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

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39-02

当今社会,社会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普及。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得不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何为信息素养?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涉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等要素。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处在身心成长、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时展的要求。我们都知道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时代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

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每天产生的信息数以亿计,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只停留在啃书本知识的学习显然是不全面的、落后的,同时,学生每天获得的信息也是良莠不齐,其中垃圾信息更是数以亿计,对信息的分析、筛选、处理能力也是基本技能,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显得更为方便、简洁,对提高学习效率意义重大。从根本上讲,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信息素养可以说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讲,我们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定义为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显得比较模糊,根据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特点。在当今,恐怕要在这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再加上信息素养这一项,因为,信息素养既包含“德”的内容,又有“智”的因素,同时也独具自己鲜明的特色,所以,当今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以及信息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应理解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从我国的国情及发展实际来看,中学生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三个部分。

1.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指的是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对信息敏感、有搜集信息的愿望。信息意识首先体现在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产生搜集信息的愿望。

2.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指的是学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新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首先表现在学生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例如如何使用办公软件、如何进行文字处理、使用浏览器、发送电子邮件、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网络上传图片、照片和文献资料等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信息伦理道德指的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品质在网络中的体现。信息伦理道德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和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信息责任感,规范学生的信息活动行为,增强学生抵制信息污染的能力,以及鼓励学生参与信息社会构建。

三、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教育工作者应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教学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教师应该课前搜集准备社会最新的信息内容或科技发展现状,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在拓宽学生们的见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己去探索、发掘、搜集新信息的兴趣,这不仅积极有效地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激发了学生们探究的渴望,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涉及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相关网络知识,信息技术教师要特别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3.重视青少年学生网络文化教育。网络文化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

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信息技术的教育活动,更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一方面,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人文观念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教育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有的使命。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将网络文化作为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基本状态和存在方式。生活问题就是人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文化问题作为一个涉及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道德伦理的大问题,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当担起唤醒青少年的网络文化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在价值的终极立场上(而不仅是技术的视野)关怀信息技术教育、思考信息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培峰.信息技术教育的理性回归[N].中国教育报,2003-09-01.

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文2

(一)视觉文化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

视觉文化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得以存在的根本是电子技术的支持。视觉文化让社会大众对文化的认识产生了改变,社会大众不需要再围绕文字或者语言进行意思上的想象。而是依据本能通过直观上视觉的观察,就可以在最大限度内去理解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这种方便、快捷并且具有人性化的文化表现方式,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推崇,并颠覆了传统主流的文化传播方式,成为现代文化的核心表现形式。

(二)视觉文化促进了思维的转变。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带有着一定的未知性,部分专家学者在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视觉文化可能引发的负面状况。例如,社会大众迷惑于表象而失去对内在的探究;社会大众注重感性的认识而丧失理性的判断。但是经部分学者研究证明这些担忧过于偏激,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会真正的产生。学者阿恩海姆就针对这些观点给予了驳斥,其指出视觉是人类的本能,而人类在进行视觉活动的过程中带有着明显的选择和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视觉是可以被思维所支配的,或者说视觉本身就带有着思维的能力,因此不会出现上述学者所担心的现象。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进一步的认识,就是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人类会通过视觉产生独立的思考,并对视觉触及的内容进行发展与创造。而且视觉文化还可以避免文字文化和口头文化带给人们的误导,使得一些与文化本身无关的东西可以从文化上剥离开来。因此我们可以说,视觉文化的出现为人类开辟了新的思维模式,让人类在思想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视觉文化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文化要想长久存在,并产生更大的影响,就需要文化传播的支持。视觉文化与视觉文化传播紧密相连,通过视觉文化传播的展开,使得视觉文化迅速的成为了现代文化的核心。麦克卢汉认为视觉文化可以更好的让社会大众对思想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解,将抽象的表达化为具体。而这正是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的最佳方式,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各更好的平台。具体来说视觉文化的传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画面、影像是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传播过程中被传播者已经不再被动的等待,而是选择了更为主动的索取,这是一种文化传播过程中新的发展趋势,具有较积极的意义。其次,视觉文化传播的感受更为丰富。传统纸质文化或者语言文化,其都是单方面的传播,也就是单纯的在视觉层面或者听觉层面进行传播。而视觉文化传播则带有一定的复合型,不仅可以通过眼睛看见影像,同时还可以在听觉上对信息进行接收,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同时,视觉文化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因此还带有着一定的商业性质,属于精神消费的范畴。最后,由于视觉文化的传播与传统文化传播存在差异,因此其适配的体制也有所不同,需要从生产到最后的消费进行重新的定位与规范。由此可见,新文化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转变与创新,所以需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对视觉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并积极的鼓励社会大众在视觉文化方面进行实践,以此来弥补社会媒介素养的不足。

二、结束语

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是否合格的关键依据,而人文素养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的人才素质,其中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审美学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概述

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和,它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一般认为,人文素养即指人文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诸多学科)方面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以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素养,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应的人文知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能直接转化成实际的效益,它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有效显示[1]。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智力的提高,以及习惯的养成等,都与学前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产生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这与办学的初衷形成了偏差。同时使得在教育过程中,比较侧重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久而久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能课程比重相对较大,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则比较少,最终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低,且综合素质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标准。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很多学校的教师大都以应试教育为主,专业教育的范围比较小,这种情况使得教师的知识面很难得到拓展,甚至使得教师的综合素养不够高,知识结合不够合理,这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尤其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甚至常常忽视对诚信、敬业等方面的教育,忽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出现了背离。第三,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文字功底比较薄弱,还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甚至出现了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学生对自身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的教育工作。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1.加强教学质量的考核,为培养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应确保学生知识和技能能够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促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将人文素养与人才培养的规划结合在一起,从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标准,通过相应的文体、艺术竞赛等活动,促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另外,还可以把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等,作为衡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标准。

2.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要想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就要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全面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通常情况下,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文化修养课程、审美艺术课程、社会生活课程、人文知识讲座等课程。其中文化修养课程主要以传统历史文化,以及文学经典等课程为主;而审美艺术课程则主要以诗词、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内容为主;社会生活课程则主要以社交礼仪、哲学等内容为主;人文知识讲座则主要以儒家思想、幼儿知识、奉献精神等内容为主。由此可见,无论哪一种课程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而这些课程有些已经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中,但还有一些课程隶属于先修课的范畴,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诗词歌赋的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净化其心灵,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有效升华;哲学则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和理性思维得到有效启迪;文学则主要以人性和人生等知识为主,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自身精神世界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

3.强化教师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

要想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就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其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质量和水平[3]。因此,在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应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为此,教师应对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使其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得到提高,并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理念。除了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之外,学校也应该树立人文素养意识,通过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研发使用相关的人文素养教材,达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4.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不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以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内容为主,其中这两项科目还是以人文素养内容和人文素养知识资源为主,这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方式以及对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它不仅提供学生相应的人文知识,还促使学生掌握其内涵。在教学方法上则主要以人文思想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相应的人文理念。另外,在教学目标上则主要以人文素质为主,加强学生对人文感受的理解,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对语文课程和儿童文学相关课程的拓展,以促使学前教育学生的气质和修养得到提高,从而成为其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此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专业课的相关科学知识的优势,积极传播优秀的文化知识,从而使其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为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相应的课程特点,将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前提,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拓展其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曦.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43—44.

[2]黄晓霞.中职学前教育———注重人文素养[J].南北桥,2014,(1):82.

[3]康静,刘佳.浅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50—51.

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媒介素养;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当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在媒体信息的笼罩下,已经形成“地球村”。人们习惯于在媒介中寻找、搜索、验证各种信息。新闻媒介传播信息,传播知识和文明,进行舆论引导,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媒介在传播信息中也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信息污染、信息爆炸、信息匮乏和信息侵略,这些信息都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从而不利于本土文化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媒介素养的界定

媒介素养是舶来品,最早由英国学者20世纪30年代提出。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构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旨在通过开展对公众尤其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强化并提高他们对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进行清楚的判断,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已在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旨在提高媒介受众批判地认知吸纳媒介信息能力的终身教育,使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身,参与社会发展。

二、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媒介认知、媒介意识、媒介能力、媒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从而使其形成科学媒介素养的实践过程。主要培养大学生对媒介及其信息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将被动变为主动批判接受,不要成为信息的奴隶,能在信息的“洪水”中进行理性选择和接受。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不仅是指如何正确判断和估价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第一,可以对信息进行批判式解读。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各种信息的价值,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第二,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能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从而对媒介形成全面的认识。第三,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媒介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如信息污染和信息暴力和信息侵略现象,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和批判能力,保护和传承本土主流文化,以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亚文化进行有力的搏击。因此,如何建设性地培养大学生辨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媒介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内容。这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

(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

许多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对媒介的传播方式或传播内容做出相应的评价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因此,开设有关媒介素养的课程势在必行,并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完善讲授模式、大力培养师资等,切实提高大学生选择、分析、判断及传播信息的能力。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1997年,中国社科院卜卫在《现代传播》第一期所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比较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从这以后,一些零散的、自发的、不自觉的与媒介教育有关的活动开展起来。

开设相关的媒介素养课程是高校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路径和手段,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依附于其他相关课程中,也可以将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列为新闻院系学生的必修课或全校的公选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二)借助各种校园媒介,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这些媒介资源包括:校园社团、校园报纸、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全面参与到网站的信息传播中去,做信息的把关人,做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实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加强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发挥大众媒介的优势,努力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大力宣传媒介素养的意义、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学习的兴趣。通过开展网络道德的辩论、举办校园DV作品大赛、网页网站设计竞赛等,来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鉴别、判断能力和主动参与媒介互动、自主信息的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师资队伍缺乏,因此要注重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至关重要。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必须多层次、多渠道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专业教育的局限中挣脱出来,突破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教育体制,构建一个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第一,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使高校教师接触并接受新媒体环境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熟练运用大众媒介的能力。

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一、前言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需要面对应接不暇的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的信息有一定倾向性,人们特别是大学生这一未来社会主力群体能否正确识别社会讯息,对信息提出质疑、做出自己的判断等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上述能力我们称之为媒介素养。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媒介素养自2003年便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笔者试图通过研读之前的作者关于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代大学生与媒体接触的基本情态、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等,寻找不足。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简介

媒介素养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电影普及带来的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呼吁年轻人抵御大众化电影导致的文化趣味腐蚀。

不同学者对媒介素养有不同的理解,如德国学者汉茨?摩泽尔认为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学校教育中对媒体知识的掌握和媒体使用方法的培训。我国研究者中张志安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是提高人们使用媒介的能力,使得青少年等能够对传播媒介传递的各种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理解,学会质疑、等的评估等。

媒介素养教育是英国和丹麦的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Thompson)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发展有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萌芽状态。

澳大利亚则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忠实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州都将媒介素养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甚至在西澳大利亚州和维多利亚州,已经设立有媒介素养教育学位。在德国媒介素养相关知识通常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在法国,从6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部门通过开展多项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如“主动的电视青年观众”培养青少年对电视传播等媒介的认识力、观察力。加拿大同样是重视媒介素养的国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协会,除了一些政府们致力于培养学生们健康的批评思维技能。在亚洲,日本从70年代中期就开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政府和民间团体共同提倡,近期,日本已经有媒介素养教师方面的培训。

国内从1980年以来信息的全球化似的传统民族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但媒介素养方面的研究或者教育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国人对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陌生,直至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我国才算真正开始研究媒介素养。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是第一个设立“媒介素养”公选课的高校,教育模式更是还处在探索阶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媒介素养现状可以通过媒介素养程度体现,通过以下七个层面进行衡量:知晓了解层面、接触消费层面、理解领会层面、分层解读层面、质疑批判层面、评估判断层面、应用制作层面。目前大部分调查中的调查问卷都依据这七个层次进行提问进而了解具体情况。

国内很多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在我国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部分区域学生的媒介素养情况。科技的进步拓宽了媒介渠道,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新媒介而冷落了传统媒介,读书时代则变成如今的读图时代,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到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这些研究总结起来包括(一)媒介使用特点:1.大学生接触的媒体种类很多: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的食物,电脑、手机、MP5等数字化媒体等成为他们的主要媒介,2.接触媒介时间延长,对媒介过度依赖:大众媒介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二课堂”;3.所到之处即可接触媒介:高科技的产品越来越方便携带,大学生随时可以使用;4.媒介需求强烈,媒介消费较高。(二)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对媒介内容缺乏深入思考,缺乏选择有效有益信息的能力;2.高科技带来媒体数字化、平面化等,很少接触写字,信息大爆炸使得大学生们缺乏实践独立思考。3.人际关系日趋冷淡,人们增加了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交流但是缺少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4.大学生有效识别负面信息的能力较弱,大学生容易受媒介中出现的负面新闻影响,盲目跟从,不加思索。

大学生是国民中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然而研究结果显示这一人群的媒介素养状况却并不乐观,因此提高我国受众的媒介素养成为亟待完成的任务!

四、研究趋势

由于目前理论体系缺乏,需要加强教育实践,通过更多地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习资源、教育模式,进而对开发的内容进行评价研究,最终形成理论体系。此外,由于国内开放关于媒介素养课程较少,同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一起开展有效实证研究较少,因此后期应加强两者结合的实证调研。

为了形成更有效的教育模式,需要到不同地方进行研究,先前的研究多做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上海、杭州等,欠发达地区调研有待加强。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具体国情,需要探索合适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

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文6

乡土文化内容丰富,它涵盖了这一区域人们所有的生活内容,但从总体上可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或自然的和人文的。乡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民族文化的共性,如我国乡土文化中的任何一支在道德价值观上都会体现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恕等内容,在审美上体现“乐天忧世、崇阳恋阴、尚贵羡仙、自然至美、中和为美”的审美追求等。乡土文化最大的特性还体现在其区域性特征上,并且这种区域性特征在道德价值观上差别并不大,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审美观和包括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地方文学、古今名人在内的具体内容上。这种差别也正是乡土资源开发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意义所在。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的具体阐释: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结合乡土文化的特征与这三个方面的阐释,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乡土文化为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提供丰富的资源。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反过来,教材是对新课标的再组织、再创造,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目前课堂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的还是鲁教版、北师大版的,都以此作为编排的依据。但这三版教材作为全国通用教材都只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因此在资源的提供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乡土文化既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那么在教材的编排上,在体现新课标的大前提下,既是对通用教材的补充,又是新课标精神理念在地方深入贯彻的体现。乡土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获得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它与通用教材相比,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

2.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新课标理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乡土文化多是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如戏曲、楹联、地方历史等;或是借助语言为工具体现其存在,如乡土民俗、名胜古迹等。前者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现象,对其开发也就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的积累;后者需要资源开发者对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运用,这更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改进。两者相结合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前文笔者已指出乡土文化此与彼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审美观和具体文化内容的区别,正是有这种区别,才有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也正是在对这种区别的深入研究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比如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在了解颍上“四句推子”的基础上谈谈其与黄梅戏的异同,谈论的过程便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谈论的收获便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加强。

4.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是我们进行乡土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新课标的指导是基本原则;“按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条件。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具体地存在于某一区域,都有自己的乡土文化,都有开展乡土资源开发的条件,而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进而热爱祖国文化,也是每个学生的需求;而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形成的课程资源与通用课程资源相比,更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原则、条件、方式的符合,必然会带来“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结果。

以上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给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带来的理论基础,此外,两者相结合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了解家乡文化意义。高中生虽然十几年都生活在家乡这片土地,但他们的年龄较小,见识相对有限,再加上三五岁始便困于学堂、困于书本知识,对身边事、家乡文化了解不多,也缺乏了解的意识,这是因为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无法去关注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倘若学生只是以将来是否有用这种观点来看待知识,他就会没有激情,计较个人的利益,动机不纯,甚至情操低下”,而且高中生在心理上又有求知欲旺盛,做事的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的特点,若能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学习、了解乡土文化,一方面符合其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满足其对社会各方面关心程度增强的心理;另一方面,乡土教育是知识教育,更是道德情操教育与审美教育,它不像一般的课堂教育,出于应试教育的关系,教师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在道德情操教育和审美教育上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有所忽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没有激情,计较个人的利益,动机不纯,甚至情操低下,但乡土教育的内容不明显地出现在考试所要掌握的范围内,没有应试知识的拖累,师生更能从以文字、声音、图画、仪式等为媒介的乡土文化中愉悦而轻松地获得道德情操和美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