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足球教学内容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足球教学内容分析范文1
【关键词】河南省 中小学校园足球 开展现状
校园足球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小学生在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增强体能,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理念下,对河南省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分析,对积极开展足球教学、竞赛和训练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中小学试点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小学校园足球”为关键词或主题目,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报告等,对所得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再运用访谈法对中小学足球教练员、主管领导等针对“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进行访谈再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郑州、开封、洛阳、新乡、许昌5个校园足球试点市和临颍县,即选择部分河南省首批校园足球试点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所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整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试点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分析
《全国青年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规定“为了校园中普及足球运动,各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必须为广大在校学生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足球活动,对试点学校的要求中提到学校必须组织校内班级和年级间的比赛。”所以,校园足球联赛是河南省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重点,而通过年级或班级间的足球比赛,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足球,不仅能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也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欣赏足球,对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和学生音质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调查发现,有38.32%的试点学校开展了校内班级间、年级间的联赛,61.68%的试点学校没有开展校内班级和年级间的联赛,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由于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看重和担心,开展校内班级和年级间的联赛多少以小学为主,初中由于面临中招的压力,其联赛进行较少。在对“体育课中足球教学内容”、“组织足球比赛”、“组织课外足球游戏及活动”和“其它”的调查中发现,有86.31%的试点学校选择了“体育课中足球教学内容”,有76.34%的试点学校选择了“组织足球比赛”,19.76%的试点学校“组织课外足球游戏及活动”。在走访中得知,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足球运动的,但一定程度上缺乏足球运动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练习,这点在某种意义上会影响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的持久性。所以,学校应该规范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规章制度,开展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更多地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开展多样化、多层欠的足球竞赛活动,并建立和完善河南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的校园足球四级竞赛体系,形成分组管理的稳定赛制,并积极探索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保险机制,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消除学校、学生及家长参与足球运动而产生伤害的后顾之忧。
2.2 河南省试点学校对校园足球文化普及与宣传的分析
校园足球文化的普及与宣传是校园足球快速发展的核心,只有学生、家长及教师了解了校园足球文化,才会更好的参与校园足球,校园足球文化才能更大限度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校园足球才会才会得到推广和强大。因此,只有做到对校园足球文化的普及和宣传,才会更好的营造足球文化的氛围,才能更学生最大限度的接触足球、喜欢和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通过调查发现,有36.98%的学校进行了校园足球文化的普及与宣传,还有63.02%的学校没有完成对校园足球文化的普及与宣传工作。这些试点学校要多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迅通及校园电视等途径和形式,对学生广泛传播校园足球的意义和价值,大力营造加快发展校园足球的良好氛围。
2.3 河南省试点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场地及器材情况分析
足球场地与器材现状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国家体育总局对校园足球活动高度重视,2013年体育总局追加体彩投入由2009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每年5600万元,同时要求各地按照不少于1:1的比例进行匹配相应的资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中指出:“资金用于赛事组织、器材和装备购置、教练教师)和裁判员的培训、扶持基层单位场地建设、宣传推广、办事机构工作运行、评估和奖励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有56.76%的学校表示足球器材能保证校园足球活动的正常开展,有26.41%的学校表示感谢足球器材能基本满足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还有16.83%的学校认为足球器材不能保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再通过对校园足球场地的调查分析发现,足球场地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由于天然草场的造价高,养护难,所以在中小学基本没有学校采用天然草场。郑州市校园足球开展相对较早,其情况相对乐观,其调查学校基本都江堰市有足球场,但没有天然草场,其中具备人工草场的占居一半以上,拥有11人制足球场的学校占21%,且多数存在中学校园足球场地,小学校园足球场地多以7人制为主,占39%,拥有5人制足球场地的学校占26%,但还有14%的学校没有校园足球场地,通过访谈得知,这部分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教学和活动时,不得不在篮球场地或其它场地进行。
3 结论与建议
试点学校足球课堂多以教学内容为主,其次是足球游戏与比赛;但校内班级间、年级间缺少相应的足球比赛和联赛,有的试点学校没有举行和参与过班级、年级和校级的比赛;各区、市、县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差距较大;学校缺少对足球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裁判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同时足球场地器材的足严重影响了校园足球的开展等。建议:建立各区、市、县学校间的互助和沟通制度,组织开展校园班级、年级及各校园的足球联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并制定从县市开始,层层淘汰制度;还要加强各试点学校对足球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鼓励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引导学生完成足球运动的项目,同时加大对校园足球的监督和统筹工作,切实解决校园足球中存在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并积极提高足球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与文献:
[1]陈俊男.浅谈小学校园足球发展[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5(5):46-47.
[2]许诺.郑州市青少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方网站[EB/OL].http:/schoolfottball.cn.
[4]李亚华 等.安徽省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6):73-77.
足球教学内容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中学生 校园足球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09-03
1 研究目的
通过该调查,将通过对厦门市首批23所足球试点中学组织训练的教练员及500多位参与校园足球运动学生和部分未参与足球运动学生进行协调、耐力、反应、社交等方面能力地比较,对厦门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如师资、场地器材、教材安排、活动情况、课余训练、竞赛等方面进行调查,从4个方面研究校园足球现状:第一是普及;第二是教学和训练;第三是组织竞赛;第四是组织夏令营和冬令营。并找出提升策略,从中找出校园足球运动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找出一条适合厦门中学“校园足球”之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厦门特色的“校园足球”开展模式。并形成一整套区域性比赛、训练、选拔、教练员培训与裁判系统。
通过本调查,促进厦门各“校园足球”参赛校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开展。探索一条学校特色项目创建之路;建构我校体育特色――足球运动项目,为厦门市培养青少年优秀足球运动员打基础。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足球运动员,而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扩大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参与面、夯实校园足球运动训练强度的基础上,发现足球运动新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足球运动技能和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足球人才。
通过本调查,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也符合我国足球运动的现实状况,是解决我国足球事业后继乏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本调查,提高体育老师和管理者的体育项目教育科研水平和青少年足球运动推广、研究能力;使我校管理走向科学化,实现学校整体布局优化,使我校体育教学、训练初显成效,体育竞赛渐获成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调查通过对厦门市首批23所足球试点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学校中组织训练的教练员及参与校园足球运动学生进行了校园足球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对部分未参与足球运动学生进行协调、耐力、反应、社交等方面能力地比较研究,对厦门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如师资、场地器材、教材安排、活动情况、课余训练、竞赛等方面进行调查,从4个方面研究校园足球现状:第一是普及;第二是教学和训练;第三是组织竞赛;第四是组织夏令营和冬令营。找出研究对策,从中找出校园足球运动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找出一条适合厦门中学“校园足球”之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厦门特色的“校园足球”开展模式。并形成一整套区域性比赛、训练、选拔、教练员培训与裁判系统。
通过对教师、足球队员、参与足球运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了解活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校园足球” 在厦门市发展的前景,以期促进“校园足球”在厦门市的顺利推广,进而推动厦门市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探讨校外体育足球资源的利用,其中包括:(1)家庭体育活动;(2)校际间的体育活动和竞赛;(3)区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4)业余体校训练;(5)体育俱乐部活动;(6)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等。
2.2 研究方法
2.2.1 厦门市中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调查
(1)文献资料法:使用“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足球后备人才”等关键词,检索并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章和论文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期间,针对校园足球管理模式、训练体系形式等相关问题,利用各种赛事、训练等机会,对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教练员、家长进行各种形式的访谈,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为本调查提供思路。
(2)调查研究法: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了“厦门市中学开展校园足球现状的调查问卷”,对组织训练的教练员及参与校园足球运动学生共230名师生进行了校园足球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207份,回收率为90%,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输入软件进行相关处理及检验。
(4)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提示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及特点。
(5)实验法:对初中与高中校园足球队进行协调、耐力、反应、社交等方面能力地比较研究,探讨足球运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2.2 厦门市中学“校园足球”提升策略研究
(1)访谈法:听取厦门这23所学校的组织领导与训练的教练员的相关看法与建议,从师资、场地器材、教材安排、活动情况、课余训练、竞赛等方面进行补充,找出研究对策。
(2)行动研究法:对比已有的“校园足球”找出更好的适合厦门“校园足球”发展的模式,并进行推广。
(3)厦门市中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
对所有资料的汇总与分析,形成完整的论文。再修改,再完稿。
3 结果与分析
3.1 厦门市中学开展校园足球的现状分析
3.1.1 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学生参与了足球运动。达到并超过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中规定的“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与活动”的要求。在调查中发现,喜欢足球运动的大部分集中在男生,而女生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各方面的原因,对于足球运动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原因主要集中在学习压力、怕受伤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态度上。在调查我们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与厦门市高度重视足球运动息息相关,厦门市是参与足球较多的省市,为校@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3.1.2 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分析
厦门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重点是校园足球联赛,但是能够代表学校足球队参加比赛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人。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规定“为了在校园中普及足球运动,各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必须为广大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足球活动”。为此,我们对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在“体育课中足球教学内容”选择的人数最多,达到99%;排在第二位的“校园足球比赛”,达到86%; 其他的如大课间、课外足球游戏等占16%。这表明,学校在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形式上比较单一,以体育课上的足球教学和学校内部的年级间、班级间的比赛为主。但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在体育课中经常参与的足球活动,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与针对性,这样不利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适合对多数学生的活动。
3.1.3 足球场地及器材情况分析
因为足球场地、器材是开展足球运动的硬件设施,足够的场地,充足的是器材是提高体育足球教学质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的保障。对于场地、器材不满意者多达41%,场地偏小、体育课安排集中是反映最大的问题。
3.1.4 家长对子女参与足球运动认识程度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支持角度上的原因,选择增强体质与磨练意志的比例高达91%;尊重子女意愿与兴趣者点85%。只有16%的家长希望子女在足球方面踢出成绩而走足球路。这也说明家长在支持子女参加足球运动方面大都是比较理性的态度,功利性不强。
3.1.5 校园足球课与训练开展现状分析
无法增加每周足球课时数。对于足球课使用教材一般是按照体育课教材或校本足球教材,而专用足球教材虽然人教社编写好了但还没收到。足球课教学考核情况同体育课的考核一样,没有具有特殊性。高中足球选项有专门的考核。
3.1.6 足球经费投入与使用现状分析
足球经费投入各校都感到欠缺,用于比赛的多,用于普及提高的少。对于场地建设、器材购置、教练补助、教师培训、校内比赛、组队参赛、教材开发、外聘教练等都是需要费用投入的。对于足球训练老师发放,有的是按课时计费,有的是减少工作量,有的甚至临聘人员进行训练。对于学校组织的校内足球活动比赛如联赛,班级间比赛,其他比赛等,根本没有经费可用。
3.1.7 足球运动员的保障与晋升措施分析
足球运动员的保障与晋升措施缺乏。对于足球运动员参加保险情况,只有比赛时才有,平时的训练是没有到个人的。集体的校方责任保险是有,但最高赔偿金额不高、赔付比例不高,学生本身个人的其他保险很少有。对于足球人才晋升机制学校也无能为力,很难为省市级输送足球运动员,学校无法通过足球特长优惠倾斜政策优先录取升入上一级学校。学校对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在升学和招生方面没有特殊政策,运动员无法享受升学加分,在评优评先与奖学金评选中也没有优势。
3.2 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影响因素
3.2.1 学生个人主观态度的影响
学生是参与的主体,他们的个人主观态度决定参与行为。这种主观态度受到学生身心特点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厦门市由于从小学到中学都有良好的足球氛围,也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所以以“积极”态度参与学生人数达到74%。其动机也以“掌握足球技能”占到44%,锻炼身体占了32%。校园足球应该借助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态度,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3.2.2 家庭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
初中生由于年龄与身心发育特点、高中生由于择业与方向选择,决定他们的选择必须受到家长的态度的影响与制约。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会成为孩子梦想的目标与学习的动让力。但由于家长担心孩子受伤、参与足球运动影响学习成绩、出路窄,不愿意让孩子走足球训练的道路却是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负面影响。另外校园足球宣传力度不够,家长对此深入了解不多。
3.2.3 学校场地器材校园足球活动的影响
足球场地严重不足,抢场地成为足球课与训练必争之路。 专业的足球教师少之又少,现在执教的多为非足球专项的体育教师,体育院校足球专业不多,尤其是女教师对于足球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吃力。对于专业运动员到学校执教本身也是难度重重,没有政策支持是很难实现的,对于外聘专业的足球教练到学校进行辅导,也由于涉及到经费等做到的极少。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厦门市的足球氛围造就了厦门市中学参加校园足球的人数达到了实施方案的要求,这与各级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息息相关的。
(2)校园足球的组织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应该采取学生兴趣较高的足球活动来丰富校园足球,仅仅比赛与训练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足球场所与器材不能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各级还应该加大力度增加场所改造c投入力度。
(4)家长对子女选择校园足球大部分持支持态度,这样不仅能增强子女的体质、磨练意志,同时也体现了新时代亲子关系的融洽与相关尊重。
(5)各校足球教练员具有一定的执教能力与经验,教练等级与性别分布不合理,体育教师足球专业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4.2 建议
(1)加强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领导。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有更多的精力、采用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校园足球的落实。各校间的经验与资源要共享,丰富多样化的校内及校际足球娱乐、足球游戏活动。以娱乐、健身为主体,以快乐足球为核心,引进、创新足球教学新形式。合理安排课外活动时间与足球活动方式,开发、创新足球课外活动方式,摒弃枯燥的传统足球理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足球。
(2)加快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步伐与力度。将操场建设为一场多用的多功能操场,合理调配体育课的安排,采用有序、错时教学与训练,让场地与器材发挥最大的效用。每年由上级资助一定数量的器材与设施建议。
(3)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举荐参加各级培训与晋升,加强足球基本功的学习、训练、提高。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虚心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开阔自身的思路和视野。制定合理可行的奖励机制和薪酬待遇,把带队训练、比赛时间纳入到教师的课时计划。
参考文献
[1] 梁余.重庆市高职院校足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 颜中杰,隋国扬,吉乔,等.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科研,2011,32(1):80-82.
[3] 唐咏.我国普通中学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队的现状调查及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学,2010.
[4] 刘楠.河北省县级市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5] 初奇鸿.云南省丽江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6] 樊铭.中国足球后备力量培养状况的历史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3-84.
[7] 邓燕程.辽宁省北部地区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
[8] 周建.对青岛市小学足球开展现状的分析研究 [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
足球教学内容分析范文3
【关键词】活力高效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35-02
一、何为活力课堂
1、活力课堂应该是一种高效课堂
高效是一种速度,意味着目标的实现,它应具备: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2、活力课堂应该是自主探究的课堂(学生主体得到充分体现的课堂)
一说到自主学习,好像就是放手给学生,就是老师不讲学生自学,就是每堂课只能讲几分钟,但我理解的自主探究的课堂,应该是重视学生主体、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的课堂,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
3、活力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课堂
只有生命才能唤醒生命,只有激情才能燃起激情。老师课堂上是否投入,将会对课堂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比如,老师自身对所教授的知识没有激情,完全是局外人的姿态上课的话,学生也很难投入其中。
二、如何构建活力课堂
2.1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是构建活力课堂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赋予教师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像太阳,学生是地球,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是足球场上场内的队长,教师在前面领跑, 学生在后面一步一趋的模仿;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总之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核心,而要构建活力课堂不得不逼着我们的教师把时间、话语权、甚至黑板都要还给学生,努力追求做到“学生能做到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好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教师不包办代替;学生正在争论的,教师不急于下结论。”教师的角色在转变,变得需要将一切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甚至包括教师本身都要围绕着学生转,变得由叱咤赛场的场上队长,变成了场边教练;由风光的主演变成幕后的导演。这样的教师角色不得不说是对传统角色的颠覆,对教师来说可能是一种痛苦的转变,甚至有人认为这样的课堂还要教师干什么,实际上构建活力课堂中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是更高了,比如职业教育比较认可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地哈佛大学,每位教师都会因为被指派上一门案例教学课而感到荣耀,都愿意尽最大的努力上好课,他们每天花很多时间冥思苦想,想要告诉学生一些新的东西,每次来到教室都会带来惊喜,绝不让学生浪费宝贵的青春听教师站在黑板前读那些发黄的讲稿,教师不再是一个为了谋生的教书匠而是一个研究者、学者。
2.2具体、准确的把握学情是构建活力课堂的基础:传统的备课中也强调“备学生”,但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往往流于形式,在现在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是设计一节课的前提之一,是构建活力课堂的基础,只有对学生的学情做出具体、准确的分析,才能设计出一个符合这个班、这节课的好的教学方案,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活力课堂。学情分析是对这个班在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劣势和优势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更多的是分析学生的劣势学情,而忽视对优势学情的分析,很难甚至不愿意发现学生的优势学情。如果我们给学生贴上“不要谈能学什么了,不出事就是最大的幸运”的标签的话,我们就会心灰意冷,不愿意动脑筋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了,上课就不可能有激情、有感染力了。一节连教师都缺乏激情的课堂会是高效、活力的课堂吗?尤其是中职学生来说,要找劣势学情,一找一大堆,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那些优势学情,才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在学情分析中哈佛老师们的做法也许对我们会有些启发:为实施有效的教学,教师们往往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对着学生的照片逐个记学生的面孔、姓名,来自哪里,已经受过的教育和工作经历等,因为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学生姓名的发音千奇百怪,为准确叫出学生的姓名,教师一般叫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到他的办公室录下其姓名的发音,然后对着发音反复练习。这样做的效果可想而知,我们没有条件如哈佛的教师们做的那么完美,但如果任课教师也能准确的叫出每个学生的姓名,而不是“那个学生”、“你、你”的叫,这无疑就为顺利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3教学设计是构建活力课堂的前提: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备课的不同,传统教学的备课活动中,也有教学设计,但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解决的是“教师怎样教”的问题。现在的教学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它克服了这种局限,教师不再只是备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它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解决的是“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我国学者何克抗教授对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和‘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可见只有制订了完善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成为游刃有余的当好场边教练、幕后导演,构建真正的活力课堂。
总之在“情境中导入,在活动中认知,在探究中创新,在交流中互补,在反思中升华,在应用中提高”,让课堂充满活力,让高效成为常态,成为追求,在中职教育尤其是中职医药学教育教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努力转变自身角色,积极尝试构建活力课堂吧。
参考文献:
[1] 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足球教学内容分析范文4
关键词: 广东省普通高校 排球课程 现状分析 建议
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据广东统计信息网统计,1998年广东省有大学43所,到2006年广东省普通高校达105所。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各大学也都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排球是高校体育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了解广东省普通高校排球课程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为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是推动广东省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以广东省普通高校排球课程开展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高校排球教师与普通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2.广东省普通高校排球课程教学的状况分析
2.1课程内容分析。
对于学生体育教材的情况,有69.23%学校给学生提供排球教材,一些学校教材为本校自编教材,如中山大学的《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等,也有一些学校使用各种大学体育的通用教材。
对于排球课教学内容,大部分教师重视学生的排球技术的学习,上课期间安排排球技术的内容最多占总教学内容的70%,最少为40%,各高校具体分配平均值分别技术为58.85%,战术为16.54%,竞赛与裁判为11.15%,体能训练为10.45%,其他为3.01%。以上一组数据反映出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技术的培养,在教授学生技术的同时,也穿插了其他如战术和体能训练等内容。
大部分教师希望能增加排球战术内容,提高学生的比赛能力,增加学生的竞赛与裁判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对有选修过排球课程的646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和教师在这个方面的认识是相同的:一致认为排球技术和战术是排球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在注重学生排球技术练习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对战术的配合练习。
在调查的646名选修过排球选项课学生当中,其中有123名学生表明除六人制硬排,学习过其他形式的排球,如软式排球、沙滩排球等,其中软式排球最受学生的欢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排球形式的多样性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穿插其他形式的排球教学内容,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其他形式排球的简单技术和规则,而且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2.2 组织实施情况分析。
2.2.1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各校实行平均主义原则,保证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平等性,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并不是绝对完全自由选课。在第一志愿选课后,看学生意愿和选择此项目的人数,超过此项目的人数标准,则根据选报的顺序调剂后选者到其他体育项目,因此在进行学生选项排球的调查中,确定高校排球人数的总比例比较困难。
图1 高校学生体育课程选择结果
数据表明篮球依旧是学生的首选,小球类网球、乒乓球等也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大球类足球和排球受欢迎程度不高,中国的传统体育武术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关注。文献[3]作者石磊等对高校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也表明,学生对排球的喜欢程度不高,在男生中排球排在第六位,在女生中排球排在第九位。这与本次调查的结果有很多相符之处。
表1 学生对排球的态度表
表1显示在没有选择排球课的学生调查当中,不喜欢排球的人数只占到14%,在访问调查中笔者发现他们当中很多也想选择排球课的学习,但害怕排球技术难度太高,影响自己的学分。由此可以看到排球在普通高校中还是有很大的潜在基础。排球运动形式多样,激烈而不失高雅,竞争激烈又没有过多的身体对抗,可以减少运动损伤,只要做好引导,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图2 没有选择排球课的原因
图2所示广东省普通高校学生没有选择排球课的原因,表明排球技术难度太大。因此在教学或业余排球比赛中,可适当降低排球难度,比如允许轻度持球、连击、四次击球等,有的时候甚至可允许球落地一次等,以提高和延长比赛的连续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随着学生的排球技术的提高,可适当调整排球的技战术难度。
2.2.2教师情况分析
在所调查的15所普通高校中,由于各个高校的规模不同(国家级重点、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私立院校),在校的体育教师情况各不相同。以下这些数据可以间接反映出学校对排球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学校的规模不等,不能直接推断出排球在各个高校的受欢迎程度。但从排球教师占校总体育教师的百分比能间接地反映出排球在学校中的受欢迎程度,其中,五邑大学排球教师的比例最大,达21.9%,而南国商学院比例最小,为0。在本次调查中,广东工业大学由于场地建设等问题,暂停了排球课。
表2 各高校体育教师情况表
(学校代码注:1.东莞理工学院,2.华南师范大学,3.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广东药学院,5.广东商学院,6.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7.中山大学,8.暨南大学,9.五邑大学,10.华南理工大学,1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2.广州中医药大学,13.广州大学,14.广东工业大学,15.南国商学院)
作为一名排球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巧等关系到排球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广东省普通高校排球教师的学历相对较高,受调查的23位排球教师中,69.6%的教师具备大学本科学历,30.4%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但与国家教育部的最低要求:高校教师应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表3 排球教师的基本情况表
重视对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是提高师资质量、稳定师资队伍、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调查中发现有78.3%的排球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又进行着其他各种形式的学习,其中大部分教师选择了在职培训方式等。
2.2.3教学时数分配情况分析
表4 排球课教学时数分配表
各个高校都是选择每次周2课时,有7个学校选择每课时45分钟,其余每课时40分钟。排球共修课时数上也有差异,有8个学校排球课课时为36个课时,其他的学校从18课时到102课时不等,大部分学校是共修一个学期的排球课。但也有个别学校采用在高校学习期间以一主修项为主,在大学前两年修同一运动项目,这就是有的学校排球共修课时达102之多的原因。
2.2.4班级规模情况分析
体育教学班级人数过多,不仅会加大教师教学组织工作的难度,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等。14所普通高校排球班级规模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 各校班级授课的人数情况表
体育课的学生人数一般在20―40人为宜。在调查中发现有55.6%学校体育课班级学生人数限制在35人以下,基本上每班授课人数在30―40人,但还有一些学校排球课班级人数超过了45人,特别是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每班人数达50人之多。
2.2.5课程场地设施分析
表6 学校排球场地设施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校场地设施条件大不相同,有的学校拥有场地21片,有的学校只有1片场地,可见每个学校在排球教育上投资力度大不一样。
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中认为学校排球场地器材基本上能满足授课的需要,但在调查的15所学校当中,只有3所高校有排球场馆,而且与其他运动项目共同使用。大部分学校在雨天无法进行正常排球教学活动,被迫选择理论教学或者观看教学录像等。雨期比较短暂的话,教师基本上还可以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但在梅雨期时间相对较长的广东,这无疑是影响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障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3 雨天组织排球课情况表
2.2.6课程教学过程分析
2.2.6.1教师对排球技术教学认识的分析
排球技术掌握是排球教学的最主要环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优化问题上主要是针对如何提高排球的技术特别是有球技术的教学。受调查的23位排球教师中,有16人认为学生最难掌握的是排球的扣球技术,扣球技术的好坏,由传球人技术动作与击球人起跳时机能否合理结合决定。要想学好扣球,首先要加强学生的传球练习,教师应在学生的平常学习当中,善于发现体育骨干,培养有较好传球技术的学生,以提高其传球的准确性,达到传扣球的有效结合。
2.2.6.2学生对排球内容学习认识的分析
在学生掌握排球知识的过程中,各项排球知识内容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的快慢程度各不相同。
表7 学生对排球知识难易程度认识表
从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中得知学生最难掌握的还是排球技术问题,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排球有球技术练习中,扣球是最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其次是传球。因此教师在进行排球的传、扣球教学基础阶段,应注意正确的动作示范,并且多采用分解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步骤练习,使学生掌握完整正确的基本技术后,加强扣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2.2.7课程教学组织方式分析
不同的体育教师有着不同风格的上课方式,各种上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学生高效率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保证。
表8 排球课学生喜欢上课方式分析表
有69.5%的学生认为在排球课教学中,教师应以排球技术的练习与比赛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主。因此在排球课学习中,刚开始由于学生技术生疏,教师可多用一些时间来教学基本技术,也可降低排球比赛的难度,比如允许连击等以提高比赛的连续性,增加比赛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同风格的上课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且不同上课方式在学生当中的受欢迎程度各不相同。在调查中发现,73.6%的学生比较满意排球教师的教学方式,但仍然有近30%的学生不太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在发挥教学特长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建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要求,真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
2.3教学评价分析。
体育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作出评价的过程,也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2.3.1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情况的分析
教师的素质和工作状况对教学质量关系重大,因此教师评价是教学评价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评价是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果的测量和判断。从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数据可以看出,81.2%的学生基本上肯定了排球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87.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是比较认真的。但在访问调查中发现,个别学生认为教师在进行放羊式教学,在教学中做一遍动作示范后,就让学生自己练习,很少加以指导和帮助,好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结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漠不关心,只求教学数量,不求教学质量。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相反,恶性的师生关系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大障碍。
表9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表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74.3%的学生认为自己和教师的关系不错,但还有将近24%的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一般甚至很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不要一味地只讲授排球知识,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个别指导、因材施教。
2.3.2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情况的分析
学校工作的质量最终应当反映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教师的综合考评及课堂教学的评价,无不把学生对其的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的评价在学校各种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对排球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发现,有86.9%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为排球知识的传授顺利进行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但也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有一些学生就只想混学分。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导和教育学生培养不怕吃苦、团结互助等优良作风;要多鼓励,少批评;在考核评价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多方面发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以达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表10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表
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师生关系调查中发现,学生和教师的认同有所差异,因此师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特点,洞察学生的心理,了解并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满足每个学生对排球知识的不同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体能(运动素质)、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及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
表11 排球课内容考核比例情况表
上表可以得知,教师进行排球知识掌握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考勤与课堂表现占19.55%,体育课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体现在对学生体格体能上的评价,另外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即个人思想品德的表现,也应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建议教师在实际考核中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每节课给予一定的评分,对于那些尽管运动基础差,但态度认真,经过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学生,应给予较高的评价。
3.结论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相对较高,大部分普通高校都开展了排球选项课,但并不受高校学生的欢迎,排球技术难度高是影响学生对排球产生兴趣最重要的原因。各高校课时分配不均衡,排球教学形式单一。大部分高校缺少排球场馆,个别普通高校排球课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排球课教学任务的完成。
4.建议
4.1以多种形式推进高校排球运动的开展。
增设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等其他形式排球来丰富排球教学内容。积极组建业余排球俱乐部,加强专业教师对俱乐部的指导,与社区体育相结合。做好排球比赛宣传工作,增加排球赛事的密度,分层次、分级别进行比赛,竞技性与娱乐性排球共存,开展多形式和多层次的排球比赛。
4.2以提高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校排球运动的开展。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场馆设施,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投入,大力引进人才,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师资在职进修的各种途径;建立较为完善的考评体系,以评促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排球教材编写组.排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石磊,张浩,陈国志.影响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2004.
[4]刘善言等.学校体育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5]刘庆光,刘驰骋.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2).
[6][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8]佐藤正夫,钟启泉译.教学原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9]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0]金晓阳.关于我国大学生业余排球联赛运作的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展望[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