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1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9日
一、引言
旅游产业,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要素渗入、融进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共同进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型业态、新型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结构体系。总之,“旅游+”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构建中国旅游的发展格局。即把旅游作为一个平台,来整合其他社会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把“旅游+”作为工具来构建新业态下旅游新路径;将“旅游+”作为手段用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现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30多年来,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民俗文化的见解和认识。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观赏、考察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民俗与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激发旅游者的动机,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想要旅游的冲动。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于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旅游+”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实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从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区域性、神秘性、文化性与传承性,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独具魅力的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悉数呈献给游客,能够有效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弘扬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对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规划欠科学。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一个科学完善的旅游开发规划是各种旅游建设成功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也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部分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本质上并没有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实际水平,加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场开拓不完善,致使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二)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复杂性,景区的道路设置不够畅通,增大了游客进入的困难性,严重抑制了游客的整体数量,这就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二是在于后备资源供应滞后化,当前民族地区除较早开发的个别资源突出地区,具备较好的基础供应条件外,许多一般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都存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三是信息传播闭塞化,当今社会是智慧旅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是发展旅游的关键。但是部分民族地区仍存在网络通讯设施落后的问题,导致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出现无信号无网络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发展。除此以外,景区排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缺失,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明显抑制了整个民族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的经济效益和联动作用。
(三)产品创意缺亮点。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缺乏创新点,尤其是对体验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少,大部分景区是吃吃特色的饭菜,简单参观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和生活环境,而对当地真正的生活缺少体验。当下正是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作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应当被我们应用在产品开发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缩型生活景区建设,意在完整展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但是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相互模仿和复制,既没有体现原有的民族特色,还造成了服务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当然,体验经济下少不了对民俗表演节目的展示,但是有的景区过分热衷于制造伪民俗,采取杜撰与附会等方式,给游客造成了错觉,这对特有的民俗与风情的传承是不利的。然而,当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爱好旅游者,他们怀着对少数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意、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游客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而恰恰是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
(四)服务水平不够高。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直接服务,同样民俗文化旅游业提供的也是这种无形的服务。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微观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的服务水平,从宏观上说会影响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导游作为游客参观游览的伙伴,要充分体现作为游客的另一双眼睛的作用,在导游过程中讲解景点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还要和游客互动,激发游客的兴趣,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印象;除此以外,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数都是私人经营的家庭式旅社,这些经营者由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降低了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满意度。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的新时代下民俗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
(五)保护力度不健全。20世纪80年代时,我们普遍认为旅游是无烟产业,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慢慢发现旅游并不是无烟的,相反旅游过程中的交通废气、景区污染已然成为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在讨论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时不可避免要讨论到保护问题。首先是环境的保护问题。随着大众度假时代的到来,游客的规模越来越大,旅游的超负荷接待增大了保护的难度。现阶段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更多是追求经济效益,进行掠夺式开发,并不重视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态环境,如景区的违章建筑问题、污染排放问题;其次是文化的保护问题,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业化问题。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一堂,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长此以往,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异化甚至同化,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地,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这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现代文明所改变,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经营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投资方式范围小。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虽然国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了对旅游、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投入,然而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现有的基础设施承载负担过重,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背景下众筹逐渐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式。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包括发起人、跟投人、平台等,是指一种向大众募资,来支持发起人或组织的一种投资形式,由于众筹的投资来源比较多,未来众筹将会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创新理念、创新思维,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具体来讲就是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七个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一)整合区域化资源。“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应该是在资源整合驱动下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一方面通过广告电视作品或专题纪录片、多语种旅游网站,来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影视节目或节日会展等重大事件来整合现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节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同时,影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对潜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这对转化为现实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花样姐姐》、《爸爸去哪儿》等影视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的繁荣发展。因此,制作有内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节目对扩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民俗文化资源小范围内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下进行的整合。具体是在省内已有成熟景区基础上,达成“大带小,强带弱,先带后”的规划思路,即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以竞争强资源带动弱势资源,以先发展起来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规划思路,如以精品景区中的大景点带动地域性的小景点;以处于强发展阶段的景点带动发展弱的旅游景点;以先发展起来的成熟景区带动后发展的景区。
(二)打造创意化产品。“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的重点应是加强旅游产品及项目的开发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区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结合具体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新产品和旅游新项目,这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我国五千年文化积淀,56个民族集聚发展,因而大力推动旅游与民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不仅传播了民族文明,还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
(三)搭建信息化平台。在技术力量的作用下,“互联网+”正在全面地改变着各个行业,同样拥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悦生活、饱含人文交流优势的旅游,也正通过“旅游+”给旅游行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很明显,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地区联动发展的意识薄弱,各个地区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旅游资源的交流与分享,不仅使地区的旅游发展差异日趋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进程,因而尽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台,对于不同地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加强在线上的定期沟通以外,积极促成线下旅游相关会议的召开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培育优质化人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属于知识及资源双密集型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竞争力的强弱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的影响,优质的人才是旅游产业实现创新的关键。为此,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体来讲,就是在高等院校确定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合作,构建科学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考虑成立职业性学校,培养旅游专门人才。最重要的是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必要的培训,以及开设模拟导游和讲解员课程,实地强化基层人员素质;二是是扩大从业人员的来源,吸纳社会未就业人员,组织旅游专业培训,引进从事旅游研究、规划、营销、策划、纪念品开发等专业人才;三是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归宿感和成就感,给予员工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员工亲身的参与进来,既能锻炼自身的能力,拓宽职业生涯的通道,同时可使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还要保持公平、平等的薪酬待遇,同时为一些紧缺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设立高职高薪的回报体系,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外流。
(五)开发多元化产品。新常态下旅游产业是商养学闲情奇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空间很大。然而目前很多景区存在特色性和体验性较低的娱乐项目的问题,因此要将民俗文化中的娱乐活动设置与“旅游+”深度融合,用民俗文化要素丰富旅游的体验项目。首先,应把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转变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其次,要积极借鉴经验,尤其是国内外成熟民俗景区与“旅游+”融合实践的经验,建设融合休闲、文化、购物、体验、观光的现代性民俗文化旅游区。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的同时,严肃整顿不恰当文化,主动融入时尚元素,合理开发以体验性为基础的娱乐休闲旅游产品,有机结合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创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产品设计,构建完善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游客的需求角度来看,要开发特色化、专一化旅游线路,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如对中小学生推出“教育游”、“少数民族风情游”,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体验不同文化;针对大学生推出“民俗探险游”、“文化体验游”,以此来满足90后大学生求新求奇的需要;针对情侣推出“浪漫蜜月游”,可体验少数民族的婚庆事宜;针对银发市场推出“休闲保健游”来满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针对短途游客推出“一两日游”;对国外游客主推“民族历史文化游”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游”等。
(六)塑造一体化品牌。营销的概念源于管理学。现将营销中的整合概念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上,则是指以游客为中心,对不同区域、不同资源进行融合,统一发展的目标,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就单个民俗景点来说,要从景区内部提高民俗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民族区域的特色资源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对于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民俗旅游产品,可以采取“大带小”的理念,在具体发展时,直接把有知名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成旅游产品,在原真性基础上打造精品旅游区,构建民俗文化旅游体系中的高端旅游产品;对即将失传或者已失传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查找历史书籍记载,挖掘历史面貌,以人造微缩景观的方式再现出来。从游客角度来讲,基于游客对民俗特色文化的兴趣,应进行不同开发层次及营销整合。如调查游客群中男女比例、年龄比例、职业构成、旅游方式等,做到在资源的开发和项目的设置上男女游客的比例恰当;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群体进行营销。在旅游方式上,自由行、自助游、自驾游等,逐渐成为旅游中的主流,因此应该加大对道路、宿营地等基础旅游设施的建设。总之,从游客的需求和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是有重要意义的。
(七)持续生态化发展。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也保证了文化的传承性。在黄金周、小长假等时期,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游客数量信息,实现对游客人数的合理控制;在景区,设置节能型、环保型车辆。着重听取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意见,尊重当地居民意愿,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适度的利用,使得民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自然地进行传承。地方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研究制定民俗旅游的整体生态发展规划,发挥政府部门在旅游中的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各级分管部门的力量,加强民俗旅游景点的可行性论证与生态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严厉制止滥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商业,营造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总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俗又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已经融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成分,在大众度假时代到来之前,研究其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创新型生态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图1)
四、结语
旅游活动是一种涉及面非常复杂的活动内容,其旅游资源要素、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产业边界都是不断扩展的,随着“旅游+”的提出,旅游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心理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带动了工业、农业、教育、物流、养老养生、婚俗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研究“旅游+”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就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旅游+”的背景,以旅游中的各种融合为研究基础,分析了民俗文化这种民族特殊的旅游形式,在实际旅游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观念认识不足、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战略。当然,推动“旅游+”还需要市场的配合和政府监督,既然研究的是“旅游+”,就不妨称之为“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我们知道,在经济学中市场总是被称为无形的手,这只无形的手在旅游市场中为旅游资源配置、旅游基础建设、旅游需求的满足、旅游景区的规划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系统;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政府”相对来说就是实物形态存在,不妨称之为有形的手,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和法律条例保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政府的公报、政策也会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导向性,正如我们所研究的“旅游+”,就是在政府的号召下新兴的研究方向。同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一样,既要通过市场的力量,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拓展旅游的边界,扩大旅游的影响;也需要依靠行政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进行资源配置,在“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的平衡中也需要有这样的匹配性,同时也要融合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这样对“旅游+”的融合、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相互匹配、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就会有很重大的作用。
“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平台的功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仅要实现“旅游+互联网”,也要实现“旅游+产业”、比如农业、工业、文化、物流等,互联网毋庸置疑,正在以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十分需要关注在“旅游+”下旅游发展各个面的研究。可以想象“未来景区”可以实现“旅游+技术”,也就是发展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旅游+”的有效实现形式,就体来讲就是通过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技术手段,为景区打造集电子智能服务、数据分析能力、网络营销平台的于一体的旅游科技信息融合方案,同时也是践行旅游行业“互联网+”和实现从供给侧改革,来推进旅游行业全新发展的有益尝试,标志着“互联网+旅游”新模式的正式开启。作为“旅游+”带领下的未来景区,将会以更美好的姿态迎接访客的到来,如扫码支付景区门票、景区地图电子导览和解说系统等在内的全线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8.21.
[2]宋子千.“旅游+”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N].中国旅游报,2015.9.18.1.
[3]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刘敏,潘贵渝.民俗生态旅游新模式研究[J].新经济,2015.17.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2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3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4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23-03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4.导人绿色环球21,建立国际管理体系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5
关键词: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一、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民俗涵盖率高。广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丰盛的地区之一,由于广西少数民族最多。根据相关调查,中国壮族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广西,有少数聚居在其他地方。除了壮族,广西省还有另外十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此。广西的少数民族民风十分淳朴,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乡土气息浓厚。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这些少数民族创造出使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伴随历史的推移,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居民共同将传统民俗文化延续到了今天,直到旅游业在此兴旺发展。因为民俗覆盖面广,产生的民俗文化越来越有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研究,通过欣赏民俗文化享受生活的美好。因为这个原因,抓住时机努力开展旅游业,有利于广西省民俗的传播,使游客对这个地方产生良好印象,于此同时使少数民族实现富裕,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不止。
2.传统文化数量丰富。广西民俗文化数量种类相当多,主要囊括下面几个方面:(1)传统习俗。中国汉族传统风俗习惯相当多,例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之道,在待客之道等方面。广西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比较大。例如瑶族,始终实行一夫一妻制,坚持婚姻自由,碰到自己心爱的男女时采取特别的求爱方式表达内心,倾诉衷情。白裤瑶是女方主动示爱,与汉族女子完全相反,却是直接赠给心爱的对象信物。在待客方面,侗族自古用打油茶招待客人,与汉族稍有不同,但也相似,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大融合。(2)节日习俗。我国汉族从古至今有春节、重阳节、盂兰盆节等等,少数民族还有众多拥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而广西的少数民族也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
3.文化古迹丰富。在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化古迹也是一大特色。传统民俗的每个方面都融入了文化古迹的建造过程中,例如古迹上面刻画的壁画是少数民族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建筑的取材体现着少数民族传统住宅的风格,古迹的结构也完整展示了少数民族民居的独特建造形式和建筑艺术风格,是扩展旅游市场的一个兴奋点。然而,伴随着历史的推移,有不少的古迹受到时间的风化和认为的损害,不少古迹面临毁坏和倒塌,当前工作的重点便是加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文物古迹得以顺利的传承下去。
4.民族文化重视化。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已经成为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提倡传播民俗知识、保护民俗文化,力争尽所能来留存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也是中国人民族意识的体现,极具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少的人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保护抱有信心,一批批的民俗文化研究者还在不断的涌现出来。政府注重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扬,使得逐渐多起来的人对民俗文化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感受民俗文化当中独特的民族风味,在繁忙的工作之外还能体验不同风情不同生活的美好。所以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发展广西民俗旅游资源是一件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事情。
二、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难题
1.景区景点平庸化。在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景区景点的平庸化。首先,每个地区的景区景点都逐步向平庸化靠近,在景区结构中,除了自然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外,其他的能够体现民俗风情景点十分稀少,游客大多只游玩过一遍就了解了,不会成为回头的顾客;除此之外,为了使得景点多一次神秘感,给景点景区虚构了许多子虚乌有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吸引游客眼光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景点的真实性和信用度。加上虚构的故事大都平淡无奇,或者严重造假,往往招致游客反感得不偿失。此外,在景区规划建造中,把经济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歪曲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真正意义,一些极有文化内涵、历史研究价值的景点就因为开发资金问题而被丢弃,使真正具有开发价值的景点埋没,造成了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
2.景区重点模糊化。一个严重的缺陷还存在于各个景区之中:景区重点不明确。为了取得大众的关注度和丰厚经济效益,一些景区在景点的文化背景当中掺杂了无关紧要的文化知识,误导游客走入误区,民俗文化的精髓无法真正的被了解。并且,在景区的介绍当中,出于某种目的把民俗文化曲解,使民俗文化的特殊感尽失,民俗文化重点往往被忽略了。而且在旅游者参观过程中,导游员的素质也是关键。但是很多导游基本都只了解一些皮毛,甚至非常肤浅,对景区的民俗文化没有深入了解,在介绍过程中缺少真实性、可行性,使得景区游览重点模糊化。在景区内部,景区介绍十分不清晰,令游客朋友们的满足感大打折扣。
3.交通通达度问题。交通问题对于开发旅游资源来讲可以称为致命一环。首先,对于广西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交通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地区处于偏远的山区,要想改善交通的现状,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逐步完善。当然,所投资金的数目也是相当之大的。再者,广西的偏远山区由于地形和天气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滑坡,一旦发生滑坡,不仅游客的正常行程会被耽误,游客的安全问题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旅游出行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便捷度的问题,如果景区周边距离公共交通比较远,这里的旅游业发展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开发旅游业本身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但如果因为交通、品等问题没办法迅速解决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反而会由于资金花费过多造成资金周转不良,资金不能快速回笼的问题。导致旅游者自带东西,这样长此以往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的毁坏,得不偿失。
三、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解决措施
1.加强调查研究。在解决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全面调查,才能科学合理德进行开发工作。首先需要从广西民俗文化的起点开始开展调查工作,了解原汁原味的文化、少有人知的民俗资源特色。可以让工作人员走进少数民族村寨,在少数民族居住区生活一段时间,谈话和生活交往,亲身体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并如实记录,把有趣的有特色的风俗习惯整理好,有利于开发民俗资源。还有可以组织专家论证、安排大会讨论等形式来规范广西民俗文化开发建设,积极挖掘有价值可利用的建议,精简建设的规划,力争准确精炼。其次就是针对广大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游客最景区的兴趣点,挖掘景区本身最有价值的景观,根据游客需求来开发景点。
2.加大宣传力度。想要振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宣传工作必须要加大落实。可借助新闻、网络等途径来传播民俗旅游资源,把景区内的相关信息传播到媒体上,使旅游者了解认识景区,对广西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产生兴趣,想一睹她的风采。并且,加强宣传广西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工作,让当地群众了解到旅游业的进步发展会对当地整个经济整个社会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带动作用,让当地群众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投身到旅游也中来,给旅游者展现当地淳朴的民风民俗,展现出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刻内涵。
3.完善制度规划。制度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交通制度。交通问题的解决是旅游业发展肯定会面临的挑战。首先要讲的是偏僻的山区里的交通,要请专业人士来进行道路勘测,采用最科学最先进的技术来考察论证,选择最便捷最经济的线路来修建。二是导游制度。对景点景区的导游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援,向游客展示广西省少数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三是环境制度。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是旅游业的展给广西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在环境规划之中,一定要综合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努力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找到解决方法,尽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垃圾和资源的分类回收等等,尽量在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四、总结
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尊重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体现。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本身拥有很大的魅力,所以在发展中有非常大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开发工程中也会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相信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即使遇到问题也总会有解决方案。当然,方案实施过程之中,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当地居民的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1]闫飞.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筑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存在价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邢莉.钟敬文的中国民俗学理论新建树――对“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探讨[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格桑德吉,斯朗永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相得益彰 打造日喀则特色旅游[N].日喀则日报,2010年.
[4]吴水金.民俗文化中仿生现象的历史考察――以华南少数民族为典型[D].暨南大学,2003年.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6
一、旅游业发展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是民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展示与宣传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丰富了旅游资源,使旅游内容更加多样化。二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旅游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旅游业与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消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民俗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二是外来文化会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民俗传统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受到干扰。
二,民俗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和民俗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使当地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还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安阳的民俗文化真实地表现出了当地鲜明的旅游特色,增强了旅游竞争力。二是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层次,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民俗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一是由于部分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年轻一辈对民俗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使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民俗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会严重干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民俗文化的遗失和灭绝。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研读了崔凤军的砜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等书,这些书籍对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种具体的现象,所以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的看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本次研究以安阳为个案,通过研究安阳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状况,找出现代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结合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四、调研过程
一是通过资料查找、网上文献查阅等方式找出有关“旅游业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材料,对课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制订调研计划,确定行程,明确到安阳要进行调研的地点,比如殷墟博物馆、红旗渠风景区等地。三是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初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问卷调查表,进一步了解民众对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看法。
五、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防止过度开发导致民俗文化破坏严重,降低民俗文化吸引力;二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民俗文化发展出现商品化、庸俗化,扭曲其原始性;三是注重保护本地民俗文化,减少外来文化和现念的冲击。采取“政府主导十企业运作十社区居民监控”等管理模式,使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
就地取材,依靠当地固有资源,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人o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突破传统民俗单纯的看表演、看古建筑等形式,整合地方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采用合理的模式,开发民俗资源
一是集锦荟萃式。它是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各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也属此类。
三是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公平分配给村民。
四是主题附会式。它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近期推出的“古典夜园”活动,游客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
五是短期表现式。其一,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其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等。
(四)加强文化保护,健全法规制度
建立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各地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民俗旅游
地方政府要深入领会和创新执行国家各项旅游开发政策,主动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建立民俗保护区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地方民俗特色,切实增强地方文化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