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范文1
【关键词】 军事训练 ;心理健康;应急机动医疗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military training under entirely closed condi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maneuverable emergency medical team members.Methods A total of 46 members in a maneuverable emergency medical team were assessed via self checklist90 (SCL90),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before and two weeks later after military training under closed condition.Results The scores in SCL90, SAS and SDS decreased after military training.Not only the scores of horror and hostility symptoms, but also the positive rate of neurosis went down significantly (P
Key words: military training; mental health; maneuverable emergency medical team
为了解军事训练对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对我院参加应急机动医疗队的46名队员于军事训练前后进行了SCL90,SAS 和SDS测评,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参加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46名,其中男25名,女21名,年龄22~40岁,平均30.5岁,排除器质性疾病、精神病及精神病家族史。
1.2 方法
1.2.1 心理测评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AS)和自评焦虑量表(SDS)进行测评,测评为集体测评,测评前由心理医师向受试者详细讲解说明,在统一的指导语下进行。SCL90共有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因子10(症状未分类的因子),症状严重程度采用5级评分法: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因子得分>3分为筛查阳性。以因子得分≥3分计算神经症筛查阳性发生率[1~3]。
1.2.2 军事训练方法 军事训练的内容为体能训练、野战救治及综合演练2周,于军事训练前进行第一次测评,军事训练2周后进行第2次测评。第1次测评收回有效答卷46份,回收率100%,第2次测评收回有效答卷44份,回收率95.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SCL90,SAS和SDS测评结果 军事训练前SCL90测评总分﹥160分5例(10.87%),军事训练后3例(6.25%);军事训练前阳性项目数﹥43项7例(15.2%),军事训练后4例(8.69%);敌对和恐怖测评得分军事训练前后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表1 军事训练前后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测评结果与军事训练前比较,①P<0.05
2.2 神经症筛查阳性发生率 以因子得分≥3分计算神经症筛查阳性发生率,结果与军事训练前比较,军事训练后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神经症筛查阳性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2。表2 军事训练前后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神经症筛查 与军事训练前比较,①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军事训练前后SCL90测试中敌对和恐怖测评得分显著降低(P<0.05),SAS 和SDS测评得分也有所降低,但是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经过军事训练后,对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应急作战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明显减弱,心理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这一次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军事训练前神经症筛查阳性发生率为43.48%,军事训练后降低为15.91%,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军事训练前领导重视、思想动员、伤病防治及心理知识的普及、军事训练的理论学习、常识学习、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对提高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心理健康有明显帮助,部队应重视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我们认为:(1)心理素质也是战斗力,要常抓不懈。(2)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进行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和军事技能训练,可提高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稳定性。(3)科学训练,军事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循序渐进可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4)心理卫勤保障要跟上,坚强有力的心理卫勤保障可以提供强大的应急支持系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急、难、险、重的作战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手册[M].长沙:湖南技术出版社,1993:15-25.
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范文2
一、建档对象
全校每年新入校的大学生。
二、建档内容
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
1、学生填写的自然情况,如年龄、性别、父母职业与受教育情况、家庭结构及家庭经济状况、既往病史、目前情况,等等;
2、学生进行的心理测验,如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使用的测量工具是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epq通过测量学生在内向-外向,情绪稳定-神经过敏向度上的位置,获得人格类型,进而间接的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研究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健康的常用工具之一。
scl—90包含比较广泛的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该量表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被测试者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变化,区分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咨询门诊和基层保健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也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最常用量表之一。
三、实施方法
1、每年新生入校后的第五、六周,以院系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要求测试
老师统一发放问卷,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实施程序进行。
2、回收的问卷全部输入计算机,经统计处理后(应用心理测验统计软件),把每个学生的测试结果打印出来,并做为档案资料保存。
3、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邀请学生面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4、写出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表现领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加强新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环境。
四、管理办法
对大学生的心理档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心理档案的调查项目、测验内容、测验结果等应统一归入档案柜,并由医学心理学教研组的两位老师专门负责管理,其他人员不能私自查阅。对测验中获得的个人信息及筛选出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加以保密,尊重学生的隐私。
五、设备、材料及经费要求
1、多媒体电脑和打印机一套,用于问卷处理和打印;
2、电脑专用软盘,用于数据备份;
3、连续打印纸,用于打印测试结果,做档案资料保存;
4、档案盒或档案夹子;
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范文3
一、学生评价
现阶段,我们的交易已不再是工厂的流水线,要求产品统一尺寸、规格、模样,数学教学亦然,它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更充分的发展。
1.学生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学完20以内加减法后,让他们根据一个数编算式,看谁编得又多又有条理,然后给予及时的鼓励,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认识自我的能力,对自己有一个自我的判断与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2.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深,他们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因而,在自评的基础上应积极地鼓励学生相互间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观察,以弥补自我评价的不足。
二、教师评价
1.随时观察,及时评价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在他们身上时刻有着不易察觉、细微的变化。这些内在的变化需要教师随时地进行观察,对学生各方面的细微变化及时给予评价。
2.教师口头评价
教师的口头评价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当众口头评价。实施当众口头评价时,教师的语言要有激励性,能鼓舞学生,不能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3.红花评比台
教学中,以班为单位建立红花评比台,在学生自评、互评及老师随时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及时奖以小红花,建立红花评比台,看看谁的红花多,可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心理。
三、家长评价
1.现在的评价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至少是“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甚至还包括社会的,所以应当重视家长的评价,应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进步,就学生自己展示的内容向家求并发表意见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2.召开家长座谈会
学期中间及学期末,要以班为单位展开家长座谈会,让学生参与座谈。先请学生展示自己,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学生在众人面前获得肯定,会更加激励他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更加热爱数学学习,找出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四、学生成绩报告单
学生成绩报告单是一种过程的终结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总结性描述。它以评价报告单的形式呈现,它包括评价内容、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以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各方面进行评价,客观、正确、有激励性和催人进取的评语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范文4
一、资源开发求“深入”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本学期,我们班开设了每两月一次的主题活动,根据期初规定的十月份主题是“传统节日的研究”即开展了中秋节的研究的活动;十二月份的主题为“健康伴我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开展了环境与健康、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心理与健康等系列活动。
二、课程实施求“鲜活”
这学期,我们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十月份适逢中秋一大传统节日,所以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习。在成果交流时,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不单纯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为主的汇报,现在能用故事、介绍、朗诵、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
二是在活动中培养社交能力。如:“快乐中秋”就组织了部分学生去调查中秋节的来历。“运动与健康”更是要求绝大多数的学生去采访体校生、体育老师,去调查人们的日常锻炼情况。虽然大部分同学是初次调查或采访,心里开始时都非常紧张,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活动总结时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胆量变大了,敢和陌生人说话了,说明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确实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学写调查小报告和采访小报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养成了调查统计的正确态度,发展了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动中增强心理素质。针对现在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了解自我、赏识自我”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增强了自信心和耐搓力,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六年级还开展了“做自己的守护神”的自我保护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在活动中提升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从而发展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课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生命活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我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展开。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各个活动小组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活动总结、反思和评价。评价方式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以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开展下一轮活动的动力。
五、组织管理“有序”化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课程,所以在活动中,我组的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主题活动设计、指导,每次活动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能丰富活动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采访、实验、设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整理汇总。
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现状调查
An Investig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Examination Mental Problem. Jiang Qi. Scienc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ture of the Examination Mental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Method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300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by the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Examination Mental Problem. Results ①Total examination mental problem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in school styles, major categories, gradewhile the gender, family resource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②Scores on some factors of Examination Mental Problem show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school styles, major categories, gender, family resources and grade; ③Colleae in the phase of college, first develop smoothly, then descend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ird year, but at last ascend between the third year and the fourth year. Conclusion Total examination mental problem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show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in school styles, major categories, grade; To several factors, certa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among school styles, major categories, gender, family resources and grade.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Examination Mental Problem; Investigation
考试是学生所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重大生活事件。近年来,对考试心理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热点之一。所谓考试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考试应激情境下,在具体的考试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及身心行为障碍[1]。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大多采用SCL-90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针对考试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学生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2-4]。众所周知,SCL-90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是一个临床诊断用量表,对于考试活动情境缺乏针对性,难以全面揭示大学生在考试期间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困扰在类型和严重程度上的具体特征。那么,当前我国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总体状况如何?有哪些具体特征?本研究试图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运用自编《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问卷》,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大学的从大一到大四共23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比较来自不同学校、专业、性别、家庭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我国大学生在9种不同类型考试心理问题上的总体特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事实依据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正式问卷调查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大学的大学生(大一至大四)约2300人。被试的具体构成如下:大一765人,大二702人,大三619人,大四208人;重点大学1179人,普通大学1121人;文科899人,理科384人,工科462人,工商213人;城镇1044人,农村1066人;其中男生811人,女生1361人,男女生比例在各年级内基本保持平衡。
1.2 方法 采用自编《青少年学生考试心理问题量表》进行调查。量表采用5点记分制,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问卷分为9个因素,包括:强迫、自责、身体症状、考试焦虑、人际敏感、精神症状、自卑、抑郁、认知问题,由47个题目组成。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43,重测信度系数为0.915。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RMSEA=0.04,GFI=0.919[1]。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12.0进行t检验和F检验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总体状况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总均分为2.21(0.55),低于中点分,说明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整体上处于中低程度。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各因素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自责(3.15±0.76)、认知问题(2.54±0.89)、强迫(2.44±0.69)、自卑(2.26±0.87)、人际敏感(2.15±0.81)、考试焦虑(2.06±0.87)、抑郁(1.76±0.82)、精神症状(1.74±0.69)和身体症状(1.59±0.78)。
2.2 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0.41,P>0.05),但相对而言,女生比男生存在更高程度的考试心理问题。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在个别因素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多地体验到抑郁(t=3.67,P<0.01);而女生在考试焦虑(t=2.75,P<0.01)、自卑(t=3.52,P<0.01)方面显然比男生存在更多困扰。
2.3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学校类型差异 表1显示,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t=2.53,P<0.01),重点大学学生存在严重程度更高的考试心理问题。在个别维度上,重点大学学生在强迫(t=4.76,P<0.01)、自责(t=2.07,P<0.05)、身体症状(t=5.19,P<0.01)、人际敏感(t=2.18,P<0.05)、精神症状(t=4.84,P<0.01)、自卑(t=2.94,P<0.01)、抑郁(t=2.48,P<0.05)等方面显然比普通大学严重程度更高。
2.4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专业类型差异 表2显示,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型差异(F=3.37,P<0.05),表现为理科>文科>工科>工商,多重比较表明,理科显著高于工科,工商显著低于文科、理科。在身体症状因素上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型差异(F=3.16,P<0.05),表现为理科>文科>工科>工商,多重比较表明,理科显著高于工商。在人际敏感因素上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型差异(F=5.35,P<0.01),表现为文科>理科>工科>工商,多重比较表明,文科显著高于工商。在精神症状因素上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型差异(F=4.42,P<0.01),表现为理科>文科>工科>工商,多重比较表明,理科显著高于工商。在自卑因素上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型差异(F=5.31,P<0.01),表现为理科>文科>工科>工商,多重比较表明,理科显著高于工科和工商。在强迫因素上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型差异(F=2.88,P<0.05),表现为理科、文科>工科、工商,多重比较表明,文科和理科显著高于工科和工商。
2.5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家庭来源差异 对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运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整体上,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不存在显著的家庭来源差异(t=2.53,P<0.01)。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存在更高程度的自责(t=2.17,P<0.05);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存在更高程度的人际敏感(t=2.31,P<0.05)和认知问题(t=2.75,P<0.01)。
2.6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年级差异 表3显示,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存在显著差异(F=4.22,P<0.01),呈现出先平稳发展,在大二至大三之间显著下降,而大三到大四显著上升的趋势,表现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多重比较表明,大三显著低于其他年级。
强迫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F=9.53,P<0.01),表现为大一、大四>大二>大三,多重比较表明,大三显著低于其他年级。自责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F=10.84,P<0.01),表现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多重比较表明,大三、大四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二。身体症状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F=7.26,P<0.01),表现为大四>大二>大三>大一,多重比较表明,大四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精神症状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F=6.91,P<0.01),表现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多重比较表明,大四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自卑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14,P<0.05),表现为大二>大一>大四>大三,多重比较表明,大三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二年级。认知问题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F=7.05,P<0.01),表现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多重比较表明,大一、大二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年级。
3 讨 论
本调查发现,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相对而言,女生比男生存在更高程度的考试心理问题;在个别因素上,男生比女生更多地体验到抑郁,而女生在考试焦虑、自卑方面显然比男生存在更多困扰。这与(黄高贵,2000;王才康,2001)运用考试焦虑量表获得的测量结果一致,他们认为大学生考试焦虑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4]。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发现,男生绝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指标要高于女生[5,6],王滔在关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中发现,大学男生的心理素质高于女生[7]。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功能指标。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们的调查结果是比较符合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实际情况的。
本次调查发现,重点大学学生存在严重程度更高的考试心理问题。在个别维度上,重点大学学生在强迫、自责、身体症状、人际敏感、精神症状、自卑、抑郁等方面比普通大学存在更多困扰。从生源质量看,重点大学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上存在优势,从教育环境看,重点大学无疑更有可能满足学对生自身更高的价值追求。但是,重点大学学生所拥有的高抱负和严要求,所面临的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所承受的更大的压力和冲突,又使重点大学学生在心理上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重点大学学生存在更高程度的考试心理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来自过去的成长经历和对自身发展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也许来自于当前学校对重点大学学生的更高要求。
本研究发现,整体上,考试心理问题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型差异,理科最高,工商最低。究其原因,进入大学后,不同学科在学习方式、学习要求上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学科的学生体验到的学业压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具体的考试情境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产生的考试心理问题在类型和严重程度上自然存在显著差异。
本调查发现,整体上,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不存在显著的家庭来源差异,在个别维度上,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存在更高程度的自责,而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存在更高程度的人际敏感和认知问题。究其原因,当前社会人口流动较以往更频繁和深入,逐渐减小了城乡新生代之间的差异。但是由于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生活教育环境以及所受教育质量的影响,而且与其成长的校外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有关。一般而言,城镇家庭对城镇学生要求更高,城镇学生也拥有相对更高的抱负水平,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对自己有更多的不满意,因此,具有更高程度的自责;而农村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使其在所接受的信息从范围、数量和质量上与城镇学生有很大的差别,这造成了其在人际和认知上存在更多困扰。
本调查发现,总体来看,大学阶段考试心理问题呈现出先平稳发展,在大二至大三之间显著下降,而大三到大四显著上升的趋势,表现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大三的考试心理问题严重程度最低。究其原因,大学新生刚刚来到大学校园,对新的学习任务和专业要求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体验到的考试压力较大,因此存在的考试心理问题自然较多。进入大二,虽然已经逐步适应了大学阶段特定的专业学习和考试节奏,但是出于自身发展,对考试结果抱有相对较高的期望,因此也体验到较高的考试压力。进入大三以后,他们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地应对考试,而更多考虑自身今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对于考试相对降低了要求,因此,所体验到的考试压力较低。到了大四,毕业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对考试结果的要求也相对比较表面化,因此,容易在考试期间产生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考试心理问题。从考试心理问题各维度来看,大一、大二在自责、认知问题、强迫上高于高年级,而高年级学生考试期间在身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方面要差于低年级。值得注意的是大二学生在自卑方面的困扰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而大三的学生则表现出对自我状态有一个比较满意的评价。究其原因,对于大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对考试的威胁性评价也急剧降低。同时,就心理发展阶段而言,他们已经处于成人初期,心理成熟度有了大的提升,在面对考试时,其应对策略更多、应对能力更强,考试心理素质水平更高。而考试心理素质作为考试心理问题与考试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有效地克服了考试心理问题。
4 参考文献
[1]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6
[2]袁勇贵,吴瑞枝,李海林,等.医学生考试期间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四川精神卫生,1999,12(1):19-21
[3]黄高贵.考试焦虑与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探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36
[4]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97
[5]谭欣,王琦.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报告.教育科学,1996,(2):37-40
[6]赵虎,等.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四年追踪观察.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1):28-30
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范文6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我校1022名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和分析,显示有心理问题者占31.31%,其中以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等因子居高,均高于国内常模。分析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心理健康;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职学生
1测查方法
此次测查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本表是国内外常用的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工具,由9个因子构成,涉及到心理问题的多个方面,能较全面地反映被测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该表采取5级评分的方法,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即考虑为筛选阳性,需作进一步检查。9个因子中的任一个因子分值或总均分≥3分为阳性,表示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分值越高,表明被测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次普查共检测中职护理专业学生1045人,收回有效量表1022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1017人,初中毕业生968人,高中毕业生54人。
2测查结果及分析
2.1总体结果(见表1)
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在1022人的总样本中,有轻度症状(因子均分大于等于2)者为320人,占样本总数的31.33%,明显高于国内常模[1]。存在中等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各因子中只要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有69人,占样本总数的6.75%,与国外资料显示16~19岁护生心理社会问题检出率为5%~15%的结果相一致。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中职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对环境适应能力差,集体住宿生活中面临的全新人际关系以及处于青春期所出现的情感问题等;学习目的不明确,被迫无奈地来校学习,有的学生认为护理专业不是自己想学的专业。加上医学类专业的课程繁多,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文化基础差,初中阶段就可能被老师及家长认为是不成器的孩子,自卑心理强烈;考虑自己学历偏低,对毕业后就业过分担忧;这些对心理、为人处事能力还不够成熟的中专学生是一个大的挑战。
2.2SCL-90总体筛查结果
(1)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九个因子中,强迫症状因子阳性者占第一位,高至39.33%,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次之,为37.38%,抑郁和偏执因子阳性比例分别26.52%和24.76%,均明显高于全国SCL-90的常模。这些问题是当前中职学生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健康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今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另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也占有一定的比率,意味着在中职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固执、偏激的人格特征,这将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和处理,并将会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对此我们在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亦应引起高度重视。而在症状呈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因子中,亦以强迫症状因子为最高,比例为4.10%,与全国常模相近。其它因子均低于全国常模标准。
(2)在各因子中,以强迫症状因子尤为突出。根据变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迫症是由人格基础与心理社会因素相结合而造成的。具有强迫症状者往往表现为谨小慎微、刻板、优柔寡断、一丝不苟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中强迫因子呈现阳性的比例高的原因可能与女生的性格特点、护理专业学习压力大、学生责任心过强有关。
(3)表2还显示,在九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时更突出)比例较高,表明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较大的困惑,这与其年龄、认知和社会经历有关。
3思考与对策
(1)中职学生处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年龄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期,在当今中国社会中被许多人认为是文化层次不高、素质较低的学生,初中时常常被人看成“不成器”的人;各自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个性特征等方面不同,再加上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护理专业可能并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等原因,许多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抓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任务。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形成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我们现在对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2)SCL-90总体筛查结果表明,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焦虑居前五位,大部分学生主要集中于轻度异常层次。综合分析其成因,社会因素有交往能力缺乏、群体之间磨擦、相互竞争激烈、应激紧张、遭受挫折刺激、贫富差别较大、学业负担过重、考试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有异性羞怯、同性冲突、社会回避、自卑自傲、懊伤沮丧、无名担忧、妄想猜疑、被动应付、压抑苦闷等。因此,作为教育机构,除了要做好对少数心理问题严重学生的心理干预外,大量的工作应是做好心理预测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让心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观念,外化为学生自己处理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
(3)关于中专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对有各因子心理障碍的学生实施脱敏、领悟、认知、行为、娱乐等适当的心理治疗;对一些具有相同心理问题者,要与班主任一起制定计划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中的敏感或困惑等问题可举行专题报告会,引导学生纠正一些问题;对各种应激所带来的不适或遭受挫折要适时进行心理防卫教育;对有神经性、精神性、躯体者要及时制定方案,做好应激处理和及时转诊。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心理变化特点,制定好工作计划,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加强心理网络的建设,强化硬软件的资金投入,保证工作正常运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