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文化建设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地方性;地方文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64-04[作者简介]李徽昭(1975―),男,江苏泗洪人,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周睿(1984―),男,江苏泗洪人,硕士,淮阴师院文通学院讲师。

当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丰富、多元,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撑与发展动力。在此过程中,教育国际化意识逐步增强,对教育国际化的认知有更多深刻感受。但仍还有不少办学单位的教育国际交流参与者依然存在着结构性思维定势,抱守着“国际高于地方”的思想观念,忽视了教育立足地方办学的实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地方文化得不到凸显,国外合作院校与人员不能深层感知教育所在地的文化特色,也就无法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

一、教育国际化的思维误区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教育加速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各级办学机构推动本地教育发展的重要发展策略。各大高校也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本单位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但“国际高于地方”“他国文化优于我国地方文化”依然是众多办学单位主要的思维方式。由此在教育中出现了忽视地方文化,盲目无主地参与国际化的现象。

(一)国际高于地方的思维误区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在全球化为主要发展趋势的21世纪,教育国际化并非某些发达国家所特有的教育,而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对教育提出的发展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与合作互助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乃至于基础教育不得不日益走向国际化。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适切性”“质量”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也就是说,教育国际化对教育变革与发展是其必不可少的步骤。由此可见,各国对教育国际化已达成一种共识和认同,教育国际化势不可挡。

面对汹涌的教育国际化潮流,我国教育国际化也陷入了西方化、美国化误区,表现出文化弱势的卑微心态,使我们在比较和评价中外教育时失却了客观标准,失去了立足本地发展的文化主体性。各教育机构办学地方的文化无法在全球化的文化体系中与西方或美国文化比较,无法凸显本土文化价值。尤其是,不少办学机构对教育国际化的认识出现了误差,认为既然教育已经走向了国际化,那地方文化就没有意义了,教育国际化主要在于吸收西方文化,引进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体系。更有一些办学单位简单地把教育国际化理解为聘请外籍教师上几堂课、选派学校的一些“达标(达到西方高校的入学要求)”学生出国交流或留学,这就是教育国际化,或者认为与国外高校进行一些合作和交流、举办几场访谈,就叫国际化。

上述理解都是丧失本土文化自主性的陷入误区的教育“国际化”,他们把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变成了简单而狭隘的片面之词,人为地把教育国际化和地方文化分离。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化”不仅仅只是一个向强势国家学习并吸纳、融汇本土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在与强势文化比较中重新观照自身、向西方国家推介地方文化使双方互动交流融汇并适应的过程,这样的教育国际化才是教育思想、经验及资源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话、交流的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是地方文化与西方互动学习借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可以说国际化同时也是一个地方化的过程。

(二)国际与地方的文化辩证关系

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正融于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课程中的国际内容;二是与学者、学生的国际流动;三是国际技术援助与合作。[1] 地方文化是地方教育机构办学的立足点,各教育机构立足地方,为地方培养人才,地方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性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积淀,向人类展示着特殊而多彩的地域文化精神。教育国际化与地方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一方面地方文化通过教育受惠于国际化,吸收国际化的养料,显现出地方文化的价值与特性;另一方面地方文化又能很好地为教育国际化吸收,由此促进地方文化与国际教育的互动,推动地方教育国际化。

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今天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显然已经更为深入,民族的东西必须具有世界性、全球共融的文化特质才真正具有世界意义,否则只会被时代和世界淘汰。因此,地方文化只有通过国际化与全球其他异质文化不断碰撞,才能找到地方文化的独特位置。也可以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既要在两者之间坚守科学合理的文化立场,更要以本土化为目标,以国际化为手段,保持一种胸怀开阔的批判理性,通过全球化壮大地方文化。正因为如此,教育本土化不能代替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也不能排除本土化,两者必须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二、高等教育中的地方文化与国际化

(一)大学教育具有地方文化属性,教育内涵于地方文化中

“教育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动因。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是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2]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都蕴含着文化因素。文化功能是教育众多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院校在地方文化领域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利用地方深厚的文化资源开展名人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江苏淮安各高校对精神的研究,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有的高校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等载体,宣传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使地方文化深入人心;有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把地方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与地方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大学文化既是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明显区别于地方文化,高校四大职能中的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对地方文化的宣扬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和提供高科技服务的教育机构,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教育与地方文化的交融应该愈加深入。大学教育内涵于地方文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地方文化的挖掘。高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条件,为地方文化开发和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地方文化应该成为各高校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二是对地方文化精神的研究。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文化发展问题也很多,高校对地方文化的整理、考证研究将起到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地方文化精神的梳理推动学校校风与办学精神的深入发展。三是对地方文化创新和宣扬的作用。地方文化既有与时俱进的内在价值追求,也有发扬光大的内在需要,高校作为人才和技术汇集地,创新地方文化、宣扬地方文化责无旁贷。

(二)教育国际化首先须本土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指的是“将大学教学、学习、研究及管理等置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及世界教育和文化的大环境中去进行建设与管理”[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多样化、民族化的地方文化逐步凸显出来。从教育本身来说,它具有对文化的生产、传播、创新功能,这就要求它既应该有“兼容并包”的系统,又要具有“海纳百川”、吸纳各民族或地方先进文化的度量。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为了形象地理解上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麦当劳的本土化策略成功的事例也许是最有说服力的。首先是麦当劳公司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本土化服务营销组合策略。麦当劳公司根据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消费者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稍作变化。在中国,麦当劳就推出了麦乐鸡、麦乐鱼、麦辣鸡腿汉堡、麦香猪柳蛋餐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其次是制定本土化的促销组合策略。本土化促销组合策略必须考虑当地的文化、风俗和传统。麦当劳公司的员工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当地人,本土化促销主要是通过在电视、报纸、互联网上做广告,广告主角都是普通的中国本土人民,广告充满地方文化气息。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无疑应该学习麦当劳的本土化经营策略,不断在国际化过程中凸显地方文化,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本土化,使之适应地方学生、办学环境等,这样的国际化才能真正符合地方文化的发展,也才能推动各个立足办学地方的高校的发展。

三、教育国际化的地方文化方式

(一)在全球文化中找到地方文化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教育、风俗、人情、物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中国国家文化多元性的根本表现。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发展的血液,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源泉。地方高校和地方文化建设应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苏州地方文化发展与苏州大学建设之间的关系为例:20世纪初,苏州得海外风气之先,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使苏州文化重焕生机,苏州文化中的精致优雅、争先发展等因素成为苏州大学的重要特质。[4]

在全球文化中找准属于自己地方文化的定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在此方面,不少地方做出了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扬州立足自身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抓住“京杭运河沿岸众多城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亮点,通过“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这个平台,推动自身走向世界,使扬州文化获得国际化发展。扬州是世界最早也是中国唯一与运河同龄的城市。历史上,扬州因运河之利几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频繁。扬州的鉴真东渡日本、韩国崔志远来扬为官、意大利马可・波罗旅居扬州,不仅向世界介绍了扬州,也促进了扬州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2007年以来,扬州先后与31座外国城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向世界展示扬州地方文化魅力,成为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5]

(二)办学单位应以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国际化

地方院校要传承、发展地方文化,必须结合课程教学,将地域文化内容灵活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文化与课程存在着天然联系,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内容的课程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处于不断的互动之中。学校应该引导教师、学生正确对待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安排介绍地方文化的课程,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的相关内容,增加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确保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与提高地方文化知识储备并重。具体而言,语言文化类选修课可以在英语阅读教材中设置地方文化为主的文章,介绍典型的地域特色文化;地方文化类选修课可以让学生了解、认识、传播地方的传统文化,能用中、英文双语表述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达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双赢局面。地方文化是内容,英语是形式,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外语学习言之有物,更有现实意义,既满足文化传承的需要,又能避免学生对单纯的英语基础学习产生倦怠。[6]

除此之外,地方文化建设可以从教材建设入手,注重地方文化品牌的外译和输出,将本地的历史、民俗等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翻译成英语,推广本地文化。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地方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并将这种地方文化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只有凸显地方文化价值,增强地方文化与国际化思潮的互动交流,才能深刻感知教育办学所在地的文化特色,才能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上得到深入发展,从而更好地以地方文化建设推动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2]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3]张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5(1).

[4]李徽昭.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理念误区与文化认同[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6).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2

笔者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地方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的互动。2010年5月至11月间,笔者在富阳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采访。以富阳为例,本文试图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文化建设及其特征。

打造“运动休闲之城”

――以文化建设引领经济建设

富阳,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贯穿全境,成为富阳最著名的地貌特征,富春山水也因此成为富阳最核心的文化依存。从物质生活的层面来看,富阳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县级市。2007年,新一届富阳市委领导班子上台,确定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的任务。在市委宣传部主持下展开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富阳人文精神调研。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比较,最后“运动休闲之城”这一“名片”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富阳这个城市的新主题。

在经济发展目的要求下,挖掘和调研地方文化特征,确立城市新主题,主要并不是为了文化本身的建设,而是为城市品牌的确立提供一定的文化的“合法性”,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征。“运动休闲”这一“名片”显然与富阳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为吻合:其一,富阳作为杭州的卫星城市,在经济发展上需要考虑这一地域特色。所以当杭州提出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口号时,富阳“休闲”的发展方向就基本已经被确定。其二,富阳要进行产业的转型,即从工业发展转型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也符合这样的要求。其三,富阳的运动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比如羽毛球拍的生产等等;富阳的山水也比较适合运动产业的发展。换言之,“运动休闲”新主题的确定,貌似文化建设,实际上决定于富阳经济建设的目标。

为保证“运动休闲”产业的文化底蕴,“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还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重新诠释。

富阳一位文化部门的官员总结说,“我们富阳文化的灵魂是山水”。他介绍说,富春江长68公里,在富阳境内就有52公里。富春江秀气,两岸青山,山势缓和,尤其到了富阳 ,江面开阔,水流和缓。 “山水”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位官员列举“当年孙权父子踏浪而行”流传至今的东吴文化;山水文化里面的山文化,包括了樵夫的文化;山水里面的水文化,包含了渔夫的文化;从樵夫文化里发展出来造纸文化。山水文化中还有归隐文化,比如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富阳的山水文化,其实是一种多元的文化。

“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这一多元的山水文化成为“运动休闲”的山水。山是可以登山的山,水是可以进行各种水上运动的水。上述文化部门的官员一再强调,“运动休闲”并没有摒弃原有的文化。他说,“比如书法,原来是我们的技艺,现在是我们的休闲方式。以前樵夫打柴是为了谋生,现在行走山林是为了休闲。这是有传承的。”

与“运动休闲”这一主题的确立一样,用“运动休闲”来诠释地方文化看似文化行为,其实也为经济和商业的目标服务。 “运动休闲”是这个城市极力推出的品牌,富阳最具特色山水文化自然要标上这个品牌。这样,富阳山水虽然是文化,更是一种商品。富阳市委领导直接把富阳山水看作是可以增值的财产,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卖产品,而且要卖山水”,(《富阳文刊》2009年11期13页)这一商品经过“运动休闲”的包装,盖上“运动休闲”的商标,成为品牌,与一个球拍,一个花瓶一样,可以推向市场。

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很显然仍然是以经济发展为总目标的;但是,在这项宏阔的经济建设展开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进行着。第一,在“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计划中,政府明确表明要以富阳的山水文化为底蕴。也就是说,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建设,是要落实在富阳既有的地方文化特征之上的。这样,就需要一个以发掘、定义和诠释地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来配合经济建设的发展,为“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搭建平台。第二,“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以后,需要培养和发展“运动休闲”的文化环境来继续配合和促进经济建设。以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言,要吸引游客到富阳来运动、来休闲,富阳就需要有运动和休闲的设施,营造运动和休闲的气氛。而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运动休闲气氛的营造就涉及到文化建设。这样的文化建设就是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标,从属于经济建设。

但是,对于这一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分析,我们可能需要仔细地观察其真实的实践过程。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个长时段、多层面的经济建设,其中的文化建设也不免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文化的建设呈现多样的状态。在文化建设受到经济建设左右的同时,在一些时段、在某些方面的文化建设也可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同样是处于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当我们看到文化建设的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化建设一定的有效性。

“运动休闲”文化的打造

在这样大规模大投入的以“运动休闲”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中,新的“运动休闲”文化也得到了不断地打造。

比如在城区和农村一系列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就城区而言,沿富春江的滨江大道进行了整修,绵延数公里的滨江大道有绿地,有凉亭,成为百姓晨昏时间锻炼的重要场所。秦望广场,依滨江大道修建,从一个原来的鱼塘成为百姓运动休闲的场所。在乡村,靠山的村庄有登山道的修建,而一般的村镇,都修建了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很多富阳的居民反映“设施好多了,而且是开放的、免费的。挺好。”很多人说,“现在锻炼的人肯定比以前多,我们以前想锻炼,就是没有地方。”

运动设施的建设还不局限于政府直接的投入,据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在富阳市对外招商的要求中,其中一条就是投资项目必须带入“运动休闲”的元素。比如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在修建住宅的同时,需要在小区中修建运动设施、运动会所等等。

运动设施修建的同时,政府和媒体还对运动休闲生活进行积极的引导。2008年初,《富阳日报》假日刊开始发行。一年之后,改名为《运动休闲》,由《富阳日报》和运动休闲办公室合作出版。《运动休闲》为周刊,每个星期五出版。不仅专门对“运动休闲”和运动休闲委员会的有关咨询进行报道,还专门对新开发的运动、旅游线路进行介绍,对各种休闲方式进行交流,内容十分丰富。

各种运动休闲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展开。政府的目标是“每个月都要有大的赛事,每天都要有活动”。在这样的要求下,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都要基于自身特色,献计献策,努力为运动休闲出力。林业部门建设登山路线,在山区林间修健身道;农业部门致力于发展观光农业;水利部门着手于发展水利风景区;妇联也在三八节的时候举办了家庭亲子运动会。文联的一位干部称自己的部门是边缘单位,但是,对于一些“运动休闲”项目,“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文化研究”。富阳有60多个运动协会,属民间组织。这些协会与政府和运动休闲委员会联系频繁,政府会把一些“运动休闲”的活动交给协会去具体操办。协会有涉及“运动休闲”的想法,也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进行。

政府还动用了一系列的杠杆加强“运动休闲”的气氛。对富阳本地的企业,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倾斜,鼓励企业加入“运动休闲”的元素,大到把“运动休闲”做入企业的发展计划,小到成立一支自行车队。在广大的乡镇,市政府改变了对乡镇的考核体系,鼓励乡镇“运动休闲”活动的发展。对乡镇的考核,以前以工业为主,“运动休闲”以后,开始行用多重的标准,包括综合型、工业发展型以及生态型。为一些不适宜发展工业,却适合发展“运动休闲”的乡镇提供了考核上的保障。“这样乡镇搞运动休闲就有了积极性”。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介绍农民百村篮球赛,说:现在富阳下属村村都有篮球队,百村篮球赛很有名。每个村往往从年初就开始准备,市里也开始筹集资金,成立组织。以前村里有人结婚,就是放电影,现在改成看篮球赛。开幕式也很壮观。各乡镇出现了篮球队的同时,村村出现了排舞。篮球队定期举行比赛,排舞成为篮球赛的预演。

三年多来,随着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这一经济建设的进行,“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也在展开。富阳的文化面貌,物质与非物质的层面,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文化建设中的经济烙印

很多富阳人对于这一“运动休闲”文化以及其建设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感受、顾虑和担心。

首先,从普通富阳居民的感受来看,“运动休闲”对于很多富阳人而言仍然是“浮在表面的”。很多人觉得“运动休闲”是政策,是别人的活动,和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这种“浮在表面”具有多层的内容和原因。

Y是在富阳市区开车的司机。他说:运动休闲是听说过的,也知道举办了很多活动。但是,这些事情和我关系不大,我也就是接送一下客人。

Q是公务员,住在东吴公园附近,每日车进车出。“上了一天的班,回家吃了饭,就想坐下来看个电视。”她说,虽然运动设施是比以前好,但是“我用不上”。

H是一个已经退休的干部。他说,一年一度的富春江运动节场面浩大,他从电视上看到了江面上“很热闹”。但是,到现场去是要入场券的。入场券是运动休闲委员会发的,他是拿不到票的。这样的运动节是为了宣传的目的,所以来的都是“外面的人”和“有头有脸”的人。

其次,从“运动休闲”文化建设的方式和过程来看,利用行政力量硬性摊派的特征也很明显。B在农村工作多年,她谈到百村篮球队的情况时说,每个村子组建一个篮球队,让有些村子很为难。有的村子大,青年人多,有实力组建篮球队;可是很多村子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怎么办?

与这样的文化建设模式和过程有关,一些正在积极从事“运动休闲”活动,一些正在享受“运动休闲”文化的人们则有另外的担心。2007年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执政之后,出台了“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措施。政府的大投入和各种政策保证了文化设施的大量修建,短期之内,有关“运动休闲”的活动此起彼伏。那么,这一切是不是会随着这一届领导班子的离任而烟消云散?下一届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来了以后,会不会有新的举措?利用行政资源,会不会设立不同的建设目标?富阳市政府的一位领导说,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延续性的,我们设立了30年的规划,这是一个大的保证。我们也有小的规划,比如五年的行动计划等,这是一个小的保证。我们很多项目已经上马,工程要进展,这就逼着我们向前走。这位领导还提到,老百姓的热情是最重要的。群众有需求,有利于老百姓的,我们就必须用心。但是,计划可以改变,百姓的需求可以重新建立。如果行政领导和行政资源是文化建设的唯一主导,行政的改变自然会导致文化秩序的改变。所以,很多正在从事“运动休闲”的人们在心理上似乎都有一种观望的态度。

以上问题,充分显示出文化建设缺乏独立性,而是受经济建设目标支配的结果。富阳关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本来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就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建设以“运动休闲”产业为特征的新型经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就是在树立一个招牌,所以自然地表现出更多宣传的特征,而且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对外的。其次,在当今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政府担任了多重功能,行政管理之外,最核心的任务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附属于经济建设的文化建设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行政规划的痕迹。

寻找富阳文化建设的独立性

那么,在以上的特征之外,富阳的文化建设,即使是在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是否可能存在独立的个性?

独立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有独立的目标。就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而言,“运动休闲”的观念、“运动休闲”代表的价值观、“运动休闲”生活方式的推广应该具有独立性,独立于以“运动休闲”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建设目标。当然,在一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文化建设,需要其他社会领域的协作和支持。以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来说,运动休闲文化的发展可能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上,比如需要相应的休假制度的保证。但是,这与文化建设成为经济和行政的附庸显然是不同的。

在计划中,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身还是得到了相对的认可。人们似乎逐渐地意识到“运动休闲”的文化主题本身具有相当积极的特征。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时候,如何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加入运动的元素,如何学习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实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已经出现在官方的说法之中。 而“把群众看作‘运动休闲之城’的最大受益者和拥护者,让市民参与运动休闲,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也成为各种有关“运动休闲”的口号之一。“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似乎获得了某种独立的存在价值。

当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成为一个独立的目标的时候,“运动休闲”是什么的问题才开始凸显。而在这之前,它的内容随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定,并不具有个性。富阳市户外运动协会是个民间团体,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的过程中,与政府多有合作。从资金上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其出版的协会杂志《山南水北》上,承担了宣传运动休闲的理念、传播运动休闲知识以及叙写运动休闲经验的功能――比如“行走是一种感悟”,“团队是一种精神”,“历练是一种财富”,“休闲是一种心境”,以及“环保是一种关爱”等等。这种基于实践的描述给予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独立的内涵,使得“运动休闲”文化构建独立的价值和行为体系初见端倪。

上述例子也充分显示出,实践,最主要的是本团体成员的参与与实践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魅力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实际上,文化的活力并不来自于旅游者,而是来自于本团体成员。无论是文化的传承,其中实践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祖辈积淀下来的文化,还是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其中实践者以积极的姿态改变既有的文化格局,均是如此。首先,只有参与与实践,文化建设的目标才能与团体成员建立相关性,才能成为团体的目标,而不是外来的和强加的目标。其次,实践,并且是长时间的实践,才是落实独立文化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实践是一个日常的甚至细节的过程,但是正是这样耐心的日常的过程才能改变和培养观念,才能改变和培养行为规范。

F是一位有魄力的干部,她说,富春江,老百姓以前只知道它能运泥沙,我们搞水上比赛,搞水上运动,百姓才认识到富春江还能够休闲。这是观念的改变。她还说,很多人现在觉得打工挣钱很重要,或者就是喜欢看电视,现在大家如果看到运动的好处,比如看到很多夫妻去自驾游,去登山,觉得很开心,大家的习惯就会改变。而一旦观念改变,习惯形成,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文化建设的成果就不会因为各种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更改。

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仔细审视其中的文化建设,其实践的层面也丰富多彩。在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下,富阳的“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一些层面和一些时段,文化建设仍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运动休闲”这一独立的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出现了可能的途径。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3

安徽文化特质表现为张扬自如,通变创新,经世致用,好学尚贤,现性求真,这五个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架构了安徽文化的精髓和灵魂[2]。数据库的建立,进一步丰富了人们了解、接触、利用安徽地方文化资源的途径,可以让更多的人知晓安徽特色文化,领略安徽文化精髓,感受安徽文化精神的熏陶,有利于启迪与教育公众,弘扬和传承安徽优秀的文化,倡导形成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理念和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安徽“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目标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于2012年2月登录了安徽省30所本科院校图书馆和省图书馆网站,通过“特色馆藏”、“特色数据库”等链接对各图书馆所建有关安徽地方文化的数据库进行了调研。

1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现状

(1)安徽省图书馆建库情况安徽省图书馆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安徽分中心,完成了“安徽美术”、“”、“徽派建筑”、“安徽路桥”、“安徽旅游”、“安徽家谱”、“安徽戏曲”、“安徽先贤”、“名人手札”、“安徽刻书”、“徽派朴学”、“桐城文派”、“谱牒文献”、“安徽杂技”等与地方文化相关的数据库建设,制作了安徽花鼓灯、徽州建筑、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红色记忆、安徽传统工艺等电视专题片,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安徽的文化名人、传统工艺美术、建筑、地方戏曲、历史事件等进行介绍。(2)高校图书馆建库情况

2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安徽省图书馆及部分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建设了部分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安徽文化的保存与宣传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数据库建设需要总体规划调研结果显示,安徽省图书馆借助于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已建成了一批安徽文化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在主页上设立的“特色馆藏”下可以查看各个数据库资源,但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组织,不能让人全面了解安徽特色文化的特点。30个高校图书馆中只有10个馆建立了19个与安徽文化相关的数据库,仅占1/3。另外,由于多以特色馆藏为基础,所建数据库中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如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建工学院图书馆都建有徽派建筑数据库,合肥学院和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都建有李鸿章特色数据库。数据库的建设需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协调建设,需要制定各项有利于建设和使用的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否则不仅无法保证数据库的建设质量,也会造成人、财、物等方面的浪费。(2)大量的文化资源亟待数字化加工安徽省各图书馆保存着大量的文化遗产,如黄山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徽州古籍、徽州文书、徽州谱牒等,池州学院收藏的有关傩文化、佛文化、地方史志类图书,安徽省图书馆的安徽刻书、谱牒文献等特色馆藏。据统计,见诸著录的徽人经史子集类著作总数在6000种以上,目前存世者尚有近3000种,绝大多数庋藏于安徽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安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文博单位三大系统公藏单位收藏古籍总计为114万余册[3],但已建成的数据库远未能全面呈现安徽文化的精彩,比如省图书馆的文物、手札数据库里,目前只制作了部分精品以飨读者,还有大量的曲目、影像、拓片、谱牒等都还没有在数据库中收录,很多珍贵的文化资源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3)数据库社会效益有待提升调研中发现,目前各单位建设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未对所有公众开放,如省图网站上的各个数据库,一般用户只能看到某个曲目、文物、谱牒等的文字性介绍和图片,视频资料只有合肥地区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所建的19个数据库,只有5个校外读者可以浏览部分资源。本就有限的资源因缺少广泛的社会宣传,也只能为少数人所知所用,数据库在宣传与普及安徽文化方面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掘。(4)建库标准规范必须统一由于所用的建库软件不一样,数据格式标准不统一,造成已建成数据库不同的结构、用户界面和检索方法、检索结果形式也存在差异,为这些数据库未来的整合和统一检索设置了障碍。面对一个个数据库,不仅要重复检索,而且还要对检索结果进行人为筛选去重,花费用户更多的时间和精力。(5)数据库质量差距期待缩小由于各馆建库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到数据库的质量,如有的馆只建有文本型数据库,没有检索功能;而有的馆却建有集文字介绍、音频、视频、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资源,且提供多个检索途径。在新技术不断出现的网络时代,数据库的建设要考虑如何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吸引用户,方便用户利用。因此,建库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方案的设想

1统筹规划领导

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涉及图书馆、档案馆、方志办、文化馆、博物馆、党史办等单位的协作以及各级各类地方资源的收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和控制,应由安徽省政府以文件的形式成立专门机构,由安徽省文化厅主管,负责听取建设情况的汇报,协调各方工作,负责或协助解决版权问题,统筹决策方方面面的事务。安徽省图书馆负责建设的具体领导工作,制定数据库建设方案。高校图书馆和各级公共图书馆负责建库,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主要负责收集。安徽大学有徽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有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黄山学院有徽州文化资料中心,上述单位对安徽文化有多年的深入研究,因此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应该认真听取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制定详细的、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保证建库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立保障机制

因为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工作制度、分工职责、工作细则等;为了激发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同时保证数据库的质量,要确立考核机制、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省图书馆负责指导和监督。为了保障数据库的长期建库工作和使用维护,安徽省政府应该立专项,拨专项资金进行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同时制定资金长效投入机制,规定每年一定的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比例,从而保证建库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以及后续的有效维护,保证数据库建得好,用得好。

3确定收录原则

安徽拥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可以建库的特色文化资源是极其丰富的,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要确定以下几点收录原则:(1)收录范围要“全”。建库的资源应该涉及与安徽有关的文化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经济、文化活动、人口、矿产、人文环境、地理地质、社会生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及其活动、历史遗迹、民风民俗、宗教、制作工艺、文学、美术等各个方面。如安徽特色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区时代背景和地区特有条件等[4]。(2)收录类型要“广”。既要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艺术、手工技艺、风俗等,也要有存在于竹简、木牍、帛、陶瓷、纸张、磁介质等载体上的各种文献,还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古建筑、古寺庙、古战场、古墓、摩崖石刻、碑刻、字画等。有实体的,有虚拟的;有动态的,有静态的。(3)收录标准要“专”。安徽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有关地方文化的文献资料的需求[5],只有这样,这个数据库才有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数据库建设必须把握地域性这条主线,一定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安徽特色的文化资源予以收藏、整理、加工、入库。(4)收录时间要循“宽”。从时间上来说,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等各个时期的资源都要收集,既应包括各类历史遗存,如谱牒文书、宗谱、族谱、古战场等,也应包括近当代的各种文化资源,如近年出版的《千年徽州梦》、《徽州访古》、《运漕史话》、《徽州往事》等图书及地方志、年鉴、资料汇编、演出录像、媒体报道等。

4统一建库软件和标准

建立安徽文化特色数据库,是多个单位分工协作的过程,必须确定各个子库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承担单位,选择适合的应用软件,制定和遵循数据库建设标准,对数据库的著录格式、分类体系、通信标准、元数据标准、检索语言标准、安全标准、评价标准等加以规范,以求得数据库的标准化。鉴于安徽省图书馆的安徽文化数据库已初具规模,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丰富数据库内容,并给各共建馆一个机构帐号,用于各馆进行数据加工、制作和录入;二是遵循CALIS《特色库子项目本地系统基本技术规范》、《特色库子项目元数据规范相关规则》等数据建设规范和标引细则建库,不仅保证了数据库的可靠性、系统性、完整性、兼容性,而且便于今后与全国各高校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6]。

5科学设计数据库结构

一个好的数据库,结构框架设计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分类和利用效果。根据安徽文化资源的类型,笔者提出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主体框架组成如下,具体栏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和修改。其中音乐舞蹈包括安徽各地的民歌、小调、佛教音乐、道教音乐、花鼓灯、傩舞等的曲谱和视频;戏曲杂技包括剧种介绍、演员小传、珍贵唱段的视频资料等;徽派建筑包括徽派建筑的介绍、图片和视频;工艺美术包括介绍安徽工艺美术的概况,各种工艺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艺术作品图片等;地方文献包括地方文化法规,以及地方志、家谱、谱牒、史籍文献、地方年鉴等;宗教民俗包括安徽境内的道教、佛教、各地习俗、庙会等地方性活动;安徽刻书包括可查看刻书家名录、藏书印鉴,可欣赏部分皖籍名家或皖人写版镌刻的墨宝手迹;历史资源包括著名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及其活动、手札、手稿、文学作品、字画真迹图片等;历史遗迹包括安徽的历史遗迹、遗址、石刻、碑文等。

6坚持共建共享宗旨

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要坚持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各单位要明确分工职责以及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本单位的优势。省图书馆不仅要进一步加快本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进程,而且要指导各个子库的建设单位开展工作。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重点做好资源收集,并协助图书馆做好建库工作。图书馆应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和具体分工,尽可能完备地收藏某一领域的文化资源,做好资源的数字化加工,通过目录、摘要及全文分级浏览方式,对不同的图书馆读者设置不同的阅读权限,资源拥有建设馆读者可以看全文,其它读者可以看摘要。同时,还可开展馆际互借和代查代检服务,满足更多读者的特定需求。

7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不同的资源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建库方法,如对于一些纸质资源,直接使用建库软件比较简单;对于一些戏曲唱腔等,需要进行摄录、照相、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制作;对于古民居需要进行摄录、照相、撰写文字、绘制图册。因此,加工人员除了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摄影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等。省馆不仅要组织开展专题技能和应用培训,同时要建立QQ群或论坛等交流平台,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共同提高数据库质量。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4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的要求赋予了地方高校在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地方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面向群体的多样化,农民、学生、职员都有获取大量社会信息的实际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机构的有效补充,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区域文化建设服务。

以我校为例,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有百年办学历史,1904年秋(清光绪三十年),桐城派晚期大师吴汝纶先生,建立“桐城中学堂师范班”,此举开安徽新式师范教育之先河,桐城师范教育也由此发端。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以戴名世、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坛200余年。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因文学与戏曲上的极高成就也因此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地方文化的昌盛为高校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术研究的成果又提升了区域文化建设水平,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桐城师专图书馆把服务桐城区域文化作为自己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优势

(一)馆藏资源丰富

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文献具备专业性和权威性强的特点。高校图书馆除了拥有传统的纸质文献外,还拥有诸如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字信息资源。以我校为例,目前图书馆纸质藏书37.36万册,电子图书3241GB,数字资源量9789.79GB,现刊389种,建有校园网和图书馆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实现了与互联网的宽带连接。

(二)专业化的团队

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地方高校普遍配备了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来辅助高校图书馆知识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一名合格应用与复合型兼备的图书馆员应掌握图书馆学、管理学、心理学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提供读者服务方面具有其他文化机构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现代化的设施

地方高校图书馆经多年的建设发展,物质条件优越,拥有便于书籍借还及查询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用于书籍整理、借还条码设备,开放式的阅览室必需的图书防盗设备,保障消防安全的消防防范设备,以及配备各种复印机、传真机便于给读者提供服务。地方高校图书馆享受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均优于其他社会文化机构。

(四)贴近地方文化

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传播区域文化的重要职责,作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更贴近地域文化和更了解地方需求。以我校为例,我市的桐城派研究中心就坐落在我校图书馆内,经常和我校图书馆联合开展研究活动,图书馆多名馆员也是桐城派研究中心成员;又如,我校坐落在桐城“六尺巷”附近,我们研究“六尺巷”文化就比别人占地利优势。

三、桐城师专图书馆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措施与策略

(一)围绕“桐城派”研究,加强馆藏的地方文化资源建设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以及文论的博大精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桐城派作为学术流派的一种,对当代为文亦不无启迪借鉴之作用。

一个拥有丰富馆藏、珍贵典籍的图书馆对于一所高校来说至关重要。我校图书馆十分重视收集、整理以“桐城派”为特色的馆藏,利用各种渠道从民间购置了一批地方文献古籍,开辟了“桐城派散文书库”。在以桐城派的馆藏区设立资料专柜,介绍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和历史成就及对后人深远的影响。

(二)参与“黄梅戏”“桐城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桐城戏曲文化源远流长,自唐朝起民歌《桐城歌》盛行于世,明清之际,文风愈加鼎盛,《桐城歌》被刊印成集,流传到长江中下游广为传唱,使得此一地域的文化具有一种整体风范。桐城丰厚的戏曲文化底蕴,为黄梅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图书馆的首要职能。我校充分利用桐城作为戏曲之乡的地理优势,在校园中普及黄梅戏与桐城歌的知识,利用图书馆的多媒体设施播放《天仙配》、《牛郎织女》等优秀选段,为校园营造浓厚的戏曲氛围;图书馆牵头成立了科研课题组,专门对桐城民间艺人和经典曲目进行深入发掘,录音录像制成数字产品加以利用和保护,将“黄梅戏”、“桐城歌”的保护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桐城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切实的贡献。

(三)兴建桐城派文化特色资源库,实现桐城派研究资源共享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工作,因此我校将兴建桐城派文化特色资源库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工程。在资源库构建时,邀请桐城派研究专家,桐研中心成员、学校相关专业教授组成建设小组,反复修改方案;通过招标选定专业的企业负责网站设计,提供软件支持;精心选择有一定学术和史料价值的文献,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类型齐全的数据库,以便向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达到实现桐城派研究资源共享的目的。

此外,我校图书馆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为区域的“农家书屋”建设与运行献计献策,与当地的文化部门、企业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多途径的为区域文化建设服务。

四、思考与努力的方向

(一)提高馆员素质,打造精品团队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水平的提升,馆员的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知识结构还很局限。当读者面对多种形式的文献源和文献形式时,在寻找、选择上自然有一定的难度,这时馆员就需要及时、正确地帮助读者选择需要的信息。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信息的搜集、捕捉、接收技能,信息的筛选、识别技能,信息的分析、评价、吸收技能,信息的整理、开发、加工、综合、存贮技能。馆员只有具备这些技能,才能确保能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来帮助用户选择准确的信息,真正做到从信息传递者到知识挖掘者的角色转化。

(二)做好发展规划,逐步落实推进

图书馆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必须与学院的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相适应,要以加强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为重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既要能为学院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支持,又要能为区域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三)不断开展创新,拓展服务范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读者的需求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也应随之变化。如开办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移动图书服务;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允许读者发表评论或留言,开展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交流互动;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等。这些新业务的开展,可有效突破图书馆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好的服务读者,服务区域文化建设。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学材;地方旅游文化;

摘要:文化是导致旅游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建设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工作,彰显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学材视角下的高职地方旅游文化建设要做到参与主体多元化、材料来源多样化、开发内容的针对性、结构序列项目化、呈现方式扁平化。

项目教学、地方旅游文化是指在某省或某市历史上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具有旅游吸引物的那部分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人文知识,是导致旅游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教材是体现一定教育理论思想的载体,也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课程实施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特别是教材的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各学科还缺乏成套的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高攀”“低就”现象严重。

一、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们是吸引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其中的自然资源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只是纯自然景观,是难以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的。德国学者李凯尔德指出:价值是文化对象所固有的,因此我们把文化对象称为财富,以便使富有价值的现实同那不具有任何现实性并且可以撇开现实性的价值本身区别开来,自然现象不能当成财富,因其与价值没有联系。中国的旅游资源在国外游客看来,主要是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在吸引他们,根据有关统计:21.9%的国外旅客是为了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50.9%的旅客是对中国人民的社会方式、生活习俗、文化事业、伦理道德感兴趣。因此,加强地方旅游文化研究,建设地方旅游文化教材已成为高职旅游专业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需要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孕育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性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旅游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失去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就是一个有着明显缺陷的体系。由于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局限,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局限。全国统编旅游教材就其内容而言,是针对整个旅游行业所应有的通用知识,但缺乏地方旅游历史文化知识,从知识体系角度而言,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有相当局限的,而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特点更是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中不能缺乏地方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

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不论是导游、饭店管理还是客房服务、旅游管理等方向,学生就业主要是在本地,因此,地方旅游文化知识理应成为其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即使今后人才流动频繁,但对服务地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掌握仍不可忽视。因此,把地方旅游文化教材作为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彰显学校特色的需要

特色教材的建设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旅游业的特色是本土特性明显,没有本土的教材,要培养本土的人才也是无米之炊。当今,高职旅游教育所用教材多数为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这种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缺少本土特色或与本土旅游概况联系不紧密,以致本土适应性不强。

加强教材本土适应性改革应该突出本土旅游资源的特点、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增强本土旅游的案例教学,以便提升本土旅游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四进教,\'i专业化发晨的需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如果教师还在根据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那么,学生必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新的旅游景点,新的旅游方式的不断涌现,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自己所教的学生在未来的实习和T作中,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因此,通过编写地主旅游文化教材,迫使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去有关政府机构了解方针政策及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二、学材理论及其发展

“学材”是广义的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它是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教科书“学材化”问题是与“学材”概念的提出密切相关的。“学材”概念最早由日本的教科书研究中心提出。在其《关于教科书的内容和版式的改革》的研究报告中,教科书研究中心提出了变教科书为学生“学材”的建议。这一建议在1987年被当时“文部大臣咨询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接受,“学材”这一概念也被写入了教育改革第三次审议报告之中。“学材”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我国学者广泛关注。沈晓敏(2001)首先对日本在教科书“学材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使“学材”这一概念为我国学术界所知。钟启泉(1989)提出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教科书要发生转型,从历来的“作为教学之用的主要教材”转型为“作为学生之用的主要教材”,简言之,就是从“教材”转型为“学材”。有学者认为从“教材”到“学材”不是简单的概念置换,而是标志着新的教学观的确立。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和派纳的存在体验课程理论逐渐被教育界所接受,现代教材的功能正由教的方面向“学材化”研究的方面转化。国外有学者把课程观的转变概括为六条,其中第六条是“从突出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向突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的转变”。许多新编教材不仅把教科书当24高等职业教育成学习的资源,还强调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多数教科书都把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编写,使课本成为学习的指南。由此可见,教科书的“学材化”是世界性的课程教材发展趋势,是任何国家的教材改革必须遵循的规律。

高职学材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从学生的T作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反思;突学生的职业活动,让学生通过在T作情境中的经验性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与客观世界、他人、自我进行对话和交往的过程,成为实现自身价值和体现自身人格的过程,使学习成为创造世界、探索自我、结交伙伴的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止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即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三、学材视角下的高职地方旅游文化建设

(一)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的背景下,邀请企业职业人来共同编写作为教学主要内容的高职教材就是一条高职教材改革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对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实际动手能力和行业、企业的专家有一定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材建设向纵深的发展。因此,吸引行业专家参与教材建设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由于高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地方行业特点,地方旅游文化教材全国统一编写的可能性很小,而一校独编写义往往不够全。因此,邀请企业职业人参与教材的编写就可以把企业最需要的技能要求编写到教材中,充分体现职业特色。通过职业人的参与,可以避免学校教师在实践经验上不够丰富的弊端,可以让我们的职业教育紧跟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材料来多样化

从旅游发生学角度而言,旅游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既有人类“远方崇拜”的天性问题,也有人们“换换环境”和猎奇的心理因素问题,远方世界必须有不同于本土的风土人情、生活氛围,才能导致人们对它的憧憬、遐想和行动。因此。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必须充分发掘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方文化知识,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建筑、物产等内容。l大j此,要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典籍、诗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注意反映生产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使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兼职教师、讲座(客座)教师,开展名师讲学、授课或作报告。

(三)社会和謇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倡导和弘扬创业型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支持创业、尊重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家庭树立对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网络创业的正确认识,摒弃创业不如就业、网络创业虚拟不可靠等狭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就业,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理解、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网络创业活动,为大学生网络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要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将创业教育渗透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全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必须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才能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实现立体化综合实施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履香.浅谈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IJI.教育探索,2010,(11):141—142.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6

1.1“文化”

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某一个概念理解起来同“文化”一词这样复杂。关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即其涵容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这是基于文化广义上的定义。而狭义的定义,即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特指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文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人类发展的历程即是由文化进而文明的过程。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提高。”不管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现在都可以归结到文化软实力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有过一句名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强调说“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一手硬一手软,重视了经济建设,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而2013年的十,正式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足见中央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有识之士也注意到这是“中国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央政府第一次从理论角度认识到经济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社会关系。这也成为我们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政策基础。

1.2城市与文化

每一个城市有每一个城市的特点,就像人一样,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体味。这种“体味”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和进入这个城市的人以鲜明的印象或独特的感悟。城市所展现的恰恰是城市的文化。“城市”与“文化”的联姻,是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发生的,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地具有地理、行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城市和人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宏观地看,城市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是构成整个国家社会文化的最主要的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或自然形成的以城市地域空间为特点的文化模式,内容广泛而复杂。具象地看,城市文化又因城而异,城市文化是构建城市精神的基础,涵盖了精神的内容。

1.3城市文化构成要素

城市文化应包括的内容: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哲学、民族精神、群体人格、文化习俗、社会结构、伦理亲情关系、、日常生活、符号系统等各个方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功能地位、社会结构、人口构成、文化产品、精神风气,还有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人格类型、价值准则及其人际间的交流和交叉作用等都归入文化。城市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文化范式,与城市对于社会、人类的意义相吻合,标志着一种社会体制下的文化语境。

(1)空间特征———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可替代地成为城市第一层文化底色,使城市具有自己与生俱来、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

(2)时间维度———城市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传统,是城市文化的第二特征,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力量源泉,是城市抹不去的文化烙印。

(3)制度、原则———是城市文化建设能否顺利、持续推进的工作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属性、形态和发展,规定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走向。

(4)物态环境———城市街区规划,商业布局,产业布局,直观而立体地凸现着城市的气质、形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显性标记和感性认知对象。

(5)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产出———是城市文化发育、发展的标识,直接从数量和质量上反映城市文化的状态。

(6)经济政策与经济状况———经济发达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规定和制约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潜力和未来高度,也制约着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水平。

(7)民俗民风———构建城市文化的还有城市人口结构,市民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人情、价值观念、行为特征、人格心理、婚姻家庭、闲暇生活、消费心理、饮食习惯……,难以穷尽。

(8)城市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的在于为现在社会的人们建立起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精神,即城市文化精神,展现出一种文明的、优雅的、合理的人生方式,而这种方式尝试接近完美社会的人类理想、接近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1.4城市文化的价值

城市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持续保有集聚人气影响力的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城市的管理者早已经意识到这点,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的底蕴和城市文明精神,就像人没有了生命一样。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如香港一直致力于世界性城市建设,北京市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写进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上海市以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聚焦世界城市建设。我省哈尔滨市利用哈洽会、国际冰雪节打造东方的巴黎。而地处中国东北部的佳木斯市将利用三江国际旅游节、三江国际泼雪节等活动打造东极明珠。

2、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首重观念的更新,原则的建立,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

(1)去行政化原则。城市文化应该是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不应该成为政治游戏的玩偶或阶级斗争的工具,也不应该是城市地方官员的“面子工程”,城市文化不是某一个人的“名片”,换一个行政长官就换一个“面孔”。城市文化既属于现在的城市市民,也属于这个城市未来的市民。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效的工程,需要一届届政府努力地去维护、推动、实现和再发展。

(2)前瞻性原则。城市文化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不可脱离实际,又应比现存状态有明显提升,有明确的目标感,有可以追求和努力的空间。这种前瞻性所关注的不仅有城市本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城市所在的区域位置、作用,以及时代潮流、文化走向等因素,并具有一种广阔的全球化的视野。

(3)本土化原则。城市文化不是空中楼阁,不能脱离该城市的历史遗传和地域特色,更不能脱离目前的城市现状,而应该是构筑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和创新,若全盘摒弃原有的地域精神痕迹,也就丧失了其本身的特色,所谓城市文化也就变得“千城一貌”,毫无意义。

(4)以人为本原则。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一切从人本身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一切服从于唤醒人的自知、提升人的素质的需要,关心人的长远发展的全过程,侧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5)柔性原则。文化的魅力在于以柔克刚,城市文化以柔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改造人。与法律和制度的“刚性”相反,城市文化应该属于软文化的范畴,应该遵循一种柔性的原则,更多通过内心情感的调动、环境氛围的营造、文化活动的感染以及榜样的力量等文化的手段而达至。

(6)全民参与原则。城市文化大讨论应引起全民关注,争取全民参与,不能沦为一种浮于表面的“文化活动”,而应沉淀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要让市民意识到自己对城市负有的义务和责任,使之充分享受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文化的参与者和维护者。这些原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些原则的坚守,是城市文化建设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保障。

3、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

3.1佳木斯市城市发展现状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滞后,城市总体发展模式单一,城市文化没有精神内核。

3.2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底蕴及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1)天赐的地理区位优势,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枢纽,有近30年远东贸易的经验。

(2)佳木斯市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金代五国城遗址。有较丰富的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满族)人文传统,赫哲人民居旧址,鱼皮画等民族手工艺术品。

(3)世界三大黑土湿地之一的三江湿地,是纯自然的美丽风景之一;三江环绕,水草丰美,丘陵纵横,花木繁茂。

(4)有一定影响的现代人文活动,如三江国际旅游节文化、五月杏花节文化、三江国际泼雪节文化、三江知青节文化,为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长远战略规划提供了经验支撑。

3.3佳木斯市城市文化精神塑造策略

(1)城市文化精神发掘的原则。坚持植根历史、体现传统、反映当前、引领未来的四原则。

(2)城市文化发掘的方向和把握的要点。展示民族风情,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悠久的湿地文化,建立学术交流平台;高效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独特旅游资源;做好主题文化产业,经营主题文化实体;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转变观念,多方融资;注意环保,污染性企业治理、汽车规模控制、生活垃圾处理要高标准。注意文化建设的“物态环境”(硬件因素)和“人文环境”(软件因素)的和谐关系。控制城市建筑纵向空间的规模,不要一味追求高度。

(3)城市文化精神的选择。城市文化精神,是一个城市具有的强势文化,它能够突出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能够贯通其他经济、社会、人文、建筑等资源形成城市发展的张力,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文化名片。城市文化精神使一个城市卓尔不群、魅力独特。塑造城市文化精神的目的,就是用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营造自身特有的魅力,以其文化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主题文化是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独具特色吸引力的一种文化,它能形成竞争对手不具备的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的核心竞争力。城市精神大讨论和城市精神的提炼确立,是城市历史上值得记忆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是浩大的精神文化建设工程。而文化建设代表了一种思想观念和一种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唤起对精神需求的渴望。要确定城市的文化精神,首先需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化内涵等基本背景深入了解,感受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地方,找出它的若干特质,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人文风情,结合区域城市发展方向,找出城市与众不同的主题符号和主题系统,确定最符合城市形象的文化精神主旨:拓荒精神、奉献精神(天下粮仓)、地球的生命(三江湿地)、东北延安、东方第一城,围绕上述关键词来设计佳木斯市城市文化精神。

3.4城市文化建设的架构

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城市文化的空间形态、城市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机制。

3.5城市文化建设的实施

要注重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兼顾城市文化建设的层次化、深度化和广度化,固定政府承担历史责任的角色,提高政府城市化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1)文化建设实施的政府角色定位。

(2)文化建设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

(3)文化建设实施的监控体系。