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1
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现状
(一)灵活性不足
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转换情况来分析,灵活性不足是主要的问题。灵活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进行话语形态的转换,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单一化的局面,即在教育过程中,要么范围太广,没法进行深层的学习,要么就是深层教育偏重,忽视了系统的全面性,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其次就是话语形态的渗透性比较差。例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文本话语强调的是整体性,而精英话语则强调的是深入性,要想使得教育效果更好,这两种话语形态应该灵活渗透,但是目前的渗透情况并不理想。
(二)多样性没有体现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形态的多样性没有体现也是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话语形态的多样性没有体现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于话语形态的价值判断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导致没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多样化的话语形态转换来完成教育。其次就是对于话语形态的多样化理解比较单一,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而没有认识到深层次的不同,导致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合理的利用其差异性。
(三)话语形态的优势没有发挥
话语形态的优势没有发挥也是主要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也是两方面的。首先是对于话语形态的价值不重视,所以也就不能明确各种话语形态的价值,从而导致在利用话语形态的时候,不能进行正确的对待。其次就是对话语形态的应用场合认识不明确。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失误,所以往往会导致不能在相应的范围采取相应的话语形态,导致话语形态的优势发挥出现问题。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改进措施
(一)强化话语转化的灵活性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改进话语转换的现状,必须要强化话语转换的灵活性。话语转换灵活性工作主要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开展:首先是要提升话语形态的转换衔接,即在进行话语形态的转换时,衔接阶段要做好完整和统一,这样能够保证花与形态的完美过度,使得教育的流畅性提升。其次就是在进行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强化话语形态的渗透,通过文本话语、说事话语、精英话语的相互渗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性和深层性的结合,严肃性和生活化的统一。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的有效。
(二)强化多样性的提升
强化多样性的提升,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转换的重要策略。多样性提升主要从两面来进行考虑:首先是对于不同话语形态的特征要进行详细了解。不同的话语形态具有的优势不同,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各种话语形态的优势,这样才能在教育中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融合话语形态的优势。其次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既要利用话语形态进行单独教育,也要利用多种话语形态进行融合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教育手段多变,能够更大范围提高适应度。
(三)在教育中积极发挥话语形态优势
在思想教育中积极的发挥话语形态的优势也是话语形态改进的重要措施。不同的话语形态具有不同的优势,所以在教育中要从两方面做起:首先是要进行不同话语形态的价值探讨,通过探讨进一步的明确其优势,以便于在教育过程中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最大。其次是要充分的探讨各种话语形态适应的范围。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侧重性,所以要根据实际教育侧重点的不同来进行话语形态的选择,这样才能将话语形态的优势和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 效能 中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从中学政治课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立足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从多途径去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优化,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效能”一词的含义有多种,其中“效”即功用和效果,“能”指能力,具备某种技能和本领。概括起来,“效能”指达到目标的程度,包括效力、效率和功效三层含义。简单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资源,把效能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有限的教育成本为投入,借助一定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的效力、效率和功效,最大限度地达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全过程就是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要贴近中学生的实际
教学目标的设定非常关键,它为接下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先行性和导向性。目标的设定要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依据,全面满足中学生的精神世界需求,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目标要有可行性,既要符合国家宏观目标和要求的大背景,也能转化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并且能够结合教育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整性。在整个目标的设定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要把握中学生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客体,要充分结合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征,以促进目标的达成。目标制定之后,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位就成了关键,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必须符合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树立正确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观,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成长规律,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中学思想政治效能观的对象毫无疑问是中学生,因此,所有一切围绕的逻辑起点就是中学生目前和未来的个性发展。其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各级相关的领导部门应该千万百计想方设法为我们的教师们创造各种条件,为他们教学和科研, 提供重要的支持。最后,效能观的形成不能离开其周围固有的教育环境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化。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作用也不容忽视,外在环境对效能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实用的效能观形成之后也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需要,能够在这种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
实际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学政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中学生在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学、所得和所获,通过这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不断得到丰富和提升。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环境等等。比如在一个非常注重公平、正义的社会中,中学生的公平意识也会相对较强,在家庭中父母能否以身作则、他们对老人是否孝敬、对人是否友善等直接影响到子女道德观的养成;经常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一些活动和竞赛,显然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有助于班级荣誉感和集体主义观念的提升;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效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学识、为人处事等细节都会影响到学生,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和互动中可以汲取自身人格完善的力量。
四、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要从两个维度去思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问题,一方面是考虑到个人生存、成长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是对于这个社会发展、改革和稳定的意义。结合起来就是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何在。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更应该从整个国民教育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问题,学生不仅需要一个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也需要全社会形成的有利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必然要求我们用全局的角度和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我们需要大力倡导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要多使用专业化、综合化、现代化的方法,要丰富载体的形式,选择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和传播载体,例如在当今智能手机和微博流行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还有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待遇,提升职业吸引力,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严格教师队伍的准入制度,尤其是要加大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考评力度,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既然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我们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陶冶自身的情操,不断学习,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为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谭超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效能[J].教育导刊.1999.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3
【摘要】在实践性思维的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年轻的学科而言,永恒的实践是它昌盛不衰的“生命力”所系,实践性思维是它成长的“想象力”之源。以愈益成熟的实践性思维催生学科的发展,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成长的根本之道。
实践性思维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实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思维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育思维特性。理解实践性思维的哲学内涵及其特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思维的向度,对于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性思维的哲学内涵与特点
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人的各种思维要素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样式,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即认识的发动、运行和转换的内在机制和过程。”[1]历史上,不同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哲学以“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哲学新思维划清了和以往旧哲学的界限,确立了“以社会实践为中心、为对象、为目的”的实践性思维方式。正如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实践性思维是人们为了完成“精神变物质”活动而表现出来的思维样式。它是“因实践而思维、对实践而思维、为实践而思维的思维方式,是人们通过思维解决为什么要实践、进行什么实践、怎样进行实践等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3]作为人类思维方式的高级形式,实践性思维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较之于实践活动发生的先在性、前瞻性。人们要进行社会实践,必须使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可行的方案,而这些实践理念正是主体实践性思维的意识成果。正如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4]202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成果,不仅是主体开展实践性思维的产物,也是主体进一步开展实践活动的先决条件。第二,基于实践对象认识与改造的选择性、创造性。与仅仅观念地认识事物、再现事物的抽象思维方式不同,实践性思维不只反映事物的实然状态,还要认识事物的未然状态,并由此表现出认识对象与改造对象的统一。在阐释人的类本质时,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实践性思维的这一特征,他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5]可见,实践性思维是选择与创造的动态生成过程。开展实践性思维,既要坚持真理的尺度,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也要尊重主体的价值尺度,按照主体的利益、需要和能力,在思维中创造出现实世界本来还没有的理想客体,并及时把理想客体的诉求转变为现实的行动。第三,检视实践活动及其要素的反思性、综合性。实践是联系主客观世界的桥梁,实践活动的发展离不开关于实践自身的阶段性反思和总结性反思。面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等矛盾,实践主体必须自觉展开对思维活动、思想成果以及实践活动本身的检视,并以崭新的思维成果指导人们突破主客观条件的外在规定性。正如马克思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4]92关于实践活动及其要素的反思,既包括实践活动的及时反馈,也包括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与运用。作为理论检视与实践指导的统一,实践性反思充分体现了实践性思维的复杂性、综合性。
二、实践性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改造思想、提高认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本质要求该活动的发生、发展始终保有必要的实践性思维,自觉确认两者共同的生成动力、基本环节和表现形式。需要和利益是实践性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动力。需要和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尺度。人们基于需要和利益而形成的认识成果,既是个体形成实践性思维的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思想改造思想的着眼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它内在地包含了人的目的、利益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受教育者会自觉通过实践影响客观事物及其对象,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工具的更新、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变迁等因素,实践主体又必然形成新的利益判断和实际需要。而这些新的认识不仅体现了受教育者的实践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形成了他们对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认同。社会实践矛盾推动着实践性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人们的实践性思维是在不断认识和解决社会实践的矛盾体系中形成与发展的。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促使人们不断地进行思考与实践,由此逐步地提高了人们的实践性思维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想与行动之间各种矛盾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原有思想认识之间的差异、自发与自觉、精神与物质、个体与群体、经济与政治等范畴之间的矛盾,贯穿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这些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的运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形式。认识矛盾、转变思想、投身实践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思维的基本环节。认识的内化和外化是实践性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实践性思维反映了实践主体对实践对象的明确行动取向,形成了人们的实践理念。在社会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践主体必须运用实践性思维把已经获得的认识转化为实践理念,内化为实践客体如何满足实践主体价值需要属性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人们继续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方案、措施等。与此同时,经过内化的实践性认识成果发挥着对现有实践活动的调控、评价功能,促使实践主体坚持或修正原有的实践方案,这些由于内化而促成的新的实践性思维成果必然又外化为主体的新的实践行动。同样,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转变思想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和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教育者要通过洞察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特征,形成对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认识,从而指导个人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接受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发生的变化也必然体现为实践性思维的形成。只有当受教育者将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内化为主观意识,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素质结构的组成部分,才能使其变为个人从事社会实践的力量。
三、基于实践性思维的学科知识构成
现代知识社会学认为,知识是建构的产物,学科是主体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在实践性思维的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知识是人们实践性思维发展的意识成果,是个体性知识与社会性知识的统一。首先,教育者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成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由教育者人为的设定,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必然选择。与此相应,教育者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必然是一定时代指导人们开展社会实践的思想理论体系。如,作为实践性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因而,只有“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中”把握这一理论体系,才能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6]才能将理论体系转化为大众的实践价值取向与积极的实际行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智慧结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原理、规律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性认识。由于教学实践性知识是教育者在实践行动中获得的认识、体验和智慧技能,是教育者“在具体的日常教学情境中,通过体验、沉思、感悟等方式来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验和经验之中的意蕴,并融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及个人所赋予的经验意义,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7]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实践性知识不是教育工作者的一般性经验总结,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反复得以检验后形成的理性认识成果。这种实践性知识作为已经形成的思想成果,支配和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三,受教育者接受的思想观念是促进其个体发展的实践性知识。从实践性思维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受教育者改善关于自身存在和社会制度的认知,从而开展自我教育以促进个体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不仅代表了一定阶级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人们改造个体命运的感性需要和思想抉择。因而,受教育者接受的思想观念也必然体现为一元主导下的多元知识结构体系,即既包括传统美德、公民道德、爱国主义等基础性内容,也包括思想理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等主导性内容,还包括心理健康、创新精神、生态道德等拓展性内容。但不管是作为对特定阶级政治认同的思想体系,还是作为个体追求全面发展自由的生活指南,经由受教育者接受的思想观念实质上都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去加以认识或行动的思想观念。这些丰富而多元的学科知识经过受教育者选择性接受和反映后,将成为实践主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引擎,不断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实践活动空间的转换。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性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因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生活现代社会价值选择人格特性基础工程
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个人的精神生活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促使与人相关的本能、欲望、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全面激发和活跃起来,非理性因素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着人的人格特性以及相应的价值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它发挥着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从人性这一人学的视野中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除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方法之外,还应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变化和发展。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过高而效益低下的现象,无不与忽视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关。
一、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在人的精神属性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基本特征,人类的理性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取得相应的成果。理性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展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总体来讲,“人类”的理性具有绝对性。然而,人虽然是有意识的理性存在物,但是思维和理性绝非是人的全部,人是社会关系中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现实个体。非理性因素与人相伴相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非理性特征,因此,“个体”的非理性又具有相对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个体依赖于社会群体这一事实不容怀疑。社会群体的生活是一个以合作和向善为基础的有序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各种准则和制度的规范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讲,个人依赖社会就在于维护并遵守这些准则和制度。社会只有在价值准则和规范制度的约束下才能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个人能够认同、接受和内化、遵循这些准则、规范。当个体相对的非理性因素与社会绝对的理性价值体系产生冲突时,决定了我们必须凭借某种力量去调整这种人性的冲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得以实现的方式之一,也是能够调节人性冲突并使之升华的工具和力量。从这层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社会集体理性同个体非理性之间矛盾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和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人才。传统观念认为,社会是一个理性设计的社会,理性设计的目标借助人的理性可以变为现实,并且还可以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和道德化,其实这是一厢情愿。这种单一的借助理性通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往往效果不佳,不仅无法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导致人性的危机和畸形。基于人的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客观矛盾,借助非理性通道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如果说人的理性源于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那么,人的非理性却更多地源于人的身体、心理等因素,非理性因素是社会文化本质的反映,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理性因素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力量直接渗透到个体的价值选择中,在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中,欲望、情感、意志三种非理性因素复杂多变,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尤为明显。
首先,欲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欲望是社会个体基于主体需要而对外在事物的渴求和索取心理,体现了人类基本的原始动力和价值追求。人的欲望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如物欲、、功名欲、创造欲等,这种对外部事物的占有、征服以及自身潜能的表现和张扬,既有先天本能性的低级欲望和需求,也有后天发展起来的更高级的欲望和需要,如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等。人的欲望是现实性和超越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伴随人的低级欲望和需求的满足,高级欲望和需求就会产生,人类在产生欲望和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就个体而言,对欲望的过分抑制无疑不利于个体的发展,但是过度沉湎于满足欲望,同样会蜕变成欲望的奴隶。欲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欲望的满足和激发,促使人类不断进步和追求。合理的欲望追求作为正当的刺激和追求,能促使人们保持旺盛的热情和干劲,产生对外界事物的强烈渴求和直接动机,并最终凝聚成为个体价值选择的行为态势。人们一般认为,欲望是丑陋的、同社会道德格格不入的,因此,中西方大多希冀通过扼杀人的欲望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然维护了道德,但是却扼杀了人性,因为这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存在这一事实。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物质利益的欲望,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这也是道德发展的基础。人的欲望尤其是生活中的物质欲望可能是向善的障碍,然而,人类不能无视这一障碍,障碍的跨越恰恰是道德的平川,但是同样也给道德建设带来了契机和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个人由物质性的欲望向精神性的欲望层次过度,由此推动社会规范的践行和个体德性的完善。正如没有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欲望追求就不会推动市场机制的健全一样,同样,欲望的扼杀无论如何也难以产生积极的道德追求,也就不会促成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其次,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规范选择作用。
情感是构成人类生活世界的基本元素,渗透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情感是个体心理结构的重要环节,是个体对周围现实以及自己的一种态度体验。马克思曾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P169)“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P117)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仅有对社会规范系统的认知是不够的,如果缺乏对道德规范的情感体验,那么就不能将社会倡导的价值准则融化于内心之中。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发、催化作用,可以保证人们形成强烈的动机,影响人们对价值信息的选择、评价和判断。
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社会规范系统和人性升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借助于个人丰富而健康的情感体验,主体对社会信赖的价值准则作出积极和肯定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自信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出对道德规范的信赖和追求。而对社会价值准则作出否定和不满的评价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自卑、羞耻、甚至内疚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不难看出,情感具有调整人们行为的激励效应,它促使主体以体验的方式表达对事物意义的态度,通过强列的情绪表达出来,它既受理性制约,同时又表现为一种强烈的非理性冲动。一般说来,自尊感越强的人就越具有羞耻感,而道德品质越高尚的人就越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内疚感。
再次,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行为保障作用。
意志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可以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具体表现在激励人们去从事有助于达到预期目标的肯定性
行为和抑制不利于达到某种预定目标的否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志对个体行为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
意志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自我对社会价值目标接受过程中对自我的自觉控制上面,具体表现为自我鼓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否及时反馈信息,适当调节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意志能力的调控。意志能控制个人活动同社会规范的吻合程度,通过检查和修正因内外各种因素而引起的偏差,保证预定价值目标的实现。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与他的意志有着密切关系,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培养出坚韧不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同时能够控制和约束外界的各种诱惑,不被欲望俘虏,不被情感左右,而意志薄弱的人则很难达到这一境界。保证社会价值体系发挥作用,应当依赖于那些具有顽强意志能力的人,意志薄弱是人性的可怕弱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优化非理性因素
人的非理性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层次不同的非理性因素在人的价值选择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人的理性发展和非理性发展都具有历史局限性,不能抽象地谈论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发展。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发展是社会一定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内化结果,这种内化结果又作为一种稳定的精神力量影响着个体对社会价值体系的选择取向,从这层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不仅仅是目的,而且也是优化个人非理性因素的手段。社会不能无限制地任凭非理性因素恣意生长,否则就会陷入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泥潭,直接导致人们对社会理性生活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冷漠和轻视。优化非理性因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人的欲望的科学疏导。
市场经济强化了个人的欲望,单纯对欲望加以节制和约束并非易事。但是人毕竟是理性的人,总是能通过社会价值规范的引导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获得社会的认可,否则,人也就没有必要或没有可能加以教育。人的欲望需要是一个不断产生和不断满足的过程,在一个欲望需求满足之后,新的欲望需求随之产生。不能否认有少部分人在某一物质欲望得到满足之前也会产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但是,我们绝不能寄希望于大多数人都能够跨越物质的需要而去追求精神需要。
结合人的非理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把握人的各种欲望层次,了解其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本状况。要对欲望和需求加以正确区分,对正当、合理的欲望要适当地加以满足,对不正当、不合理的欲望要加以引导和限制。在一定度的范围内,合理欲望的满足是可取的,不能一味地抑制和消除。同时,由于我国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过分地强调需求的满足也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社会规范的科学引导去改变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社会规范的范围之中。
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人的情感的实践刺激。
人是情感的动物,这种情感源于个体与社会的动态矛盾和相互影响之中。人的情感丰富而多变,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不能抽象地讨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个体始终与社会环境处于互动过程之中,外界因素直接刺激和影响着人的情感或情绪发生变化,积极情感能够促动人们选择或接受社会价值规范,而消极情感则诱导人们背离社会价值规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保证个体情感接收系统处于刺激状态,保证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良性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面临的实践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常态化、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对社会成员有着广泛性的价值要求。长期以来,由于过分重视个人道德认知能力的获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以至于造成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严重脱节。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应当结合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要构建具体的与个人生活学习相关的场景和情势,避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枯燥、僵化的形式主义做法。
再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人的意志的氛围监督。
氛围其实就是一种环境,更多地发挥价值导向和善恶判断的熏染作用,这种氛围有助于保证人们道德意志能力的锤炼并保障个体一旦融入就会产生强烈的约束感而促使自己的行为自觉符合社会规范的需求。
社会总是渴望其成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是非分辨和善恶选择能力,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其实如若多花些力气铲除污泥或铲除相关的不利环境条件,倒是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土壤,能够使道德行为得到发扬,使不道德行为得到遏制,尤其对于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舆论作用更为明显。培育社会道德氛围,应当建立一个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当一个集体形成良好的扬善抑恶机制时,善行就容易被接受,而恶行就容易被制止。不少人之所以偏离社会道德规范而由开始的惶惶不安到后来心安理得,原因就是缺乏局部环境条件下的评价和监督措施。而一旦有了动态的、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对人们的思想的产生以及可能的行为效果进行监督,那么放任自流的行为就会得到遏制。当然,道德氛围离不开公正的道德奖惩,它能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方式对人的行为加以衡量和评估,促使人们反省和检查自己。这种奖惩更多的是表现在精神性的层次上,利用人们的羞耻心和自尊心,通过对善与恶、是与非的区分,实现人们心理和行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5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1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现状
1.1研究生数量剧增,研究生思想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在校规模已达170万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200万人。研究生群体的构成复杂,来源广泛,招生来源、年龄结构、生活阅历、研究方向呈现出的多样性,使得研究生的思想认识较本科生更为复杂和多元;且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验和撰写论文等工作学习不易集中的教育特点,给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1.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区,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认为研究生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优秀的综合素质、稳定的自制能力、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已不再需要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了。二是,认为研究生与本科生一样,却忽视了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只是将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纳入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中,具体教育内容和工作方式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缺乏创新。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创新思考
2.1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和机制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研究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要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和评估[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的常务负责人可以由学生工作部部长或副部长兼任,成员由各院系分管研究生事务的院党委副书记和行政科员组成。这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了各个院系,并在院系党委或院系团委的组织指导下开展工作,最终实现研、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一体化,保证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完整、有效地开展。
2.2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全过程,切实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2]。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专兼职研究生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以及研究生骨干四支力量,让这四支力量充分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2.2.1专兼职研究生辅导员
主要负责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年轻教师、优秀博士生组成。建立科学高效的培训体系,将研究生辅导员的培训纳入到学校师资培训整体规划中,并完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机制;鼓励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在条件成熟时学历晋升、课程进修和教学实践,支持他们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去建设,作为职业去发展,作为事业去追求,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评优奖励制度。注意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力度[3]。
2.2.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综合知识,能够利用集中授课的平台对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熏陶。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贴近研究生生活,采用讲座、座谈、参观、网络、走访等灵活的教育形式,来稳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2.2.3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实行导师负责制。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组织特色而又有实效且以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各种活动,加强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有效机制,明确导师的责任与义务,鼓励导师参与到研究生党团和班集体建设及各类活动当中,紧密结合教学和科研实践,培养研究生的良好学风和学术道德,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
2.2.4学生党员干部
(1)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在优秀研究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研究生党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不断增强研究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在坚持把研究生党支部建在班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教研室、课题组、社团、宿舍等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研究生党支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制度。加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力度,创新培训载体,不断增强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能力。(2)加强共青团组织、研究生会等团学组织和班级建设。加强学校、院(系)各级党委对共青团和、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发挥他们在教育、团结和联系研究生方面的优势,针对研究生的特点,打造理论学习、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实践服务等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各类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成才服务。另外学校应在经费、环境、机制上为他们提供服务和支持,使研究生会真正成为广大研究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舞台[4]。
2.3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3.1加强研究生系统的理论教育
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和实际,实现网络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覆盖面广、时效性强、自由度高的优势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德育工作,建立有关政治理论、形势政策、道德伦理、社会风尚等方面的网上栏目,提供专家和老师的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网上论坛的力量,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热点进行讨论,从而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大、做细、做及时;二是,可以利用研究生社会化程度较高,民主参与意识较强,基础知识较完备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特点,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如举行学术诚信的宣誓活动,通过学生演讲、辩论、征文、签名等形式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结果。
2.3.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模式
(1)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设网上党(团)校、形势与政策、理论辅导、法制和道德教育、心理咨询、学生生活服务等栏目,并开辟相应的专栏,建立交互性对话,充分拓展言论空间从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要突出服务性,及时呈现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校园活动、热门话题、就业信息等。(2)建立思政工作者的博客、微博: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博客、微博中,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帮助研究生解决思想困惑。同时加强对BBS、博客、微博的管理。应谨慎地对待研究生经常访问的本校论坛以及各大门户网站论坛上出现的帖子,要对其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给予客观公正的分析,并加以正确的引导。(3)充分发挥手机短信即时、迅速的特点,获得学生的实时动态。同时,高校可以开发手机短信群发系统,设定“校园生活服务频道”、“公寓管理服务频道”、“就业信息服务频道”等免费短信平台,进行事务性的通知和大范围行为引导,实现手机短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观化、细致化,从而使手机报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
2.3.3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和服务工作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的制度和咨询体系。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状态普查,及时了解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导师对研究生不良心理变化、特殊情感波动和就业困惑的疏导作用[5],及时对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治疗。加大学校心理健康咨询队伍的建设和经费投入,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满足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需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人才战略和民族昌盛的重大问题。因而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把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专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导师、管理干部和研究生干部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教社政[2010]11号.
[2]教育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1号.
[3]王光彦.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努力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J].中国研究生,2012(2).
[4]刘文婷,刘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6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现象是长期以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有研究者涉足此问题,发表了众多相关研究文章。但直到今天,逆反心理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陆续有不少成果得以公开发表。本文拟就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研究作述评,以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把握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客观存在,但学术界对逆反心理的理解和界定可谓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的界说。“逆反”一词,来源于英文negativism,《英汉辞海》解释为:1.否定的态度、怀疑主义,一种心理状态,特点为对几乎所有一切别人肯定的事物照例持否定、怀疑的态度;2.违拗症、抗拒症。一种拒绝所要做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与所要求的事不同的事的倾向。此处的界定,把逆反心理既归结为心理状态又归结为行为。国内多数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评判而表现出来的不满或反感,甚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的对抗行为。有的学者则把逆反心理看做一种特殊的固有反对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思想等社会现实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逆反心理仅限于心理状态,并不是既包括心理又包括行为的现象,尽管包含了一定的行为倾向,但并不包含着行为本身。只有逆反的行为倾向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倾向才会转化为逆反行为。还有人笼统地把逆反心理称为一种心理现象,指出所谓逆反心理“即是指客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背离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以上种种定义,均有其合理因素,但笔者倾向于对逆反心理作一种态度反应的理解。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应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有研究者指出,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时,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为此,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的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在逆反心理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构成要素中,对信息的情绪体验,是逆反心理的内驱力,即现实生活中理通情不通的现象,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有研究者指出,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有三种:一是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心理动机,某事物在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有禁止而又不加以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各种猜疑、揣测、推度,以及追根究底。二是人们的好胜心理,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如青年人的偏执、好表现自己,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三是生活定势作用的影响,这指在一定的客观形势影响下,形成的某种定向认识。
从特征的角度讲,有研究者指出,逆反心理具有反向性、二重性、盲目性、突出自我性等特点。也有研究者提出,逆反心理从不同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境等因素产生的与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抵抗的一种反应态度。有研究者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属于态度范畴,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是受教育者在原有心理定势支配下,对不符合原有心理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所持的抗拒心理,或对内容相同、形式单调的信息过量传播所持的抵触、反抗的心理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首先是教育内容(外部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理解相关的信息,并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及其所带来的观点和态度与受教育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观点)相比较;再次,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新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分析比较之后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会产生抵制或抗拒,长此以往,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转贴于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表现形式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从根本上讲在于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价值认识、目标追求、实践指向等方面不是趋同,而是发生偏离甚至完全背离,彼此由教育“轴线”上对应的两端发展为对立的两极,但在现象层面、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可以对其作不同的分类。
有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分为超限逆反心理、信度逆反心理、禁果逆反心理、自主逆反心理等四种类型。所谓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刺激的强度过大、过强,过于集中而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逆反的心理;信度逆反心理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信息源信度的怀疑、否定的一种逆反心态;禁果逆反心理指教育客体因为禁止而更加注意某种事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在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要做;自主逆反心理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威胁,而为维护自尊心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当外界的压力使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可见,这里是从产生逆反的原因的角度作出划分的。
也有研究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有评价逆反、情感逆反、行为逆反等三种表现形式:评价逆反主要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作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持相反性倾向。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宣传不认同、不信任,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不公正的事例或阴暗面以偏赅全地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宣传的正面形象作反面评价。情感逆反主要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在其工作中蕴涵和表现的情绪、情感倾向性的拒斥、反感。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喜欢,受教育者却厌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褒扬,而受教育者却贬斥。行为逆反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采取与教育者所要求相反的行为。三种逆反心理是相互联系的,评价逆反可以激感逆反,进而导致行为逆反,而情感逆反可以引发评价逆反,只是三者表现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也有研究者立足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理解为是受教育者所产生的一种稳定的、有悖于教育者预先目的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提出逆反心理主要表现有抵触情绪、不信任情绪和反感情绪@。还有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区分为“与引导者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内容和形式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情境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对象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四种类型。“与引导者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当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存在着态度对立时,即使教育者所持的立场观点与自己相同,受教育者也可能进行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育者并不合拍,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些研究者所讲的信度逆反心理。“与引导内容和形式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强化及教育方式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包括了其他学者所讲的超限逆反和禁果逆反。“与引导情境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教育者教育引导时机和场合的不适宜,使受教育者“紧闭心扉”予以抵制所形成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对象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指由于受教育者存在着特定的人格障碍和态度障碍而可能产生的对抗心理或逆反心理,如自主逆反、归因逆反。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
不少研究者认为,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诸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但不同的研究者在划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时的参照系不尽相同,有研究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认为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观上主要是由于受教育者好强心理、好奇心理、对抗心理的影响,这方面的心理特征在青年身上表现最为明显。好强好胜的心理特征使一些青年处处想表现具有独立的是非观、价值观,喜爱争强好胜,说话办事总想论个我高你低,遇事容易冲动,喜欢一意孤行,常常把自己的认识当作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准,对现实的东西听不进耳、看不顺眼,长此以往,心理便会发生逆变,产生偏激情绪。好奇心理促使人们往往对于不许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们的兴趣就越高,于是就产生禁果逆反。对抗心理的形成原因在于青年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对成年人的依附,具有反叛意识,表现为反抗权威的强制,反抗不同意见,反抗教育的束缚和干涉。客观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在于社会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力量的削弱等。
也有研究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的角度划分主客观因素,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造成人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素养,难以做到“晓之以理”。第二,教育主体形象不良,缺乏威信。第三,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第四,教育方法违反民主原则。第五,教育氛围与教育内容不协调。这种观点把教育者方面的因素列为主观因素,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之外的其他因素列为客观因素。
还有研究者立足于更开阔的视野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主观上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和该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首先,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逆向思维已经形成。其次,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和反叛意识。再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青少年在心理的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其认识是不坚定的和易动摇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其认知事物和问题时的偏差太大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而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客观上,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大众传媒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有研究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观上与受教育者年龄与生理条件、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好奇心的驱使、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等因素有关,客观上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还有研究者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对逆反心理的形成作系统考察,分别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和系统外探寻原因,提出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生理心理因素在于受教育者,特别是处于青年期的受教育者具有好胜、好强、好奇、好变、好疑等心理特征,本身就包含着某些逆反心理的因素和产生条件。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习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人们更容易接触到社会阴暗面,从而也更容易引发对社会的抵触。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也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流弊和问题有很大关系,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形式,教育者人格因素等方面。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防治对策的探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束手无策,任其自然,应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防治。
有研究者提出,加强对逆反心理的引导,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批判型”转向“建设型”,由“行政型”转向“服务型”,一切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教育的出发点要从过去追求“同一律”向“同一律”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从社会需求出发,比较重视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忽视了个性品质、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作用,特别是忽视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应尊重个性的发展,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第二,要投人情感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是“教师爷”、“法官”、“牧师”,而应是情感的传递者、沟通者。唯有如此,才能为克服逆反心理提供有力武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投入积极的情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情人的统一,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克服消极逆反心理的产生。第三,教育方式方法要创新,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的方法转变,克服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方式所带来的逆反心理;从显性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教育活动中力争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从“防堵型”向“疏导型”方向转变,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讲清两面理,坚持疏导,而不是简单禁止,以利于减少“禁果效应”逆反的发生。第四,教育环境要优化,既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也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
有研究者提出,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要做到“八要”“八不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真实,不要虚假,即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具有科学性、真理性的思想信息与内容。第二,思想教育目的要有内隐性,不要太直接。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教育目的隐蔽、间接的教育方法,可以使人们消除不平等感和反等差心理,这样也容易使人们敞开思想,并且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巩固、持久。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转变,不要刻板。即要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行,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四,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情感要深刻,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创造性”,不要“滞后性”。即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教育方法,变单一型、封闭型的教育方式为复合型、开放型教育方式。第六,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层次性”,不要“一刀切”。即要注重差异性,进行区别对待,不能无视差异搞大一统。第七,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要“棒得很”,不要“糟得很”。即教育者要以自身过硬的人格特征、精神境界、知识底蕴去影响、教育受教育者。第八,思想教育工作要重视“激励效应”,不要“俗套化”。即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不能落人物质主义的俗套中去。还有研究者提出,消除逆反心理要做到“五要”:教育内容要“实”,教育方法要“活”,教育目的要“明”,教育情感要“深”,教育者的形象要“好”。二者在基本主张上具有一致性。 转贴于
也有研究者提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表现形式五花八门,造成的危害也多种多样,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办法也很多。从疏导的角度讲,可以运用明理法、融情法、身教法、适度法、缓冲法、参与法等。具体来讲,明理法就是教育者要运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诉真情,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融情法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真情实感,要以情感人。身教法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适度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戒“假、大、空”,做到讲真话、讲真事、讲真理,不说绝话,不言过其实,更不能凭空捏造、虚构典型。缓冲法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给受教育者以缓解心情、思想的时间和机会。参与法就是主张受教育者在参与中、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也有研究者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角度来探讨消除逆反心理的措施,提出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提高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第二,寓教于行,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人格的力量”。第三,在教育内容上讲求科学性和针对性。第四,在教育方法上真正贯彻民主的原则。第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