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动康复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动康复课程范文1
1.世界大学城简介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是一个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及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社区平台。在这里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创建所授课程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创建相应的学习空间;世界大学城空间是以个人空间为基础,基于实名制、开放的网络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它是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的共享型学习、教学资源库[1]。
2.建设思路
运动疗法技术教学资源是为运动疗法技术课程教学服务的,必须以本课程的自身特点为基础,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需要。运动疗法技术课程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课程教学提倡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其教学内容与解剖学、运动学、康复评定学和临床康复学等多门课程都有紧密联系。因此,运动疗法技术教学资源建设在内容上,应当以运动疗法技术课程的相关理论及操作技术为主体,兼顾课程学习所需的解剖学、运动学、康复评定学等基础课程知识;在功能上,应依托世界大学城的Web2.0技术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设置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实验实训设备以及案例分析,更好的展现临床康复治疗的工作场景;在形式上,应更多地采用图片、视频、仿真动画等形式的资料,为学生提供网络视频、网络课件等,生动、直观地演示运动疗法的操作技术,使学生对临床康复治疗工作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更真实;在建设方式上,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应遵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的原则,更加注重整合校内外同类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建成一个集教学及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兼有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内容创新的教学资源库[2]。
3.建设步骤
首先,教师通过个人空间开辟运动疗法技术课程教学专栏,在专栏中设置“我的课堂”、“仿真实训”、“图片库”、“视频库”、“案例库”、“空间作业”、“学生空间衔接表”、“知识回顾”、“参考资料”等栏目,然后在相应的栏目中上传课程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试题案例等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如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展示在空间里。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空间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来组织教学,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课后通过老师的教学空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空间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的空间上独立完成作业,然后通过学生空间衔接表进入每位学生的空间,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每位学生的空间作业给予评论和指导。
再次,大学城空间不仅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同时它还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空间动态及时地最新消息或通过留言栏、私信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建空间交流群组就某一个知识点或问题展开公开讨论,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利用世界大学城的资源共享平台,访问与课程相关的其它优质资源,以进一步完善、更新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
4.世界大学城的优势
4.1操作简单化
已往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大多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员辅助授课教师上传及更新课程资料。而世界大学城是一个共建的平台,每个教师在掌握了几个简单的小技术以后,都可以把自己的课程建设得跟精品课程一样好,而且不需要技术人员的帮助。
4.2资源共享化
世界大学城空间拥有最新的动态、最新的资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免费共享是世界大学城空间资源的显著特点,它为每一个大学城居民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空间访问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查找到所需要的知识,轻松实现自助式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主体。
4.3互动扩大化
运动康复课程范文2
关键词:特殊学校 语言康复 困境 出路
【分类号】G764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迅速,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已达到了90%以上。其中,在智力落后的儿童中有脑性瘫痪、自闭症、唐氏综合症等多种残疾类型。这些儿童中往往同时伴有智力障碍、言语与语言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其中,言语与语言障碍是绝大多数学生所普遍具有的。而言语与语言障碍的存在会进一步引发人际交往、认知学习、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
2007年2月8日,我国教育部出台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教育与康复相结合”。指出要“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知、言语、思维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指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如何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其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创造条件,成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语言治疗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语言治疗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受康复师资,康复设备等多方面影响限制, 我国特殊学校中语言康复的实施仍然差强人意。现对这一新兴的学科在现实实施中存在的具体困境做一梳理,以其为以后更好的教学提供服务。
一、什么是语言康复
语言康复(Language Rehabilitation),又称为语言治疗,是指通过语言评价、对语言障碍的性质、类型、原因或严重程度作出诊断,以确定语言训练的方法和治疗程序,使患者的交流能力最大限度的得到恢复。
言语语言障碍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听觉障碍、智力发展落后、构音器官的异常、语言环境的剥夺等等。其中,由于智力发展迟缓而造成的言语语言障碍为数最多,这些学生大都被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因此这也是特殊教育学校中需要进行言语语言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特殊学校中语言康复之路的困境
1.语言康复课程体系尚未成型
在“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理念的引导下,我国特殊教育对学生的语言康复越来越重视,许多学校开始积极探索语言康复之路,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经验。诸如,在学校的低年级段设置了社交沟通课程,同时个别学生又辅助以个别化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但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中多重视学生沟通认知能力的发展,而缺失或缺少言语发展的目标。同时由于学校中大都没有明确、系统的语言康复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定过于随意,缺少内在的联系性,难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康复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此外,在一些语言康复师资和设备比较欠缺的学校,语言康复的任务就交给了语文教学,康复的教育目标更是显得微弱。
2.语言康复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
语言康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医学、语言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等等。目前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专业的语言治疗师十分缺乏,语言康复的任务大都有本校的特殊教育老师担任,而这些老师大都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中的特殊教育专业,在语言康复相关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欠缺,很难胜任语言康复治疗的工作。因此在语言康复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语文教学活动代替了语言康复活动,或只教育,无康复的情景,违背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教育宗旨。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在语言康复训练中“模仿发音是智力落后儿童语言康复的重要方法”,“训练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音的口型和舌位、气流的强弱等”, 并且给学生一个镜子,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出自己的口型、舌位是否正确。殊不知,对于存在言语语言障碍且智力落后的儿童而言,有些音位的习得单单靠模仿发音是实现不了的,需要运用刺激舌根等方法诱导其发音。同时在康复训练中也要注重加强唇、舌、下颌等口部器官的锻炼,提高儿童的呼吸功能、发声功能、共鸣功能,才能使其更准确的发音。
3.个别化语言康复覆盖面小
2009年5月12日,刘延东在主持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时曾指出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教教师队伍建设和保障”。但目前,在许多特殊教育学校中,依然存在语言康复的师资严重缺乏,语言康复仪器与设备,语言康复的用品用具等资源缺少,语言康复教室缺失等现象。由于以上种种条件的限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个别化的语言康复教育。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的语言康复课程都是在班集体中以集体授课的形式进行。但是在智障的学生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所存在的言语语言方面的障碍也是有很大的差异,集体化的语言康复教学最好要求班级内的学生同质,产生语言障碍的成因和表现尽量相似。因此有的学校实施了跨班分组进行集体教学,这个方法的设想很好,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真正做到将学生按质分组很难实现,康复效果因此也是可想而知。若想提高学生的言语语言能力,个别化的语言康复训练很有必要。但鉴于上述中的种种条件限制,目前有的特殊教育学校中只是挑选班级中的个别学生进行了个别化语言康复教育。
运动康复课程范文3
关键词:特教学校;医教结合;康复体系;课堂教学
依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集聋哑、智障教育为一体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近年来,学校从严管理,积极创建具有依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差异、个体需求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缺陷补偿,努力为残疾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作为教师,我简单介绍学校的做法及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明确医教结合理念,构建综合康复体系
我们从满足特殊学生“缺陷补偿、自理与自立,最终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的特殊需要出发,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贯彻“医教结合”理念,明确“医教结合”是依安县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构建综合康复体系。通过专家引领,师资培训,充分发挥医疗与教育各自的优势,帮助残障学生融入社会!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残疾的类型,根据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等情况,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新成果,增强残疾孩子缺陷补偿的效果,使他们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身体的残疾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医疗康复。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师康复水平
1.加强硬件条件建设
依安县特殊教育学校占地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学校分教学区及康复训练区、运动游戏区几部分,为每个学生成长创造了条件。
2.在培训中提升认识
学校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特教专业培训。我们先后参加了北京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技术骨干培训;智障、孤独症康复骨干教师培训;赴上海学习听觉功能评估、训练;呼吸、发声、共鸣功能评估、训练以及促进治疗法、黑龙江省组织的“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培训。通过培训,我们的康复知识与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把学到的理论与技术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与康复训练中,使学生受益匪浅。
3.在研修中提高业务水平
学校利用每周四下午,开展以“医教结合”为主题的“团队研修活动”,每次教研都会有一个主备教师,团队成员帮助研究教材设计教案,然后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后,教师会结合课例中“教”的成效与“医”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点评,从而理清“医中有教、教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辅医,医教结合、科学发展”的医教结合思路。通过研讨使教师深化“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理念,找准医疗手段和教育方法的结合点,用医教结合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效提高依安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深化课程改革,将康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集体康复课和个别化康复有机整合
我校首先确立从低年级进行教学尝试。教师根据班级内学生障碍程度进行康复目标整合,并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入医学康复知识,确保教育与康复手段的有效结合。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低年级拼音、字词教学中,将口部运动与构音训练的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提高构音清晰度,词与词组教学与言语促进治疗(呼吸、发声、共鸣)相结合,提高沟通能力。对于在集体教学中难以完成康复目标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康复训练及家庭康复指导,也就真正做到了家校一体的康复模式,实现了“医与教”的有机整合。
2.关于医教结合游戏活动的开展
游戏活动是一个在学校课堂中开展医教结合的很好载体。运动游戏的作用不仅能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语言、社会行为、生活自理等能力,有利于不良行为与情绪的矫治,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其中一类是以发展粗大运动能力为主的游戏项目。比如,《赶猪》这个游戏的特点是可以进行走、跑、持物等动作的训练,发展学生四肢的力量和协调能力。还有一类是以发展精细动作为主的游戏项目。如,使用粗杆绘画笔锻炼手指肌力,还可以让手指肌肉能力弱的学生按塑料泡,训练手指肌力。在数学课上教师在比较轻重这一环节中,准备不同颜色的珠子和两个表示轻重标识的小瓶,通过往小瓶里分各种颜色的珠子,学生进行食指和拇指的对指练习,使学生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进行了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课程范文4
一、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1.改善功能,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脑瘫运动康复训练很重要,是脑瘫康复的核心,而运动康复训练的核心是将身体的活动方式教给患儿,使其掌握正常运动功能,改善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以及提高儿童日常生活能力,是脑瘫患儿促进身体机能和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0~6岁是治疗的最佳阶段,我们说这段时间康复叫入学前康复或者家庭康复,患儿的生活姿势一般都是在这个阶段获得,如,进食、睡觉、走路、坐姿等姿势。另外,有些训练,如放松肌肉、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是每日必须做的,需要长期坚持,通常要坚持到他们较大年龄,如果过早地认为孩子已经会走了,可以上学了,就不训练了,那么到了青春期,孩子迅速生长,导致二次损害,肌肉挛缩就会加重,关节就会出现畸形。脑瘫儿童入学后,家庭康复时间减少,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要开展脑瘫运动康复训练就非常有必要,运动康复训练的主要对象也应该是进入青春期前的脑瘫患儿。
2.增强体质,培养终生体育目标
脑瘫儿童参加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减少肥胖,促进神经系统发育,预防疾病。如果脑瘫儿童学会了一项运动,如踢足球,那么踢足球很有可能将成为他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持久的体育运动爱好和能力不仅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对其身体机能的提升和特长的培养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3.愉悦身心,养成良好心理品质
脑瘫儿童参加运动能克服某些不良行为,使儿童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运动还能培养脑瘫儿童的毅力。在一些韧带拉伸练习时脑瘫儿童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有时要克服很大的困难,这就是很好的意志锻炼。当脑瘫儿童在水池里玩水,在运动场上跑着、笑着去追逐滚着的皮球,在阳光下接触大自然的时候,他们会十分快乐。
二、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1.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在脑瘫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中尤为重要,如果热身不充分,不仅会影响训练效果,还很有可能使儿童受伤,严重时会使有癫痫史的儿童在刺激下引发癫痫,所以脑瘫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的热身时间应持续在15分钟以上。热身活动也要做到循序渐进,如先活动上肢再活动下肢,坐轮椅的学生可以按着这个顺序:胸前拍手―头上拍手―伸展运动―下肢抬腿―弯腰―蹲起―爬行。
2.大肌肉力量练习
脑瘫儿童的大肌肉练习主要包括股四头肌和臂力的练习。股四头肌力量练习较多地使用蹲起练习,根据脑瘫儿童的自身情况,可以克服自身体重蹲起,负重蹲起;蹲起练习需要脑瘫儿童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抓扶手。有剪刀脚的儿童需要将两脚固定,两腿间可以夹一个小枕头将双膝分开。蹲起练习比较枯燥,几个儿童在一起可以利用比赛、跟音乐节奏做动作、轮流数数、背古诗儿歌等方式进行。股四头肌力量练习还可以采用拉小车游戏,在助行器上绑上沙袋或重物,让脑瘫儿童拉重物走或跑等形式。形式可以变化多样,例如,走的路线(曲线、绕物、直线快冲等);变化小车上的货物;连接起来助行器可以变成的火车等。臂力练习的器材可以利用哑铃、墙壁拉力、砂磨台。哑铃要为脑瘫儿童选择安全性高的,适合肌力的哑铃,老师双手拿哑铃面对脑瘫儿童,跟随音乐带领脑瘫儿童做各种动作。墙壁拉力器是一种固定于墙壁上的具有重力负荷的装置,通过拉动重锤,可以进行肌力训练,使用时要为脑瘫儿童选择适合的肌力的重力装置,采用面对装置向下拉、背对装置向前拉、侧对装置横向拉着等几种练习方法。砂磨台是供脑瘫儿童模仿木工砂磨作业、进行上肢功能训练的台子,供臂力肌肉较小的儿童使用。
3.灵敏性练习
脑瘫儿童的灵敏性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儿童改变身体方向的能力,要求动作快速,有控制的运动。为此我们选择适合脑瘫儿童的发展灵敏性的练习。主要包括在爬、走、跑中做迅速改变方向的各种躲闪、突然起步以及各种快速急停和迅速转体练习等;做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如体操动作、前滚翻、前后侧交叉走;做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用蛇形跑、之字跑、躲闪跑、穿梭跑和立卧撑几项组成的综合性练习。游戏可以是发展脑瘫儿童灵敏素质的游戏,可以选择一些应答游戏、追逐游戏和集体游戏等。这些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能引起脑瘫儿童的极大兴趣,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活动,既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对付复杂多变的活动场面,又能锻炼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反映过程,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4.韧带牵拉练习
脑瘫儿童的韧带牵拉练习一定要放到训练结束之前,因为此时全身的肌肉韧带温度较高、弹性较大,较容易拉伸。大部分脑瘫儿童主要需要拉伸的韧带有膝关节韧带、韧带,练习时不要用力得过快、过猛,防止拉伤或扭伤,此时要尽量保持儿童的体温,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老师帮助儿童完成,此时需要一对一练习。
5.放松练习
肌肉放松一般都在运动最后,可以采取抖动双臂和双腿的方法,揉搓肌肉也可以放松。很多脑瘫儿童肌张力大,放松对他们至关重要,我们采用按摩的方法来降低脑瘫儿童的肌张力,以一对一的形式来完成。
三、脑瘫儿童运动康复注意事项
特殊学校要做好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需要学校有效组织、协调、管理、指导以及提高康复教师的专业化素质。首先,学校需组织康复老师对脑瘫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确定脑瘫学生的运动康复目标、计划、课程、方法等;其次,学校需沟通、协调各方的分工与合作,在时间、人员、设施设备等方面予以保证,以学生为中心,使得脑瘫学生运动康复工作有效系统的进行;再次,学校需组织、协调各方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专业指导,以便充分发挥家庭在脑瘫学生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学校还需开拓各种培训途径,提高康复教师的专业素质,真正为脑瘫学生提供切实的运动康复,充分开发其潜能,补偿其缺陷,使其尽早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与康复相辅相成,只有将教育与康复训练结合起来,依据科学、可行的康复模式,对脑瘫学生进行有效的康复,才能在减轻其障碍的同时,充分挖掘其各种潜能,补偿其缺陷,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要做好脑瘫学生在校的医教结合,特殊学校要做到,依据脑瘫学生的特殊需要,制订康复的目标、计划、内容、方法等,合力完成脑瘫学生的康复任务,提高其智力、运动、言语与沟通、自理、社交能力以及学业成就等,培养其独立生活的意识与能力,为其进一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并在基层特殊教育学校普及,就必须在师资配比、功能室配套、培训转型、职称评定等方面寻求政策支持。
运动康复课程范文5
“四心”的源起
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10年,是大邑唯一一所为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学生提供基础教育和康复教育的全日制综合型寄宿学校,同时也是全免式(免除学费和生活费)住读学校。现有学生118名,主要为脑瘫、智障、听障及自闭症孩子。学校占地5333平方米,校舍面积3639平方米,教职工30余人。学校秉着“有爱无碍,阳光校园”的办学思想,让特殊孩子们能学会生活、融入主流社会的教育目标,而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为了这一目标倾注了更多的“爱心、耐心、用心、信心”,“四心”教育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学校的教育灵魂。
专业团队育人无悔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学校良性发展的保障,学校现有专业教师20名,均毕业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每年接受多次省市级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强化校本教研、培训,教育理念和专业化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能为特殊孩子提供最佳的教育教学。
生活教育特色课堂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校实施“生活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教育环境,教学过程生活化,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教会他们实用技能,充实生活经验;同时,学校还注重对残障孩子的心灵引导,发展健全人格,让孩子阳光、自信、快乐成长。
搭建平台开发潜能
在补偿其缺陷的同时,学校注重对孩子潜能的开发,搭建平台,让孩子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学校除了开设日常的基本课程外,每周还分类进行挖掘孩子潜能的各种活动,绘画、手工、唱游、律动、生活适应、社会实践。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每学期都带孩子们外出春游、亲子游园活动,让学生的文艺汇演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高校,开展残疾儿童书画展、残疾人运动会、励志演讲等活动。
教康结合点燃希望
教学与康复相结合,在教学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是大邑特教学校的一大亮点。在学校自身开设康复课基础上,学校在县人民医院建立“康复基地”,每周三免费将孩子们接到康复中心,由专业医师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科学康复训练,家长们也全程参与,观摩学习。
专业引领普特融合
学校作为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普通学校资源教师提供培训,帮助其更好地开展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为全县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教育咨询与服务,帮助其了解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干预训练的方法等。同时,学校还指定专人定期走访普通学校资源教室,进行巡回指导,协助普通学校资源教师开展案例研究、筛查评估等工作,以及协助普通学校及时处理各种融合问题。
运动康复课程范文6
关键词:送教上门;特教中心;专业评估;师资
唐红清是一位住在三台县潼川镇谭天巷的智障孩子,性格自闭、内向,因为身体的原因至今无法走进校园接受教育。可是从本学期开始,她也上学了,因为每周末来自三台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钟老师都会准时来到唐红清家,教她读书、认字、画画,有时还会带来同伴陪她说话、游戏。现在的唐红清变得开朗、快乐,最喜欢坐在家门口看书、画画,因为她说家门口的路通往大街外面,每次钟老师都是走着这条路来到她家,她要坐在门口等钟老师的到来……那么如何有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益,我针对自己本学期的“送教上门”实践经历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建立机制,成立领导小组,让送教上门有保障。“送教上门”教学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组织开展,全体教师具体操作实施。该活动服务对象为三台县城、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中,不能接受教育,但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重度残疾儿童。教学工作的开展本着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开展、免费教育的原则,侧重残疾儿童身体、心理康复,注重家长的康复知识培训和残疾儿童少年潜能开发,以此来提高残疾儿童的感知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展指导工作。为顺利开展“送教上门”此项工作,三台县特殊教育中心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送教工作,确定了送教服务教师成员,并于9月上旬召开了相关人员会议,商讨送教具体情况。会议布置了送教任务:每个星期特教老师给送教对象进行一个小时的服务,语文、数学穿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送教计划,特教中心安排两名分别负责语文、数学教研活动的孙倩老师和陈川宁老师前往三台县康复中心对焓焓同学进行摸底了解。焓焓同学是一名患有听障、智障的多重障碍学生,因该生行动、生活不能自理,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在三台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焓焓母亲陪同两位老师前往孩子平时进行训练的场所,老师们找到训练师,向他们了解该同学三个多月以来的训练情况。回到病房,两名老师又分别从语文、数学的角度,通过让该生指认数字,模仿写字等简单易懂的方式,测试该生的语数能力。通过这次摸底,送教教师知道×××的基本情况:他看不懂老师的手势语,没有口语,会认“1”到“9”,会写“1”到“7”,能模仿写的汉字只有“一”、“二”、“人”。送教老师制定了送教计划,安排了相应的送教内容。三台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秉承“给每一个残障孩子一个春天”的服务宗旨,努力把最温馨的服务带给每一位需要的孩子。
第三:专业评估,找到残疾儿童、少年真正需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听障学生,可以多用文字、图片,甚至手语等来呈现教学语言;对于视障学生,则可以通过放大的阅读材料、盲文、有声的计算机或录音磁带呈现学习内容;对于智障学生,可以更多地采用实物、图片、视频、沟通板等来呈现学习内容。选择学习内容要注意:1、功能性:满足适应环境的需求、实用、从生活出发。2、适龄性:考虑他们的实足年龄,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智龄。3、选择性: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一些日常的选择。
第四:专业送教上门师资是送教上门工作的质量保障。1、送教前,送教老师要写好个别化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残障情况,要进行的学科知识教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写好教案,准备好送教物资。2、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3、整理并收集关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统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4、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做到不放弃、不遗弃。自本学期九月份以来,“送教上门”教师深入残疾儿童家中,逐个对被送教儿童的适应、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发展等方面进行测量评估和综合分析,并填好情况调查表。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被送教儿童进行行动康复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工作中,老师们在面对这些重度残疾孩子特殊的突况时,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悉心地教育孩子、包容孩子。送教工作虽然艰辛,但老师们的送教之路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