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益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的益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的益处范文1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历史与发展;思考和建议

热工课程以研究热能的有效利用及转换与传递规律为其基本内容,在工科许多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热工基础课程一般指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两门课程,内容主要由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组成的“热工学”或“热工基础”也属于热工基础课程的范畴。本文的讨论主要针对这三类课程来进行。

至上世纪末,我国热工课程开设的情况是:有150余所高等工业学校开设热工类课程,分布在除台湾、、青海三省区以外的境内高校。全国热工课程教学的一般情况是:(1)热工课程的设置主要在能源动力类、石油化工类、航天航空类、土建类、交通运输、轻纺食品等大类专业;(2)热工教学实验以验证性为主,测试手段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3)已经出版了一批由我国作者自行编写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与热工学教材。

6年多来,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我国热工实验教学情况有了较大改观,开课的大类专业面有所扩大,机械类专业目前大多开出了少学时的热工学课程。同时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实践,出版了一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使我国热工课程教材的内容有了较大的更新,编著水平也明显提高。在近十年中,国际上工业先进国家也同时在进行着类似的改革,并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新教材。与这些先进国家的热工课程教学和新教材相比较,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某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

本文在简要回顾了热工课程教学的历史后,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工业发达国家近十年中热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与教材编著情况,最后提出作者的意见,以求教于国内同行专家和教师。

一、国外、境外热工课程教学发展情况

1.热工课程教学的历史

近代热科学的产生与初期的发展集中在欧洲国家。根据文献[1]的观点,热科学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Galileo时代(1592),而且早期热学作为物理学的一部分,热力学与传热学的研究是溶为一体的,例如Boltzmann从热力学证明了Stefan由实验得出的辐射四次方定律。又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创建人之一Kelvin在1862年用以下的方法来估算地球的年龄:假设地球之初是温度均匀(3900℃)的圆球,热扩散率为常数,取为岩石沙砾之值,利用Fourier导热微分方程,按半无限大物体计算,从初温冷却到目前地层深处的温度梯度(1℃/27.8m)需要9800万年。按现代的观点看,Kelvin显然求解了一个传热学的问题。

无论热力学还是传热学,其发展都经历了从“科学”到“工程”的过程,即,从初期作为物理学一部分的热学演变、发展成密切结合工程实际的“工程热力学”与“工程传热学”。以传热学为例,[2]在19世纪的物理学中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导热与辐射,其基本定律均已得到解决。然而大量的工程问题中还遇到流体与固体间的热交换,虽然牛顿早在1701年就提出了对流换热的初期思想,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工程计算问题,一直到进入20世纪,经过一批主要是德国科学家的努力,包括Prandtl、Karmann、Nusselt、Blasius以及后来的Eckert,也有前苏联科学家(如Kirpichev等)的贡献,传热学开始由“科学”演变成“工程”,其中整理试验数据的量纲分析方法或相似原理引入传热学的对流换热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热学的研究中心由德国转移到美国,其中Jakob、Karmann及Eckert三位德国科学家的移居美国起了很大的作用。欧美国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的开设始于何时,暂时无法查考。就教材而言,最早的一本传热学可能是德国科学家Grober的著作(1921)。[3]然而影响较大的要推McAdams的“Heat transmission”(1933)。[4]随后Jakob与Hawkins的教材,[5]Eckert的教材[5]相继问世,成为20世纪40~50年代的代表作。Holman的传热学第一版出版于1963年。[7]此后欧美以及前苏联的传热学教材出版情况可见文献[8]。

2.近代热工课程开设情况

到20世纪80年代后,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机械类学生的必修课,有的学校还设为工科学生的基础课。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在境外的高等工程教育中,传热学与热力学课程的开设相当普遍。[9]我们曾经调查过国外20余所大学开设热工课程的情况。从返回的调查表看出,机械工程系、化工系、核能工程系、材料系等均普遍开设热工类课程。有的学校把热学类课程作为工学院的公共课程,如美国依阿华(Iowa)州立大学工学院在2000年开出的81门课程中(不含基础课),包括有电子、信息、计算机、控制、电磁场等系列的课程,其中热学方面的基本课程有4门,即热力学I、热力学II、传热学及热流系统设计。麻省理工、普渡大学及密西根大学等,热力学和传热传质学都是机械系设置的主要课程之一。表1是密西根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学科基础和专业课课程学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热工理论课程所占的分量。

在美国高等学校中,机械工程系主修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1)基本层次,该层次中的课程一般覆盖了该校机械系各个研究方向的最基本的原理,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一层次课程中均包含热力学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课程在内。(2)专门化层次,该层次中按专门方向不同而分成若干组课程供学生选修。欧美这样的课程设置值得我们借鉴。

3.最近十年美国热工课程教学的发展

在最近十年中,美国高等学校工科热工课程的教学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向值得我们重视。首先在热工课程教材方面,美国高校中出现了像Cengel与Boles的Thermodynamics――An Engineering Approach,[10]Cengel的Heat transfer――A practical approach,[11]Incropera/DeWitt的Fundamentals of heat transfer[12]这样取材丰富、构思新颖、内容先进的教材。有关这些教材特点的

详细分析见参考文献[8]。

在热工实验方面,20世纪末美国高校也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探索,例如美国普渡大学DeWitt等三位教授进行了题为“Curriculum for the 21th Century”的研究,[13]对于传热学试验提出了以下改革内容:

(1)减少“传统”的实验,增加学生进行团队项目的时间;(2)增加有挑战性的工程设计项目;(3)给予动手训练机会;(4)训练与工程界合作;(5)培养交流项目结果的能力。

为此,该校改进了原有的实验系统,配备了数据采集系统,同时从工业界不断引入设计性的实验课题,并分解成为团队项目的内容。从普渡大学机械系的这一改革思路看强调了减少传统的实验,增加来自工业界实际项目的训练;强调了团队合作的训练;强调了培养交流与动手的能力。

当然传统的实验还是需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培养动手能力的环节。在传统实验的内容与组织上也要注意综合性的培养。我们来看普渡大学的传统传热学实验课程的内容,参见表2。

由表2可见,就这些传统的实验内容而言,其综合性与测试技术的训练也是比较好的。

二、对今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考

1.热工课程教材怎样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需要

热工课程的基本知识应当成为工科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术素质,热工课程应当成为我国工科学生、尤其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生的共同的工程基础课程。这是由于:(1)热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物理现象,同时各个工程技术领域中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其他形式能量最终大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耗散于环境及宇宙之中。因而作为介绍热能的有效、合理的利用和转换、传递技术的热工课程,不仅应是许多大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而且也应是21世纪所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技术基础课。(2)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制定了节能优先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确保我国中长期能源供需平衡的先决条件。无论是从国内资源还是世界资源的可获量考虑,中国只有创造比目前工业化国家更高的能源效率,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保证下,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水平。因此,工科学生应该具备合理用能、节能的意识并懂得其基本技术。而热工课程的内容是合理用能及节能理论中最基础与核心的部分,热工基础课程在工科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按照这一观点,在我国工科21类专业中,[14]至少有6大类(能源动力类、化工制药类、航空与航天类、环境与安全类、武器类、土建类)专业应该开出高学时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的课程,其中能源动力类是最典型的一个大类专业。我国目前设有能源动力大类专业的学校有130余所。按照教育部分类办学的思想(研究型,教学型以及介于其间的类型),这一百多所学校不可能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学校。那么同是高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在教材上是否要有所区分?还是可以采用同一种教材由主讲教师酌情选讲?如果有区分,区分主要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涉及到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制定基本要求以及今后组织教材编写方面的一个基本考虑,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取得共识。

2.如何使教材内容适时地跟上学科与工程技术的发展

近代工程技术的发展给本科热工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8]例如,20年前的本科生教材很少有关于火用分析方面的内容,而现在这个状态参数已经被广泛接受并用来分析设备过程的能量利用情况。近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给传热学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近十年内发展起来的纳米微米传热学就是一例。

相对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国内外教材的内容显得过于稳定,近年来出版的教材中新技术的概念介绍极少。比如,当前中国的长期能源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为保护环境,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在工程热力学教材上,对新的、先进的能源利用方式(联合循环发电、氢能利用、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和热电冷三联供、新能源发电等等)是否应该有适当的反映?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循环是传统燃煤汽轮发电机组提高经济性与环保性的有效途径,也是近年来国外燃煤火电厂的重要发展方向及我国要积极研发的方向,在工程热力学的新教材和今后的教学中也应有相应的地位。

3.热工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与更新应当怎样进行

热工课程包含的两门学科,热力学与传热学,都是应用科学,实验教学无疑是完整的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多年的经验表明,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某种程度上比课程本身还要困难,主要是涉及到设备的购置、更新所需的经费问题。在国家实施“211工程”二期或者“985工程”的建设中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财力)来改革、更新热工教学实验值得重视。在建设实际动手的实验台位时,是否也可利用多媒体的工具建设或购置一些“软件实验”作为补充?[15]在动手的实验方面,前苏联曾经出版过有关传热学实验教学的图书,[16]20世纪80年代热工教学指导委员会也组织出版过这样的图书。[17]目前有否必要再组织出版这样的参考书?

4.在热工课程的教材与教学过程中怎样加强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近期世界范围的内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意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从最近出版的美国教材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于中外教育体制、教育传统和教学理念方面的不同,在吸收西方教材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应当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具体情况的措施与方法。过去的实践表明,首先教师本身除了从事教学以外一定要参加科研,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努力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学术经历结合起来,努力使书本上的资料成为活生生的实例。在教学法方面注意启发性,辅以对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讲座等课外活动,等,这些都能收到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说,热工课程教学中探索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仍然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5.是否要开出经过整合的新型热工课程

为适应不同类型专业的需要,可以开设出一些综合性的新的热工类课程。无论是能量转换、热量传递还是质量传输,都有如何提高转换效率、传递效率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减少过程的熵产(或不可逆损失)以及强化传递过程。这是它们共同的最重要的东西,可否开设一门综合热力学、传热学、传质学和流体力学的新课――例如可称为“热设计及优化”。国外目前已经有这类图书出版,第一步可以翻译过来作为参考教材。如果关于“优化”的内容能结合一些专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那么这样的课程就会受到相关专业的欢迎。

6.热工课程的双语教学应当怎样进行

双语教学是目前教育部提倡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

而热工基础课程也常常被选为进行工程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对象。[18]这里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在编写汉语教材时怎样照顾到双语教学的需要?怎样选择英语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材?怎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以真正收到双语教学的实效而不流于形式?

7.对我国中青年热工课程教师学术趋向的思考

要提高我国热工课程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与我国人才队伍总体情况一样,我国热工课程教师队伍的主体已经由30~45岁的中青年教师所构成。这个主体的特点是学历层次较高,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具有硕士学位。为使我国热工课程教学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关键在于这支教师队伍。就他们的学术发展而言,目前他们的学术趋向面临一个主要问题是:是否需要将热力学与传热学融为一体,固然可以有所侧重,但是不是不要截然分开?这方面,国外的一些情况值得我们借鉴:英国的Spalding是著名的计算传热学与流体力学专家,但是他也写过一本工程热力学的教科书:[19]Cengel以他的传热学教科书而知名,但他同时又是工程热力学教科书的作者,[10]而且Cengel的工程热力学与他的传热学同样著名;田长霖教授是熟知的传热学大家,但他与Lienhard合作写过一本统计热力学教科书。[20]将熵产分析用于传热问题的首创者Bejan也是集热力学与传热学于一身的知名学者。[21-22]我国的中青年热工课程教师值得对此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Cheng K C.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heat and thermodynamics:Review and some observations.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1992,13(3):19-37.

[2]Lienhard J H. Learning and teaching heat transfer.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1985,6(3):26-34.

[3]Grober H.Die Grundgesetze der Warmeleitung und des Warmeuberganges.1921.

[4]McAdams W H.Heat transmission.New York:McGraw-Hill,1934.

[5]Jakob M,Hawkins G A.Elements of heat transfer and insulation.New York:John Wiley,1942.

[6]Eckert E R G.Introduction to heat transfer.New York:McGraw-Hill,1950.

[7]Holman J P.Heat transfer.New York:McGraw-Hill,1963.

[8]陶文铨,何雅玲,李增耀,唐桂华.“传热学”本科生教材40年的变迁及其对我们的启示[Z].2004年全国热工课程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9]陶文铨,何雅玲,王秋旺.境外大学工科热工类课程的设置[J].高等工程教育,2000(增刊).

[10]Cengel Y A,Boles M A.Thermodynamics-An engineering approach.Sixth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2006.

[11]Cengel Y A.Heat transfer A practical approach.Second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2003.

[12]Incropera F P,DeWitt D P Fundamental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Fifth edition.New York:John Wiley&Sons,2002.

[13]Bianchi M V A,Schoenhala R J,DeWitt D P.Changing the role of the laboratory in a heat transfer course.ASME HTD-Vol.344,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Vol.6,1997,1―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Hammer N R,Voller V R.Simulations of basic fluid mechanics laboratories using multimedia authoring tools.ASMEHTD-Vol.344.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1997,Vol.6,pp.43-52.

[16]奥西波娃B A.传热学实验研究[M].蒋章焰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17]涂颉,章熙民,李汉炎,林瑞泰.热工实验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8]冯妍卉,张欣欣.“传热传质学”课程双语教学计划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4:95-97.

[19]Spalding D B,Cole E H.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London:Edward Arnold,1973.

[20]Tien C L and Lienhard J H.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New York:Holt Reinhart and Winston,1971.

[21]Bejan A.Heat transfer.New York:John Wiley&Sons,1993.

科技发展的益处范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商业区;景观生态设计

Abstract: The green ecological landscape system of commercial area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entity, the unific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is not only the basis of City Regional Ecological Network Circle City good growth is inevitable, and the unity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flect re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t i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siness district;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商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于绿色生态环境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区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相互矛盾也愈加突出。总体环境的迅速变化,导致这一时期的城市景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复杂。原始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自然融释, 即使在城市产生、兴起的农耕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的选择、借用仍能使城市景观很好的融入自然。工业革命之后,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物的因素成为社会主导,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开始割裂,在城市系统内部, 甚至开始在总体景观上呈现与自然的不和谐特征,进入20世纪之后,城市病、环境污染、景观特色消失等问题更是接踵而来。商业区的发展伴随了后现代社会的来临, 其形成及本质, 注定了该区域内经济、文化空间发展与绿色环境生态之间须臾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 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为基点和突破口, 寻求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及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在历史与现实中应该具有典范的意义。

商业区规划建设, 基础于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它广义指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狭义指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质空间。商业区的绿色生态环境, 包含了整个区域的内外物质空间、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生态, 并共同物化为景观总体, 而且是在漫长的演化中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 逐步由乡村向城市积聚形成的, 实际是自然与人工相叠合的一个生态系统。它的演进, 是在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中, 由历史的合力相互作用形成, 其主体是人。因此,商业区景观表现为社会景观与物质景观的总和,其载体是物质景观, 两者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总体景观。所以, 它不仅仅指商业区的有形表现,还涵盖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有机统一。

商业区的生态景观由自然、社会、人工复合形成, 融会了城市居民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在外在表现上, 它占据了一定的环境空间, 拥有特定的生态要素, 综合形成了内在结构复杂、联系密切的整体, 从空间上构成了特定的区域生态景观模式。

当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与条块分割, 使同处一个商业区的各城市间缺乏必要沟通, 地区资源缺乏系统高效的整合利用, 甚至还存在诸如环境污染跨境转移等问题,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削弱。所以, 依托商业区域发展, 促进完善城市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应该能够成为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手段。要妥善解决现存诸多问题, 必须充分利用、整合商业区域各生态环境要素, 达到可持续与构筑完整绿色生态系统的目标, 亟需以上述关系研究为基础, 而进行的商业区域生态景观系统的整合研究。面对错综的问题, 更加需要科学的方法, 传统单方面的策略, 如后于用地定性的景观规划设计, 修饰性的一层皮式景观设计, 以及纯视觉美学角度的景观设计等, 在当前都显示出相对整体的局限, 这暗示了观念更新的必要。

二、融合重视人文生态的商业城市区域景观

在景观的涵义中,景是自然及人工景观在客观世界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形象信息,观则指这种信息通过感觉传到大脑皮层, 从而产生的一种实在的感受或联想、情感。景观包括客观形象与主观感受两个方面, 是主客观的统一。景观由景观要素组成, 两者关系相对而言。相对大的生存空间环境, 把多个城市组成的区域整体看作一个景观, 其中不同类别的城市即为景观要素, 如把城市作为独立景观, 又可把其中各功能区块视为景观要素。

就本质而言, 景观设计必须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 以及奠定在人性的基础上, 才能研究解决人类真正的需求。其实, 设计实际地面向人的全部生活,从根本意义上说, 就是向人类真正的需要和价值的回归。从长远来看, 商业区发展的基点必须占据人文的高度, 重视城市连绵区域的文化建构, 因为文化不仅是城市精神的强力支撑, 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表现, 就景观本体而言, 景观中也必然包含着人的, 也即文化的因素。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 真正合理的、科学的景观设计, 应该是人性化的设计, 同时还应该是人文化的设计。所谓人性化, 就是注重人的本性, 回归人的本体; 所谓人文化, 就是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由此来看, 真正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态景观设计, 至少还要考虑到, 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否过大的搅乱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商业景观的审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生态景观设计首要解决的, 就是重新估价和定义人类中心主义, 把人类的伦理学, 尤其居于其核心地位的人文价值理念, 适度地推广和应用到非人类生命中去, 为非人类生物乃至环境建立一种跨类的生命观和伦理价值观。所以, 在商业景观生态整合设计研究中,以地域文化为基点的商业区人文生态研究, 应该是整个理论建构的基础。

针对商业区的长远发展, 该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以至管理, 都必须有文化的观念, 因为区域总体文化景观是该区域历史发展积累、积淀、更新的表现, 是人类聚居活动不断适应、改造自然的反映, 商业区的发展规划就理应有一个更加宏观、整体的视角。就单一城市而言, 城市文化特色反映了该区域社会行为、观念模式的特点, 是综合反映城市社会活动的文化概念, 表征了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同一商业区中的各城市由于地缘关系, 具备了相同或相近的地域特性及经济发展模式, 并实际形成了互补整合的关系, 它综合反映了该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商业区整体的性质、规模, 必然影响到其中各城市的文化形态, 科学精神的拓展与人文底蕴的酝酿, 都会给它嵌入新的时代的烙印, 并进一步促成新的文化特征, 这些综合形成新的商业区域文化生态, 在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生长并与其融合之后, 商业区整体生态景观也得以构筑形成。

在大的区域环境尺度上, 将商业区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考虑, 其内部不同规模、性质的组成部分, 都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生态要素。引入生态学概念, 则可以表述为本底(基质)、廊道和斑块。这三个借用的概念中, 本底指范围广、连接度高, 且在景观功能上表征主要特征的要素, 它对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 起到重要作用; 廊道是与本底有明显差别的带状景观, 具有分隔与联接不同景观区域的双重功能, 并拥有发散、渗透功能; 斑块作为相对概念, 是与周边地区风貌有所不同的小块非线性生态景观, 它对城市区域微气候调节, 及局部生态环境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有助于建立景观的视觉秩序。

商业区域中的非物质人文景观, 是以前述物质景观的三个生态要素为载体, 通过人类活动形成并寄托在物质景观中的文化痕迹, 实际是一种高层设计理念, 是使商业区域景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灵魂。所以,商业区区域景观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在保持商业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通过对自然、人工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建设, 赋予商业区以明晰、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种特色应是该区域所独有, 而非与其他商业区所共享的。

商业区文化包括物化在自然, 或通过建筑物、构筑物等城市建设活动所表现出来, 并熔化形成的凝固的文化, 以及在城市生活中, 在教育、精神面貌、社会风尚等各个层面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内涵。商业文化是不同地域在不同历史条件下, 经过多年传统积淀逐步形成的, 其中融入了数千年人类文化传承的基因, 不具备仿效性, 因此, 每个商业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景观生态,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商业区的文化特色就是该区域的景观特色。

三、整合生态文化观念的商业区域景观设计

商业区发展的基础问题, 就是该区域生态景观系统的建构。在这个系统中, 物质景观和文化景观都不可或缺。作为自然环境、人文文化两因素在人工整合之后的具体再现, 商业区域生态景观模式在空间上构成了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 把商业区作为完整生态系统来考虑, 其内部不同规模、性质的组成部分就相应形成了诸生态景观要素。以下从宏观、微观上分层

次研究区域景观构成。

作为面的景观要素(基质、本底), 商业区景观区域从字面理解大到地域综合体, 即人类文化圈和自然生物圈交互作用形成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小到城市的开放空间、功能区块等。商业区景观区域实质指构成该区域主要景观风貌的各面状大型板块, 它范围广、连接度高, 在景观功能上表征主要特征, 对区域生态系统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它的破坏或突变会引起系统的巨大失衡, 引起景观的不和谐或混乱。

四、结束语

在当代中国, 商业区景观生态的整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促使该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及绿色生态系统建构的突破点, 它关系到商业区的本质内涵及未来成长。商业区在我国是新生事物, 从它发展的开始, 就厘清涵义, 借鉴先进经验, 促使其顺利成长并发挥应有作用, 是历史的机遇与责任, 而这些并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分析、战略空间布局规划就能解决的,有些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较好、期望值较高的区域, 在发展中并未如愿以偿, 而有些基础条件一般的区域却出人意料, 这说明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因素,与该区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这也彰显了商业生态景观设计中整合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赵永鸿.景观设计的生态学理念[J].山西建筑,2006,32(16)

科技发展的益处范文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应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氛围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关键在于将这种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的实处。以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重视各自系统知识的传授,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研究问题不够,新教材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更加强调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知识融会贯通,要想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进一步研究教学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潜能,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首先应营造浓厚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氛围。

(一)找准切入点,适时渗透、融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道德人格、法律人格教育,是以道德与法律的系统知识为底蕴,通过引导、教育、感悟、积淀的过程,使其在思想、信念、情感等方面形成一种内在的力量,并透过其行为体现个体的道德品格与法律意识。这种内涵与素质的积淀,夯实了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搭建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将“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课程建设要重视人之心、人之情、人之感、人之求,把知识的传授同价值观、全面发展观融合为一,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关键应将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放在一个现实的基点上,从学生的心理、情绪、情感、欲望等基本需求出发,既了解学生个体的情感需要,也把握学生整体的心理需求,找准切入点,将高品位的道德知识与常用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接受道德伦理与法律知识、感悟高尚的道德与法律精神、掌握高水准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与行为法律尺度,追求高标准的发展目标。其实,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求、对发展需求的关注恰恰是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不可错过的切入点,找准每个切入点后,采用访谈、交流、研讨、辩论、讲演等途径,给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氛围,本着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路,适时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感相容,创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佳教学情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情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只有融入情感因素,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情境,因为情感是促进学生的自觉接受、激励学生积极活动,提高学生的行为效率的启动因素,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好奇心、惊异感、美感、亲和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对学生发展起着一种无形“助推器”作用。国家教育方针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都要求教学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是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在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为学生提供情感交流、挖掘发展潜能的空间。当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上,创设情感相容的最佳教学情境,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使学生主动亲近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欣赏高尚的道德行为与自觉的守法行为。一般来说,教师的情感投入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1.教师自身要有饱满的热情、健康的情感、良好的道德与守法形象。这是情感投入的前提,教师的心教、身教、传情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的先决条件。

2.方法纯熟。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手段,激发、协调学生情感时,喜怒哀乐的情感运用必须得心应手,要巧妙地营造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意识强化的情感氛围,创设出各种情趣盎然,淋漓尽致表现情感的教学情景,使师生同步进入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评判。

3.教师应适时实现情感的渗透、迁移。将积极向上的情感及时、恰当、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与学生进行自由、平等、真挚的情感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学会感动、启发、诱导学生,用真实情感驾设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用高水准的道德理念激励、震撼心灵,使学生在深层次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主思维,融会贯通,并将真、善、美的道德判断与法律意识推到更高的水平。

(三)把握学生心理,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和谐氛围

由于现代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自我认知、自立能力、适应能力、调整自我能力的水准不一,在学习、交往、婚恋、择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常常会出现认知偏差,在成长与发展中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学习上,中学阶段一路领先、一帆风顺的较多,在大学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会引起心理焦虑;在人际交往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交往能力有限,容易产生闭锁、焦虑、嫉妒、孤独等心理失衡现象;在恋爱与性心理方面,大多数学生性发育成熟,但是性教育滞后、性知识贫乏,对异性的神秘、恐惧、渴望等心理交织在一起,常常伴有自卑、失落、懊丧、嫉妒、猜疑、抑郁等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容易在情感上困惑,甚至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特别是那些受经济、学习、情感困扰较严重的学生,如不及时引导、教育,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在所难免。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应将营造和谐氛围作为职责之一,用这样的教学氛围凝聚学生,教书育人,才能避免学生陷入道德评价的偏差,防止行为的违法,保证学生的发展不脱离正确的轨道,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途径探讨

(一)知识传授“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包括道德伦理、法律知识的传授,而且涉及学生发展所必需的人文知识,在教学中应从道德的渊源与本质、法律的内涵与作用入手,讲授个体“自然人”到“社会人”发展过程中已被公认的道德伦理、法律知识,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律知识的积累,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理论、法律文化素养。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点,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求出发,传授与伦理道德、法学相关的政治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使学生对道德伦理、法律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知,明确“德者,得也”, 从知、从心、从行,内得于己,外施于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法懂法用法,做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直观、直觉的体悟,理性的思维、想象,了解、掌握社会与身边道德生活中的常规惯例、原则、规范要求,提升法律意识,自觉地构筑学生个体的、内在的道德与法律知识体系,提升理论素养,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增长道德智慧,讲究道德良心,履行道德义务,升华人生价值坐标,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打造、自我陶冶,内化过硬的道德与法律素质,尽快进入知行统一的境界,使道德与法律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二)教学手段选择“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大发展对人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方式,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应做到“有备而战”,应在开课之初做一些调查,掌握学生对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各种能力状况,梳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后研读,并选择一些焦点问题,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探讨,将研讨会、辩论会、个案分析、讲演会、模拟法庭、职业论坛、毕业设计、求职面试模拟等多种方式融入课堂,为学生创造研究问题的平台。同时,指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进入网络,融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学会数据统计与分析,使学生在占有“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对社会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研讨问题,为学生创造探究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分析、辨别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促使学生迸发出创新性解决问题的“火花”,提高研究能力。

(三)为学生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法律教育,必须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修养与守法的“自致”水平,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当今社会是创造性的社会,只有创造才是社会资源丰富的源泉。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进行创新,就是说个人要就业、要发展、要获得财富、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必须具有创造力,这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特殊要求,大学生要在未来社会挑大梁,就必须具有相当的创造能力,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能停留在只传授知识和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上,而应克服以往教学中主、客体“固定定位”带来的偏差,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立项,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挖掘其创新潜能,保证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与实践中均能得到相应训练、体现、提升,创新教育机制得到完善。

(四)以礼仪规范教育为载体,注重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

大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有内涵,还要外塑道德形象。因为,个体的外在道德形象是一个人的“德行”在公众面前的一种展示,是个体内在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个体自我德性的涵养、德行的整合、品性的磨炼,是多层面道德人格因素的外露,是深邃的内涵通过具体行为在道德实践中的表现,是一个人顺利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条件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帮助学生将内涵的道德素质,在发展中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地表现出来,我们选择的载体是礼仪规范教育,以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人格的尊重需求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教育,让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将体现礼仪的礼貌、礼节融为一体,通过一言一行,传递自身个体道德形象的信息。要教会学生在言谈举止中学会“施礼于人”,如待人要主动、热情、诚恳、经常使用礼貌性语言、做事情符合大学生身份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举止文明、庄重大方、循礼守节、气宇轩昂的风度,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力争促使学生在敬人之中,在行礼之下,追求“德高望重”,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

(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时传递各种信息

科技发展的益处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由于商业地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与其发展相关的产业如五金、冶金、建材以及机械设备等都会快速发展,同时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也会被带动起来。从区域整体规划来看,若商业地产业发展起来,则物业管理、交通道路规划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发展起来。此外商业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但促进相关部门发展而且提高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因而商业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二、商业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1.商业地产周期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商业地产周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循环效应直接受到商业地产投资的影响,例如在进行商业地产投资过程中,若投资周期过长,就会导致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与其相关的产业就无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且如果资金回收慢就会大大降低投资的规模,进而导致商业地产投资成本增加,这样下来就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周期。此外,商业地产投资还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商业地产投资受阻,可能会限制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整个经济社会出现大萧条。

2.商业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引导作用

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商业地产投资不但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发展而且极大的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在商业地产业的带动下,区域经济呈现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见商业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商业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商业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带给国民经济的影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地产业。由于商业地产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大于国内经济增长率,因而许多企业看到了商业地产带来的经济效益,纷纷进入到商业地产投资领域,最终导致了泡沫循环商业地产环境,出现房价一再上涨的局面。若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小于商业地产投资的分配量,就会因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进而由大量的膨胀投资导致商业地产出现泡沫化。

2.商业地产投资结构变化带给国民经济的影响

若商业地产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其他产业部门的运作和彼此之间所建立的平衡都会随之受到影响。比如一些服务性产业如商场、酒店等,对住宅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商业地产投资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进而促进固定资产的增长。因而若商业地产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国民经济就会受到影响。而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投资逐渐扩大,引起投资发生乘数效应,进而不断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商业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

1.区域经济与商业地产业协调为融资带来方便

先前要想发展商业地产业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而现在政府鼓励利用民间融资的方式进行商业地产投资,以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把人们手中富余的资金用于商业地产,不但可以加大商业地产业发展而且确保商业地产在没有资金压力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建设。商业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融资的效果往往与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然而要想利用民间融资来进行商业地产投资要求非常严格,往往需要政府部门的一系列行政审批才能进行。对商业地产企业来说,若资金运转效率降低,就会带来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如果资金无法按时到位就会直接导致投资失败,因而为了降低民间融资的阻碍,需要政府与民间投资者共同协调与合作,若民间融资取得法律许可并获得政府保护,那么就会充分发挥民间投资对商业地产投资的作用。

2.合理的商业地产投资能够有效改善区域住房供需结构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短期内发展迅速的商业地产投资在宏观政策的作用下得到了有效抑制,进而拖动商业地产市场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而且住房保障体系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完善,当前商业地产投资趋于理性化,房价增长也放缓,进而改变了住房的供需结构。为了让商业地产企业提供给人们高质量、性价比高的住房,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各项措施以及规范,同时要求商业地产企业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进而确保各项住房政策切实落实。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商业地产投资趋向于更加环保的方向

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一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对周围自然资源造成很大的损害。这种牺牲自然环境换来的经济效益,在未来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而在商业地产开发过中要树立超前的环保意识,在规划布局时,应该尽量避开农业农地与生态林地,避免商业地产建设占用带来生态的破坏,同时要加大对废弃土地的开发,确保后期的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加大,占用的城市空间就会加大,如果人们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就会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因而商业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小区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活废弃物处理问题以及环境绿化问题,应该给小区居民留下充足活动空间的前提下,做好小区的绿化工作。同时商业地产开发企业还要增强与政府的合作,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科技发展的益处范文5

关键词:科学技术 市场营销 发展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生活的经济交往中,营销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也同样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并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许多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营销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之间不仅存在着紧密联系,还存在相互作用并对经济活动甚至社会活动产生转变。

二、科学技术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在营销的过程中,营销者和消费者是这个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主体,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这两个主体也构成影响。那么,下面从营销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从营销者的角度

从营销者的角度分析,首先要了解市场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4P营销理论。4P是营销学名词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4大营销组合策略即为4P。4P中的每个要素都受科学技术的影响,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产品(product)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本身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的因素,提高了产品自身的功能。不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本身功能的提高对于销售产品、满足消费者方面都降低了阻力。

2.价格(price)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价格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从理论上讲,商品的价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率逐步提高,这样就节约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格也就随之降低。这对于营销者而言,价格的降低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一个强有力的优势。营销者认识并加以正确发挥这一优势,最直接的益处就是竞争力的加强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获取利润。

3.渠道(place)

销售渠道是指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通道或路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用户。中间环节包括各种批发商、零售商、商品服务机构,如经纪人、商、交易商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营销者也已是到科技对营销渠道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时下比较流行的网购,就是买家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心仪的商品,与卖家联系,通过网上支付来完成交易。并通过物流来运输商品。

4.促销(promotion)

科学技术对促销有多方面的影响,比如促销方式、手段、成本等方面。还包括产品的宣传、广告、产品成本的降低等等。

(二)消费者角度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需要涉及到4C理论。4C是当代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比较侧重于需求和服务的理论。包括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4个因素。

1.顾客(customer)

顾客是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主题,在营销中对其活动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在这个因素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产品和服务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从质量、功能和性价比各个方面都与往日不同。人们的消费欲望也急剧膨胀,这也促使企业采取更高新的科技手段开发、研制新的产品和服务。

2.成本(cost)

科技的发展对成本的降低是显而易见的,在4P的价格中有所体现,故这里不再重复。

3.便利(convenience)

科技的发展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论是从消费模式的多样化,还是产品、服务的质量和形式都有多方面体现。比如信息技术、网络的发展等。

三、科技发展给营销带来的弊端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给营销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弊端。

(一)产品更新速度过快,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二)科技发展迅速,给企业和营销人员带来知识冲击;

(三)消费者对产品、服务不了解,进入消费误区;

(四)运用高科技欺诈、造假的不良行为屡见不鲜。

四、解决对策

(一)生产者要有良好的预见性,对产品进行合理评估;

(二)对营销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及时充电;

(三)企业和营销人员对消费者进行必要的指导,在产品宣传的过程中给予易懂的产品信息,避免误导消费者,造成纠纷;

(四)加强法律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士舫,董自励.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美]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科技发展的益处范文6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外包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