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体的运动教案

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1

一、教学设计的初稿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知道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基础可以更好的学习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我开始写教案时,就简单的按教材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和以往的经验一气呵成结果,认真看了之后,才发现缺乏新意,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程式化的过程,没有体现出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可见,我的这份教学设计是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只是凭借经验来完成任务是不行的。经过思考后,便进行修改。我参阅了很多的有关资料,在导课、准备和练习上加了功,并且把每个环节又重新安排了一下,要比第一次心中有数多了。就这样,我的教学设计初稿完成了。

二、教学设计的实施

教案设计的合理性只有通过教学来验证。终于到了试教的时候了,我就按照教学设计的初稿开始上课。前几个环节都顺利完成了,可是时间不够了,到要练习的时候下课了。课结束后,我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之后,我明白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只是考虑到了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每个环节都在强调要教的新课的概念,反复不断地分析给学生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教的很累,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看来,教学设计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备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更为重要。

三、教学设计的修改

这一节课后,我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在引探准备中,主要复习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回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个物体运动的特征,并联想行程问题中一些经常考虑的因素,为新课作准备。而第二个环节里,我将几个概念分散在每个细节的环节里,一个部分讲一个概念。首先,在准备题中,通过学生演示,解决“从两地出发、相向、同时”;然后,在填完表格后,设计几个问题解决“相遇”的概念;再通过表格里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回答问题来解决“相遇时间”;接着,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特征;最后,在学生自己解答例题的过程中,分析“相遇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解答,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解决“速度和”的概念。这样以来,概念很清晰,相信学生也容易理解,不会混淆,也会节约时间。

四、教学设计的再次实施

经过这次修改后,我对《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认识又深了一步。于是,拿着新的教案,我又一次的走进课堂,并邀请了学校的数学老师们来听课。这一次的课比第一次大有进步。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教学环节紧凑,过度自然,概念讲的清楚,学生思维活跃,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每个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去解决,并且学会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看来,教案是要经过反复修改、精心设计才可以将教学过程实施的更好。

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2

【关键词】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科学文化

一说摩擦力,就是有害的;一说摩擦力的大小就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造成的原因是学生先入为主的错误经验,认为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摩擦力小时,就能快起来,他忽视了有利的一面;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他忽视了静摩擦力的存在,所以应该对初中物理中的摩擦力在知识上有个正确的、全面的理解;在思想上应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下面就以上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知识上进行分析、理解

从知识上进行分析:从定义着手,课本上这样说,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我们把定义分解为三部分:Ⅰ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Ⅱ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Ⅲ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把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从Ⅰ部分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一是两个物体,二是相互接触。不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就无从谈摩擦力。例:空中飞行的子弹受不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另外是否受到空气的摩擦力?我们分析:子弹与地面为两个物体,空中飞行,显然不与地面接触,肯定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是否受空气摩擦力?子弹与空气可以看作两个物体,子弹运动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与空气接触,所以满足条件。那么,满足条件就受摩擦力吗?

我们再看Ⅱ,它说明产生摩擦力的作用过程和种类。两个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抓住"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关键性字眼,"要发生相对运动","已经发生相对运动"说明产生摩擦力的作用过程。如果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就无从谈摩擦力。关于种类后面再谈。具备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作用过程,一定存在摩擦力。我们再分析上面的题目,空中飞行的子弹,上面它具备了条件,再看是否具备产生的作用过程?选取子弹空间飞行某一位置为参照物,那么子弹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相对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说明"已经发生相对运动",具备摩擦力产生的作用过程,这样就充分说明子弹与空气之间有摩擦力的存在。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又是怎样呢?

我们再看Ⅲ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它说明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那么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空气的摩擦力,作用点在子弹上,方向与子弹运动方向相反。

课本中提到滑动摩擦力,这里初步说一下摩擦力的种类,初中范围内只研究固体间摩擦,即滑动摩擦和静摩擦。何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呢?前面说过"或"字,"或"字正说明摩擦力的种类:一种"已经发生相对运动";一种"要发生相对运动"。只研究固体,这样就可以给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分别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滑动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指相对滑动,说明非滚动,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下面分析滑动摩擦力,看下面一个实验,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秤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拉力F1;再在木块上放一砝码,再用弹簧秤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拉力F2;在水平木板上固定好棉布,放上未加砝码的木块,再用弹簧秤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拉力F3。木块与木板(或棉布)是两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已经发生相对滑动,具备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和作用过程,一定产生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通过上面实验结果直观地看出,F2>F1,F3>F1,又因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即F2摩>F1摩,F3摩>F1摩,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初中只了解这些,关于大小的计算到高中再学。静摩擦力是指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看一道题:手握瓶瓶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分析:手与瓶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又因受到地球的吸引有竖直向下运动的趋势,瓶相对手要发生相对滑动,具备产生静摩擦力条件和作用过程,一定产生静摩擦力,方向与要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至于大小呢?因瓶相对手保持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瓶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它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克服其外力的大小相等,这只适用初中,至于别的情况,到高中再学。

二、从思想上进行分析、理解

从思想素质上分析:通过"手握瓶瓶不会掉下来"这一典型例子可以说明,手对瓶产生一个静摩擦力才不会使瓶掉下来,这个摩擦力是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其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所以教育学生分析问题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在生活中利用它有利的一面,这就是学以致用。有害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想方设法减小有害的一面。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为长大后攀登科学高峰,建设祖国指明航向。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从知识上、思想上,对摩擦力有关原理的分析、理解,我们的学生会得到启发,懂得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并将这一道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参考文献

[1]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OL].互联网

[2]已经知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OL].互联网

[3]摩擦力.教案1(教科版必修1)[OL].互联网-精品教案

[4]石玉娟.唯物辩证法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渗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3

关键词:体验教学 应用型人才 卷尺运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242-01

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系列设计课程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经过我院土建系城市规划与建筑教研室的教学研讨,于2011年开始正式引入体验教学模块。与体验教学同步的是在全院低年级同学中推行的卷尺运动。在各个设计环节中加入对实际场地和三维空间物体的测量、记录并绘制整理,使同学们对尺度有一个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体验教学是独立于理论和实践部分的项目模块,贯穿整个一年级的设计课程,并且可以作为加强专业素养的长期训练项目。教学分为速写线条训练、构成训练、速写抓型训练、立体(空间)意识训练、尺度训练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一个完整的教案和专题训练题目,学生通过体验教学五个项目的训练,能够具备初步的建筑空间和尺度的概念,为高年级的设计课奠定了基础。

1 体验教学模块的组成

本系相关教研室在确定体验教学模块的初期,最先确定的是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卷尺运动,这是体验教学的基础。随后确定了五个教学项目,介入课程的先后顺序是:速写线条训练、速写抓型训练、尺度训练、立体(空间)意识训练和构成训练。这五个项目彼此联系紧密,互为条件,互相影响。例如:线条训练的结果直接影响抓型成果的成效;有效的尺度感是立体(空间)教学的条件;空间和平面构成训练是建筑空间序列构建的手法体现等等。这五个训练项目可以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以及影响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

2 体验教学具体训练项目简介

2.1 速写线条训练

建筑速写画和低年级的美术素描的画法是不同的,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其中的区别,而建筑速写的重点就是线条的流畅和自然,线条训练的教案中包括对线条类型的分析、线条的画法的分析及演示、不同种类线条的画法(横线、竖线、斜线等)以及各线条组合图形训练。线条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线条表现中解脱出来,在画速写时能够专注于对象的结构和空间的表象,使钢笔画看起来清新自然。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钢笔速写范例并不适合作为学生临摹的范本,应该仅作为画法参考对象,最主要的还是对着实物和实景临摹。线条基础训练经过三年的实际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将钢笔速写画从传统的素描画法中分离出来。同学们对着建筑、实物以及空间场所进行实地快速写生,线条表达自然流畅。为后面的抓型训练练就了好的线条基础。

2.2 速写抓型训练

抓型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敏锐地观察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培养绘画概括能力,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准确表现出对象的特征;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幅完美作品;速写抓型能提高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概括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抓型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它能迅速的记录和收集与设计有关的信息,反映和捕捉设计时瞬间即逝的灵感火花,准确的表达设计创意和构思理念,属于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设计手段之一。传统的抓型训练属于单一视点写生,笔者发现这种画法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物的真实表象,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创新了抓型训练的教案,提倡同一物体用多角度去表达,包括俯视、仰视、透视甚至内部透视图。在实际教学中同学普遍反映通过这种多角度的表达能够全面认识事物对象,更大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空间的意义,对于后面的体验训练项目打下了基础。

2.3 尺度训练

尺度项目训练是与建筑设计理论部分紧密相连的,在人体尺度章节中笔者和参加项目的老师在讲授了相关人体尺度后为了使同学加深课堂上所学到的各个尺寸关系,指导每位学生带上钢卷尺首先对所在教室和教学楼各部分尺寸作测绘和记录,并作交流汇报,由老师修改尺寸后记录下来。在场地尺度的训练中,笔者和相关教师会组织学生做一些关于活动尺度的小游戏,寓教于乐,使得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更加深了印象。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建筑相关部分尺寸关系能够有一个深刻和直观的认识,对下一个立体(空间)意识培养也有更具备联想性。在期末还会准备一个尺度的小测试,在测试中不能使用卷尺,由老师剪裁不同尺寸的板材、块材和杆件,让参与的同学凭借目测以及经验得出尺寸数,以准确性来确定名次。通过这种方法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很积极的效果。

2.4 立体(空间)意识训练

建筑的本质在于建筑空间的围合方式以及组合形式,在低年级最好的空间意识培养方式就是模型制作。在笔者的教案中模型制作贯穿了整个一年级的课程,首先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别墅模型制作来读懂建筑图纸以及了解内部空间的围合形式,最后通过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来绘制别墅一、二层以及屋顶的透视图来更深刻地和模型搭配起来认识空间构成。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在一年级上学期阶段同学们可能还不能独立完成空间内部透视图的绘制,就需要老师的指导甚至是由老师绘制同学们抄绘的方式完成,绘制内部空间透视图的目的在于更深刻地了解建筑的本质内容。

2.5 空间构成训练

在立体(空间)意识训练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求空间建构过程。在一年级下学期会加入一个指定体积容量的空间,通过不同的材料、空间构建概念以及空间组合形式来创建不同的建筑内部空间,使同学们全方位地了解空间建构基础为高年级的设计课打下基础。

3 体验教学模式的延伸项目内容

与建筑设计基础课的体验教学项目对接的是高年级的设计课程,笔者坚持在初级(一、二年级)设计课阶段不能过早地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应该着重强调手绘写生、抓型能力以及空间模型制作项目,将设计课与模型制作紧密结合,从构思阶段就引入模型制作,使得空间设计具象化不再抽象难调整。

4 结语

体验教学法的五个训练项目以及卷尺运动带动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的发展,也反映了一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索和创新,衷心希望这些项目今后能够在教学、研究和发展中取得更多的成果。

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4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三一轮复习也是如此,笔者结合“天体运动”的知识内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学教案,整个学教案包含知识回顾、例题命制与讲解、相似易错规律总结几个部分.通过学教案的设计旨在比较全面、准确地调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帮助学生有效回顾知识并应用知识,例题和习题的选择、安排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发展能力.

1知识回顾

回顾知识是一轮复习首先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复习教学中可以粗线条地设置框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回顾,确保复习课上能够顺利提取有关知识完成例题的思考与解答.以“天体运动”复习为例,有如下几块需要回顾的知识.

(1)分析几个常见的圆周运动: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的受力特征;近地卫星的半径、加速度和速度的特殊性;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周期、位置的特殊性;极地卫星的轨道、可拍照时间的特性等等.

目的:通过上述几种天体的圆周运动,从受力分析、圆周运动向心力方程的角度,将天体和天体上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轨道、轨道半径、角速度、周期等参量进行了有效复习.

(2)求解地球表面及地球表面附近某一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目的:让学生自主回顾考虑地球自转和不考虑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求解方法,通过复习和计算让学生自主发现解决天体问题时最常用的黄金替代式: ,同时通过计算发现随着纬度、离地面高度变化时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查资料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之间的关系,并将规律从地球推广到一般天体.

(3)解释几种特殊的天体问题:天体追赶的问题(如人造卫星和空间站对接、发现未知天体等等);多星问题;黑洞.

目的:让学生运用万有引力规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处理几种特殊的天体现象和运动模型.

2例题命制与讲解

2.1注重基础,哪怕是冷知识

复习课上例题讲解是少不了的环节,笔者认为知识复习要联系最新的高考动态,各地的高考题命制都是命题专家精心之作,不可偏废,纵观2013年各地对天体问题的考查,考查点都较为基础,正好可以将考题拿来作为例题帮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自主检测概念的掌握情况.例如,开普勒三定律是万有引力的第一节内容.考生往往会忽视基础概念和定律的复习,很多考生甚至冷落了这三个定律的理解和记忆,非常容易出错.2013江苏高考第1题着重考查这个知识点.

例1(2013年江苏)木星和火星绕太阳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得

A.两行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B.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C.两行星的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椭圆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目的从行星的实际运动出发,帮助学生运用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复习规律.

“开普勒三大定律”是人们研究天体运动的发端,也是“万有引力”这一章节的第一节内容,在以往的复习中,考生容易忽视该节内容的复习,由于对这三个定律复习的缺失,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容易走弯路,从该题的设置上引导学生在一轮复习时,要重视对基础知识,哪怕是高考冷点的理解和记忆.

2.2注重常规题的基本解法

万有引力的常规考题大多涉及到“环绕”和“静放”两个方面方法的应用,基本方法有两个:对于环绕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星球表面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

例2(2013年上海)有小行星绕恒星运动,由于恒星始终均匀地向四周辐射着能量导致其质量缓慢地减小,如果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内的运动轨迹近似看成圆?则足够长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半径、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大小如何变化?

目的帮助学生复习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实际应用,从万有引力定律出发,建立方程GMm1r2=ma=mv21r=mrω2,再定量分析,由于恒星的质量减少,所以行星受到其万有引力将减少,会发生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由方程求解到各个物理量:a=GM1r2,v=GM1r,ω=GM1r3,M减小、r增大,从表达式上可以看出加速度a、线速度v、角速度ω均将减小.

天体运动充满着神秘色彩,与我们的生活也距离遥远,不过此类问题的解决却有法可循,环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再加上由星球表面物体忽略自转时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到的替代式,就可以解决一系列天体运动参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方法的迁移.

2.3抓住特殊运动模型

万有引力与航天存在几个重要的模型:近地卫星模型,同步卫星模型,双星模型.课堂一定重视每个模型的特殊的物理含义和解题的技巧的分析和突破.如:近地卫星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同步卫星的确定性(如周期一定)等.平时的教学注重典型模型建立,重点突破各个模型的易考点和易错点,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解题效率.2013山东卷第20题考查了双星系统模型.

例3(2013年山东)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在引力的相互作用下两恒星绕其连线上某点做角速度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科学家研究后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距离、总质量及运行周期均有可能变化.如果某双星系统中两恒星的运行周期为T,系统演化了一段时间后,两星的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距离变为两星原来距离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n31k2TB.n31kTC.n21kTD.n1kT

目的通过例题的分析找到双星模型处理的两个突破口:突破口1:同轴转动,周期相同;突破口2:万有引力提供各自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且大小相等.建立向心力方程:

Gm1m21L2=m1r14π21T2(1)

Gm1m21L2=m2r24π21T2(2)

得m1r1=m2r2(3)

加上双星系统的半径关系r1+r2=L(4)

联立(3)、(4)可得r1=m2L1m1+m2(5)

再将(5)式代入(1)式得周期

T=4π2L31G(m1+m2)(6)

如果质量总和变为k倍,距离变为n倍,代入(6)得周期n31kT.

3相似易错规律的总结

高中物理每个章节的概念都有“似是而非”的规律,注重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和规律的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概念,提高复习的效果.

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物理; 导学案; 设计; 运用

一、导学案的设计思路

由“教案”转变成“导学案”,其改变的本质在于将教学主体从教师变为学生,重点研究“怎样学”问题,将学习目标形成学习方案,由学生自主决定。我校采用的是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中互动交流,课后巩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重在生生解疑,生生互动,只有全班都不能解答的疑问才由老师解答。有关导学案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灵活选择。主要参考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填空形式,提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公式等,提高学生对教材阅读的重视程度,初步了解知识点。

(2)将理论知识点设计为具体的实验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己动手、积极思考,提升探究能力。

(3)以提问的方式考核物理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讨实验结果,最终得出综合结论。

二、导学案的具体落实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与能力水平,“导学案”的实施应注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为例,具体导学案的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预习导读

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际就是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在课中进行生生解疑或师生解疑。我们在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一节新的内容,并在导学案中适当为其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预习导读内容如下:①_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等等。

2.课中互动交流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惑,而导学案就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与建议。虽然学生在课前已经做好预习工作,并对存在的疑问有所思考,但是由于知识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在课堂中就可有针对性地听课与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力”,对知识点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师可设置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力的存在。可以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种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器材)。看哪一组设计得又多又好,同时思考:要想有力,需满足什么条件?最终得出结论:力(force)是 _。

3.课后巩固

在课后应用导学案,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归纳与总结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如果在期末将导学案材料整合,就是一份非常好的复习资料,包含所有知识点,做到提纲挈领,提高复习效率,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可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着疑问走进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导学案中提出:“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学生可能做出各种猜想,在疑问的推动下,学生主动动手实践,完成以下实验:

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6

“能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

a.知道能的转化在自然界中是非常普遍的,并能举一些能的转化的例子

b.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它来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C.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教法建议

建议一: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实验规律,列举能量转化的实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对这些实例中的能的转化进行具体分析.

建议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守恒.另外还要强调该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可列举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

“能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示例vAlign=topwidth=85>

课题

vAlign=topcolSpan=3>

能量守恒定律

vAlign=topwidth=85>

教学重点

vAlign=topcolSpan=3>

能量转化与守恒

vAlign=topwidth=85>

教学难点

vAlign=topcolSpan=3>

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理解

vAlign=topwidth=85>

教学方法

vAlign=topcolSpan=3>

讲授

vAlign=topcolSpan=2>

知识内容

vAlign=topwidth=98>

教师活动

vAlign=topwidth=87>

学生活动

vAlign=topcolSpan=2>

一、能量的多样性

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能的转化

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做功的过程是能的转化的过程

三、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可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四、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五、作业

课本P27练习3

vAlign=topwidth=98>

列举不同形式的运动

列举不同的过程

有意识引导学生体会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总结规律

讲述19世纪三大自然规律

vAlign=topwidth=87>

指出各种运动形式所对应的能量

学生指出是什么能向什么能的转化

记忆、理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