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范文1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2 相关理论

2.1 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2.1.1 财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2.1.2 财务风险分类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2.2.1 财务风险识别

2.2.2 财务风险评价

2.2.3 财务风险应对与控制

3 Q生物制药公司概况

3.1 Q生物制药公司的基本情况

3.2 Q生物制药公司的行业背景

3.3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现状

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4.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4.2 基于筹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2.1 筹资渠道单一

4.2.2 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4.3 基于投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3.1 投资管理效率低下

4.3.2 产品技术与附加值低

4.4 基于营运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4.1 应收账款变现的风险

4.4.2 存货变现的风险

5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5.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功效系数法

5.2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与结果

5.2.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5.2.2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2.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6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6.1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6.2 筹资风险的控制

6.2.1 拓展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6.2.2 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

6.3 投资风险的应对

6.3.1 科学进行投资管理

6.3.2 进行产业升级

6.4 营运风险的应对

6.4.1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6.4.2 强化存货管理拓展销售渠道

结论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范文2

一、 财务风险的识别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性定量分析及风险结构

对于风险管理来说第一个步骤就是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调查并了解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再对其依照风险大小和影响做出评估,最后针对其特点,确定之后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在其日常生产经营中要面临哪些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直接是否存在什么联系,哪些风险需要企业加以注意并认真应对,这些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等,对这些内容做出调查,是之后的财务风险的测量,评估和对风险的管理的预备工作。

作为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一般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来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定性的含义就是以定性的衡量方式来判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这个风险的形成原因与未来爆发可能。定量则是利用数学统计方式,通过系统的数字指标来衡量和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在进行财务风险识别的时候,通过对企业现金的流动各环节,如生产,经营,投资,利润分配等,就可以分析得出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情况与类型。对于每个风险的概率和其影响与危害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低,中,显著,高四个等级。

(二)企业财务风险状况识别分析

识别分析是识别之后的步骤,主要是对企业总体风险情况的全面分析,分析内容一般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和其危害,各类财务风险的成因与解决办法等。将企业的现金流以表格的方式加以陈列,然而,无论是企业的内部环境还是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这也要求企业的财务识别分析要依据时间定期地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也使企业对各类面临的风险获得有效的认识。

对于财务风险具体分析的原则而言,对于影响和危害较大的风险,无论其发生可能性大小,都要作为重要的情况加以对待,因为如果它真的发生,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危害。而对于危害较小的风险,就算其发生可能性较大,由于已经属于难以规避,所以不应作为重点加以关注。

二、财务风险的评估

(一)企业财务风险人工神经网络评估

在对企业财务风险因素与影响的评估中,可以采取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来进行识别,进而对财务风险加以正确评估,在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本质与生成机制的认识,可以推导出企业财务风险通常会降低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继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与周转能力,最后降低企业绩效。

既然,企业经营绩效可以分为盈利能力,周转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四指标,就可以利用这个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每一个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系数, 可以由专业管理人员依据各自的经验和方法分别给予评价 ,最后利用加权公式得出每个风险对绩效的具体影响,就可以产生这个风险影响力大小的大概结论。

(二)企业财务综合指标回归模型评估

早已为人所知,企业财务指标是能最有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因此,企业财务指标不光能够用来反映企业是否处于良好的经营状态中, 也可以用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情况。 按此思路,在企业的许多财务指标中, 就可以挑选出一些能够充分代表企业财务情况的指标, 在根据其价值与权威性赋予其不同的权重 , 最后利用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其大概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数学模型如下:

R =1 . 19Y 1 +1. 41Y 2 +3. 31Y 3 +0. 58Y 4+0. 08Y 5

在该公式中:R 为在之前分析之后得出的大约企业财务风险程度判断值。Y 1 =营运资金 / 总资产, 这个指标可以有效判断企业流动资金的比重。Y 2 =累积盈余 / 总资产 该指标考察了企业的盈余。Y 3 =税后收益/ 总资产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Y 4 =所有者权益市值/ 总资产,该指标能够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Y 5 =销售收入 / 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是考察企业的市场占有,销售水平和将资产转化为资金的能力。

在得到了以上的公式之后,就可以将具体每个企业的各个财务数据代入进去,得到R的数值,就可以根据R的数值来评估。如 R的数值小于等于3. 1,则表示该企业各项情况没有问题,无财务风险。如R的数值小于3. 1大于1.79, 则表示该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风险,需要注意控制。如 R小于1. 79, 就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已经变得较为严重。

三、财务风险的处理

财务风险处理是在完成了财务风险识别与财务风险评估之后,再用实际行动解决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实施财务风险处理的过程中,要实际考虑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出发,为企业实际的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包括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财务风险保留,财务风险防范四种风险处理方式。

(一)财务风险转移

财务风险转移也就是对于无法回避,难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消除的风险,采取一定的手段来进行转嫁,这些风险一般例如外部大环境的改变,或是突发的不可预知损失如自然灾害等。这种方式一般来说依然要付出一定代价,一般包括保险,分散,和对冲的方式。

对于那些不可预知的损失,企业可以采取保险的方式来进行转移,例如对进行有风险的操作的员工购买人身保险,对固定财产购买保险等等。

保险是传统的转移风险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投资,企业通过缴纳一定的金额,就可以对未来的不可预测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抵御,在风险确实出现时,得到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补偿,从而减少风险所造成的代价和损失。

分散和对冲也是有效的转移风险的方法,比如说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或是采用对冲的方法减少风险。这些在投资上的转移方法在转移了风险的同时,也会减少企业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规避

财务风险规避,也就是在某项风险发生之前将其预测到,并在企业进行收益与风险的规划之后决定主动远离该风险的行为。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规避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在该业务中风险过大,企业不足以承担,因此选择放弃;该业务虽然有一定收益,然而收益相比可能的风险损失显得过小,因此不值得执行,因此放弃这个业务;这个业务没有收益,因此不符合企业利益,所以抛弃这个业务。

要注意的是,财务风险规避不同于财务风险转移,它指的是企业在遭遇可以被明确预测的风险时通过抛弃的方式规避风险,这种方式一般来说不需要承担代价,而风险源与企业不产生关系。而财务风险转移则是在承担风险之后将经济损失转嫁到其他单位上,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企业仍然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作为脱离风险的花费。

(三)财务风险保留

对于无法规避或转移或者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不可以规避的风险加以承担的行为,就是企业财务风险保留。对于这些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只能由企业自身做出补偿。

采用企业财务风险保留一般处于以下原因:

这项业务虽然有所风险,然而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必须或者企业由于企业业务特点因此不能回避;企业财务对风险的预估能够足以应对,而受益比预期风险高;在该行动中受益可能性远远高于风险。

对于财务风险保留来说,企业要正确对自身情况与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估量,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对风险是回避还是保留的决策。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骗保是业务执行中难以避免的风险,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防范与减轻,所以不能因为骗保风险而放弃保险业务。而对于金融公司而言,某些业务与投资具备着很大的风险,例如向一些可能存在报表作假的公司进行投资的行为,就要在考虑到其风险后放弃这个业务。

(四)财务风险内部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不光是来自外部,也有大量的风险例如错误操作,会计欺诈,盗用资产等风险来自于企业的内部,造成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

内部控制其根本是企业对内部人员的行为监督与管理,从而保护其财产安全与财务数据真实合法最后更好地达到企业营业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建立的企业内部监督与管理的各项规定,人员配置所组成的系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两个重点,会计控制的内容一般是如下几种:管理上的权限与批准标准,对于财务报表和账务的记录,会计职能的监督,对实物财产的管理以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管理控制则是在企业内部明确各项权责与制约制度,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分析以及对于内部控制的经验总结与规划。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范文3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

目前,理论界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界定时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下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负债而引起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本文所指的财务风险都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方法

(一)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众所周知,施工企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财务风险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轻则阻碍企业发展,削弱其市场竞争力,重则导致财务危机,甚至将企业逼至破产边缘。然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有所表现,如果能够及时识别,并采取一定措施,便可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下,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前提下,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实现。归纳起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支付能力被削弱。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日常结算项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工人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工资、上游协作单位无法收回往来款以及无法及时缴纳税款等,这都将使企业变得十分被动。无法按时足额取得工资将使职工积极性受挫,工作效率和效果将受到影响,拖欠上游协作单位的往来款项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信誉,还会被至法庭,徒增诉讼费用,拖欠税款,同样需承担由于不按时履行纳税义务而被加处的滞纳或罚款。这些现象都表明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在加大。

2.施工秩序混乱,施工计划得不到贯彻执行。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正常的原材料供应以及施工秩序受到破坏;供应商的赊销政策也发生变化,由原来比较宽松的赊销条件变为紧缩式的赊销政策;施工企业主要客户将工程项目转移至其竞争对手;工程项目建设主管机关对企业参加投标的资格进行了限制等。

3.规模扩张过快。施工企业规模扩大主要表现为销售额的迅速增长,生产能力或生产规模扩大,固定资产的迅速扩充等方面,而施工项目在数量上迅速增长,时常伴随毛利率下降,企业留存收益减少或增长缓慢。资产的迅速扩充,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往往是通过银行借款和应付账款形成的。企业的应收账款减少,流动资产减少,银行透支依然,说明施工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债务严重,到期偿债能力差,企业的变现能力减弱,财务风险问题必在不久的将来暴露出来。

4.施工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贷款。施工企业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才能正常的运营,负债经营虽然能解决企业发展中资金的短缺,但风险也会增大,负债与自有资金搭配不合理会形成不良的资本结构。另外,当施工企业过度依靠借款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时,说明其资金的短缺,数量巨大的贷款一旦遇到企业经营业绩的下滑,资金链就有可能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甚至到达破产的边缘。因此,施工企业在举债经营时以及在举债经营的后期要不断地评价债务风险的大小。

5.投资者信息不足。对于上市的施工企业,其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募集到资金;而对于非上市的施工企业,股东不计成本,大量向银行借款满足资金需要,很难从内部募集股份。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分析施工企业包括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在内的相关资料,计算反应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据,与经验数据相比较,进而对其财务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的方法。由于施工企业财务报表集中反应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报表分析,可以为发现风险因素提供线索和指示,进而对其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在采用该法对财务风险评估过程中,要注意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还要对与之往来的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风险分析,采用综合、系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才能准确地确定企业目前及未来经营的风险因素。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会议预测法,是指在财务风险评估过程中,采用信函的形式向有关专家寄送材料,并且提出有关问题,在得到答复后,进行归纳、整理,将反馈意见再次以信函方式寄出,再次征求其意见,这样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得到比较一致的意见为止。尽管德尔菲法是一种主观预测方法,但是在这种群策群力的机制下,财务风险评估的效果往往比较理想。

3.业务流程分析法

业务流程分析法是将施工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建立一系列的流程图,针对流程图的每一个环节逐一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从中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通过施工企业财务活动流程图分析,可以揭示企业财务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也就是极易产生财务风险的环节,这样可以对其进行重点掌握和分析,然后综合起来,对施工企业当前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合理评估。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策略

前面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种表现以及相关财务风险评估方法。而对于财务风险管控,施工企业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经营决策水平,使其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首先要对财务风险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思想上意识到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培养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使企业上下都能够参与到财务风险管控的活动中来。财务风险存在于施工企业的各个环节,因此应当对企业各个环节所面临的经济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客观、合理评估各种风险,使各个职能部门不仅具有其部门内部各种财务风险,更要树立综合风险观念,能够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认识对待财务风险。

(二)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

在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在发展初期运行良好,各项风险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然后进入一段时期的蓬勃发展期。这一时期,施工企业便出了问题,管理跟不上、财务风险得不到控制等问题浮出水面,很多施工企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的甚至在这一时期破产倒闭。对此,施工企业应当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不要不惜一切代价,通过高负债率盲目扩张,应当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而发展战略一旦明确,就应对企业业务范围和经营品种做出明确的规定,不应在不熟悉业务领域大量地从事投资、经营或交易活动。这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一环。

(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管控财务风险的制度保障。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对企业财务风险监管工作程序、监管职责等进行明确,建立和规范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以及内部审计制度,对财务风险进行系统监测,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控制财务风险。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当充分发挥外部监督力量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合理运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报表审计过程中的各种结果等。同时,在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筹资、投资决策时,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在对财务风险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其负债水平,不可一味追求财务杠杆带来的股东收益而忽视对财务风险的管控。

(四)精细化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施工企业应当从企业的环境风险(包括内部和外部)、管理能力的方面建立一整套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对施工企业内部各环节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尽可能精细化的评估。只有及早的识别财务风险,才能将风险的损害降至最低,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而只有尽可能精细化的评估财务风险,才能够为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并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对其进行管控。

(五)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财务风险管控是建立在对会计信息资料进一步加工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控制制度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对此,不仅要建立健全授权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会计记录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还应当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未决诉讼和担保业务等潜在风险进行管控。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财务风险管控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财会人员必须具备对环境变化带来不确定因素的预测能力,并能够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处理方案,发挥财会部门在企业经营中的参谋作用,使可能蒙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转移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散和化解。如对企业施工项目、各项资产进行投保、分散化企业投资等。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坏账准备金制度以及企业的积累分配机制,适当提高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或自有资金比率,增强其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四、结论

总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关乎其生存发展,对提升施工企业自身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对此,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注意识别各种财务风险,并定期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共同研究风险管控策略,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裴清泉,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有效控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第6期

[2] 张世平,浅议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9期

[3] 徐延,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中国总会计师,2008年第11期

[4] 孔会芳、何源,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5期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范文4

关键词:化学品制造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投资、筹资、收益以及资金回收风险四种。由于整体行业环境、经济体系、监管制度等外部环境以及管理理念、组织架构等内部环境都在不断变化,财务风险也随之变化。化学品制造企业虽然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得到较好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诸如财务风险意识不强、评估专业性不足、缺少预警与防控等问题。化学品制造企业应借鉴全面风险审计的理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的企业财务风险体系,充分识别并评估风险,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做好风险应对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组织和流程进行优化,增强自身实力,实现财务全面风险管理,保证财务安全、稳定。本文针对化学品制造企业现有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实现财务部门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功能。

二、化学品制造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控制意识有待提高

化学品制造企业已经普遍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例如成立风险管理部门、编制风险清单等,但距离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对财务风险认知深度不足,简单地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或简化为个别财务主管人员的职责,未能将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普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化学品制造企业的采购量、生产量、库存量都较巨大,财务风险中的资金运营风险意识尤为关键,需要全员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例如,采购部门对财务风险认知不足,过多的采购量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形成资金积压风险,另一方面化学品制造企业的原料多为有毒有害物料,储存成本较高,而过高的库存量势必需要增加大量的储存费用,导致企业物流成本上升,直接造成利润下降风险。此外,由于化学品市场价格波动较频繁,受国际油价、国内市场行情等影响,积压存货的市价变动较大,存货跌价风险较大;销售部门普遍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风险,过长时间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现金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造成企业资金风险,造成财务困境

(二)风险评估方法有待完善与创新

风险评估是识别风险后采取相应措施的前提,是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只有经过科学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后,才能深入了解风险并评估风险,并以此作为风险应对措施的基础。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共享应用不足,现行财务风险依赖于ERP系统的会计数据反馈,从财务报表层面来评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与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缺少参与及时、完整、双向的信息沟通,同时尽管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制定相应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但未能与财务风险评估融会贯通,难以全面、综合地评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并予以评估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三)财务风险管理以事后处理为主,缺少预警与防控

化学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经常会成为事后事项,未能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主要就是通过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经营实绩报表等敏感性财务指标实时变化而实施的经营运行监测,进而提前预测财务风险、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化学品制造企业,生产是最重要的环节,其生产连续性非常复杂,且生产中间过程或最后阶段的产出具有多样性,而产品结构又可分为在产品、联产品和副产品,有些在产品又可单独作为成品出售,所以成本核算风险较大,如不具备完善的成本风险预警系统,会导致在产品或中间产品的产销决策失误,造成中间产品产销名盈实亏或最终产品成本与收入倒挂等损失。因此化学制造企业成本风险更应从事前进行管控,以满足化学制造企业的生产复杂性特点。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体系模式

会计部门应协助企业各部门树立全面财务风险意识,借鉴以风险为导向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在财务风险管理领域推广并实施三道防线,促进企业各相关方自主参与全面企业财务风险体系建设。三道防线的建立与有效运行,一是重点依赖于管理层,只有管理层对财务风险有明确的认知并深入理解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才能够为全员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创造环境,才能在企业内部普及财务风险管理,从制度、环境、本质上提高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才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二是依赖于会计人员协调各职能部门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辨识,从化学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行、成本核算等方面风险的识别,避免出现财务风险而导致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等问题;三是全员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管理层与会计人员对财务风险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有效实行全员财务风险管理才是最佳的风险应对手段,所有部门都能意识到本部门及其关联部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评估、提出应对措施,提高防范意识,才能全面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在财务风险管理中位居第一道防线,因此,要做好识别财务风险及评估,加强审核与风险应对,在实际操作必须遵循“会计凭证,严格审核”、“重要业务,授权控制”、“不相容职责严格分离”等操作原则,从会计职能方面实现第一道防线的关卡作用。企业风险管理部门是第二道防线,应建立财务风险信息系统的预警机制,协调和加强会计人员以及各职能部门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和能力提高,促进会计人员和各岗位作业人员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通过系统的方法评价和改进工作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对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流程、效能进行适时评估,从而降低风险损失,提升企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连续性

风险管理是一种持续行为,而不是一种定期的流程作业,随企业经营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风险也随之变化。因此,定期或有针对性的及时组织财务风险识别才能防止风险管理滞后。化学制造企业的会计部门应组织企业经营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以及外部审计机构、风险管理咨询机构等专业机构,以座谈讨论、对标企业分析、案例分析、咨询专业机构意见等方法识别相关的风险因素。特别应注意总结、吸取企业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对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优劣,识别高危、多发的财务风险或偶见、新见风险,包括客户应收款项逾期风险、工程预付款项的毁约风险以及新设项目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等资金风险,对高危多发财务风险要及时跟踪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对偶见、新见风险要事前做到全流程节点梳理分析,做好全流程风险评估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准备。在企业经营过程的事前及事中,及时披露潜在或将要发生的风险以便管理层及时应对。

(三)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提升会计作业的前瞻性

为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化学品制造企业的会计部门应拓展会计作业的前瞻性,将会计工作前延至财务风险可能发生之前。财务风险管理不应是事后的审核与报告,更需要在事前进行充分的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化学品制造企业的新建项目、技改项目大多投资高、周期长,因此需要在项目初期,从可行性研究、预算、成本预测等作业前端进行详细的风险梳理,进行详细的事前风险评估,识别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编制财务风险清单、与对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比较等手段,从中找出控制风险和剩余风险,提出事前防范建议供管理层考虑并决策,发挥会计部门在财务风险中的主导作用。

(四)加强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提高时效性

化学品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贯穿整个运营过程,工程项目从筹资事前到建设投入至造价决算的项目建设过程,日常运营从采购到生产至销售回款的运营流程,费用结算自预算到执行至结算的费用控制流程等。在上述全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应与全流程融合,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一旦发现风险隐患,就要及时对总体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保证财务风险得到及时处理,确保企业财务安全。化学品制造企业工程项目建设有单价计价、定额计价等不同的模式,会计人员应配合工程造价,完善费用从预算、结算的整体流程风险识别,编制费用结算风险清单,防止失误或者舞弊风险,做好费用发生过程中的管理,实施监督、签单等风险控制措施,减少结算中的工作量不清等风险,从而第一时间察觉工程量计价风险发生并提出风险应对措施,梳理建设项目全流程资金风险,采用系统控制与人工控制的手段,防止超结算或超付损失。经营环节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或损失风险,产生企业价值减少的可能性;采购环节财务风险包括了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风险、预付账款的逾期或坏账风险、采购品质价格与质量偏离的货值损失风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量过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成本、资金成本增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账期风险、客户呆坏账风险以及伴生的票据兑付风险等。会计人员应针对化学品制造企业资金需求量比较大这一特点,组织各个业务部门梳理资金收支风险,从上下游两端获取资金信息,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健全企业的客户、厂商信用等级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编制资金运营风险清单,实施资金风险防范措施,避免资金占用、积压、损失风险,在此基础上要检查落实应收账款还款情况、预付账款的货物匹配情况,匹配实物流与资金流,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范文5

前言

我国集团企业多是由早期的单体企业转变而来的,其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和巧合性。因此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状况比较复杂,与此同时,集团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知能力有限。虽然我国集团企业在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很多集团企业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时,其财务风险管理经验仍略显不足。

一、关于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管理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的一项特殊管理职能,财务风险管理的真正意义是指企业经营主体对其财务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预估、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流程。

(二)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现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估、风险控制。1.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企业对风险的活动规律进行判断。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很多经济风险都是隐藏在正常的贸易状况之下,错误或有漏洞的风险识别无法给企业预防风险提供可靠依据,甚至会造成额外的损失。风险识别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运行的基础。2.风险预估,当企业正确识别风险之后,运用各种办法,对风险影响进行计算、评估的过程称为风险预估。风险预估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企业应对风险的态度、措施以及结果。风险预估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办法有:数据统计法,杠杆分析法以及资产定价模型。资产定价模型虽然计算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其预估准确度较高,适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部门使用。3.风险控制,企业在完成风险识别、风险预估之后,其领导层就要对是否实施风险控制、如何实施风险控制进行决策。现代企业风险控制方法有两种:制度控制和技术控制。制度控制包括文中所讨论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除此之外还包括,人员配备、技术设计、营销战略等。而技术控制的方法的实质是令企业逃避风险,包括风险转移法、风险、回避法与风险分散法。

由于制度控制是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运作的,而风险会随着事件的推移和市场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企业在使用制度控制时要学会灵活多变,不要墨守成规,以免错过企业发展良机。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构架原则

(一)起点原则

集团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过程中,应从企业的发展环境入手,也就是其构建的起点原则。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之前,企业的领导机构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借鉴其他集团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初级阶段,就要明确边界,这是区分内外部环境的重要标准。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具备抗风险能力之后,还要能够对风险环境进行适应[1]。

根据我国企业的大量发展经验来看,集团企业所指定的发展战略直接影响集团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以及发展目标。因此,集团企业在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时,首先要明确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对市场环境进行周密的计算和分析,找出自身漏洞与问题。从利用企业外部力量入手,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

(二)目标导向性

目标导向性的实质意义是对集团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明确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制。集团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来指导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只有在良好的布标导向下,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个人与部门才能明确自身责任[2]。

(三)系统性

系统性在集团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系统性对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整体配合的默契程度要求比较高,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活动时将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是为一个整体,其内部各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不仅如此,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只有明确活动目的,各系统之间加强联系,才有效的利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3]。

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架层次

(一)基础层

基础层是整个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石,能够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当前市场形势向管理层提供建议。所以,基础层的工作是建立在客观市场事实的基础上的,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也是管理层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来源。

(二)管理层

管理层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公正、客观的显示框架中各部门的工作成果。其主要职能是对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为基础层进行工作提供策略与程序。管理层在整个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充当目标层与基础层之间的桥梁,负责两者之间的沟通。

(三)目标层

目标层处于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顶部,是集团内部各项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对于以上两大结构的工作指引方向。目标层包括长期战略目标以及短期具体目标。整个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要对目标层的长期战略目标负责,而框架中的各职能部门与机构要对集团企业的短期具体目标负责。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范文6

关键词:信托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净资本

一、信托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意识与水平是随着一次次行业危机和整顿逐渐成长和完善起来的,可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信托公司对信托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动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保障信托公司的盈利;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不断塑造品牌效应;提升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金融监管对信托公司的必然要求。现如今各家信托公司都已专门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以及业务决策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信托公司的各类信托业务进行前期尽职调查并进行风险评估。信托项目成立后,风险管理部亦在项目运营管理中全面跟踪,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实时地根据实际变化来补充完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这样一整套的风险管理体系,信托公司的项目风险管理水准较早期有了显著提升。但纵观整个信托行业,风险管理发展陷入了瓶颈,即各家信托公司对单个信托项目的风险管理已经极尽重视,但对整个信托公司层面的财务风险管理却未能有所突破。信托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绝不单纯是单个信托项目本身,它涉及信托公司从固有业务到信托业务,从项目尽职调查到项目运营管理等方方面面。

二、传统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的不足

传统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将财务风险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回收和分配风险三个方面对不同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就企业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了几种方法:报表分析法、财务指标分析法、专家分析法和VAR法等。信托公司的业务种类从资金来源上就有固有业务(股东自有资产)和信托业务(受托管理资产)之分,这是与一般企业最显著的区别所在。信托业务虽然是信托公司的表外资产,并不属于信托公司本身所有,但是信托公司在受托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失职所造成的信托项目损失将直接转换为信托公司自有资金的损失,所以并不能简单地看待信托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其次,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由于其只是表外业务,理论上存在受托规模不受限的可能,信托公司甚至难以估量其受托管理的信托财产所对应的财务风险。再者,由于信托公司存在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业务种类,对其进行财务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必然也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三、基于净资本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对该企业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金融行业的财务风险特性是有别与其他行业的,所以对信托公司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应当借鉴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同时,针对信托行业特殊的信托业务这一表外资产,如何将其有效地纳入到整个信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是关键所在。伴随着《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出台,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表内业务)和信托业务(表外业务)都将纳入监管范围,并将作为“风险资本”扣除不同比例的风险系数。这将使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往信托行业一直难以解决的风险管理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信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完全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基于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的思想,有效地串联起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在此基础上对信托公司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充分识别,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四、信托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一)筹资风险的识别

信托公司由于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其筹资风险与一般企业有显著不同。信托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并不能直接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挂钩,信托公司筹集到的自有资金最主要的目的是用来支持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的前提保障。基于信托公司的特殊性以及政策要求,应当从如下几点对信托公司的筹资风险进行识别:

1、筹资渠道单一且受限颇多

由于监管政策禁止信托公司开展负债业务,常见的借款融资方式对信托公司均不适用,往往只能通过股东的增资来达到增加净资产的目的。但受制于监管政策的限制,不同性质股东的投资上限又各不相同,潜在的战略投资者有意愿投资或增资的,亦有可能受到政策限制,从而影响信托公司的筹资。

2、筹资不力影响业务开展

金融监管机构为保障信托投资者的利益,对信托公司开展各类业务设置了最低的注册资本要求,尤其是各类创新类业务的准入资格,都与信托公司的净资产直接挂钩。信托公司筹资不力的结果轻则使得信托公司错失创新类业务的经营资格,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缺少了一块业务来源。重则信托公司将面临信托资产规模受限,不得不停止新增信托项目的窘境。

(二)投资风险的识别

由于信托公司的特殊性,分析信托公司面临的投资风险应当根据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予以区别化,并考虑到净资本管理的思想,较常规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更为复杂化,对信托公司面临的投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1、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

信托公司开展贷款业务时,须对借款人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准确地掌握借款人信息,以便于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从源头上控制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

2、抵(质)押物的价值风险

信托公司自有资金开展贷款业务,为保证贷款到期顺利收回贷款本息,增加融资方的违约成本,信托公司通常会要求融资方提供经评估的足够价值的抵(质)押物,以增强贷款项目的安全保障。

3、净资本风险

正如前文所述,信托公司不论其固有业务还是信托业务,受净资本管理的约束,每笔投资都会根据投向和资金运用方式的不同分别消耗净资本和增加风险资本。随着净资本的不断消耗以及风险资本的逐步增加,当两者比例接近100%时,就会触及监管警戒线,信托公司将面临暂停新增业务的风险。所以基于净资本管理下,净资本和风险资本的风险亦是信托公司需要在做出每笔投资决策前充分识别的,净资本和风险资本亦直接与投资报酬产生关联。

(三)操作风险的识别

操作风险是金融企业常见的风险之一,信托公司作为委托人履行受托义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就是操作风险。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会面临很多风险,诸如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但其中只有操作风险一项与信托公司的受托职责相关,其余风险皆由信托项目受益人承担,与信托公司无关。这是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的前提,是法律法规对信托公司受托职责的界定。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过程中,对操作风险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如下几个环节全面充分地识别信托公司面临的操作风险:

1、信托项目的风险揭示

信托两字的核心思想是“信任”和“托付”,即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信托财产托付给受托人,希望通过受托人的专业理财能力给受益人带来收益。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而言,与委托人最初的接触就是对信托项目的尽职调查情况以及相应的风险揭示。所以做好详尽的尽职调查和风险揭示是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履行信托职责的重要组成,是信托公司对委托人的负责体现,也是信托公司自身免责的保护。

2、信托项目的存续管理

信托公司履行受托职责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伴随着信托项目的终止且向受益人完成信托利益分配后方能结束,所以信托项目的存续管理是信托公司日常工作的重点。信托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岗位制约来控制这类风险,试图在向客户提供优质受托服务的同时避免应自身操作风险而引起信托项目损失,从而导致信托公司赔偿信托项目受益人而致使信托公司自身利益受损。

3、信托资金的划付与分配

一个信托项目从成立到终止,自始至终都与资金的流动密不可分。频繁的资金划付以及信托利益的分配计算,都蕴含着操作风险。信托公司应当充分识别其中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受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