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1
关键词:萨提亚家庭治疗 自我 他人 情境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核心观点
人本主义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认为,人人具有内在潜能实现自我。与人本主义的观点相似,维吉尼亚·萨提亚倡导这样一种关于人类的信念,相信他们可以从内在的力量、动机和真实感中发展出自我成长和管理的能力。[1]当这一理论应用到萨提亚家庭治疗时,发展为个体拥有内部资源和选择及改变的可能。若情境适当,任何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并拥有较高的自尊和完全的能力来解决周遭的事情。在家庭治疗中,问题的出现就不仅仅归结到出现问题的个人,而是归结到与个体有着关系的家庭这一情景以及由此带来的沟通模式。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变个体的成长模式及其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使个体的潜能得以有效发挥。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有:
1.沟通过程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中心概念是“沟通过程”。沟通过程是在家庭这一系统中,个体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它隐含着很多家庭中的问题,例如权力、亲密、自主、信任等。治疗师可以运用这些互动成分近距离审视我们的内部沟通过程。沟通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客观的反映了家庭这一微观系统的互动形式,是我们找到家庭问题并进行治疗的关键所在。
2.自尊
自尊是种理念,是种态度,是种感觉,也是头脑中形成的概念,它是由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2]家庭中的基本三角关系:父亲、母亲和孩子的沟通过程决定了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家庭作为社会化的初级场所,对个体自尊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自尊作为影响沟通的要素,对个体形成怎样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3.家庭沟通模式
家庭沟通模式也就是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在萨提亚那里,任何一种沟通都会受到自我、情境和他人三个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良好的沟通方式即表里一致的方式。“表里一致”的人不仅会考虑到自我、他人对某件事的各种情感,同样也能够正确的分辨出事情是否适合于这一情境。
与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相对立的是表里不一的不良沟通。分别是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性型和打岔型。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的感受,以一种愉快的面目、姿态来换取他人的好感。指责型与讨好型完全相反。他们只顾自我感受,只认为自己做的对,常常对他人、对社会抱有一种挑剔苛责的态度。超理性的人则忽视自我和他人,只注重情境,凡事都要求理性,是一种非人性机器化的客观。打岔型的生存姿态则是超理性的对立面。自我、情境和他人都不具有任何价值。惯于逃避责任。这四种表里不一的沟通方式实质上是没有把自我、情境和他人统合考虑。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观点评价
1.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优点
(1)最大限度的肯定人,相信人的潜能,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萨提亚始终坚信终生平等且个体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自尊。她不把来访者看做病人,而是肯定他们、鼓励他们。该流派最基本的信念是坚信家庭是一个温馨的、和谐的系统。
(2)萨提亚家庭治疗特色是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相信改变是“从内而外”的,个体心灵深处的潜在渴望被重新挖掘才能流露出外在改变。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缺点
(1)治疗理念过于理想主义。在萨提亚治疗理论中,人本主义精神贯穿于始终。萨提亚相信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不同的禀性、不同的潜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其治疗理论存在一定的理想色彩。
(2)知识体系过于琐碎,缺少完整性。围绕萨提亚治疗通篇的理念是人有潜能,并由此而发出一系列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巧。不可否认这些理论对于个体自信心建立方面的作用,但也应看到她的治疗理论过于琐碎,没有特别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三、萨提亚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实在是少之又少,权威学术性的著作几乎没有。只有零星的几篇期刊写到了萨提亚家庭治疗。
相比于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萨提亚家庭治疗实务在中国的开展可谓发展迅速。萨提亚家庭治疗首次引入国内是在2003年,由香港著名的萨提亚家庭治疗专家蔡敏莉女士在广州举办萨提亚家庭治疗工作坊,随后引入北京、上海等地。经过9年的发展,全国已有几十家萨提亚家庭治疗培训中心,2013年也将举行首届萨提亚高峰论坛。现在国内的师资力量由国外和国内本领域的最知名专家组成。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公众课程超过30000次,其中包括个人成长、企业应用、亲子关系等系列课程。
萨提亚家庭治疗强调个体的内外和谐、人际和睦、凡事和谐高效的运转,这与我国倡导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调一致。我国讲究儒家的孝、仁文化,萨提亚家庭治疗可以帮助个体达致身心和谐和家庭和睦。将萨提亚家庭治疗本土化,使之更加适合我国文化观念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高赞人性光辉的文化指引和治疗理念,帮助个体及家庭共同构建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是其在中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2
关键词:费尔巴哈哲学;自然唯物主义;感性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51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5-0041-05
费尔巴哈哲学亟需重新理解。几乎所有的中国者都同意费尔巴哈哲学是通向哲学的一座桥,不准确理解、批判和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就无以正确把握哲学。然而,直到现在,许多中国者都仍旧认为,和传统唯物主义完全相同,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自然唯物主义,主要观点是自然、物质、存在第一性,精神、意识、思维第二性。事实上,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并不是人本主义的自然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
一、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思想
哲学应该把理性、精神、思维和思想即唯心主义的方面同感性、物质、直观和感觉即唯物主义的方面结合起来,这是思想成熟后的费尔巴哈的一个最主要思想。
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费尔巴哈区分了理性、精神、思维、思想和感性、物质(存在)、直观、感觉两个方面。在费尔巴哈看来,以往的哲学总是过分强调其中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割裂了这两个方面本应该具有的密切联系,导致它们不能在人身上有机地统一起来。尤其是肇始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并以黑格尔哲学为典型代表的近代思辨哲学极度夸大抽象的理智的作用和意义并使之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严重忽视甚至否定了感性、物质、直观、感觉、心情和生活。费尔巴哈严厉批判了近代思辨哲学这种完全抛弃感性方面的抽象性。他指出,近代思辨哲学的上帝是纯粹的精神,没有欲望、没有感觉、没有物质,而近代思辨哲学“就是这个纯粹精神,这个纯粹活动现实化为思维活动,就是绝对实体现实化成为绝对思维”[1]129。在费尔巴哈看来,近代思辨哲学的抽象性甚至比神学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近代思辨哲学不同,费尔巴哈指出:“哲学的主要工具和器官是头脑――这是活动、自由、形而上学无限性、唯心主义的来源。同时是心情――这是痛苦、有限性、需要、感觉主义的来源。……哲学的工具和器官就是思维和直观,因为思维是头脑所需要的,直观感觉是心情所需要的。思维是学派和体系的原则,直观是生活的原则。……只有存在与本质结合、直观与思维结合、被动与主动结合、法国感觉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反经院派的热情原则和德国形而上学的经院派的冷淡态度结合起来的地方,才有生活和真理。”[1]111显然,费尔巴哈主张,哲学应该把两种主要工具和器官――头脑和心情、思维和直观(感觉)结合起来,亦即把理论和生活、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话中,唯心主义同头脑、理性、思维、理论、形而上学无限性、自由和冷淡等相一致,而唯物主义则同心情、感性、直观、生活、有限性、需要和热情等相一致。在西方思想史上,如此理解唯物主义是颇为怪异而新颖的。更为怪异而新颖的是,在费尔巴哈看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仅不相互对立,而且应该并可以相互结合。
费尔巴哈继续写道:“真正的、与生活、与人同一的哲学家,必须有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混合血统。……心情,是女性的原则,是对于有限事物的官能,是唯物主义的所在地;头脑,是男性的原则,是唯心主义的所在地。……只有莱布尼茨……热情的唯物同时又唯心的哲学原则,才第一次将德国人从他们的哲学上的学究习气和经院习气中拯救出来。”[1]112很显然,费尔巴哈再次强调了头脑和心情、理性和感性、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结合。在这段论述中,唯心主义代表的也是头脑、理性的方面,而唯物主义代表的也是心情、感性的方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费尔巴哈看来,莱布尼茨的哲学原则是既唯物同时又唯心的,而且只有这种既唯物同时又唯心的哲学原则才是正确的。这再次清晰表明,在费尔巴哈那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绝对对立,而是可以并且应该共存共处、相互结合的。按照传统理解,这种说法是不可想象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绝对对立的,一种世界观不是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哪有既唯物同时又唯心的啊?可是,费尔巴哈竟然这样说了。虽然比较怪异,不过,也不费解。这是因为,费尔巴哈改变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他所理解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关系的回答。在费尔巴哈看来,分别代表这两个方面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相互对立,而是可以并且应该相互结合的。这也表明,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是那种本体论问题上谁产生谁、谁决定谁意义上的绝对对立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可能是自然唯物主义。
针对近代思辨哲学过分强调理性、思想、头脑、理论和思维导致唯心主义过分膨胀和泛滥的错误,费尔巴哈特别强调和阐发了感性、物质、心情、生活、直观、感觉等他所认为的唯物主义的内容,特别强调自己的哲学是感性哲学,渴望以此对抗近代思辨哲学过度泛滥的唯心主义,唤起人们对唯物主义的重视,将哲学引向正确的方向。“旧哲学为了防止感性观念治染抽象概念,是在与感觉处于不断矛盾、敌对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新哲学则正相反,是在与感觉和睦、协调的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新哲学……是愉快地,自觉地承认感性的真理性的:新哲学是光明正大的感性哲学。”[1]169我们听到,费尔巴哈早就明确无误地大声疾呼,和旧哲学不同,他的新哲学是感性哲学!费尔巴哈甚至还把近性主义和思辨哲学之父笛卡尔的著名命题做了感性哲学的改造:“人的最内秘的本质不表现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而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1]591在反抗和力图超越传统思辨哲学这一点上,这个“我欲故我在”和后来马克思的“我实践故我在”完全一致。可见,一个铁证如山的事实是,费尔巴哈的哲学并不是近代思辨哲学,既不是近代思辨的唯心主义,也不是近代思辨的唯物主义,而是现代人本主义的感性哲学。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同其总的哲学思想高度一致,是总的哲学思想中对感性的强调。同总的哲学思想一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目的也是强调哲学应该重视感性、物质、直观和感受。这种唯物主义的主要对手是包括近代思辨唯物主义在内的全部近代思辨哲学。对于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争论的主要问题是理性、精神、思维和思想同感性、物质、直观和感受的关系问题。和唯心主义强调理性、精神、思维和思想不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重视感性、物质、直观和感受。可见,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同其人本主义的感性哲学相一致的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
二、费尔巴哈对重要概念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
不仅总的思想,而且费尔巴哈对于一些显著体现哲学和唯物主义思想本质的重要概念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也清楚表明了他的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本质。对物质概念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物质是唯物主义概念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物质的不同理解深度影响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近代哲学将物质的主要性质理解为具有广延,传统教科书理解模式则理解为客观实在性。然而,在费尔巴哈那里,“物质”的主要特性既不是具有广延,也不是客观实在性,而是感性。费尔巴哈指出,近代思辨哲学单纯强调非物质的、纯粹的理智实体,忽视了物质实体、感性实体,甚至连斯宾诺莎的物质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事物,……因为物质赖以异于理智和思维活动的主要特性,即赖以成为一种能感受的实体的那种特性,已经从物质之中除去了”[1]148。甚至“和与它相对立的思维属性具有相同的特质”,“是一种抽象的物质,是一种无物质的物质”[1]110。显然,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物质的主要特性是感受性、感性,他看重和强调的就是物质这种属人的,能够为人所感觉的、所需要的感性。对费尔巴哈来说,物质不仅是物质性实体的总和,不仅是“客观实在”,最为重要的是,物质直接体现他的哲学强调的根本之点――感性。可见,费尔巴哈对物质的感性理解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决不是主张自然、物质本体论的自然唯物主义,而是重视和强调感性的感性唯物主义。传统理解看到费尔巴哈使用物质概念并强调物质的重要性而没有深入思考费尔巴哈物质概念的深层内涵,就以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和正统唯物主义完全一样的自然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对于存在的理解和物质一致,同样表明了他的感性唯物主义思想。费尔巴哈强调,存在不只是思维的实体,而且“是感性的存在,直观的存在,感觉的存在,爱的存在。因此存在是一个直观的秘密,感觉的秘密,爱的秘密”[1]167。很显然,和物质一样,对于存在,费尔巴哈强调的也是其感性的性质。可见,费尔巴哈对于存在的理解也是感性的理解。的确,如马克思后来批评的那样,费尔巴哈没有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做感性的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去理解,但费尔巴哈是把物质和存在(亦即对象、现实和感性)当做感性理解的:从感性的角度理解物质和存在,强调对物质和存在的直观和感受。依照传统观念,费尔巴哈把物质和存在理解为感性的东西似乎有些奇特。其实,在西方哲学史上,对物质和存在的感性理解源远流长,近代哲学家们一般都把物质和存在理解为可感的感性实体的总和。
费尔巴哈自然概念的含义也表明了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本质。在笔者看来,费尔巴哈的自然概念亟需重新理解,传统教科书理解模式对费尔巴哈自然概念的理解很不到位。传统教科书理解模式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并且费尔巴哈的自然是与人无关的自然。于是,在教科书理解模式那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成了一边是人本唯物主义,一边又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唯物主义。也就是说,自然唯物主义和人本唯物主义在费尔巴哈那里彼此隔离,同一个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竟然被理解为如此自相矛盾的东西。的确,费尔巴哈非常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在他看来,自然是第一性的。但是,必须注意,费尔巴哈所说的自然和传统教科书理解模式的自然并不相同,它指的是全部感性事物的总和,等同于感性世界。其实,近代哲学家们一般也在这种含义上理解、使用自然概念。更为重要的是,费尔巴哈之所以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是因为在他看来,感性的自然是感性的现实的人的现实基础。因此,在费尔巴哈那里,自然和人、“自然唯物主义”和人本唯物主义并不是彼此隔离的,而是密切相关的。费尔巴哈的真正问题实际上在于,和近代唯物主义一样,未能认识到感性的人的基础并不是这种笼统的自然,而是人化自然,尤其是高度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感性活动。
在费尔巴哈哲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认真思考,这就是“直观”。在笔者看来,过去实际上并没有理解费尔巴哈直观概念的含义,甚至可以说都没有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而是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评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出发,推论费尔巴哈的“直观”是同马克思的实践相对的“非实践”,是同马克思从社会历史存在出发解释意识相对地从自然存在出发解释意识。其实,费尔巴哈直观概念的含义是感觉、感受,对感性事物进行直观就是对感性事物进行感觉、感受。直观的这种含义同样在西方哲学史上源远流长,其最新的意思就是直接地看感觉,康德和黑格尔就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直观概念。
误解费尔巴哈的直观概念,是把费尔巴哈的哲学和唯物主义理解为自然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一旦把“直观”认作从自然存在而非社会历史存在和实践解释意识,那么必然会把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认作自然唯物主义。相反,如果正确理解直观是相对于纯理性思维的感觉和感受,直观感性事物是指感觉、感受感性事物的话,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是感性唯物主义。
显然,费尔巴哈对上述重要概念极其明确的感性理解说明,他的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感性唯物主义。
三、自然唯物主义理解的主要论证不能成立
行文至此,可能有的学者会提出质疑,费尔巴哈也有过很明显的自然唯物主义的论述,如:“思维和存在的真正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存在是从自身,通过自身而来的――存在只能为存在所产生。”[1]115“只有将实在事物,感性事物当成它自身的主体,只有给实在事物和感性事物以绝对独立的,神圣的,第一性的,不是从理念中派生出来的意义。”[1]165人们往往根据这两段话认定费尔巴哈的哲学和唯物主义主张自然、物质、存在第一性,精神、意识、思维第二性,其本质是自然唯物主义。
然而,自然唯物主义理解的这个主要依据和论证并不能成立。需要注意,这两段话的观点并不是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的确,费尔巴哈也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认为存在、自然先于思维,思维来自存在。但是,费尔巴哈并没有说这就是他的哲学和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就是他的哲学和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之处。相反,费尔巴哈反复论述了他的哲学和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重视感性、物质、直观和感觉。事实上,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的思想在费尔巴哈哲学中并没有多高的地位,而强调感性、物质、直观和感觉的重要性却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最主要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两段话中,费尔巴哈也是把存在和物质理解为感性的。这就是说,在这两段话中,费尔巴哈真正想说的是:自然是人存在、生活的现实基础,感性的自然是感性的人存在、生活的现实基础,而并非近代唯物主义所主张的存在是思维的基础、存在决定思维。其实,费尔巴哈只是在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思想确立之初沿用这种近代哲学的表述方式,后来他就不再使用了。不仅如此,正如下文将看到的那样,费尔巴哈后来还明确否定了这种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提法。因此,这两段话并不能证明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自然唯物主义。
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把费尔巴哈的哲学和唯物主义理解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典型。然而,事实上,费尔巴哈本人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就严正否定了对其哲学和唯物主义的这种自然唯物主义的理解。
费尔巴哈驳斥了人们把包括他的唯物主义在内的德国唯物主义的思想来源认定为近代唯物主义的看法,明确指出了整个德国唯物主义的感性渊源。费尔巴哈指出:“有人认为德国唯物主义是从《自然的体系》中引申出来的,甚至是从拉美特利的麦草馅饼中引申出来的。再也没有比这种看法更错误的了。德国唯物主义具有宗教的根源;它起源于宗教改革;它是上帝爱人的结果。”[1]469-470费尔巴哈强调,宗教改革家所看重的这种爱不是精神的或者唯灵主义的词句,不是经院哲学家的纯思维活动,而是现实的、真正的人类的爱。“这个不仅惦念着我们精神的解脱,而且关怀我们肉体的幸福和我们的生活的上帝……就是唯物主义之父。”[1]471可见,早在包括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在内的德国唯物主义产生之初,人们就按照通常的观念以为德国唯物主义也来源于近代唯物主义并同其一致。然而,费尔巴哈坚决地否定了这种流行的看法,指出德国唯物主义实际上来源于感性的现实的人类的爱,是这种真正的爱的结果。既然是这种感性的现实的人类的爱的结果,那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当然也是感性的现实的人类的唯物主义了。费尔巴哈甚至把这种爱比喻为基督教教义所说的爱人的上帝,并且将这个“上帝”认定为唯物主义之父。这就直接确定了作为“父之子”的德国唯物主义的感性血统。既然作为“唯物主义之父”的“上帝”是“现实的、真正的人类爱”,那么作为“父之子”的德国唯物主义当然也是“现实的、真正的人类爱”。这确定无疑地表明:源于爱而生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而不可能是被费尔巴哈认定为远离、否定爱的抽象的近代思辨哲学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同正统唯物主义一脉相承的唯物主义,而是一种有着不同现实基础和理论渊源的唯物主义形态。
不仅廓清理论渊源,费尔巴哈还坚决驳斥了对其哲学基本问题的近代哲学理解:“从他把我的著作之内容归结为存在与思维的抽象概念这一点,就已可看出他的批评是完全谬误的。……我公开地用自然来代替存在,用人来代替思维。”[2]858传统理解一直把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很显然,把作为传统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仍旧定为费尔巴哈哲学和现代哲学基本问题的做法恰恰是费尔巴哈所反对的。并且,如上文所见,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努力就是试图破除传统哲学尤其近代哲学的这种做法,把哲学的对象和问题转变为人和自然,“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1]184。然而,传统理解不仅没有理解费尔巴哈这个艰辛的理论努力及其重要意义,反而将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归结为他所激烈否定的那种正统的哲学和唯物主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根深蒂固的传统理解是不能成立的,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并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或许,在漫长的一百多年中,可怜的费尔巴哈一直在独自默默伤悲,埋怨我们为什么如此之久都没有正确理解他那充满创见而激情洋溢的思想和艰辛的理论努力。在笔者看来,按照对现代哲学性质以及现代哲学同传统哲学尤其近代哲学的分野的一般理解,完全可以说,费尔巴哈哲学不是近代哲学而是现代哲学,甚至可以认为,费尔巴哈和叔本华、孔德、马克思等一起发动了现代哲学的革命,开辟了现代哲学前进的道路。经过重新理解的费尔巴哈感性哲学和感性唯物主义代表了人类哲学及其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阶段,其蕴含的光芒也当会逐渐彰显出来。
除了破除对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长期深刻的误解,澄清作为马克思新哲学和新唯物主义重要思想来源的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显然还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新哲学和新唯物主义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其一,为正确把握新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供了条件。马克思的确经历了一个“费尔巴哈派”时期,但马克思接受费尔巴哈的并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感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尤其是《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的人本主义感性唯物主义思想极大地启发和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借鉴和批判地继承的唯物主义正是这种感性唯物主义。尽管对感性的理解有根本局限,但正是费尔巴哈对感性的强调启发了马克思。正如马克思后来所指出的那样,一旦正确理解了感性,把感性理解为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理解为感性活动及其结果,科学的世界观――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就如朝阳跃出海面了。其二,为正确理解新唯物主义的本质扫除了思想藩篱。传统教科书理解模式一个十分重要的立论根据就是认为作为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自然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发展了费尔巴哈的这种自然唯物主义,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现在,澄清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这就否定了教科书理解模式核心观点的这个赖以成立的重要依据,切断了把新唯物主义的本质理解成“辩证唯物主义”的道路,并且还可以将对新唯物主义本质的理解引向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3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09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把自己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评价、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以及自己在数学活动中产生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记录,不断地获取知识、补充和完善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数学日记提出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对知识要形成深刻的、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体系来学习、探索新知识,将所学知识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实行数学日记教学,恰恰就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目前所学的新知识相联系,完成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话语权”及主动权,体现新课改要求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渗透。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要关注学生,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情感及个人生命体验。通过数学日记,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困惑,关注到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
此外,数学日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及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数学日记教学模式,恰恰能促成数学教师们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数学教师的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中实行日记教学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教会学生写数学日记,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写课堂表现。新课结束后,要及时记录新学的知识要点,说说自己的见解、观点、疑问或对例题进一步地研究,提出创新方法。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找规律》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在现实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对几个事物的排列顺序及特点,探索出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国庆节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的主干道上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以此来美化校园。假设有25盆蓝花,猜猜看,要摆放多少盆红花?该怎么摆呢?然后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2. 写自己的数学情感。教师要让日记成为学生可以写真心话的园地,让学生可以在日记里大胆说出自己学习数学的真实体验。如学习时的心情怎样,是否有收获等。例如,笔者在进行《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时,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连线练习,如右上图:
笔者在课后检查学生数学日记时,发现有部分学生提出了异议:这道题其实从侧面看,应该有两种图形,题目中所看到的这样的图形,只是从左边看出来的结果,而从右边看,则不是这个样子的,应该是什么形状呢?
通过日记,学生可以对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新的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
3.写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现象,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把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有关数学问题的场景描绘出来,同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此外,还可以写写关于数学学习中自己的成长故事,或者让学生学学如何创编数学童话故事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开展数学预习日记、数学课堂交流日记、数学课后反思日记等形式的日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动笔,自主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并主动地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了。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4
1、教学内容沿用母体学校,不符合学生实际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本科第三批录取的学生,文化基础较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较为薄弱。独立学院在录取时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与母校录取成绩差距大,英语基础不高,且参差不齐。教育部目前并没有颁发适用独立学院的教学大纲,只颁发过适用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适用高职院校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面的这样的局面,独立学院大多选择适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材选择也与其母校相同。教学标准与教材内容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教学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节,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用对一本、二本学生的要求来培养独立学院的学生,不仅与独立学院的教学理念想矛盾,更是使得独立学院设立的意义受到质疑。
2、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数独立学院仍然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独立学院的英语教育多采取以班级为行政单位教学,有的课程合班上课。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填鸭式”机械教育不能做到因教施材,也不能顾及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到”的现象。由于教师只是机械讲授,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感到枯燥乏味,逐步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被调动,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多媒体等新技术在独立学院中应用率不高,虽然一些独立学院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效果只是将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转变形式变成了屏幕文字,没有实质的效果。
3、忽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几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将重点放在阅读和翻译上,对听、说只是做形式的教学,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变成了对语言符号的分析和记忆,机械记忆英语单词、短语和语法,很难做到实际应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听和说,独立学院的这种英语教学方式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种“哑巴英语”在学生毕业之后很难应用到工作生活之中,也不能为学生就业带来竞争优势。此外,还有一些教师以培养学生通过四六级为教学目标,采取题海战术,学生学到的就是应试英语,这远远偏离了独立学院建立以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育模式的轨道,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4、师资队伍亟待提高近几年随着独立学院的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剧统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师生比例为1:130,英语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由于外语教师数量不多,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能顾及到每个学生显然不现实,教师在授课时也会显得力不从心。虽然独立学院的“独立性”越来越高,但面对外语教师资源匮乏的局面,也不得不依赖母校,独立学院的教学特色难以彰显。另外,独立学院的外语教师多为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了解不够透彻,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二、建立以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
1、大学英语教育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认知理论是西方心里学的一大流派,认知派认为,学习是个体内部心里结构的形成与组建,不是机械刺激形成的连接或改变。该学派的观点认为,学习是认知的重新组建,不是教师的填鸭式灌输,注重的是学习的自主发现与主动学习。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价值,尊重个体差异,强调兴趣与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育中,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对学生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该学派要求教育者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多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身个性的完善。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身为中心,教师的角色为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帮助学习构建学生学习的意义,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向有利于构建意义的方向发展。认知主义论理、人本主义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都认为教育应培养学生是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学习主体的各项能力。由此,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建立以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育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有充足的理论依据的。
2、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1)明确以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方向,修订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要求大纲。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实用性教育为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合格人才。独立学院英语教学大纲改革的具体定位为,在基础阶段时期,培养一、二年级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夯实英语功底,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在提升阶段,坚持英语教育与学习的贯穿性,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讲授中西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增加学生毕业后就业筹码。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高,难以彰显学生的个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教学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课堂中,要更多的运用数字化教学技术,充分借助网络在教学中的有益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输出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影片和英语歌曲,培养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此外,独立学院学生的一大特点是学生思维活跃,活动参加积极性高,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可以组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讨论会或者课堂游戏,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坚持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针对性强化相结合。英语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会普遍运用到的一项语言工具,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未来就业前景。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教育要以实用型、应用型为重心,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教施材,可以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对独立学院学生实行英语分级教学,找到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的教学策略,使不同水平、不同起点的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和突破,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此,学校可以在开学初进行英语摸底考试,对应成绩进行分班教学,结合学生特点和理解能力选用相应的教材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此外,独立学院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可以聘请更多的有经验的优秀外语教师任教,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5
摘要:吸引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和社会民主化实践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理论,此种理论较适用于____这个城乡结合部学校,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吸引教育在____实施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即以“发现、发展、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为基本办学思想,以“一个中心、一个重点、多个出口”的办学思路为重要补充,从校园文化策略、民主施教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家校合作策略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吸引教育____实施策略
一、____现状分析
____是一所比较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具有城乡结合部学校所共有的特点。同时,由于距离成都人才劳动力市场、城东客运中心很近,且周边地区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又为其增添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使其具有一些典型性特点。
从校园文化来看。物质文化方面:____周边环境复杂、校园建筑面积小、校舍较陈旧、校园建筑不合理,各种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场地、环境等多种限制;现代化教具较缺乏,教学设备相对落后,课堂教学吸引学生难度增大。
制度文化方面:学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与结构、规章制度和课程设置正不断完善,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学校校本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制定规范指导、组织、引领教师的研究;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间的人际关系模式还未成型,亟需建立具体的制度来约束。
精神文化方面:学校建校时间较长,历史底蕴较深,但积弊亦多,如:道德观、价值观相对陈旧,思维方式比较落后,学校师生行为习惯差等。虽然在年轻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先进,校风明显改善,但这些积弊的去除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经历不断反复的过程。
从师资力量来看。学校师资缺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师资缺乏,教师工作量大、跨专业教学时有出现,导致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课堂教学设计、反思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亦使教师陷于日常杂务中,日渐习惯于只行动不思考的教学方式,得过且过的心态在他们的心中慢慢滋生,甚至教育教学活动成为了毫无生成性的简单机械运动。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专业教育程度低、教学观念相对陈旧,课堂效率较低,科研意识和发展意识淡薄,对学生尊重意识不足,教育教学智慧不够,民主施教意识缺乏,要使之将民主施教策略付诸实践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些教师又不同程度影响着其他的教师。
从生源情况看。学校80%以上的生源是当地农村学生或农民工子女,生源差异较大,构成复杂:一是本地农村家庭的学生(此类学生大都家庭待拆迁或已经拆迁);二是来自城中家庭的学生;三是留守儿童;四是身体或智力有一定缺陷的学生(如侏儒、智障学生);五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六是父或母早亡家庭的学生;七是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上都存在问题的“双差异生”。在行为习惯上,多数学生在卫生、学习、语言、交际、文明、劳动、纪律、思维等方面的习惯较差;在道德品质上,多数学生的集休主义意识不强,对长辈不够尊敬,缺乏爱心,自私自利的思想较为严重;在性格情感上,不少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情感较为脆弱。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各科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不够;学习上缺乏毅力与意志力,没有学习的自觉性,缺乏拼搏意识;作业习惯较差,或者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是敷衍了事,没有改错的习惯;在课堂上不爱思考问题,没有掌握思维的方法,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
从家长情况看。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城市家庭多属社会弱势群体,家长常唉声叹气,发牢骚,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不稳定,流动性大,家长一心挣钱,对社会漠不关心,疏于对孩子身心、学业的关心;都市村庄家庭多靠村福利补贴、城市发展用地赔偿金或房租生活,物质生活丰裕,家长对子女学业、精神状态很少关注。而这些家长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迷信教师,把所有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推到教师的身上,孩子学得好,他们对教师千恩万谢,但只会对自己的孩子更加不理不问;孩子学得不好,他们也从不找自身的原因,反而一味怪罪教师。二是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落后,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心理教育、重物质轻精神教诲、滥用奖赏、过度体罚或乱发脾气等。三是处世态度庸俗,无法作为孩子的表率,不能以身作则。
总而言之,____学校环境较差,师资力量亟待加强,学生学习兴
趣需要激发,家校联系亟待建立。综观现在的各种教育理论,以“将学校建成令人向往的‘最吸引人的场所’和在所有人类值得努力的领域激发并实现人们的潜能”为中心的吸引教育理论最适合____的实际。二、吸引教育及其一般性有效策略
(一)吸引教育
吸引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和社会民主化实践的基础上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念,指一种研究和探索如何将学校建成令人向往的“最吸引人的场所”的教育理论,即通过热忱地吸引或召唤,在所有人类值得努力的领域激发并实现人们的潜能。
吸引教育的核心观念有:1.人是有能力、有价值和负责任的,并应该被相应地对待;2.教育应该是合作、配合的过程;3.在所有人类可努力的领域,人都具有未开发的潜能;4.人的潜能能够因特别设计的教育场所、教育政策、教育程序以及有目的的吸引者而得到最佳的实现。
吸引教育的实践要素有:信任、尊重、乐观、意图等。即施教者应该信任和尊重受教育者,以乐观的心态看待受教育者,认认为他将通过教育不断发展向上,在此基础上,明确教育意图,尽全力吸引学生参与教育过程。
(二)吸引教育的一般性有效策略
开展吸引教育的一般性有效策略有:校园文化策略、民主施教策略、主体学习策略等。
校园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校容校貌、环境文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文化,以及师生员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文化等,它们是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与结构、规章制度和课程、教材和人际关系的模式等,它们是学校发挥育人职能的制度保障;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精神动力,吸引教育理论促使教育者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活泼健康的校园文化。
民主施教策略强调,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所固有的合作、配合的性质,意味着只有教师、学生一起干才能取得实效;而学生能否有效行使学习的自,关健在于教师能否以信任、尊重、乐观、礼貌的民主方式吸引、召唤他们。民主施教,第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第二,要努力建立情感化的师生关系;第三,要特别强调个性化的自我评价。
主体学习策略强调学校应有目的地提供条件,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观念,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激发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其主要策略有:第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第二,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第三,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独立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获得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获得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和明确探究学习的过程。
三、吸引教育在____实施的有效策略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坚持吸引教育的核心观点,____以“发现、发展、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为基本办学思想,以“一个中心、一个重点、多个出口”的办学思路为重要补充,通过校园文化策略、民主施教策略、主体学习策略等策略,实现学校的大发展。“中心”,即以德育建设为中心。“重点”,即以培养普高生源为重点。“多出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即着力培养中专、职高、各级各类体育艺术培训基地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的学生生源。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校园文化策略:
1、积极营造信任、尊重、友爱的校园氛围。组织召开全校教职员工大会,让全体教职工充分了解信任、尊重学生的深远意义,发动全体教职工积极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并以等待的心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由校长办公室牵头,政教处、团委会联合各年级组利用校园广播站、画廊等宣传窗口,从网络、杂志或从本校师生活动实际中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师间、同学间、师生间信任、尊重、理解、关爱等内容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积极营造互助友爱、尊重信任的校园氛围。
2、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通过“教师美化大比拼”、“我为校舍添光彩”等活动,广泛发动全校师生为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出谋划策,并据此制定《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实施方案》并大力实行。
3、狠抓学校制度建设。努力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行政班子管理制度》、《学生自主发展管理制度》、《新教师培训制度》等。要把学校做了的或是在做的工作都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利于各项工作的执行与顺利开展,利于我校制度文化的继承发展,亦利于我校“胜色”精神文化内核的形成。
4、切实加强学校组织机构建设。学校组织机构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上。我校至今未形成组织完善、职责分明的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会、团委会。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吸引力的地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就必须尽快完成学生会、团委会的筹建工作,完善少先队的组织管理制度。另外,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机构建设,制定具体的《领导班子责任制度》、《行政机构职责细则》等具体规章制度,使行政机构办事与考核有章可循,增强行政机构办事效率,提高行政机构的执行力。
5、积极促进“胜色”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如上所述,以制度建设促进“胜色”校园精神文化内核的形成发展;另一方面,以行政班子、班主任、新教师精神风貌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展“文明礼貌从我做起”、“信任尊重在小事中体现”、“快乐上班、倾心奉献”等活动,以行政班子、班主任、新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带动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促成“胜色”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发展。
(二)民主施教策略:
1、加强教师培训。教师素质是民主施教的实施基础,要充分利用区新苗赛、新苗培训的有利时机,扎实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为吸引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每年举办“优质课大赛”、“说课比赛”、“教案设计比赛”等,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选“最有爱心奖”、“民主管理奖”、“合作学习奖”等,倡导教师爱学生、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等,呼唤教师的职业责任心,提高教师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使其具有博爱胸怀。2、关注学生主体性。要注重学生差异性,以调查问卷、访问谈心等方式,开展学生兴趣、理想等方面情况的普查,借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及他们树立理想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激发其兴趣、发挥其特长和引导其树立正确合理理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案。要加强学校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根据普查情况将学生大致分为普高生源和职高及其他生源,对普高生源实行以德育、智育教育为主,兼以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对职高及其他生源实行以德育、特长个性发展为主,以智育教育为重要衡量标准的发展方向。要坚持学生在课堂和个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兴趣发展。
3、建立情感化师生关系。一是以师生共同活动的开展促进情感化师生关系的建立。开展师生趣味运动会、师生角色互换活动、师生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比赛等活动,使全体师生在活动中消除隔阂与界沟,增进彼此友谊。二是以师生的双向沟通促进情感化师生关系的建立。制作“师生对话簿”,推行“课后谈心一分钟”、每周“师生交流半小时”等,增进师生的了解,使其相互理解,建立深厚的友情。三是以关注细节促进情感化师生关系的建立。关注细节表现在各个方面,通过倡导师生互相关怀与关注而实现,如:互记生日送礼物、发现生病送药品等。
4、强调个性化的自主评价。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自主评价档案,每周分别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对自己做出评价并存入档案,并据此制定下周学习、活动计划。除每周必做的自主评价外,学生亦可以随时就任何事情对自己作出好的或坏的评价并存入档案。通过自主评价档案的建立,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反省自己,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
(三)主体学习策略
1、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是加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问激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想法,注重实践和实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设置课外自学作业,通过激发自学兴趣、传授自学方法、监控自学过程、检验自学结果等一系列措施,对学生自学进行有效引导和监控,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切实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课堂合作学习能力。这主要表现在课堂小组分任务讨论发言、作业互批、问题互帮等方面,注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注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向。二是培养学生课外合作学习能力。开展小组学习竞赛、小组优势互补、小组学习互帮、小组课外知识大检寻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三是通过特长发展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培养方向(普高、职高及其他生源)的不同、特长兴趣的差异,成立学生自由组合的特长发展组,大力支持各组的活动,给予各组充分的自,使学生在组内活动中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3、努力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一是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大力支持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努力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和特长发展小组的作用,鼓励各个小组自主学习、自发探究,大力培养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6
一、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原则
1.人本主义原则。
人的生存注定不止满足肉体的感官需要,而是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完善和终极价值的追求。作为能够实现真、善、美统一的教育形式,生命观教育是大学生“为人、成人”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它的产生与存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活动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人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成长与完善的一门学科,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存在和发展,它缘起于人的客观需要,也给人的现实生存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和正确解答。但是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生命观教育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背离了学生本性和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导致很多学生认为教育是在走过场从而消极对待。因此,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一定要“以人为本”,在对人进行深刻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既把人看做教育主体,更把人看做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体现人性关怀,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2.知、情、意、行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统一的过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生命知识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建立正确的生命认知,培养积极向上的生命情感、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做出正确的生命行为,最终拥有健康的人生。“知”是对生命理论的认知,是基础。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自我、精神的自我、自我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学生正确的生命认知是生命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的生命认知才能促进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是关键。情感来源于对生活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情感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的过程,健康、向上的生命情感是真、善、美的行为的源泉;“意”是潜移默化铸就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是保障。面对价值观多元和挫折教育缺失的“现代病”,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顽强的意志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了顽强的毅力才能不怕困难和挫折,锲而不舍,善作善成;“行”就是身体力行地体验和操作,是归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行”是对生命认知、情感、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生命观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把对生命的认知、情感、意志转化为日常的行为,融入生活和工作中。
3.在情境中参与的原则。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参与”是情境学习的核心要素。但是长久以来,受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脱离了生活,片面强调课程的理论性和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脱离真实情境,变成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打交道,这实际上简化了知识,拉大了教育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差距,学生没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事实上,生命观教育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就是通过“情境―参与―体验―认知―行为”的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原有的直接经验,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真实情景中自主体验和探索,学生感受到它的真实性,将教育内容与原有的经验联系起来,激发生命情感,产生认知冲突,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中参与、体验、感悟,形成新的生命认知,丰富人生经历,感悟人生意义,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在这里,“参与”既是生命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通过在情境中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二、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模式
1.以“情境”为载体,打造生命教育课堂。
学校教育是学生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学校教育中依然要弘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依据情境学习理论,教师应当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真实情境再现和任务模拟设计课堂,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设身处地的体验和思考问题,强化教学效果。
根据图一所示,“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是第一个环节,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情境:一是情境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在某一情境中换位思考、体会生活、感悟生命;二是案例分析法,搜集社会上的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思考社会问题,学会用理性的方式看待问题;三是拓展训练法,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和户外运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和拓展训练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四是专业测评法,通过专业测评量表的测评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自我,不断调节自我、改善自我。“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是第二个环节,在学生参与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出假设,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开放性,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体验、自主探究”是第三个环节,学生参与情境、不断体验,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协助学生解决困惑,促使学生自主获得认识,理解生命教育内容。“获得认识、践行体验”是第四个环节,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后,教师要及时强化,引导学生不断反思,促使学生践行体验,把生命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按照该教学模式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理论的灌输者,而是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也不再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努力,促使大学生生命观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真正发挥实效。
2.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构建网络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