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嫁接的关键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嫁接的关键技术范文1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
果枝、零式果枝同时存在,结桃多、高产、稳产的目的。
3参考文献
[1] 郭香墨,刘金生.棉花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李红辉,李健强,王爱英.乌苏市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1.
嫁接的关键技术范文2
【关键词】结构建筑;检测;加固施工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的加快,我国建筑事业也有了稳步的提升,随着楼房建筑的不断增多,人们对整个房屋建筑和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新的思考,建筑施工中,建筑物不仅要满足各项要求规范,还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科学性、可靠性、舒适性,因此,建筑施工中,必须要对有关结构建筑进行检测,同时对不合格的建筑进行加固和修复。对于年久失修的旧建筑,我们还要根据其安全隐患的程度,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或者拆除。有关架构建筑的检测技术是以现行的标准相依托,通过构件和结构的实际工作能力及数据,进行安全性能和实际承载力的相关判断。
1.结构建筑的常用检测手段
检测过程中对每一个检测构件或部分的检测项目比较多样,而主要的检测方面包括:
1.1力学性能检测
对现场结构材料进行的力学性能尖刺,主要包括对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检测。在混凝土结构的检测方法上,主要包括:
(1)取芯法;在混凝土构件上对构建损坏最小的部位进行抗压强度检测,这样的检测结果真实、可靠,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对重要结构造成损伤。
(2)回弹法;这是一种对构建不造成损害的检测方法,但是检测的记过和精度比较差。
(3)拉拔法;是未来混凝土结构建筑力学的主要检测方式,现在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但是它汲取了取芯法和回弹法的优势。
在砌体结构的检测方式上,主要包括:
(1)轴压法;这是可以直接在墙体上测出砌体抗压嫱趺的方法,并可以综合的反映出砖、砂浆的变异、砌筑质量对砖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2)扁顶法是能够直接测出墙体首要工作应力的方法,同时能够测出砌体弹性模量。
(3)原位单剪法;可以直接在墙体上测出砌体通缝抗剪强度。
1.2结构构件尺寸检测和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
结构构件尺寸的检测和钢筋位置以及直径的检测方法比较简单,首先操作人员必须是专业的检测人员,操作专用的设备、仪器以及工具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的把握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同时要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严格的区分,严禁设备的混淆,以免得出错误的数据,影响检测结果。
1.3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及结构性能实荷检测
根据结构和相应构件的真题受力性能、承受力、刚度以及抗震性能,我们可以进行对相应结构和构建整体性能的静荷载实验,主要方法包括:
(1)使用性能检测;指在规定的和在下,对检测构件出现过大变形、损伤以及裂缝的可能性进行检测,在检测后,构件也必须满足正常使用的标准。
(2)承载力检测;主要是对相关结构和构件所设计的承载力进行检测。
(3)破坏力检测;是为了确定结构和模型所能够承载的压力。
对于一些重要的建筑和公共建筑,我们还必须要进行动力此时,这种动力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对结构损失所进行的识别,主要方法包括;自由振动法、共振法、脉冲法,这些检测方式主要是运用激振器在结构发生共振的同时,记录相关部位的震动图,根据结构和构件的特性以及力学性质,检测各种力学参数,来确定受到损坏的部位以及其损坏的程度。
2.常用加固方法
当所得的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部位或构件的承载力不能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2.1钢结构加固的方法比较简单、方便,主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
其原理主要有减轻荷载、改变计算图形、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面积和连接强度、阻止裂纹扩展。根据其损害范围,可以分为局部加固和全面加固。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固是指通过改变荷载分布情况、传力途径和边界条件,增加附加杆以提高支撑力和预应力来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构件的缺陷和损伤情况,对其它构建的受力以及抗腐蚀性进行分析,确保构件加固后满足安全需求。
2.2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需要采用一些相关技术进行操作。具体的方法如下
2.2.1加大截面加固法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域增加混凝土现浇层,可以大大增加截面的有效高度,是受压区截面增大,进而提高构件正截面的抗弯能力,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得到加固,构件强度增大。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在新混凝土浇筑以前,一定要将原混凝土面清洗干净,以免新、旧混凝土接缝处承载力弱,易断裂。在接缝处,还应该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以保护新旧混凝土接合处,防止其暴露在外,容易发生二次损伤。
2.2.2粘钢加固法
将型钢或者钢板通过加固专用胶粘在受损构件的外面,使二者成一牢固的整体,由于构件被加固以后,受拉和受压的钢截面大幅增加,所以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和截面刚度也相应的有所提高。这一方法的关键就是对结构加固专用胶的应用,操作人员应该做到细致、严谨,避免过多或过少使用专用胶,以免达不到预期效果。
2.2.3外贴碳纤维加固法
化学材料中,碳纤维的韧性很强,受拉强度很高。在加固构件应用中,具有轻薄、易加工、耐腐蚀、耐潮湿的特点,并且几乎不增加自重,但是需要做专门的防火处理。碳纤维的粘贴方法同样需要专用结构加固胶,粘贴部位是被加固构件或包裹构件受剪区,使构件截面大大增加,从而实现增加构件自身承载力的目的。在操作中,同样要注意粘贴部位的干净整洁,碳纤维应保持平直,以确保加固构件和碳纤维在同一截面上共同工作。
2.2.4植筋技术
植筋技术是一种能够简捷、快速、有效的连接和锚固受损的混凝土结构的技术,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和改造修复中经常能够用到。这种技术比较普遍的应用于现有建筑物的加固修复工程,或对某些施工中钢筋应用出现错误时的一种补救措施。这项技术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钢筋位置扫描仪在钻孔之前预先确定原有钢筋位置,并避开它,再在原来的混凝土结构上钻孔,使用专用植筋胶将钢筋粘结在钻孔中即可。钻孔时,应选择合适大小的钻头,标准一般为钻孔直径大于被植入钢筋直径 3mm。
3.结论
目前,通过对建筑进行施工中检测或者施工后检测,都是确保建筑能够安全、有效的为人民服务的必要手段。同时,对于一些老旧建筑或者高危楼房,科学的检测工作更是必不可少的了。科学、准确的检测是保证建筑物安全性、适用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条件,是建筑物满足人们需求的基本要求。只有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有效的加固建筑结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建筑技术的多样化,建筑问题也不断的变化,因此,加固技术还需要不断的创新,为我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科]
【参考文献】
[1]郭刚.建筑结构的抗风加固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4).
嫁接的关键技术范文3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适用范围
1 引言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2/3的大城市处于地震区,历次地震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建筑物造成损坏,而且,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和建筑物向密集化的方向发展,火灾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大大增加。此外,建国以来我国共完成各类工业建筑项目超过30多万个,各类公用建筑建设项目超过60多万个,城镇住宅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累计竣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面积超过30亿平方米,现有城镇房屋面积超过50亿平方米,其中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接近50%,相当多的建筑已经进入中老年期,必须进行维修和加固。对已修建好的各类房屋建筑、桥梁进行维修、保护和加固,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我国而言,不但可以节约投资,而且能够减少土地的征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
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必须满足结构强度、刚度、耐久性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结构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如:设计不当、设计规范要求提高或施工缺陷而造成的结构物承载力和刚度不足,甚至留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因建筑物改变用途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了与设计初衷不一致的荷载分布和荷载大小,造成了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台风、水灾、冰雪和战争造成了结构物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是对现有基础设施大量的进行鉴定。对目前我国已有工业和民用建筑及其它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使之现代化日趋迫切,符合我国国情,这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节约征用土地,缓解日趋紧张的城市用地矛盾,减少某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物鉴定、加固与改造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其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开发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运用前景。
3 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的方法很多,直接加固法有加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等,其它加固方法还有增设支点加固法、托梁拔柱技术、增设支撑体系和剪力墙加固法等。下面是目前常用的几种加固方法的介绍:
3.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在构件外部外包混凝土,增大构件截面面积和配筋量的一种加固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在我国加大截面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工艺简单,适用面广,可广泛用于梁、板、柱、墙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根据构件的受力特点和加固要求不同,可选用单侧加厚、双侧加厚、三面和四面外包等。在以加大混凝土截面为主的结构中,为了保证后浇混凝土的正常工作,需适当配置构造钢筋;在以加配钢筋为主的加固方法中,即增加钢筋截面积,为保证加固钢筋的正常工作,需按构造要求浇灌混凝土保护层。外包材料一般以普通混凝土为主,当外包层较薄、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配筋除采用钢筋外,也常用型钢和钢板。
但这种方法要求的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影响,而且构件的截面增大后对结构的外观和房屋净空也有一定影响[1]。
3.2 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以型钢(一般为角钢)外包于构件四角(或两角)以加强其受力性能的加固方法。外包钢加固法分湿式和干式两种情况。湿式外包钢加固:外包型钢与构件之间是采用乳胶水泥粘贴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以使型钢与原构件能整体工作共同受力;干式外包钢加固:原构件与外包型钢之间无任何粘结,有时虽填有水泥砂浆,但彼此只能单独受力,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外包钢加固有效。该方法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在使用上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截面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柱、梁、桁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
3.3 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即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拉杆或撑杆受力,影响并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从而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并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特点是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后加拉杆或撑杆受力,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降低原结构的应力水平,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具有加固、卸载和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效果,后加拉杆或撑杆和原有结构能够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承载能力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预应力加固适用于大跨度结构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很不理想的较高应力应变状态下的大型结构加固,但此法不宜用于处在高湿度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收缩徐变较大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2]。
3.4 增设支点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增设支承点来减小结构计算跨度,改变结构内力分布并提高其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梁、板在跨中增设支点后,减小了跨度,从而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承载能力,并能减小和限制梁、板的挠曲变形。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大跨度结构中梁、板、桁架、网架等水平结构的加固。增设支点加固法优点是简单可靠,缺点是使用空间会受到一定影响。
3.5 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使其共同工作、整体受力,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它实质是一种体外配筋,提高原构件的配筋量,从而相应提高结构构件的刚度、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等方面的能力。因此,采用此法加固对结构胶的要求较高,结构胶必须具有强度高、粘结力强、耐老化、弹性模量高、线膨胀系数小的特点,并且具有一定弹性。
相对于传统加固方法,粘钢加固法更为简单、快速,对结构的外形、净空等影响较小,其施工过程对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小,因而在建筑领域和公路桥梁领域中都得到了普遍应用。
3.6 粘贴碳纤维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
纤维增强塑料的应用,是当今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探索的研究方向。纤维一般具有耐腐蚀、高强度、质量轻和非磁性的特点,将纤维和基体组合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能很好地继承纤维的这些优良特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应用于结构物的修补和加固中 [3]。
4 加固方法的选择要点
加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可靠性鉴定结果和结构功能降低的原因,结合结构布置的特点、主体结构传力承力的特征、新的功能要求、周围环境等因素,从安全、适用、经济的角度出发,注意四点要求:一是静力加固必须考虑二次受力要求;二是抗震加固必须考虑结构延性和整体刚度要求;三是必须考虑施工过程中,施工便捷,质量易于保证;四是必须综合考虑加固效果和经济指标,综合分析确定。
参考文献:
[1]唐业清,万墨林.《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101-210
嫁接的关键技术范文4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思考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及变形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是由延性较好框架与刚度非常大的抗测力边框以及性能非常好的链接梁柱组成,能够通过多道防线来承受地震所带来的剪力。
1.1 受力特点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是荷载传给楼板,再传给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此种结构受力体系由梁、柱组成,用以承受竖向荷载是有利的,但是在承受水平荷载方面能力有限;而剪力墙的抗剪能力很强。在框剪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承受大部分的竖向荷载。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截面,便于施工。
1.2 变形特点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在楼板水平面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协同变形,这就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不断调整。在楼层下部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楼层上部,刚好相反,剪力墙位移越高越大,此时在框架顶部它拉着剪力墙,按框架本身剪切型曲线变形。一般发生在0.4~0.8房屋高度处。因此,当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时,必须按框剪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
2 框架剪力墙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2.1对于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的配筋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结构设计中力求自下而上刚度逐渐均匀减小,体型均匀不突变。而不少建筑的顶层或者中部楼层由于使用要求而取消部分墙、柱而形成空旷房间;有些是柱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突然减小,使结构刚度产生突变。这些都会引发了由于楼层刚度的突变而产生严重震害。同时框剪结构变形特点: 一般发生在0.4~0.8房屋高度处,由于变形发生在中间,无法把力释放出来,只能通过多配钢筋来抵挡这个力。所以应适当增加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的配筋。
2.2 注意复核局部构建的受风影响
高层建筑除了受地震力之外,风力作用也是重要的受力载重,某些部位受风力影响比较严重,要注意复核局部构建的受风影响,避免构建物被大风吹毁,造成事故。
2.3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
剪力墙的布置应均匀、分散,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对称、周边,以保证刚度的均匀性。常见的布置位置:恒载较大处;建筑平面形状或刚度变化处、楼梯间和电梯间周围;房屋各区段的两端或周边;若楼板有较大洞口,剪力墙的间距予以减小。
3 剪力墙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3.1钢筋气压的焊接与对接
高层建筑对结构的要求严格,剪力墙的钢筋结构要进行纵向焊接,由于高层建筑浇筑混凝土的量很大,所以相应的焊接工作量也很大,为了减少工期,提高施工进度,主要采用钢筋气压焊进行对接焊接。
操作工艺流程:钢筋端头处理安装接长钢筋焊前检查焊接拆卸工具质量检查。
3.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剪力墙混凝土质量不好,容易出现墙体表面粘结、漏浆、烂根、开裂等现象。为了保证剪力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凝土运输剪力墙等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混凝土搅拌:应该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砂石及各种材料的用量,混凝土搅拌均匀,这可以控制混凝土发生收缩,防止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裂缝。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4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防止出现漏振。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按照上述方法浇筑混凝土可以有效的提高墙体的质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冬期时应注意采用保温层措施,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5 剪力墙模板的施工过程
剪力墙施工是建筑主体施工的关键,大模板在剪力墙施工中应用广泛,大模板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大模板的施工分为下面几点。
5.1对施工工艺的要求
剪力墙的预埋与预留部位验收完之后,要对模板内的垃圾杂物等进行清理;为防止模板下口出现缝隙,产生漏浆现象,安装大模板前要抹好砂浆找平层;大模板上要涂刷好隔离剂。
大模板安装过程中,剪力墙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7.8 MPa,要确保各个挂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混凝土的厚度,混凝土厚度的估算可根据表1确定。在大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遵循先内后外,先横后纵的原则。
5.2 安装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
内墙模板的安装遵循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将一个流水段的正号模板用塔吊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穿墙螺栓。
在内墙模板的外端头安装活动堵头模板,它可以用木板或用铁板根据墙厚制作,模板要严密,防止浇筑内墙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外端头部位流出。
安装外墙模板前,应先进行系统的检查,其中包括洞口的模板、钢筋、水电等预埋管件进行隐检,确定各种管线安装的是否稳固;同时将外墙模板的垃圾进行清理。
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模板放在金属三角平台架上,将模板调整就位,穿螺栓紧固校正。注意施工缝模板的连接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错台和漏浆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
6 结束语
上文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有助于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提升。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未来,工程结构的复杂化必然要求框架剪力墙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技术的进步也在促使建筑行业前进。
参考文献:
[1] 陈广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0).
[2] 张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3,(04).
嫁接的关键技术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化建设就是代表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大量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虽然能够节约空间并且给人们带来便捷,但是高层建筑涉及到的建筑细节比较多,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也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我国的高层建筑安全质量。而提升高层建筑安全性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良好的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相关技术进行施工,同时还要保证管理工作能够做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的建设质量。
一、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一)放线测量技术
要想提升我国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首先应该明确目前使用的施工技术有哪些。利用防线测量技术可以确保高层建筑框架中的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能够按照标准施工,也就是说落实防线测量工作是提升高层建筑框架施工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使用放线测量技术就是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设计图纸,利用精准的仪器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放线测量工作,在此环节中主要使用的仪器有激光经纬仪或全站仪等。进行放线测量工作过程中,要想保证测量准确度能够有所提升,就应该注意高层建筑过程中对于轴线控制网的建立工作,只有确保轴线控制网的准确度,才能够根据此来测量其他方面,这样才可以提升放线测量的准确度。
(二)钢筋工程技术
使用钢筋是提升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使用钢筋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钢筋材料的选择。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钢筋材料层出不穷,而钢筋的质量也是鱼目混珠,因此要想提升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就选用质量、强度、韧性以及规格等均合理的钢筋材料。
(三)混凝土工程技术
混凝土的使用也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混凝土多是由砂石、水泥、骨料等混合制成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使用的混凝土拉力强度高,就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原材料,使得建设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时候能够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而混凝土的质量选用良好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混凝土的工程技术,一旦使用技术不当,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直接影响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
(四)模板工程技术
基于以往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情况,确定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通常会选用定型大模板,其刚度好、垂直度好、表面平整,将其应用到剪力墙浇筑中,可以保证墙体平整且垂直。当然,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利用模板工程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按照施工要求及相关施工标准,对剪力墙进行模板布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梁和楼板布设。
二、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管理
(一)严格控制梁柱节点施工
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具有分散紧密的特点,应当以保证箍筋数量为基础进行捆扎。如果在节点处少放甚至不放箍筋,都将会给整个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不能先立模,后捆扎。在立梁底模环节中,施工人员应当在捆扎施工的同时,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且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的要求进行。而考虑到梁距离支座越近,其剪力就越强,因此,为了减弱这种剪力需要考虑到抗震设防,从而实现箍筋的有效配置[1]。
(二)减少框架结构裂缝问题
裂缝常出现于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它的存在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减少结构的耐受程度。对于裂缝宽度的控制,不同的框架结构有不同的要求,通常是将裂缝宽度限制在0.1~0.5m范围内。裂缝的出现往往可能是在工程竣工后,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才暴露出来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在裂缝出现之前,就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首先可分块、分层进行预防,在砌筑填充墙与梁底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并在砌筑结束后的两周时间内开展补砌施工,运用分层浇捣技术进行浇捣。
(三)严格控制钢筋的质量
在钢筋下料时,首先需要重视对钢筋料长度的控制,过短或过长均难以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如果钢筋料过短,必然需要增加钢筋接头的数量,降低了其受力能力;而如果钢筋料过长,就会导致材料的浪费。另外,应当尽可能确保钢筋加工一次成型,从而减少因个别阶段的反复加工,导致钢筋疲劳性损坏。钢筋之间的连接通常依靠机械和焊接施工实现,机械连接的关键是注意选择合适的接头,例如筒冷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等。
(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进行底板反梁、墙体浇筑时,注意在对墙体进行第一次底板浇筑时,需要预留施工缝,同时使施工缝位于反梁之上约30cm的位置,然后在施工缝中灌入混凝土进行浇筑,并分层振捣。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地下室墙体浇筑需要重视对浇筑厚度的控制,通常以振捣棒长度值来进行确定,可取用30~50棒,厚度为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倍。振捣环节应当密实,杜绝接触预埋件与钢筋。梁板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的是同时浇筑法,整个浇筑过程一气呵成,然后使用振捣器振捣,需要注意的是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推进方向,由梁的底部开始至梁前截止[2]。
(五)保护层方面的质量控制
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维持其黏结锚固性能。如果仅关注到主筋保护层的厚度,容易造成箍筋外露、保护层厚度不足等问题,尤其实在主次梁交叉处,主梁、次梁与板钢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明确,就会导致板负筋的保护层厚度不足,加厚梁保护层,导致有效截面高度损失,直接影响构件安全性、耐久性与受力性能。因此,对于柱体来说,受力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当在30mm左右,在实际施工中,应当在梁端保护层超过30mm的区段内,增加一道双肢箍,其直径间距均同梁箍筋,并设4d12mm纵向钢筋,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结语:
通过全文的论述,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目前我国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而框架结构的施工又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说要想保证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就应该重视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给相关建筑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我国在未来的城市化建设中能够有所侧重,重视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和管理工作,确保高层建筑安全性,对于模板工程以及钢筋工程等比较大型的建筑工程提高重视,由于框架结构的建设会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而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又是保证人们居住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明确高层建筑的管理目标,在原有基础上利用有效的方式提升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能够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嫁接的关键技术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大多数采用框架结构,使得建筑物施工效率得到了提高,保证了建筑物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利用框架结构施工,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材料消耗,更好的将建筑布置进行实现,灵活的完成工程施工设计。另外,框架结构自身的重力较轻,十分适合较大型的建筑设计的是实施。框架结构的构建有着标准化的特点,并且各种部件的定型较为统一,装配过程十分便捷,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目前,在现代工程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框架结构,主要是由梁和柱所组成的结构框架,并且共同的对建筑结构的抵抗适用提供水平与竖向的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其墙体不具备称重功能,并且仅仅作为建筑内部的分隔与围护,主要采用空心砖、加气混凝土、浮石、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材料构成。
1、框架结构设计分类与基本用途
框架结构的设计上,一般来说可以按照框架的跨数来分为单跨与多跨结构,根据层数分可以分为单层结构与多层结构,而根据所选材料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混合姐欧股、胶合木结构等结构。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是较为常用的结构模式。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中,通过装配来进行钢框架与混凝土框架施工,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当中,应用在住宅、办公楼、学校等。而钢结构则主要应用在较大规模的建筑物种,例如厂房、展览馆、车间、商场等。
2、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
整体来说,框架结构的主体对于整体建筑提供有效的荷载承担,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体系。保证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可靠性的重要关键。下文对于框架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于提高施工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2.1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工程施工,是框架结构施工中的关键内容。框架结构的施工需要注重混凝土施工的浇筑过程,并且合理安排初凝时间,对于混凝土施工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来进行施工安排。例如,当实际建筑中,梁高大于500毫米时,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的厚度必须小于300毫米。在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梁、板时,布料杆应均匀布料浇筑,严禁集中布料、用振捣棒赶料摊铺的错误做法。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要做到均匀有序,保证振捣的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进行合理的养护,保证浇水与覆盖,保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避免由于养护不到位,出现相应开裂、强度降低等质量问题的发生。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也是基础的建筑材料。如果施工过程不重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会造成整体框架结构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时,要对于施工所用混凝土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施工人员要对于混凝土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添加剂超标等行为的发生。在混凝土材料的采购中,要严格保证采购材料具备正规的质量证明,并且保证混凝土的配比合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从而更好的完成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2.2模板工程施工
框架的模板工程施工,是整体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在模板施工中,其施工需要保证保证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所浇筑的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立柱应选用ф48×3.5 钢管或梢径不小于100mm 的笔直圆木(或50mm×100mm方木)。一般来说,框架的模板施工主要包括对模板与施工系统两个部分的施工。在进行现浇注模板的安装时,要保证模板顶端梁与梁底的位置,并且做好支撑,保证安全过程规范准确。在进行梁侧模的安装时,要保证侧模的牢固,保证侧模的垂直,并且在模板之间做好支撑。从大多数工施工的现场情况来看,在实际模板施工中,需要做好模板接缝的处理,从而避免模板接缝出现漏浆的现象。如果模板出现漏浆现象,就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另外,进行模板施工时,还要注重对模板内部的清洁,避免由于杂物等的留存,造成混凝土施工不牢固问题的发生。
2.3钢筋工程施工
目前,在钢筋工程的施工中,存在着物料摆放不规范、钢筋安装存在误差、焊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解决。一般工程中,如果采用直径分别为6 mm、8 mm、10 mm的ⅰ级钢,直径分别为12 mm、14 mm、16mm、18 mm、20 mm、22 mm、25 mm、28 mm的ⅱ级钢,就要保证其钢筋的直径,并需要保证钢筋中的各个节点距离较为密集。如果不能保证节点距离的合理,就会很容易导致钢筋安装、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等问题。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工程施工时,首先要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物料摆放进行规范管理,避免物料摆放不规范所带来的物料变形等问题的发生。其次,在进行焊接施工时,要在焊接之前做好焊接试验,并且对于焊接钢筋进行逐一细致的检查,避免焊接采用质量不符合的钢筋。在焊接之后,要对于焊接部位进行质量检查,保证焊接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后,在进行放样与下料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预留,避免由于钢筋收缩所造成的框架结构变形。另外,在工程选用钢筋的选择上,要保证钢筋符合相关的质量规范要求,并且钢筋表面光洁,污物被清理干净,钢筋的数量、规格、只存等都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
2.4注重加强框架结构施工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
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的水平。框架结构的施工中,如果不重视其现场施工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就会很容易造成人为引发的问题出现。在开展框架结构施工时,管理者要在培养施工人员思想素质的同时,注重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例如,在对钢筋工程施工人员技术培养时,要对于钢筋的绑扎、配料、加工等专业技能进行深入的培养,从而避免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而造成钢筋排列不均匀、焊接质量存在问题、主筋位移等情况的发生。只有真正的解决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在可以有效的保证框架施工的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另外,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工程管理人员要在工程中重视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来有效的加强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率。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完成,框架结构施工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大多数都有一线施工人员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真正的从技术的角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顺利的开展,工程设计的各方面要求得到良好的满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应用框架结构设计,是较为常用并且较为基础的设计方式。框架结构自身具有众多的优点,是现代工程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并且对于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防,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建立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框架结构的整体质量对于工程的质量来说非常重要,质量管理人员要重视框结构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好的将框架结构的有点进行发挥,提高建筑的质量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刘佳明.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7)
[2]秦德广.探析建筑框架结构在施工中产生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