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资源的再生性

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文1

    通过有效的存储、再生性保护,实现书画艺术文献的合理利用。1.再生性保护基于古籍文献的重要性,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如从2002年起,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和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相继实行,这两项国家重要的文化工程将分别从“再生性”和“原生性”两方面对古籍进行保护。所谓“再生”,实际上是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技术,将古籍文献加以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古籍文献是可以“再生”的。抗战书画艺术作品的再生性保护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纸张载体上的文献内容复制或记录到其他载体上,以达到长期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历史文献的目的。再生性保护的最大特点是将原有文献资料上的内容转移到数字化的载体上,即使原件毁灭了,其记载的内容仍可通过其他载体形式保存下来。再生性保护的另一个特点是其载体的体积小,记录密度高,这样既节省大量的保存空间,又方便于查找、传递和使用。因此,笔者认为,“再生性保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保护方式。艺术作品的图片数据库可提供给社会公益,为艺术类的学习、创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强调艺术作品文献资源再生利用。要想很好地解决珍贵艺术作品“藏与用的矛盾”问题,“再生性保护”可以视为最优的解决方案。2.有效存储开发实用的基于web2.0的图片管理系统。系统按需求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将分散的图像素材分门别类存储于数据库之中,并自动、高效、准确地管理庞大的图片资源,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3.合理利用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建设成为图文并茂,易于查询的专题文献数据库,读者很方便地浏览、阅读、查询到抗战时期重庆书画艺术作品的信息,实现珍贵艺术作品图片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可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对现代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研究都具积极的作用。

    系统框架设计本项目系统框架设计将数据库分为三个子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文献查询系统和文献处理系统,在各个子系统中管理员可以对相应内容进行管理。(1)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包括对数据库内各个模块(中国重庆抗战书画图片新闻、相关研究论着及学术论文等)内容的添加、删除、修改。(2)文献查询用户可通过主题索引、分类索引、作者索引三种途径来查询所需要的图片。用户只需在相应的索引页面中输入图片的名字、图片的作者、图片的类别,系统即可从数据库中查找出与检索条件相符合的图片信息。(3)文献处理本数据库含有大量图片,将书画艺术作品原件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数码设备收集整理后上传至系统中。用户可以将检索到的图片进行放映、打印。系统管理员可对上传后的图片进行编辑、添加最新图片、完善图片信息、改变图片的大小等。本数据库建设中加入了部分有关对抗战时期重庆书画艺术研究的学术研究成果的记录,收录有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年谱、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美术家及其文选、学术论文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研究学习中作为参考。管理员可上传或修改该课题最新学术论文及学术论着,保证数据库信息的不定期更新等操作。让读者在了解抗战书画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从文献的角度了解现代的研究成果。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应用设有两个主要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1)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员通过登录至管理页面可以对数据库内公告、资料、图片进行相应的操作。(2)用户管理:包含管理员、游客、注册用户三类角色。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可以进行注册、修改密码、修改用户资料、密码找回等操作。

    管理员可以对注册用户进行筛查,必要时可以删除已注册用户。1.概述本库采用的MySQL技术构架搭建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专题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对文献进行合理的存储,更重要的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以利于提供优质的资源共享服务。2.资源数字化:为保证图像高清晰度,图像以600dpi精度对图像进行数字化扫描加工。(1)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与建库策略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是把非结构化数据建立数据模型的过程,对数据库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数据特点、数据量、查询对象、各字段及属性的设计。本系统在对其内容进行描述时依据教学信息资源的相关信息点,建库字段包括有:绘画、篆刻、题跋、书法等。在建库策略中引入了TRS的B+树索引和倒排索引,这两种类型的索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从而使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键值的插入、溢出、删除、查询速度和空间使用率等问题。(2)数据库的创建第一步:通过MySQL工具的创建数据库向导输入数据库名、信息说明等信息。第二步:设置数据库的别名列表、使用语言、存放路径、存放位置、建库词典和索引标志等属性。第三步:设计数据库的字段结构及各字段的具体属性等。第四步:数据的筛选、格式规范化等。(3)数据的识别、标引、入库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批量或单个将图片资源按分类存入数据库中,在录入时要对图片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图片资源库中的数据的精确性。针对采集来的相关资源,专业人员根据系统要求,先分别进行数据规范化和资源整合,再按照库结构与建库策略规定的格式分别直接导入至MySQL数据库。由于中国重庆抗战美术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主要为图片数据库,因此设计师将数据源为数据库图像着录标引的内容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作品类别。(4)数据库更新、维护在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建成后,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对数据库的日常维护、管理、系统安全性管理、图片资料的备份等工作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须建立一个长期的机制,及时更新、维护数据库,使该数据库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再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设成为图文并茂、易于查询的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专题数据库,为艺术教育、艺术创作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促进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文献的进一步交流和传播,实现艺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抗战文化提供参考资料。然而,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的建设只是实现抗战艺术文献网络共享的第一步,在今后仍需拓展文献服务的新思维,为艺术文献资源的传播和充分利用创造新途径、拓展新方式。

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文2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理;福斯特曼模型;哈特曼模型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29204

1森林资源及其特点

1.1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1]。森林资源是包括林区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在内的一个生物生态系统,即陆地生态系统内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群落,包括林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微生物群体[2]。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它的更新不仅靠自身的繁殖能力,同时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应该遵循永续利用的原则,加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物质内涵以森林为主(包括林地、林木、林区内野生动植物),森林是以林木为主体的生物生态系统。森林有再生性,森林资源的再生性是由森林的再生性决定的,森林资源的再生规律也就取决于森林的再生规律。认识森林资源的再生性及其再生规律,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1.2森林资源的特点

系统地认识森林资源的特征,是研究森林资源理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理论基础。总体而言,森林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3]。首先,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森林资源与石油、煤矿、天然气以及其他矿藏资源不同,它是具有生命的资源,通过森林资源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物质运动、能量转换以及生物种族的繁衍使得森林资源物种不断更新、生物多样性不断发展、森林资源面积不断扩大,其质量不断提高。其次,森林资源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在森林资源内部,森林生物资源之间、森林土地资源之间、森林环境资源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形成完整的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森林资源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森林效益具体指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总量储备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此外,森林还具有分布范围广、生产能力强以及具有稳定性等特点。

1.3森林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且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的质量,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4]。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3个大方面[5~7]:第一,森林资源作为原材料物质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森林为人类提供居住条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同时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木材,木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建筑原料。森林还为人类社会提供薪材和各种林副产品。第二,森林具有环境生态效益。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声等作用。第三,森林具有社会功能。森林蕴育着许多自然奇观和丰富多彩的珍惜动植物资源,使得森林旅游业蓬勃兴起。森林中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森林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它对动植物基因的自然选择和动态储存功能是任何实验室都无法比拟的,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人类进行遗传基因及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可以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森林社会功能还具有森林文化功能。

2森林资源采伐相关模型

森林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而且一定树龄以下的树木没有商业价值,因而树龄对木材商业价值的影响比较大。树木及商业性木材的年生长速度起初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长,到了一定树龄后,树木停止生长,森林变成成熟林,其商业价值达到最高点。在某一树龄范围内,这种成熟林状态会维持,但超过一定树龄以后,树木开始腐烂,其商业价值最后下降为0。森林砍伐有两种方式:皆伐和择伐。皆伐是把某一块林地的树木全部砍光,而择伐是在某一块林地上有选择地砍伐某些树龄的树木。皆伐后,可以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造林,恢复某一小块林地上的森林植被。因此,某一小块林地上的立木将经历反复的生长―砍伐过程。换句话说,森林资源利用存在着多次性砍伐,即轮伐现象,因而森林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考虑森林的最优轮伐期。目前,确定森林最优轮伐期的模型主要有福斯特曼模型和哈特曼模型[8~12]。

应该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税费都会对最优轮伐年限产生影响。如果税费按年定额征收,或者对林区所有者征收所得税,则它不会对最优轮伐年限产生任何影响。只有在每次砍伐时一次性征收定额税费,才会使得最优轮伐周期延长。

参考文献:

[1]高岚.林业经济管理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8~30.

[2]邱俊齐.林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2~25.

[3]张三焕,苗发胜,廉仁律,等.图们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持续利用与保持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1999,25(1):64~69.

[4]沈国舫.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20.

[5] Harold Hotelling.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1,39(2):137~175.

[6]程平.浅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林业建设,2005(1):20~24.

[7]郭淑红.中非林业合作现状、基础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05(6):53~56.

[8]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8~147.

[9]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资源基础及可持续性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6(1):20~24.

[10]胡光.重点国有林区人工用材林建设的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6(1):18~19.

[11]胡孙跃,杨凌云,陈桂华.循环经济与木材资源的循环利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24(4):32~34.

[12]熊满珍,鲍甫成,段新芳.循环经济与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仁[J].木材工业,2007,21(2):19~22.

[13]朱建军,王晓华,李秀芬.中国的木材资源的利用与“零排放”[J].上海环境科学,2005,24(2):66~6.

[14]Suresh P S, Gerald L T.Optimal control theory[M].Martinus:Nijhoff Publishing, 1981:187~197.

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文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在2004年开始实施中部崛起计划以来(中部崛起是指促进中国中部经济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共同崛起的一项中国中央政策,2004年3月5日首先由总理提出),安徽省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但是,安徽省在以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几个重大问题。

1.1人口基数庞大以及增长率过快,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的总人口数(户籍人口)已从2000年的6245万迅速增至现在的6800多万人,十年共增加616.7万人,增长了9.9%,年平均增长达0.95%。人口问题不仅表现在增速迅猛,而且还表现在基数庞大,根据第五、六两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的人口规模都跃居全国前十位,是人口大省。一方面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和掠夺,同时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造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迅速减少以及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一些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基数的庞大且增速不断加快,致使人均GDP下降,人们用于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总量降低,人们消费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2012年安徽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7212.05亿元,位于全国第十四位,但是人均GDP只有28792元,位于全国第二十六位,仅高于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而东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如江苏省、浙江省,人均GDP已分别达到了68347元和63266元。同时就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的GDP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与东部经济较好省份相比第三产业比重不足,其中第二产业中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粗加工、低技术”比重较大。所以就目前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其形势不容乐观。

1.2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安徽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3.9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5%。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的人口总量(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46%,平均人口密度为495人/平方公里,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39人/平方公里相比,安徽省表现出了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短缺等特征。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全省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很低,2008年人均耕地为1.40亩,人均淡水资源为1100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7立方米,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就分布情况来看,耕地面积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地区,而淡水资源多分布在皖南山地、丘陵地带,由于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致使北方平原农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不仅与耕地产生了矛盾,同时与人口的分布也产生了矛盾,如淮北平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8%,地表水资源仅占全省总量的12.5%,皖南山区人口占9.8%,而地表水资源却占40.6%,人均拥有地表水量淮北与皖南山区相差13.5倍。因此,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情况下,人均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突显的矛盾更加加剧。

2安徽省发展中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作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推力作用。但是人口作为自身因素也会产生一些列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当今国际通用标准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一个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如果该比重达到7%,就称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类型为老年型人口。2010年安徽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比重为10.18%,比重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8.87%,同时比2000年增长了2.73%,比1990年增长了4.77%,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由此可见安徽省不仅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加上医学的突飞猛进,人们的寿命不断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是各国必然面临的问题。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安徽省的人口出生率大减,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安徽省0-14岁少儿人口仅为17.98%,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7.54%,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10.41%。由此可以看出,0-14岁少儿人口比例在不断下降,并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5%左右的通常比例,出生率的大大降低长时间势必会造成人口老龄化比重加大。同时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赡养比不断上升,使得安徽省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目前安徽省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比较狭窄,一般多集中在城镇地区,广大的农村地区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养老,而且安徽省又是农业大省,农村的人口比重占到了72.5%(2011年),庞大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大社保的投入必然要相应增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负担加重。

2.2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一个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口出生性别比值在103-107为正常范围,即每出生100个女婴,则应出生男婴数量要比女婴多3-7个。

2.2.1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上升根据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升高趋势,而且出生人口性别比比值要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增长迅速,尤其在1990年至2000年这十年间增长趋势最为显著,其形势不容乐观。

2.2.2城乡人口出生性别比差异大安徽省的出生性别比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安徽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自1982年以来,城镇和农村性别比均高于107,偏离了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且农村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城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城镇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6.24,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36.88,均达到了历年来的峰值,并且,城乡间出生性别比的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2.2.3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而攀升安徽省的出生性别比存在着明显的孩次差异,一般情况下,第一孩的出生性别比都在正常范围内,但随着孩次越高出生性别比偏高程度就会越严重。如2010年出生人口中,第一孩的出生性别比为113.01,已经偏高;第二孩的出生性别比迅速升高到168.32,严重偏高;第三孩及以上孩次均超过245以上。安徽省出生性别比失衡主要原因有:

(1)受传统文化因素影响。中国自母系氏族社会开始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时,女性地位出现不断的下降,而男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这些社会中的家族体系导致了强烈的男孩偏好和随之而来对女孩的歧视。时至至今,男性被认为“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文化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尤其在很多农村地区形成“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一些传统观念。

(2)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家庭的计划生育计划相矛盾。安徽省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规定具有城镇户口的夫妻只能生一胎,具有农村户口的夫妻在第一胎生育女孩的情况下允许生二胎。因此,很多育龄妇女在怀孕期间通过B超等科技手段来鉴定婴儿性别,使生育选择性别有了可能性,从而将会导致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尤其在二孩上。

2.3人口素质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合理人口素质是反映人口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的范畴,一般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现在所说的人口素质大多是通过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体现出来,而衡量一人的文化素质主要是通过受教育年限以及文化程度来体现。根据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人口素质整体提高,总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98.5万人,占总人口的6.67%,比2000年提高了4.43%;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为641.0万人,比2000年提高了3.08%;具有小学程度人口为1662.9万人,比2000年下降了9.48%。但是在与东部一些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的人口素质存在普遍偏低。同时,在总人口素质提高的同时,从人口素质分布地域方面看,高素质的人口一般多集中在城市地区,而地域广阔的农村地区人口素质偏低,人才优势多集中在城市地区,人才分布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广大的农村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同时农村人口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对资源掠夺式的经营,导致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一些环境问题,将严重制约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

2.4劳动力年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就业压力增加,压迫经济发展劳动力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安徽省劳动力年龄人口增长快于其他年龄段人口的增长。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虽然总人口(户籍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总人口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增加。2010年安徽省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4275万人,比2000年增加近250万人(2000年为4012万人),年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24.2万人。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且基数庞大势必会增加就业的压力,根据资料显示,一方面安徽省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3.7%,失业率持续攀升,另一方面由于安徽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庞大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出现在农村,且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转型。如果能使这些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将会相应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不能就会增加社会负担拖累经济发展并且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劳动力年龄人口快速增长且基数庞大的情况下,能否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振兴安徽经济的关键。

3解决安徽省人口问题的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人口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困扰安徽省当前以及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决人口问题,要结合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与与经济、政治、资源、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综合措施、正确引导才能解决人口问题,才能为振兴安徽经济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3.1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就业问题随着中部崛起计划的实施,安徽省的发展对人口素质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低素质的劳动力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要不断提高安徽省的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人口素质分布不合理问题。所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必须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以及师资力量的投入,尤其是一些贫穷落后偏远山区,改善其教育环境,要让更多的人有学上,能享受到教育资源,同时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到农村以及一些偏远山区从事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的正式教育以及教师正确引导来改变人口素质低下的情况。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要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失业人口的再就业技能培训,确保其具有专业岗位技能。同时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降低中小企业发展的门槛,从而能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人口的产业结构分布状况,促进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努力把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到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对于解决高素质人才(尤其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自主创业,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同时对于高校毕业生要摆正心态,鼓励其到西部、农村等基层去工作,丰富基层领域,解决基层所需。再次,要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防止人才流失。只有这样,安徽省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才能形成永久效益。

3.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且发展迅速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基础上,即所谓“未富先老”。因此,首先努力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尽量减小城乡差距。建立覆盖全省的、包括广大农村老年人口在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保障的公平、平等不仅要在社会保障项目中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中体现,也要在社会保障的其他项目中,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项目中体现;其次,要发挥政府在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监督等环节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长久的制度安排,并且财政就要由现在的半到位发展为真正全面到位,确保养老保险制度落到实处,从而使养老保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再次,要从现有的现收现付制度下逐步过度到基金积累制的体制下(养老保险的市场化),要借助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如进一步发展企业年金计划以及奖励个人养老储蓄。

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文4

关键词:外部性;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34-02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主体的经济活动对没有参与该活动的其他主体带来的影响[1]。外部性又可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该主体的经济活动给另外主体带来了收益,而自己无法得到补偿。负外部性则恰恰相反。外部性的首次明确提出是在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920 年的著作《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在该书中,庇古认为,外部性的实质是边际个人成本(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收益)不一致所造成的。边际个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会带来负的外部性,边际个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则会带来正的外部性。布坎南的定义则更为简练,他认为,外部性就是指某个人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别人的行为[2]。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社会产量会偏离最优产量,最终会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效率标准。据此,为了避免外部性,庇古提出对自然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等外部性较强的行为,政府应进行干涉:对负外部征税,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对正外部进行补贴,以提高其产量。

自然文化遗产是指在自然演进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一些古迹、古建筑、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公约》, 承认遗产的独特价值,并承诺将为全人类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遗产资源。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遗产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人文风貌,成为众多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遗产的开发保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方面,遗产作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其可持续开发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不仅对遗产当地人有益,还对全体社会公民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遗产的过度开发则会破坏遗产资源,带来严重的负外部性,不仅会损害遗产当地人的利益,还将对全社会造成损失。实践中,我国遗产旅游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遗产过度开发、破坏开发等现象。有观点认为,遗产资源具有独特性、不可再生性,为了避免遗产开发带来的负外部性,政府应该加强遗产的保护工作,保证遗产的正外部性。在政府财政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应停止遗产的开发,为全社会保存好珍贵的遗产资源。

二、自然文化遗产的特性

1.独特性

遗产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千百万年的地质运动及人类漫长历史长河中文明的积淀,因此,其分布具有一种天然的分散性,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如西北的大漠、江浙的水乡、的雪山等。因此,这些遗产资源作为地理标志,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处遗产资源,正是遗产资源的独特性使其对旅游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使他们宁愿跋涉千山万水来景区参观游览。

2.不可再生性

遗产的不可再生性,主要是指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就会从地球上消失,不复存在。换言之,遗产是无法通过人类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加以恢复的。这一点是从遗产的概念中得出的逻辑结论,因为遗产是在非人力干预的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任何企图以人力恢复已遭破坏的遗产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行的。例如,现在我国各地建造的各种仿古建筑,虽然在形式上与已毁坏的原物相似,但其蕴涵的“特殊价值”已不复存在。

3.自然文化遗产的功能

(1)教育功能

遗产既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又具有与广泛事物的丰富联系;既具有外形的可视性,又具有内涵的可感知性。这些特点使遗产成为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综合体,其中很多成为文化符号或民族的精神象征。因此,遗产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教育资源。遗产教育包含两个层面,即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遗产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是一种社会教育;它与书本教育不同,是一种实物教育;它与一般单一定向的教育不同,是一种综合教育。遗产教育的领域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它的服务对象涵盖整个社会,包括各种职业背景、知识水平、年龄层次。它实施教育的方式是观赏性的,既可与愉悦的休闲活动相结合,也可与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性活动相结合。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各国政府,均将教育列为对遗产的基本功能需求。

(2)政治功能

遗产的政治功能是遗产教育功能的一个延伸结果。由于遗产凝聚着与其所在地区、社会和族群的历史、自然环境、精神联系,因此,它既可代表一种社会规范的传承,又可代表一种政治与意识形态延续的合法性。遗产能激发人们的乡土意识、家国意识,一些被视为“圣山”、“圣地”的遗产,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符号或文化政治符号。国际上,不仅将遗产视为一个社区、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同时,也从政治上视为“国家象征”和“民族象征”。历史上在国家的分裂与统一中,遗产的政治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欧盟在处理自身的经济政治整合和过渡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南―北差距、全球环境变化等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挑战时,深刻意识到,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不仅需要首脑会议,需要共同条约和法律,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欧洲公众共同的情感基础。这一情感基础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欧洲遗产的再认识。这就需要对欧洲遗产所蕴涵的意义进行重新诠释,以“地方身份”代替“国家身份”,建设与新欧洲相适应的“新遗产”,重绘欧洲大陆新的人文精神地图,从而实现欧洲的统一与联合[3]。

(3)经济功能

所谓遗产的经济功能,并不是指为了遗产的保护而开拓新的资金来源,而是指利用遗产向全社会提供各种文化消费服务。这不仅可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更好地履行遗产保护历史使命,同时还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遗产经济功能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一词包含着商业和赢利性质,这一提法曾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议。但随着人们对遗产教育功能与政治功能的认识,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以遗产展示为中心内容的遗产经济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遗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独特的经济资产已毫无争议。当代遗产开发经营的核心内容便是以遗产为目的地的“遗产旅游”。

三、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辨析

由遗产的特性及功能可知遗产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即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便面临着经济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具体到遗产资源也就是:开发不开发?如何开发?为谁开发?

1.开不开发

遗产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人们面临着单纯保护和在保护中开发两种行为选择。有观点将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截然分开,将“开发”与“利用”排除在“保护”之外,从而引发“保护与开发相对立”的潜意识。我们认为这样的“保护”观念是不全面的,遗产应在保护其独特价值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一方面,遗产资源的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告诉我们遗产需要开发,开发的核心是以遗产展示为主要内容的遗产旅游;另一方面,遗产本身的稀缺性也要求遗产资源应配置到其最有价值的用途,遗产展示将满足全社会更多人对遗产价值的需求。因此,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辩证统一的,不应使两者对立,彼此取代,而应努力协调,相互促进,要做到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助开发,两者形成良性互动,使我国遗产开发保护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如何开发

遗产的独特性与不可再生性决定了遗产开发可能带来的负外部性。解决负外部性的根本途径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由开发主体自己承担遗产开发带来的外部社会成本,促使其将遗产开发置于合理的范围。普通物品的收益公式是B=PC+M,而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它的收益公式则是B=SC+M,SC=PC+EC,其中,B是收益,SC是社会成本,PC是开发主体个人成本,EC是外部成本,M是利润。实践中遗产破坏现象的产生,正是由于忽视了开发过程中造成的BC外部成本,既负的外部性,只考虑了开发主体的个人成本PC,从而使遗产过度开发。因此,实践中遗产开发应在计算PC个人成本的同时,还应计算外部成本EC,将遗产开发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如此才能保证遗产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为谁开发

遗产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开发的目标不仅要满足遗产所在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全社会及全人类对遗产特殊价值所造成的正外部性的需求。因此,遗产开发不能具有盲目性与片面性,要站在全社会、全人类的高度指导遗产开发。另外,遗产开发在满足我们当代人代内公平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代际公平的需要。遗产作为自然与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当代人也是从前辈人手中继承过来,因此,我们更有义务将遗产所蕴涵的特殊价值传递到后代人手中。遗产在人类社会中的不断传承与沿袭,才是遗产可持续开发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4-345.

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文5

摘要:生态城市即: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种无污染、无公害、能源效率高、物质循环利用、环境舒适、最适合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以下就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的思考进行相关的阐述、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一、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内容

(1)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应运用生态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整体性、循环再生性、区域分异性原则。整体性谋求的是经济、社会、自然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循环再生性是要求城市物质循环对环境的破坏及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区域分异性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工环境、市类型等,制订不同的建设计划和对策。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对其规划应坚持“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的原则,生态城市规划首先强调经济、人口、资源、功能布局、各项工程设施及专项规划要协调发展,这是核心所在;二是生态城市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区域,故需特定的区域为依托,包括产业结构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匹配,生产力布局,人工、自然环境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等;三是强调层次性,城市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2)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四个层次:一是新生环境的自然属性,即城市的区位、地势气候等,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层次,包括生态位的趋势、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二是社会功能属性,主要指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结构,包括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城市有机体的共生能力;三是历史文化的内涵属性,考虑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旨在增强人的历史文化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四是管理和规划意识属性。重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和加强规划管理机制,保证规划按计划分期实施。规划内容要点为:(1)新生环境的自然条件;(2)区域经济分析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力布局和功能的匹配;(3)城镇的合理体系和职能的合理搭配;(4)适宜的城市规模及环境容量;(5)有机完善的城市形态及适度的土地利用和合理的功能结构;(6)绿化系统及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的涵养;(7)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无污染处理及环境污染的防治;(8)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9)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10)完善的管理机制。

二、生态城市的规划

(1)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配合

城市规划要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观出发,才能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学原理。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布局与自然山川的有机结合。好的规划都懂得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已有的自然因素,如山丘、河流、湖泊、植被、林木、地形、气候等,甚至把远处的自然景色,如高山、海洋等“借用”或“引入”到城市中来,加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接触和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一个更为贴近自然的宜人生存环境。

(2)建立再生、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

建立合理的再生、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城市性质规定了城市基本的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也规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轮廓。所以,在确定城市性质和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职能上的特点等,遵循生态工艺原理,将各部门组成综合利用资源、互相利用产品和废弃物,使其成为首尾相接的有机统一体,从而形成具有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规模化、集团化的产业结构。

(3)利用自然地域空间的城市形态

就我国目前城市建设而言,其形态基本上有四种类型:一是在原基础上向四周扩伸,规划界形象的称为“摊大饼’,即同心圆式形态;二是原基础上形成一城多心的组团结构;三是保留旧城,在周围建设卫星城,形成多中心开放式,达到地区全力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地形,形成自由式城市形态。从生态城市的角度考虑,后三种是大中城市发展的方向,其优势有:(1)将城市分解成若干具有一定职能的组团单元,组团之间留有明显的绿色空间,拓宽了城市和自然界的接触面;(2)工作生活尽可能在组团内就近解决,形成相对独立平衡的“工作―――居住―――学习―――休憩―――社会活动综合区”,克服了钟摆式交通;(3)富于弹性和开放性,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4)加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力度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绿地规划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只求在规划图上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两项硬指标。而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对不同城市的绿地总量、布局等,常常缺乏定量的分析研究,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生态的平衡关系。

(5)加强城市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6)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文6

创新驱动是一种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内生性特点;以创新为核心,因此具有创新性特点;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知识化为目标,因此具有可持续性。内生性。创新驱动的内生性特征体现在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运行系统两个方面。从经济增长模式上看,创新驱动是建立在自身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及制度和文化变迁等基础上的内生型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力的内生性是其区别于投资和要素驱动的基本标志。投资驱动通过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带动经济增长,要素驱动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这种增长都是短期的、规模报酬递减的,而单纯的引进技术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函数中的规模报酬递减效应。只有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才是长期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因为知识、人力资本、制度及文化等内生性创新驱动要素,是蕴藏在经济增长机制中的动力源;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强化、自我变革功能,以及强大的扩散和溢出作用,能够对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进行有效改造,实现经济增长机制由内而外的全面蜕变。例如,在知识的积累和强化过程中,不断产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需求,进而产生持续的科技创新活动,打破原有生产函数,促进经济发展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劳动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及资本的利用效率。从经济运行系统的角度看,创新驱动型经济系统呈现出一种自组织协同效应。各驱动要素问能够结合经济运行系统阶段性特点自发地进行优化重组,使系统沿着“均衡——创新——均衡”的轨迹演进。

创新性。创新驱动的创新特征体现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一系列的活动。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和来源,包括科学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提供一种科学的工具和方法管理、制度和文化创新的发展和电力科技创新和保障机制,并在合作与相互促进,形成了社会全面的创新体系。综合创新体系的影响下,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更新速度不断缩短,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逐渐形成。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的比例,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投融资机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改善人才管理系统。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可持续性。创新驱动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其可持续性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这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即在三个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二,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结构,知识密集型产业提高比例在所有行业,知识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教育和培训系统的进一步改善,而且,反过来,促进知识的交流、学习和共享,形成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是产业结构的绿化,技术创新成果在生产系统中,改变了传统的应用程序破坏环境和消费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提出了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中小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的选择

(一)分层级聚焦战略分层级聚焦战略是根据不同的层次选择不同战略,来配置资源。把整个创新的资源链分为上、中、下三游,上游的创新聚焦主体是政府和科研院校,战略聚焦主体战略是基础研究领域领先战略和应用研究紧跟战略,资源聚焦的主体是资源是国家科技投入和国家创新平台与高层次创新人才;下游的创新聚焦主体是高校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战略聚焦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服务、创新环境营造,资源聚焦的主体是资源是制度、文化和创新高科技人才;下游资源聚焦的主体是企业,战略聚焦主体是技术、产品、管理等创新,资源聚焦的主体是信息、技术和创新人才。上游创新聚焦围绕和会发展的需求市场进行创新引导,中游是创新成果转化实现转化的先决条件,下游是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为效益和创新面向市场纵向延伸的的阶段。(见表1)分层级聚焦战略强调创新链上不同层级之间创新主体的功效,明确各个层级上的主体、战略和资源的聚焦的重点以保障创新链上各个要素优势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