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区资源;协作

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承担着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学习知识、掌握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使命,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在终身教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启蒙教育,其内容十分广泛,仅仅靠幼儿园和教师远远不够,必须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各方面的幼儿教育合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特别是社区教育资源具有与孩子们天然的亲近性,挖掘社区资源潜力,突出幼儿教育特点,实现幼儿与社区互动,必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发展社会性”。在借力社区幼儿教育资源方面,应当突出做到四个促进。

1 因地制宜,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目前幼儿教育普遍采取寄宿制,可以说除了睡觉之外,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多得多,身体健康是幼儿时期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教孩子们学会玩、在玩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十分关键。如果把活动场地仅限于幼儿园这个小环境,不仅难以适应孩子们的需求,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社区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对社区里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绿茵、每一个运动场地、每一件健身器材,可以说都了如指掌。特别是目前城市大型社区无论是规划还是设施建设,都突出做到了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为孩子们走出园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社区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园外体育运动和游戏,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尽情玩耍,享受运动的乐趣。幼儿时期对兴趣爱好的培养非常有益,尽量尝试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一些体育项目、体育器材,激发他们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根据幼儿感性认识灵敏、喜欢发现新乐趣的特点,要多联系一些社区,经常变换场地和项目,不断发现新的“风景”,让孩子们保持新鲜感。同时园内教育与社区资源利用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把社区资源利用作为园内教育的延伸,巩固幼儿教育效果。

2 双向互动,促进幼儿感受社会氛围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幼儿绝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长辈呵护关爱有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难免形成幼儿教育的“温室效应”,在家是呼风唤雨的“小皇帝”,出门则是缩手缩尾的“小老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借力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家庭、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的互动,拓宽孩子的认知面,让孩子走出“小天地”,融入“大社会”,感受大家的关爱,学会理解他人,提高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组织孩子们“走出去”,到机关企业单位感受生活。有选择地带领孩子到军营、警营、工厂、科研单位实地参观,现场向大家讲解训练、劳动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二是把社区“老师”请进来,给孩子们“传经送宝”。幼儿教育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借力社区教育资源不啻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办法。幼儿教育绝不仅仅是幼儿园教育,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启蒙教育,只要我们树立社区大教育观念,善于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潜力,科学调动社会教育力量,实现园内园外双向互动,就能够把幼儿教育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3 重在实践,促进幼儿增强自理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幼儿教育也需要以幼儿为中心, 保护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支持孩子们参与劳动实践,掌握自理技能。受幼儿园场地、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很难付诸实施,教学过程也必定缺少生动性,明显满足不了孩子们动手能力的需要,而社区教育资源则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把课堂搬到社区的办法,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参与机会,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是组织专题训练,让孩子们在参与中获取基本的自护知识。组织开展地震、火灾应急自护演练,将孩子们集中到社区空旷的足球场、草地或广场,模拟灾害事故发生场景,组织孩子们疏散避险,让孩子们对灾害来临时应当如何做有一个生动具体的认识。在专题演练过程中,要把孩子做为演练的主角,而不是旁观者,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事件处置过程中,并及时组织大家讨论,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二是组织孩子们参加社区劳动,感受劳动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开展“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定期组织孩子们到社区拣拾垃圾、打扫卫生、清理乱贴乱画,与社区居民一道保持社区良好秩序,养成维护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三是有目的的设计一些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活动,锻炼孩子们穿衣服、修剪树木、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意识,让孩子们在生动形象的实际应用中掌握相应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幼儿教育做为一项事关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日常生活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更应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社区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2001

2 杨素英.发挥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J].社区,2005(8)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课程

一、利用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园社会课程资源

(一)有选择地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园社会课程资源

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时,依据社会课程构建的目标、内容,不断生成主题内容,丰富幼儿主题学习的内容。我们在对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筛选时,根据主题开展的进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教育资源。其次,社区教育资源是为幼儿主题学习活动服务的,只有在幼儿主题活动的基本内容与社区教育资源相对应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社区资源为教师支持引导幼儿探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宝藏,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充分了解社区资源,挖掘社区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构建幼儿与社区资源互动的平台,及时满足幼儿的学习热情,支持幼儿的探究需求,有助于促进主题活动的进一步生成和深化。

二、让幼儿社会领域课程与真实社会形成互动

《指南》中指出:“每个儿童从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构成了其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社会化与个性化是在同一个过程中进行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既是幼儿社会学习的目标内容,又是其社会学习的基本途径。只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幼儿才可能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基本的交往技能和对人对己的正确认识与态度;也只有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才可能了解社会行为规范并自觉遵守,也才可能体会到自己与所在群体的密切关系并形成归属感。”《指南》给我们的教育探索以明确有力的指引,我们的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只有贴近于生活的互动教育,才能让孩子产生应有的共鸣。

(一)幼儿同家长的互动

家长不但是家园共育中的响应者、参与者,更重要的还是教育者。因此,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进一步丰富社会性领域教育的环境,共享课程建设的过程。幼儿园可以让家长参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的各种活动,家长与园方共同筹备,一起讨论活动对象,布置活动场地,再也分不清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而是教师、家长、孩子成了有机的三位一体。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开阔了视野,并掌握了各种不同的观察、探索的方法,经常发现新问题。同时,也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促进父母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二)幼儿同社区的互动

幼儿园周围环境的优势,成为我园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能有效地让幼儿与环境亲密对话。如孩子们到社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培养幼儿良好的“尊敬老人”的良好品德。发现社区存在个别人环境意识薄弱,不爱护绿化的现象,幼儿园里的“环保小卫士”们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的活动,分发宣传单、悬挂环保标语牌、宣传环保小常识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工作的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三、以科学的方法,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

(一) 建立家委会,为家园合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了让家长委员会在幼儿园社会性课程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使家长的力量真正成了我园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可以聘请各班重视学前教育、关心子女成长,热心集体工作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凡幼儿园工作计划、重大活动均由“家委会”配合共同商量完成,促进了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和教育改革。在家委会的组织、发动下,家长既是幼儿园的参谋,也是幼儿园的主人,为办好幼儿园出谋献策,做出大量实事。比如配合幼儿园组织“家长沙龙”、“亲子活动”、“家长助教”、“环保宣传活动”等。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升家园合作能力

探索家长“走进校园”是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又一项举措。每学期初,对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根据家长的特点,有意邀请一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如请当医生的妈妈到园个孩子们讲讲如何保护牙齿和眼睛、请当交警的爸爸给孩子们讲讲怎样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等等,来自各个行业的“老师”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孩子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利用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147-01

当前幼儿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小学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令人满意的教育技能。特别是要学会构建新型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满激情地主动认知相关教学内容,并积极乐观地与他人交往,形成健康成长的身心发展趋势。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施教。

一、科学利用生活空间的资料为教育服务

幼儿的生活环境并不单单只是一个跟父母、爷爷奶奶在一起的一个小家庭,而是生活在一个与他互动的社会环境里,一个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他们是这个环境中的生命个体,从一开始他们就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来探索这个社会,他们力图去理解对他们来说陌生而新鲜的世界。幼儿的学习特点告诉我们,在这个时期,幼儿的学习能力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环境资源支持的。生活中的任何环境资源都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始慢慢融入集体和社会时,就会使他们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随之改变的就是幼儿的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

文山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如文笔塔、风光秀丽的坝美、商店、医院、图书馆、银行、邮局、菜市场等丰富的社区物质资源,,为我们的探索得以顺利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把孩子带出幼儿园,带向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

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幼儿兴致勃勃地观赏各种新鲜蔬菜,聆听着卖菜、买菜人的吆喝和讨价还价的喧闹声。幼儿相互交谈,共同讨论,在不知不觉中学得知识,开阔眼界。

我们经常让幼儿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现象。如 “找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大自然中各种野花的香味和小草、小树的变化等,体验其异同。在“冰凉一夏”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带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夏日多变的天气。这种走出教室的组织形式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也培养了幼儿关注环境、爱护自然的良好习惯。

二、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有效的引导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教育,必须重视对幼儿社会情感的培养。在教育过程、方式上必须真实,即在自然发生的真实情境中随机地进行,或者在老师有意创设但让幼儿感觉自然、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如果单纯地通过故事或口头教育来进行社会情感培养,效果必然不甚理想,因为这种间接的方式无法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触动不了幼儿的真情实感,而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则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及情感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幼儿亲身感受,培养了他们热爱农民,从小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道德情感。我们从自然、社会、人文等环境入手,对幼儿进行教育。实践使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在这当中,有全社会的关注,有家长全方位的介入,有教师全过程的教导,更有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幼儿教育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将使幼儿教育得以发展提高。

三、注重特别活动,让学生受到难忘的教育感受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社区资源;教师角色;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1/02-0062-04

社区不仅是指儿童就读学校和家庭所在的地区,还指对儿童学习和发展有影响作用的邻近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社区教育,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区教育的法规政策,推动了幼儿园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的进程。在幼儿园教育与社区生活逐步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教师在运用社区资源的过程中,扮演了哪些角色?怎样才能更好地扮演这些角色?研究者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相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以期为推动教师从幼儿园型教师发展为社区型教师、建立幼儿园与社区的和谐关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一、教师是社区教育资源价值的认识者

社区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全面而又深刻地加以认识。《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应与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加强与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师的应尽职责。

深刻认识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是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的需要。幼儿园和社区的关系已成为衡量幼儿园办园水平高低的一条重要标准。全教协会在《早期教育机构标准》中指出,优质早期教育机构必须符合10条标准,其中第8条标准就是与社区的关系。我国许多省(区、市)在评定幼儿园等级时,也把与社区的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例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标准(修订稿)》中指出,示范性幼儿园必须达到22条标准,其中涉及社区的有2条。可以说,社区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社区的支持是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的重要条件。深刻认识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也是促进幼儿园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如果只依靠幼儿园,教育资源比较单一、有限。社区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弥补幼儿园资源的不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深刻认识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也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幼儿的成长受到来自幼儿园、社区和家庭的影响。幼儿园要与社区、家庭互相协作,以提高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幼儿更好成长。

要深入认识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1)深刻理解社区教育资源的优越性。与幼儿园教育资源相比,社区教育资源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可以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和探索体验。例如,在开展“车轮”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如果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把儿童带到园外马路边上,让儿童去看一看马路上来往穿梭的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则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车轮的形状、尺寸、材质、用途和功能等。(2)全面了解社区教育资源的独特性。不同的社区资源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逛社区中的超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分类技能,提高儿童的数学能力;去社区中的图书馆有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增强儿童的阅读能力。等等。

二、教师是社区教育资源类别的发现者

自从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日益改善,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日趋丰富,种类越来越多。比如,社区供儿童课外活动的设施和场所迅速增加,向儿童免费开放的公益活动场所也逐渐增多,社区服务儿童和教育儿童的功能日益增强。例如,大多数幼儿园附近都有超市、医院、车站、餐馆、书店、公园、银行、服装店等场所。教师要成为社区教育资源类别的发现者,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和发现社区里的各类教育资源,为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相关活动创造条件。

要成为社区教育资源类别的发现者,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1)耳听八方。教师可通过按时收听当地广播、与家长交谈等方式,及时了解社区的最新信息,比如近期是哪个街道由谁在举办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等。(2)眼观六路。教师可通过每天阅读当地报纸、收看当地电视新闻、上社区网站浏览等方式,迅速了解社区发生的事情,比如附近哪所小学将要招收一年级新生,招生条件有哪些等。(3)始于足下。教师可走出园门,实地考察,以全面了解社区的活动安排,比如什么时候将在社区相关场所为儿童举办什么活动等。(4)整理分类。教师要把通过上述途径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加以整理、归纳,以全面把握社区的相关教育资源,为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作好充分准备。

三、教师是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设计者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加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促进幼儿园的教学改革,教师应立足社区,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中的各种资源,据此制订教育计划和设计活动方案。

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时,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1)合作性。教师在制订教育计划和设计活动方案时,要注意调动家长和社区相关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献计献策。(2)全面性。教师在制订教育计划时,既要重视发挥常规课程的功能,也要注意彰显非常规的隐性课程的作用,使儿童在密切接触社区生活的同时,能受到社区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3)系统性。教师要深入思考教育计划,不论是在拟订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时,还是在拟订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时,都要把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考虑其中。(4)趣味性。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不仅要有教育意义,还要使儿童感兴趣,能激发儿童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师是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邀请者

笔者在美国考察时发现:幼儿园天天都向家长开放,欢迎家长随时来访;幼儿园天天有家长志愿者在幼儿园协助工作;幼儿园每学期会安排1天时间向社区开放,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参观、做志愿者。这些做法有利于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发挥自身的聪明才干,配合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

教师要做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邀请者,需注意以下几点:(1)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参观。教师要布置好班级环境,热情欢迎家长和社区居民来参观访问,定期向他们开放班级的各项活动,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萌发要参与其中的愿望。(2)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来参与。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家长、社区志愿者、商业伙伴、地方艺术家和当地居民的职业特征、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热心向他们介绍幼儿园所需的各种服务,鼓励他们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与儿童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3)指导社会各界人士来奉

献。教师要广泛邀请家长和其他社区居民来做志愿者,向他们讲解班级的常规和作息制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向他们传授成为儿童良师益友的“锦囊妙计”,指导他们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同的方式贡献力量。

五、教师是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的行动者

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幼儿园虽然拥有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但是却未真正利用好这些资源。事实上,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现在欢迎幼儿园师生前往开展活动的社区机构和场馆越来越多,比如,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常常实行儿童团体优惠票价政策,鼓励幼儿园教师带领儿童前来参观。所以,教师要行动起来,切实提高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想办法。(1)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笔者在英国、美国等国家考察时发现,教师在组织儿童外出活动前,都会把相关事项告诉家长,要求家长签名同意,也鼓励有意愿的家长参与进来。这样既保障了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又提高了外出活动的安全系数和质量。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学习。(2)从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应根据幼儿园所在社区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区的利用率,为幼儿的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例如,社区中的文化场所主要有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组织儿童参观游览。比如,教师可带大班儿童到图书馆去参观学习,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可带中班儿童到博物馆去探索体验,以培养其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等等。

六、教师是社区教育资源展示的参与者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教师应“宣传幼儿教育的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呼吁教师“为家长提供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些政策不但明确了幼儿园教师在家园、社区共育中的责任,也为其如何开展家园、社区共育指明了方向。(1)向社区居民传递科学育儿理念。幼儿园教师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有着较为丰富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和广大家长举办儿童家庭教育系列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而且可以为家长解答育儿困惑,以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还可以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2)鼓励儿童参加有益活动。随着社区建设的日趋完善,社区会越来越频繁地开展各类活动,教师可组织或鼓励家长带领儿童去参加这些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比如,在社区举办庆祝“敬老节”活动时,教师可组织或鼓励家长带领儿童到敬老院或社区老年人活动室去参加相关活动,如给老年人送长寿糕,给老年人表演节目等。(3)指导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在家庭与社区互动中的桥梁作用,把对儿童的教育与为儿童及其家庭服务巧妙地结合起来。例如,如果儿童比较胆小,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带领儿童去参加社区周末举办的“全家献爱心”的拍卖、捐赠之类活动,以鼓励儿童在公众面前大胆表现,如说出自己带来了什么玩具,想拍卖什么样的价钱,把拍卖所得投入捐款箱等。

七、教师是社区教育资源效能的评价者

社区的教育资源多种多样。教师对社区教育资源作出正确评价,是其合理利用该资源的前提,也有利于幼儿园与社区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反映了幼儿园及其教师的专业水平。美国《早期教育机构标准》指出,“优质幼儿园应能和社区建立关系,并能运用社区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能与社区的各种机构建立并维持互惠的关系,以实现在课程、健康、衔接、融合和多样性等方面的目标:能帮助家庭获取所需要的资源,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学习”。《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标准(修订稿)》指出,幼儿园的“办园成效”之一体现在“社区、家庭及同行对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办学水平较为认可,在本市或本地区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社会、家长、教工及同行对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满意率高”。

要正确评价社区教育资源的效能,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1)评价主体间的协作性。毫无疑问,教师应该是社区教育资源效能的主要评价者,但是,社区教育活动涉及儿童、家长和其他社区居民,因此,在评价社区教育资源效能时,儿童、家长等也有话语权,也是评价主体。理想的评价模式是,以教师自评为主,以其他人的参与评价为辅,强调评价主体间的协作。(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在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效能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评估幼儿园使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情况,还要评估幼儿园为社区服务的情况,以做到评价全面、客观、公正。(3)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在评价社区教育资源效能时,应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评价客体的多元性。教师不仅要评价社区教育资源对儿童、家长、社区所产生的良好影响,而且要评价社区教育资源对自己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比如,教师要关注儿童喜欢哪些社区活动,这些社区活动是否开阔了儿童的眼界,丰富了儿童的经验,提高了儿童的动手能力;教师要注意家长参加社区活动的热度、广度、频度和深度。看家长是否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而提高了教养孩子的能力;教师要了解社区中有哪些场馆已经向儿童免费开放了,社区中有哪些人士已经参与到教育中来了,其参与的水平如何;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全面了解了社区的教育资源,是否充分利用了社区的教育资源,是否得到了社区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和帮助,等等。

参考文献:

[1]EPSTEIN J L.School,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Your handbook for action[M],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2002:15

[2]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9

[3]GESTWICKI C,Home,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A guide to working with parents(M],Albany,NY:Delmar Publishers Inc,1992:296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5

一、 利用幼儿园教育资源有效实施德育教育

1.注重德育教育的环境化。

新纲要倡导幼儿园要为德育教育活动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环境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需求与愿望;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们真正能意识到自己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有能力、有价值的,树立起自信。教师应该是幼儿权益的有效维护者;教师应努力促进幼儿协调的发展,包括各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幼儿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注重德育教育的活动化。

幼儿园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应该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要遵循教育的活动性与活动的多样性原则。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与现象,才能与人交往,才能实际操作物体,才能逐步地积累认知经验,获得良好的发展。幼儿园应设计系列活动,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品行。比如,可结合节日活动有效实施德育教育:五一国际劳动节渗透劳动教育;八一建军节渗透国防教育;九九重阳节渗透尊敬老人的系列教育;国庆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

二、 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有效实施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门永远值得探讨的课题。家庭千差万别,不同的家长,言传身教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孩子幼小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不同的家庭教育画出的图案各不相同。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幼儿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幼儿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将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大脑中,并在日后潜移默化地进行效仿。家长的每个举动、每个眼神、每句话都会给幼儿产生影响。做人是幼儿的立身之本,“欲使幼儿成才,先教幼儿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所在。怎样教幼儿做人?首先要有好的家风。要依赖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对幼儿加以引导,实实在在对幼儿加以示范。借助于家长的人格魅力影响幼儿。还应创新家庭教育形式,比如亲子共读,家长应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的,迎合兴趣的读物。另外,亲子小制作能彰显幼儿与家长的聪明才智,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成功感,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德育,通过家长的品德、人格修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成长,为幼儿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德行为习惯。家长应将幼儿看成一棵正在成长中的小树苗,应该精心地为小树苗松土、浇水、施肥、杀虫。这样的小树苗,一定会成为林中的一株秀木。

三、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有效实施德育教育

为了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效益,必须注重在家园互动、社区结合中多渠道、立体化地开展教育活动,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推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特色发展;乡镇幼儿园;区域活动

各类幼儿园由于所处的地域和环境差异,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从幼儿园所处的地区条件出发,充分的利用本地区的环境和教育资源,积极的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乡镇幼儿园作为为乡镇地区的幼儿提供适当的学前教育的教育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乡镇幼儿园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幼儿的发展,乡镇幼儿园应当积极的开发和利用乡镇本土的特色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1适当的选择和收集本乡镇特色的资源材料

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和开展需要适宜的操作和探索的材料,乡镇幼儿园要想开展有特色的区域活动就需要积极的发掘和利用有本乡镇地区特点的资源材料,积极的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提供低成本而高效益的教育。乡镇地区通常都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为幼儿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教材,对教育幼儿学习和认识不同的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花草树木随着四季的变化也能够给幼儿提供一个直观的感受,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了解,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于乡镇地区丰富多样的特色资源,幼儿园可以适当的进行分类,像是植物类、昆虫类、民间艺术类等,为幼儿园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区域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源。同时,幼儿园可以向幼儿的家长宣传和讲解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对于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作用,向家长展示利用不同的材料所制作出的各种玩具,让家长明白收集和制作材料能够对幼儿的发展提供帮助,从而发动家长与孩子一同收集各种材料,让家长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来,更好的发挥出区域活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作用。

2充分的利用乡镇的本土资源材料

乡镇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乡镇幼儿园可以充分的利用本土的各种资源,将其赋予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家乡的美好,从而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积极情感,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2.1动植物资源的利用

乡镇幼儿园可以积极的利用乡镇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优势,开展多样的区域活动。例如,幼儿园可以开辟出一块专门的种植区域,让幼儿收集植物幼苗或是各种花草、蔬菜的种子,让幼儿自己在种植区内进行种植,并且进行定期的培育和观察,让幼儿了解身边普通植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同时,在不同的季节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春游和秋游等活动,让幼儿能够直接的接触周围的自然环境,丰富幼儿对世界的认知。除了植物,幼儿园还可以充分利用在乡镇地区常见的各种小动物,像是鸡、鸭、青蛙等,让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录各种不同的动物的习性。

2.2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物质

乡镇地区有着充足的沙石土木资源,幼儿园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可以在幼儿园中设置一块沙地,使幼儿在沙地的玩耍中体会沙子与石头、土地的差别。幼儿园还可以让幼儿与家长在家的附近采集竹子,教幼儿学习动手制作各种简单的打击乐器,既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乐趣。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竹条教幼儿学习编制竹篮,从而将学习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用具联系起来。

2.3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的产业和文化资源

对于乡镇幼儿园来说,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文化资源是开展特色的区域活动的重要条件。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本乡镇特有的产业活动,讲解乡镇特有文化活动产生的背景故事,教幼儿学习制作乡镇的特色食品和物件,加深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在传统的节假日里,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像是中秋节学习做月饼、端午节学习包粽子等,让幼儿体验到传统节假日的乐趣。

3巧妙利用各种废物资源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各种废物资源进行创作,实现变废为宝,并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可以利用废弃的塑料瓶来制作小船,可以让幼儿收集乡镇中常见的麦秸秆来编制房子等各种物品,还可以利用废纸和塑料来制作衣服和玩具,或是收集各种树叶、蛋壳进行绘画创作,让这些废弃品在幼儿的巧妙的利用下发挥出新的生命力。

4积极利用乡镇地区的社区资源

乡镇地区的农贸市场、蔬菜种植基地、健身广场等都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社区资源。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去农贸市场买菜,让幼儿观察、了解不同的蔬菜产品的价格,并且之后可以在教室内进行模拟的买卖活动,积累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去田地里观察、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条件,熟悉各种农作物。通过多样的社区活动,使幼儿对该地区的社区活动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充分的利用社区资源的教育作用。

5结束语

尽管乡镇幼儿园相当于城市幼儿园,在条件上有着许多的不足,但是,通过积极的发掘和利用乡土的文化资源,同样能够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开展具有乡镇特色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军,郑晓静.幼儿园区域活动与领域活动优化整合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