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范文1
而中国在近代之前所存在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仁”的思想的典型体现,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他不仅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将“人”视作其学说的立足点,以人为核心。所以,我国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先生曾说:“儒家从不离开人说话,其立脚点是人的立脚点,说来说去还归结到人身上,不在其外。”
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李贽等一大批儒家代表人物的阐释和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在经过近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的阐释发扬后,儒学中包涵的人文主义思想逐步显露和体系化,并在与西学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了现代世界视角。不过,儒学人文主义的内涵远较西方人文主义内涵涵盖内容广阔和丰富,不可同日而语。于此,当代著名儒学学者杜维明曾说:“儒家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涵盖性和整合性的人文主义,它的人文精神非常宽广,和西方现代经过启蒙所发展起来的凡俗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儒学人文主义的现代世界视角是如何发展并确立起来的呢?
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而言是一个空前的转型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僵化的儒学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大潮下的发展要求,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唯有求变方能图强救国。学者杜维明曾说,“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儒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在这个悲剧性的历史演变中还出现了最重要的事情,即中国知识分子中最勇敢的头脑刻意选择了拒斥儒家人文主义,以为它与中国的现代化背道而驰。”因此,高举“打倒孔家店”旗帜的“”风云而起,儒学思想被全盘否定,中国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信仰落差,开始完全求助于西方的“民主”、“科学”价值思想体系。然而,正当近代西化思想风起云涌之时,一战的爆发裸地展示了近代西方国家内在的深刻矛盾和危机,昭示人们西方文化也并非济世救民的灵丹妙药。
这种形势下,一批中国知识分子转向国内,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儒学及其变革和发展,现代新儒学应时而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新儒大家重新将儒学与西学糅合再现,使其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并且充分将“以人为中心”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弘扬光大。例如,梁漱溟儒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所谓“生活”,他说:“照我们的意思,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有生活,初无宇宙。……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在者也。”并且梁漱溟指出整个宇宙大生命有一个“核心”,它叫做“人”,此处的“人”就是生活的主体——“我”。
同样,新儒大家冯友兰也将“人”置于其所创的人生境界学说的核心位置。在其提出的“四境界”学说中,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讨论的,人始终位于主体地位,趋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生终极追求,也就是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这本身已是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浓厚色彩,而且更富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和理论特色。
1949年以后,儒学最先在香港和台湾等地得以复兴,而后迅速蔓延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北美、欧洲等地的华人聚居区。在此形势下,人们普遍地承认,中国人在自我反思中重新发现的儒家人文主义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8年元旦,在港台的第二代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张君劢、徐复观、唐君毅联名发表了一份宣言,名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向世人昭示了港台新儒家的主要精神和学术观点。他们坚信,儒学思想并非历史古董,已经过时,而是存在着鲜活的生命。儒学注重人生道德践履,同时也致力于超越的终极关怀,追求“天人合德”的道德境界,既由上彻下以内于人,又由下升上而通于天。
唐君毅认为,儒家思想的根本特质就是人文主义。他说:“儒家骨髓,实唯是上所谓‘融宗教于人文,合天人之道而知其同为仁道,乃以人承天而使人知人德可同于天德,人性即天命,而皆至善,于人之仁心与善性,见天心神性之所存,人至诚而皆可成圣如神如帝’之人文教也。”从宗教这个角度上理解,儒家思想是透彻人文精神的。
另一位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则从儒学的形上学的角度弘扬儒学的基本精神。他认为,儒家的“仁”不是科学概念,不是知识概念,而是道德概念,是人文概念。他说:“可见仁不是个知识的概念,不是科学上的观念……照孔子的方法,就要培养如何使我们的心不麻木,不要没有感觉。这和现代人不同,现在的学问多是使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感觉。”
徐复观则比较注重人文主义概念中的人性意涵,他曾专门著述《中国人性论史》,认为“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此外,徐复观主张,“中国为了争取生存,为了充实人之所以为人的向上向前发展的愿望,而应大量移植西方文化,这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趋向。”
由此可见,徐复观在充分肯定儒学人文主义内涵的同时,更看到了与西方文化接轨的重要性,只有将儒学人文主义置于全球的视角下,才能符合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望,而且也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的。
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人本主义;初中;德育;渗透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身体成长以及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对于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渗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人本主义在德育中的渗透,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受教育者在经过教育者的人性化教育之后,其境界逐渐地提升,并且有助于实现相关社会价值教育以及人格塑造力量的教育,其本质与人性教育相同。同时,对所有受教育者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是其核心的最终体现。一般而言,人文教育所蕴含精神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优秀文化、高雅文化、广博知识文化以及丰富人生经验的熏陶和滋养;另一方面,人本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因此,教育者要从根本上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二、在初中德育过程中引进人文主义的重要意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前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同时物质生活也开始趋向复杂化发展。一方面,在当前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物质主义等不良思想开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对于心智等各方面还未发展成熟的青少年来讲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另一方面,青少年是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价值观教育以及人文情怀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文教育在德育中的不断渗透,将有助于德育效果的完美实现,并且通过人文主义的精神教育,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情感交流教育的重视,从而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良好渗透
(一)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显著体现。第一,在初中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来制定好相应的教育对策,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考虑,并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文本。第二,对于学生习惯性的不完成课后作业的现象,要改变过去对初中生一贯性打压惩罚的方式,转而耐心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真实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甚至生活中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加强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人生的深刻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当下比较热门的时事新闻进行讨论,让学生进行自我的价值判断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以及与人相处的思考,进而有助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养成正确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充分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
1.将人文主义的精神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的各门学科中,从而可以实现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完美结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事,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对名人产生一定的崇拜感,启发学生对一些科学发现和具体真理的深度思考,从而很好地将人文主义精神教育贯穿其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人文精神;情感;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人文主义(humanism)起源于14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然后扩大到整个欧洲。人文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特别是语言教师,在关注学生认知(cognition)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的情感(affect),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a whole person)来对待,在努力帮助学生扩展语言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对其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的培养。我国的外语教学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外语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心理是具体的、变化的,因此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关注对以学习者本体为中心的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和现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让人以独立于上帝的视角自由地审视自然现象,它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音乐等形式,反对基督教神学统治,反对中世纪教会的经院哲学,提倡认识自然,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肯定人的价值,借此把人文主义思想推广和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近代人文主义构建了人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形象,将超自然力量和神秘实体从科学研究中清除出去。现代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对举地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
中国的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如道家强调“法自然”“为无为”;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尚贤”“尚同”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以“仁学”为表征的人文精神的高扬。孔、孟、荀以“圣人、至人、仁人、君子、大丈夫”当“人”的理想,不但提出了为“仁”的主张和原则,而且铺垫了一条具体可行的达“仁”之途。王树人认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把人当人看待”。换句话说,不能把人当作非人的东西,不能把人当作牛马一样役使,不能把人当作工具。
三、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解读
(一)外语教学法中人文精神的解读
20世纪是外语教学蓬勃发展、教学法研究硕果累累的世纪。除沿袭16世纪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和19世纪末建立在改良主义和联想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直接法(direct method)外,随着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语言测试学等学科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法应运而生,如:40年代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70年代以来建立在人文主义基础上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method)、沉默法(silent way)、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暗示(suggestopedia)等等。
上述人文主义教学法虽使用了全然不同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他们都将学习者看成是既具有智慧又具有情感的完整个体,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来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教学中,教师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摈弃“师本位”的观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朱风云 2003)亦认为: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人文精神的解读
2004年4月起,教育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凸显了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条件下的自由学习等。
与1999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不同,《课程要求》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是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学生学习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拓展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转向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
《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较高和更高要求分别与中学“新课标”中的七、八、九级相对应,既照顾到那些刚达到或尚未达到七级要求的学生,又照顾到那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分级教学遵循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各高校之间英语教学水平的差异,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课程设置上,各高校可根据《课程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这种灵活的选择和操作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目标设置的民主性和人文性。
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此外,《课程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符合新时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要求。通过灵活设计课程体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大学英语课程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人文主义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个人情感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等,其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形势下,学生间的水平差异、能力差异、策略差异、动机差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中心或校园网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适时做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师角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他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学生求知的“顾问”、课内外活动的“协调者”、学习效果的“评估者”,同时教师本人也应是学习者和研究者等。
(二)灵活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个层次的“要求”是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朝较高或更高要求迈进。大学英语教学可实行分级教学,分别对应三个不同层次,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英语水平的稳步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积极增设选修课程,如:世界文学史、中西方哲学史、欧美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电影与文化、美学概论、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等。对于文科的学生要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理工科的学生加强人文知识的熏陶,通过对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三)加强师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为一门语言课的讲授者,大学英语教师更应勇挑重担,弘扬校园人文精神。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美学等,加强自身人文修养;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和追求真理的氛围,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大学的整体设计和建筑应该有美学思考,学校应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选修课程和系列讲座,扶持和加强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等等。
(四)创新评估体系,促进人文主义的英语教学
《课程要求》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学生的阅读和语法能力的状况,重视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应创新评估体系,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改变以往由一份试卷决定学生最终成绩的方法,采用讨论、辩论、周记、读书报告、学期论文等方法进行评估,加大人文知识的权重,利用科学的评估体系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沉淀。
五、结语
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呼唤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历史的丰厚土壤和崭新的时代特征是人文精神生成的基本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人文文化的培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涵养深浅和思维智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要求,两者相容则利,相离则弊。只有坚持两者的交融,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状态,才能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郝苑, 孟建伟. 论西方科学的人文背景[J].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6,(6) 129-136.
[2]尤西林.“人文”的科学性与现代性[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 , (5) 50-53.
[3]王树人. 关于人文主义的几点思考[J].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 (1) 9-12.
[4]Richards, J. C. & Rod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4-127.
[5]周星. 国外现代语言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5) 34-36.
[6]朱风云. 论英语教学的人性化与英语学习的人文教育化[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5) 139-141.
[7]Stevick, E. W. Humanism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4-25.
[8]教育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04. 1-9.
[9]教育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13.
[10]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10.
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外国文学 人文精神 《老人与海》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桑迪亚哥老人每天面对的工作无疑就是狂风怒吼的海面和凶恶残忍的海鲨。每一次收获都要经历这震撼人心的搏斗。破陋的渔船、孤独的老人同成群的马林鱼和鲨鱼之间对比强烈,彼此间一次次的竭力斗争更是作者此生对理想的追求和与社会的抗争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怀揣美好美国梦的青年志士们顽强拼搏的一个缩影。这种顽强拼搏,不计个人安危的敢于牺牲精神在小说中有两处体现较为突出,首先是老人和马林鱼抗争的时候,连续三天的搏斗体现的不仅是老人的英勇气概,更是对其坚忍不拔的毅力、超强的承受力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的考验。这种环境下,孤身一人的桑迪亚哥面前的对手不仅是巨大的马林鱼,还有自身体力严重透支后的饥饿困乏等身体条件。对此他没有妥协或认输,而是以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其次,老人和大鲨鱼之间的较量。这场斗争中面对体型庞大、尖牙利齿又极其凶残的鲨鱼,老人有的只是鱼叉、小刀桨把、短棒等不能称之为兵器的物件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不放弃的信念。尽管最终他没能战胜成群的鲨鱼,并且迎来了小说中的第八十五次失败,但在读者心中,大多数人都坚信老人是最后的赢家,首先他战胜了自己,一无所有却能与鲨鱼群过招并且杀死鲨鱼,其次以一敌多、以弱抗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海明威笔下的桑迪亚哥的这种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各个国家发展进步都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四)英勇不屈的英雄血性与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如今,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与落实,始终被视为国外文学精华的人文精神逐渐成为值得我国文学作品借鉴的亮点之一。从国外经典著作中剖析其人文精神,有助于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全球化浪潮中将中国推向世界,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是每个青年的使命。《老人与海》作为一部展望未来的著作饱含了对人类的关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注。小说中作者面对人类、社会及未来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学习。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用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97
1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地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与大多数的学科教学一样,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偏重于知识本身的讲解,忽视了它在生活中的表现,导致知识理论化,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强调在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地理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对未来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个人在发展时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追求自身的价值,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文精神还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维护自身的尊严,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构建地理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和认识地理原理,提升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2 人文精神在地理教学应用的意义
人文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学习必修二系列人文地理知识中,会深切感受到当今紧张的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日益枯竭、气候变暖等现象不断发生,最终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无不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给社会与自然带来的伤害,所以人类急需树立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调节人地关系,从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类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学生时代构建起来。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应该将人文知识贯彻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做到爱好自身、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能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未来,发挥人文精神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发展,人地和谐发展。在学生人文精神构建的同时,学生对地理学科原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学习动力和应用地理能力也会提升,这样教师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3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人地和谐
在高中必修二的课程中,不管是人口、城市,还是工业、农业、交通等内容,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课程的主要线索。在课程的最后更是系统阐明: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要想长期的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这些都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材料。高中地理课堂上要树立人文精神,要实现人地协调,首先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能够保证地理环境良好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来越严重,它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比如上世纪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中国今年年初的雾霾事件,无不显示着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教师在进行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构建学生人文素养,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学生通过学习讨论能够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等。
3.2 尊重世界文化地域性,建立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存在地域性,在人文地理中,人类的所有活动,不管是人口分布,还是工农业的区位布局等都有典型的区域化烙印,所以地理文化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讲解地理知识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他们树立区域多元化意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树立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所以地域上的差异也就逐步演变为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与风俗。高中地理课堂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教会学生认识到世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各地区域文化和发展的不同,建立科学地域观念,理解世界的发展是区域化、多元化的。建立了科学地域观念,对于提升地理学习效果将是非常有利的。
3.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用于生活
高中地理课堂是一个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所以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即便是地理学科的考试,也强调要考察学生运用人文地理的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中国为什么主要是硫酸性的酸雨,学生就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主要能源为煤炭,它所排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与水结合后就会形成酸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环境化学实验,通过实践来得出相应的结论。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将地理知识转化成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教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内心认同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4 人文精神构建对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构建,不仅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4.1 让学生高度理解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
高中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科目,其中分为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部分建立于自然地理部分的基础之上,人文地理也是自然地理的最终落脚点,而必修二就是这个落脚点。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高中地理,其中每个知识点都能结合起来,进而便于地理学科中人与自然的教育。只要能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和谐人地关系的深刻内涵,就能把握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去融会贯通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去实际解决各种地理问题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就会有了质的提高!
4.2 增强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整合的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知识结构,课堂上人文教育渗透于每一个小节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体会生活环境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成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学生也在学习和整理中得到了提高。学生能够有效整合学科知识体系,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4.3 让学生把握对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贯彻人文精神教育能够将这种发展性转化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过程。很多地理问题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在课堂之上也应当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象、总结地理原理的能力,使之最终获得对其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例如人地关系的各阶段认识都是呈现不断实践进步的过程,真理是在实践中慢慢接近的,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这种发展的知识更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自身发展。
5 总结
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蕴涵极为丰富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然而受教育功利思潮和教学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往往集中于对学生考试成绩或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程度上被忽视了。但教学要更有效发展,需要相关方面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因此,作为当代的地理教师,要明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用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精神与地理发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者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地理知识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而且可以将地理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促进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地理学教育中构建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从而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这也是地理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境地。
参考文献:
[1]朱小勇.中学地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必要与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0,3(8):6-7.
[2]刘瑞栋.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10(5):29-30.
[3]张华兵.试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3):23-24.
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范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科学主义;人文精神;散落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散落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查理·莱曼说,人文学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一个人的胸襟、个性、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等等均来自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而一个现代社会的文化底蕴、崇高理想、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往往通过这个社会的大学和大学生的人文理性体现出来,而目前,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理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理想的代表、社会精神的典范,但当代的科学主义盛行、工具理性肆虐、功利追求恶性膨胀,导致了“骄子”们把自己人生蓬勃年代的坐标指向了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的追求,放眼于物质享受和金钱利益的追逐,过多的关注这些形而下层面的收获,而对生命意义的关注、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形而上终极信仰的追求等体现人之为人的人文精神等心灵精髓却在逐日散落,于是,源于这种精神素质的流失的一些现象时时触碰我们的眼睛,我们时时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迷茫的眼神、信念的消解、人格的虚无等,那么,是什么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呢?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散落的归因分析
(一)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端于文艺复兴之后的科学主义以科学是惟一的知识、永恒的真理,伦理的、美学的和神学的思想都将被科学的进步所排除为思想核心,强调对形而下具体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在这种实用主义、功利追求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教育抛弃了自己本具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青睐于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实利。著名学者石元康曾在《现代社会中价值教育为什么式微》一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学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者的动机及目的最主要是学一套谋生的技能。这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而与怎样建立一个有系统的人生观完全不同的教育。如果问一个大学生他为什么要念大学?我们很难想想他的答案会是‘追求人生的道理’。他最多只会说,为了追求知识,但如果你再问他所追求的知识是做什么用时,他只能告诉你是为了将来谋生用的了,这是典型的技术教育。”在这种科学主义、技术理性的指导下,大学教育在对知识、技能的追求超过对引导人追求理想、精神、信仰和价值的引导,吞没了人文精神的养育。教育所交给青少年的只是有用的知识、能赚钱的技能,而对于人的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有关理想、价值、目的、人生的意义的人文精神教育很多被疏落,这种教育现实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仅仅具有知识和技能的职业预备者。
(二)功利主义追求的驱动
作为现在社会的一种特殊机构与制度的大学越来越为人们追求实用和功利所左右,大学被办成培养“教育工厂”和“学术工厂”。“人们到这来读书是为了获得文凭和学位,以便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的学生能否找到工作,几乎成了衡量大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大学奉行商业和经济的逻辑的许多做法固然有其现实合理性,但却没有考虑到大学教育的目的指向。看一看我们的大学校园:商行、超市、歌舞厅、酒楼、饭店一概不缺,唯独缺少浓厚的人文气息。工具理性理念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腥风血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步走向世俗化,开始追求“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洋”、“学而优则商”,特别是随着社会上拜金主义、拜名主义、拜权主义观念的盛行,工具理性已成为社会建构与日程生活的基础,结果把手段的合理性当做了目的性来追求,从而导致了日常生活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的终极依托。
(三)大学教育使命的畸变
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意味着教育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追求,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只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然而在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和强烈的功利心的驱使,使教育的使命发生了异化,其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在教育内容上,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知识、概念,缺乏对于学生价值、情感、意志、责任等方面的引导;在教育方法上,多陈旧呆板,少艺术创造;整个教育过程情调控制、纪律、训练、塑造,至少自发、冲动、感染、熏陶,只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理性,而忽视、淡化了人文精神,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全面发展与专业训练的分裂,理性与情感的对立,科学认识与到的审美的隔离。这不仅是人的生命的扭曲,更是时代与社会的悲哀。
三、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学主义的飓风、功利主义的追求、大学教育的移位致使大学生疏离了大学教育的精神、信念、价值之网,如何帮助处在“人文精神失落”、“意义危机”、“价值迷茫”中的大学生建立温厚弥久的精神家园,便成为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最基本、最紧迫的任务。
(一)重塑大学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所谓大学教育的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是指大学教育要以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强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对灵魂塑造以及引导他们对智慧的追求。反对大学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和对功利目的的追求,主张大学教育关注生命、追求价值、活出意义。其实,人本主义理念是东西方早期教育的共同特征。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智慧,实现心灵转向。孔子重视心向往之的智慧;老子注重“为学”以增加知识,“为道”以提高智慧、提升精神。因此,我们今天更有必要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首先重塑大学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二)建立大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取向
我们要想使我们的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我国社会和人民的精神向导与灯塔,首先就应当确立一种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要以人文主义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从人文主义的观点出发来建构教育的灵魂,寻找教育的真谛和失去的“自我”。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大学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教育中的泛滥,发扬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把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服从于人的需要,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教育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精神动力,才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