观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依山建造,高低错落,各抱地势,外形美观大方,结构合理实用。

4.2植物选用注重地方特色,展现乡土气息

桂花是咸宁市市花,在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将桂花作为校园基调树种,与咸宁打造香城泉都理念一致,能突出咸宁的地方特色。并在植物配置上,为突出乡土气息营造一个环境幽静空间,选择樟树、苦楮栲、枫香、紫微、红叶李、红枫、白玉兰、广玉兰、火棘绣球花、木芙蓉等适应观叶观花的乡土植物,营造“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

5结语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校园的景观可以展现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校园特色。因此,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把人文精神隐含在设计之中,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重视校园景观发展特色,遵循自然与人文结合、功能与艺术性的统一,将功能性空间精神化、艺术化。笔者以“咸宁职院”为例,就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做初步探究,希望能对现代高校校园各部分景观设计和具体实施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校园的历史文化景观布局建设提供示范。

参考文献:

[1] 简坡,戴珊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J].南方建筑,2005(1):3132.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key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t up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brand education, enhance the cohesive affinity of the campu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campus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同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校园景观在设计中成了亮点。园林景观对于人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学习和居住的同时,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1 校园景观对学校的作用

景观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作为校园景观强调的是对师生的作用。 校园景观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外展示了学校形象,同时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景观所提供的信息、理念和环境构架象征着现代高校教育的理念。因此,校园景观在学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校园景观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园学习环境包括功能、设施、生态和场所精神。在景观化校园中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与组织,使环境更加合理化、生态化、人文化。因此,景观化校园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环境景观化的处理,使校园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的同时,也能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

1.2校园景观反映了校园文化与文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景观化校园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文化。

景观化校园强调文脉,它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文脉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通过环境再创造,把握校园历史的延续,保留有文化的部分,新旧景观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

1.3校园景观是校园形象最为经济的解决方案

许多校园在改造时,原有存在的东西,花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重新建造,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原有的文化景观。当今,景观化校园强调改良,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地形、水面及校园的景观造景、借景,利用有限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做到崇尚自然,有独特的绿化特点。因为自然是个性的源泉,强调自然即强调特色。在尽量保留校园本身自然形态与景观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处理,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达到塑造学校品牌、铸造校园特色的目的,体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校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大量实践,许多新建成的大学校园整洁美观、各种设施条件都很完美,但是缺乏生机与活力,表面是很美,但是师生对环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缺乏生态性的景观规划的理念

就新建大学校园的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来说,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已经破坏了校园环境。

2.2建筑与景观的脱节

一个优美的校园应该是一个各种要素和谐统一的场所,建筑与景观相互影响,相互统一。但是一些新建的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景观脱离于规划之外,缺乏对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的呼应。建筑与景观各自表达,最后营造成一个缺乏联系统一的场所。

2.3对校园景观中文化的忽视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过多的关注设计手法的创新与借鉴,忽视了景观的地方性以及校园的文化性,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传统如何继承,是摆在景观设计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大学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在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方面,景观设计更应该体现出来。

3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3.1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

从空间结构入手,在校园中心区形成第一层次的景观,由各个组团圈合形成第二层次景观。各建筑物内部庭院形成第三层次景观。具体说,单体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景观设计要服从于总体规划布局,并同时设计,使其协调呼应,统一而不呆板。

3.2绿化、美化、生态化

应开展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相结合的立体绿化,避免土壤和水土流失,应提高绿化率,发挥植物最大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不宜建植大面积的草坪,在满足造景的前提下,尽量以乔灌木代替草坪,根据土壤特性、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植物配置。

校园景观设计应实施生态园林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让大学生牢记我国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在高等院校的建筑、小品、绿化、道路等的具体设计中,规划师和园林式应教给人们具体的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3.3文化景观特色化

校园景观设计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具有全方位特点,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来,但因每个学校的历史学科文化的不同,应注意以下几点:突出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文化的结合,强调空间上的体现,特别是校园空间的格局以及开放空间的形态,园林建筑的风格以及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文化特色景观突出的物质形式要体现在本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色彩及小品等内容形式以及功能分区规划布局。

4 结 语

景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规划师和设计师的重视,校园环境是多种文化知识渗透交融的环境,。校园环境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情绪、工作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往沟通。因此在景观环境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学校的整体形象,又要独具特色,把高等学校校园规划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随着高校景观理念的转变,大学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景观环境建设的理论探索也将日趋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戴志中. 高校校前空间[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杨志疆. 当代艺术视野中的景观[ 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荣耀.校园规划的人文观―对当前我国大学规划设计的反思[J].理想空间,200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