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展馆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建设展馆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建设展馆设计

文化建设展馆设计范文1

关键词:基层文化;新举措;助推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基层文化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功能,形成万众一心创新业的社会氛围,这对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取新举措力促基层文化再上新水平

1.健全制度,改进方法

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半年推进工作、全年总结工作、认真落实年度文化建设目标任务。改进基层文化工作方法,制定和落实好基层文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并认真考核。

2.落实资金,严格问责

对基层文化资金、项目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促进管好用好文化项目经费和文化活动器材;抓好乡(镇)村(社区)文化室管理使用工作,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抢抓全区文化站评估定级机遇,正视存在问题,争取各方支持,有效推进。严肃问责制度,自下而上、随时随地启动问责制度。

3.转变作风,解决问题

局领导、各科室转变工作作风,做好联系包抓基层文化站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定专人负责,制定专项管理制度,实行职能到组,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使社会文化工作步入规范管理轨道。坚持下基层、进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具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帮助基层做好工作。建立基层文化站每月报送工作信息制度,做好信息宣传工作。

4.明确职责,发挥作用

落实基层各文化站重大活动报告制度,及时有效地指导督促其重点工作的落实。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职能作用,认真抓好对村级文化工作的安排检查指导,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育扶持农民业余艺术团队,鼓励农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开展文体活动,使农村文化植根于乡村,繁荣在乡村。

二、突出文化民生主题助推基层文化建设

1.唱响发展进步主旋律

文化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既是政治工程,也是经济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所以如何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安排部署文化工作的大前提,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文化工作就会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同向,民生改善同心。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们宁夏的具体化,也是当今宁夏的主旋律。我们思考文化工作必须围绕这个主旋律来谋划、来推动。抓紧各类大型文艺创作,策划系列文化活动,唱响主旋律,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内涵的活动吸引人。

2.转变文化的发展方式

全社会有个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文化也有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转变就要改革,转变就要创新。因为,改革能够出活力,改革能够出生产力、改革能够出精品、改革能够出效益、改革能够出人才。要以推动文化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为目标,切实推动文化行政职能三个转变。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三馆免费开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以创新创意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使得公益性文化事业能够健康发展,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也能做强做大。

3.以项目促动文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好点、线、体。Φ憷唇玻就是要聚财抓点,抓点就是要抓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这是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关节”。也就是要大力推动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和全方位服务的问题。过去人们家庭都要讲几大件,一个社会、政府也和家庭一样也要有我们文化的四大件,就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还有影剧院这四大场馆建设。第二,就是出重拳连线。连线就是在完善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资源的左右、上下的连通,这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骨架”。也就是要建立健全城市、乡镇、社区文化活动的互办、交流这样一个机制。推进和科技、党建、共青团、妇联的对接,共建共享。第三,建机强体。就是健全保障机制,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要解决乡镇文化站有阵地、有人员、有经费、有活动的问题。要探索公建民营的路子,使我们的场馆既要建起来,更要活起来,发挥应有的效益。

4.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文化民生提升年”活动为重要载体,大力倡导繁荣农村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等基层文化活动,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一方面确保公共财政满足群众看电视、看演出、看电影、看书报、参加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得到实现。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紧紧抓住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的机遇,细化落实工作任务,推动各项政策全面落实。能否抓住这次机遇,推动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我们的文化干部来讲既是一种机遇,更是考察工作能力的一次检验,我们只有通过努力,扎扎实实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任务落实好,把各项优惠政策贯彻好,才能把文化建设搞好。

5.促进长效发展

要把建好用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基础环节,作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切实抓紧抓好。在工作中要把准定位,担当职责使命;要统筹规划,完善设施网络;要贴近需求,优化内容供给;要用活资源,打造鲜明特色;要创新方式,提高服务效能;要健全机制,促进长效发展。

文化建设展馆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14-01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现阶段基层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投入不足,从某种程度而言,资金是投入是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相应的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也很难做到一致。特别是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还十分落后,很难抽出经费进行开展文化活动,无论是设施器材的配置,还是日常活动经费等均无法保障正常文化活动的开展。

其次,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薄弱,导致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主体发展失衡。在基层文化建设队伍中多是年龄相对较大且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再加之基层文化队伍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吸引更多的新鲜血液,因此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缺少文艺骨干,无法在区域内形成一个积极的文化氛围。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多是老年人,青少年主要是参加学习班、打游戏、沉迷网络,而中青年则忙于工作生活等,即使组织社区调演、乡镇调演,参与人员多为老年人和在校学生,广大群众缺乏参与积极性。

最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很多乡镇、社区等基层文化工作站通常采用送戏、送书、送电影等形式开展文化活动,但是由于内容过于单一、文化产品供给匮乏,再加之群众参与活动的程序复杂,所以很难满足广大基层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下乡活动缺少引导性与亲民性,导致人民群众距离群众文化越来越远。

二、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策略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首先,加大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地方政府财政向文化设施建设倾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融资渠道建设更多的基层文化活动点。建设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政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基层文化建设,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文化建设经费不得挪作他用;调动地区各级力量,包括县级、乡镇、村级以及各个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强合作,投资共建,解决基层文化建设的日常活动经费问题。其次,与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比如“文化扶贫”活动就可以通过赞助的方式向地方企业募捐,从地方高校招募志愿者,实现地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馆际联合,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最后,基层单位在接收到资金投入后,要保证每一分钱都用于文化建设,以村级、社区为单位建立文化站、读书室以及活动中心等等。

其次,提高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文艺骨干是出谋划策、献力谏言的生力军,因此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中文艺骨干的培养,才能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有效性与持久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举办各类培训活动、交流研讨活动,为基层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发掘更多的群众文化力量。其次,通过民间艺术评奖、展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民间艺人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队伍中来,由其产生辐射作用影响到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活动,改善队伍结构。比如某乡就邀请当地参加过电台戏曲选秀节目的票友举办个人演唱会,利用其在该乡的名气,组织其它戏曲爱好者与其共同演出,这一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报名参加,演唱会现场气氛也十分热烈。最后,要进一步健全基层文化工作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制度约束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采用科学、合理的奖励措施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才。

最后,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丰富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其实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而群众文化就是要立足群众,服务于群众。文化形式多种多样,相应的文化活动的形式也要丰富多彩。可以在基层开展以下投入少、影响大、效果好的文化活动:读书征文活动,向广大群众推荐各种明理、致富的好书,通过征文比赛激发群众读书的热情与积极性,当然各基层负责人要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以免活动流于形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比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生产项目作为比赛内容,比如某地就借鉴中央电视台“360行”栏目的做法,举办了“光荣的叉车手”、“摘棉花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基层群众报名参加。

三、结语

总之,重视文化建设,发掘文化资源,是基层群众文化的任务之所在。因此要搞好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骞.略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J].群文天地.2012(1): 270.

[2]董智媛.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群众[N].惠州日报.

文化建设展馆设计范文3

关键词:二次系统 智能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81-02

1 引言

当前,以“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为特点的智能变电站正蓬勃兴起。它的推广,一方面变革了传统的变电运行理念,使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得到飞速提升;另一方面,也给习惯常规站设计的相关人员带来了重重压力。

确实,常规站历经上百年的技术沉淀,在各方面均已趋于成熟。而智能化变电站是新生事物,在许多方面尚需不断磨合,尚存在可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水平和技术经济性,必须在首道“工序”――设计上下功夫。和常规站一样,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重心也在二次上,不过,是所谓的大二次,它包括了自动化、保护、调度和通信等多个专业。由此可见,二次系统智能化设计是一个难点。而要克服这个难点,首先必须找准关键点。

2 传统二次系统和智能化二次系统的差异

传统二次系统传递的是模拟量,而智能化二次系统传递的是数字量,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也是两者之间其他差异的根源。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2.1 二次回路不同

常规站的二次回路是一张电缆网:所有的信息传递和交互动作均通过二次电缆进行。缺点:需要大量接点,系统接线复杂。优点:设备间的互通关系明确,便于查找故障。

智能站的二次回路是一个通信网络:全站信息转化为虚拟数字的形式,并以IEC61850规约为基准进行交互。缺点:信号的输入输出关系与通信网络接线不对应,增加设计难度。优点:节省电缆,简化施工。

2.2 二次系统的逻辑结构不同

常规站采用“两层”结构,即“站控层”和“间隔层”。而智能站增加一个“过程层”,且对原先的“间隔层”的通信方式也有所改动。

缘由:智能站要采集整站的全景数据并实现交互共享,若按常规站配置,一则信息传输容量和速率达不到要求,另外也和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相冲突。

2.3 一次、二次的分界面不同

在常规站中,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划分非常明确,不同类别的设备运行于不同的电磁环境中。而在智能站中,为了传递数字量的需要,原本属于二次设备范畴的保护、测控、计量等单元渐渐和智能一次设备相结合,使得二次设计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安全因素。

2.4 设计内容的不同

和常规站相比,智能站没有繁杂的端子排图,但增加了以下内容:全站网络图、VLAN划分、IP配置、虚端子设计、虚端子二次接线图、同步系统图等。

以上列举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在二次系统方面的主要不同之处,这也是二次系统智能化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的产生根源。

3 二次系统智能化设计的关键所在

3.1 全站逻辑结构的确定

我们知道,为了实现全站信息的高度交互,智能变电站的逻辑结构确定为三层(即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但三层之间怎么联系,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IEC61850要求: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采用总线型以太网(基于IEC61850-8标准),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采用分布式星形采样值网(基于IEC61850-9-1标准)和独立的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双网。

按照以上配置,虽然能很好地满足全站大流量数据的交互和传送,但也带来了交换机规模庞大和端口数量众多的缺陷,不利于降低建设成本,不利于日常维护。

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譬如220kV站和110kV站是完全不一样的),准确计算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流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通信协议对数据流向进行划分,以保证正常运行时数据只流向需要的交换机端口。这样,就可以适当简化全站逻辑结构。

2011年底投产的110kV 新生智能变就大胆尝试了“三层一网”的结构。

3.2 智能设备的选择

智能设备选择是二次系统智能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

(1)电子式互感器的选择;(2)智能开关的选择;(3)集成装置的选择。

关于电子互感器,分无源式和有源式两种,各有优缺点,需要在综合考虑成本承受力、技术可行性等因素后谨慎确定。

关于智能开关,目前也有两种:理想智能开关,智能终端与传统开关组合。理想智能开关具有在线监测、智能控制和自我诊断等功能,性能极其优良,只是造价不菲。而智能终端与传统开关组合的那种类型充其量只是半智能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必然被淘汰。

关于集成装置,可供选择的有:测控保护一体化、计量与保护(测控)一体化、故障录波和网络分析一体化等,需要根据现场场地情况,再结合交换机设备的冗余度等综合确定。

3.3 继电保护配置

虽然智能站的主要保护配置(如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等)和同等规模的常规站是一样的,但需要考虑到数据采集和保护跳闸的方式有了较大改变――要求采用直采直跳方式。

另外,智能站由于能将全景数据集中至一体化信息平台以及能传输GOOSE报文,因此具备建立站域保护和网络备自投的条件。这些可以作为后备保护来使用。

3.4 二次安全防护的设计

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所需要和所产生的数据都是海量的,这些数据的时效性和类别各不相同:有些是控制命令、有些是状态量、有些是视频流等等。而智能变电站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开放的、对等的通信模式(为了最大程度实现数据共享),这样,任何一个装置都有与其它网络节点交互的能力,其结果必然带来二次安全性的降低,因此,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就需要对二次安防进行设计:主要要合理确定各类信息所属安全区域(一般按重要程度分为安全Ⅰ区、安全Ⅱ区、安全Ⅲ区和安全Ⅳ区),并选用专用隔离装置进行单向或双向隔离。

3.5 二次系统防雷设计

前面已经提到: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界限逐渐趋于模糊,二次设备往往运行于一次设备所在的柜体或柜仓中,而这些地方显然比较容易产生过电压(特别是感应雷易进入)。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原本对过电压就比较敏感的二次装置(如保护、计量、测控等),会因工作场合的不当而频发故障,进而影响系统稳定性。因此,做好智能二次系统的防过电压设计极为重要。

从过电压产生机理看,主要有两方面:(1)电子网的暂态过程;(2)感应雷击。

显然,对于智能二次设备来说,主要是防感应雷击(因为感应雷击的能量必然高于暂态过电压)。而由于感应雷击需要通过传输通道才能产生破坏作用,所以,预防的着眼点应落在传输通道上。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和加装SPD(电涌保护器)来实现。

3.6 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

常规变电站内的交、直流系统、通信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是相互孤立的,一般由不同厂商制造,其通信规约互不兼容,这样就实现不了运行信息的共享。而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之一是要有高可靠性,这就要求它必须具备实时监控站内各路电源(直流、交流、通信电源、UPS等)的能力。所以,设计一体化电源系统,将各路电源的参数纳入统一网络平台来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光伏发电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站用电也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作为智能变电所的二次设计,应当具有这样的前瞻性。

3.7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考虑

进行智能站二次设计时,必须给建设智能辅助系统留有充分的裕度。智能辅助系统的具体功能至少包含:

(1)变电站的动力部分监控;(2)变电站的环境部分监控;(3)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智能辅助监控;(4)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状态评估。

4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提升,建设智能变电站势所必然。而由于智能变电站的出现时间不长,在一些方面还不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特别是完成二次系统智能化设计的人员)把住关键点,不至于偏离智能化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葛立青,杨凡.智能变电站信息集成及二次安全防护方案[J].江苏电机工程,2012(7).

文化建设展馆设计范文4

一、农村寄宿制中学寝室文化的特有功能

所谓寝室文化是指学生在以寝室为主要活动空间的过程中,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它包括寝室管理条例、寝室布置、寝

室活动和寝室成员的学习生活习惯、整体的道德风貌、精神氛围等。充满文明、智慧、道德、艺

术的文化氛围。寝室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环境形成

的休闲文化,其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有时甚至是出乎人们意料的。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寝室是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具有社会、家庭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寝室文化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反映着学生的某种思想动态,是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良好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它将会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道德素养的沃土。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

寝室是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场所,虽然如同“家”一样,但又和家有所不同。在家里的一切事情一般都有父母包办,行为也不必太注意。而集体寝室是集体的活动场所,需要大家来共同动手和营造,良好的文明风气和寝室氛围靠大家来维护,也就是说在集体寝室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的自我修养,也是全体成员之间产生相容和互补,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和理性的汇同,即产生了同学之间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这是在班级教育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不可忽略的教育延伸阵地。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素质培养。

寝室的布置和装饰是寝室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一个寝室成员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和布置要求,不同的寝室,布置的风格也不一定一样,如低高年级的风格不同,男、女同学的风格也不同。因此,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是一个文明寝室的标志。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寝室如何摆放物品和如何布置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这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寝室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建设科学、规范的保障机制,为寝室文化建设建立“绿色通道”

首先,完整的规章制度是寝室文化实现其有效功能的外部机制。制度是灵魂,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更是建设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必要的基础。因此,寝室文化建设必须建立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寝室管理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清洁制度、寝室管理制度、文明寝室评比细则、生活班主任考核方案等等。并应由学校相关部门在学生、老师中发放管理手册,组织学生、老师进行学习讨论,并将有关学生的制度纳入学生德育考核的范筹。有专家提出“教育乃培养习惯”,有了制度的约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就会蔚然成风。指导住宿生的生活,带领住宿生在寝室愉快、健康的活动,培养住宿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品质。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如设立卫生监督岗、活动组委会、楼层长、寝室长等,架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他们生活在学生中间,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寝室内的第一手资料,给学校宿管工作以借鉴,同时能配合学校寝室文化建设做好各项工作、举办各类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为寝室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功能的良性发挥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一,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积极向上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寝室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品德教育,更是一种学生习惯的培养教育。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应促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他律变自律最终内化为一种良好的规范的道德行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科学管理。可以在寝室区成立宿管会等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逐步建全设立楼长、楼层长、寝室长民主选举、轮换制;建立卫生责任区;设立文明住宿生、优秀寝室长等有效的激励机制;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并与学生的三好评比挂钩,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每学期我们都在评选的基础上,给优秀的舍长、文明住宿生、优秀的岗员、会员颁发奖状、奖品,带领他们参加学校的夏、冬令营活动,以资鼓励。激励机制的形成使寝室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更好的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易于被学生接受。

第二,培养学生彰显个性、团结协作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方设置传播载体,建设浓厚的文化宣传氛围。通过形式多样、富有个性的文化宣传氛围熏陶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身心参与到生活区的生活中来,促进他们在心理上与学校与老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共鸣感,从而受到深刻而持久的感染和教育。可以在学生床头设计以登载学生荣誉为主的床头卡;寝室开辟由学生自己动手布置的生活园地小板报;设立了以寝室为单位的学生活动奖状和流动红旗张贴的荣誉角;每学期评出的文明寝室,都用醒目的奖牌挂在寝室门前;在寝室门厅处,布置寝室文化宣传栏等。形成催人上进,团结协作交流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以至于“渐于礼仪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第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竞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健康向上和活泼愉快的寝室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锻 炼学生能力。针对学生特点,我们可以精心策划、组织一些“寝室布置竞赛”、“内务比赛”、“书法、绘画竞赛”、体育活动、读书活动等等文化活动。同时把培养和抓好寝室文化活动骨干与寝室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集中抓好活动带头人和活动组织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得到了积极的休息。既提高了学生的寝室生活质量,又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和启迪。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拓宽了信息渠道。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组织能力,竞争观念、自主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学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得到了充实,同时学校也获得了管理与教育的双成效。

结语:

寝室文化在农村学校德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对寝室文化建设,将学生寝室建设成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构造健康、活跃的文化环境,真正实现管理育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建设展馆设计范文5

中国会展业现状

从调查收集到的中国会展行业数据来看,中国会展行业现状呈现出四大不同特点:(1)展览数量增长,数量扩张明显;(2)展览馆建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设施;(3)展览的主办多由政府主导;(4)展览地区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其具体表现为:

1.数量增长,数量扩张明显

中国会展业近几年来以每年20%-30%的增长速度发展,与展览项目的国际化比较而言,我国已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一个真正的“展览大国”。但是,我国的展览项目无论规模与项目的品牌都有待提高。就及展览所带来的国际影响而言,我国的大型专题型展览还需提升自身品质。

2.展览馆建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设施

近年来中国的展览场馆建设往往从发展会展经济这一板块着眼,现在许多城市已不单单是为了发展会展经济,而是通过对城市举办各类专业会展活动,把展览场馆作为城市的必要基础设施建设,纷纷规划建设展览场馆与大型会展中心以提升城市形象为主题。

3.展览的主办多由政府主导

各项展览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政府为促进各类化交流发展的重要促进手段与实物载体,因此,我国的众多展览活动大多由相关机构主办,随着多元化展览特征的出现,我国的会展业活动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发展势头。所以说,更希望这一些主办机构可以作为主导给会展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也可以让近年来更多的与展览相关的企业参与其中,为会展业的兴起贡献力量。

4.展览地区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目前全国各个省市都拥有自己的展览场馆,也都会举办相关的会展活动,并且提出要大力发展会展业经济。但是,中国的会展业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大型城市,三者的会展综合竞争力完全已是世界会展业的百强城市;而且这几个城市在国内的的会展行业也最具影响力。这也就集中反映了我国会展业主要集中经济发达省份的现状。这要求会展行业不得不面临急需转型与调整模式的现实。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会展行业的兴起对中国展馆设计的积极影响,中国馆“东方之冠”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与中国符号,运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和构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的设计理念。作为本国世博会的标志性性建筑,独特的造型审美,能够传达出力量感和权威感,呈现出挺拔奔放的气势,使得这个庞大建筑体摆脱了压抑感。将空间设计的运用与人文气息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动感”的视觉效果,独立的前倾斗拱又传达出了一种力量的感觉。合理的布局,使得整座建筑极富中国特设设计。将传统的建筑构件科学地运用,是中国人的又一发明创造,向世界人民传达了一个中国设计的理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修养。

放眼其它国家场馆,也是各有千秋,如:沙特阿拉伯馆。沙特馆是唯一由中国建筑师独立设计的外国自建馆,两年前,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总建筑师王振军带领的设计团队,通过国际竞赛层层选拔,最终在全球八个国家的四十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夺得设计权,而今面对沙特馆的超高人气和赞誉,这支中国设计团队最自豪的是在这次规模宏大的国际建筑秀场上,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建筑师清晰和悦耳的声音。这是一次中国设计的精彩展示,这是一次中国智慧的闪亮登场。这就向世界证明了我国会展行业的逐渐兴起对展馆设计的影响,能够做到更节能,低碳,安全,不仅外型美观,内在更加注重细节,这和我国的会展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将来对展览场馆的要求更高

我国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展览馆资源丰富,在数量和规模上均远远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从省、直辖市的层面看,浙江、山东、辽宁、江苏、河南、陕西组成了2009年全国展览业二级省份展览会市场,年经贸类展览会数量50个以上或是展览会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占全国经贸类展览会总面积的23.08%。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东将继续领先全国展览行业,中西部地区则继续紧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经济上将会有较快平稳的发展,会展业随之发展,今后中西部的会展场馆的建设将进一步的增加,会展企业及行业的规模还会进一步的扩充,功能上将朝着综合性、功能性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会业会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日益提高,发展日趋完善,已涉及到各个不同行业。以成都新会展中心为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的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成都地标式建筑群其建设规模、配套设施都处于国际一流水平。这也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会展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会展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将极大地拉动其他文化及经济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市场人才需求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然而,会展专业人才的缺乏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

1.会展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

会展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宣传推介等能力。会展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会展业发展的瓶颈。会展行业现有的人员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组织、策划、管理与服务等实践能力,同时我国也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体制。这就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会展行业的发展,一定要从人员的素质、能力培养,树立展会的品牌。

对于一支熟悉会展业务,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对会展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学习发达城市在会展业人才培养上的经验,制订高标准的会展专业人员资格评定体系,也可以在相关艺术高校设立会展相关专业,进行本土培养,充分发挥高校和行业资源整合的双重优势,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注意提高学生在理论素养学习的同时,突出实践能力的培训,为会展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以增强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后劲。

2.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许多国际大型会展在中国举办,由于展会的产品种类繁多,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外语表达及沟通能力,还要掌握会展业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展示设计专业的人才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展览场馆在高校的实践应用

由重庆科技学院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的生态文化协同创新项目:包含艺术实验中心、档案馆、校史馆三馆设计方案是实施正是展览场馆走进校园,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展示设计艺术走进校园、为学生服务的一个实际案例,即满足了该校艺术学院学生的实践教学场地,又为工科院校背景的其它专业学生提供艺术文化交流的一个好的平台。方案的规划设计是由四川美术学院著名设计师潘召南教授主持设计,他将生态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之中,以中国艺术的自然主义精神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这一展馆的设计打上了生态建筑特色的烙印。相信这一展览场馆的投入使用不仅仅可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满足校企间的各方面合作,企业的产品、形象展示走进校园,开拓学生的视野。这些都将有利于学校自身文化的展示,类似专业平台的搭建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总体鸟瞰

会展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从宏观上分析:现代会展场馆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源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产业经济需求,然而,从根本上讲,区域经济需求才是展览馆建设的最主要动力,这也是我国近年来会展行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平稳期,对展览场馆修建的需求增长也会进入平稳期。

总之,我国会展行业的兴起对中国当代展馆设计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是具有推动作用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会展行业兴起的逐步深入,我国展馆设计将会更加完善,更合理化,朝着综合性,功能性,高档次迈进,让我们放眼未来会展行业,相信它的兴起能给我们展馆设计带来新的迹象。

文化建设展馆设计范文6

(一)顶层设计存在短板

在我国文化馆事业发展中,一直没有设立国家文化馆。这与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文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不同。缺少国家级文化馆,尤其是在今天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机构设置问题,其根本性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站)建设出现断层。没有国家级文化馆,公共文化馆(站)这个庞大的体系建设中,一是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实践平台,使全国文化馆(站)建设的标准化引领和示范性带动缺乏载体;二是国家在制定文化馆(站)发展政策中的“智库”作用缺位;三是缺乏系统性的资源信息“数据中枢”和推广平台。与我国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图书、文博事业发展建设是从中央、省、市、县一体化设置不同,无论是在政策设计,还是在发展建设中都呈现出区域化现象,我国公共文化馆(站)设置则是以省级为“龙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是典型的“地方团队”,自身发育存在先天性不足。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事业发展参照系,文化馆(站)发展建设容易形成条块分割、区域阻隔和地区差别。比如全国文化馆的名称长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称谓,有的叫艺术馆,有的叫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如此杂乱的称谓,表现出文化馆(站)系统一体化连接不紧密的行业特性。

(二)政策导向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量最大、涵盖最广,深入社会最底层、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大众最直接的服务平台和重要载体。然而,庞大的机构阵容政策却显得长期助推乏力。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馆曾经走过了一段“以文养文”、“以文补文”的弯路,这段经历给文化馆(站)的功能发挥和职责履行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即使在回归公益过程中仍在遭受着历史阴影的困扰。当下,有些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有的公共文化馆至今仍在实行自收自支的财政体制,在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已经整体退出体制之外的当下,这种现象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还有的基层公共文化馆至今没有财政户头,资金受上级主管部门完全控制,单位经费缺乏自主,公共资金(如免费开放经费)被随意截留、挪用,极大地影响到公共文化单位的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这些现象对公共文化馆(站)的定位和业务的有效开展均将产生负面效应。

(三)公共文化理论建设严重滞后

理论建设长期滞后,学术氛围逐渐缺失,将制约公共文化馆(站)事业的更大发展。公共文化馆(站)领域缺乏开展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对公共文化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走势、存在问题以及典型经验等缺乏常态化调研机制和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国家层面没有权威性核心刊物,缺少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争鸣的学术阵地。没能造就一支稳定的专业化高端理论研究人才队伍,以提升文化馆事业的理论品格和学术气质,成为制约文化馆事业建设发展的最大短板。

(四)从业人员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当下公共文化领域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群众文化向公共文化发展转型。公共文化馆(站)的功能定位、服务方式与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这种转型,对文化馆(站)充分履行职能职责形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现实挑战。特别是在政策环境还尚未发育成熟,基础性资源配置还没到位,文化体制改革刚开始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外部环境给文化馆(站)的职能发挥和工作开展形成的压力正在迅速扩大。

(五)传统工作方式亟待调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切实改变了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极大地扩展了公共文化的空间意识。过去所习惯的以阵地活动、馆舍服务为主的活动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功能发挥和服务面向的巨大障碍。公共文化对文化馆(站)发展是一次巨大革命。要求加快自身发展转型,从闭门办馆到把门打开,从固定馆舍服务向社会扩展的方向迈进,这是对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新的定位,要求公共文化馆(站)的工作面向和服务领域要从“点”调整为“面”,在服务方式上也要由面向“小众”而转变为面向“大众”,形成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社会发展提速,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地调整应对

(一)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当前农村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矛盾已从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到文化服务对象的参与缺位。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社会结构正在失衡,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留守人员中老人、妇女是目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负责农业生产劳动和养育后代的主要责任和繁重任务,享受文化服务和参与文化活动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相对缺乏,传统建设模式、集中活动方式,难以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基于农村分散居住、相距遥远的地理环境,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和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基本文化需求,无法适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

(二)城市社区人口不断“膨大化”

当前城乡的变化深度交织,传统欠账和新增问题不断迭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担负压力在逐渐加剧。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发式增长,过去由农村担负的文化发展压力正在向城市转移。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相对农村而言,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社区文化功能和作用还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近年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极不平衡,特别是中心城市尤如大海中的“孤岛”,领跑社区文化建设标准和发展走势。总体上来说,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社区比农村面临着更大的建设和发展压力。

(三)新城市群体进一步被“边缘化”

人口的流动不断加速,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形成新的城市群体,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随着新城市群体的出现,对制度设计、公共服务模式、文化权益保障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城市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为城市创造财富,是事实上城市人口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庞大的“城市群体”在城市资源配置中却被长期边缘化。新城市群体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还没有被广泛纳入保障范围,文化权益没有得到应有保障,这是未来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最关键、最紧迫、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发展规划上,具体措施上加以研究和应对,促进全社会共享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政策落地生根。

三.文化馆(站)服务功能要从“关注脚下”向“服务天下”强力转型

(一)要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阵地服务标准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对海量的公众需求,文化馆(站)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固定设施水平,提升服务理念,优化内设环境,推动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固定化、规模化、标准化、阵地化作用。切实将阵地建设成为区域协调“联络点”、规划统筹“大本营”、指导服务“中心站”、人才资源“信息库”。要加强阵地化建设和服务,在公众“进得来”、“留得下”、“受熏陶”上做文章,使阵地建设成为众望所归的文化乐园。二是流动服务常态化。转变服务方式是当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档升级的主题,要将单一的阵地服务转变为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点状布局与面的结构相一致、纵向流动与横向配送相衔接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和全覆盖的服务格局。流动文化服务应该成为当下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文化自愿者”服务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文化活力,吸引觉悟高、技能强、有专长的社会骨干力量参与文化传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流动文化服务,需要科学拟定规划,编制活动项目,配置优势团队,有计划、有目的、常态化地开展流动。

(二)要优化服务内容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转型升级,必须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服务品种的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定位与当下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唱歌跳舞的基础阶段。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充分履行服务职能,需要切实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优化配置结构、拓展服务领域、增加产品要素。在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上要采取内容广泛、门类齐全产品输送样式;在载体上要开展多种门类培训活动,积极储备社会文化活动人才,满足公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容量上要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档次,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建立数字化传输和体验平台,打造文化信息快捷化、便利化的传输方式,充分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建设需要。

四.加快推进文化馆(站)自身建设的提档升级

文化创新发展是优胜劣汰的加速器。面对当下自身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种种任务,文化馆(站)需要加快转型、发展起跳,以补齐由于社会发展所牵引出的文化需求提升和时代进步所留下的建设短板。

(一)加强学术引领

理论建设是加强文化馆(站)建设的引路航标。理论建设滞后,学术氛围淡漠己成为制约文化馆(站)建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学科建设缺失,使公共文化专业人才正规化培养通道阻塞,人才建设缺乏机制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群众文化事业的“升级版”,是传统文化方式向现代社会文化服务理念转型的着力点,在这历史当口,对文化馆(站)自身建设和服务功能需要切实有效的科学引领。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提升理论品格、强化科研水平、增强学术氛围、构建科研队伍,是推进公共文化馆(站)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二)强化政策制导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彰显政府对公共文化政策保障十分关键。从制度设计上,公共文化馆(站)是承担政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和载体,其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都需要政策措施来调控和推动,政策的科学性和措施的有效性是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运转的基础,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在事业发展、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产品供给和经费扶持等方面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撑。

(三)完善层级示范

虽然我国文化馆(站)均是按照层级设置,但业务建设和运行机制缺乏实质性的工作衔接和机制保障。文化馆(站)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工作的有效运转,需要构建一套标准明确、科学有序、操作性强的层级业务示范体系,在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应该明确各层级文化馆(站)之间的业务关系和各自职能。通过业务指导、样板示范、交流学习,形成一套运行有效、操作便捷的示范带动机制,推进文化馆(站)自身发展和业务建设的规范性、有序性发展。(四)开展馆际交流开展文化馆(站)馆际交流,促进相互往来,推动彼此借鉴吸收,不仅增进友谊,更重要的是对发展理念的提升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通道和有效方式。开展馆际交流是文化馆(站)事业健康发展不可惑缺的一种有效载体。交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股活水,通过交流学习,交换彼此的建设经验,借鉴对方的创新模式,分享发展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成果,使之成为取长补短,规避风险,提速发展的倍增器。

(五)努力提升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