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文化价值
在我国广袤辽阔的土地上共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而由于我国各地区地形多样、文化背景复杂,使得各少数民族之间在艺术形式和情感表达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格。而少数民族音乐就是其艺术表达中的典型代表。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对音乐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为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因此随着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明确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对于实现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成就离不开少数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一)变异性,即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的不同,各少数民族在表达同一事物时采用的音乐风格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异;(二)即兴性,能歌善舞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特点,而在生产生活中,这些质朴的人们会根据心情的变化对音乐风格进行即兴创作,而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创新了音乐形式,也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内容;(三)地方性,即少数民族音乐是在其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既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也蕴含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充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而大学生接受这些思想的侵蚀,逐渐形成了民族精神、民族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渗透,成了高等教育中的重点,而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抒发民族情感的独特形式,其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责任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品质。音乐文化中不仅包含着优美的音符旋律,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精神品质在其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少数民族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核,如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勇敢、无畏的精神品格,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从或欢快、或苍凉的旋律中真切地感受到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品质融入在自身品格的塑造中,从而激励着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敢于进取、不断开拓。
三、少数民族音乐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内容中,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尊重,而这种在音乐中形成的文化渗透比任何说教式的文化传承都具有感染力。高校在公共艺术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少数民族音乐的渗透引导当地大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开阔外地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多样性的认识。(二)增加了课外活动中的审美体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常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活动相关联,如广西壮族的歌圩、云南傣族的孔雀舞等,这些音乐与舞蹈、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既体现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同时也为大学生开展课余文化活动提供了资源,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音乐为大学生组织文艺活动,以丰富其在实践中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各民族音乐别具特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高等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应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音乐内涵,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取国内外音乐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春慧.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大舞台,2015,(05):177-178.
[2]黎瑛.广西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教育探索——以广西布傣壮族群天琴音乐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65+64.
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民族习俗文化;少数民族;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6-0089-05
习俗文化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现象,民族习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吸取和改造后,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共同的喜好、风尚、习气、禁忌和信仰。民族习俗文化体现出一个民族生产生活以及信仰活动中的风俗和习惯,成为该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对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心理习惯和思维模式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在道德教育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对道德教育的研究还只能说是一种汉文化模式的研究;在它的实践中,包括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心理结构的把握,都是将汉文化作为背景与基标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道德教育如果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依据,将会失去文化的源泉和生活的根基。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道德文化的全民族整体性被忽视,道德教育就只能足残缺不全。只有从民族文化构成中寻找道德生成的原点,才能探寻出新时期我国道德教育之路。要厘清中华民族道德的本源,离不开对民族伦理道德传承方式的发掘和整理。梳理民族习俗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既有利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也可以提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发挥出民族道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少数民族通过习俗文化传承着伦理道德
现代学校产生之前,习俗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比如普通百姓可能并没有机会学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样的辞句,但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却世代传扬,原因就在于端午节的习俗沿传至今。人们在吃着粽子、观看龙舟赛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受到爱国之情的感染和激励。“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常常不是出于哲学思辨、逻辑的推理或道德的说教,而是通过大量实际生活中的种种习俗和事象得到仿效、遵循,或从禁忌的习俗中得到约束和回避。”在习俗文化事象中,通过百姓生活的具体行为方式,道德伦理被充分表达出来,并且世代相传、互相仿效、不断重复,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习俗文化的这种道德教育作用更为突出。
很多少数民族从孩提时候起,长辈们就以各种习俗形式来教导他们如何认识社会,对待自然,处理生产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习俗文化起到了维系民族共同体的作用。这些习俗文化不属于任何个体而是覆盖了全体社会,习俗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意义和作用是共享的。习俗文化以例行强化的行为方式保持了伦理道德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重复性和社会道德行为的连续性。同时习俗文化广泛的社会性也使人们在生活中互相监视着行为的道德性,任何一个人,只要违背了群体的道德习惯,大家就会将他拽回习俗的规范中来。有的少数民族,对违反习俗者甚至还会给予惩戒,传统习俗实际上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道德的贯彻。
近代以降,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改变,民族文化遭受很大的冲击,许多传统习俗日渐地淡化和流失。少数习俗文化的影响力尽管已远远不及传统社会,但其社会价值仍然不容忽视,因为直到今天习俗文化仍是各个特定民族的象征,是少数民族文化方式的主要体现。少数习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民族伦理道德赖以存在的重要方式。民族习俗文化以大众化和日常性的方式,把道德教育融进了普遍的生活形态之中。在不少地方,一些习俗还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有些传统习惯在协调人际关系、保护个人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上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以习俗文化传承伦理道德的传统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教育融汇于各种习俗文化之中
伦理道德和传统习俗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一般反映着该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体现着该民族伦理道德的要求,而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也总是借助于该民族的习俗形式体现出来。通过习俗事象的表面层次,民族文化在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深层涵义被传达出来。
大多数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存在情况,不同于汉民族那样具有丰富的道德典籍和完整的规范体系,而往往带有明显的经验性特征,主要是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乡规民约、丧葬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民间习俗,成为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利用习俗性作为传播的载体,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便有了很大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人们在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习俗文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便自然地渗透到人们心里,而年长者的行为示范,更是成为传播的载体。如此代代相传,许多伦理道德的内容不断内化为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行为。
少数民族村寨的乡规民约,既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宁的习惯法,也是用以进行评价善恶和规范行为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标准。习惯法作为被民族社会赋予法律效力的风俗习惯,以伦理性和约束性相结合作为其存在形式和操作方式,使得道德教育以风俗制约的力量强制进行。比如侗族地区款规款约中的六面阳规,就是利用法律的权威来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明证。侗款中规定的不许“拆散家庭”、“撩妻弄妇”、“拐卖妇女”等条款,是进行着维护婚姻家庭和男女关系的道德规定;不许“偷放田水”、“移动界石”、强占他人田地山场或园土鱼塘等的规定,是对保护村寨群体和个体成员的财产、利益不受侵犯的道德约束;不许“小偷小摸”、开场赌博、弄虚作假等等的规定,是对人生道德品质的道德要求。乡规民约把道德教育和必要的约束结合起来,保证了少数民族扬善弃恶、正直善良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禁忌习俗作为与信仰体系相适应的的文化事象,同样有力地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禁忌几乎充斥于生存的整个空间。大量的禁忌中,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同时并存。积极的禁忌习俗依靠人们的内心恐惧,通过限制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发展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一些禁忌习俗还有力地维持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对民族地区的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和净化社会风气都起到极好的作用。
人生礼俗普遍盛行于少数民族中,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成年礼为例,它不仅是男女儿童成年的仪式,也是一种传统的社会道德教育。比如在瑶族男子的成年仪式中,受戒者每日都要听戒师讲述道德戒律和民族的历史,戒日还要立下“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认贼作父,不陷害好人, 不为官欺民,不行赌哄骗,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遵守礼仪,诚实为人”等等做人的誓言。尽管各民族举行成年礼的形式不同,傣族有饰齿和纹身的习俗,仡佬族有拔牙习俗,纳西族摩梭人有穿裤子礼俗,“但在进行各种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受礼者遵守成年人应遵守的道德准则等方面则是一致的。”成年礼仪式中普遍都要念诵的经文或吟唱史诗中,内容也涉及到行为规范与道德伦理教育的许多方面。
节日庆典不仅是少数民族欢庆、纪念、团聚、休息的特殊日子,而且也是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形式。各种节日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民族的道德观念,如傣族的“泼水节”表现出崇尚机智、不畏的美德,拉祜族的“新米节”体现了孝敬老人父母的人伦之美。民族节日成为各民族的道德文化得以传承和联络感情、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形式,在节日的欢乐和喜庆中,民族的道德情感得到尽情的表露,同时民族的道德观念也得到广泛的传扬。
三、习俗文化涵盖了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各个方面
借助于传统习俗的浇铸,少数民族社会对青少年进行着道德观念的引导,习俗文化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社会化方式。由于习俗文化广泛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承载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涉及精神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整个领域。
少数民族历史上由于生产力水平的落后,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获得生活资料。集体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为人们约定俗成共同的社会伦理道德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也为通过社会伦理道德协调集体的行为规范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少数民族所流传的神话、史诗,都表现出对为集体献身精神的赞颂。世代相传的很多谚语歌谣,更是把团结互助与友谊至上的道德思想传递下来,如“邻里是兄弟。相敬又相让”的歌谣,“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的谚语,都是对这一原始道德原则的反映。敬仰共同的图腾,恪守共同的禁忌,学习共同的交往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教育人们要维系共同的社会伦理道德。相邀赴宴、平分猎物的古老遗风,传递着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纯朴道德思想。谁家建屋安梁、婚丧寿诞,乡邻亲友都毫不吝啬地出人出力相帮而不计报酬、甚至还自带家里的食物。这些日常习俗至今传扬,不仅成为对民族成员进行道德熏陶的有效途径,而且将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的美德付诸到实践。
在物质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生长的少数民族,为了维持生命的延续,劳动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勤劳勇敢成为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在习俗中将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世代传承。许多民族都用优美的民歌赞美勤劳,斥责懒惰,比如瑶族流传有“个个搞生产,男女齐劳动”的歌谣,侗族有《懒汉变忙人》、《戒懒汉》、《懒人做活路》的民谣和故事,壮族《传扬诗》把勤劳节俭放在劳动伦理道德的重要位置,苗族的榔规和理词对懒惰行为进行了斥责。居住在滇西大峡谷的傈僳族,为培养敢于在陡壁悬崖之间溜索道的勇敢精神,从儿童起就开始学习过溜本领。赶集、节庆之时,常常举行溜索比赛。技术的传承既增强了傈僳人改变环境的劳动能力,又培养出傈僳人坚强的性格。习俗文化充分展示出少数民族朴实的劳动伦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人们对劳动的感情。
尊老重礼、好客谦让是民族社会普遍奉行的伦理道德。少数民族在为人处世上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规则。凉山地区流传有“人靠礼,桶靠箍”、“人们要有礼,牲畜要有圈”这样的谚语,彝族认为在社会活动中待人做事处处都必须讲究“礼”。羌族遇见老人必须让座、让路、敬食或敬烟,人们坐火塘边时,男女有别,不准翘腿而坐。拉枯族把老人坐的位置安排在房子中柱旁的火塘边,每逢节日要先看望老人。而待人和善谦让、真诚义气,更是少数民族普遍的风尚,少数民族在交际生活中都有热情好客,礼仪待人的传统美德。羌族有的地方在贵客临门时要鸣枪欢迎。客人进屋后一定要让座于锅庄上方,并招待咂酒以示祝福。藏民在迎送客人时有献哈达表示敬意或祝贺的习惯。这些礼俗的传承,既加强了人们尊敬老人、朋友相处的道德观念,又增进了民族的团结。
从创世史诗和神话传说中,少数民族先民就蕴含着“人源于自然”和“人神兽共祖”的思想,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与大自然长期的冲突与调适中,少数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总结出了人应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原则。善待自然的观念渗透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而民族习俗则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的延续。南方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大多青山葱幽,绿水环抱,这与当地少数民族许多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俗不无关系,而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牛羊成群,也与草原民族的传统习俗中爱护牲畜与草场、保护草原生态平衡的生态道德意识密切相关。纳西族还有每年都要举行祭“署”神仪式的习俗,用“署”这一超自然的观念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让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平衡、和谐、协调的状态之中。传统习俗以观念渗透的方式,向本民族社会成员提出了一定的道德生态要求,敦促社会成员确立起一种生态道德责任感,保护山林、水源等自然资源成为每个人都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
四、民族习俗文化规范和促进了少数民族的道德发展
民族习俗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按照自己特定的思想意图和目的要求而创制的。经由本民族成员的认同后逐渐固定下来,民族习俗文化就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对伦理道德的选择和传达,往往按照本民族在生产、生活和斗争中的习俗方式和文化心理去体现和执行,由于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地理环境、语言文字、、社会历史等方面各具特点,因此,所形成的习俗文化体现出各自的典型性。通过习俗文化传达出来的伦理道德也就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丰富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多样化。
伦理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由于习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以民族习俗文化作为载体,民族伦理道德就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民族道德在民族习俗之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而民族习俗则依靠道德的力量而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特别是在过去,由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不发达,人们无法依循专门的渠道接受道德教育,而执行共同的道德规范又是人们共同生活之必需,于是通过习俗文化进行传递,促使人们遵行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它不仅对人们的观念、态度作出具体的规范,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言行提出了种种限定。在少数民族社会的各种生活中,人们从观念到行为受到道德习惯的影响都很突出的,而伦理道德则通过对人们的种种约束,调适少数民族内部关系,保证了群体内部的协调与稳定。
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艺术教育;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25-02
一、引言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民俗传统形成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表演艺术、传统手工具制作以及民俗活动等文化形式,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我们传承和保护的艺术文化瑰宝。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在逐渐流失,因此,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艺术教育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中,艺术教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树立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还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底蕴。在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中,采用邀请民间艺人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通过真人讲解传授,将传统艺术形式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大大凸显了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潜在发展价值,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我国的重要人才储备,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流砥柱,对民众的影响力较为深远,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有助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近年来,受到西方艺术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学生中间崇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过分强调西方艺术流派和理念,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音乐教学为例,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的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大师了解较为深入,然而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经典音乐之作却知之甚少。这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有关,云南地区不同民族的演奏乐器、演奏方法等都是传承千年的经典,在艺术教育中要有所体现。
三、在艺术教育中牢固树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1.要有危机意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虽然丰富多样,历史悠久,但受到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文化遗产已经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害,甚至濒临消失;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遗产不具可再生性。因此,要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意识在学生之中牢固树立,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采取科学吸收的态度,从而传承好、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
2.形成产业意识。目前,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多以自发形式存在,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改变这一现状较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民族文化遗产作为品牌来经营,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意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宣传手段相结合。同时结合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对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进行品牌化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度和知名度。
3.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随着文化旅游等服务性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逐渐作为产品进行开发和经营。依托于民族传统文化兴起的服务型产业只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达到保护和继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破坏现象,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要树立适度开发、重点保护的意识,不能单纯地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4.树立创新意识。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免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流失,更要在保护的同时,树立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将现代文明精神和传播手段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相比传统的媒体设备优势更加明显,近年来,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如,云南的纳西古乐是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近年来,与古乐器结合所演奏出的悠久古曲就成为传唱的佳话。
四、如何将艺术教育应用到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
1.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相比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上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大学就已经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其中以民间文学课程和民俗学最具代表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但归根结底,由于受到灌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刻的认识,只是简单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传统文化,这种思想是十分片面的。因此,新的教育理念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格局,倡导从本质上认清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不能盲目崇拜和完全吸收。
2.在教学中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目前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通常注重艺术概念、时代特征的阐释,对具体的艺术表现效果展现的并不深入。如此一来,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只是局限在理论层次,因此,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将直观的传统艺术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在民族乐器、风俗习惯、寓意内涵等方面。只有通过直观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真谛。
3.增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要将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专业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开设,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技能、科学技术等课程纳入教学范围。此外,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也要多样化,在重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应该将课程广泛涉猎到汉族文化以及国外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在不断的融合吸收中,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束语:
在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中,艺术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树立保护意识与加大传承力度相结合,将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艺术教育所肩负的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保护者。
参考文献:
[1]黄彩文.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邦丙村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1,(08).
[2]沈静.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9).
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婚礼;葬礼;文化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 Wedding and Funeral Ceremonies in External Exchanges
CHEN Ping
Abstract:Yunnan possesses variet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exotic and colorful folk customs, among which weddings and funerals are particular. The rituals, procedures and ceremonies on ethnic weddings and funerals not only show us varied and graceful folk customs but also embod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us,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se ethnic culture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our task.
Keywords:wedding ceremony; funeral ceremony; culture
在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中,婚葬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事项,往往承载着本民族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婚葬礼仪中,蕴涵着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民族心理、、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对少数民族婚葬礼习俗的考察与研究,具有进一步了解各少数民族现存或已失传文化事项的现实意义,从而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更传神地宣传这些少数民族。
一、婚礼习俗文化
(一)传统习俗仪式的展演
少数民族的婚礼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习俗,同时婚礼仪式又是这些传统习俗展示的极佳平台。人们借助这一欢乐喜庆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将本民族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展现出来。如喝“三道茶”习俗,就是大理白族婚姻礼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道茶的顺序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因此,新婚人喝“三道茶”的仪式,被赋予了提示新人“生活并不总是甜美如意的,要经历劳动的苦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的甜”,以及启示新人甘与苦的交替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到老年方能在回首往事时感悟人生百味的深层含义。又如在部分地区的彝族婚礼中,至今仍保留着娘家人向迎亲客人身上泼水的习俗。这种习俗来自彝族的一个古老的观念, 水是万物之源, 有水始有万物, 才有生命, 才有了人类。透过这一婚俗习惯,我们看到在崇火、敬火的彝族人民心中,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二)教育意义
少数民族的婚礼大多由族中的长者以及专门主持婚礼的人所主持。例如,在丽江华坪花傈僳的婚礼上,东巴(当地人叫“尼扒”或者“毕扒”)在主持婚礼时要唱民歌,他们把本族的源流、关于婚姻的美丽传说,以及男女的感情等内容都融入到歌声之中。于是,许多族人在婚礼喜庆欢快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本民族丰富的历史传统、起源传说,加深了对本民族的情感与认同感。又如,在普米族的婚礼中,对入席的先后顺序以及就坐的位置,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在这样的婚俗礼仪中,普米人从小就懂得长幼之分,以及尊重长者的传统。由此可见,婚礼为众多少数民族提供了展示各种礼仪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活动的极佳平台,在其喜庆气氛的烘托下, 其感染力是其它活动所无法相比的, 因此, 就成为年轻一辈学习本民族传统的最好机会。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
“两家联姻,家家帮忙,全村寨热闹”是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在婚礼前后,村寨里的许多人都会来帮忙。例如居住在云南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当某家人办喜事时,除了家族中人以外还有全村的相亲们都会热情地前来帮忙,男的帮着主人家挑挑水、砍砍柴,女的帮着打扫卫生或做一些手工活。其实这种婚俗现象普遍存在于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当中。因此,少数民族村寨中的婚礼,往往展现出一幅大家欢聚一堂、纵情歌唱、老友举杯畅饮、陌生人相互认识的热闹景象。这种欢乐、和谐的氛围使得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联系更为紧密。另外,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同民族混居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民族婚礼常常会邀请别的民族的朋友参加,这在无形中又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婚礼无论在调节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辈份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还是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生产和生活技能的传承和交流
婚礼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在他们看来,婚礼办得是否隆重是家庭兴旺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婚礼的准备工作从一年,甚至几年前就开始了,如盖新房, 备嫁妆, 育猪羊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经济实力的展示,也是家庭生产技能的比拼。新娘则要靠一双巧手,为自己准备一套漂亮的婚服。婚服的精美程度,是人们评价新娘手巧不巧、人勤不勤快、能不能干的重要标准。再加之婚服的制作较为复杂,需要新娘子向母亲、姐妹和亲戚们虚心请教,这一学习过程甚至从小就开始了。而造房子、种地、打猎等,则是新郎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婚礼的筹备过程就是婚姻双方不断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而婚礼中物品的丰盛程度和仪式的热闹程度,则是一种生产技能水平的展示与交流。
(五)宗教文化的传承
笃信神灵与原始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共性特征之一。于是在婚礼这一盛大的仪式中,自然贯穿了许多拜神、驱邪的宗教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宗教仪式,使一对新人的结合能够得到神灵或祖先的认可和保佑。例如大理凤羽白族的婚礼中举行“新房挂镜”仪式,他们相信镜子具有驱邪照妖的功能,可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健康、家庭和睦。另外,在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新娘要跨过火盆、跳过火堆或钻过火门才能进男方家门的原始宗教习俗。这一习俗的由来,一方面源于他们对火的原始崇拜,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火赋予了驱除邪魔的象征意义。正是人们这种借助宗教仪式,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幸福的心里诉求,使得各民族的传统通过婚礼这一形式得以展示和传承。
二、葬礼习俗文化
(一)延续气脉
云南少数民族普遍认为,死亡只是人去了另一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消失。他们认为在呼吸停止后,灵魂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虽然人死了,但他(她)仍将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间,并与生者保持着某种联系。如哈尼族丧礼习俗就是这样: 当年长者临终时, 众孝子女必须守候在旁边, 并由孝子通常由长子履行“ 萨策把” 仪式。在哈尼语中, “ 萨” 为气流、气息, 引伸意为血脉、生命,“ 策” 为断开、裂开,“ 把” 为扶住、抬起或端住等。“ 萨策把” 合为扶着让长者咽气, 意译为延续气脉。延续气脉的具体程序是临咽气时, 一名孝子用手竹环抱临终者的脖颈, 稍微扶起让其断气。在元江县羊街乡忙叶村一带的哈尼族山寨, 长者咽气的当口, 孝子要对着死者的衣袖口吹一口气或者与死者嘴对嘴吹一口气。在红河县乐育乡一带的哈尼山寨,孝子用左手拉着左袖口, 等候在老人的旁边, 当他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左手拂过老人的嘴边, 表示把气接过来, 并立即送进里屋, 装入米箩或框子里, 把它珍藏起来。比如, 绿春县大兴镇大寨村的哈尼人称承接衣食的仪式为“ 格朗把”。 其过程是丧牛宰杀以后,无牛以猪代替, 众孝子女围牛而哭, 直至牛粪泄出。若牛粪不泄出, 须月手按压牛腹挤出,众孝子女逐一用右衣襟, 将牛粪连同土灰捧到正堂中的供桌上。
(二)祖先庇佑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会精心选择墓址,因为在他们看来,祖先神灵愿不愿庇护生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看埋葬死者遗体的墓址选得好不好。例如,哈尼族就认为,墓址选择得当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生者未来的命运。墓址选好了,死者的子子孙孙就会人丁繁衍、粮畜富足、家道兴旺、蒸蒸日上,甚至能够官运享通。另外,有的少数民族相信,故去的家族先烈具有神一般非凡强大的力量,能够庇佑族员强健、族群兴旺。因此,当族群中的长者离世,甚至已故多年后,族员们仍要为其举行盛大的“武打丧”祭祀仪式。这种仪式既是对祖先亡灵的告慰,更是对祖先亡灵的取悦,它体现了人们希望得到祖先更多的庇护、帮助和保佑的带有功利性的内心诉求。
(三)亲情与孝道
葬礼时三亲六戚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逝去的亲人,因此,葬礼往往是少数民族家族成员的一次聚会。这时的氛围更有利于家族同根一体,抱成一团, 共寻生存意识的形成。而对未成年人来说,葬礼为他们直观展示了今后将立足生息于其间的社会网络。例如,在极其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哈尼社会中,个人必须完全服从于家族和家庭,个人的情感、意志、思想和行为,都必须符合已有的规范,不容超越。在哈尼族地区,孝子在葬礼中必须履行如下仪式:延续气脉承接衣食与好运,填实口含,为亡父母小硷沐浴净身,并将其大硷入棺,参与选择墓址,确定墓址的鸡蛋必须由孝子跪地抛掷。起棺出殡时,孝子跪地, 让棺椁从头顶上方反复通过三次, 或者参与抬棺等等。这样的葬礼仪式,使得哈尼族的年轻人在耳闻目濡中,懂得并自觉地继承了本族的孝道,同时,又获得了强烈的血缘认同感和血缘归宿感。
(四)村落意识
自然村落是少数民族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社会组织,是管理和协调社会事务的最大单位。自然村落都拥有一块专属于自己的界线分明的土地,和附着于这块土地上的水利和森林等一切资源;以及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全体村民构成一个在根本利益上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的特征。因此,少数民族往往倾尽全村之力共同办理丧事,丧期自始至终欢声笑语不断, 村民们同餐共饮,正可借此调整因长期面向险恶人生所导致的压抑的心境。同样,比如在哈尼族看来, 死者不仅给生者留下衣食,死者的亡灵还要向生者显示种种征兆,以此为媒介向他生前所在的村落暗示村落的前景与命运。鉴此, 解读死者亡灵显现的征兆,以此把握村落的未来是哈尼族葬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葬礼中反复渲染强调的村落地域共识,在哈尼族地区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婚丧礼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展示,在他们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少数民族婚丧礼中的许多传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的功能有减弱的趋势。在相当多的地区,婚礼越来越简单。因此,如何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婚丧礼中那些优良的传统,使之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存在并有所发展,是云南少数民族对外交流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项目。
参考文献
[1]郭大烈.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4]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陈萍(1975-),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5
侗族饮食文化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传统,如“侗不离酸”、“侗不离鱼”的饮食习惯,食油茶、黑糯米饭和“腊也”(合拢饭)的食风,无不反映出侗族饮食文化的民族特点。
侗族主要以“禾”米为主食,以粳米、小米、包谷、小麦、薯类为辅。按稻米的性质分为糯米饭和粳米饭两种。饭类调制方法分为煮饭和蒸饭两种,糯米饭的蒸煮方法是:头天先将糯米浸泡于水桶,待第二天捞出淘洗滤干水,再放进木甑里蒸熟,即可食用。侗族有一日三餐的习俗,一般是早上出工,到山上干活,把全天的饭做好,早饭后,用饭篓或篮子装糯米饭,加上腌鱼、肉、菜之类,拿到山上,趁中午休息,便在田边地头吃起来,既方便实惠,又经济、节省时间。
以糯米作各种菜肴的配料,是食俗的一大特色。杀鸡宰鸭,用鸡鸭汤煮糯米粥,撒些葱花、薄荷,别具风味;糯米和鸡血、鸭血混合,煮熟后切小块,拌上香料炒,又成为别具风味的菜肴,称为“狼棒”也是一款鲜美的佳肴。
此外,糯米还用来做粽子、糍粑、打油茶。
侗族好饮自酿米酒。米酒制法与周边各族相同,以糯米酿制。制成后冲上清凉的井水或泉水饮用,消疲劳,解干渴。还喜欢用糯米甜酒酿成的“重阳酒”,即在农历九月用新糯米酿成“甜酒酿”,密封于坛内,置火塘边慢慢温烤,或埋在肥堆里,让其发酵,春节时取出来饮用。此酒液粘结成丝,味甜过蜜,醇香异常,十分诱人。
侗族日常喜食酸品,侗家有句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蹿”。在侗族食品中,酸食冠于菜肴之首,每天用菜肴50%都是酸味。几乎每家每户都置有五、六个酸坛或酸桶。侗族的酸食种类也多: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之别。腌酸品,一年四季皆可,有什么荤素品,就腌制什么。尤其是腌鱼,久负盛名,具有酸、辣、甜的特点,肉鲜味美,十分开胃。不仅平日食酸,而且待客送礼、红白喜事、敬神祭祖,皆不离酸。
油茶在侗族饮食中有重要位置。有的地方,早、晚两餐都吃油茶。打油茶被称为“侗族茶道”,广泛地用于社交、喜庆活动。
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6
摘要:剑河县作为贵州省最大的水库移民县,移民给剑河旅游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以自然山水、民族村寨为依托特色民族旅游文化成为了剑河县的优势产业。本文就黔东南州剑河县的民族文化旅游,论述了剑河县移民过程中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民族文化旅游;剑河
贵州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古朴神秘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决定了旅游业必定成为贵州最具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而民族文化历来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来吸引旅游者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趋势,而在学者们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线路)设计、旅游商品开发研究等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理论性探讨。剑河县属于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移民类型,1991 年,国家正式决定在三板溪修水电站,并将其列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剑河县是水库的主库区,所以剑河县必须迁移。从2003年开始,历时3年,从新县城的建立到搬迁,一气呵成,2007年,一座占地面积168.88公顷的极具特色苗侗特色山水的旅游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在贵州省也是唯一的最大的水库大移民。由于地域位置的改变,移民不仅给剑河人民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移民后的重建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将各项资源进行新的重组和整合,而以自然山水、民族村寨为依托,打造特色的民族旅游文化势必会成为剑河县的优势产业。
一、剑河县旅游资源概况
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剑河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百里天然原始阔叶林景区横跨久仰、南哨、太拥三个乡镇,蜿蜒50多公里,纵深2公里,景区内珍藏40多种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树种和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我国现存不多、保存完整的亚热带原始阔叶林区,并拟建成全省科考与生态旅游观光度假胜地。老山界、久仰十里杜娟、盘溪瀑布群、平塘溶洞群等20余处风景区美不胜收;十里长滩、雷打塘、关门岩、夫妻岩、中流砥柱、八仙石柱等旅游景点流光溢彩。三板溪水电站关闸蓄水后,将形成面积为85平方公里、回水长度达130 公里的库区湖,拱托出“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妙美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有着“苗乡圣水”之称的剑河温泉,温泉游有泉眼6个,流量达到1200吨/昼夜,水温常年保持在36℃~46.6℃之间,并且泉水含有硫化氢、铁、钾、钙、氡等多种元素,为国内三大名泉之一,其理化指标与法国著名的维稀温泉相似,为稀有氡硫温泉,具有消毒、去疾、健肤之功效,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正开发成为集观光、沐浴、疗养、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剑河县以苗侗为主,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服饰五彩缤纷,素有“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服”之说,全县民族服饰有16种之多,其中以红绣、锡绣最为特色;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有六月六民歌节、牯藏节、祭祖节、洗寨节、过卯节、姊妹节、招龙节等民族节日,每逢节日,民族妇女穿着盛装,佩戴银饰,载歌载舞,不同地有不同的歌舞形式,主要有芦笙舞、木鼓舞等。还存在着摩崖碑刻、柳霁古城、大广坳战斗遗址等人文景观。
二、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纵观剑河县的民族旅游文化现状,剑河县紧抓国家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新区位、交通和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积极调整战略思路,实施“旅游促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仰阿莎湖综合旅游景区。全县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提出:“以温泉开发为龙头,三板溪库区旅游开发为主体和纽带;以水上娱乐、民族风情为重点,氡硫温泉、苗族锡绣、原始生态为品牌”的发展思路。近几年来,为了打造仰阿莎湖综合旅游区,剑河县积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抓好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闻名中外的苗族锡绣、红绣和民族特色食品、民族药业的研究与开发,集中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村寨,积极扶持旅行社、旅游运输和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12年剑河至镇远高速公路建成后,乘汽车从镇远到剑河只需20分钟。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目前主要以盘溪白水洞瀑布群侗族风情旅游区和温泉景区一日游、仰阿莎湖景区两日游为主,仰阿莎湖景区、八郎古生物化石群、屯州石板苗寨等剑河风景名胜,被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和向往。剑河新县城的苗侗特色主要是集中体现在民族建筑风格和旅游特色方面,新县城的房屋充分利用了苗侗民族建筑符号和语汇来体现民族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其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建筑群上,新县城内有三个广场,即行政中心广场、仰阿莎广场和体育广场。行政中心坐落在行政中心门前,广场上建筑物主要以侗家风雨桥和苗族的铜鼓为主,体现了苗侗民族的融合。而新县城的绿化也极具苗侗民族特色,仰阿莎大街的街行道树全是本地树种山含笑,其他路道的行道树则以木莲、香樟、杜鹃、桂花、银杏为主,仰阿莎大街两旁的绿化带则以女贞、黄杨、杜鹃、沿阶草为主形成灌木绿篱带。
在旅游政策方面,2013年,温泉文化旅游景区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自筹资金6.5亿元,按照“贵州一流、中国特色、世界知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施温泉景区规划建设,先后完成了《剑河温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剑河温泉小镇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剑河县温泉小镇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实施了温泉景区道路改造、停车场、公厕、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节庆方面,一年一度的“仰阿莎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节日期间,剑河各景区均迎来游客高峰,沐浴温泉、乡村旅游、吃酸汤鱼,成为剑河游客的最佳选择。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旅游业还发挥了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全县旅游从业人员间接拉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娱乐等行业就业岗位约1.2万个以上,旅游就业与再就业促进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目前,剑河县城至温泉景区已开始形成围绕旅游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等要素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而在宣传方面,近年来,为提高剑河知名度,政府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工作,建立了“苗疆浴城——剑河欢迎您”“剑河旅游网”“剑河县人民政府网”等专题网站,并在中国旅游新闻网、贵州旅游在线、各大报刊媒体和电视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剑河旅游资源。制作《那山、那水》《魅力剑河》《剑河旅游指南》《水的故乡》《乡土剑河》等书籍和画册宣传资料推荐剑河,深度介绍剑河旅游,在全国旅游界引起了反响。
三、剑河县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综观剑河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总体存在以下问题:
1.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入、系统的开发
剑河县是全省最大的水库移民县,搬迁之后的县城,旅游资源过于分散,需进行新的重组和整合。而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上,总体处于相对滞后的开发状态,同时未能与其他周边地区,例如台江、镇远等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地域性整合。
2.基础设施落后
景区缺乏附近地域相关的旅游产品与之配套,由于是一个搬迁的新县城,很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关的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不够,旅游综合效益不高。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县内公路等级低、交通不畅,通达能力弱,可进入性差,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难度大。例如,在吃的方面,没有什么特色的美食能吸引游客;在住的方面,县城内和景区内并没有大规模的星级宾馆酒店;在交通方面,深入百里原始阔叶林、仰阿莎湖、八万山等景区公路与旅游公路还有一定的差距,且通达时间均在2个小时以上。
3.旅游产品尚不知名,结构单一
旅游开发大多停留在温泉旅游层面上,除了温泉外,其他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十分滞后。民族风情体验、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水上游乐等很多优势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剑河县旅游未能充分发挥巨大的潜在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
4.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的讯息表现手法,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无形性和旅游者的异地性,决定了旅游产品不可能象工业产品那样直观地在市场上用信息传递方式去沟通潜在的旅游者,所以对于旅游宣传而言,需要抓好标志性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宣传,使无形形象有形化,突出文化性、精神性和以形象消费市场为主导。所以在旅游宣传上,剑河县需加大宣传力度。
四、促进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措施
首先,必须利用新区位,创造新条件。搬迁之后的新县城,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利用新区位的优势,将周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网络。同时剑河县有着丰富的苗族文化风情,除了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同名苗族古代叙事长诗《仰阿莎》之外,还有独具特色苗族红绣、锡绣工艺和别具特色村寨景观、格局、吊脚楼等,同时,剑河还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些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独特、古朴,对旅客很是有吸引力。可以将这些人文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仰阿莎文化节等平台,打造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得以促进旅游的发展。
其次,一方面,要做好周边热点旅游地区的地域资源整合与线路策划。剑河县与台江、镇远等热点旅游景区有着交通上的便利,台江以苗族风情游为主,镇远以古镇游为主,剑河县可以依托周边的热点旅游景区,逐渐的扩大知名度。开发和整合相关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使展示的民族文化更为丰富和立体;另一方面,要做到实现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当前发展是当务之急,而文化的保护也至关重要。文化发展立足于文化资源。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品牌开发是一个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过程。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开发文化品牌的基础和前提,将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互相促进,遵循“保护第一,开发跟进,相互促进”的原则。保护不是拒绝外来文化,开发也不是否定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要不断的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能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剑河县整体上是傍着清水江,不仅是物产丰富,而且沿岸的风光足以使让游客驻足,虽然说,县城整体搬迁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了很多破坏,但是由于其人口聚居的空间性,当地以苗、侗族为主要特点的民俗文化仍然得以传承。所以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当地应该尤为重视,不能因为搬迁的原因造成文化的流失。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剑河县的苗侗风情完美的呈现给游客,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最后,要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塑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旅游业包括了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剑河县可以将民族文化资源围绕着六大要素来进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具体说,“吃”就是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剑河县是一个以苗侗为主的地区,最富盛名,主要有腌鱼、牛瘪、欧九菜、九香虫、山野菜等,可将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食品经过合理的开发展现在游客面前;“住”就是对于民族传统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别具特色村寨景观、格局、吊脚楼等富有民族民居特色的建筑一定会让游客流连忘返;“游”就是改变单一的旅游产品结构。开发建设典型的民族村寨,展示剑河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剑河周围的村寨有着淳朴的民风和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以借鉴其他旅游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对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进行合理的开发,让游客从服饰、饮食、建筑、歌舞、婚俗等让游客深深的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购”就是生产和提供为旅游者所喜爱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剑河县内精美的民间工艺,缤纷的民族服饰,特别是别具一格的红绣、锡绣,古朴的农民画等都可以开发成为独具特色旅游商品让游客不虚此行;“娱”就是结合民族文化节庆这一特色优势来吸引游客参与性的娱乐旅游项目。例如像台江的姊妹节、西江的鼓藏节等都是利用了民族文化节庆来吸引游客,现在,剑河县开发的仰阿莎文化节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应进一步的加强品牌建设,同时还可以考虑将县内主要的民族风情,例如六月六民歌节、吃姊妹饭、祭桥、玩龙、高坝赶歌节、平塘坡赶歌节、过苗年、吃新节祭鼓节、二月二、招龙节、尝新节、小广十月头卯、稿午水鼓舞、牛斗、鸟斗、芦笙舞、踩鼓舞、锡绣、红绣等发掘出来,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流连忘返,增加回头客和延长游客在景区内的逗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总之,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追寻和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因此在塑造品牌形象时,应主要坚持特色型原则,只有具备自己鲜明的形象特色,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同时,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民族文化旅游吸引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核心载体。剑河县可以通过设计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也是一种旅游产品,在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是剑河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4) .
[2]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3]张海燕,王忠云.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