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1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优美的教室环境能陶冶师生情操,增添学习生活的乐趣,调节师生的情绪,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形象的重要标志,要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

(2)教室的绿化。在教室摆放一些盆栽植物,让教室充满绿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教室的美化。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作为敦促自己进步的动力。教室黑板的上方可张贴国旗、像、班训和班徽,教室后墙上方可设立光荣榜,张贴学生参加竞赛、评比获得的各种奖状。教室两侧可悬挂名言警句和书画作品,可以由学生自己书写和绘制。精心设计板报,板报的设计应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明确体现教育性、时代性。还可以设立一个“报刊角”,让学生和书交朋友。使学生感到周围的墙壁都会“说话”,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2.班级典章文化建设

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学生与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实际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严格监督检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不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制度的制定过程是教育的过程。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学校规范,同时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探讨班级事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深入讨论、民主决策。使班级制度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彰显班级活力。

(2)制度实施要持之以恒,做到公平、公正。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注重落实,一定要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3.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活动对学生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集体活动能给每个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欢乐,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做好活动的宣讲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活动方案。

(2)协调个体与整体,培养团队竞争力。要引导特长生和全体学生以集体荣誉为重,懂得团队需要领导和服从。让特长生在活动中扮演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不仅锻炼了特长生,而且将全班学生凝聚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

(3)积极参与引导活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重要成员,要积极参与活动,尽心尽力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强亲和力。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感到自己在活动中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

(5)及时反馈评价,师生共同点评。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和全班学生要对活动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做得好的和取得进步的地方,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次的期望。这样,每次活动之后,学生的精神面貌、团队竞争力就会产生很大的飞跃。

4.班级个性文化建设

以班主任的教育追求和个人素质为基础,不断凝练富有特色的班级个性文化。

(1)培养“自学・议论・引导”文化。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科学习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合作、竞争,加强师生点拨引导,促进班级全体成员学习能力的提高。

(2)发展“讲台”文化。让学生体会坐着讲、站着讲,在讲台上讲是差异很大的活动,鼓励学生在讲台上讲演、在黑板上演练,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中的观点、对班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鼓励学习困难生敢于展示自己。促进学生自主、自立、自律、自信,促进班级民主、和谐发展。

二、班主任绩效评价的转变必然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班主任应成为评价方案的建设者

班主任不应该只是被评价者,而更应当是一个建设者。一个好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如果没有得到理解和认同,在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就会不自觉地对其进行消极地应对,甚至拒斥。要引导班主任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深入理解评价方案的内在含义,引领班级文化建设,修正自身的教育行为,形成主动地、积极地进行修正和调适的意识和能力。全身心地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调节学生情绪,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塑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绩效评价必须增进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并改进实践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绩效评价,让不同发展阶段的班主任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作出准确评定,明晰自身优缺点和今后努力的目标,真正开发班主任的绩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应关注学生进步的幅度,追求在各自起点上的不断进步,包括学生身心健康在内的,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邓睿,王健.中小学班主任绩效考评制度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人[2008]15号,2008.

[4]黄正平.构建科学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J].人民教育,2010(17).

[5]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文化 班级文化 意义 措施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emphasis of the senior grade-three class management

Wu Yue

【Abstract】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college is one bodiless baton.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grade,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the senior grade three class sometimes j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whether students’ grade is low not but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in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simple discussion on what is the class culture,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senior grade-three culture construction, how to make the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CultureClass cultureSignificanceMeasure

进入高三,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学习成绩几乎成为学生本人、教师关注的唯一目标。家长和社会也把它看成评价一个学校质量的唯一看得见的指标。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班主任管理方向很大一部分是放在了抓纪律和抓成绩上面,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往往是忽视了。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的意义何在?怎样来创造一个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呢?本文将简要地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什么是班级文化?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民族风俗、建筑、服饰等等。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班级文化,它与企业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

2.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的意义何在?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促进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就会加速班级的快速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不仅能告诉学生什么是“对”和“错”,什么是“善”和“恶”,而且一旦形成一种风气,那么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还会促使学生们主动内化这些对的与善的东西。如我在任高三班主任时就提出“构建和谐班级,共创美好未来”的目标,提出班级和谐的内容就是“尊重(礼)、关爱(仁)、团结(信)、互助(义)、进取(智)”,并且以这个为核心进行文化建设。通过每周开展一个与这个核心一致的主题活动,班级学生逐渐把这些优秀的品质内化成了自己的主动行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凝聚功能,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如我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一方面大力宣扬“团结”这一和谐主题的重要性(如宣扬某个寝室的学生团结互助一起考上重点大学的例子等);另一方面对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甚至是奖励。这样,班级的凝聚力逐渐得到了增强。班级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指的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班级管理措施的落实。如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因为与班主任接触频繁,无形中会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产生对立,这或大或小的影响了班级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怎样来消除他们之间的对立,曾经一段时间我总是找不到答案。自从通过构建和谐班级的建设以后,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完成班干部布置的任务的自觉性也大大提高了。

3.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3.1确立班级目标,引领学生向目标靠近。班级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一般指的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如在构建和谐班级中提到的尊重(礼)、关爱(仁)、团结(信)、互助(义)等。分目标其实就是在总的核心目标的指导下,每周或每月开展的一些具体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不使总的目标流于形式,你必须在开展以分目标为主题的活动时,一定要作总结,通过总结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兴趣和自觉性。

3.2精心装点教室,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们在布置教室时不要有随意性和盲目性。要装点好教室,首先要详细了解有哪些地方适合做怎样的装点。如把班规贴在学生一进教室就能发现的地方;在教室的正前方贴班级文化的核心目标、五星红旗(无形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时钟(提醒学生珍惜时间)等。其次,一定要精心设计黑板报。黑板报要主题鲜明,能为学生的高考、班级管理和老师的教学服务。

3.3用微笑等细节增强师生的亲和力,传递“和谐”文化。任何人都不喜欢愁眉苦脸,更加讨厌愁眉苦脸的人。班主任既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更应成为班级学生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值得学生信赖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是怀着对他的学生浓浓的关爱之情的。你的这种关爱之情不能只藏在心里,17、18岁的学生是不会花心思去捉摸你的内心的,表现出来的关爱之情才能打动学生。微笑永远都是拉进师生距离、表达关爱之情的最好的方式。所以,高三的班主任虽然事多、压力大,但是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你的微笑将成为学生在高三征途中最强的兴奋剂、最凉的清心果,也必将迎来学生毫无保留的微笑回赠,同时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班级氛围。还有,班主任记住学生的生日,能及时并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祝福,同样也会营造和谐的氛围。所以,高三班主任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一定要给予高度关注。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 班级文化 创建 实践

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形式融合到班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良好的班级文化犹如春风化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还能够使班级成员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因此,积极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并加以实践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制约导向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规范着班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

(三)凝聚功能。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四)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

二、班级文化的创建

(一)倡导先进的班级理念。思想理念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源泉,也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深层驱动力。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倡导独立自主、平等协作、积极主动的思想理念。

(二)全方位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三个层面来进行全方位推进。首先是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包含教师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其次是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建立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可以使班级工作有“法”可依,从而实现依“法”治班,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抓好制度的制定、完善与实施。第三是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指的是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共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一种有助于班主任教书育人目标实现的班风,而班级精神则是其核心。班级精神是整个班级文化的基因,一切班级文化的要素都是由其衍生出来的,判断某种班级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有一种比较明确的班级精神。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

班级文化的构建是启智明理、统一思想的过程。构建班级文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实践。必须通过组织和开展多种活动,努力践行班级文化,才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真正做到用班级文化指引班级和班级成员的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现象,是教育文化生态的一个环节,不能孤立存在,它折射着时代的风云,承受着教师文化的培养,并在学校文化中得到体现和发展。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好与坏对这个班级的发展影响十分重大。笔者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教育经历,就班级文化建设谈几点体会,共同行们借鉴。

一、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指出: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他对学校教育计划和其他各项管理的实施,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对班级文化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班级文化之“魂”。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是班主任,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老师是班主任,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大的也是班主任。正如徐特立同志指出:“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就是教行为,教学是要采取经师和人师结合。实践证明:教学问与教行为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具备教书育人之长的教师才能将“经师”和“人师”完全统一起来,凭借自己的人格力量、威信学识变教育力量的外力为召唤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内力。“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是班级文化中班主任人格魅力集体认同的强大力量。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尤其重要。班级刚建立之初,由于同学们之间,以及老师与同学之间并不了解,我往往采取自荐与推荐方式组建以我为首的班委会(过渡组织),开展正常的工作。我始终牢记鲁迅先生的名言“教育是根植于爱”,作为合格的或优秀的班主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学生。这种爱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对于困难学生或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更是要给予关心和信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要“长期善而救其失”,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进步和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必须有与其身份相适应的专业能力,要精通本学科的教学,使所任课程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2009届高三(27)班,在我接此班之前,这个班已换过两位班主任,可见其班级状况如何,因此我压力非常大。经过我们一年的努力,最终不仅超额完成了高考各项指标,而且还涌现出赵亚强和陈建两位同学勇救落水妇女的英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我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不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环境、制度、精神文化建设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趣,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主要做到下列几点:①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②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③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班级文化内容如板报、班训、名人字画、学习园地、班级记事栏等。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奖惩制度,班级一周例会制度,班干部定期开会制度等。制定和落实制度应从几个方面加以注意:①要突出“早”字。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②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③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这些内容体现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我是如何建设呢?①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与珍惜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②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之一,是班级文化形成的条件,其中学校举办运动会是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活动。因此,每次运动会,我班都非常重视,人人参与。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有序的气氛下进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更彰显班级文化特色。同时我们也有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研讨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创新”是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生特点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一、前言

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则是指一个班级的成员在大学校园这个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高校特色班级文化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探索,是落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突破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定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内涵丰富的班级特色文化。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学生思维活跃,综合能力突出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比较好,见识比较广,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也相对较深,学生思维很活跃,综合能力突出。学生比较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潜力大,有望成为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具备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学生自小生活在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好生活条件下,人生选择定位较高,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同时,学生普遍头脑灵活,重视社会实践,善于走出校园,寻求、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校内外兼职,较好地锻炼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2.集体观念较为淡漠,依赖“关系”思想较为严重

独立学院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有的学生的父母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生于这种家庭条件的学生,往往自恃清高,自我优越感强,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对班级活动不热心,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自由散漫,好自我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权利意识强,奉献意识弱。有的学生在利益荣誉面前争先恐后,在奉献付出面前缩头缩脑,对他人缺乏关心,斤斤计较。

3.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在本科三批段次上录取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偏科现象严重, 底子薄弱。学生渴望获得优良成绩,敬佩学业优秀的同学,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不够

4.自尊心强、自信心不足,心理压力较大

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一般较好,而且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分娇宠,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极个别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好,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甚至是比较困难,这部分学生是迫于多方压力进了独立学院读书的,于是高额的学费和严峻的就业形式又给他们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5.学生自我定位不准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表现为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有的学生始终不愿意承认和一二本学生的差距,导致对大学课程学习的难度估计不足。还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受挫,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自卑倾向明显。

三、准确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积极推进大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独立学院学生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内容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1.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大多是在辅导员、班主任的行政干预下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外力作用下的班级文化模式往往缺乏班级文化所应当具备的功能作用,也会使其失去学生文化的本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性强的特点,独立学院在推进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时,特别强调班级文化的自立、自由性,充分依靠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

2.注重辅导员的监督指导作用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个性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叛逆性,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人情世故、自我控制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这就要求在构建班级文化时,辅导员又绝不能对其放任自流,而应发挥宏观监督指导作用。辅导员应以学生技能培养和个性发展为导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班级目标,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通过谈心等方式,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包袱、心理障碍和各种顾虑,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班级文化的建设活动中来;要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的原则性问题、价值判定、方向抉择等方面把好关,保证班级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

3.建章立制,搭建班级文化平台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中间层次,当班级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必须把一些发展相应成熟的理念、规范用制度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制度化,使得班级文化的建设成果能够得以巩固和不断提高。这里主张的建章立制,并不试图通过各种班规来塑造班级成员的“标准化”行为模式,而是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固定下来,增加具体操作中规范性、有序性,减少的随意性,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创造、培养学生各种知识技能。这些制度主要有:班报制度、主题班会制度、考试诚信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班务公开制度、社会志愿者服务制度等。

4.实施班级成果公示分享制度,激励班级成员,扎实推进班风建设

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学院倡导班级成员获奖情况通报制度,并在很多班级得以实施。每个学期结束时,各专业将班级的各种获奖情况通报给班级成员及家长;同时,每学年召开年度表彰大会,积极开展各种评优工作,以此提升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这样既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也激励全体班级成员。以评优奖先为契机,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5.提炼班级的核心价值观

班级核心价值观,是班级成员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主要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是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核,对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它主要通过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归纳、提炼本班的核心价值。

成功的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把一个班级的管理和人文关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促进、增强、凝聚和融合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高校学生管理者注重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用文化的理念打造班级文化氛围,用文化的氛围陶冶学生,用文化的号召力来影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动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积极全面的发展和班级的和谐共处,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许岱民,王斐斐.高校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7,(4).

[2]沈雪妹,谢钢.试论当代大学生班级文化的特点及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德育;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项目支持:本文系防灾科技学院2012年学生工作一般项目“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一、班级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班级文化一词作为教育的微观现象,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作为教育社会学的分支――班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而被西方教育学者们重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含义: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受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班级文化恩华是班级全体师生在一定规范下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班级文化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属于管理诸要素中的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它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

导向就是引导,像导游一样,不使每一个游客迷失方向。班级文化建设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一个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应十分鲜明,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前提.

2.凝聚作用

凝聚就是把东西聚合在一起,产生更大的力量.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特别是在关键时候或遇到重大困难时,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感。班级内部的凝聚力是由班级文化建设氛围营造的,当学生高兴时,班级为他分享快乐;当学生不开心时,班级为他分担痛苦,及时为他送上关怀和帮助,这样就会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规范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的规范作用就是约束作用,它制约着学生的行为.我们知道,约束功能是通过制度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尽管制度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它的约束作用是硬性的且是不全面的,而道德规范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和全面的约束,也是能赢得学生人心的约束。

4.激励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干劲,从而更加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一个班级文化建设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就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这往往比金钱物质激励更有效果.这就是文化激励,一个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了,同样也能起到这么大的激励作用。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健全且行之有效制度文化、良好的班干部选拔机制、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

1.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对班级内主体实现约束的一个必由之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因此,健全班级规范,完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我班班级制度的制定,是在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由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拟出草稿,班委整理润色,全班表决后成文实施的。

2.班干部选拔机制。根据工作情况,全体同学对班级领导班子进行评议,如果班级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对班干部投不信任票,那么就要重新改选。这种制度充分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自己的选择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增强了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植根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的集中表现,是班级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培育班级精神必须立足班级实际,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展的要求。班级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形成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目标,即一种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因此,笔者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建班级精神文化需要确定健康的奋斗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

3.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体现,所谓处处物语皆心语,它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和宿舍内的环境布置,笔者以教室和宿舍为主阵地,以物质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创建为落脚点进行物质文化建设。

三、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一)加强班级制度建设。

刚性的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作为一个学生组织,班级必须要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班级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是任何一个团体良好发展的必要保证,班级文化建设中制度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使得班级每名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确立后,最重要的是付诸于实际。为了确保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落实情况要加以跟踪了解,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尤其班干部要以身作则,督促班级成员认真落实,从而形成集体习惯,进而表现出更大的合力来,共同推动班级工作向前发展。

(二)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

班级作为一个学生团体,由许多学生个体组成,这势必会存在人际交往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文关怀,会使班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扭曲。加强人文关怀,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关心、重视、尊重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在日常学习工作中,遇面时要主动亲切打招呼,生活中别人有困难时更要积极帮助,大家不光是同学,更应该是彼此信任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班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