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素养的提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素养的提高范文1
面对一个崭新的模块教学——《文化生活》,我们都有一种压力,害怕自己的知识储备难以在课堂应对自如,使自己的文化生活课堂缺少“文化的味道”。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都在探讨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应如何提高文化素养?受自己的认知能力所限,不能为大家呈现更多理论成果,只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路走来的心灵收获。
我想文化素养的提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读书。我们都有一颗对知识渴盼的心灵,却很少迈出踏实的脚步。其实成功源于自己每一小步的积累,哪怕那成功在别人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只要肯迈步,那就是趋向成功的过程。现在把自己阅读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散文
阅读散文,让我们有一颗柔软的心,愿意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从而珍视生活。
散文中,自己最爱余秋雨。原本自己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当同龄人的桌上都摆放着《余秋雨散文集》时,自己还在戏笑她的酸腐,后来工作后读到了《文化苦旅》《行者无疆》《霜冷长河》,从而爱上了他的文字,也惊讶于他的《千年一叹》,他的双脚踏遍世界的文明角落,在对比中寻找文明,若不能至,吾心向往之。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利用双眼重温他走过的足迹,让我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的坐标中探寻答案。在文化课堂上,一次学生谈到了时政热点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海外拍卖时,一部分学生的观点让我震撼——认为中国文物很多,而两个兽首不过是两个水龙头,不值得我们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关注他。与其和他雄辩,不如让他在别人的行为中去感悟。我引用了《千年一叹》中希腊已故的文化部长所言: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一句“我一定复活”体现了对于国家文明遗产保护的决心。
如果说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着厚重的文化感,那么周国平的思想随笔,就有着深邃的思想性。他的《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思想的星空》《只有一个人生》,深刻地剖析自己、剖析人生。在面对生活中的曲折与坎坷时,变得更加的从容与超脱。透过其睿智而优美的文字,感受到的不是悲观、盲从而是从心底散发出的睿智和深沉。
生活中,我们受时间、精力的限制,不能背起行囊浪迹天涯,但这不妨碍我们借助自己的双眼,追随别人的足迹,去体验不同的地理风情,人文景观,乡土习俗,同样可以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只要我们有心;生活中我们未必经历太多的苦难,但这不妨碍我们借助他人的理性思维去体味生活、珍爱生活。
二、人物传记
与伟人对话,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学会沉稳内敛,敢于担当,负有责任感。
伟人就是伟人,他们的身上总会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风度、毅力、智慧。《汉武大帝》《汉代风云人物》《康熙王朝》《外交风云》《魅力普京》《凤皇涅槃中的阿拉法特》《我嫁给阿拉法特》……阅读中,我被他们对自己国家那份沉甸甸的爱所感动,正式那份执着的爱助他们挺过千难,走过万险,真是“愚钝使人安定,小智使人慌乱,大智又使人安定”,无论是国家建设的困扰,亦或对手的刁难、追杀,他们都能从容不迫。我追赶不上他们,至少可以体味什么叫做镇定、智慧的力量。这些人物也丰富着我的教育课堂,在讲文化生活第七课《永恒的红花民族精神》之爱国主义时,就引入了“头顶方格巾的阿拉法特”,当学生了解了方格巾象征着巴基斯坦的狭长地带,头顶方格巾意味为国土奋斗终生,他也是用一生诠释着自己的信仰。学生站在更辽阔的视野中,体味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和意义,也被这位奋战了一生的战士所鼓舞,更加珍惜自己所在的和平环境。因为知识背后的故事,所以课堂变得生动而活跃,也因伟人那份沉甸甸的爱国情怀而激起其内在强烈的责任意识。
三、处世哲学
记得于丹老师曾今说过“生活可以随遇而安,生命应有所坚持。”所以我选择以方作人,以圆做事。青春年少,总会有所好奇,又有更多疑惑,企盼幸福生活,却又不知如何迈向未来之路,这就是我曾有过的复杂心情。为了自己能少走弯路,拨开云雾,欣赏更多的生活美景,阅读了美籍华裔作家刘墉的小说三部曲《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以及《我不是教你诈》《说话的魅力——刘庸沟通秘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等,它们伴随我走过刚参加工作的青涩岁月,教会了我如何面对逆境,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何看待自己,如何挖掘自己的潜能……让我少些浮躁,多了沉稳,也让我更加充实,更坦然面对现实挑战。
阅读处世哲学,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圆滑,只希望运用较好的交际艺术,从容的生活、工作,不卑不亢,不盲目乐观,不轻易自我否定。我将这些书籍连同《卡内基给青年人的七十二条建议》一并推荐给我的学生,有的做了摘抄,有的写进日记,有的写下心得与我一起分享。在学生的成长中,能让他们看清世界,用正常心态面对真实的世界,与他们一同成长,我已知足。
文化素养的提高范文2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1.道德层面现状
德行是儒家文化孔门四科之首,反观当代大学生的德行,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从公共道德方面来讲。许多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不顾他人利益,大声喧哗,在公共墙壁上乱涂乱画,说脏话,乱扔垃圾。这些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其次,从人际交往道德上来讲。父母、教师、同学与朋友,大学生的主要交往对象。在校期间,许多大学生存在与同学关系紧张或者对人冷漠的问题。一个宿舍舍友之间关系决裂,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尊重教师与父母,不懂得基本礼貌,路上见到老师不打招呼,课堂中说话睡觉。不能孝敬父母,亲和待之。
2.知识层面现状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许多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完成。首先,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科学。在儒家思想中有这样的观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将学习作为乐趣,也不能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结果,存在不懂装懂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强,只学习对考虑有帮助的东西,不能平等对待知识。
3.人生观层面现状
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让大学生具有正确处理成长问题的能力,从容面对挫折。但当代大学生往往都是各地的优秀学生,一下进入到人才济济的大学,优越感消失,自卑心理产生。大学生自杀问题频繁出现,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大学生的人生观问题。
二、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与应用
1.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就具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能够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爱国主义元素。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观念,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爱国之心。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道德修养大学生成长之本,没有规范的道德观点,大学生很难成长起来。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文化的诸多道德观点,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推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义轻利与见利思义的观念。与功利相比,道义更重要。这与许多学生的人生观是相反的,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其建立正确的名利观与道义观,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应用
第一,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发挥其作用,就要彰显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内在需求,才能促进学生认可传统文化,发现中华民族珠宝的魅力。传统文化不是部分学生思想中的枯燥内容,而是服务于历史、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社会中讨论较为激烈的“老人倒了扶不扶”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第二,运用现代技术统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表现上看起来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但要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结合起来,需要教师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让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像在讲解道义观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近些年来反腐案例,让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更清晰地了解反腐案例,从中意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第三,用良好的校园环境传播传统文化。校园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形成有直接影响。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设施的建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管理者要利用校园广播或者学校内的橱窗做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引导相关社团组织传统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积极利用传统节日,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像在端午节,学校可以对屈原的个人事迹以及端午节的意义进行宣传,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伟人的爱国之心,以此来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建立。利用校园环境这一无形的工具,帮助大学生的成长,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快速提高。
三、结语
文化素养的提高范文3
关键词: 古诗文 语文素养 提高方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不少的名家大师都曾论证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能使人聪慧,能使人视野开阔,尤其是多读古今贤文、经典名著,对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基,而古诗文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瑰宝。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乎与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相似。几千年来,“四书五经”及后来的唐诗宋词等被国人奉为经典,成为读书人必读的书。
小学生正处在黄金记忆阶段,记忆能力好,多诵读古诗文,弘扬古诗文,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极其重要的。笔者曾到佛山参加一个古诗文研讨会,其中佛山市教研中心的语文教研员说到对小时候背诵的《岳阳楼记》至今还过目不忘,这都是得益于小时候经常诵读。由此可见,小时候多读古诗文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他现场朗诵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等段落,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2]和“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3]。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课堂内外,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古诗文融入其中,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和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扎实开展古诗文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古诗文在小学语中的呈现。古诗文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使学生感到古诗文这中华传统文化无处不在,随着语文改革的推进,不断受到古诗文的浸染熏陶。在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这几种。(1)专题。如,“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国的古典名著”、“轻叩诗歌的大门”等。(2)识字课。如,三字经、对子歌、谚语、歇后语等。(3)课文。这是教科书的主体,如,古代诗词、古代寓言、古典名著、神话传说等。(4)“语文园地”和“回顾·拓展”。其中在“日积月累”这一栏目,有古诗词名句、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5)“综合性学习”。如《孔子拜师》《开天地》等。
2.“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古诗文,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语文教材里的古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古诗文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这些都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和学习。在古诗教学中,我的教学环节一般是:一知诗(词、文)人,明题意;二是知诗句,明诗意;三是想意境,悟诗情。在教学方法中,以诵读为主。通过诵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在诵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讲授诗词教学中,我按照上述的环节让学生先进行诵读,然后分小组共同理解诗句含义,探究诗词人的思想感情;再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充分给予他们机会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进行讲解指导,让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更加透彻。如《绝句》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4]这句诗,开始时学生还是较难理解的,主要是诗句跨越的时间太长了,但通过教师的讲解,他们较快掌握这句诗的含义。古诗文中的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虽是较难读和理解,但通过示范和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学生在多诵读的基础上较快理解了文言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学弈》这则小古文中教学中,开始时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毕竟小学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多,但通过多读多讲之后,教师对较难理解的语句都能理解了。如“思援弓缴而射之”[5]这句,刚开始时,学生根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老师的讲解和诵读之后,他们都理解了。古诗文就是通过多读多诵多背,在诵读中提高了学生的的诵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3.编写《香洲四小学生阅读之星成长评价手册》,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为把这校本教材编好,我组织了相关教师对入选手册的古诗文进行筛选和审定,最后我们把《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古诗收录进去,另外我们还筛选了25首古诗文作为补充。这些古诗文,我们要求学生能诵能背,并由家长和老师进行评价,在早读和午读时学生都可以进行读背。利用早读时间多读多背,以此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二、举办精彩纷呈古诗文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使古诗文活动开展得更好,我按学校的教学安排举办精彩纷呈古诗文系列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建立班级古诗文图书角。在班级图书角现在图书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把在家中已看过的古诗文,按自愿的原则,捐献给班级,以便学生看到更多的古诗文书籍。即一种思想加上另一种思想,大于两种思想。每人都捐献一本书,全班每人就能多看几十本书。使学生从小就浸润在古诗文的传统文化中,既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2.选编“小古文诵读100篇”作为早读教材。通过开展“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方式,加强早读早背,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这些小古文都是有趣生动富有深刻含义的名篇,有成语故事,有寓言、有童话等,其中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狐狸和乌鸦等。学生在读到《鸦狐》这篇小古文时,都觉得很有启发意义,其原因一是狐狸很会恭维,二乌鸦很蠢,不动脑筋就相信狐狸的鬼话。整个故事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深刻的道理:甜言须防是饵。甜言蜜语会使人麻痹,容易上当,最终酿成大错。乌鸦上当受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多读小古文100篇,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是非曲直辨别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3.固定阅读时段。在每周的阅读课中,我都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且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我通常让学生自由阅读、阅读交流、阅读汇报等。在读书方法与规律上作具体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对古诗文进行粗读与精读,使他们读起书来更有方法,效果更好。
4.设置古诗文课间铃。学校本学期设置古诗文课间铃,使学生在课间时间在学校哪个角落都充分感受到古诗文的文化氛围,如《满江红》、《清明》等。在这潜移默化的古诗文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
5.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和古诗词作家卡片比赛。从学生交上来的古诗文手抄报和古诗词作家卡片比赛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古诗文和古诗词作家卡片图文并茂,字体清晰有笔锋,如学生张璐璐所做的古诗词作家卡有李白、白居易、欧阳修和韩愈,生动传神,对人物作品特点解析到位,评委们都觉得做得很好。这样的比赛,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编审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6.举办古诗文征文比赛。在征文比赛中,学生积极参与,参赛征文质量高,很多学生的作品通过日常学习古诗文的生动例子说明从小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在学校评比后,我还选送了一些参加区级评比,很多的征文同样也在区级获奖。
7.举办诗歌原创大赛和诗歌硬笔书法大赛。诗歌原创大赛,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古诗文之后,自己也写几首诗,要求学生写出来的诗不一定很好,但都要原创。对于写得好的诗歌,我还请音乐老师把诗谱成歌曲,让学生用我歌唱我诗,从而激发学生写诗歌的兴趣。而诗歌硬笔书法比赛,主要是锻炼学生书写规范字的能力,在写字中学生进一步深化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8.开展以“诵读经典古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如在“元旦”、“六一”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高年级的同学进行课本剧表演。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整合,再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无疑是再创作,从而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古诗文的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古诗内容丰富,丰厚博大,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古诗文,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J].教育部制订,2001,7.
[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J].教育部制订,2012,1.
文化素养的提高范文4
【关键词】文化自信 高职学生 文明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50-02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人才,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然而,当前部分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缺失的问题亟须解决。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文化自信培养,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格品性,不断提升高职学生文明素养。这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缺失的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也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丧失进取心,得过且过,无心向学,遵纪意识淡薄,缺乏文明礼仪和社会公德,文明素养水平亟须提高,这是文化自信缺乏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高职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但由于现代社会市场观念和价值多元的影响,特别是外来的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潮不时侵蚀、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加上高职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了解不够,出现自我文化迷茫甚至否定,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自然盲目跟从,并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表现对新的价值的追求,道德人格出现了趋于功利、崇尚享乐、责任感丧失等问题。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除掌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等文明素养,这是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只有通过文化自信培养,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中华文化滋养中深度发展。
二、文化自信培养对高职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的作用
一个能不断发展前进的民族和国家,一定具备自身的文化特色和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更需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来说,文化自信是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格品性。
(一)文化自信培养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建立优秀品质的前提条件。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懂得自觉地把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为社会服务当中实现个人价值。为国尽忠、为民尽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宝贵财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应在高职学生中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华,让他们在历史上那些尽忠尽责的壮美篇章中接受心`洗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文化自信培养可以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仁爱、重义、守信精神,所谓“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人无信不立”,等等。应在高职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美德的营养成分滋养心灵,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传承中华民族重视修身养性、注重通过实践提升道德境界的优良传统,学会在身边小事中一点一滴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自信培养可以强化高职学生的文明行为,提高道德水准。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这点和中国历来重视通过文化教化以社会规范“化”人的行为思想同出一辙。中华传统文化中把礼仪作为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是人们文明水准的展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法言・问道》)……中华民族也因此成为“礼仪之邦”。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吸收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结合社会实际和发展方向提出的,通过家庭启蒙、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等文化手段使之成为社会的共识,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从而激励高职学生知荣求善,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三、加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途径
(一)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给予高职学生人格修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要继承创新中华文化,基础是了解和认同。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甚至一无所知,加上部分高职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文明修养的关注不够,影响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真正实施。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如中国历史、国学、古诗文鉴赏等,让学生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意把政治性和文化性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引入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文化中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精忠报国、诚实守信、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的时代价值,引导学生以理性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树立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学校利用如胜利纪念日、胜利纪念日等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宣传传统文化,激发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深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价值观是文化的最深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通过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和理解;结合高职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学习和生活中高度依赖网络的心理,利用网络媒介传播快、影响广的特点,在网络文化的宣传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红线,提高社会主义价值观在W生中的认知度;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通过言传身教,以正确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同时大力宣传学生中的先进榜样,以身边的典型示范激发学生知荣求善之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提高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学会对多元文化批判性地学习借鉴,从而推动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发展。
(三)重视通过实践环节增强高职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根据高职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把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到各种实践环节中。以工作项目、岗位体验活动、岗位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实训实习,学生深入厂矿、公司等单位,在锻炼专业能力的同时,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以后所从事职业的行为规范,体会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就业困难、增强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就应该自觉地以企业文化对照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一致。高职院校应该注重通过组织具有职业特色的各种活动,如开展各种专业技能比武、科技文化节、企业文化专题讲座……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与企业文化相渗透,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帮助学生积极认同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加快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慈善公益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尝试,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从而增强文化自觉意识,为文化自信形成提供巨大的动力。
综上,高职院校需要长期关注并通过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基础和动力,从而真正落实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红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J].广西教育,2015(3)
[2]曾红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构建[J].学园,2013(22)
[3]李忠伟.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维度[J].中国青年研究,2015(9)
[4]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12(2)
[5]黄启红.论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三个维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6(1)
文化素养的提高范文5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10-1
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和与国外教学模式相接轨的最佳选择。英语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交际性强,教学内容中渗透着较广泛的文化知识,而一定的文化构建则是专业素养提升的可行、有效的途径。那么如何在这种文化构建中提升英语教师的素养便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新课题。
一、构建科学知识引领的专业文化
专业素养的提升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专业素养来自英文 professional literacy。课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专业素质进而实施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引领型教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工作单一,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是被教师拖着学,一直处在被动地地位,而新课改在要求教师引领学生,为学生创设互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以知识引领他们。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只有具备了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不断进取和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教师也只有具备了积极的情感和令人愉悦的性格特征,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引领学生个性和知识的发展,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和感化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幽默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长期以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较多地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了知识的引领,这与课改的要求不相适应。很难想象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因而新课改也呼吁英语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素养的提升。
二、构建合作共享的专业文化
传统的教师素养提升比较单一,以自我学习为主。所涉及的面比较狭窄,教师之间缺少一定的交流,难以达到研究者提升的境界。而学校对于教师素养的检验也只是单一地停留在考试之中。这样往往是脱离教师的实际,工作的时效性不强,各自为政。教师与教师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合作与交流。因此,构建合作共享型的专业文化是提升教师素养,拓宽教学思路的立足点和归宿,也能为教师的个人成长搭建一定的平台。
1.加强集体备课,进行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文化发展。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个人研究的基础上集体研讨备课,这种模式下的备课每位老师都是活动的主体,每位老师都有话语权。同时每位老师又是一个聆听者和学习者,每位老师的观点和理念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都能得到升华。由于平时教学工作的繁重,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合作学习,只是一味地自我死啃书本,缺乏向他人借鉴,提升自我素养的主动性。新课改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一种能博采众长的专业文化。在这种专业文化构建中,教师能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优势和不足,这样对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不再是盲目的。
2.利用网络资源,对外交流,提增教师的信息量。
高中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因此平时的阅读量较小,导致信息量不足,视野不宽。另外,好多教师只顾眼前的教学,不愿放弃一天的课,甚至一节课也不愿放弃,而不愿外出听课,听讲座,更不用说上网收集资料。教师只是拼命地抓学生的单词,词组,句型,语法,为了取得学生卷面上的高分而忽视了自身素养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发展。试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怎能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怎能拓宽自己的视野,怎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怎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针对英语教学自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教学的优势,搜集各种信息,开展研讨,多视角,多维度的构建发展文化。面对各种书刊、电视、网络等信息,教师应不断吸取,分析和评价,逐渐浓缩,积淀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国际化、全球化的知识引领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英语教师作为国际语言的传播者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与国际教学模式接轨。
三、构建探索反思的专业文化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动力源。一个英语教师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与该教师的自我素养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是反思教学的宗旨。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教师刻苦认真,但自我素养、专业水平始终进步不大,所以教师要不断反思,从自身素质、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等各个方面分析自己的长短处,以便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
试想一个教师,如果每次上完课后,都能及时地总结自己这堂课的成败得失,认真审视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科学、课堂提问的设置是否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双边活动的处理是否恰当、板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掌握的是否牢固等,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这是教师素质自我提升的一个公开秘密。一个成功的教师大家看到的是成功,而他自己看到的则是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反思的过程。所以,一个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撰写教学反思: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教学中的灵感,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整理,理性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获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反思能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行为,同时也在寻找改进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的文化构建能促使教师的不断成长,专业知识的不断完善。也只有教师真正理解透彻的东西,才能真正传授给学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教师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从而推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和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文化素养的提高范文6
在新加坡的普通指示牌都是有当地语言来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有人就是贪图方便,不遵守文明,为当地,甚至整个国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一个个人的行为,在外国人眼里,就影响整个国家的形象,在邻居眼里,就影响一个家庭的形象;在别的学校人的眼里,就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
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别人在发言,在主持。而我们呢,不理会那些人,或说出与那些人相反的话。平时,在校园内,时不时听到几句粗话。同学们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下周,有10类个学校的校长来我们学校要近3天,他们将见证我们全校师生每一整天的学习、生活状况。是见证我们学校这些铜牌究竟是 铜做的,还是金做的,甚至是纸做的。
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