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1
【关键词】 纪录片 时空叙事 社会记忆 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自播出后就受到观众一片追捧,成为在传播影响力上比肩《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题性作品。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文物修复工作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的集体关注与讨论,离不开影像纪录背后中华文明的记忆呈现与意义构建。该纪录片用独特的视角、接地气的制作,重现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工匠精神。在故宫这一古老的时空里,将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新的符号生产,完成我们对历史的想象与未来空间的规划。从纪录与传播的维度出发,探讨该纪录片对于社会集体记忆的生产与意义构建,有助于理解此类纪录片走红背后丰富的时空叙事肌理与影像传播策略。
一、作为空间生产的故宫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既是被生产的,同时又具有生产性。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深处,故宫作为其中的象征与典范,就是“被生产”出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伴随着历史的演进,故宫则作为一种文化认同资源,深深的纳入人们的集体记忆,时刻都在“生产”集体意识,即召集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内在的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在“融合”与“互异”的作用下,在“地球村”范围内加速流动。文化帝国主义背景下掀起的文化寻根热潮,使得依靠“文化”主题“借古论今”的理解范式深入人心。这种极具现代性的怀旧趣味“将过往的记忆客体化,它是一个由‘主观个体记忆’到‘客观集体历史意识’的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对过去的‘追忆’从一个绝对的个人经验逐渐演变为可供流传、分享、共赏的集体意识,这既是一个主体经验客体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由主观历史到客观历史的演变”。①依靠坚实的精神内涵与广泛的民间基础,历史怀旧与文化寻根突破了私人的领域,成为一种集体的缅怀与认同。“纪录片是文化记忆的载体,它以其内在的历史重构模式构成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特殊形式,其特征是通过影像中的文化记忆来激发观众对历史事件的集体认知需求”。②正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片尾提到的:“一代代修复,一代代观摩,我们的民族性格与审美,也由此塑造”。
集体记忆的生产是为了促使社会成员,对世代之间的共同祖先、共享文化、共有习惯进行回忆,通过个人回忆的社会化形式构成回忆集体,最终制造集体认同感。“作为一种确认我们身份的手段,作为了解我们潜能的线索,作为我们对他人印象的基础,以及作为未来可能性的一些启示。我们的记忆既可以作为一个资料库,又可以作为理解正在演进的生活经历的根据......所有社会都有一种集体记忆,它是人类经验的宝库,人们利用它来获得认同感、获得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③通过对故宫及其文物修复的影像纪录,一方面,彰显了中国独特的历史资源与人文景象;另一方面,荧屏前的 “‘我们’在注视‘他们’的过程中,想象地进入了‘他们’之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设身处地地体验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于是,我们又被转化为‘他们’”。④依靠纪录片的镜头语言,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资源,加入了民族、情感、命运的缅怀,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在集体记忆的生产与意义的扩散中,完成了对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召唤。
二、记忆呈现的三种时空叙事策略
如何组织叙事的时间与空间结构、处理其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决定了影像对于集w记忆的呈现策略与表达机制。在始建于明、清的故宫物理空间内,文物作为已发生的历史在时间上具有不可追溯性,而几代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修复故事与技艺传承则具备现实时空的可追溯性。强烈的结构碰撞与时空张力既凸显了影像纪录的历史感,又强调了现场感。通过对历史时空的转换、对现实物理空间的组织以及影像涉及的亲历者的话语介入,《我在故宫修文物》完成了三个时空范畴的影像叙事。
1.历史时空的转换
一般对于历史时空的影像叙事,最大的遗憾就是由于“不在场”而缺乏真实感与参与感。尽管在时空限制下做不到纪录者的“在场”,但历史时空的叙述并未失去丰富的意义承载体,也未妨碍创作者针对特定的主题进行富有创意的谋划。
时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时间的脚步与印记在古画的修复细节上得以呈现。利用电脑识别与图像分析技术,如今的修复者发现名贵古画上的染料差异,从而引出对上一个修复者的的技艺评价:冒着杀头危险,对绢本画进行“极不讲究”的补绢修复,蒙骗皇帝。古画的修复被当做一场极具穿越感的古今对话,把过去的故事带到现代人的脑海中,深化了现代人对过往的认知。“久远的过去,恰如被戏剧化和艺术化了地生活一样,与当下的读者有一种客观的时间距离和主观的心理距离,想象地介入过去的生活与世界,距离使得读者处在一种‘虚幻而又真切’的情境之中”。⑤而在瓷器修复一集,同一窑炉烧造的瓷器却具有不同的命运:景德镇御窑生产的官窑瓷器都要经过严格的挑选,一些有小瑕疵或不合格的瓷器,都要被打碎并集中掩埋,防止流入民间,正品则被送去紫禁城。过往不符合皇家瓷器要求而被打碎的修复残品与同时期的皇家瓷器在如今同屏展示,一同言说。这一时空是经过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表征后的符号化空间,既保存了历史的真实,又为当下的变化与未来的展望提供了依据,表达出对小人物、底层生活格外关注的平民意识与人文关怀。
2. 现实物理空间的组织
“电影的表层空间包括与人物、故事和动作相关的物理空间”。⑥如果说受制于时间的“不在场”,观众很难完成历史的想象,那么安排与人物、故事相关的物理空间,则有助于观众更好的接收、理解与反馈文化记忆。
“纪念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定格时间,防止我们大家遗忘,并且能使现状固定下来”。⑦由于空间环境所具备的指涉性,任何一个现实空间环境永远牵涉时间概念,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时代变迁的流动感。故宫在影像叙事的过程中不仅作为一个记忆符号出现,更多的时候,它为观众提供了想象的场所。故宫的每一块砖、每一棵树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当文物修复者对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柜子进行修复时,画外音“乾隆的生母当年就坐在这里,欣赏过自己的柜子”便给观众以身临其境感。“现实空间使得历史的发生变得可追溯,而历史事件也在现实空间中变得栩栩如生”。⑧
另外,坐落在繁华都市中央的故宫,其中的人与事仿佛是被院墙保护起来的另一个平行宇宙空间。在这个车水马龙、急功近利、日益浮躁的时代,现代社会普遍追逐效率提高的“快”生活空间与影像中文物修复者的“慢”生活空间形成强烈对比。骑自行车走过皇帝们走过的路,吃着同样的果子,喂养宫廷御猫的后代,并年复一年的重复翻修宫廷物品,物理空间的组织与现实时间的动感重叠的十分美妙。
3.亲历者的话语介入
一般来说,影像叙事的表层空间除了与人物、故事、动作相关的物理空间外,还包括与人物心理情感相关的个性化表达空间。“亲历者提供了可靠的心态史内容”。⑨亲历者的话语介入,带有其本身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观感性认知,在加强影像叙事、情感表达上个性化、趣味性的同时,也使得这一部分的叙述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影像叙述时空。
与历史时空的转换、现实物理空间的组织所不同的是,影像叙事的个性化表达空间是个相对独立的、从亲历者的视角延伸开来的时空。比如,作为亲历者的钟表修复师王师傅,在他的视角所延伸开来的个性化表达空间里,倾尽心血完成钟表的修复不是最终的归宿。如果陈列在展览厅的钟表能通过发条机械运动起来,重现“老祖宗的技艺”,才是王师傅所认为的文物的修复与重生。中国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这种个性化的话语介入,带有鲜活的个体记忆与强烈的情感表达,丰满的人物形象便于观众从感性认知的层面全面、深入的了解影像叙事。尽管每个亲历者的情感与表达不可避免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某种程度上,也正因为不同亲历者的不同情感视角,影像叙事所涉及的人物形象才脱离了单一的社会价值评判,有助于观众放下固有的刻板成见。比如,在每天与文物打交道的重复、枯燥之余,修复者也通过音乐、种植丰富工作生活。同时,由于亲历者的个性化表达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社会背景密不可分,观众往往通过亲历者的话语介入就能以小见大的透视一个职业、阶层或是宏观社会的变迁。因此,在这样的个性化表达空间里,亲历者的一言一行都与纪录片主题深深契合,引起观众的共鸣,体现出一条独特的表达视角。
需要指出的是,对影像叙事的时空构建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单一的。实际上,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影像表达中,对历史时空的转换、对现实物理空间的组织以及亲历者个性化的话语介入往往是交错使用,互相融合,从而构成了该片在记忆资源的呈现策略上,极为丰富的时空叙事肌理。
三、影像传播的意义构建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凡可被显示的东西便不可被言说。即影像的视觉化传播相比文字,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隐喻与象征空间。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化存在,赋予了影像符号先行的意义空间与广阔的意指范围。
1.传统与现代的对峙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新旧交汇的河口,传统与现代在各个层面交错重叠,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变化莫测、光怪陆离。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传统都市空间急速转换与变迁……人们相对稳定的集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无法跟进这种生产的速率,就会发生精神失落,即精神空间无所寄托,找寻不到它的载体”。⑩在历史文化认同资源的视觉化传播过程中,找到现代化道路上人文价值普遍忽略和缺失的部分,进行文化的回顾、反思、警醒与拾遗,社会价值观念与国民性格在意义的扩散中得以被重新构建。
无论是拒绝人工橡胶,亲自采集自然橡胶的青铜器修复组,还是制作传统浆糊取得最佳粘补效果的绢画修复师,《我在故宫修文物》正是通过视觉画面所呈现的文化气质感染观众。加强其对传统文化资源及修复的具体认知,传递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口传心授”的传承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智慧。在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中,给予观众足够的空间投射传统,唤起对文化的思考与关注,从而指向更为深远的集体认同。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传统的关注与呵护不代表对现代的绝对拒绝。电脑识别、谷歌眼镜等现代符号的运用表达出古文物修复工作新的生机与活力。“吐故纳新”的时代精神与古老的宫廷院落并非格格不入。传统文化精神的主题表达里,也并未丧失现代符号的合理存在性。这既是文化传承的证明,也是文化自觉的延续。
2.主体与主题的共融
历史文化资源之所以能够进行符号化生产与意义构建,恰恰在于资源本身所携带的主题价值。福柯认为,“真”是遵循某种规则的话语互动产生的被“当真”的陈述。意指话语互动过程中,“规则”是勾连讲述者与被讲述者的信息纽带。“规则”产生效用源于“规则”的普遍适用性,对“规则”的普遍认同即对其所携带的主题价值的认同。
依靠“文化”主题“借古论今”,是将文化主题放在社会总体变革中进行回顾与思考。因此,在宏观主题背景下,影像叙事多用部分人群的片段人生历程,象征民族共同体的过去与未来。正如在其经典著作《乡土中国》中所言:“搞清楚我所谓的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然而,应用于纪录片的创作领域,这种宏观叙事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忽略个体价值,用“部分人”代表“所有人”,主体的泛化容易遮蔽个体的细节。于是,理论性、科教性与主体的代表性、典型性大于传播的人文性,使得过往的纪录片难以接地气,获得广泛的传播。
《我在故宫修文物》同样输出“文化”主题,却突出一个“我”字。在主体与主题的对峙中,强调人的因素。比如,技艺的传承表现出浓浓的师徒情谊;钟表组王师傅一丝不苟;木器组屈师傅格物匠心;漆器修复忍受生漆过敏;纺织品修复女性不能化妆、喷香水;带孩子的妈妈在堵车的北京,因为早起上班睡眠不足;进入故宫的新人,接受古文物修复重复、枯燥的挑战……每一位修复者带着鲜明的个人印记进入故宫,在与文物的接触中生产故事,并集体演绎专注、坚持、严谨、敬业、注重细节的传统文化精神。从宏大的主题话语里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出来,用日常生活的动人情节努力贴近人性。主体没有被刻板成见的符号所泛化,更没有因为主题的宏大而丢失细节,而是在二者的共融里,彰显人文关怀精神。
总结
作为一部关注传统历史文化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弹幕视频网站、微博上却意外收获了好口碑和高点击量,究其成功之道,恰恰在于影片叙事体现出的当代特性。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在这个以人为中心、以关系经营为核心的新型媒介组织生态下,不同于宏观历史叙事关注外部社会历史乃至政治、经济等基础条件,也有别于中观历史叙事抽象出社会历史变迁的象征文化与符号文化,《我在故宫修文物》提供了一套符合时代精神与社会变革的叙事新策略,以微观历史叙事着眼于历史文化守护、传承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影片中的修复者充满复杂性、差异性与丰富性,有血有肉因而也深入人心。面对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巨大变迁,努力建构自身与过去传统的联系,不仅要呈现历史、重建记忆,更要建构我们关于历史、文物与文化的自我标识、自我意识与民族身份。纪录不单单为了重现,纪录更要把握历史价值,对接当下经验。
注释:
① 王伟平.《电视纪录片的文化记忆功能》《新闻战线》2010年第6期.
② [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吴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 姜申.《电影怀旧与消费社会》《电影艺术》.2008年第6期.
④ 周宪.《视觉文化地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⑤ 游飞.《导演艺术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⑥ 孙莉.《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9页.
⑦ 高峰、陈霖、曾一果、周亚平.《新世纪人文纪录片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7页.
⑧ 孙莉.《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⑨ 周怡、刘敬华.《城市空间生产的“镜像 ”表现――电视纪录片的“空间性”生产分析》《当代文坛》.2011年第1期.
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2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保护;理论实践
文物古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是现代人们研究和瞻仰历史文化艺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非常重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因此中国的文物古建筑数量非常的众多和庞大,因此,我国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1、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
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物古建筑的变化,因此,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保护部门要想很好地开展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首先,应当从文物古建筑的作为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的保护入手。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历史文物古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坏的环境则可能影响到文物古建筑在时间的流逝中被人淡忘,变成残垣断壁,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以北京的“故宫”和历史上的“洛阳古城”这两个文物古建筑为例,北京的故宫由于周围环境的优越和人们保护意识的传承,历代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而历史上的洛阳古城由于周围环境的恶劣,比如说战争、偷盗等,在很久之前就被人所淡忘、烧毁,因此,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历史文化氛围是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外在表现之一,也是增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气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保护非常重要。相关文物古建筑保护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相关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文物古建筑管理等方法来有效地保护和留存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达到有效地保护历史文物古建筑的目的。比如说对于一些历史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千年古镇一类的文物古建筑,如安徽的“宏村”,宏村是徽派建筑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相关文物古建筑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其管理和保护,保留其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氛围。
2、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
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和历史信息是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因此,相关历史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历史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和历史信息的保护,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和增强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效果。历史原状是文物古建筑所代表和传承的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最为直接外在表现,是现代人们研究和瞻仰相关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的最为有效地方式之一。如果历史文物古建筑失去其本来面貌和原状,那么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将无法传承下去,后人也将无法很好地保护和记忆,最终可能会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而为人所淡忘,失去其传承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比如说以现存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一历史文物古建筑为例,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在进行相关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时,切不可因为发掘过程中有相关的兵马俑有破损的现象而使用现代的沾和工具或者其他的现代工具对其进行粘贴、重塑一类的工序,因此这种手段很有可能使其失去其原有的历史原状。另一方面,相关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文物古建筑中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现代文物古建筑研究人员研究和考察相关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的重要信息来源,对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意义。因此,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比如说以苏州的“留园”为例,苏州的留园在历史上原本是私人的园林,园中收藏有很多的古代历史文献和字画,这些历史文献和字画中承载和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为相关文物研究人员提供非常有利的帮助。因此,相关历史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
3、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与日常保护工作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很多都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和时光的洗礼,许多文物古建筑在岁月的长河中被风吹日晒、地壳运动、历史变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变得破旧、残缺不全,为了保护相关文物古建筑的长期存留下去,不会因为破损而出现坍塌、毁坏,相关文物古建筑的管理保护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和日常管理工作。首先,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工作管理:第一,对于损坏程度较为严重的古建筑结构需要对其进行大修,尤其是承重的房梁、关节等结构,需要对其重点进行加固,增强古建筑的稳定性。第二,对于损坏程度较轻的文物古建筑进行逐个修缮。比如说产生位移、弯曲、小部件破损的文物古建筑结构,在充分保留其原来文化设计理念和本来面貌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修复、规整。然后就是加强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日常管理保护工作:第一,文物古建筑的日常安全管理。我国许多文物古建筑都是木质结构,这些木质结构的建筑很容易受到水、潮湿的侵蚀而产生松化和腐烂,或者由于过度干燥而容易产生火灾等安全隐患,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其日常的安全管理,比如说通风顺畅、保持适度的干燥等措施。第二,文物古建筑的定期的清洁非常重要。文物古建筑很多时候如果经历了长期的不清洁容易产生虫害、破损等危险现象,文物古建筑中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物品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日常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相关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的保护以及历史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同时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与日常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历史长存。
参考文献:
[1]侯跃.关于梁思成文物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以蓟县独乐寺保护为例[J].科技风,2015,(13):13-14;
[2]安丹丹.改善文物古建筑保护区划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步研究[J].城市规划与设计,2014,(20):20-21;
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3
【关 键 词】故宫;解密紫禁城;跨文化传播;符号;人文纪录片。
【作者简介】曹 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电视新闻。
“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是最接近真实、最具人文含量、最少隔阂的一种方式和载体,在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1]。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文纪录片面对国际市场,借鉴他国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呈现出风格多样、多元共存的状态。
一、《故宫》及《解密紫禁城》概述
近年来,《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圆明园》等这些不同于“直接电影”的“新纪录电影”出现了创作繁荣的局面。这类文献类人文纪录片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炫目的影视特效还原历史、以现代的视角解读过去,广受观众青睐。
《故宫》“Tht Forbidden City”,是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摄制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运用三维动画、演员扮演等真实再现手段,从宫殿建筑艺术、馆藏文物、故宫历史沿革诸方面,艺术地再现了故宫长达六百年的沧桑历史,全景展现了故宫的真实面貌,宣扬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部投资巨大、制作精良的“国家级”纪录片,出品精华版十二集,另有一套百集系列。
《解密紫禁城》“Inside the Forbidden City”,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故宫》基础上编辑而成,压缩成两个小时,只分上下集。因西方人很难看懂《故宫》里出现的种种中国文化内涵的内容,便剪辑为一个发生在古老皇宫的各色人等的戏剧性故事。除了内容删减外,《解密紫禁城》针对非华语受众还添加了历史背景介绍,以增强解说与受众的母语表达、文化观念之间的关联度。另外,为了让西方观众更为理解中国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大量使用西方同期事件做平行说明,如,“1407年,欧洲正是瘟疫肆虐之后的恢复时期,在墨西哥阿兹特克人正在建造他们的帝国,而在北京,紫禁城的建设也拉开了序幕”。这些改变有效地增强了《解密紫禁城》的传播效果。
不论是真实记录还是情景再现或者三维动画,这两部影片拥有相同的影像素材,却针对不同受众对材料进行取舍和编排。《故宫》是因博大的中华文化内涵在纪录片中的显著表达而在华语世界获得了巨大的反响,而《解密紫禁城》则以探究中国宫廷往事秘辛来吸引西方人的眼球。
二、语言符号与文化折扣
中国纪录片多承袭“画面+解说词”的创作传统,这也是源于汉语文字的强大表意功能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纪录片大多重视解说词的写作,或行云流水、优美雄浑,或灵动有趣、回味无穷。但当这些集聚汉语精髓的纪录片解说词被翻译成外文时,中文原有的文化张力在语词转换的过程中逐层减弱乃至消失。因为这不仅仅是文字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历史与历史的兑换。要做到语义内涵平移、语意表达清晰,实属不易”[2]。
《故宫》中的解说大气磅礴、纵横捭阖,却无法转换到《解密紫禁城》中。《解密紫禁城》再创作的首要问题就是对解说所构成的语言文字符号的跨文化处理。西方观众并不喜欢富有内涵的大段解说,讲求用画面直观地承载意义,所以那些体现了历史厚重感的铺垫、陈述和细节描写被大幅删减。
这是一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文化折扣”(A cultural Discount)现象,“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很具吸引力,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就会减退,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3]。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话语系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历程中面临无形而巨大的沟壑,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三、画面符号与高低级语境
在中国古诗词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环境描绘性语句,虽然都是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从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中,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咏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文学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因此当代中国电视艺术也善于运用景物镜头来表现和升华主题,如电视片中常用的青松屹立象征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这种约定俗成的象征符号使影像的表意流畅清晰,却是影像跨文化传播中理解与沟通的障碍。
《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的开场画面:夜空中流星划过,然后急速俯冲东亚大陆、华北平原,再通过古地图上依次叠现历代北京城的位置和轮廓,镜头随之俯冲到清北京城中轴线,掠过前门、穿过现代场景的天安门广场,在飞入故宫的刹那,画面闪回到古代的过年景象。华语受众很能理解这一段三维特效所体现的古都千年更替的历史恢弘之感,但对于没有文化与历史共性的外国观众却很难认同。
辉煌威严的紫禁城、冉冉升起的红日,这种象征至高无上神圣皇权的画面多次运用于《故宫》中,却仅在《解密紫禁城》中出现了一次,仅是为了展现整个宫殿建筑群的全景,完全失去了象征意义。
春天紫禁城完工,皇帝减赋免役大赦天下,画面展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隐喻君臣子民都迎来了生活的春天。而在《解密紫禁城》中这几个画面被挪用到了溥仪结婚的场景,画面的隐喻功能转换为叙事功能。
这些不同可以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概念做出解释。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T.Hall),在文化价值维度研究方面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的概念。“高语境文化的社会成员由于历史、传统、民俗风土等高度的重叠性,绝大部分信息都已储存于既成的语境中,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资源,因此更擅长借助共有的‘语境’进行交流;而低语境文化的成员由于缺少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很难形成非语言的心灵感应,他们在交往中必须更多地借助直接的、清晰的符号编码信息”[4]。日本、中国等东方的“同质社会”多属于高语境传播社会,高语境文化的成员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方面,喜好用含蓄间接隐晦的方式,并且内向羞涩,不擅长自我表现;美国等西方的“异质社会”多属于低语境传播社会,低语境文化所属成员则喜好用坦率直白的方式进行沟通,并且外向,热衷自我表现。最重要的一点是,语境越低的国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方面越占有优势,这便是《故宫》只能在中国本土受热捧,而能吸引国际受众的只有《解密紫禁城》的原因。
四、文化符号与文化中心主义
符号是文化的基础。文化符号不仅是传者在编码过程中核心传播的内容,更是传者希望受者在解码过程中解读出来的文化内涵。但我们从《解密紫禁城》对《故宫》的再创造中发现,不只符号的象征意义被消解,甚至还被选择性的误读。
《故宫》提及太监时,讲的是明朝司礼监的运作和明末的宦官干政,而《解密紫禁城》则强调他们未成年被强行净身,还添加了一段太监用其特有的尖细嗓音说的话。西方观众并不关心宦官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只是带着一种文化优越感,好奇地审视中国极权统治下的这类不正常人群。
在紫禁城与西方的关系上,《故宫》一方面讲述了八国联军对紫禁城的破坏,另一方面也讲述了外国文物修复专家在故宫修缮工程中的积极作用,还描述了皇帝对于西方先进科学的喜爱。而《解密紫禁城》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只字不提,只讲西方技术帮助故宫修缮,还着墨讲述钟表、电话等西洋发明是如何改变了皇帝的宫廷生活。比之较客观公正的《故宫》,《解密紫禁城》的材料选择明显引导受众肯定西方文化,并潜在否定其他文化。
《故宫》描绘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封建帝制的瓦解、列强入侵的屈辱史以及中华民族重获新生的骄傲与自豪。而在重新编辑的《解密紫禁城》,却展示了古老神秘的东方大国、残害人权的极权统治、西方先进科技的“拯救”角色,体现了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审视他国文化的文明优越感。
“西方的商业纪录片面对全球市场,采取了‘内核’优先的商业化选题策略,内容上一般不会涉及到具体社会中的行进,而是在一种固定的普世的意识形态框架中运行。它在这里宣扬的是作为普世价值的‘科学’与‘探险’,而对与‘科学’和‘探险’相关的社会脉络关系、历史关系,一般不加反省甚至付之阙如。然后,同一个‘内核’内容不断地被加工成不同样式的品种在不同级别的市场上销售盈利”[5]。“我们无法否认节目的优秀,但也应该看到优秀的标准为强势文化所界定,纪录表达的精神气度路径无疑已被预先指明”[6]。
五、小结
综上,虽然西方的纪录片在叙事方式等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但我们应当认清国外纪录片比中国纪录片更有国际市场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低级语境的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视角更易为世界所接受。我们不能为世界范围的强势文化所界定,而是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永恒的凝聚力、穿透力、吸引力,不能一味地为了世界市场上的国际传播而忽略了中国纪录片应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全球化”语境下,在中国电视业与国际接轨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通过要现代传媒向全世界进行传播,其关键在于要寻找到一条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道路。这也是纪录片《故宫》及《解密紫禁城》最为典型的意义与启示。
注释:
[1]武新宏:《国际视野与现代表达——纪录片〈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效果探析》,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
[2]张 卓、王飞夏、凌 捷:《跨文化理论视阈下的纪录片影像表达》,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11期。
[3][加]考林·霍斯金斯等:《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第45页,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4
【关键字】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误区
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历经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逐步积累而形成的。然而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在局部利益与眼前利益的驱使下,在保护与发展的对话中,很多城市建设中都出现了传统风貌特色消失、历史文脉中断的现象,并造成“千城一面”的后果。对地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1 历史文化保护的内容
我国现行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有文物古迹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3个层次,它们构成了一个从点到面的保护体系,以保护真实的历史原物及遗存的历史信息。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部门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胜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损毁但具有重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
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古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出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5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一时期的建筑代表;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在历史上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感。
2 当下历史文化保护的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2.1 当下历史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2.1.1 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历史的遗留原因造成的文物建筑产权不明晰,一栋建筑往往为几家单位所共有,各自为政,大家都在无偿地使用(常作为住宅或仓库等),没有人愿意出资维修保护,造成这些文物建筑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而破烂不堪。
2.1.2 体制不健全,缺乏专项保护资金
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往往由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主管,但文化部门的监管缺乏力度。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文保单位的墙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拆字,尽管文物部门为之奔走,向上级部门反映,但由于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和行政不作为,导致文物建筑最终仍避免不了被拆除的厄运。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数城市的财政收入较为紧张,用于保护和修缮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由于诸多原因,用于保护文化古迹的专项资金常被挪作它用,造成文物保护工作捉襟见肘的局面。
2.1.3 保护方式片面单一
消极被动片面单一的保护:保护中重“古”轻“今”,重文物轻历史地段,重物质实体环境轻人文环境。缺乏对历史建筑群、历史环境整体保护的观念,传统建筑与历史环境相割裂,城市的环境意象、景观特征遭到破坏。
消极被动的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以一种静态的、消极的方式为主,仅仅作为一项专项规划,并没有将保护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维护并发扬城市的格局特色、街巷空间和场所精神。
2.1.4 重发展,轻保护
由于受眼前利益的蒙蔽或出于树立政绩的需要,一些城市的保护工作往往让步于房地产开发建设,从表面看城市的面貌得到改善,城市的经济得到繁荣,而透过这种浮华的背后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丧失,城市文脉的粗暴割断,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2.2 当下历史文化保护的误区
第一种是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笔者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可以不用古砖,就是基于这种理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在旧城墙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明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第二种是“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面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在旧城拆了古建筑,又到新区去搞明清一条街。这种做法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又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
第三种是“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说法。这一改就是大拆大建,面目全非。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就要逊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价值上都搞上地区、民族、历史的特征,以示“文脉”的延续。在一个城市里应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及风貌区,但绝没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上下五千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就可毫无顾忌地作对现代化的追求。这样,文脉就自然延续且通畅。
第四种是“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各不相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全盘,显然不切实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大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尺度街使北京传统城市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
3 历史文化保护的思想方法
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应在解读城市文脉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条件,进行不同类型的保护。
3.1 原真型保护
对各级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应根据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遵循“维修保养,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保护,保存“原址、原状、原物”。这类保护是目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主要方式,如北京故宫、上海豫园、丽江万寿塔等等。
3.2 风貌型保护
对旧城中有一定传统特色基础,但被严重破坏已无完貌的地区,可结合传统建筑特色,发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寻找空间形态的“历史原型”,修补业已破损的街巷肌理,强化地方特色与历史风貌。
3.3 再现型保护
在城市的一些特殊地段,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社会的变迁、战火的冲击和城市发展的影响,现存风貌与历史上的兴旺景象已截然不同。对于这类地区,可以在充分发掘历史沿革、分析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加以复建,带动老城的振兴。
3.4 创新型保护
在结合历史原型的前提下,面向未来,大胆创新,探索历史文化表现的新形式、物化环境的再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并重与互动,通过新的物质形式给历史文化内涵注入新的活力。在这里,创新的是建筑,保护的是文脉。上海新天地街区是典型的传统里弄式街坊,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体现着老街坊普遍存在的结构老化、风貌破旧等问题。上海新天地街区设计借鉴了国外的经验,采用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加固结构、更新基础设施的手法,引入新的城市功能,使精心处理的旧建筑重新焕发光彩,实现了创新与保护。
4 结语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
我们今天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留住过去的时光,而是为了今天美好的生活和明天持续的发展。只有认清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发展的眼光来平衡二者的矛盾.才能使保护真正地适应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职龄,李梁.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J].山西建筑:1-2
[2]杨俊宴,吴明伟.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模式探索[J] 规划设计: 45-48
[3]汪天雄. 城市设计与历史文化的保护[J] :210
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5
一、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公共艺术反映出城市的文化态度,公共艺术集中显示审美文化,传扬人文历史。认识希腊文化的伟大时,希腊建筑中优美的柱式,女神雅典娜的雕塑形象等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对希腊文化的视觉焦点。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故宫建筑群,成为北京城及中国现代历史文化的符号象征体。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历史人物的浮雕带给人们更多的关注,其体现了城市在一段时期内的物质与技术水平,记载了发生在期间的历史故事。以艺术的造型历经了公众性的社会历史的洗礼[1]。
现代城市是文化艺术赖以滋生的母体,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社会生活产生密切互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内涵,城市是人们聚居于生活的社会形式。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城市中设有富有创意的公共艺术,已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志。由于城市形态是人类文化历史的产物,公共艺术的发展必然与原有城市形态具有的历史性有着不可割裂的有机关系。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才可以避免地方性文化历史景观的消失。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在快速扩张中大规模拆建使得历史文化名城遭受较大的破坏。破旧的历史名城不是加快城市发展的障碍,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凸显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物质条件。城市发展中,被拆除的古老街区大多有数十年或上百年的历史,拆除后会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少数文物院落,在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层层包围中格外突兀,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布局精华在现代城市中难觅踪迹。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精神财富,其展现了城市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拥有良好的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公共艺术存在能够通过内外在的表现,突出某些现实生活中的现状,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价值。公共艺术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长时间影响公众对城市文化历史的认知,在展示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公共艺术有助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必须发展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使公共艺术接入城市环境,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以艺术方式保存城市的历史,拥有丰富历史沉淀的城市,有一些反映历史事件的艺术作品,大多以雕塑形式记录历史,艺术作品体现在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2]
三、沈阳盛京文化简介
文化是历史发展中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力量产生的结果,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社会习俗等。盛京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对盛京文化概念的界定要以历史时期为依据。
盛京文化是沈阳命名为盛京后的鼎盛历史阶段,以沈阳为中心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有文化。盛京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处于核心优势地位的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京文化是沈阳在两千多年发展历程中鼎盛时期孕育形成的文化。盛京文化是满汉朝鲜等各族共创共融的文化,盛京形成了满汉,朝鲜等各族共同的文化。多个民族民俗文化在盛京相互影响,满足人善于汲取民族秉性,形成了纷繁丰沛的盛京文化。盛京地区涵盖的范围扩展至辽东,吉林地区。盛京文化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文化辐射力。
四、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公共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必要分析公共艺术在城市构建中的设计美。在城市空间中构建公共艺术应遵循装饰性原则,应用性原则。
装饰性是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公共艺术设计必须遵循装饰性原则,要重视布局到结构的装饰能力,如表现力强的放射行结构,庄重肃穆的垂直型结构等。进行的公共艺术设计应具备相协调的布局特点。不同的颜色搭配及艺术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会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应重视艺术表现手法的装饰性[3]。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必须遵循互动性的原则,以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如可以在文化艺术中心长椅上设计坐下看报的人物雕塑。应用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题,如涉及中可将植物对城市小气候的改善特性融入公共艺术设计,在实现作品观赏价值同时提升公共空间环境质量。
五、盛京文化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是以构建人们的生活空间为目的的艺术设计,是逐步形成有理性,有目的系统的人类活动,使之符合人们的生活及心理需要,是实现环境美学的具体形式。沈阳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自春秋时期燕国设立方城起,沈阳建城史已有两千余年,现今的沈阳保留城市特有的印记,城市布局在前年的变迁中,一些地区仍在浑厚的地域文化承载下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随处感受历史遗留的岁月气息。沈阳市启动的历史建筑恢复重建计划,是围绕修缮城门等方面,体现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力求展现城市的魅力与文化风貌。
80年代,随着沈阳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新型格局不断变化,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遗迹恢复性建设形成对立矛盾,在民族传统的老城街道设计等方面,如沈阳中街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不断改造,设计中需考虑对未来综合发展带来的系列影响,注重延续历史的宗旨。
城市历史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对城市历史的记载,城市精神的发扬形成特色的保护文化范围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以特色典型的历史建筑作为中心点,范围的设定秉承历史底蕴为原则。沈阳实胜寺历史文化比雍和宫早一百多年,由于年久失修的原因,改造前,寺内道路不通,古建筑破旧,严重影响了整体景观。沈阳市对实胜寺周边拆迁,拆除房屋200多间,进行全面的规划重建,成为盛京的新景致。皇家寺院与黄寺广场文化特色结合,现代都市与古韵历史匹配,传统景观与外部空间理论结合,形成古城中独特的城市客厅。
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6
一、孔庙:在济宁好玩的地方排行榜中它的知名显然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也是目前为了纪念孔圣人规模比较大的庙宇,而且其建筑也都非常的具有特色,在规模上仅仅次于故宫,同时其中还有很多遗迹都是保存得相当完整的。
二、杏坛:人们常说去到济宁属于必到的地方,走近其中有很详细的讲解,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玩不懂和无聊的问题,很多的景点都非常的经典,极美的自然环境每年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来此纪念拍照。
三、明故城: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性的地方,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鲁国文化的发源地,所以在整个文化底蕴上是非常浓厚的,建立于明朝时期的它到如今也是我国代表性的景色,同时也被列入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