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导体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导体概念范文1
摘要:半导体物理课程是应用物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比较抽象,理论性、逻辑性较强,对半导体物理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整合和讲授有一定难度。本论文依据西部地区理工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和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半导体物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67-02
半体物理是固体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阐述半导体的基本物理理论和基本物理性质以及当前各种半导体器件内部电子输运过程的学科,是应用物理学的新器件和新材料技术方面的基础学科,现已成为现代新器件、新材料的基本物理理论基础,为后人研制半导体新器件和新材料实现特殊性能提供解释物理机理和指导方法,将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桥梁。半导体物理课程的开设为以后学生从事电子行业提供了基本理论知识。相对于西部落后地区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是,学习这门课程需要较强的基础功底,《量子力学》、《固体物理》这些比较难学的课程必须学好,因此出现学生课堂不愿上课,这极大地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了更好地讲授半导体物理课程,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笔者结合西部落后地区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在应用物理专业的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1.修订教学大纲。根据光电子、微电子两个专业方向后续课程的需要及参加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两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有所不同,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在半导体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半导体的晶体结构、载流子和非平衡载流子、半导体PN结器件等相关重点、难点、概念,以及一些参考资料、作业题和思考题,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及对应学时的分配。针对半导体的教学内容,需要开展该课程教学研讨活动,着重强调半导体物理理论用在实践中。授课教师应根据该学科发展的方向、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变化等情况,不定期修订教学大纲。针对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的教学上,由于该课程的理论分析(包括能带理论、半导体的电子传输理论等)非常深奥,公式的推导比较多,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而且枯燥乏味。我们经过比较分析现有众多半导体物理教材后,采用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半导体物理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刘恩科等编写。该教材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知识比较全面体现突出物理概念,强调基本分析方法,没有很多烦琐的公式推导,可读性强,便于自学。目前很多高校都在使用该教材[1]。
2.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采用研究型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并提供了实践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学生将来希望从事IT行业,比如太阳能电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ED显示等,因此,在课程起始阶段,教师介绍半导体的学科发展,结合半导体在太阳能电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ED显示等方面的应用,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路框架,用简单的逻辑关系指明各个学习点和概念的相互关系,使学生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整体的把握,使他们了解课程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做到较快地掌握教材中给出的很多结论,达到良好的学习的效果[2]。
3.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以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走进课堂,所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很好地对解决常规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难点[3]。但在半导体物理教学中,如果一味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尽管很多图片都非常的逼真、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如第一章中学习有关载流子浓度的计算,对掌握晶体的能带结构,熟悉硅、锗、砷化镓等传统半导体的能带结构特征,包括禁带、导带、价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来说都非常形象,利用多媒体动画,就可以清楚地展示出原子排列结构如何从一个原子到多个原子的公有化运动形成能带,但是多媒体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违背了教学规律。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先启发学生的对半导体物理思维,在学生建立对半导体的求知欲之后,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概念传授给学生。如在讲解半导体能带结构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并结合板书,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相关理论的精髓。只有将教师在课堂中的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才能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紧跟学科前沿,结合科研实际适当把前沿知识引入课堂
在半导体物理教学组织管理方面,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述、练习习题课、实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理论讲授课由主讲教师讲授半导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专门开设习题课,负责复习和巩固理论课讲授的内容,并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不能单纯讲解理论知识,而是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解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半导体物理学科的研究前沿。比如在讲解能带论与半导体相关器件时,可以引入现代科技进展,结合自己主持的半导体器件相关科研项目,如电阻式随机存储器(RRAM)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原理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极性的外电压脉冲作用下诱导出不同电阻态的效应。由于电阻式随机存储器拥有高速、高密度、低功耗、制备简单、半导体工艺兼容性好等优秀的性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有望替代目前市面上的磁存贮器,成为下一代的通用存储器,其热点集中在性能及机理的研究上。另外一些研究通过设计成pn结器件,制备成十字交叉结构忆阻器件,以实现高的器件密度以及解决读写误读的想象。从众多的有关半导体中基本的晶体结构知识、能带理论和半导体的电子输运性质,提出了不同的模型来解释这一电阻开关现象,相应的机理包含传导灯丝导通模型,空间电荷束缚模型,电致氧空位迁移机制,肖特基势垒模型等,而电极效应是指电极与薄膜材料的界面处由表面态导致的电阻转变的机理。另外在讲解半导体发光,以及光电效应时,可以引入到目前太阳能发光,LED发光等应用非常广的领域,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以后从事科研或者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实践教学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针对半导体物理实践课来说,其实是半导体课程的最重要部分,通过实践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体会半导体物理理论对现代半导体产业和半导体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实验课中,因内容过分偏重于基础训练,所以在方法和手段上很单调,主要以模仿为主,缺少设计性、创新性。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如果恰当地使用直观、形象物理图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生的自主实验和合作实验。自主设计实验,测量半导体体电阻率、MOS结构C-V测量、为霍尔效应及半导体相关参数测量,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掌握几种基本量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熟悉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及常用仪器的使用;在实验中综合运用所学的半导体物理学基本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综合实验的能力,使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进而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半导体物理作为应用物理、光电子和微电子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通过对半导体物理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整合与改进,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可以逐渐形成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耿莉,徐友龙,张瑞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半导体物理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85-89.
[2]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半导体物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56-168.
半导体概念范文2
关键词:半导体器件物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22-03
一、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电子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微电子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半导体器件物理》是高职院校微电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的是半导体特性、PN结原理以及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型晶体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电学特性等内容,该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微电子学专业所用的基本器件知识,为学习集成电路工艺和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二、目前课程面临的问题
1.学生的知识基础的不足。要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一般要求具备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及统计物理等前导课程的基础知识。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是高中起点,但其中有很多文科毕业生,物理、数学基础较差,缺乏现代物理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面对《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的学习,知识上难以顺利衔接。
2.缺乏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高职院校的微电子专业通常起步较晚,目前适合高职教育的《半导体器件物理》教材很少,比较成熟的几乎全部都是本科教材,其基础知识起点较高、数学推导繁杂,内容覆盖太广,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需求[1]。
3.教学模式的限制。《半导体器件物理》这门课理论性很强,通常把它定位于纯理论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通常以板书为手段,以讲授为主。其实,这门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开放的研究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束缚。
4.教学资源的匮乏。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兴趣,强调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但本课程缺乏直观生动、富有动态变化,切实反映物理过程的辅助用PPT,另外,网络资源很少,学生无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自主学习。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编写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基础性、实践性。例如在半导体材料特性这一部分,我们注意和高中物理的衔接,删去K空间、布里渊区等过于艰深内容,增加了原子物理的基本概念,顺利引出能带论。在讲双极和MOS器件时,我们将半导体器件版图的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形成基本概念,有利于和《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课程的衔接;同时引入半导体器件工艺流程,为学习《半导体制造工艺》打下基础,课程的实践性也得以体现。另外,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推导尽可能简洁或者略去,注重通过图例阐述物理过程,避免学生的畏难情绪。
本课程的内容按照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分为三个模块。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是围绕着半导体材料特性展开的,是微电子专业课程的基础;PN结原理是双极型晶体管的基础、半导体表面特性是MOS型晶体管的基础;我们把这三块内容确定为基础模块。常规的半导体器件不是双极性型的就是MOS型的,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也就是这两种类型的晶体管,这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关键,也是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我们把这两块内容定为核心模块。功率器件、太阳能电池、LED属于新兴的产品,对他们的结构原理的介绍也是有必要的,归为拓展模块。教学过程中要夯实基础(模块),突出核心(模块),介绍拓展(模块)。以期打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基于上述教学内容选择及组织形式,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一本文字浅显易懂、图例直观明了、论述明白流畅、数学表达简洁、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够用即可的校本教材。通过试用学生反映较好,为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目前,教材《半导体器件物理》[2]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2.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以前,教师通常将这门课当成一门理论课来上,以教师讲课为主,实行的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不感兴趣。笔者以为,《半导体器件物理》这门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一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将半导体实验嵌入其中,作为理实一体化项目。把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自行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得出的结论,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感性认识,最终达到切实掌握知识的目标。
以PN结的正向特性——肖克莱方程为例,肖克莱方程的引入是个难点,完整的推导至少需要一个课时,作为高职院的学生来说,能听懂的是少数。现在我们讲完正向导通的物理过程之后,运用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出PN的正向特性曲线(如图2),然后直接引入肖克莱方程:
I=I■exp■-1
我们根据实测曲线给出理想曲线(如图3)并进行对照,通过对比发现差异,然后介绍阈值电压及其产生机理。这样既避开了烦琐的数学推导,又使得阈值电压的概念能够牢固的掌握。
目前课程运用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有14个,如表1所示,占约占总课时的30%。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克服学生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理论性较强和抽象难懂的困难,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练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改变以往的灌输教育,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加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采用讨论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寻找解决的办法。然后就该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例如MOS管栅电极两边出现电场峰值,会降低击穿电压,应当怎么改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总结和点评时,要指出为什么对,为什么错[3]。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设计完成一套多媒体课件,注重反映重要的概念与公式以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展示器件等图例,既方便说明问题,又可以减少板书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讨论。PPT中还表现了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将抽象理论知识动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
4.将版图设计软件引入教学。Cadence virtuoso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版图设计软件,运用cadence配套的specture仿真工具,也可以对半导体器件进行仿真分析,在这方面cadence软件也有不俗的表现。下面采用该软件对mos特性曲线在不同器件参数下进行量化分析。
图1是标准NMOS器件的特性曲线仿真结果,宽长比为1μm∶1μm;改变其宽长比为1μm∶10μm,特性曲线仿真结果如图2。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半导体器件结构参数的改变将造成电学特性的变化,掌握如何合理选择参数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版图设计软件来进行仿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初步接触专业软件,为后续的《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等课程打下基础。
5.建立课程网站。目前,课程已建立了网站,将课程信息、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课外习题及答案等材料上网。课程网站的设立共享了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四、总结与展望
在《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使用课程组编写的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推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制作直观、动态的PPT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明显减少,主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和往届相比,学习成绩获得一定的提高,后续课程的老师反映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更为扎实,教学改革获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已建立了《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网站,但是缺乏互动。下一步的设想是:利用学校的Kingosoft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创建了《半导体器件物理》教学网站,开展网络化教学。要设立多媒体课件、课程录像、网络资源、交流论坛、课程信息、课外习题、习题解答等栏目,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加强学生之间、教生之间的交流,以期方便不同理论基础的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调动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陈国英.《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常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徐振邦.半导体器件物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李琦,赵秋明,段吉海.“半导体器件物理”的教学探讨[J].南京: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11,(2).
半导体概念范文3
关键词:半导体器件;物理;教学改革
半导体器件物理是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新兴光电产业所需的应用技术人才必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课程。该课程是连接半导体材料性质和器件应用的桥梁学科,在新兴产业应用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听课效率低,学习兴趣淡薄,考试成绩低
以某大学光电行业方向工科专业近三年半导体器件物理考试成绩分布情况为例,表1中近三年学生成绩均显示出60分左右的人数最多,以60分为原点,其高分和低分两侧的人数呈现出逐渐降低的正态分布。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成绩低分人数逐年增多,成绩偏离理想状况较多。
2.针对问题分析原因
导致表1结果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学生的物理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存在断层
近年来,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部分学生参加高考时未选报物理,物理仅作为会考科目使得相当一部分高中学生轻视物理的学习。当学生进入大学,有些专业大学物理成为必修课,由于学生高中物理基础差别很大,因此,同一班级的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就表现得参差不齐。
对于一般工科专业的学生(包括面向新兴光电产业的工科专业)来说,他们大二或大三开始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或半导体物理课程)时,他们的物理基础只有在高中学过的普通物理和大学学过大学物理,其内容也仅涉及经典物理学中的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的基本规律,而近代物理中的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原子中电子分布和原子跃迁的基本规律、微观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和固体物理的基本理论均未涉及。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的接受对象,不仅在物理基础上参差不齐,而且在物理知识结构上还存在断层,这给该课程的教和学增加了难度。
另外,即使增加学习该门课程所必需的近代物理、量子物理初步知识和固体物理的基础内容,但由于课程课时的限制,也决定了该课程在学习时存在较大的知识跨度,很多学生难以跟上进度。
(2)课程理论性强,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集中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以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应用为基本内容,内容编排上从理想本征半导体的性质和半导体的掺杂改性,到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核心单元,再到各种PN结的设计和控制,采取层层推进的方式,逻辑严密,理论性强,对学生的要求也高,每一部分的核心内容都要扎实掌握才能跟上学习的进度。同时,在各章内容讲解过程中几乎都有若干较难的知识点,如本征半导体性质部分的有效质量、空穴的概念、能带的形成、导带和价带的概念等;半导体掺杂改性部分的施主、受主、施主能级、受主能级、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分布规律、平衡载流子和非平衡载流子以及载流子的漂移和扩散运动;简单PN结部分的平衡PN结、非平衡PN结、PN结的能带和工作原理;不同专业在PN结的设计和控制这部分会根据所设专业选取不同的章节进行学习,面向光电行业的本科专业则通常选取半导体的光学性质和发光这部分来讲授,该部分包含半导体的跃迁类型,以及半导体光生伏特效应和发光二极管等的工作原理。这些知识点分布集中,环环相套,步步递进,因此理解难度较大。
(3)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普遍存在
近几年,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习态度不端正现象在本科各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无故迟到旷课情况经常发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性差。电子产品的普及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多学生成了手机控,即使坐在课堂上也频频看手机、上网。有些学生上课连课本都不带,更谈不上用记录本记录重点、难点。特别是半导体器件物理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密集,重点、难点较多,知识连贯性要求高,如果一些知识点漏掉了,前后可能就连贯不起来,容易使疑难问题堆积起来,对于不认真听讲的部分学生来说,很快就跟不上进度了。另外,学生畏难情绪较严重,课下也不注意复习答疑,迎难而上的精神十分少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课时紧张、学生积极性差、课程理论性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教师的单方面努力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进方法的探讨
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该课程教学的改进。
1.教学方法的改革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以建设完整的半导体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为目标,一方面,着重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和教材方面进行建设和改革,形成适合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我国本科院校正处于教育的转型发展时期,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原则,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改革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力争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做到与时俱进。本课程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传统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观念,以学习与新兴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关键应用技术为导向,确定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基础性地位,在教学观念上采取不求深,但求透的理念。
(2)组织教学内容
为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改革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合理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力争使学生了解半导体器件制作和应用的职业标准及其发展的热点问题,并积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故此本课程改革分几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
第一层次为基础知识铺垫。为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的问题,在讲授半导体器件物理之前要进行固体物理学课程知识的铺垫,还要增加近论物理学知识,如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知识,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降低认知落差。
第二层次为半导体物理基本理论,也是本课程的主体部分。包括单一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半导体PN结的工作原理、常见半导体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半导体的光电及发光现象和应用。
第三层次为课内开放性实验。在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基础物理实验项目(如“电阻应变传感器”、“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测量”、“光电传感器基本特性测量”、“霍尔效应及其应用”等)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方向设置若干实验让学生了解半导体电子和光电器件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制作的工艺流程以及职业要求和标准,还有行业热点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层次为开展课题式实践教育,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解决传统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问题,以基础物理实验项目和针对各专业方向设置的与半导体器件应用相关的实验项目为实践基础,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和工厂企业,利用已学理论对行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加强实践教学。
(3)调整教学方法
一方面,要正确处理物理模型和数学分析的关系,不追求公式推导的严密性,强调对物理结论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4)建设教学队伍
对国内知名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考察和调研,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邀请国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讲座,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兼职教授来为学生讲授当前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及产品,并参与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的修订。另外,鼓励教师团队充分利用产学研践习的机会深入企业,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打下基础。
(5)完善教材体系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针对理工科专业特色方向及学生培养的目标,除选用经典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半导体物理学》以外,还组织精干力量编写专业特色方向的相关教材,以形成完善的半导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体系,在教材中融入学校及专业特色,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加案例分析,体现学以致用。
(6)加强教学管理
良好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首先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制订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现状,建立学生评价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等,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手段改革
(1)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将深奥理论知识与现实中可比事物进行类比,让学生易于理解基本理论。例如,在讲半导体能带中电子浓度计算时,将教室中一排排桌椅类比为能带中的能级,将不规则就座的学生类比为占据能级的电子,计算导带中电子的浓度类比为计算教室中各排上学生数量总和再除以教室体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例子与抽象的半导体理论进行形象化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时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例如,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在讲述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性能时,给学生总结介绍了LED芯片材料的类型和对应的发光波长,让学生体会到材料性质是器件应用的基础。
(3)构建网上学习系统
建立纸质、网络教学资源的一体化体系,及时更新、充实课程资源与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实现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和优秀资源共享。这些资源包括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示范、习题、习题答案、参考文献、学生作业及半导体行业发展前沿技术讲座等。
(4)开展综合创新的实践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使课程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与教师科研结合,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
(5)改革考核体制
改变传统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体制上采取闭卷、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等多种评价方式,多角度衡量、综合评定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秋香,王银海,赵韦人,等.“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87-88,94.
[2]徐炜炜,黄静.从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谈高素质人才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97-99.
[3]王印月,赵猛.改革半导体课程教学融入研究性学习思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3,47(1):69-71.
半导体概念范文4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08-02
半导体激光器拥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和极大的应用潜力,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商业贸易和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但是传统的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的设计模式并不好,使用寿命也很短,大大限制住了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路径。通过对内部驱动电源的设计分析,可以优化半导体激光器的电力结构,有效延长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1 半导体激光器和驱动电源的概念和含义
半导体激光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相对较低和驱动电源设计简单等优越性的有利条件。半导体激光器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工作物质,利用电力产生激光激光的一种物理性工具。半导体激光器要顺利地产生和发射出激光,必须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在电子注入有源区时形成粒子数的反转;
二是电子在光学谐振腔内产生一定波长的光,并利用电子跃迁来提高光的亮度和强度;
三是在发射激光时,注入谐振腔内的载流子既不能多也不能少,保证激光阈值的电流密度维持在饱和状态。
半导体激光器是实用性和适用性都最好的一类激光器,广泛应用于光存储、激光测距、激光通信、激光打印和雷达等多个方面。驱动电源是把电运供应的电力转换成某一特定的电压和电流,用以驱动机器工作运转的一种电源转换器。由变压器、整流桥、稳压电路、绿波网络和慢启动电路组成的驱动电源采用的不是电池供电或通电的开关闭合来控制电源状态的。
2 半导体激光器对驱动电源的要求
注入半导体激光器的电流小于额定阈值的时候,激光器就会因为输出功率过小而只能发出微弱的荧光。这时射出的光也只是半导体激光器自发辐射的光能能量,并不是从半导体的物质原子中发射出来的激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的电流大于额定阈值的时候,激光器在恒温的情况下输出的功率和注入的电流大小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当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的驱动电流超过允许流通电流的最大上限时,驱动电源就很有可能被烧毁,情况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发生小型爆炸,伤及相关的使用人员。原本半导体激光器的时间响应速度就很快,基本上都是以毫微秒来进行计量的,即使是极为短小的时间段内的冲击电流也会造成半导体激光器的破损和毁坏。因此,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的驱动电源必须要担负起保护电路安全和电流稳定的职责,尽量减小或消除冲击性电流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损失后果。
一方面,像半导体激光器这种非感性的电力负载,在闭合开关和断开电源的瞬间都会产生一股很大的冲击性电流。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源必须要将电力的输入和输出设计成一种启动较慢的安全性电流回路。通过降低激光波长的纹波系数和滤除电路中的交流分量来保证流通电流和输入电压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气候温度和空气湿度以及线路老化等原因都对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输出功率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源必须要有一套自动控制电路温度,同时增益输出功率的设计方案,使半导体激光器能够在恒温的状态下进行正常的工作。
3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
3.1 总体设计方案和分析
本文选取了型号为MD-500-7的这种数字式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为例。该激光器的额定功率是500 W,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不能大于50 V,可以流通的电流为0~60 A。驱动电源的整体设计图,如图1所示,图中明确指出了驱动电源内部对实现技术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大的重要单元。对这些关键性的组成单元,必须要在设计方案上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和客观的对比筛选。
在驱动电源的整个设计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是以总体设计方案为中心,围绕着总体设计图来展开的。传统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采用的都是分析电源主回路和平均分摊电力的单一型设计方案。即便半导体激光器是电子转光子的一个高效率转换机器,也和其它的电力产品一样,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常规操作和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出现机理损耗和功能弱化的现象,从而影响激光管工作时光线波长和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能。只有对其内部驱动电源的温度进行严格的调控,才能保证半导体激光器在恒温的状态下更为持久可靠地进行工作。为了达到更好的设计理想和使用效果,温控单元激光二极管的温度控制也需要必要的分析和研究。
3.2 恒流源驱动器的设计
恒流源电路可以使半导体激光器最大输出40 A稳流源的驱动电源在连续工作的模式下保证电压以2~10 V的低水平性输出。如图2所示,设定输出电流最高可达40 A,输出电压稳定在2~10 V之间,使用大功率场效应管作为设计中的调整控制管,利用场效应管的开关来控制连接在漏极D上的负载电流ID并使其保持不变,通过控制场效应管的旁吹缪UGS来达到均衡电流的最终目的。
在恒流驱动器正常工作的时候,图2中MOSFET管Q1的控制电压Vgs是一种正向的驱动电压,为MOSFET管提供导通饱和的功能服务。IR是一种通过LD的电流,会遵照相关的指数规律呈增长趋势。Imax指的是在MOSFET管一直导通的情况下Vdd对L充电所能达到的最大指数。
半导体激光器使用寿命的长短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驱动电源的稳定程度。驱动电源的稳定性能较高,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寿命就会相应地延长,发射激光的工作效率也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因此,对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保护是必要而重要的。驱动电源的保护可以由软启动、浪涌消除电路、过流过压检测电路和恒流源各部分软件的设计来具体实现。
3.3 制冷器和驱动电路的设计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温度控制是建立在闭环负反馈理论和电力恒温流原理上的一种控温技术。由P型和N型的半导体制冷元件构成的热点对偶是最常见的温度传感器之一,也是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制冷系统的基本元件。把P型和N型的半导体制冷元件连接在一起,让直流电通过P-N组件,P和N接头的两个地方就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温度差别。温度较低的电流方向是从N到P,接口处的温度会逐渐下降并吸收热量;温度较高的电流方向是从P到N,接口处的温度会慢慢上升并释放热量。这种冷热衔接、对接协调的N-P组件就是一个完整的热电偶对。将多个热电偶对成串地设置在电路上,和热交换器的传热元件组合形成普遍应用于驱动电源内部的热电制冷组合控件,专门负责进行热传导和热疏散,保持驱动电源工作环境的恒定低温。
演算制冷量的具体公式是:
Qc=αITc-■I2R-KΔT
其中,Qc为制冷量;
α为Seeback系数;
R为元件内阻;
K为元件导热系数;
I为电流;
ΔT为冷热端温差。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控制系统中最重要也最核心的硬件组成部分。温度测量的敏感元件不仅有热电偶对和热敏电阻等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又有光学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等先进的现代化温度传感器。一般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往往采用的都是一种型号为DS18B20的数字温度传感器。
4 结 语
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对内部的驱动电源提出了稳定电流和控制温度这两个基本性的技术要求,所以在设计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驱动器、电路主回路和温控系统等部分的工作原理来设计电源方案。同时还要注意设计一些如软启动、过压检测电路和消除浪涌电路等用来保护电路的硬件和软件。
参考文献:
[1] 丛梦龙,李黎,崔艳松,等.控制半导体激光器的高稳定度数字化驱动 电源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0,(7).
半导体概念范文5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发展 应用
自然界中的物质,根据其导电性能的差异可划分为导电性能良好的导体(如银、铜、铁等)、几乎不能导电的绝缘体(如橡胶、陶瓷、塑料等)和半导体(如锗、硅、砷化镓等)。
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它的导电能力会随温度、光照及掺入杂质的不同而显著变化,特别是掺杂可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和导电类型,这是其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基本依据。
下面就其半导体的发展与应用加以介绍。
一、半导体材料的发展
第一代半导体是“元素半导体”,典型如硅基和锗基半导体。其中以硅基半导体技术较成熟,应用也较广泛,一般用硅基半导体来代替元素半导体的名称。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是化合物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是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和氮化镓(GaN)等为代表,包括许多其它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这些化合物中,商业半导体器件中用得最多的是砷化镓(GaAs)和磷砷化镓(GaAsP)、磷化铟(InP)、砷铝化镓(GaAlAs)和磷镓化铟(InGaP)。其中砷化镓技术较成熟,应用也较广泛。
二、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半导体材料的早期应用:半导体的第一个应用就是利用它的整流效应作为检波器,就是点接触二极管(也俗称猫胡子检波器,即将一个金属探针接触在一块半导体上以检测电磁波)。除了检波器之外,在早期,半导体还用来做整流器、光伏电池、红外探测器等,半导体的四个效应都用到了。从1907年到1927年,美国的物理学家研制成功晶体整流器、硒整流器和氧化亚铜整流器。1931年,兰治和伯格曼研制成功硒光伏电池。1932年,德国先后研制成功硫化铅、硒化铅和碲化铅等半导体红外探测器,在二战中用于侦测飞机和舰船。二战时盟军在半导体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效,英国就利用红外探测器多次侦测到了德国的飞机。
今天,半导体已广泛地用于家电、通讯、工业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1994年,电子工业的世界市场份额为6910亿美元,1998年增加到9358亿美元。而其中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了半导体市场的下滑,即由1995年的1500多亿美元,下降到1998年的1300多亿美元。经过几年的徘徊,目前半导体市场已有所回升。
三、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方向
当前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消费类光电子。光存贮、数字电视与全球家用电子产品装备无线控制和数据连接的比例越来越高,音视频装置日益无线化。再加上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这类产品的市场为化合物半导体产品的应用带来了庞大的新市场。
2.汽车光电子市场。目前汽车防撞雷达已在很多高档车上得到了实用,将来肯定会越来越普及。汽车防撞雷达一般工作在毫米波段,所以肯定离不开砷化镓甚至磷化铟,它的中频部分才会用到锗硅。由于全球汽车工业十分庞大,因此这是一个必定会并发的巨大市场。
3.半导体照明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的半导体光源具有体积小、发热量低、耗电量小、寿命长、反应速度快、环保、耐冲击不易破、废弃物可回收,没有污染,可平面封装、易开发成轻薄短小产品等优点,具有重大的经济技术价值和市场前景。特别是基于LED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优点,在全球能源资源有限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将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一场划时代的照明革命,成为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新一代电光源,进入到千家万户。目前LED已广泛用于大屏幕显示、交通信号灯、手机背光源等,开始应用于城市夜景美化亮化、景观灯、地灯、手电筒、指示牌等,随着单个LED亮度和发光效率的提高,即将进入普通室内照明、台灯、笔记本电脑背光源、LCD显示器背光源等,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机。
4.新一代光纤通信技术。新一代的40Gbps光通信设备不久将会推向市场,代替25Gbps设备投入大量使用。而这些设备中将大量使用磷化铟、砷化镓、锗硅等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5.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不断朝着有利于化合物半导体产品的方向发展。目前二代半(2.5G)技术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同时正在逐渐向第三代(3G)过渡。二代半技术对功放的效率和散热有更高的要求,这对砷化镓器件有利。3G技术要求更高的工作频率,更宽的带宽和高线性,这也是对砷化镓和锗硅技术有利的。目前第四代(4G)的概念已明确提出来了。4G技术对手机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手机在楼内可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即可工作到2.4GHz和5.8GHz,在室外可在二代、二代半、三代等任意制式下工作。因此这是一种多功能、多频段、多模式的移动终端。从系统小巧来说,当然会希望实现单芯片集成(SOC),但单一的硅技术无法在那么多功能和模式上都达到性能最优。要把各种优化性能的功能集成在一起,只能用系统级封装(SIP),即在同一封装中用硅、锗硅、砷化镓等不同工艺来优化实现不同功能,这就为砷化镓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半导体概念范文6
回顾世界电子技术共有三次突破。第一次,1906年美国的物理学家德富列斯特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只三极电子管,第二次,1947年美国人索克雷、巴丁和布拉塔因一起发明了晶体管,以及第三次,1958年TI和仙童公司同时成功开发了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意味着晶体管时代的结束,IC时代的正式开始。这就是人类在20世纪电子技术领域中的三次重大突破。
半导体工业是电子工业的基础。为什么半导体工业会有那么大的威力?因为传统工业材料的纯度大部分在99%到99.99%。可是对于半导体业,要提高到8~9个9的纯度。因此半导体工业的产业链提高了系列工业的基础水平。如半导体工业中,要求低缺陷、高纯度、耐腐蚀,洁净等,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的基础水平。因此,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原子弹、氢弹能成功,卫星能上天,而集成电路工业不能很快突破,原因就是它是工业化的基础,需要规模批量的生产。相比之下,中国集成电路工业的基础还很薄弱,与世界先进水平大约还有5~10年的差距。
半导体工业一定离不开摩尔定律。1965年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了一个猜想,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每经过18个月,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可以增加一倍,相当于成本下降一半。至今晶体管的密度增加一倍可能相对容易实现,但是要保持功率密度不变,就太难了。
摩尔定律的精髓是一种激励的机制。鼓励行业中每个公司必须持续的进步,否则别人进步,你如果进步得慢就落后了。摩尔定律最大的好处是使工业义无反顾地追随它,并得到实践的证实。但是摩尔定律受到物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无限的增加,在物理概念上总有一天会寿终正寝,但相信整个工业不会停止,还会继续进步。半导体既然是一个产业,一定要赚钱,否则无法生存与进步。 据资料统计,平均地说,一个半导体工厂的研发费用要占销售额的15%,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大概要占到销售额的20%。两项相加已经占掉35%。因此半导体企业的毛利率低于20%是很难生存。通常情况下芯片制造厂仅仅依靠运营来实现盈利是很困难的,只有每个类别中的第一、第二位还有可能。
半导体工业的评价方法
第一个是Book/Bill(B/B),也就是订单与销售额之比,也可认为是未来与过去之比。销售额是已经完成的生产代表过去,而订单代表的是未来。因此,Book/Bill的数字大干1好,通常小于0.8,表示工业已处于危险境地。显然如果B/B能到1.1或1.2,那就表明工业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订单比完成的销售额还多。B/B可以适用于多种情况,如目前美国的半导体设备B/B是0.84,表明设备工业已处于临界状态。
第二个是Inventory(库存),回忆世界半导体业05及06两年的年初,影响半导体业的主要因素归于库存太高。半导体的库存影响了工业的信心。因为库存大,客户就不下或者晚下订单,甚至撤销订单。在正常情况下,半导体业的库存是40亿美元左右,差的时候增大到60亿美元。
第三个是ASP(芯片的平均售价),从07年开始影响半导体业的主要因素是存储器,而存储器的问题是价格下降过快,超出业界的预期。如512MDRAM在07年初时ASP为6.5美元,到07年底时已下跌到0.9美元左右,下降幅度达80%。造成世界头号存储器厂三星于07年的利润下降78%,及海力士出现近6个季度来首次季度亏损。另外,如07年世界半导体业年初时多家市场调研公司都估计能增长7%~10%,年底结果仅增长3.3%,都是存储器价格下降惹的祸。
除了上述三个参数之外,观察半导体工业还必须结合世界经济大环境等影响,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影响。因为美国的消费能力是中国的约9倍,如果因为高油价、次信贷危机等影响美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下降,对于世界半导体工业的影响会很大。因此,评价工业,除了看一些参数之外,还要看大的经济环境。
世界半导体工业从技术上至今有三次重大的突破。众所周知,第一次是1963年发明的CMOS技术,几十年来CMOS原理上并没有创新,至今仍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反映半导体工业至今仍是依靠技术进步来推动,第二次是2001年时特征尺寸从180纳米缩小到130纳米、材料上的创新是用铜作为互连层金属代替了延用30年之久的铝,第三次是2007年英特尔首先采用高k介质材料及金属栅。连戈登摩尔也坦承此项技术将摩尔定律又延伸了另一个10年。
目前半导体工业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要转向材料的创新及晶体管原理的创新才能推动工业的继续进步。
半导体的技术下一步发展的趋势,在尺寸缩小方面,不仅包括水平方面缩小,还包括垂直方面缩小,3D晶体管将呈现。在光刻技术方面,193nm浸液式、两次曝光技术将在32纳米制程时呈主流、下一代EUV技术可能要到2012年时才会可能盛行。至于450mm的硅片什么时候到来?业界估计,可能要到2012年或者2016年时才能。新材料方面,将采用低k介质材料,高k介质材料及金属栅。芯片设计要实现功能多样化,SoC,多核处理器是未来方向,侧重在降低功耗。还有封装技术尚有很大潜力,之前封装成本约占芯片总制造成本的50%,现在为适应移动多媒体等市场需求,封装的成本越来越高,如SiP,MCP等封装成本将来可能会超过芯片制造成本。
未来的半导体,正在向其延伸工业发展。如FPD、MEMS、Solar、LED等,这些现在都很热。表明半导体工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
半导体工业的基本特征
第一,增长减缓。1996年到2004年大概年均增长达15%,现在下降了很多,只有7%左右。
第二,不可逆的价格下降压力,这说明了如果要跨入这个工业,经不住价格下降的压力,就要自动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