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民族传统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05―03

前言

近年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问题逐渐升温,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包含了本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概念是对于事物属性的反映,我们只有对于事物概念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民族的、传统的和体育的。在此单就本研究而言,认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必须对于民族和传统这两个概念做以区分。

1 对于“民族”和“传统”两概念的认识

1.1 对于“民族”概念的理解

“民族”是一较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西方等国家。对于“民族”一词的认识不同的学者从多角度分别予以了论述,但归纳起来不外是从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和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区别民族与非民族。在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得比较晚。

在古籍中,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经常使用“族”。在中国,“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源于1903年梁启超将瑞士的政治学家、法学家伯伦知理的“民族”的概念引入中国。“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体一样不仅包括确定的领域和语言,还包括共同的文化信仰、共同的文字、风俗及血统。

对于“民族”一词来讲,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人的共同体。”

对于“民族”概念的界定只是一个相对的理解,而就一个国家来讲,这里的民族是一个绝对的整体意义上的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单一民族也可以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群体而不是特指构成这个群体的某个单一民族。

1.2 对于“传统”概念的认识

“传统”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体事物最一般规定性的概念。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个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

“传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的沿传,是人们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所获得的成果的凝聚结构。”“传统”与古代并不具有固定的同一关系,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变化的特点,把历史等同于传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传统”即长期被传下来形成的一个体系,是传统在某种程度而言它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吸纳性。所谓的“吸纳性”即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的吸纳其他有益于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来支持其发展,是传统的就必然具有历史性。它是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2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并产生顺应社会变革的变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的农业文化土壤养育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体育观念是直接受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而非商品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必须对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对植根于本民族或本区域的文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创造物,他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制约,民族心理、社会习俗、价值需要、审美需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他又反作用于其他文化因子,与其他文化形式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能仅限于从物质层面去思考,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整个文化巨系统中,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建设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

3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概念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区别和正确了解一件事物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指世界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中国所具有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在世界上每一个名族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在中国特定的地域、环境、政治背景、社会条件、文化因素等诸多要素下所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当时社会条件所相适应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

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必然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价值趋向在里面,中国武术中的,“天人合一”太极拳的“太极”哲理等等,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西方传统体育必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追求目标价值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表现出与西方及其他传统体育很大的不同,儒家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体育也影响甚大,因于此,中国的传统体育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哲学基础,以保健、养生活动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形式,崇尚礼让、平和、宽厚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中国当代的社会人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产生了隔阂。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产生者重要影响,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的文化因素,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的深入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从某个方面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西方的文化进入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因此加大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是每个人的责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有清晰的了解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发展和推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走出封闭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才不至于在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丧失其个性特征。

人类社会是一个价值整合体,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他是整合民族凝聚里的根本精神力量,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有利于加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具有浓厚中华民族显著文化特色的存在方式,浓缩着极为大量和重要的文化内容,携带着辨识我们文化血脉的文化基因。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必须秉承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未来对话的态度,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条件下才可以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好的发展。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4-02

当前有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

本次调查为了真实了解客观情况,特选择西南民族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西南民族大学是因为西南民族大学有在校学生近2.5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学校地理位置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即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性。

一、研究思路

为测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对于民族意识的概念进行界分。在哲学体系中,经典作家都曾论述过意识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把“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明确地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来使用,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定义是对复杂意识问题的哲学概括。

具体到民族意识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们的论述大体都是把意识的定义套用在民族这个对象上。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笼统地讲,此话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此为民族意识定义,则显然过于宽泛,过于沉重了。譬如给一个三岁的小孩穿一件三十岁大人的衣服,他撑不起来,也难以承受。”民族意识“是一种具体化的心理现象,它包容于总的意识、精神活动之中,却又反映的是民族心理的特殊内容~,因此他倾向于在心理学范畴内使用意识定义,他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认为民族意识包含社会成员对于自己民族归宿的感悟和对于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两大部分。

笔者赞同王教授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的做法,只稍作调整的是,笔者将王教授认为与民族归属意识重合的民族边界意识单独列出来,认为民族意识包含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利益意识和民族边界意识。

二、调查过程

鉴于以往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概念逻辑推理的方法,笔者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外寻求个体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调查小组在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中投放问卷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考虑2.5万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足50%,现回收175份问卷,抽样比例超过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抽样。

三、结果分析

(一)民族归属意识

王希恩教授将民族认同即对民族归属的感悟视为民族意识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熊锡元教授也认为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归属,这种归属意识如何表现出来?

对于民族归属的讨论实际上又涉及到对于民族这一认同主体的界定。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旧按此观点,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民族成员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就是建立在对于民族特征的认同上。我们的调查也表明人们确定族属的标准主要还是一些客观的民族特征。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判断同属一个民族的标准以民族语言、民族风俗、共同地域等客观特征为主(占62%)。因此笔者选择把对于各个民族特征的认知感悟作为测量民族归属意识强弱的指标,一个人对于民族各特征若做出积极地评价,我们就可以视为其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很强。

表1我们直接测量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很强,这两组数据之间是符合的,我们可以判断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归属意识很强。

(二)民族利益意识

“没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不存在的,而有共同利益却又不能觉悟的群体却是很难表现自己作为群体存在的”。在谈论民族意识时仅仅等同于民族认同,而不去考虑民族利益意识,那么民族对立、抗争、冲突等现象的解释就显得困难。王希恩和熊锡元教授都主张把民族利益意识作为民族意识的第二个部分。

熊锡元教授认为除了民族认同意识以外,民族意识还包括“在国家生活中,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强调民族认同是基本内容,民族利益意识是核心要素。这里所定义的民族利益意识是一种宏观整体的观点,意味着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但现代社会中存在多重认同,我们具有多重不同的集体归属认同――家庭、性别、区域、职业团体,党派和族群――并且随着环境的需要可以从一种认同转向另一种认同。在此种环境下,即使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整体利益受损,但他仍可以选择转换认同主体,通过对于其他集体的认同来防止自己的个体利益受损。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利益与民族利益存在紧密关系时,民族利益对于他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民族利益意识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个体与民族利益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只有在第一个认识很强的时候,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人们很容易通过转换认同主体来逃逸,而非捍卫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在调查中对于这两个部分都进行了测量。

调查中,61.7%的学生对于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表2显示89.1%的人认为国家的强大是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利益意识就不会驱动学生为了民族发展,而对现有国家政权提出民族利益的诉求。

(三)民族边界意识

王希恩教授把民族意识分为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意识,认为民族边界意识不过是民族认同的重合。对此,笔者认为民族认同形成个体对于民族主体的归属,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并不必然形成对于非民族成员的看法,不能简单地由民族认同的情况推知其对于其他民族的态度。两种意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可否认,但简单地混合起来视为一个概念却是不妥的。人群的主观认同往往由界定及维持群体边界来完成,在民族关系之中,一旦以某种主观范畴界定了民族的边缘,民族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民族边缘、民族特征被强调出来。因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民族现象的最佳位置。民族边界具有自己的内容,民族成员对于民族边界的感悟是不容忽视的,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次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边界意识。

调查显示86.9%同学对于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呈现一种积极态度,调查发现64.6%的同学都会在生日聚会这样的私人交际活动中邀请其他同学参加。67.3%的学生择偶时不考虑对方民族身份。由此可以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意识。

四、最终结论

针对当前学者担忧“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教学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的观点,调查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民族院校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在民族院校的特殊环境中民族归属意识确实存在强化的可能,自身较高的认知水平,与异民族的交往,民族院校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对于民族归属意识的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全球化;语言;文化认同感

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交流情感还是分享信息都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无论是进行文化的传播还是文化记录,都需要借助语言作为媒介。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语言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种语言能否得到传播并被广泛使用是体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之一。事实上不同的语言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内容,忠实的记录了一个民族在过去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如果一种语言消亡了,那么以它为载体的所有文化都将失去传承。一般来说造成语言消亡的因素除了全球化驱使下强势文化的入侵之外,就是民族内部的民众对语言的不珍视,语言不统一甚至主动放弃本民族的语言。目前中国的汉语言就存在这些问题,当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对外语尤其是英语的盲目矿热,影响了民众对母语的文化认同,甚至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连他们自己都不会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人类在交往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然语言是构成文化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记录者、传播者和里程碑。语言被看作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对内显示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是证明国家“软国力”的一部分。

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会不停地向外传播,作为文化的和平使者但同时也要防止它为文化侵略者服务。语言是根植于民族脊梁的血液供给,是传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将文化的整体信息细心全面地保存着;同时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具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凝聚内部精神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主要渠道。它的兴旺和衰微,就直接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兴衰。若有残酷势力对它致以粗暴地对待以至扭曲变形,就必然会对一个民族造成心灵上的直接伤害。

语言是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就像美国著名词典编撰家韦伯斯特所说的那样:“国语是一个国家的标牌”。语言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底座。一个民族的文化奠基在那里,一切都不能游离散落,一切都被吸附集中。比方说宗教、思维方式、文化样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遗产,是人类最后赖以生存的家园。语言一代代往下传承时,语言中就涵盖了一个民族全部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二、我国语言与文化认同感的关系辨析

(一)区域方言与文化认同感是息息相关的

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认同感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民众来说,即使没有相同的血统,在共同的方言的牵动下都倍感亲切,而说着不同方言的通一血脉,可能都存在隔阂,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方言的存在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互相排斥,不利于整体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二)方言导致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在中国,很多艺术作品都是借助方言展示的,也只有方言才能贴切的表现出其地域特色,因此一直以来,方言都在艺术的舞台上占据一些之地。但是在方言流行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地域语言争夺问题,同时还会引起地域之间的隔阂。

三、全球化对汉语言文化认同感的冲击

(一)英语入侵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以及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处于文化边缘地带的国民来说,容易滋生焦虑情绪,从而不知所措。与此同时,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挑战,英语文化一点一点的渗透到国民的行为意识中,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国人从黄种人便成了“香蕉人”,尤其是政府在教育中将英语学习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鼓动青年学生学习英语,将英语与汉语言学习重要性等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汉语言的自信心,弱化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汉语地位遭遇危机

由于汉语言地位的不断下降,公众在对汉语的认识以及实际的学习中都存在很多怠慢的地方,而附着在语言上的是对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认同感,如果人们过去的重视对英语等外语的学习,而忽视汉语言的学习,甚至因为学习英语而妨碍母语的学习,那么人们对于文化认同感将会直线下降,目前英语已经成为汉语言的一个强劲威胁对象。

(三)汉语地位下降导致文化认同的缺乏

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认同感缺失会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在全球化过程中,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的缺失会让一个国家失去自我特色,而英语等强势语言在霸权主义的操作下一点点在侵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更多的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机,还在英语热潮中被动或者主动的去放弃母语学习,学习英语,最终对母语丧失文化认同感,最终演变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沦陷,影响民众对国家民族的信仰c忠诚。我们流传数千年的文化正在被忽视,甚至被主动放弃,中华民族过去引以为傲的民族凝聚力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四、我国针对语言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公众对母语的忧患和捍卫意识

文化的入侵可怕之处不在于入侵的文化有多强大,最可怕的是面对入侵而不自知,甚至麻木不仁。要想有效保护民族语言,走出全球化语言面临的困境,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在个人危机意识觉醒的基础上唤醒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国民需要意识到,汉语在当前中国遭遇的危机实质上就是中国正面临着的文化危机,这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与喜好问题,而是与国家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的公民心,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保卫汉语言,保卫汉语言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地爱惜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从外来文化中学习新知识,但拒绝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逐与崇拜,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希望,应该强化青少年对汉语言的保护意识。

(二)正确认识“英语潮流”,增强汉语自信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融入到全球大家庭中去,不应该远离。为了在全球化中更好的开展国际交流学好外语是现代中国人需要具备的一项技能,通过外语,我们才能更快的接触新知识、新思想,更好的理解新文化,学习他人先进的东西,通过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在文化的碰撞中丰富本国文化内容,也才能更好的借助外语来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我们需要注重专业性外语人才的培养,这里的外语并不狭隘的知识英语,还包括诸如日语、汉语、法语等小语种,不能随大流,在利益的驱逐下投入全民学英语的流波中。学好外语,更不能忘记掌握母语。如果连母语都没有学好,想要学好英语也很困难;我们需要引导国民正确认识母语,不能盲目的崇洋,要将汉语言文化教育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通过汉语言的学习增强民众的母语自信心,提升文化认同感,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民族的内在灵魂与精神,才能坚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制定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推广汉语

文化也是社会生产力,我国需要在经济走出去的同时坚持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言文化,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手段。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越来越凸显,文化的传播也表现出更多的途径。可以积极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在中国市场上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强劲的竞争力的畅销文化产品,积极走出去参与竞争,占领国际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汉语言的学习热潮,动员民众参与学习,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丰富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内容,提升民众的个人修养,将民族文化认同感根植于民众内心深处;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在民众聚居的位置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升汉语在民众心中的认识高度,引导民众尊重汉语,学习传统文化;借助全球化的趋势,就汉语言的推广制定与我国具体情况相吻合的相关策略,将汉语发展成我国对外出口的重要软实力产品,借助世博会、中华文化站等专场活动大力进行汉语言推广,同时我国学者在进行国际交流时尽可能的争取汉语言的话语权。

(四)保护文化多样性,我国坚持和谐共存

对文化来说,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有文化的多有裕还有文化的趋同性。当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存在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角力,强势文化试图同化弱势文化,而弱势文化也在努力捍卫本土文化,竭力维持文化的多样性。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是经过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才沉淀下来的,是整个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承认文化多样性,在民族平等与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文化交流与互助,以文化交流为桥梁,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是 以语言为物质载体的,民族的整体精神文化都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正是民族文化的存在彰显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也正因为国家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深刻的影响到民族的发展,甚至能够扭转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承认其为我们国家经济与国民生活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我们还要意识到,全球化对我们国家语言的侵蚀,无论怎样都要保护本民族的语言,确保文化的安全,借助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世界语言文化平等与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明.我国目前的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A].“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R.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朱竞.汉语的危机[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4]李春.人类语言的大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1995(5);73.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4

由于市场经济导致利益主体多样化,带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对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疏离。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在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方面尚未成熟,很容易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缺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民族个性。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疏离。一个国家和社会要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团结。民族凝聚力则来自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信仰。民族传统文化信仰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数千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是凝聚民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而当代青少年学生确实存在但又不易觉察甚至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失落或疏离。对于“看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世人追求利益而丧失,你有什么看法”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没感觉”的有23人,竟占了7.8%;认为“无意见”的也有17人,占5.8%。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素质培养可有可无”的占了近5%,认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竟然占2.8%。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信仰的疏离,意味着社会稳固的道德基础的破坏。而民族文化信仰危机一旦与社会经济问题交织,由此导致的必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危机。其二,对传统民俗文化认同的淡化。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渗透。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学生淡化了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是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他们会精心地装点圣诞树,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西方的话题,一味地追求西方节日的“前卫”。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对于“您的家庭还会参加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吗”,选择“会”的仅占22.7%,“偶尔会”的占47.4%,“不会”的占29.9%。对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对于您来说的意义”中,认为“传统节日意义重大”的占32%,“单纯的假期,与其他假期没有什么区别”的占21%,“没有节日气氛,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占44%,“一种形式,忙于应酬,又累又烦”的占3%。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都淡忘了传统节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也就很淡,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如何弘扬和传承下去呢?其三,缺乏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肯定。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但在多元文化构成世界新格局的今天,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充斥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品洋味,而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对于“你觉得本民族的服装、文学、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你会积极地去学习吗”的调查中,选择“会”的占37.5%,选择“偶尔会”的占50.2%,选择“不会”的占9.6%,选择“没意思”的占2%。民族文学、民族服装、民族艺术逐渐被遗忘或边缘化,以致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被埋没,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民族文化在边缘化中消失。

二、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途径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植根于各民族深厚的土壤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多元,是指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所谓一体,是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各民族文化有机的统一整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加快各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第一,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看作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全国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掌握情况后分类进行保护。再次,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做法和体制机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环境对民族文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对人们的文化生活起着微妙的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一定的生存环境。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必须恢复或保护民族地区正常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才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淡化和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原因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当代青少年学生中进行传统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目前一些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培训,形成一支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从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第三,增设相关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渠道。学校应增设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渠道。既然是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增强其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不应该以考核的形式来审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挫伤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应尽可能丰富,教材内容应尽可能广泛,可以涵盖各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歌舞、乐器、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努力做到使选修课成为青少年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窗口。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有效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第四,举办讲座与文化节等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氛围。邀请一些资深的民族文化教育学者,定时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讲座。通过此举,让青少年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领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感知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进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另外,每逢传统文化节日,学校可以在校园内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利用这个机会,在传统节日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吸引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由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节日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熏陶,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第五,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民族文化。学校应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等,大力加强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民族文化宣传。“要让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5

作为艺术的分支学科,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与精英艺术一样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必然性。民间艺术不应只是在概念范畴上被认为是仅仅属于民间的、地区的艺术形式,而更应拓展其概念范畴领域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因为,它关系到国家民族性因素与艺术发展的横向扩展,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因此,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不应只是片面的、局部的甚至是漠视的态度,而应在内涵上和外延上探讨其全面性、整体性以及重要性。

1、保护与传承: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政策的保护、非物质性传承的保护、经济支持,以及对其材料、形制、精神理念的保护等。那么,首先,从政策上说,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政策虽然不能完全决定民间艺术的兴衰,但是仍起着指导、调控的作用。其次,精神传承的保护。作为物质形式和非物质形式的民间艺术,暗含了其所处的民族、地区的精神理念,它是以精神性为支撑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精神理念的支撑,因为文化的深层次特性不仅是一个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因此,保护与传承是民间艺术得以传承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前进的动力。

2、繁荣与发展:一个民族的存在需要其发展的动力。静态的艺术、静态的人生、静态的社会甚至是静态的国家都将必定是要消亡的;停止的思维、停止的意识、停止的社会必定是僵死的;因此,民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不仅标示着理念发展、繁荣、社会的昌盛、国家的富强等因素,更能传达一种心理的刺激,从而激发社会共同体的情感认知、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感。

3、微观层面之必要性发掘。对于民间艺术而言,其艺术形式、表现内容等要素的传承与其生存之必要性紧密相关,如果说作为个体的作品能够彰显特定时空特定艺术家的个性的话,那么作为宏观层面的民间艺术就可以被称之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因为传承不仅仅是表层结构的物质形式上的改变与演进,而更应该含有内在精神性的延续。而民间艺术存在的必要性有三:一是它可以对整个艺术范畴的内涵进行扩充,丰富本地域、本民族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本民族(狭义上)、本地区创作主体的思想意识,从而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地域特征。二是它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民族性因素的多样化,展现国家的民族情感,彰显本民族(广义上)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精神传承过程中的发展历程,甚至民族思想的延续、演变、变迁、乃至提升。三是民间艺术传承的必要性还体现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即世界民族艺术多样化。

二、民族、民间艺术所面临的挑战

1、外在因素――全球化影响带来的挑战。在现阶段,全球化、信息技术等外在因素对艺术发展提供契机的同时,却在某些方面为民间艺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当代民间艺术面临着外在巨大的危机,因此,民家艺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要么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要么承受被遗忘、攻克的危机。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现代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更新提供了基础,传统的审美方式、审美兴趣已经发生了改变,人们已经不再着重于将以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重的民间艺术放在首要的地位,而是借重现代科技的便利有意无意地摒弃了传统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就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剪纸艺术在以前的年代里,每逢青年结婚时都会在窗户上贴上用红纸剪好的小动物之类的图像,寓意多福多子,而如今,居民的房子里大都用上了现代的玻璃钢窗户,因此,民间剪纸形式已不符合现代材料的配置背景,失去了传统的应有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观念遭到一定程度的淘汰,人们已经不再将古老的价值观、审美观运用到现代消费生活中,而是更倾向于一种即时的、快餐型的文化。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已经逐渐远去,并认为那是复古、传统的代名词,而并不考虑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以及象征民族性的整体文化观念。

2、内在因素――观念意识的挑战。在这一方面来说,内在观念的改变是决定民间艺术面临挑战的主要因素。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而外因是变化的依据。从某一方面来说,主体(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审美主体)在国际环境下心理因素所发生的转变是导致民间艺术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这种转变并不是创作主体的审美境界远离现实,而是过分接近现实,从而使得当代的民间美术在表现生活方式等构成要素上不得不更向现实靠拢,因此,民间艺术表现题材的更新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欣赏者(及使用者)审美心态的转变,也是民间艺术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民间艺术的艺术生命正在发生嬗变,当代的民间艺术无论是在创作群体的艺术观念上还是通过创作群体而将其观念转达到艺术形式上都处于一种激荡后的沉寂和茫然状态,这种状态使得当代民间艺术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强硬。另外,在快餐文化泛滥的情形下,创作群体的想象力被当代快餐文化的钳制,使得作品形式及内容的表现暴露了当代社会民间艺术的无力。

3、从民间艺术作品本体即形式上,传统形式构成要素的停滞不前在造成了审美疲劳的同时也使得艺术作品本身的发展趋于停滞。不可否认,能够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民间艺术也许存在,但是却是少之又少的。如果说在不改变民族性的民间艺术传承上,那么,对于民间艺术所面临的挑战的忧虑并不是画蛇添足。而从民间艺术的内容上来说,表现主题应该向深层次、表现当代社会状况和时展特征的主题上靠近,因为,民族的不仅是民族的本身,而是国家的、世界的。

小结

总而言之,无论民间艺术正在面临着或将要面临的什么样的挑战,都不是单个群体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关乎艺术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关乎世界民族之林的多样化发展,不仅有极大的民族意义,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国际意义。因此,在现当代社会中,弘扬民族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并将之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丰富起来,达到视觉效果和深层意义的融合,促使现代社会审美主体在审美兴趣上对民间艺术的回归,不仅是艺术的生发问题,也是艺术之间交融、多层次精神意识彰显的内在需求。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但也由于其传统文化的深厚,在某一方面却又给民间艺术带来巨大的障碍,因为它在形式、内容和观念、意识上对民间艺术造成了束缚。民间艺术已经形成一整套从理论到实践的各种程式,各种规定性。因此,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需要创新,而创新首先应在意识上打破旧的框架,同时也必须考虑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表达现代人的内心情感,才能深化传统民间艺术的表达方式与诉求方式。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民俗艺术;现代包装;发展;设计

一、现代包装设计的概述

(一)包装设计的含义

包装设计,顾名思义是“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等相关因素,通过特殊的工艺,对产品进行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美化。”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也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方式。

(二)包装设计的现状和特点

现代包装设计作为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更加注重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表达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以保护商品、促销商品为目的,通过包装对企业进行宣传,是企业理念的宣传册,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然而当今市场上商品琳娘满目,比比皆是,如何使得商品引人注意,获得良好的销售渠道,包装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要符合现代人们心理的包装设计,才能体现出商品包装的价值。人类使用包装的历史可以追塑到远古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得到发展。从20世纪中后期,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包装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包装已经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现代包装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进步。

(三)包装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及价值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想要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更多,商品包装也应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改变。商品包装的设计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装作为商品的载体,设计质量也影响到人们对商品的主观感受,直影响到商品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可见包装设计扮演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所涉及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要素影响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增加,包装设计在今后会越来越重要。

二、传统民俗艺术的研究

(一)民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民俗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生活的总结,和人们价值观的演化。是人们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人类是聚居动物,依赖于群体生活,在生活中便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基础,而最具传承性的民俗艺术便世代传承下来。中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演变而来的民俗,还是经过各个民族互相学习,融入的民俗艺术,都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精神生活的道路上一直是孜孜不倦的。传统民俗艺术在群众中的基础,是其他艺术所替代不了的,经过世代传承,便根据经济、政治的变化发生着微小的变化,保留最原始的文化形态,而一直在改进发展也是民俗艺术的特性。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更离不开广大人民对其的支持和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民俗艺术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侧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民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将会带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发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潜力是我们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二)民俗艺术的艺术特点及重要性

民俗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所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当然,民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创作的源泉都离不开大自然,所以民俗艺术也具备自然性。最重要的就是民俗性了,虽然每个民族的语言不同,审美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就更加不同了,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形式都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真实反映。这也使得我国民俗艺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其重要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民俗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

(三)民俗艺术的影响力

民俗艺术来自人民文化,对文化的影响力巨大。可以说所有的艺术都来自于民俗艺术,只有深刻认识民俗艺术的重要性,才可能创造出更加多样的艺术风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精神追求,和舒适体验。

三、传统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民俗艺术在包装中的实现

1.特色民俗艺术———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一种来自汉族的古老民间艺术,是一种利用视觉,在纸上进行创作的手工艺术。逢喜庆节日,手巧的家庭妇女会将各式各样的红纸剪成动物、人物等生动的艺术形象贴在墙壁、挂灯和大门上。远远看去,有家庭温馨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代表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手工工艺的一种文化传承。剪纸艺术现在已经拥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慢慢形成的一门艺术。是中国人民心灵手巧的证明。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剪纸艺术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创造性与艺术性在视觉与感觉上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剪纸艺术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已经融入到其他各民族的民俗艺术之中,其发展与变化的多样性使得这门艺术经久不衰。

2.民俗艺术在包装中的意义

包装作为商品的载体,包装设计需要文化体现,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民俗艺术的吉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将民俗艺术运用于现代包装当中,也就是将现代国人对于吉祥如意的期待融入其中,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通过从民俗艺术中汲取的营养,以此来丰富艺术、设计的表现空间。现代商品的包装不仅促进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而且最重要的是好看、精美又显得价值高,能给受礼者带来很大的被尊重感。如在包装中加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俗艺术,融入自己的艺术灵感,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是我们中国传统艺术,深入人心刻入民意,将民俗艺术应用于包装设计,可以使包装的视觉冲击力得以加强,增加产品的可识别度,更好的推销商品。

(二)包装设计发展的民族化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包装设计在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会给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包装设计在网店的销售环节中所占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优秀的包装设计师也会脱颖而出,包装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与传统民族的关联,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工艺的日趋成熟会使得这个行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民俗艺术的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包装是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的展示媒介。企业对于商品的包装设计和设计风格有着极高的要求。怎样利用大众的审美和价值观融合产品特性来设计包装是每个包装设计所最重视的。而民俗艺术作为大众审美的文化,这种艺术自然被设计者引用到包装设计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如中国的月饼、茶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利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展现商品的文化内涵是每个设计者所具备的素质。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代表个人,又可以展示企业的价值观。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的应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