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技术产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措施
近年来,医药生物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产业,不仅使得医药生物产业发展迅速,也使得其成为相对活跃的产业之一。虽然医药生物产业目前发展的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才能使得医药生物技术产业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1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从全球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状况来看,生物技术在医药行业的运用,正在引发着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在200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高达500多亿美元,而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就占去了60%,实际上自90年代以后,全球生物技术药品的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着。
2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相较国外的发展情况而言起步相对较晚,但是随着国家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使得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缩短了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在全球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3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涌现出了许多问题,如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不足;生物医药产品的自主创新不足,产品的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更好发展。
3.1自主研发产品能力有限,创新性不足
在我国现有的生物技术药物中,只有少数部分是自主研发,拥有产品的自主产权,而绝大部分则是依靠国外的医药生物技术进行产品的仿制,真正的自主创新其实很少,以至于出现药品研制上的重复,药品生产的过量等多种问题,再加上国内缺乏对医药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使得部分的医药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导致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大,企业的利润不断减少,严重的出现亏损现象,最终血本无归。有的药品生产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选择企业着重于仿制药品的生产,因为仿制药品可以减少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相对来说费用较少,而且盈利较快,风险也就相对较低,这种思想的循环使得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创新。
3.2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医药产品
这些年经过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专业人才的努力,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在研究方面较以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现实是很难将这种研究上的成果转化为医药产品。
3.3在医药生物技术及产业的投资不足
从我国在医药技术研究中的投入资金来看,是远少于国外在医药领域的资金投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难有创新性的发展。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本就是高风险、高投资、高回报的产业,医药生物产业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势必会阻碍其研发过程的进展,从而影响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3.4我国医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
随着近些年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较多的生物制药企业,但是这些企业普遍的特点就是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自主研发新产品的能力较低,因此在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中的竞争能力较差,抗风险能力弱,这显然对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4解决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问题的措施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每个国家、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对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来说也不例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中,要加快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自主研究与产业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端正态度,客观认识到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
在摆正态度的同时,总结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交流,积极吸取、引进国外的先进医药生物技术,自主研发创新医药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
4.2加大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
从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性质可以看出,想要实现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就需要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投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扶持医药生物技术项目,提高我们的医药生物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4.3注重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实现上下游技术的完美衔接。
在加强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的同时,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建立好高校的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和药品生产企业的沟通、合作桥梁,实现双方的完美衔接。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仍有些许问题有待解决,但是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仍然势不可挡,相信在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实现创新性飞跃。
参考文献:
[1]田玲,张宏梁,孟群.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与措施[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S1:331-335.
[2]苟仕金,苟鸿鹰.现代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药业,1998,02:12-14.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服装;物联网;RFID;FCFS
引言
物联网技术是在条码技术后迅猛发展的技术。其主要技术核心为RFID(无限射频技术),从RFID特点来看,最有价值的应用领域就是供应链,物流以及生产领域。通过应用RFID技术可以彻底解决产品在生产中数据采集、产品溯源,动态实时追踪、可视化生产管理等问题。
作为传统的服装行业来讲,款式、颜色、种类的复杂多变是服装生产特点,这就迫使服装业的生产、发货、仓储及周转速率不断提升。跟不上的款式要快速更新换代,产品数量库存积压将给企业带来重大压力。所以,企业控制库存也迫在眉睫。
本文就如何在服装生产环节管理过程中运用RFID技术,帮助优化供应链中生产环节的高效运行,帮助服装业应用RFID射频技术提供方案依据。
1.服装企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与方案
通过对服装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过程分析,结合RFID技术的特点,对服装生产过程RFID应用分析如下
1.1裁剪车间应用RFID分析
服装剪裁对象通常为完整面料,里料与衬料,而结果为面料片,里料与衬料片,要是从物流的角度来看,一块面料会对应着许多件服装多块面料;裁剪车间的环境比较特殊,相关裁剪作业没有固定的作业地点,如需要应用RFID技术,则必然要对裁剪作业的流程进行改造,将影响裁剪的工作效率;
但裁剪作业环境的设计追求人性化和高效率,在打包之前的裁剪物流过程规律性不强,而且裁剪时大多采用批量裁剪,但所有裁剪完成的衣料片均需要到整理、编号和打包工作台上进行相应的作业,按单件整理包含缝制一件服装所需要的所有衣料片的衣料包。
最后即使应用了RFID技术,由于裁剪作业本身不是制衣生产的瓶颈,难以获得较好投资回报。因此裁剪车间不适合应用RFID技术
1.2缝制车间应用RFID分析
以衬衣缝制过程来阐述缝制车间生产环境。男士衬衣缝制过程大致可分为大身缝制、领子缝制、袖子缝制和肩缝制四个大段,一般缝制车间中设有两条生产线来处理大身缝制,大身缝制工艺过程中,每条大身缝制生产线上会设置2个质检点保证后道工序对前道工序的质检确保质量,总缝完成后再进行质检。领子和袖子的缝制工作量较小,车间中会分别有专门区域进行领子和袖子的缝制。单件作业是服装缝制的特点,与RFID的单件识别恰到好处。
缝制车间生产线作业中整体上的核心点在于缝制半成品均须经过许多聚焦点;缝制作业是服装生产的核心,不仅需要大量人员,同时也是在制品集中营。;如图缝制车间生产环境
缝制车间生产环境
缝制车间实施RFID技术,不但可以即时监控车间在制品状况,而且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追踪,车间管理水平也可以大幅提升。因此应用RFID技术重点落在缝制车间
1.3整烫车间应用RFID分析
整烫车间主要处理成衣入库前的相关作业,包含成衣熨烫和锁眼等辅作业,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熨烫作业。钉扣、商标缝制等辅工作也在整烫车间,全部完成并质检后才入成品库如下图所示。
作为缝制车间与成品库间的过渡区,整烫车间采用RFID技术可以监控在制品库存,但要全面监控会相对困难;而且整烫作业并不是服装生产瓶颈,可以不采用RFID
1.4实施方案
RFID生产管理系统设置于软件管理层(ERP/MRP)和RFID应用层之间。生产管理技术,实时信息系统的作用是生产计划的精细与执行,生产过程控制与在制品管理。一方面,以RFID的指令为基础向生产过程发出命令,另一方面,将RFID应用层采集的控制过程实时信息,反馈到软件管理系统,为以后编制生产计划提供依据。基于RFID的生产过程控制总体方向就是让员工可以快速、精确的掌控生产线运作状况,使管理人员即时即地的掌握业务过程的运行状态使企业敏捷的应对市场变化。如图所示为服装厂实施RFID技术生产计划模型
1)以RFID建立的生产管理系统先接收ERP,MPS下达生产任务指令等信息
2)操作员将ERP系统下达的生产信息转化为相关物料,依据服装生产物流模型,将RFID标签派发到符合的物料模型,并RFID技术生产监控环节
3)当贴RFID标签的物料处于设置在生产车间中RFID阅读器有效识别范围内,读写器通过已经编辑好的信息将读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传输到上层应用系统
4)上层应用系统根据服装生产模型,将RFID标签阅读器等与物流相关的信息转换成信息流如标签通过多少个定位点、物流转化为信息流生产信息具体进程等等
2.标签读取FCFS防冲突算法
2.1 FCFS算法
RFID应用中,阅读器与标签间是通过共享无线信道通信的,多个阅读器或多个标签一同发出信号时,必定会引起发送信号相互冲突。而RFID系统中存在阅读器和标签冲突两种类型冲突。相对RFID系统而言,标签间冲突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RFID系统的应用解决标签冲突非常重要。主流有两类方法解决RFID标签防冲突问题:一类是确定性标签防冲突算法,主要是基于二进制树搜索方法;另外一类是随机标签防冲突算法,主要是基于ALOHA的算法。但二进制树算法有采集标签延时长的弱点,尤其在标签数目较多标签与阅读器间通信数据量较大时,出现数据冗余堆积造成数据沉淀。ALOHA算法会出现标签“饿死”现象,在系统中标签数目很多时会出现无法成功识别标签。
因为ALOHA算法和二进制搜索算法都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笔者采用一种新的FCFS算法,它是一种进程调度算法采用的标签分组方法如图所示,处理机或系统资源为服务器,一个进程或一个作业为享受该服务器服务的标签.这些标签按FCFS方式排队享受服务
FCFS方式排队享受服务模型
这里设定系统模型中有唯一服务器S.设新顾客到达等待队列的时间与之前顾客、系统当前状态到达时间均无关,因此新顾客到达系统的时间服从泊松分布同时设服务器S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概率也服从泊松分布
T=1/(μ-λ)
根据公式若μ越大λ则越小T越小若λ不变则进程平均服务时间1/μ越短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等待时间越短,响应平均时间越短。如果μ=λ则T趋于无穷大这时系统性能趋于最差
2.2仿真及结果分析
实验环境:INTEL酷睿2.70GHz,内存4GB,操作系统Linux,编程语言C++,编译工具GCC。实验中输入参数分别为:进程进入就绪队列概率pt进程离开就绪队列概率po,离散化时间增量So;输出参数分别为:进程等待平均时间Wt,进程平均服务时间St。
多标签防碰撞算法过程如下
① 设标签时间分组数为X,X初始值为0之后每收到1次时间分组命令X数值就自动加1即运算X=X+1
② 设阅读器对于时间命令参数为Y初始值为其覆盖范围内全部标签所时间分组数中最大一个数值
③ 阅读器发出命令除了X=Y标签作答外,其它标签无应答
④ 当只有一个标签返回应答信息时,可以正确识读该标签信息
⑤ 当上面命令有2个以上标签应答时就产生冲突
⑥ 在Y标签识别过程中,设一个最大时隙参数AL,取相邻两个时间分组差的2倍,当所用时隙数超过A时,放弃对该时间组标签识别,Y-1
⑦ 当识别完成后或者没有标签应答时,执行Y-1且回到③继续执行直到Y
⑧ 当所有标签都离开阅读器读写覆盖范围时,X数据完全清空。实验结果如下
进程等待时间
进程服务时间
据表数据得出进程集平均等待时间Wt近似于平均服务时间St两倍说明进程集中部分进程等待时间远高于服务时间,即进程花费大量时间等CPU调度。表第2,3组数据得出长进程集平均等待时间明显高于短进程集平均等待时间。
由于FCFS调度与进程所需服务时间无关,所以进程集中进程等待时间都是一致的[4]周转时间=等待时间/服务时间+1,服务时间越长周转时间越短,由此可见服装业应用生产FCFS算法更加实用。
3.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1RFID数据采集Middleware结构
数据采集Middleware是连接阅读器和应用软件的枢纽,管理标签阅读器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流,对数据准确性、保密性、有效性负责。
1.数据平滑和过滤。当读取标签错误信息或产生冗余数据,数据采集就会采取算法来纠正错误。数据采集Middleware在执行数据过滤集中过程时还能对大量数据进行缓冲避免这个子模块单个标签多次读取的发生保证了数据有效性。
2.阅读器协调。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数据采集Middleware配置、监控、操作阅读器,还可以给阅读器发送其余控制指令。大多数软件商开发的Middleware软件均拥有即插即用功能,即Middleware可以不需要写任何代码自动检测到新的阅读器并与其链接。
3.数据路由和整合。这个子模块控制着数据发送指定应用程序。Middleware不管企业愿意与现存ERP、SCM或CAPP系统整合与否都提供数据路由与整合功能,一般情况下可以连续、批量传送数据到预先设置的目的地。
4.过程管理。此模块依据相关规则,通过传统的任务模式负责数据监控和事件触发。可以预警系统,剔除与某些事件相关的过程,例如当系统遇上未授权产品或者非期望库存时在过程管理软件中可以设置补充策略,当库存状态异常时就敏捷提示库存管理系统。
5.数据安全管理。数据采集Middleware数据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数据在确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只能被确定的人操作。保证数据安全也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例如信息加密传输技术等等。
6.外部接口。数据采集Middleware有两个接口:阅读器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其中阅读器接口有多种适配器接口,可以让数据采集Middleware与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阅读器连接,应用程序接口使数据采集Middleware与外部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或数据库连接,这些应用程序通常是现有的企业采用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
3.2采集数据接口的设计
RFID原始数据是由RFID阅读器产生的,当阅读器有效读取范围内有RFID标签的服装进入,该阅读器便自动采集标签数据与非标签数据,阅读器中间件开始进行处理,并通过阅读器数据缓冲将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各阅读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送到阅读器接口适配器进行转换后,再发往物联网系统
1.Data平滑。数据平滑主要解决阅读器有效范围内多个标签读取防冲突问题。阅读器在其有效读取范围内读取标签时也常常会出现错误读取或者遗漏,这种现象称作消极识读错误。相对积极识读错误是指由于标签间隔得过近而导致阅读器采集错误或不完整标签数据的现象。要消除以上两种错误就要通过数据过滤的。以上错误发生后都要返回读取标签来取得准确数据。重新读取标签次数会设定上限,超过上限系统会放弃识读判定标签已损坏。就消极识读错误而言可以采取重新读取标签。而积极识读错误,在判断读取数据是否存在乱码后还需判断读到的数据位数是否满足软件系统要求。
2.Data协调。数据协调主要解决阅读器冲突问题即一个标签被多个临近阅读器同时读取所产生的数据冗余。当多个阅读器通过阅读器适配器把对同一电子标签识读产生的多条数据并传送到数据采集接口时,数据协调就发挥剔除这些冗余数据的作用。数据协调需要借助临时数据库所采集到的数据和冲突事件发生的时间戳。在阅读器发生冲突时,先将读取到的标签贮存的数据作为数字编码写入临时数据库中,同时按照数字编码升序排列现有数据库,再按照时间戳升序排列数字编码相同的记录,然后比较前后两条数字编码相同的记录,若时间戳差值很小则剔除任意一条冗余记录以此循环,直到数据协调操作全部完成。
3.远程接口。一般来讲,当必须暴露远程接口的时候才会开放接口。但是服装业中很多系统ERP、MES已经存在,提供远程调用接口就显得重要。出于适应性考虑需要一种远程机制借助web service协议,配置的web应用同样可以轻松地暴露远程服务。
Spring提供的工厂Bean:Jax Rpc Port Proxy Factory Bean,可以在应用中无缝集成一个网络服务,远程访问web service用JAX-RPC。
第一个属性告诉web service的WSDL的文档地址Bean工厂设置为wsdl Document Url。Set In Service被设定到port Interface 属性内类似远程接口,需要在javax.rmi.Remote里派生。Set In服务的限定名字(QName)和它的端口由后面3个属性来建立。构造服务的QName需要namespace Uri和 service Name 属性一起使用,同时联合port Name属性一起构造一个端口QName。可通过查考WSDL定义中关于Set In服务的内容来设置这3个字段的值。静默情况下,javax.xml.rpc.Service Factory 为Jax Rpc Port Proxy Factory Bean 的服务工厂。一旦这种方法在 Spring 配置文件中配置好Set In 服务,便可直接从应用上下文中取得,或将它作为一个协作者植入到另一个 Bean属性内。
结束语
本文通过以服装生产业为例对RFID的应用建立了一些具体的实施建议与模型,并选择了一种新的算法解决标签识别过程中的冲突问题,以仿真与实例验证了可行性。数据采集是应用RFID技术的重点问题,本文给出了一般应用模型希望可以给企业提供参考。(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正肖.报喜鸟项目总体设计报告2007.683
[2] 李建东信息网络理论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65-90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装配式建筑;RFID技术;BIM技术
1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区也纷纷出台奖励性政策。北京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装配式住宅试点项目达100万m2,2013 年全市住宅产业化实现100万m2以上,并对采用装配式结构的开发商奖励3% 的建筑面积;上海出台的法规指出整体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对预制装配率达到25% 及以上的,补贴100 元/m2;河北、安徽、重庆等省市通过规划产业化住宅面积和比例推广建筑产业化。
大规模的建造装配式住宅将需要大量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厂和施工现场对构件的管理都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对构件的生产过程,运输过程,安装过程的进行管理。
2 RFID技术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利用无线射频信号的电磁感应或电磁传播的空间稱合实现对被标识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也会有所不同,建筑中用的FRID系统主要由射频标签、读写器、FRID中间件、应用系统软件4部分组成。给每个标签一个编码,这个编码是唯一性的,这个编码代表这个构件的身份,如同人的身份证编号一样。应用时,射频标签被放入构件内部;利用读写器是对射频标签进行信息读写,两者之间不用直接接触,进而完成对标签存储的数据的获取。然后将这些信息传给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实现了信息的解码、识别和管理。
3 RFID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管理的模式
一个项目的构件有上万个,构件厂会制定生产的进度计划可是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原因的影响,常常使工程项目实际的施工进度与计划的施工进度产生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纠正,必然会对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完成造成很大的影响。造成工期延误,构件生产过多,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装配式住宅的预制构件都是体积大,重量很沉,不易搬运的混凝土块,放在库房不易查找,且部分外形尺寸接近很难分辨,要想准确无误的识别每一个构件,保障生产计划准确完成,构件准确及时运送到施工现场成,利用RFID进行管理。
3.1 电子标签制作
电子标签如果在构件表明就容易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对被破坏,为了避免被破坏将电子标签植入混凝土中。这样也使得电子标签的使用环境非常恶劣,钢筋对射频信号有一定的干扰性,标签在混凝土的埋入随深度增加而读取衰减,蒸汽养护时混凝土预制构件内部温度可能会达到50~60℃,也对RFID系统的使用产生影响,还有标签要防水。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电子标签才能很好的进行读取信息、识别构件、信息管理等等工作。
高频标签的读取距离在普通环境下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但是植入混凝土中之后读取距离衰减非常大,而且对数据读取的稳定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就使用超高频标签。对在无封装标签和两层封装的标签读取距离衰减比较大,一层封装的标签读取距离衰减比较小。普通的标签衰减大,防水标签和抗金属标签读取距离比较大,而且数据读取的稳定性较好。因此最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识别和信息管理的是超高频标签、有一层封装的标签、防水抗金属的标签。
3.2 构件编码命名
构件编码体系采用的是五层十六位的编码体系,具体见表1.1.
表1.1 构件编码体系格式
构件代码 构件编号 项目代码 位置属性 数量编号
字母 数字 字母 数字 数字
X1 X2 X3 Y1 Y2 Y3 X4 X5 X6 Y4 Y5Y6 Y7 Y8 Y9 Y10
(1)X1 X2 X3,位于编码的第一位到第三位,采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项目中某一预制构件实体。命名时参照《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中构件的编号代码表示.如果预制构件拼音的首字母只有两个字符,则X3位用0代替。
(2)Y1 Y2 Y3,位于编码的第四位到第六位,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用以表示构件在构件库中编号,建立构件库每种构件由001开始命名。
(3)X4 X5 X6,位于编码的第七位到第九位,采用大写英文字母,用以表示工程项目的代码,相互独立的不同项目。可以取项目名的首字母。
(4)Y4Y5 Y6Y7,位于编码第十到第十三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构件所处位置,指预制构件所在羡慕的楼号和层数。如0101为一号楼一层
(5)Y8 Y9Y10,位于编码第十四位到第十六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拥有相同功能、相同属性构件在这栋楼的的数量编号。
混凝土预制构件编码体系随着项目类型和构件形式的不同是可以进一步进行优化的。但是不管怎么优化一定要做到唯一性
3.3 RFID在预制厂管理模式
将生产的全部任务输入RFID的管理信息系统。构件厂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确定施工进度计划,预制厂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任务要求和施工进度计划的总体考虑作出生产进度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完成每天的构件数量,减少了生产的错误。这样即可以满足施工现场需要,又不会造成大量的库房堆积。
在RFID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仓库的地形图,在入库时将构件所放位置输入到基于RFID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此系统,管理人员可以不必到现场就可以知道构件的仓储情况,不用经常到仓库盘点仓。通过这个仓储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合理的安排生产进度,避免造成生产不足或是生产过量的问题。这样在构件出货时可以容易的找到。流程优化后如图1和图2。
图1 构件入库流程图
图2 构件出厂流程图
3.4 RFID在施工现场管理模式
将在仓库的管理方法用在施工现场。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后,先通过RFID的管理信息系统核对信息,然后将构件送到吊装位置放置,准备吊装(如图3)。流程图这样做可以做到要安装一个构件就进现场一个构件,这样可以减少在施工现在的二次搬运,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不需要占用施工现场的库房。对于一些库房紧张的施工现场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这样节约了施工现在的库房管理人员,和构件的存放费用。
图3 构件进入现场流程图
4 结语
现在国内正新兴BIM技术,如果将BIM与RFID的信息技术系统结合将更有利于对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的管理。使工程各阶段、各参与方能够及时进行工程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对推进我国的建筑信息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焦安亮,张鹏,李永辉,张东海.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综述[J].施工技术,2013,5(2).
[2] 吴永样.射频识别(RFID)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J].微计算机信息,2006,11(2).
[3] 康东,石喜勤等.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与典型应用开发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 黑龙江省;生物技术;生物产业;生物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 F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5-0092-03
生物技术是20世纪后期人类科技史上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它始源于生命科学的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的基础研究,是生物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与微电子、新材料一起,在新技术革命中构成三大尖端技术,而生物技术是先导型技术,是各学科最富有活力的生长点,也是未来几十年发展速度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生物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正在快速兴起的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它是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安全的重点,生物技术也是第五个经济波的组成部分,对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和食品等问题具有重大支撑作用,被公认为是继信息技术之后下一轮知识经济的主导技术,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面临着巨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因此,发挥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等领域,大力支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生物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国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为世界各国的医疗、制药、农业、能源、环保和化工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形成了巨大的和潜在的市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将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有很多,在生物技术诞生后短短20年内,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众多领域蓬勃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和与其他高技术的相互渗透,生物技术将加速更新并达到更高水平。
近十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产值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10倍,生物技术专利已经占到世界专利总数的30%。生物技术正以其巨大的活力,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迅速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和扩散,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将会影响现代世界技术经济的整个面貌,并将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如今,世界各国都想尽快掌握它,运用它,把发展生物技术当做自己的强国之路和新的国策,竞相制定规划和计划,以推动本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唯恐失去战略机遇。很多学者预测,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产值预计将达到3万亿美元;2025年,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到生物经济社会。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出现了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芯片/组织芯片、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和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疗为主向治疗、保健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跨国公司生物技术平均R&D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10%,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1998年以来,世界生物制药业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市场排名的前五强中有四席是重组的结果,前二十强的市场集中度高达67.8%。小型企业走专业化道路,在生物制药行业尤其明显。
二、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生物技术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政府对发展生物技术给予高度重视,发展也相当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把生物技术研究放在高技术领域的首位,近年生物技术研究经费大幅增加了25倍。并且我国具有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和巨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是增强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保障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正在从不同层面大力推动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示范,都有政策、财政以及税收等不同方面的支持。
作为国际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后起之秀的中国,产业影响和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生产快速发展,资产规模稳步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据统计,2008年我国生物医药实现产值8666亿元,同比增长25.23%,比高技术产业同期增长高出11.42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增长高2.42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制药增长率高达30.65%,医疗器械同比增长31.43%。
2.生物技术研发取得重要成果
为加快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始终把生物技术列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政府不断加大科技和研发投入,很多地方政府也分别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们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开发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成熟,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的棉花、番茄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发展,有数十种基因药物已经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3.具备了生物技术方面研究开发的良好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人才资源。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05年,生物技术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这一初具规模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研究队伍工作在我国生物技术领域,加大了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其他技术的渗透,将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使我国生物领域技术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
4.生物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聚逐步形成
由于生物技术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及潜力巨大。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截至2005 年,全国共有生物技术企业约500 家,我国涉足生物医药的上市公司已达120余家,其中70多家投资生物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产业龙头企业先后涌现,产业集聚地正在逐步形成。
5.生物技术产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我国与国际合作步伐明显加快。我国生物技术企业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输出技术、产品和资本,以研发服务手段与欧美发达国家合作等方式加快进入国际市场。据统计,2006年、2007年,全国生物医药实现出货值增速分别为21.04%、20.51%。2008年,全国生物医药产品实现出口总额3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现出口1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范文5
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支约2万人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技队伍,其中有一批留学海外学成回国的中青年生物技术专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研究开发机构及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的体系。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开发出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并投放市场。继1996~1997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上市的之后,预计在2003~2005年我国将出现生物技术产品上市的第二个。由此可见,与其它高技术领域相比,我国的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及产业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在我国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中,从目前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态势来看,生物技术最有希望取得创新性进展,最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力。因此,建议国家将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21世纪加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突破口”。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把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力争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选择发展模式总体战略
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应改变以往跟踪为主的战略,实施积极创新为主集成应用的战略方针。基于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水平和能力,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宜采取“立足创新、集成应用、需求导向、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关于集成应用,主要是指把现有的已成熟的先进技术(不管这些技术源自何处)组合集成起来运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充分借助和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1)战略目标
21世纪初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目标应定位在:努力提高生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争取在21世纪初的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2)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宜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产、学、研的结合是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科技长入经济,提高研究开发效率的良好方式。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为保障生物技术及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应该对全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目标、策略和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各类各层次不同机构的研究开发工作给予重要的引导;对于一些重要的领域,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企业界、金融界以及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支持,各方面力量形成的合力将加速国家目标的实现。
高技术是基于多种学科的综合技术,而高技术产业则必须加上科学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发展高技术产业只有以企业为主,才能有效地将分离的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产品与市场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合运作。没有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生物技术产业将难以迅速发展。
3主要对策
(1)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整体协调、形成优势集成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目前国家各类科研计划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基础性创新性研究,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项目,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各类计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科研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而且造成低水平重复。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期。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采取“两弹一星”+利益捆绑的新机制,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必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发表,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2)进行战略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区
国外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一些地理、交通、信息、政策等环境较好的地域,容易形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的“聚集区”。这种“聚集”促进了不同研究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加速了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聚集”进一步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起到了“聚集”带动“聚集”的作用,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循环。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上海、北京、广东(深圳)、长春等地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有选择地发展3~5个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聚集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聚集区、以深圳为中心的粤港聚集区、以长春为中心的长沈大聚集区等),发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尽快形成较大的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对上述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国家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界的积极性,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纽带,促进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逐步形成既有合作(包括跨国和跨地区合作)又有竞争的社会化的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的格局。
(3)选择部分重点产品,目标定位国际市场
对于某些我国有较好基础、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是我国有资源优势的技术领域,例如转基因动物反应器、转基因植物、功能基因组、生物芯片、组织工程、中药等领域,应选择部分重大项目,目标瞄准国际市场,通过运用优势集成、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操作方式,加大协同攻关力度,尽快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增强并确立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4建立国家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孵化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生物技术因其自身的综合性、多学科特点,生物技术转化更具有特殊性。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孵化器的作用尤为重要。孵化器的作用是,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的突破尽快孵化为成熟配套的技术和工艺,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为此,应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择优建立数个生物技术国家重大项目孵化器,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性的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工程的实施,力争在5~10年内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同时走出一条生物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之路。
5加强生物技术产业相关技术及装备的产业化及国际化
我国在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方面十分落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在国外,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装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其产值占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0%以上。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装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交叉;二是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因此,对重要的生物技术仪器、设备和装备,应采取“桑塔纳”模式,走与国外大公司合资合作的发展道路。第一步通过合资合作,引进建设组装线或生产线,这样一方面可以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与外国公司共同参与国际竞争;第二步加速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加大国产化比重,同时加强新型号、新设备的研制开发,进而逐步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此方面,应注意避免自己闭门造车、封闭发展,所开发的产品性能不稳定,测出的数据不可靠,别人不用,自己也不用的尴尬局面。
6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中介组织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中介组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介组织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大力发展从事生物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评估(包括生物安全评估)、专利(特别是国外专利)、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机构。
我们认为,应尽快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和协作,有利于规范市场和公平竞争,亦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逐步形成社会化发展的格局。协会组成以企业法人和高级主管为主,吸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管理、营销专家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协会进行全局性组织协调工作。
7充分利用和合理保护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
我国国土辽阔,特殊的地理、气候、人口、人文、历史以及多民族等原因,使我国具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遗传资源,包括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宝库,为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大量的生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甚至一些重要的资源流失严重。例如,我国虽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由于资金和管理上的一些因素,导致研究、保藏和开发工作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也没有一部微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象重视人类遗传资源一样高度重视对所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应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各类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健全国家生物资源的保藏及服务体系,其中包括细胞库、菌种库、毒种库、种质库、信息库等。此项工作可在相关计划的基础上,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但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战略联盟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不开放就没有出路。高技术需要在合作和竞争中求发展。一方面是在合作中竞争,另一方面又要在竞争中合作。国际上,企业间的联合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国外政府间和民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还应利用国内巨大市场的吸引力,积极与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国内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要充分重视利用海外资源,特别是信息及人才资源。在这方面,即使是十分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十分重视利用国外的信息,并吸引别国的优秀人才为其服务。我国除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和科学家回国为国效力外,还应选择重大技术领域,在国外建立联合工作站。863计划生物领域在“八五”、“九五”期间已试行,效果良好。实践表明这是实现技术跨越的有效途径。国家应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特别是企业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这样将会大大提高信息采集、技术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乃至产品出口的效率。
9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生物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技术革命、工业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现在正在经历生物技术革命这个发展时期,生物技术带来的生物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长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把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在生物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我国也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大生物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促使生物技术产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1 生物产业的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在国际范围内,生物产业是随着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发展起来的,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生物产业更加节能、更为环保,是信息技术产业之后有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主导产业,也是国际社会的经济战略的发展重要,我国的生物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1.1 生物产业的概况
生物产业将科学与技术应用于生物有机体及其部分、产物和模型,为改变生物及非生物物质而创造知识、产品以及服务的同类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集合。生物产业是建立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包括采用以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及以发酵为代表的近代生物技术成果形成的生物制造业,还包括相关服务业比如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环境生物技术产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等。
1.2 国际上生物产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国际上生物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初始阶段。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产业产值是3万亿美元,到2020-2030年,全球现代生物技术产品总销售额将超过15万亿美元,也许还会超过这个数据。这就表明,从下个十年开始,生物产业将进人快速成长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战略性支柱产业。这就是说,生物产业高度繁荣的国家或地区,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行业制高点。
1.3 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生物技术开始得以发展,目前,我国生物技术的研况,在发展中国家居于前列,在全世界处于中等水平,目前我国注册的生物产业企业有5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以上,行业总产值达到4000-5000亿元人民币。但我国生物产业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生物产业发展中,国家、院校或科研机构发挥的功能过大,民营资本的比重过低,生物技术产业成果的商品化专业力度不大,因此,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应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使得我国生物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更加合理。
2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比较合理的产业规划和产业调整的指导。目前我国生物产业总体上产业规模不大,缺乏整体竞争优势,产品创新力度也不大,存在一些仿制情况,这种发展现况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我国生物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1 扩大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
我国是具有14亿人口的国家,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我国的粮食安全不是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也不能在现有土地上过分耕种,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扩大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规模。具体来说,用新兴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来提高产量,培育高产、优质、超级农作物新品种,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运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慢慢代替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地大幅度使用,减轻农药使用数量,从根本上控制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为我国城镇居民提供绿色蔬菜;运用克隆技术推出畜禽新品种,保证我国肉类供给,等等。
2.2 壮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
生物医药产业与人类的疾病预防、控制、治疗息息相关,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一段时间对医药的需要量将会持续上升,传统医药产业由于成本高、疗效不佳的原因,肯定会被生物医药产业所取代,我国应壮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发挥生物医药技术的比较优势,集中研制与生产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物以及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提高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将组织器官移植、基因诊断和基因疗法积极运用于医疗诊治之中,提升我国医疗行业的诊治水平;加速科技攻关,研制出防止一些重大恶性传染性疾病的疫苗,加以临床运用,降低居民的医疗开销;将干细胞的研究使器官或组织的工程产品进入实用阶段,使第四次医学革命的医疗成果在我国取得明显进展。
2.3 推动环境生物技术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环保问题已是我国目前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环境污染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必然结果,土壤沙漠化、大气污染、水质和土壤污染的防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已经不能在依靠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必须加速发展环境生物技术产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和治理,重视解决大气污染、水体净化和土壤沙漠化问题;展开积极探索,把生物处理技术运用于防治水资源污染、处理城市垃圾之中,切实减轻环境污染程度;发展环境生物产业,培育出抗旱、抗盐类草从和树木的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减水资源的消耗数量,根治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问题,提高防沙治沙的技术水平。只有大规模发展环境生物技术产业,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物技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带动国民经济再次腾飞的一个重要引擎。在未来的时间内,我国政府部门应从目前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引导、指导作用,把生物产业的经营权让渡给企业集团,鼓励院校、科研及沟通广大企业合作,未来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应存在以下发展趋势。
3.1 生物产业得到具体的政策支持
我国信息化产业得到了具体的政策支持,并有专门的主管机构负责这一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扶持,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在政策扶持上尚未启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思想上重视这项产业,制定具体的扶持策略,破除生物产业的发展瓶颈,使生物产业在融资、税收、企业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得到具体的扶持政策,通过政策优惠来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向前发展。
3.2 外资和民间资本将会涌入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离不开巨大的资金支持,除国有资产之外,在这一领域,外资和民间资本有着较大的用武之地。我国相关部门应降低准入门槛,放宽进入条件,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向这一领域进军,发挥外资和民间资本运作灵活的经营优势,壮大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整体规模。
3.3 生物技术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任何一项产业必须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道路,才会起到规模经济的效果,生物技术产业也不例外。未来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适时利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载体,充分利用我国社会制度的优势,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大型的生物技术产业区域集群,推动京津地区、沪杭地区、广深地区和长春沈阳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利用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我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总之,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方兴未艾,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未来的时间内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壮大生物技术的产业规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