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范文1

关键词:财务风险 税务风险 比较分析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的、局部的、外在的、内在的各种因素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体现,国际协调与竞争同时存在,国内税法频繁修改,复杂化趋势更加明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迫使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同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的压力也要求企业应对来自内部的各种不确定性。而企业在应对这些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不确定性因素,提出风险管理策略时,常常会发现许多问题与纳税义务的履行分不开,税务风险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可以说税务风险贯穿企业从筹资、经营、管理到投资的全过程。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比较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的负债经营是财务风险生成的前提条件。企业在期望投资收益率高于借人资金利息率的条件下借人资金,提高企业的杠杆比率。由于企业期望投资率可能无法完全实现,所以负债越多风险越大。在这里,有必要对企业的长短期负债进行区分,因为企业通过长短期负债筹资带来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同的。从筹资成本来看,按照利率的期限结构,长期债务的成本要高于短期负债的成本。假定企业总资产不变,则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越高,扣除掉融资成本后企业的收益也越多,但同时企业的风险将提高,因为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提高,意味着短期筹资多于长期筹资,在假定企业流动资产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将随流动负债的增加而减少,净营运资本的减少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短期负债期限很短,企业在短期内将面对还本付息的问题,这要求企业保持足够的现金流用于偿还到期的债务,从而提高了企业现金流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短期负债相反,长期负债的增加会造成企业收益的下降,但同时风险也相对较小。这从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必须合理的权衡,合理的分配好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

(二)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从交易行为的角度,往往将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是个人之间产权交易的组织结构”,它包含了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契约。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企业经营发展的首要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具体表现为税后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中国会计政策允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合法方式争取创造最大的税后利润。企业在追逐自身利益时,不可避免会与契约关系的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发生冲突,这难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条件和生存环境。然而,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在各方对企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既有动机利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也可能利用会计信息最大限度地寻求自己的税收利益,即存在“粉饰效应”。可见,企业始终存在尽可能少缴税金与延迟纳税的动机,这是企业与生俱来的特点,贯穿其生命周期的始终。

由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契约关系建立在企业良好的业绩水平之上,所以企业少缴、晚缴税金,从其他个人和单位也会获得积极的回应,不会受到过多的阻挠。相反,税收作为政府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其征管必定受到严格保障:从社会舆论、公民观念到公共政策、法规的制定,无不显示了税收的强制性。在多重限制和约束下,企业任何主动的财务调节都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反相关税法的规定,从而诱发税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化解措施的比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从财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分析,融资—经营、投资—利润、本息偿还是负债经营的最基本过程,融资过程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债务期限结构、资本成本,经营、投资决定了企业的预期收益率,利润、本息偿还是现金的流人与流出,对于一个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上述过程不断的处于循环当中,上述的这些指标比率也都不断的处在循环变动当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就应该是在持续的循环过程当中确保资产现金流入现值与负债现金流出现值相匹配,这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

1、形成合理的负债结构

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首先要求企业负债的期限应稍长于项目投资回收期,筹资期过长固然对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有利,但长期资金短期使用,资金成本太高;反之,若选用还款期过短的筹资方式,虽对降低资金成本有利,但企业偿债与举债过于频繁,筹资风险就会增加,且一旦企业的现金流入不稳定,就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最主要的体现在长短期负债比率与取得资金和归还负债的时间安排这两个方面。负债结构必须与资产结构相适应,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中不同的资金需求,根据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不同组合,决定长短期债务的比率。

2、强化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管理的准则是现金流入现值与负债现金流出现值相匹配。由于负债现金流出能够在事前大致确定,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现金流入的管理,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现金数量、存货变现管理、应收账款、收益分配。企业的现金资产就像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一样,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同时现金是收益能力和增值能力较低的资产,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过大,这会降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润率。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1、积极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

(1)规范税制调整的程序规则,推进中国税制建设的阳光化进程。就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体的长远发展而言,建立社会经济生活运行秩序的“程序正义”原则,远较追求经济资源短期合理配置的“实体正义”原则重要得多。稳健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并不在于相机抉择式的需求管理与政策调节,而应是着重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规则。就税收政策与税制改革而言,则应体现为规范税制的变革与调整程序,将税收制度的开征、调整以及收入归属变更纳入立法监督机制的法治化轨道,以此推进中国税制建设的阳光化进程,从而稳定微观经济个体对于税制改革的理性预期。

(2)配合财政政策的转型,提升整体税制的公平与效率。世界性税制改革的经验表明,综合性的税制改革需要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持续性才可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中国财政政策从“积极”向“中性”的平稳过渡,恰恰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且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从而,可以使公共政策制定者,摆脱短期需求管理所要求的税收制度的局部频繁调整,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谋划提升中国整体税制的公平与效率。而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无疑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2、完善具有税收智囊功能的税务制度

所谓“税务”,指的是税务人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从各国实践来看,借助于税务咨询机构的外部智库,已成为各国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3、搭建案例库信息平台,丰富税务风险管理手段

比照中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实,无论是自身致力于税务风险防范的各类企业,还是提供涉税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在投入税务风险问题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上,总体规模均较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特点。在非规模经济条件下,涉税组织不可能根据各个税种和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预先设计不同的税收风险规避模块,只能处于“一事一议”的小生产状态,相应地,也就难以形成税务风险管理通用式模板,自然无法大幅降低税务风险管理成本。

三、结束语

总之,将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产生原因、防范和控制的措施要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实行并将两者有机地、综合地进行统筹分析,这样才能切实加强财务和税务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援成等著. 中国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范文2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集中反映,包含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及现金流风险等。现金作为企业新鲜的血液,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与企业财务问题息息相关。现金流不仅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可以充分识别企业隐形的财务风险,因此将现金流管理作为核心并细化资金预算安排,进而提高企业财务资源使用效率的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如何评价上市公司存在的风险,如何判断公司面临的财务危机程度,如何确保上市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上市公司相关管理者重视的问题。因此文章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选取北京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现金流风险及其带给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者制定决策具有指导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

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们就现金流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度量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些研究为本文奠定了基础,但前人研究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孟祥军(2012)通过阐述现金流管理研究了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王肇丹(2013)从企业三大活动角度出发提出企业应增加经营性现金流,提高资金获利能力,提高自身能力来规避财务风险。王丽(2015)主要关注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发挥的作用,侧重研究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研究了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所表达的财务情况。

另一部分研究通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从现金流的角度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预警进行研究。袁康来(2008)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为例,基于财务风险测控视角,从现金流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陈蕊(2011)探讨了如何从现金流角度识别财务风险,并以云南铜业为例,认为以现金流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应考虑外部环境。曹金臣(2013)选取沪深两市26家ST公司及配对公司,分析认为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可靠标准,其中经营性现金流量可以更充分识别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庞明,吴红梅(2015)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现金流指标体系,采用多元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三大石油公司。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改进研究设计:一是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流量结构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二是将行业与整体进行对比,区别现金流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三是将公司规模纳入考量范围。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数据全部来源于新浪财经网站及国泰安数据库。由于2008年实行税制改革,因此文章选定的时间范围为2008~2014年。本文的样本选择剔除了ST和ST*公司、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和主营业务收入为负的公司,共得到64家北京市上市公司。

(二)变量及模型设计

变量设计:第一,被解释变量。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集中体现,从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的角度可以划分为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和收入分配风险。因此选取的被解释变量必须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权益净利率指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指标充分考虑了筹资方式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企业经营能力、资本结构和财务决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该指标通过杜邦分解可以将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可以高度概括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庞明(2015)等人的研究中该指标也被用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变量,因此文章选取权益净利率作为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第二,解释变量。根据已有文献及文章所做改进,文章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流量结构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第三,控制变量。由于企业规模不同,将导致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具有误导性影响,因此文章为了减小误差,设置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文章涉及的各个变量详细如表1。

由于文章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文章就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容差检验,检验结果显示:X1、X2、X3、X4、X5、X7VIF值大于10,说明这几个变量存在严重的共线性,因此将该这些变量删除。剩余的解释变量再检验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将其作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

(三)提出假设

1.营运能力。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反映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状况,同时也可以衡量企业对经济资源运用效率的高低。对于以实体经济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来讲,营运能力越强,企业获得资金的能力越强,进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小,因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营运能力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2.发展能力。文章借鉴陈蕊(2011),王肇丹(2013),庞明,吴红梅(2015)等人的研究,从现金流量表角度构造发展能力指标。对于企业来讲,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正常运营及投融资的基础。上市公司是发展相对稳定的公司,因此企业财务风险较大的阶段则主要集中在投资融资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鉴于上述原因,文章作如下假设:

假设2:全部现金流量比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假设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假设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正向影响。

假设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正向影响。

3.现金流量结构。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之间具有不同的现金流量结构,为了各个上市公司之间具有可比性,文章从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来衡量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满足程度。一般来讲,现金流入量相对流出量越大,则企业具有充裕的资金应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文章作如下假设:

假设6:经营活动结构比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假设7:投资活动结构比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假设8:筹资活动结构比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4.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衡量了企业资产的大小,企业资产越多,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鉴于此,文章作如下假设:

假设9:企业规模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四)实证结果

1.全部行业实证分析。文章通过面板数据进行豪斯曼检验,得检验结果为×2=18.052,伴随概率=0.0346,所以文章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对北京市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资产周转率X6对于地产和公用事业具有负向影响,且该指标对地产行业的影响最大,资产周转率每提升一个单位,权益净利率将减少1.375个单位。现金流量比率X8就每个行业来讲对权益净利率具有正向影响,然而作为一个整体则具有负向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X9对工业、综合事业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投资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X10,X11只对地产行业具有正向影响,且该影响较大,符合地产行业特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结构比X12对权益净利率影响较小。投融资现金流入结构比X13,X14对工业、商业、地产、综合事业具有相反作用。企业资产规模按行业分类对综合事业的影响最小,可忽略不计,说明企业规模对大部分行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四、建议

通过对北京市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文章得出现金流对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且该作用应具体行业具体分析。因此文章针对前文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以此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一是加强资金周转能力,提高企业运营能力。上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资产周转率对北京市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具有负向影响,且资产周转率对商业,工业负向影响较大。这两个产业对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中国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强化内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制定资产购买及使用计划,以销定产,以销促产,扩大销售渠道,增加业务收入,避免资产闲置与过度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二是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合理扩大投资筹资活动规模。表2表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投资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增长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九个解释变量中,现金流量比率对每个行业的权益净利率具有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应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适当增加投融资规模。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首先,在遵循企业财务成本最小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延长应付账款的付款时间,充分利用现金浮游量,减少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其次,基于现金流视角提高公司经营管理,鼓励现金销售进而提高现金流入量。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投融资规模。首先,财务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在保证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寻找风险收益均衡的投资项目,增加投资收益;其次,提高财务人员素养,时刻关注国家优惠政策,低成本融资,提高融资流入量,减少流出量。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范文3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背景分析

根据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拥有一定的合理性。众所周知,这些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2010年,国内中小企业比重约为99%,吸纳的就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左右,其最终产品及服务价值占比也高达60%以上,所以说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它们的发展。尽管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一部分中小企业会发展为大型企业,然而占绝大多数的依旧是小企业。也正是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中小企业存在着不小的压力与挑战,考虑到其规模较小、管理水平有限、运营模式不健全、风控能力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更高一些。究其根源,主要是这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系统、不完善所致。因此,要想更加有效地保障企业管理效果、资金安全以及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推动企业迅速发展等,需要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及方式。

本文通过对目前杭州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有效的对策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调查问卷及访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阐释了当前财务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可行性方案等。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形式及类型分析――以杭州中小企业为例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手段

1.问卷调查

所谓调查问卷,指的是研究人员借助之前拟定好的提纲内容同被调查人员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形式。这一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首先,它能够省下大量的时间与人力、财力,仅仅通过邮件或者书面形式即可;其次,能够借助部分专业性的网络平台,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分析,有助于实施及分析;再次,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更易量化。因其书面化的特点,进行发问的流程及形式是不变的,可以借助像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还有,便于对问卷进行管理和调整,打破空间的束缚进行大范围调查,解决了传统纸质问卷的不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筛选数据的准确性。举例说明,由于杭州市范围内样本广布,具有很大的跨度,借助邮件问卷调查等方式除了能够减少对费用和人力的耗费,也能够打破调查空间的局限性,从而使得样本数据来源更广。如表1所示,该表是对杭州部分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员工频数及所占比重做出的问卷调查数据:

2.访谈法

所谓访谈,指的是调查人员借助和被调查者间的面对面交流形式,将预先准备的问题向被调查人员收集客观材料的一种口头交流形式。其优势包括:第一,具有普遍的运用,简便性很强;第二,适用的范围领域较广,收集到的信息更为可靠、完整;除此之外,它可以通过数据信息的自由交换,捕捉到更深层面上的一些内容,可以反映出更加可靠的想法。最关键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大幅度降低漏答、少答的情况。

(二)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具体分类

我们参照中小企业在资金链中的运作情况,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下列几个类型:

首先,筹资风险。这一风险指的是企业筹集资金出现困难的概率、筹资费用过多的可能性,再加上企业筹资无法满足预期收益而不能偿还资本成本的可能性。筹资风险是前一次资本循环产生的风险结果,尤其是上次循环的经营风险及利润分配风险对其的作用,而这也是资本价值经营财务风险的基本点。

其次,投资风险。其指的是中小企业投资人在投资环节所承受的风险,也就是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由于投资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投资收益与风险同在。因为在资金同收回资金两者间存在某些不可预知的现象,从而造成投资的预期收益用收回资金数目不一致,甚至收不到本金,进一步导致投资活动无法满足预期收益目标。

第三,经营风险。它指的是部分中小企业不能卖出产品并且收回垫资的概率,主要分为营销风险及收款信用风险,它也是资本价值经营财务风险的最终体现。

最后,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就是中小企业因利润获得以及分配对资本价值起到作用的概率。它概括反映出营业产品产出节点上的经营风险及资金支付风险,其作为下次资本循环垫支价值的重要资金来源,束缚着资本价值的规模。

三、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因素――以杭州中小企业为例

(一)筹资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

国内企业以杭州中小企业为代表,其财务风险出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筹资。杭州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较大,其通常依靠内源性的融资,所以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途径不多,筹资费用较高。即便在直接融资方面,政府已经颁布了有关方针来促进杭州中小企业的上市融资,然而目前的上市管理体制影响了绝大多数杭州中小企业争取到股票上市的可能。由于杭州中小企业的资金状况、信誉等因素均很难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因此,杭州中小企业想要取得外部资金,就必须进行担保业务,或进行资产抵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外部融资风险。也正是如此,这部分企业就必须从民间渠道来获得筹款,然而这些渠道不仅较为分散,利息也远远高于银行,最终造成了杭州市小企业筹资费用高于大型企业。另外,杭州中小企业的融资呈现出规模不大、频次高及对短期借款依赖性高等特点,这一切均提高了杭州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

本文以我国的杭州市为例,将中小企业投资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成因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杭州市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具有很低的投资比重,因其资金有限,外源性融资大多数属于短期借款,能拥有大量、长期闲置资金投入其他公司股权及债权的企业并不多,但是经济的灵活性对资金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和大型企业进行比较,这些中小企业的金融负债率更高,自有资金比重小;短期金融负债占比很高,长期投资率不高。

其次,因杭州市中小企业一般比较缺乏系统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其在开展投资活动之前,缺少对市场的充分调研和预测,加上人员的限制,无法开展更细致的投资预算。因此,这也大大增加了杭州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经营环节导致的财务风险

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深入分析,作者认为当前杭州中小企业由于经营造成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其缺乏有效、合理的资金使用规划,所以财务风险容易导致企业巨大的损失。此外,其负债比重大,加上财务风险的不稳定性高,对企业未来经营及财务的影响重大。其次,杭州中小企业对日常现金收支缺少严格有效的管理,造成资金浪费、流失严重,流动性资产的周转效率低、灵活性差,流动负债到期无法偿还等,出现棘手的三角债务问题。另外,杭州中小企业不合理的资源、人力配置,产品 质检体系不够健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们的财务风险。

(四)收益分配环节导致的财务风险

杭州中小企业各内部机构间、企业同上级企业间,在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利润分派等环节出现了职权不明确、管理不善的状况,从而导致资金利用率不高,安全系数低的情况。资产负债率的持续不下造成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偿还水平不高,引起了更大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以杭州中小企业为例

(一)对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为了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杭州中小企业在开展筹资活动前需要遵循如下准则:一,稳定性,也就是企业借入的钱需要长期、稳定,由于借入资金到期需要还本付息,若到期偿还时,资金未能及时收回,便无法按期偿还,影响企业的信誉度。例如,杭州中小企业在借款期限方面应当尽量延长一些,时间的安排上需留有一定的余地等。二,适度性。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筹集到的资金必须满足企业对资金的实际需求,具体包括筹资的金额、时机、周期及途径。三,低费用,就是指最好选取最低费用的筹资途径及类型。除此之外,企业应当拓展筹资渠道,转变筹资理念,优化资本结构。例如,我国杭州的中小企业可以适当使用发行股票、租赁等手段进行筹资,拓宽筹资的渠道;同时也可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获得财政支持,借用国际资金等,也可以适时地引入新投资方,增加自有资本的规模,从而提升防范财务风险的水平。

(二)投资风险的管控措施

对于杭州中小企业来讲,投资活动最关键的就是资金的安全性、可收回性及盈利性。最普遍的企业投资手段包括固定资产、证券、房地产、无形资产等投资。所以,杭州中小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项目决策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利用事中控制的风控理念,全面考虑投资组合方式,考虑投资项目间的关联性,降低非系统风险。企业应当更加科学地估计投资收益,增强各种方案的可靠性;充分协调经营同筹资间的关系,同时加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强化对投资环节的预算、决策、规划等工作,从而有效预防投资风险,保障财务安全。

(三)经营风险的预防

目前,杭州市中小企业的现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漏洞,因此,必须借助更多更先进的现代结算工具及方法减少现金的往来,强化内控机制,保障内部资金的安全,避免费用开支的任意性。同时,进一步增强杭州中小企业资产及负债运营中的风险控制水平。

(四)收益分配方面的风险控制策略

为了更好地管理收益分配不均导致的相关风险,杭州中小企业应当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考虑。举例说明,利润的分派必须依据国家法律规定执行,通常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超过用税前利润抵补期限的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提取公益金;(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此外,杭州各中小企业还应当以收抵支,保持稳定的分红比例,充分考虑管理层及基层员工的利益。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范文4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内涵;表现;必要性;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069-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受企业经营复杂化和企业信息多元化的影响,各类经营风险相继出现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其中,企业财务风险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获得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产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进行各项财务活动时遇到的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的产生会使得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所获得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造成企业承受经济损失或失去更大的收益。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财务风险问题也无处不在。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面对的一个必然的现实问题。因此,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问题,企业管理者只能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来尽可能地使风险降到最低,而不可能使其完全消除。因此,在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分析使得不同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研究出对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从而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财务管理活动存在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可能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在利润分配、筹措资金和长短期投资等各个财务工作中都有可能产生风险。根据企业财务工作内容的不同,将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类,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筹措资金风险

企业筹措资金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和宏观经济变化所造成的,给企业的财务成果造成了不确定性。企业筹措资金风险的类型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其中,利率风险的形成来源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的筹措资金的变动,再融资风险表现在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发生变动时,导致企业产生再次融资的不确定性和自身筹资结构不合理造成再次融资困难的状况。财务杠杆效应是受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的影响而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的不确定。汇率风险是受汇率变动影响而产生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而购买力风险则是币值变动给筹措资金带来的影响。

(二)企业投资风险

企业在进行投资后,往往会由于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而造成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从而引发企业投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主要通过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股权问题的标准来进行区分。其中,证券投资又包括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方式。债券投资的风险只涉及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情况的风险,而股票投资是一种风险共担的投资方式,其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方面。

(三)企业经营风险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产品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均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资金运转迟滞,很容易产生价值变动,从而发生经营风险。这类风险主要表现为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和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方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市场供应商变动造成的材料供应不足以及信用条件和付款方式变动而造成的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不符等因素将会造成采购风险。信息、能源、技术和人员变动将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同时受库存不足而导致的停工待料和销售滞迟等因素将会造成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是产品销售受到阻碍的状况,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增大的情形以及时间回收期与预定回收期偏离的现象。

三、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影响因素

受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影响因素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从总体上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务活动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不适应

社会经济环境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背景基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环境的整体形势、行业前景、国家政策制度以及国际经济和金融状态都制约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进行。除此之外,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动和改革带来的难以预见的影响也同样制约着企业发展,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相当薄弱,财务分析的实施存在困难,管理理念仍只停留在企业财务相关的账务问题的处理上。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依旧采取传统陈旧的模式,缺乏创新性,无法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不能有效组织实施具体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处理,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更加严峻。

(二)企业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理念的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控制理念是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并不能通过具体措施将其进行彻底处理,因此,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存在财务风险。就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受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经济模式的影响十分深刻,而对于企业内部应采取措施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理念却认识不足,管理意识十分淡薄,从而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表现出了诸多的管理漏洞。在个别企业中,由于管理者缺乏对资金结构的科学规划,片面地认为现金流控制就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全部内容,使得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制约了财务风险控制的顺利有效进行。

(三)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均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在企业资金机构的构建过程中,要对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充分考虑二者的关系,设计好相互比例,以保证企业资金在生产经营中的正常周转。但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决策往往会发生失误状况,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资金机结构严重不合理,从而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制约着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策略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财务活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存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客观存在性的特点,企业一旦存在财务活动就必然会带来财务风险,要想对其进行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管理,使得风险程度最小化是企业现代经营管理体制研究改革的关键。本文针对如何进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

(一)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必须对企业活动做出严格的规范,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做出细致的分析研究,面对复杂的情况能够进行迅速、准确的处理。因此,企业要制定多种多样的应变措施以满足突发状况的特殊需求,同时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从根本上避免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财务风险状况的发生。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资金结构体系

科学合理的资金结构体系是保证企业各项财务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要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就必须结合企业的不同情况特点制定适当的资金结构,设计合理的资金比例,按照经济环境的不同控制企业负债情况,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

(三)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准确性,要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对会计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根本保障,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人才素质决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得以科学、合理、有效进行的核心。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状况的处理能力,保证企业财务风险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理。

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管理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内容。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风险与效益共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势在必行。因此,企业经营和管理者必须在结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从而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白彦婷,王东生.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风险管理[J].市场论坛,2005,(12).

[2] 刘汶德. 企业财务分析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时代经贸,2008,(5).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范文5

【关键词】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财务预警机制

1 风险概念的阶段性发展

国外对风险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95年,Haynes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世界上第一个对风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学者威雷特,1901年他在其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给风险下了这样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对风险的涵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风险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他指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风险和未来风险都可以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计量和测定。

研究风险的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的学术视角,给出了风险的内涵。由于概念具有本质性的特点,清晰阐释概念是对风险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导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理论特征归纳为五点: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复杂性;风险的动态性;风险的可度量性。

2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2.1财务风险的内涵

学术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两种认识:一是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二是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本文将前一种观点称为广义财务风险,将后一种观点称为狭义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认为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财务活动成果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这种偏离一般是指财务活动成果的减少,带来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降低。

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引起的,风险的中心在于货币资金的运动,这种运动以货币资金为起点,也以货币资金为终点。

2.2财务风险的分类

依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对财务风险进行不同分类。按照财务风险的可控程度,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按照能否通过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状态,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照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但通常上人们按其成因及性质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五类。根据上述分类标准,本人更认同将财务风险按成因及性质进行划分。

3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3.1财务风险识别

叶冬梅(2006)提出财务风险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贺妍(2008)认为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风险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设定优先次序,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

3.2财务风险的控制

3.2.1确定风险反映态度。确定风险反应态度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木,提高风险管理效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风险的控制力度也就不同。

3.2.2风险预防方法选择。回避风险法:综合评价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选择风险最低的方案;降低风险法:努力通过措施使其降低;分散风险法:通过联营,多种经营及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来分散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转嫁风险法:通过某种手段,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承担。

3.2.3风险处理措施选择。风险成本摊入:企业可将一部分风险损失事先以成本加价的形式摊入成本,将风险自行消化;建立风险基金: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很大而损失有限的风险,有计划地提取一定数量且独立于企业运营资金之外的货币资金,防止风险发生对企业正常运营资金的影响,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2.4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初始财务指标的确定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相关明细表和在此基础得出的各类财务比率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如图1所示):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按照普遍性、相关性、可比性、动态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借鉴前人的经验,选取了四大类中的20个指标作为初始财务指标。

图1 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初始指标4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4.1研究不足

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也缺乏对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1)鉴于研究财务风险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专业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各异,使得该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2)研究的内容大多以浅层次的描述和分析为主,缺乏更深入的对财务风险内部综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缺乏对多层次财务风险的特殊性进行深度探讨,致使财务风险差异性很难得到准确划分。

4.2未来展望

纵览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未来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对财务风险开展研究:(1)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视角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可以从现代企业价值链管理与金融管理的新视角来做新的理论发展研究;(2)从主要以规范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向实证研究方法转变;(3)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衡量和指标的确定应采用动态和系统方法相结合,运用动态的视角观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茜.外资企业WCDP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许焕升.风险管理的方法工具[J].管理视角,2008,(4):48-49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范文6

关键词: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 风险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存在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面:

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的理财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不确定性,包括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它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和条件,同时又会对企业的经营提出挑战。

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1)风险意识淡薄,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2)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市场、资源等环境。这些因素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在机构设置、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3)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的直接表现就是资金的变现能力降低。如果企业不能以适当的价格变换资产或不能以低于收益率的成本随时获取所需资金,必然引发资产流动性风险,产生财务风险。(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复杂性,企业的财务活动涉及很多方面,如企业筹资中的自有资金与借款的比例问题外,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企业利润分配中的比例问题、企业投资中的多元化投资问题及应收账款管理等问题。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随着企业的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风险指数也随着提高。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企业,自身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和趋势,抓住对企业有发展的机会,尽最大努力避开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处于一个多变的环境之中,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企业的市场状况、银行信用和利率政策的改变、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也没有建立必须的风险准备基金,很可能由于不能适应导致财务危机情况。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要想发展,要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保持适度的财务风险意识,同时关注和跟踪经济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及时有效的调整起经营战略和财务方针以达到预防财务危机发生的目的。

2.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强调在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系统全面的识别、分析与测试财务风险,采取科学的方法防范与控制财务分析,并对管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作为管理层,必须关注一些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独立董事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和岗位责任制

公司法人内部治理结构实质上是一种委托――合约,这一相互制衡的组织结构,侧重于监督与制衡,而忽视了激励合约,由于公司的动力源于公司各利益主体在公司统一目标下实现自身利益主体之间合作中产生的外在性内部化,这就要求必须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配合。激励机制是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作的动力,其核心是如何设计有效的薪酬制度,促使高层管理者最大限度的为股东利益工作和减缓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只建立相关的制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来执行。才能有效的降低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公司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对公司控制能力就越强,治理结构的作用就越有限;股权越分散,治理结构的作用就越有效。健全岗位责任制既是防范和控制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效手段。激励与责任相结合,能提高主动积极性。

4.强化企业内审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通过强化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改善会计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企业内外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控制系统所实施的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会计控制系统的措施与对策,并将审计结果向企业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当局汇报。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前提下建立财务信息、网络,可以保证及时获得数量多、质量优的财务信息,为正确进行企业各项财务决策和风险识别创造条件。

5.保持合理负债比率

5.1合理选择筹资渠道,保持适度的债务比率,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企业的负债比率必须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匹配。企业中,只有作为所有者权益的那一部分资产才是偿债的来源,因此,举债规模应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相适就,一般不应该超过净资产的数额。企业盈利能力越强,效益越高,负债能带来更好的效益,还款一般也有保证,因此可适当加大负债比率。当企业的现金流有保证,企业就可以承受较高负债比率。企业要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企业的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依据行业特点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保持适当的负债比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筹集资金的时间和数量,使筹资时间、资金的投放运用紧密衔接,及时调度,降低空闲资金占用额,避免由于资金不落实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筹资风险。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实现盈利产品的规模效应,努力降低资金占用,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合理配置库存结构,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增加企业赢利。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宜低于1:1,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

5.2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筹资风险的防范能力

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是企业筹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筹资规模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筹资期限,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的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降低负债利息率。通过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筹资效率等途径来提高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能力。

6.加强资金的流动性,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关注资金的流动性。对于现金流动性管理企业可以根据资金负债的期限结构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通过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金流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资产的风险上。要降低资产的风险,就必须增强其流动性,而资产的流动性强又意味着收益性下降。企业的偿债风险大小,取决于企业的资本风险大小。资本结构合理是优化财务结构的重要条件。保守的结构,流动资本由短期债务资本和长期资本来保证,财务风险相对小些。冒险的结构,短期债务资本作为全部流动资本和部分长期资本的来源,风险大,资金成本较低。

7.采取反担保规避担保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反担保措施来回避财务风险,反担保是指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同时,又反过来要求债务人对自己提供担保的行为,是为担保人提供的担保。反担保属于间接担保,并非直接担保主债务,而是对担保人所负的债务担保进行担保,反担保之债务除因一般担保消灭原因而消灭外,当债务和担保债务同时消灭或其中之一消灭,反担保也随之消灭。当借款企业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承担连带责任。企业可以采取企业保证反担保,存单质押反担保等多种形式。作为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加强风险担保内部管理,确保不同岗位之间的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和监督,建立担保业务岗位责任制,并进行严格考核,将其与责任人的相关利益直接挂钩。

8.建立实时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客观、高效地对正在实施的决策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行动。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实时的风险评估体系,必要时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着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此应该在危机发生前发出预警提示,督促企业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在企业中是客观存在的,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作为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采取适合企业规模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使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浩、郭丽红,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分析.财会月刊2004.6

[2]谢科范.企业风险防范和控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3]纪根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四川会计,2001(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