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1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职生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本科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门型、实用型人才。不同于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组成部分的专业(如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专业),高职教育中的英语专业教学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难度。尽管现今各高职院校都积极探索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希望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到教学实践上能走出一条真正适合高职学生的道路,但从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看,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与本科教育仍然有重叠的地方,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因此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道路还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
笔者所在系部的教师也正对英语专业教学进行着改革的尝试,其指导思想就是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向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笔者担任高职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教师已有三个学期,综观三学期的教学,笔者逐渐从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向任务驱动型教学转变,但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反馈,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笔者主要从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中的输入为切入点,对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此处翻译课堂所指为笔译课。
二、理论依据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是一种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自其诞生之日起,不同的语言学家和语法教育家对“任务”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尽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法研究对任务的定义说法不一,但是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应该有其基本的和统一的定义(徐晓晴,2004:137)。正如Ellis所说,任务应该有其基本的共同点,即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求学习者使用语言,强调意义,解决交际问题;任务应该用来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信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任务的结果是对任务的执行和完成给予及时的反馈。
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型教学中对任务的定义已经从“教学任务”向“现实任务”转变。任务由四部分组成:任务的目标,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任务的评价。笔者将从教师输入切入探讨笔译课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探讨在任务驱动的笔译课堂上教师的输入的度、量、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的影响。
三、相关调查问卷
研究工具主要是学生对所任课教师的总体评价和问卷调查表,采用问卷法和面对面的采访。自编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测试者的个人信息。第二部分是对笔译课堂的态度,共有20题。题目主要涉及四部分内容:1至5题主要调查学生对英语的态度,以及普遍教师的授课方法,6至9题主要是调查学生对笔译课堂的评价与原因,10到18题涉及笔译课教师及学生的输入与输出,最后部分19、20题是对笔译课的意见与建议。
笔者的调查对象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商务英语专业、涉外事务管理专业及国际商务交际专业的学生。共发问卷253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为248份。
调查步骤:由笔者与所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后,在课堂上亲自完成。受试者不得讨论,不得参考他人,独立完成。
1.对笔译各方面能力重要性的调查
A.教师的指导?摇?摇?摇?摇B.英语语言能力C.科普知识?摇?摇?摇?摇D.动手实践?摇?摇?摇?摇E.其它
2.笔译课堂所占时间比例的调查
3.调查对象希望在笔译课堂上所用时间比例的调查
四、笔译课堂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与教师输入的关系
从表2可看出,现在的笔译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所占时间仍然位居第一,与表3对比可知,该项所占时间与调查对象希望所占的时间不成正比,更多的学生希望能在讨论交流及动手练习上多花时间。笔者后来对进行过问卷调查的一些学生进行过访谈,既然教师的讲解仍然占大部分时间,那么教师的讲解主要关于什么内容?高达95.25%的被采访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解大多还停留在解释语言点上,即与任务驱动型教学中的输入不相符合。任务型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水平的提高,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用目的语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张静,2007:17)。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即使对于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也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要完成的是以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情况,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沟通能力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表1可看出,学生普遍认为,在笔译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中,动手实践能力占第一位,综合表1,2可得出,现阶段的笔译课堂中教师的授课重点仍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并没有将语言看作一个途径,没有实现任务驱动型的完全转变。
笔者认为,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输入,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语言输入环境,还包括对任务本身内容的输入。在问卷最后一题对笔译课改进建议中,有1.21%的被调查者认为笔译课上的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导致对笔译课兴趣不高。尽管提出这样要求的学生比例不高,但问题也不可小视。回到第5个问题:“在大学阶段到目前为止所学的英语课程中,您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95.24%的学生的回答是商务英语函电,原因是感觉很实用。因此,教师的输入也应该与学生专业相挂钩,应多多体现学生的专业性。
五、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笔译课堂建设的思考
笔译课堂与综合英语课堂不同,它教授的并不是语言基础,但却离不开语言基础。而且语言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翻译水平的高低。因此,直接从传统型的教学方法向任务驱动型过渡,对于基础不太好的高职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个转变。根据英国语言学家Willis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Willis,1996:45)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译课堂也可设计为翻译前阶段、翻译中阶段和翻译后阶段三个环节。在翻译前阶段,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布置任务、明确要求及讲解语言点。在翻译中阶段,教师将翻译任务分配给各人(或各小组),让大家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翻译后阶段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表达翻译内容。如《实战商务英语翻译》中第三单元“Business Card”的翻译,我们就可根据单元内容特点分阶段设计内容。
翻译前任务:每位学生各自准备一张中文名片(真实使用的名片),在教师讲解之前试着将之翻译成英文,并找出相应的语言难点。
翻译任务环:在教师讲解完语言点后,再试着将名片重新翻译。
翻译后任务:请两、三位学生用英文讲解自己翻译的名片,以及重要语言点的翻译。
六、结语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翻译,学生可以完成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合适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输入输出得到提高,而且可以真正实现用语言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素质的现代教学方法,它适应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但有利于锻炼高职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而且能提高其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对于该教学法在笔译课堂上的成熟运用,还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探讨与努力,在教材编排上设计出更为合理的翻译任务,让学生通过翻译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gman Limited,1996:45.
[2]徐晓晴.从任务型教学理论看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4).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2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教学;学习兴趣
为了探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验动物在医学、药学、农林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医疗器械、国防军事科学等许多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人类的许多疾病研究均是通过动物实验获得突破的。据统计,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课题占到60%以上。100多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成果有67.5%是使用实验动物获得的[1]。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诞生了实验动物学这门学科。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科学、医学和工程学交叉融合的一个专业,具有理、工、医交叉学科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了实验动物学这门课程。实验动物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简单说,实验动物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和动物实验的,它涉及到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一方面,随着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品种逐渐标准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动物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实验动物学不断发展和提高。目前,实验动物被称为“最精密的科学仪器”,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实验动物的重要性,需要实时思考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方式,建立符合自身条件和要求的教学体系。
1. 教学过程中引入“3R”原则
在实验动物学课程中,动物福利和实验设计中,为了保护实验动物,《动物福利法》提出了“3R”原则,3R是指Replacement(替代)、Reduction(减少)和Refinement(优化),“3R”原则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其他手段代替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用量,用其它实验材料如生物医用材料、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或教学,设法改良实验方法减少动物疼痛和不安。
国际上普遍认同将“3R”原则引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3]。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1)替代。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代替单一模式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像或影片、展示科研论文、互动讨论等方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让学生们认识实验动物的不同饲养环境、实验动物操作的技术要点、如何进行实验动物认知实验等。这样就可以代替实验动物,同时减少了实验动物使用数量。2)减少。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授时,可以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的学时,把理论知识进行整合、调整,有重点的针对本学科的特点进行讲授。3)优化。在考核方面,减少笔试在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学生们平时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和考核比重,优化实验动物学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
2. 扩充实验课课时安排
由于本课程是我院新安排的课程,目前对本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仅有理论课时,而缺少一些动物实验课时。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们认识实验动物,懂得如何才能培养出标准的实验动物,怎样利用他们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因此,需要在教学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验课或实践课,让学生们在实验课上认识不同的实验动物,与理论课相呼应,通过实际观察验证理论课上的科学理论。另外,让同学们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际动手操作,如实验动物抓握、固定、标记等简单的操作,必要的时候可以安排动物解剖、测定分析相应的生物学指标,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动物实验的重要性,真正学到一些实验技术,达到教学目的。
3. 将科学研究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王生存等[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实验动物学实验课感兴趣的学生能达到82.5%,无谓心理的学生只有10.8%,其他的学生是因为害怕、恐惧实验动物而产生畏惧心理,并不是没有兴趣,只要帮助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他们同样会对实验动物产生兴趣。
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动物实验科学研究融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老师平时进行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在实验条件允许、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设计实验动物的行为学研究,如大鼠迷宫实验、位置偏爱实验、条件反射实验等等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方法和测定技术,提高学生们对实验动物的认识。加强动物实验的实验设计课程,让本课程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相结合,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由学生们自行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进行分组、材料和试剂的准备、实验期间对动物的观察、记录等相关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实验动物的处死、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结果的测定和分析,书写实验报告等。这样,学生们在实验和科研过程中就会更加意识到实验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一种具有行为、认知和神经反应能力的一种动物,具有宠物的一些共性,我们应该倍加的保护、爱护他们,让他们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4. 结合课程内容使教学过程系统化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系统的课程,包括与实验动物相关的遗传学、营养学、生态学、环境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人类疾病、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近年发展的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将分子生物学知识也引入了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使得实验动物学涉及的知识面更宽、更全。其实,不论是环境学、营养学,还是生态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等都是紧紧围绕着实验动物的生产和动物实验的需求展开的[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内容联系贯穿起来,以使学生们在上课期间不觉得本门课程知识点多、散、乱,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实验动物的爱心,使他们爱上实验动物,爱上这门课程。
在讲授理论内容时,课程设计紧紧围绕实验动物的标准化为主线,紧紧围绕着生产和繁殖出合格的实验动物,分别讲授如何控制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营养、遗传等方面,实施动物质量控制,并据此制定的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在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课程设计围绕保护动物福利的原则,实行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给药方法、麻醉及处死等方面的技术操作时,要从内心真正关爱实验动物,保护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和减轻他们的疼痛感和痛苦感。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满足学科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创建一揽子计划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加快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迫在眉睫. 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 2010.
[2]邹移海, 徐志伟,苏钢强. 实验动物学[M]. 科学出版社. 北京
[3]梅志强, 王琼, 邓莉. 动物福利在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22(3):76-78.
[4]王生存, 邵义祥. 实验动物学课程实验课教学法初探[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8,28(1):49-50.
[5]叶明霞, 孔利佳. 关于我校开展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现状的思考[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32(1):25-27.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3
美国自尼克松时代便提出攻克癌症的宏伟计划,迄今为止投入了两千多亿的研究费用,但除了发表数以百万计的相关论文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癌症的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现状[1]。可见基础医学的高速发展与临床上取得的低成效形成了鲜明对比。转化医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它被认为是一座搭建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鸿沟间的“桥梁”,将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沟通屏障,使发展成熟的学科间如同建起高速公路般顺利交流、共同发展,实现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治疗应用的快速转换[2]。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任何卫生问题的解决最终都有赖于公众卫生知识掌握和应用的程度。因此,转化医学这一桥梁,也应该建立在基础研究和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之间,为人类疾病的预防控制铺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1转化医学的概念及现状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又称为转化研究。这个概念主要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一词———1993年,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cancersusceptibilitygene1,BRCA1)被发现,并成为新一代的生物标志和靶点应用于早期诊断,从而把实验室内的的发现真正转变成临床的应用工具。自此,“转化研究”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知[2]。作为一个新兴的医学概念,转化医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实验研究在人类中验证新的治疗策略;②研制新的医疗仪器和发展新的诊断手段;③在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同时,加深对人类疾病及其复杂性的了解[3]。作为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革命的时代产物之一,“转化医学”虽然是一个专业术语,但却贯穿于医疗研究与疾病防治的始终。国外医学界近年来非常重视转化医学的研究工作。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董事Zerhouni在Science发表了名为TheNIHRoadmap的文章,引领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把目光聚焦在转化医学[4]。目前国际上多间大学都已开始设置临床和转化科学中心,NIH设立了“临床和转化科学奖”,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Research、Science子刊TranslationalMedicine等期刊陆续创立,更加体现了现在医学界对转化医学这一“桥梁”的迫切需求和向往。在国内,国家新科技体系构建明确了“一个中心:国家转化整合医学研究中心;三个支撑:研究型医院、研究现场、协同科技环境体系的科技支撑战略”的新思路。目前,医学临床、药学等领域的转化医学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各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但在预防医学中对转化医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学科还是一片空白,亟待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关注和涉猎。
2预防医学中的转化之路
大量数据表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慢性病是可以预防和早期诊断的。因此,只有构建强大的预防医学创新体系,将高速发展的预防医学基础研究尽快应用到实际公共卫生服务中,才能达到更全面更有效的三级预防,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效益,增进全民健康水平,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
2.1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毒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描述机体与外源化学物的中毒机理,对外来化学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从而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在,大量新化学物投入使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隐患。而现行的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体系,尤其是对毒效应无阈值的化学物的检测评价,存在多种局限性和缺陷,如可以测试的化学品数量少;动物实验周期长;评价的费用高;化学物危险性评价存在物种差异等,这些缺陷正是转化医学在毒理学应用的重大课题[5]。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是转化医学在环境和职业毒理学应用的中心环节。新的化学物毒性评价策略提出,应该把当前以死亡、突变、肿瘤形成等终点事件(apicalendpoints)为观察指标的毒性效应评价体系,转换为基于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以毒性通路(toxicitypathways)相关生物标志表达异常为观察指标的高通量(high-throughout)毒性效应评价体系。即利用高通量的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测定毒作用导致的“通路”或“关键事件(keyevents)”改变,建立相应的细胞预测模型并进行剂量-反应关系的检测,结合环境检测水平和人群暴露状况进行危险度评价,从而开展预防医学现场的推广应用,以此为基础提出实际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一依赖灵敏快捷的细胞试验进行危险度评价的理念能大大减少动物试验体系所需的花费和时间,因而与转化医学概念相呼应[6]。为此,近年来,部分学者已经致力于开展毒理学细胞模型的研究,力图以体外细胞取代传统的动物模型,以获得更快速,更具代表性的检测工具和评价手段。例如,Lundberg等[7]于2002年通过成功导入了猿猴病毒40(SV40)的早期区和端粒酶催化亚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构建了永生化的原代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这些永生化细胞可被H-ras或者K-ras致癌基因诱导致恶性转变。在随后的研究中,亦提示出该类细胞株模型对于致癌物的检测可大大缩短细胞转化的间期,从而具有潜在的应用于化学致癌活性筛查的价值。这些研究成果,将为环境致癌物毒性检测带来快速简便的应用手段和工具[8]。综上所述,对于卫生毒理中的基础研究来说,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贯穿转化医学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与预防实践指导间快速有效的转化。
2.2转化医学在营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从18世纪起源至今,营养学已经从单纯的食品安全和膳食结构的研究开始走向分子营养学的突破期。近年来分子营养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化学物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如大豆异黄酮,最初是由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食用豆制品对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有着重要的防治作用而被发现的[9-12]。经过多学科证实其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随后,其他植物化学物质如番茄红素,花青素,大蒜素等植物化学物质也逐渐通过基础研究阐明其健康促进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改善人群的健康状态和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使得营养基础研究的成果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人体健康的功效。如果说植物化学物的研究使得营养学领域更为广泛,那么营养基因组学、营养遗传学的兴起使人们对于人类营养的研究更为深入。从实验室到临床,基因多态性的存在被认为是一个许多基础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主要转化障碍[5]。而对于营养学,这一障碍却恰恰成为营养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营养素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不同的个体对不同的营养需求的质和量的不同。参考摄入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等名词对由基因多态性引起的个体差异已显得不完全实用了。而近年来日渐成熟的生物芯片、蛋白组学等高通量技术则为营养膳食摄入的个体化指导提供了可能。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常见C677T多态性便是饮食-单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的一个经典例子。过去的研究发现,叶酸和神经管畸形、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相关[13]。而MTHFR是叶酸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缺乏这一关键酶将导致严重或者中度的高半胱氨酸血症。MTHFR有两种多态现象:C677T(A222V)和A1298C(E429A)[14]。在欧洲人中,MTHFRC677T的发生率是0.233%~0.410%。包含前者的MTHFR可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在缺乏叶酸的情况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上升,从而增加神经管缺陷儿童的出生率。由此可认为,对于携带MTHFRC677T基因的个体,需要补充更多的叶酸,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和优生学的预防作用。此外,基因多态性和饮食的相互作用与多种慢性疾病和引起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之间关联紧密,包括癌症、冠心病和肥胖等[15-17]。国外的一些公司,如Genova和MetaMetrix等,已经开始就基因-饮食的相互作用特点开展专业诊断,为个体的饮食补充决策给予指导和帮助。由此可见,从人群膳食指南到个体化膳食指导的转化,将会是新世纪的营养学发展趋势所在。
2.3转化医学在妇幼卫生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耳聋是一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每1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患有先天性耳聋[18]。而我国每年新生听障儿童也多达3余万人。不可忽视的是,遗传因素在所有致聋原因中占有高达60%的比例。如何通过快速、敏感的筛查方法进行产前诊断,减少遗传性耳聋患儿的降生,是妇幼保健的关注重点之一。近年,我国遗传性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中国的遗传性耳聋中的基因位点较为集中。针对这一结果,中国人民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研究所联合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推出“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为遗传性耳聋的广泛筛查,尽早诊断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手段,同时也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病因学方面的证^p据。从2006年到2007年,中国人民总医院进行的515例双盲对照实验中,芯片结果与测序结果符合率为100%,非综合征性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的突变检出率为42.41%[19]。从而使得该技术在中国人民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等医院开始得到了应用。这一检测技术能否像唐氏综合症的产前诊断那样灵敏与特异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但是,在这个从基础到临床,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儿少预防保健技术的过程是明确的———从临床观察到实验室研究,再根据流行病学的调研结果,协同相应产业共同开发,推出相应手段应用于临床与预防保健。
2.4转化医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2003年的SARS病毒造成的非典型肺炎流行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流行性感冒引起了全球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但正是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为疫苗的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的快速转化带来了新曙光:例如,传统的疫苗生产的方法从研发、毒理学和动物研究直到一、二和三期人体试验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而近年来,疫苗佐剂改良、皮内接种节约疫苗用量以及反向遗传学技术和应用重组DNA技术直接细胞培养等研究成果均可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20],而采用鼻腔喷雾的方法也将使接种更简易快速[21],同时由于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政府对于疫苗管理审批制度程序化的改革也大大加快了疫苗投入使用的时间。因此应该认识到,以基础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技术成果为支持,相关企业产业化为依托,多学科共同协作为平台,政府的决策支持为后盾,才能真正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基础研究的成果和科学实践结合,把“转化医学”的桥梁搭建于研、产、学的鸿沟间,实现科学进步、公众健康的双赢局面。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4
[关键词] 康复医学; 物理医学; 发展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R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302-02
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由于传统上在疾病的诊断,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及其有关治疗中,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为主要手段,所以康复医学的英文表达以物理为词根,Physiatrics, physiatry(美国,加拿大),physical medicine(英国,南北美洲),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日本用rehabilitation.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1]。本文就康复医学与物理医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诊断、治疗方法,及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展开论述,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有益借鉴。
1 国外本专业学科领发展简史和现状
1.1 康复与康复医学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历史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史前期(1910年以前):康复已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福利各领域为残疾人进行了工作,如欧美于 18世纪就开始了对盲聋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和职业训练。在医疗上,古罗马、古希腊曾将运动、电、光、海水作为治疗方法。
形成期(1910~1940年):将“Rehabilitation”一词应用于残疾人始于1910年。1917年美国纽约成立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者院,此乃世界上最早的残疾者康复中心,在这里同时进行医学康复和职业训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已用理体疗法和作业疗法为大量伤员进行了功能恢复的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兴起。1931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中电疗分会等合并成为物理医学专业。1936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医学院 F.H.Krusen创立毕业后物理医学专业教育制。康复医学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确立期(1940 ~ 1970年):此期康复各领域的制度进一步完善,1960年改称康复国际,确定了康复概念,加强了康复医学领域内的国际性协作和交流。美国 H.A.Rusk等提出了康复医学的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康复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64年Rusk将其领导的科学研究更名为康复医学科和研究所;1947年美国将物理医学会改称物理医学及康复学会,并设立专科医师制。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医学康复专家会议,发表了关于康复的专家报告,1969年由 Licht创立了国际康复医学会。
发展期(1970年以后):欧美及日本大量设立康复机构,健全康复立法。美国于1973年将职业康复法改成“康复法”,将康复对象扩大到难于恢复职业的重病者及老年人,1976年实行残疾儿童全部就学。日本康复学会于 1979年确立康复专科医生及专科康复医生的培养及考核制度。国际上尊重残疾者人权的认识逐步提高,1981年确定为“国际残疾年”,1983 ~ 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者 10 年”,提出了“完全参加与平等”的口号。
1.2 物理医学发展简史及现状
在国外,人们应用各种物理因子防治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积极提倡利用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疗法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这在全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直流电、感应电已较广泛应用地用于治疗和诊断某些疾病。1892年,Arsonval开创了高频电疗法的先河,此后相继出现了能输出长波、短波、中波、超短波、微波的各种电疗器械,使电疗法的种类不断增加。利用人工光源防治疾病的历史稍晚于电疗法,虽然早在19世纪初,Herschel与Ritter分别发现了红外线和紫外线,但至19世纪末叶才逐渐出现各种用于医疗的人工光源。1960年,Maiman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医学界将其应用于眼科临床。此后,不少国家研制成多种医用激光器,开辟了光疗法中的一个新领域。应用磁石治病虽然由来已久,但由于天然磁石的磁性很弱,疗效并不显著。至20世纪60年代,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问世,大大促进了磁疗法的创新和发展。超声在医疗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9年,Pohlman首次报道应用超声治疗疾病。自1942年Dussik应用超声探查颅内肿物以来,超声诊断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至今已形成独立的分支学科[2]。总之,现疗学正在迅速发展。
2 国内本专业学科发展简史和现状
2.1 本专业学科领域国内先进学科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物理医学与康复起始于上一世纪20年代。1923年美国物理治疗师来到中国北平协和医院建立物理治疗室,除了进行临床医疗工作外,也为我国培养人才。50年代我国学习体疗的医生们首先将气功流派分类,研究其本质和医疗作用。肯定了太极拳、八段锦等的医疗原理,使之成为国家的正式体育项目。这一段时间国人还有许多创造,首先是中西结合发明了电针,又发明推广了针灸穴位探测仪,它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科学意义。60年代早期我国对于理疗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对于高频电疗、药物离子导人疗法、紫外线治疗、空气离子治疗等等都有详尽的研究。《理疗与疗养》杂志的创办,标志着学科的成熟和独立。70年代正是物理治疗百花齐放的年代。此时期开始发展推广磁疗,创立针刺麻醉,在动物实验上对针刺刺激的部位(穴位)、频率、强度、时间进行系统研究。80年代以康复医学概念的引入为特征,促进了物理医学的发展。到90年代末,我国的物理医学与康复经过了近20年的学习、摸索、奋斗,完成了物理医学向物理医学与康复的转变。建立了专科医生认证制度、硕士博士培养制度、治疗师学校和治疗师资格考试制度等等。2000年以来,我国与国外的交往增多。学会、医院、群众团体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传艺、服务者成为经常普遍的现象[3]。目前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已经确立。
2.2 近年来学科技术最新进展及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或影响因素
近年来康复学科技术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⑴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ural system:PNS)损伤,康复治疗可加速神经再生和功能康复;⑵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⑶康复治疗技术研究进展[4]。①神经生理疗法,诸如Bobath疗法、Rood疗法、Brunnstrom疗法、PNF疗法等,在长期康复临床实践中,临床应用疗效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确认。②目前康复医学研究重点,正在从肢体残疾康复,转向失语、失认、失用,及认知康复方向发展。
康复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其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⑴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要目前人类的死因主要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和创伤,但这些患者除急性死亡者外,还有很大部分可以存活一个长时期,提高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有待于康复医学。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下述各方面的变化都向康复医学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①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大多患有各种老年病或慢性病。②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以后,尽管采取了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但工伤和车祸致残的绝对人数仍比以往增多。③文体活动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提高,无论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受伤致残的危险。⑶应付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在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和战争根源之前,地震和战争都是难以避免的,对于这些病人,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必须重视发展康复医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2.3目前所属学科领域技术的优越性
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寿命,大大降低死亡率(36.8%)。在脑血管意外存活的患者中,积极康复治疗可使90%患者重新获得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30%患者恢复工作,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者,仅为6 %和 5%。在癌症患者中,据统计40%可治愈,其余60%可存活15年。这些存活者,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的负担。癌症需要在手术、放化疗之后,诸如慢性疼痛、身体衰竭、放化疗反应等,给予心理、整形、作业和物理治疗等康复措施。在创伤方面,以截瘫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1950年前截瘫后只能存活2.9年,1950年后延长到5.9年。这些残疾者,非但不能给社会作出贡献,反而成为社会和家庭负担。后来,由于采取了积极的康复治疗,到1976年有53%截瘫患者,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1980年这部分人达到83%。
3 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和展望
3.1 目前国内外本专业学科领域技术的局限性
就目前国内外的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截瘫患者即使采取积极的康复治疗,许多仍落有严重残疾。脑瘫的治疗至今仍为世界性医学难题,现代医学对脑瘫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治疗上并无大的突破,目前仍以各种功能训练为主。
3.2 亟待突破的技术及其远期效应
今后康复技术的进步,应加大基础方向的投入,首先强调以功能为导向的研究,围绕恢复或改善功能,开展康复治疗的机理、方法(手段)、器械(工具)三方面的研究;其次脑神经康复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仍是主要的研究课题;此外一系列脑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的康复问题,也将进入重点研究领域。内科疾病康复研究如心肺疾病、糖尿病等的康复,即将成为另一个重点研究领域;专门的器械、器材、工具辅助手段对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将起很大的作用。此类辅助技术的研究在将来也占优先地位。
3.3 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及展望
我国康复医疗事业经过二十余年来的创业、发展,已具一定规模。但客观地说,不论是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发展质量上,与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⑴ 康复医疗机构多数不景气我国的康复医疗机构,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础设施较差、技术力量薄弱、康复特色及医疗效果不明显、社会知名度低等不利因素,目前大多不景气,举步维艰。⑵康复医学知识欠缺 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兴起已有十几年了,虽然我国的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但康复医学知识的普及更落后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多数临床医疗工作人员对康复医疗知识贫乏,多数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对康复医疗的作用不够重视,使康复医学知识更难以普及,使很多患者的病情由于未能得到及时的康复医疗而恶化。⑶农村康复医疗事业任重而道远 发展我国的康复医疗事业,单靠城市为数不多的康复医疗机构是不足有效地解决越来越多的伤残者、老年人、慢性病人等各类康复问题,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康复医疗事业。而农村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等客观条件,使农村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针对如上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⑴切实加强康复医疗队伍建设,尽快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康复医疗队伍。⑵努力提高康复医疗质量,提高社会知名度。⑶认真整顿康复医疗机构,对不具备基本条件、较少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取消其康复医疗机构。⑷积极推广家庭康复病床,减轻病残者的经济负担,弥补康复医疗机构的病床不足、位置偏僻等不利条件。⑸大力发展农村康复医疗事业,充实、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使其成为农村康复医疗事业的主要形式,起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乔志恒,郭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1):322-324.
[2] 励建安.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1) :34-35.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5
摘要:文章选取蚌埠医学院A届和B届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教学和引入EBM的教学。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医学文献检索中引入EBM知识,有助于促进医学生对EBM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其学习科研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95-03
循证医学(EBM)是一种新型医学决策模式,其主要理念是基于最佳研究证据,综合考虑个人经验,制订科学、全面的临床决策,这种医学决策模式避免了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中依靠医师个人经验、动物试验或基础研究理论推导等制定医学决策的方式,摒除了经验医学模式可能带来的无效或错误诊治决策,使医学决策过程更多地依据临床实证研究结果,能够更加科学地应用于临床。EBM模式的核心活动是对医学科研信息进行合理评价和科学利用,学习和实践EBM对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将EBM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范围相比,中国医学生的EBM教学相对不够规范,多是以讲座培训及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较低,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将EBM纳入临床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1]。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学生的传统必修课程和循证医学核心方法之一,医学文献检索就担负起了传播循证医学知识、渗透循证医学理念的任务。但在目前国内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教师多是以简介EBM数据库检索方法来作为该部分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未能在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地引入EBM知识,这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蚌埠医学院A届和B届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五年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60名和64名。其中,A届本科生于2013年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B届本科生于2014年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笔者将A届学生作为对照组,将B届学生作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构成、医学专业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涉及EBM教学内容时,以讲解Cochrane图书馆检索方法作为主线,必要时针对系统评价(SR)、荟萃分析(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等研究类型及EBM相关知识时进行补充简介;观察组学生采用新编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主要是在引言部分详细讲解EBM观念,在涉及EBM教学内容时,由流行病学教师讲解临床流行病学及EBM相关基础知识,主要从试验设计、偏倚的产生和消除、Meta分析或SR统计学等方法学层面进行讲解,而后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形式对Cochrane图书馆及其他常用生物医学数据库中RCT、SR、Meta分析文献的检索方法进行教学和讲解。两组学生在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的同时,均未接受其他有关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及EBM相关知识的教学或相关培训。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依据
对两组学生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前及教育后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信息素养的评价运用李玉玲等[2]制定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评价与利用、信息行为规范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共有25个调查问题,满分25分,总分为100分;科研能力的评价运用彭波等[3]采用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科研基础知识(总分39分)、统计软件操作技能(总分33分)、论文写作知识(总分27分)、统计学知识(总分21分)等四个维度,总分为1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同组授课前后的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处理,两组之间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均以P
2 结果
2.1 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对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学生授课前的信息素养总分和各子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2~0.657,P>0.05),两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和各子项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8~7.116,P
2.2 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学生授课前的科研能力总分和各子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95~0.723,P>0.05),对照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和科研基础知识子项的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2、3.845,P0.05),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及科研基础知识、论文写作知识和统计学知识三个子项的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8~5.238,P
3 讨论
3.1 循证医学是连接文献检索技能与医学实践的桥梁
EBM模式要求医生根据临床实践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作为主要依据,最终达到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在医学研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科研文献所承载的医学信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EBM迫使医学工作者摆脱零散临床经验或指导意见的束缚,根据不断更新的研究信息制定医疗决策。所以,EBM不仅可以优化临床医生的医学决策,同时还能促进医生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校医学生接受的大多是教材上的知识,这些知识虽然具有权威性,但与实际的医学发展前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滞后性较为突出。EBM可以促进在校医学生查阅最新的研究文献,提高其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4]。在EBM模式下,文献检索技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EBM让医学生将以往认为枯燥无趣的文献检索课与本专业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提升了其学习兴趣,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过程中养成了对最新文献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利用的好习惯。
3.2 循证医学的本质是对文献信息的方法学评价体系
针对文献信息的评价和利用是EBM的主旨观念,EBM从本质上是一个“求证、评证、用证”的综合过程,其中“评证”是核心环节。EBM要求医学研究者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为基础,在提高研究质量的同时利用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作为证据,这才引申出了以SR、Meta分析、RCT为核心的高质量证据定义,文献信息的获取只是循证医学的次要过程,而对文献信息的方法学评价过程则是EBM的灵魂所在。因此,要想使医学生通过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接受并理解EBM,不能让医学生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扩充对Cochrane图书馆等新型文献数据库的检索,而是要让学生注重对证据评价体系方法学基础的理解,做到“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在检索教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般被定义为“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或“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5]。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已被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而受到广泛重视,医学生必须具备足够优良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而文献检索教学在形成和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及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评价与利用两个子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417、4.775、4.308,P
3.4 在检索教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经验医学模式向EBM模式的转变过程,使临床科研成果成为医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而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尽早使医学生具备较好的辩证思维和科研能力、树立其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医学问题的观念对于提高当代医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医学科学整体发展水平都是有利的[6]。文献检索教学本身就是形成医学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及科研基础知识、论文写作知识和统计学知识三个子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615~4.875,P
3.5 及时更新循证医学知识是提高检索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目前,高校医学检索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现行的医药文献检索课程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手工检索工具、医学数据库和网络医学信息查询等,教学内容安排通常不灵活、教学形式缺乏生动、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不够[8]。此外,入学起点不同、学制学历不同及专业学科不同的医学生对文献检索教学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文献检索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9]。同样,不同医学生对于检索课程中的EBM知识需求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就要求文献检索教师在借助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的同时加深对EBM的理解,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近年来的国内研究已证实,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在EBM的教学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10],这种方案能够使检索中的EBM教学与医学生的专业更加贴近,因此,在本研究的尝试中,也采取了这种方式。
4 结语
在医学文献检索中系统性地引入EBM知识,可以消除单纯讲解检索知识给医学生带来的陌生感,有助于促进医学生对EBM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其对文献信息的利用能力,激发其学习科研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邱红燕.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94-195.
[2] 李玉玲,李亚峰,刘妍,等.吉林省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和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1):23-27.
[3] 彭波,赵婷,彭怡然,等.新时期医学生科研素质的现状调研及培养途径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24-26.
[4] 刘红芝.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64-65.
[5] 沈涌,陈焱,公维录,等.吉林大学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其对信息检索教学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1):37-40.
[6] 陈心足,陈小龙,陆政昊,等.临床前医学生课外临床科研能力的启蒙与拓展:科研志愿者模式的探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120-124.
[7] 曲巍,闫佳,姜腾轩,等.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4(3):523-525.
[8] 刘娜,高春阳,蔡肖兵,等.高职医学院校文献检索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0):78-80.
[9] 赖李江.高职院校药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4):72-74.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6
【摘要】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坚持传统的三段学习法基础之上,再通过实验训练,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载体,以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生理学;医学生;学习;体会
作者简介:杨镇源,从事生理学教学研究。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对于大多数医学生而言,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是令人困扰的一件事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以为坚持传统的三段学习法: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符合人类大脑的记忆遗忘曲线,在当今依然是经典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实验训练,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载体,以提高学习效率。
1 重视传统方法,坚实理论基础
1.1 坚持预习,达到感知
预习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应忽视的重要环节。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是研究机体功能的科学[1]。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初学者来说是抽象而不容易理解的。我们需要结合已学的解剖学知识并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去加以理解。正因为如此,我们方不可忽视预习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就不能更多、更清楚地弄清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内容。前面的知识未能很好地掌握,后面的就困难更多,因此就失掉了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于是就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全盘皆输。我们只须坚持预习课程,对知识达到整体的感知。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同时,对半解和未解的知识点作以标记。从而可以在后续的听讲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要联系解剖学、组织学等知识,将结构与功能活动统一起来。
1.2 课堂听讲,加深理解
通过预习,我们已经运用自身的认知系统,对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已进变被动为主动。从被动的接受完全的全新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有选择、有侧重的进一步的理解吸收。我们对知识点有熟悉的似曾相识之感,就不会从心理上产生畏难甚至排斥、放弃的情绪。从而,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自己的理解层次,并能掌握这些知识点。进而,能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更利于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听老师讲授的过程中,对预习已经理解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进而达到记忆;对半解和未解的内容可以帮助理解并掌握。所以全身心地认真听讲是一个主要的环节。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预习和听讲的紧密联系均十分重要。生理学的学习更是不能例外。当然,教师们在讲授的过程中,需尽力做到易化知识内容,使之通俗易懂,尽量运用“学生化”的语言来阐明问题和理论。并设计一些科学、合理可行、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思维创造能力。例如:李香兰等[2]探讨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互动式教学法”。其具体作法是同学以“教师”的身份参与教学。
1.3 加强复习,促进记忆
通过课堂听讲后,我们已经基本掌握所学内容,大脑的识记达到了一个只是兴奋点。但是,在此基础之上要达到记忆的程度,还需“趁热打铁”。这就需要在课后完成一些针对重点难点的练习题。题型应当囊括常见应试题型,尤其是多项选择和辨析题型的练习。通过习题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分析判断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达到理解记忆。杜武英等[3]建立了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类国家题库引导习题训练以及干预式国家题库出题考试的教学和考试方法,经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 培养实践技能,加强理论知识
生理学是实验科学,加强实验环节,能体现学科特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积极利用实验环境,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践操作技能,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发挥了创造性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如做动脉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实验时,通过分组播放录像、示教、操作和考核,我们应真正理解血压与心音的形成机制,掌握动脉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血型测定时,要学会提出问题。“配错血将会造成样的严重后果”,进而严肃了实验态度,严谨了实验操作也自然会认真、独立地完成实验。做血液凝固实验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何术前总要对患者测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四项”、“皮肤受损伤口流血为何不需处理过一会儿自然会凝血”,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积极地思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科学地探讨,提高了实验学习效果。实验训练不仅在于帮助我们验证、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专业操作技能、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例如:通过动物实验时,我们学会正确的外科基本操作;做人体功能测试实验学会了规范化的测血压、听诊等临床基础操作技能。从而把基础的理论学习与临床操作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使我们明白,所学必有所用。
3 利用信息技术,深化理论认识
生理学知识很抽象,传统的板书、挂图、投影仪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学习可增强感性效果。如心脏的泵血功能、尿液的生成、肌细胞的收缩等重点、难点的知识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运动和展的过程,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形象直观、生动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抽象的知识以动态形式出现在面前,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就明白。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其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有利于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也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
总之,培养学习兴趣排除畏难心理十分关键。上述几个方面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好每一步,对于生理学的学习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延而广之,对于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均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刘玲爱.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2 李香兰,崔勋,金元哲. 浅谈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63-764.
3 杜武英,汪萌芽,潘群皖. 生理学国家题库考试及其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6):735-736.
4 陈光倩. 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